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云中子叹道,“我来此地,本是想延他几年气运。大劫降下,生灵涂炭,我道门也难独善其身,若能延后几年,却也能多想点对策。”

    杨戬了然的点点头,原来云中子师伯是这般打算的,才会相助帝辛,进剑除妖。

    “可惜,”杨戬摇摇头,“就怕那商君色令智昏,辜负师伯一片好意。”

    “我观那商君还算聪慧,应当不会如此吧……”

    见云中子皱眉,杨戬笑道:“师伯,咱们不如打个赌?我赌那商君会毁掉师伯送的宝剑。”

    云中子仰头笑道:“好,打赌便打赌。师侄看上师伯哪件宝物了?若师伯输了,你拿去便是。”

    云中子话音刚落,笑容便僵在脸上。

    扭头看去,在云中子眼中,那王宫之中本已被镇住的妖气,如火焰一般升腾而起,比之先前更浓烈了几分!

    “这……”

    杨戬忍住没笑,道:“还请师伯传我那道镇妖的符箓!”

    云中子摇头笑叹,取了一玉符,递给了杨戬,杨戬连连道谢,心中自是欢喜。

    杨戬近来,先得白泽相赠阵法之术,又得云中子所赠符箓之术,当真获益匪浅。

    只是,这都是捞自家人的好处;杨戬心中开始盘算,他该如何捞点截教师叔伯们的宝物,反正让他们带上天庭,也是浪费……

 第三百一十章 小小哪吒

    “师侄对符箓也感兴趣?”云中子笑问。

    杨戬道:“多学点东西总归是好的,触类旁通,或许能有不同的收获。”

    “善,”云中子感慨一声,“师侄勤奋好学,于修道也是天赋异禀,实为玉虚宫日后顶梁之柱。于此劫难中,当以保全自身为上,切莫争强好胜,与人好勇斗狠。”

    杨戬双手撑在膝盖上,低头应道:“谨遵师伯教诲。”

    云中子抚须点头,目光慈祥、嘴角带着些笑意,对杨戬这处处给他们玉虚宫争光的师侄是真喜欢,并非故作姿态。

    这位大能高人也不必刻意交好谁,本领高强、福源深厚,又是圣人弟子,何必与人假以辞色?

    云中子道:“今日商君焚剑,大商命数已定,气数将尽,师侄觉得如何?”

    “师伯所说,自是错不了的,”杨戬笑道,“大商虽看起来正强盛,实则内有八百镇诸侯之忧,外有东夷南蛮之患,牵一发而动全身,朝歌已是苦苦支撑之态。”

    “这大商着实难保,”云中子掐指推算,笑道:“西岐周主当兴,道门劫难已临,我进剑之前尚未定下的天数,此时却已是十分明朗。”

    杨戬点点头,对这种掐算的神通十分羡慕,却也知推算这门神通乃是大能大神通者在无尽岁月中积淀而来,需沉心体悟天地、感悟天道变化,无法速成。

    云中子沉吟几声,突然问道:“师侄可听过姜子牙此人?”

    “自是听过的,这是被师祖选定代天封神的人选,号称飞熊转世,”杨戬也不知云中子师伯为何提起姜子牙,只道,“也不知他如何执掌封神。”

    “此事,所知之人并不多,”云中子笑道,“那姜子牙并非修道之才,却有致是治世之韬略。此次大劫,应在了南洲俗世,老师选他做封神之人,却是用心良苦。”

    杨戬颇为认可的点点头,继续等云中子说后话。

    果然,云中子嘱咐道:“师侄在南洲行走,若听闻姜子牙有什么麻烦,当去相助一二。于师侄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也。”

    “嗯,师伯所言,我都记心上了。”

    杨戬笑着点点头,还以为云中子要带他去见见姜子牙,没想到只是嘱咐自己,若姜子牙遇到麻烦,前去相助一二。

    或许,云中子师伯掐算的时候,凑巧发现了姜子牙的霉运吧。

    “师伯,我敬您一杯。”

    “这凡间佳酿,我却是头一次喝到。”

    一席酒宴,伯侄尽欢。

    云中子说要去南洲寻一寻自己有缘的徒儿;杨戬虽知雷震子此时尚未出生,但也不好说出来,拜别云中子,在朝歌小住了两日。

    此时的姜子牙,其实也在朝歌城中,不知道是在摆摊还是开店。

    杨戬也未去寻找,找了姜子牙也没什么用处;待朝歌城无事,他也驾云而去。

    这次,他飞向了东面。

    按母亲嘱咐的那般,杨戬给敖心珂去了一封书信,还是用笔墨写在布帛上,随便抓了只灵兽,让其送往东海。

    信中言语含蓄而不露骨,只是问候她近来如何,修行如何,是否安好。

    又言道自己在南洲奔波,应对道门大劫之事,不日或会前往东海相会,望她多多保重。

    发完书信,杨戬径直去了陈塘关。

    他心中挂念着灵珠子……不对,现在应当是叫哪吒了。

    只要一想到那个文质彬彬的小仙男,化作了只穿着一个红肚兜满院子跑的小屁孩,杨戬嘴角的笑意就无法掩去。

    驾云行万里,雄关已近前。

    远远的便能瞧见,恢弘的陈塘关立在东海之滨,面朝东北方向的东胜神州。

    离得稍微近些,能听闻陈塘关内人声鼎沸。

    杨戬低头看去,见陈塘关之外,城镇星罗棋布,农田绿意丰饶,山林之中也栽种果树,海边渔港船来舟往,阡陌交通,人影重重。

    这里,却也是南洲此时少有的兴盛之地。

    陈塘关总兵李靖,或许做父亲不怎样,但主掌陈塘关,倒也有几分治政之才。

    “哪吒……”

    杨戬轻叹了声,隐去身形,负手飞到了陈塘关大城上空,目光一扫,停在了李府上空。

    前院,一些兵将聚在那研习武艺,一身材高瘦的中年将领持剑挥舞,周围不少将领喝彩叫好。

    瞧这中年将军,面容消瘦、五官端正,浓眉大眼高挺鼻,气度非凡。

    杨戬依稀记得,这应当就是李靖。

    不多看他,目光扫去后院,又见到了那位美貌的夫人,正坐在院中的回廊中,身着华服,比几年前显得雍容华贵了些,眉目间带着笑意。

    几个乐师在旁奏乐,而殷氏在那低头缝制衣物。

    “怎么不见哪吒?”

    杨戬眉头一皱,再次用神识扫了一遍,开始有点慌了。

    小哪吒可是个惹祸精,一时不看着,说不定就是天翻地覆。

    杀龙子、闹东海、误伤碧云童子、脚踹东海龙王……当真是没少闯祸。

    难不成,这家伙之前投胎被耽误了两年,现在已经开始‘赶进度’了?

    杨戬心中一惊,顾不得隐藏身形,在空中现身,踩着白云落向李府,并刻意露出气息,同时惊动了前府后院。

    正舞剑的李靖收剑而立,看向空中的杨戬,立刻将长剑递给一旁的武官,快速整理好衣衫,也驾云而起,大喊:“不知哪位前辈大驾光临,陈塘关李靖有失远迎!”

    后院中,哪吒的母亲也匆忙走出回廊,站在花圃中看向空中的杨戬,目光中隐隐有些担忧。

    自长子外出修行,到幼子诞生,他们没少见这些高来高去的仙人,只是从未见过这般年轻的。

    杨戬朗声道:“我乃昆仑山玉虚宫弟子,随玉泉山玉鼎真人修行。听闻我师弟投胎转世于贵府,今特来看望,不知我师弟此时在何处?”

    杨戬直接说明来意,李靖倒是愣了下。

    李靖见过太乙真人,但也只是知道自己幼子和那位难辨雄雌的世外高人有师徒缘法,还是第一次听闻‘投胎’一说。

    “上仙是来找我那幼子哪吒的?”

    “不错,”杨戬笑着点点头,也不倨傲,将云头落到李靖身前,对李靖做了个道揖。

    李靖算是半个道门弟子,其师父,便是之前被黄龙师伯小坑了一把的度厄真人。

    李靖见状也还了一道揖,笑道:“我那幼子当真福源不浅,不知上仙道号为何?”

    “我修行未久,当不得上仙之称,”杨戬笑道,“我姓杨名戬。”

    “杨戬?”李靖一愣,而后瞪圆双眼,“可是那上天宫讨要母亲,斗败了天庭众神仙,打的天兵天将无可抵挡,最后更是被天庭封帅的二郎真君?”

    杨戬略有些尴尬,“便是我,李总兵过誉了,我母亲之事,天庭其实并未太过留难。”

    这也实话,毕竟当时天庭的众多供奉并未出手。

    李靖顿时满目热切,一口一个‘大孝子’、‘真猛士’,拉着杨戬就要下去入宴。

    这饭,杨戬哪里肯吃?

    他还真怕哪吒跑出去胡闹了,面容恳切,说道:“还望李总兵体会我思念师弟之心,让我先见他一面。”

    “哪吒!”李靖扭头喊了声,对着地上的武将吼了嗓子:“快去喊那顽童过来!与真君见礼!”

    “不必……”

    “哎!”李靖一把拉住杨戬的手腕,“真君驾临陈塘关,我当尽一尽地主之谊。来人,命后厨备好酒菜!将我那珍藏的好酒都搬出来!”

    杨戬当真是却不过,也不能不给李靖这个面子,毕竟也是今后的托塔李天王,天庭兵马大元帅。

    当下,杨戬被李靖拉着去前厅喝茶,李府鸡飞狗跳的找寻小公子,更是惊动了满城兵卫,四处搜寻。

    后院的殷氏听下人汇报,来的是大名鼎鼎的二郎显圣真君,说是来看师弟的,不由松了口气。

    待众多家丁仆从找寻哪吒无果,殷氏却在袖中拿出一个铃铛,轻轻摇了摇,又珍重的放入袖中。

    片刻后,一抹红光打东边射来,落在了殷氏面前,显出了本尊。

    瞧着小娃——

    红兜蓝裤青布靴,长命金锁项间携。

    虎头大眼冲天辫,红唇齿白生笑颜。

    “娘!”他脆生生的喊了句,挺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我刚吃了八成饱,你就把我喊回来了,爹爹要考我功课了吗?”

    殷氏跪坐在小娃面前,目光中满是宠溺,柔声道:“一位仙人来寻你,说你是他师弟,娘这才喊你回来与他相见。”

    “什么仙人?”小娃手指戳戳嘴角,“我师父说了,仙人就是渣渣,真仙也是渣渣。”

    “胡言乱语!”殷氏板着脸训斥一句,但见小娃一撇嘴,赶紧赔笑。

    殷氏轻声道:“娘说的这位仙人,是天庭的元帅,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真英雄。他母亲被困在天庭,受牢狱之苦,他一个人修行又称,便冲上天庭,敢和天兵天将大战,最后更是将他母亲救回,其事迹于三界传颂。”

    小娃若有所思,而后嘿嘿笑着,“娘你放心,要是有坏人敢抓娘,看我不把他们都打成渣渣!”

    “你呀!”殷氏手指点了点小娃的额头,小娃扑在母亲怀里一阵憨笑。

    “好了,快些去换衣服,莫要让这位真君久等,稍后不要乱说话,娘随你一同过去。”

    “没事啦娘,”小娃有点不耐,老神叨叨的回了句:“我师父说了,天塌下来他顶着,莫怕,莫怕。”

    殷氏苦笑不已,抱起儿子,朝一旁阁楼走去。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二郎初劝

    李府大堂内,杨戬看着满桌酒菜,当真有点难以下嘴。

    倒不是酒无好酒,也非菜无好菜,实在是……桌前,一群膀大腰圆的武将,正在那舞剑弄刀为他们助兴。

    李靖时不时抚掌叫好,兴致十分高涨;但杨戬确实没经历过这阵仗,只盼殷氏早点带哪吒前来相见。

    先前那小娃回府,杨戬的神识自然捕捉到了。

    见哪吒此时尚年幼,而且并未闯下什么天大的祸事,心中安稳了许多。

    而他又听见哪吒和殷氏说的那番话,心中更是五味陈杂。

    哪吒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绝对是被太乙师伯给惯出来的!

    “李总兵……”

    “哎!”李靖竖起眉头,“不是都说了,喊我李靖便是,什么总兵不总兵,当真折煞于我!”

    杨戬笑道:“李总兵不也称我做真君?我当与令子平辈论交,若不让我喊总兵,那就只得称呼一声叔伯。”

    李靖哑然,苦笑道:“那还是喊总兵吧。真君,可否与我说说我那幼子前世之事?”

    杨戬心中略微迟疑,突然冒出了些许念想。

    哪吒的故事,在后世算是家喻户晓;而在这段故事中,李靖的形象并不光彩。

    虽李靖是站在‘道理’一方,但他并未做好一个父亲的职责,对哪吒的种种行径斥责、怒骂,让哪吒寒心,以至于剔骨削肉,酿成惨剧。

    哪吒身死之后,太乙真人先是用了一法,让哪吒给殷氏托梦,在陈塘关外翠屏山修建一处行宫,供奉哪吒之灵,只要供奉三年,自可反死还生。

    可此事被李靖发现,李靖竟以‘此子为祸害’之由,打碎哪吒金身,扫平了翠屏山的行宫,另哪吒功亏一篑。

    那是哪吒命中的劫数,也是他成就莲花宝体的机缘,可哪吒成就莲花身后,对李靖多是恨意,甚至曾追杀李靖。

    父子反目,终非幸事。

    杨戬早就想着前来干涉一番,不敢化解哪吒的劫数,以免毁掉他的机缘,但起码要让哪吒心中无恨,也不必太过悲凉。

    念及于此,杨戬心中已有了定数,当真要从李靖这下手。

    他双目绽放神光,审视李靖;后者双目之中露出些许茫然,迟疑的问了句:“真君,怎了?”

    “在说哪吒往事之前,李总兵可否为我解答三两疑问?”

    “自然,”李靖连忙点头,正襟危坐,等杨戬发问。

    杨戬道:“哪吒性情洒脱不羁,平日里活泼好动,难有定性,也经常在府内府外惹是生非,李总兵如何觉得?”

    “这……”李靖苦笑道,“我儿顽劣,又有他母亲护着,我训斥无果,又打骂不得……”

    “是打骂不得,还是从未管过?”杨戬目光逼人,李靖皱眉,低头避开杨戬的目光,沉吟几声。

    “平日里,我事务繁忙,陈塘关百姓的生计、陈塘关的防务军情,皆需我去主持,”李靖叹道,“确实也是疏于管教,让真君见笑了。”

    杨戬笑了声,端起酒杯饮了一口,道:“李总兵定然知道,令子天生法力高强之事吧。”

    李靖缓缓点头,面色有些难看,“此事,在陈塘关人尽皆知。”

    杨戬嘴角含笑,但言语却如同利剑一般,直戳李靖心防。

    “那李总兵到底是对令子的仙缘有些嫉妒,还是觉得,我这师弟乃是投胎转世而来,不算你的子嗣,故而亲情淡薄?”

    李靖面色一变,颇为难看;桌前舞剑的两位武将对视一眼,低头退走。

    “真君,这怎么也算是李某的家事……”

    “这是你家事,也是我师门之事,”杨戬起身,在桌旁负手漫步,淡然道,“李总兵也曾修道,当知幽冥地府,也应知六道轮回。”

    李靖别过身去不看杨戬,面色难看,只是点头应了句‘不错’。

    杨戬道:

    “六道轮回不可乱,人书生死簿乃是天道至宝,记载三界万灵的生死命数,此事谁也改不了,谁也定不下。”

    “你心中之芥蒂,或许便是因,哪吒未走六道轮回之关,而被仙人施法,直接降生到府上?”

    李靖沉吟几声,轻叹不语。

    杨戬却冷笑了声,道:“李总兵委实不知,那是他师父用大法力,在六道轮回中护住了他的魂魄,才让他带着仙根降生。”

    杨戬这些都是不知的,随便扯的罢了,为的便是告诉李靖——哪吒是你的三子,此乃天地定数,也是你之命数。你认也好,不认也把,他骨子里留着你李家的血,哪吒二字之前,也当有个‘李’做姓氏。

    李靖闭上双眼,并未说什么,嘴边胡须却轻轻抖动着。

    李靖确实不喜这第三个儿子。

    最初时,哪吒三年零六个月未降生,出生时却只是生了一肉球,若妖怪一般。

    李靖怕妖魔作乱陈塘关,用剑劈开肉球,哪吒这才从中蹦了出来。

    这些也就算了,毕竟是自己的骨血。

    可李靖并未想到的是,孩子刚出生不久,那红衣道人便寻到了府上;言语轻慢,口气高傲,似乎对自己颇有敌视。

    而在这道人口中,李靖听到的,是这般意思——

    ‘你这幼子,不过是我徒儿借你夫人的肚皮转世重修,不必沾沾自喜。’

    自那日开始,李靖看哪吒,就仿佛是看自己夫人与旁人诞下的逆子一般,哪怕碍于夫人之请,勉强教导一二,却也并未如何上过心。

    他不是有个厉害师父吗?还要我这父亲来教甚?

    这些念想,李靖从未对旁人说过,甚至连自己夫人也未曾提起过。

    今日,杨戬戳到了李靖的心事,倒也并非阴差阳错,而是杨戬琢磨了许久,方才意识到的一种可能。

    太乙师伯太过高傲,而李靖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心中必然也有些刚强。

    哪吒得到的宠爱太多,本性应当还是当年的灵珠子……

    “唉,”杨戬突然长长的一叹,面带正色,注视着李靖,先做了一道揖。

    李靖虽心中困顿,但见杨戬行礼,连忙起身还礼,有些不解的看着这个年纪轻轻却在洪荒扬名的二郎真君。

    杨戬叹道:“李总兵若真是介意这些,我当为我师弟言说几句。”

    “真君说便是,”李靖苦笑道,“今日真君前来教训于我,我当听着。”

    “并非教训,只是替我师弟有些不值,”杨戬道,“我师弟名为灵珠子,原本乃是瑶池中的一块灵石,素得王母娘娘喜爱,日夜相伴,诞生灵智,又拜入我师伯太乙真人门下,在乾元山修道数千年。”

    李靖神情有些震动。

    若说圣人弟子如何如何,李靖虽说懂那是不可招惹的存在,但并不知具体为何。

    但只要一提到统管三界的玉帝、王母,李靖心中就有了概念——那是高高在上的天地主宰,非凡人可及。

    杨戬继续道:“我这师弟,聪慧灵秀,悟性颇高。但无奈先天有损,难以得道修得大罗金身,又念及自身无根、无凭,故想转做人身,再修行。”

    李靖皱眉,看着杨戬,不知杨戬说这些是为何。

    杨戬又道:“他来南洲寻自己要转世的人家时,我便陪在一旁,这陈塘关,也是我带他来的。”

    “他在云上,见后院尊夫人正陪两位公子玩耍,心中羡慕,便驻足在此,一直看着。”

    “李总兵带两位公子习武,尊夫人为两位公子做衣,一家其乐融融,坐享天伦之乐,这是何等的幸事!而我那师弟,却是灵石悟道,从未见过这般生活。”

    “他心动了,央求着他师父,历经周折,也是命数如此,降生在了贵府。”

    杨戬长长的叹了口气,“李总兵今日或许嫌他是仙家子弟,无亲情之念。实不知,他从未有过父母,也从未体会过父母之关爱。正是对李总兵与尊夫人的向往,他降生于此,开口喊李总兵一声父亲,称尊夫人一句母亲。”

    “如此,总兵当真忍心,只是将他生而不养,放在一旁?父为天,母为地,李总兵当真忍心,让他暗无天日,不见天明?那我这师弟,也未免太可怜了些。”

    李靖手一颤,缓缓闭目,站在那许久未言语。

    而杨戬掐算的刚刚好,待他话语落下,不过几个呼吸,在大堂后门便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那童稚的嗓音在那高声喊着:

    “爹爹!谁来看我了呀爹爹!”

    李靖身躯轻颤,想应答,但嗓子却莫名有些沙哑……

    “是这位,过来吧。”

    杨戬瞧那跑来的孩童,和刚才穿肚兜的样子又不一般,身着华服锦衣,朝天辫也输成了小道箍,两缕长发垂下,粉雕玉琢的惹人喜爱。

    他跑到李靖身前,打量着杨戬,还颇为老气的问着:“就算你来找我吗?”

    杨戬轻笑了声,对哪吒招招手,哪吒却有点警惕,靠的离李靖更近了些。

    “爹爹,他是谁呀?”

    李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展演一笑,坐回座位上,看着刚比桌子高一点的哪吒,双目有些泛红。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服便战

    乾元灵少年,悠忽复难再。

    稚子摇声问,客从何处来。

    “你是谁呀?”

    这粉雕玉琢的小公子站在杨戬面前,那双乌溜溜的大眼注视着杨戬,似乎有点犹豫,眼底也透出了些微亲近。

    杨戬蹲下身子,和他直视着,忍不住抬手捏了捏他的脸蛋,笑道:“我是杨戬,你可唤我一声师兄,这个给你。”

    杨戬手在玄龟带上摸过,拿出了一面金光闪烁的盾牌。

    小孩子家家,如何懂这盾牌不过是普通仙宝,看卖相不错,便欢天喜地的一把夺了过去,抓在手中爱不释手的把玩。

    一旁的李靖刚想推辞,但心中回荡着杨戬所说的那些话,只是注视着小哪吒的背影,一时五味陈杂,百感交集。

    “夫君,”殷氏带着几位婢女盛装而来,轻声呼唤着。

    李靖回过神,喊了声“夫人,快来拜见真君”,殷氏向前对杨戬行礼。

    杨戬可是知道的,自己师弟灵珠子想投胎到李家,纯粹是被殷氏的温柔和母性所打动,并非是他之前忽悠李靖那般,故而对殷氏比对李靖的感官好许多,也做道揖回礼。

    俗话说的好,但凡天下婴孩,爹不一定是亲爹,可娘必然是亲娘。

    殷氏是哪吒的母亲,也是哪吒的‘有缘人’,这是错不了的。

    “李夫人多礼了,哪吒是我师弟,我也该称一声姨母。”

    “使不得,使不得,”殷氏连连摆手,看一眼自家夫君的面色,总觉得夫君像是有什么心事,而桌上的饭菜都没怎么动过。

    殷氏柔声道:“可是这些酒菜不合口味,我这便命人支会后厨……”

    “不必麻烦了,这些便足够,李总兵,咱们继续入宴吧。”

    杨戬如此说一声,李靖轻叹了声,又随即露出些笑,挺直腰杆,坐在了主位之上,对杨戬做了个请的手势。

    杨戬坐在客位,殷氏忙去抱哪吒,想带哪吒回后院,杨戬出声挽留,让她们娘俩也入了席上。

    “我是修道之人,没那么多俗世的规矩,不如便把这当做贵府家宴,我厚着脸皮凑个热闹。”

    “真君何来这般言语?”李靖笑道,“我李府的大门,真君自来便是!”

    杨戬笑着道谢,殷氏抱着哪吒坐在了李靖身旁,李靖却道:“夫人,让哪吒坐在我和真君之间吧,真君是来看他的,可不是来看咱们的。”

    殷氏有些怕哪吒冲撞了杨戬,但她看杨戬主动让座、热络的招呼,也不敢推却,只得让哪吒坐在李靖与杨戬中间。

    自始至终,哪吒都在看着桌上的饭菜;若非娘亲先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能随便动手去拿,现在必然要让这桌子杯盘狼藉,寸‘草’不剩!

    “娘亲,”哪吒小声问,“可以吃了吗?”

    杨戬笑道:“你不是刚吃了?”

    “你怎么知道,”小哪吒看着杨戬,杨戬高深莫测的一笑,尽显修道老前辈的风范。

    哪吒嘴一瘪,像模像样的说着:“反正我就是饿了。”

    “你这身子这般小,怎么吃这么多东西?”

    “可是,娘说,饿了就要吃呀。”

    杨戬:“当心吃成胖子。”

    “胖子是什么?法宝吗?还是神通?”小哪吒头一仰,“我可是有几手厉害法宝的!”

    “知道你厉害,吃饭吧你!”杨戬夹了口饭菜放到小哪吒面前的碗中,小哪吒还要说自己如何如何厉害,被杨戬直接一手摁到了碗中,被塞了满满的一口。

    让这小家伙胡言乱语说下去,说不定又开始吹嘘自己师父如何如何,虽用‘吹嘘’二字不太准确,但确实会让自己之前劝说李靖的口水白白浪费。

    杨戬想的很简单,尽力去改善李靖和哪吒之间的关系,不要给自己师弟留下一个‘追杀亲父’的人生污点,也不要让自己师弟遭受被父亲舍弃的悲凉。

    想想哪吒封神之后的去处——成为天庭战将,与李靖这托塔李天王一同入天庭,也被视作‘上阵父子兵’的典型。

    既然最后都要和父亲重归于好,为何不在开始便试着亲近一些?

    不求相亲相爱,但求不要反目成仇。

    “真君,”李靖已经调整好心态,问杨戬几个修道的疑问,都是些仙凡常见的问题,杨戬答起来也不费力。

    哪吒被杨戬一只手摁着,任凭他施展什么手段,用了多少力气,都无法挣脱开来。

    更为巧妙的还是,无论哪吒如何挣扎,他屁股底下的这椅子都没破掉。

    一旁的李靖看出了门道,笑着敬杨戬几杯水酒;旁边的殷氏则是暗暗担心,怕杨戬弄坏了哪吒的脖子……

    杨戬一边摁着哪吒,一边给哪吒不断夹菜,却丝毫不提哪吒的事,问道:“李夫人也在修行吗?”

    “夫君传授我些许道法,让我固本培元,修行什么的,却是说不上的。”殷氏含情脉脉的看着李靖,李靖也面带微笑的注视殷氏。

    杨戬突然有种想把哮天犬喊出来喂饭的冲动。

    不过哮天犬还在熟睡,似乎那颗黑珠子,并不是那么好消化。

    杨戬在玄龟带中拿出一枚玉符,这玉符中是他在梅山出来时特意找来的,里面有一篇女子修行的功法,依殷氏的资质,成仙应当不是问题。

    “这有修仙的一门法,李夫人遵此修行,不出十年必有所获。”

    “这……这如何使得。”

    殷氏看着李靖,似乎想让李靖帮她推辞。

    李靖却是展颜一笑,能看出对殷氏是真的关心爱护,起身道谢,双手将玉符接了过来,塞入了自家夫人的手中。

    而后,李靖看着杨戬,目光颇有些热切。

    都给他夫人功法了,这位出手大方的真君,怎得也要给自己点好处吧?

    杨戬莞尔轻笑,直接拿出一把仙宝长剑,金剑柄、银剑鞘,握在手中便能感觉有暖意涌动。

    蹭!

    剑出半鞘,寒光闪烁,剑刃所指,十丈之外的一处座椅轰然倒塌,竟是被此剑的锋锐直接划开。

    李靖当即一阵惊叹。

    杨戬将宝剑归鞘,双手递给了李靖;旁边有一只小手想伸过来半路截胡,被杨戬随手打了下去。

    小哪吒顿时嘴噘的老高,被杨戬压制半天,分宝物竟然都没他的!

    却是忘记了刚才那面已经被自己受到了长命锁中的盾牌。

    “李总兵已拜过名师,我不便传你法术,免得度厄师伯责怪,”杨戬道,“正所谓宝剑赠英雄,李总兵东据蛮夷,陈塘关百姓安居乐业,这把仙人剑,百年赠与总兵防身所用。”

    “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