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游之剑转天道-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经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唐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却说那唐三藏不敢再问,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卖糕!卖切糕!”
孙悟空向外喊道:“卖糕的!卖糕的!”说着拔跟毫毛,变个铜钱,就出去买糕。
刘晨大手一挥,拿出一小块儿银子,对猪八戒道:“八戒,去用这个钱买!”猪八戒闻言,接了银子,出门赶上孙悟空。
那卖糕的接了钱,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猪八戒。
猪八戒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
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就是这等热。”
孙悟空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这儿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是从何而来?”
那人道:“若要糕粉米,敬求铁扇仙。”
孙悟空继续问道:“铁扇仙怎么了?”
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寸草不能生也。”
(本章完)
第172章 芭蕉扇
书接上文,孙悟空闻言,从猪八戒手里抢过糕来,急抽身走入里面,将糕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刘晨,一半递与唐僧道:“师父放心,且莫焦虑,先吃了糕,我与你说。”
唐僧接糕在手,向本宅老者道:“先生请吃糕。”
老者道:“我家的茶饭未奉,怎么能吃你糕?”
孙悟空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哪里住?”
老者道:“你问铁扇仙作甚?”
孙悟空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来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你这依时收种,得安生。”
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唐僧道:“他要什么礼物?”
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次,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她出洞,至此扇扇。”
孙悟空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孙悟空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
那老者道:“且莫急,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游玩。”
孙悟空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声去,就忽然不见。
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啊!”
且不说这家子见孙悟空会腾云驾雾,供奉刘晨与唐僧加倍,却说那孙悟空霎时径到翠云山,按住祥光,正自找寻洞口,忽然闻得丁丁之声,乃是山林内一个樵夫伐木。
孙悟空即趋步至前,闻得他道:“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
孙悟空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
那樵子撇了斧子,答礼道:“长老何往?”
孙悟空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
樵子道:“正是。”
孙悟空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
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
孙悟空道:“人言她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是她么?”
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那方人称为她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她,故此只知她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之妻也。”
孙悟空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师伯收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那红孩儿不男不女的叔叔,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么可能借得这扇子?”
樵子见孙悟空沉思默虑,嗟叹不已,便笑道:“长老,你出家人,有何忧疑?这条小路儿向东去,不上五六里,就是芭蕉洞,休得心焦。”
孙悟空道:“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求经的唐僧大徒弟,以前在火云洞,曾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些言语,但恐罗刹女怀仇不与,故生忧虑。”
樵子道:“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话,定能借得。”
孙悟空闻言,深深唱个大喏道:“谢樵哥教诲,我去也。”遂别了那隐士樵夫,径至芭蕉洞口,但见那两扇门紧闭牢关,洞外风光秀丽。
好去处!正是那: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
孙悟空来到芭蕉洞,上前叫道:“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边走出一个毛女,手中提着个花篮,肩上担着锄子,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闲心。
孙悟空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
那毛女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叫什么名字?我好与你通报。”
孙悟空道:“我是东土来的,叫做孙悟空行者。”
那毛女即转身,回了洞内,对罗刹女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行者,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
那罗刹女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以撮盐入火,火上浇油;咕嘟嘟火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又叫道:“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孙悟空在洞外,只见那罗刹女出来:头裹团花巾冠,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神恶煞狰狞貌。
那罗刹女出门,高叫道:“悟空何在?”
孙悟空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俺老孙在此作揖。”
罗刹女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哪个要你作揖!”
孙悟空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俺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正妻,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罗刹女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孙悟空假装不知问道:“令郎是谁?”
罗刹女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们一伙儿杀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岂肯饶你!”
孙悟空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俺老孙,令郎因是要捉我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师伯收了他去,他没有死,如今现在师伯处,师伯乃是得道真仙,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真传弟子,令郎跟着师伯,不死不灭,不垢不秽,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俺老孙引荐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
罗刹女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孙悟空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师伯处请他来见你,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毛发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
孙悟空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俺老孙伸着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是必要借扇子用用。”
那罗刹女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孙悟空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孙悟空毫发未损。
罗刹女害怕,回头要走,孙悟空道:“嫂嫂,哪里去?快借我扇子使使!”
那罗刹女道:“我的宝贝怎可借你,不要痴心妄想!”
孙悟空道:“既不肯借,吃俺老孙一棒!”好猴王,一只手扯住铁扇公主,一只手去耳内拿出金箍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
那铁扇公主挣脱手,举剑来迎,孙悟空随即轮棒便打。两个人在翠云山前,不论当年酒肉朋友喝酒结拜之情,只讲仇隙。
这一场好杀: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女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铁扇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旧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左挡右遮施武艺,前迎后架骋奇谋。
两个人你来我往,斗到正酣之处,不觉西方日坠山头。
那罗刹女与孙悟空相持到晚,见孙悟空棒重,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孙悟空扇得无影无踪。
这铁扇公主得胜回归,那齐天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出是小须弥山。
孙悟空长叹一声道:“好利害的妇人!怎么就把俺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刘晨师伯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定风丹,那黄风岭至此直南上有三千余里,今在西路转来,乃东南方向,不知有几万里,等我下去问灵吉菩萨一个,好回旧路。”
(本章完)
第173章 找真的
书接上文,孙悟空正踌躇间,又听得钟声响亮,急下山坡,径至禅院。
那门前道人认得孙悟空,即入里面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了。”
灵吉菩萨知是孙悟空,连忙下宝座相迎,入内施礼道:“恭喜!取经来也?”
孙悟空闻言答道:“未到!早哩早哩!”
灵吉菩萨道:“既未曾到雷音,为何回顾荒山?”
孙悟空道:“自以前除去了那黄风怪,一路上不知历过多少苦楚,如今到了那火焰山,不能前进,询问当地之人,说有个铁扇仙芭蕉扇,扇得火灭,老孙特去寻访,原来那仙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他说我她儿子杀了,知道真相吼的她又以不得常见为由,跟我为仇,不肯借扇,与我争斗,她见我的棒重难撑,遂将扇子把我一扇,扇得我悠悠荡荡,直至于此,方才落住,故此轻造禅院,问个归路,此处到火焰山,不知有多少里数?”
灵吉菩萨笑道:“那妇人唤作罗刹女,又叫做铁扇公主,她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故能灭火气,假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我这山到火焰山,只有五万余里,此还是大圣有留云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其他人,不知会被刮到哪里去。”
孙悟空闻言道:“利害利害!这可如何是好?”
灵吉菩萨道:“大圣放心,此一来,也是唐僧的缘法,正教大圣成功。”
孙悟空道:“怎见成功?”
灵吉菩萨道:“大圣可还记得我有一定风丹,这定风丹管教那厮扇你不动,你却要了扇子,扇息火,却不就立此功也?”
孙悟空低头作礼,感谢不尽。
那灵吉菩萨即于衣袖中取出一个锦袋儿,将那一粒定风丹与孙悟空安在衣领里边,将针线紧紧缝了,送孙悟空出门道:“大圣西行之事要紧,便不再多留,往西北上去,就是罗刹女之山也。”
孙悟空辞了灵吉菩萨,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金箍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
罗刹女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飞八万四千里方能停住,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急纵身,披挂整齐,双手提剑,走出门来道:“孙悟空!你不怕我,又来寻死!”
孙悟空笑道:“嫂嫂勿要吝啬,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俺老孙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女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我还尚未报得,怎么可能遂了你的借扇之意,不要走!吃老娘一剑!”
孙悟空公然不惧,使金箍棒劈手相迎。两个又往往来来,战经十几个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悟空身强善敌。
接着那铁扇公主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孙悟空扇了一扇,孙悟空巍然不动。
孙悟空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俺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了两扇,依旧不动。
罗刹女慌了,急收宝贝,转身撤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孙悟空见她关了门,决定回去问问师伯该如何是好!
想着,转身一个跟斗,翻到刘晨与唐僧那里。
这孙大圣拨转云头,径回东路,霎时按落云头,立在红砖壁下。
猪八戒见了欢喜道:“师伯!师父!师兄来了!来了!”
刘晨便带着唐三藏本庄老者同猪八戒沙僧出门接着,同至舍内。
刘晨明知故问道:“悟空!你可借到扇子?”
孙悟空道:“师伯!那铁扇仙,你道是谁?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铁扇公主,我寻到洞外借扇,她就与我讲起仇隙,把我砍了几剑,我使棒吓她,她就用扇子扇了我一下,飘飘荡荡,直刮到小须弥山,幸好见了吉菩萨,得了一粒定风丹,指与归路,复至翠云山,又见罗刹女,罗刹女又使扇子,扇我不动,她就回洞,俺老孙不知该如何是好,特来求教师伯!”
刘晨闻言笑道:“既然如此,我们一同前去借扇!”
说去就去,两人即驾云来到翠云山芭蕉洞外,见那洞门紧闭,却就弄个手段,摇身一变,变作两个蟭蟟虫儿,从芭蕉洞门隙处钻进。
只见罗刹女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取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
刘晨远远看了,只听孙悟空道:“师伯,我有一记,可顺着茶水进那铁扇公主肚子中,搅得她腹痛难忍,定能得扇!”
刘晨笑道:“此计不错,不过外面也需要有人看着,这样吧,你在这儿偷偷看着,我趁她喝茶的时候进她肚中!”
刘晨对孙悟空说完,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女渴得很,接过茶,两三气都喝光了。刘晨已到她肚腹之内,现出本貌,厉声高叫道:“铁扇公主,借扇子我使使可好!”
罗刹女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小的们俱说:“关了。”
那铁扇公主闻言又道:“既关了门,家里如何有人叫唤?”
刘晨继续道:“铁扇公主,吾乃地仙之祖镇元子弟子,现在也是你儿子红孩儿的主子,快把芭蕉扇借我一用!”
那铁扇公主的女童大惊失色道:“奶奶!在你身上叫哩!”
罗刹女道:“妖道,你在哪里?弄的什么旁门左道?”
刘晨笑道:“本尊用的不是旁门左道,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本座现在已在汝腹之内,已见你心肝脾肺肾,我知你也饥渴了,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说着就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女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
刘晨暗笑想道:“怪不得孙悟空喜欢往别人肚子里钻,真是好玩!”又道:“公主休得推辞,我知你饥渴,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手往上一顶。
那罗刹女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她面黄唇白,只叫“仙人饶命!”刘晨这才收了手脚道:“看在你儿子与我当差的份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罗刹女道:“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
刘晨大声道:“悟空!你去拿扇子,拿了扇子回去便可,我得施法从铁扇公主身体里出来,待我出来后再去找你!”孙悟空闻言,现了原形道:“嫂嫂有礼了,多谢嫂嫂的扇子了,用完定还!”
罗刹女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交给孙悟空。孙悟空拿了扇子,叫道:“谢了!谢了!俺老孙去也!”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这芭蕉扇自然是假的,不过刘晨也没有明说。
至于刘晨要干嘛,自然是来到铁扇公主的嘴里,找到真的芭蕉扇!
那铁扇公主见没有了刘晨的声音,东找西找,什么也没找到,以为刚才也是孙悟空的法术,现在孙悟空离开,法术自然解开了,于是让小的们关紧洞门,加强监视巡逻,自己先回床上休息!
话分两头,那孙悟空拨转云头,径回东路,霎时按落云头,又和上次一样,立在红砖壁下。
又和上次一样,猪八戒在门前看到了,欢喜道:“师父,师兄来了!来了!”
又和上次一样,唐僧与本庄老者同沙僧出门接着,同至舍内。
孙悟空把芭蕉扇靠在旁边道:“老官儿,可是这个扇子?”老者道:“正是!正是!”
唐僧喜道:“悟空!求此宝贝,甚劳苦了,你师伯现在何处?”
孙悟空闻言道:“师伯还要施法,过一会儿就来了!”
唐僧道:“那就好,这次是怎么借到扇子的啊?”
孙悟空道:“我与师伯变作两个蟭蟟虫,飞入洞去,那铁扇公主正要喝茶,师伯钻在茶沫之下,到她肚里,做起手脚,那铁扇公主疼痛难禁,不住口的叫饶命,情愿将扇借与我们,师伯便饶了他,让我拿扇子先来,待过了火焰山,仍送还与她,师伯还要在等一等才能回来。”
唐三藏闻言,感谢不尽,师徒们俱拜辞老者。一路西来,约行有四十里远近,渐渐酷热蒸人。
沙僧首先说道:“脚底烙得慌!像烙饼一样!”猪八戒也道:“爪子烫得痛!像红烧猪蹄一样!”
白龙马比寻常走得快多了,原因正是因为地太热,蹄子不敢停下,碰到地面就起来。
孙悟空道:“师父且请下马,兄弟们仙莫走,等我扇息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
孙悟空举起芭蕉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直接烧着孙悟空身体。
(本章完)
第174章 乌鸦精?
孙悟空急忙回去,已将两股毫毛烧净,径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那唐僧赶紧爬上马,与猪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
孙悟空丢下扇子道:“不好!不好!被那厮哄了!”
唐僧闻言,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这可怎生是好!”
猪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我们回去是怎么回事?”
孙悟空道:“我将扇子搧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了!”
猪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
孙悟空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我身子硬,不怕火烧,但猴毛特别怕火,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
唐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猪八戒道:“只捡无火处走便罢。”
唐僧道:“哪方无火?”
猪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唐僧又问:“哪方有经?”
猪八戒道:“西方有经。”
唐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
猪八戒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真是进退两难!”
沙僧道:“二师兄说得对啊!”
孙悟空道:“哎!有什么可恼怒的,有师伯在,等师伯回来,定有办法!”
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着什么有经处有火,无经处无火这些没有的废话,只听得有人叫道:“大圣不须烦恼,且来吃些斋饭再议。”
师徒四人回头一看,见一老人,身披黑披风,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靿靴,后带着一个雕嘴鱼腮鬼,鬼头上顶着一个铜盆,盆内有些蒸饼糕糜,黄粮米饭,在西路下躬身道:“我本是火焰山土地,知大圣保护圣僧,不能前进,特献一斋。”
孙悟空道:“吃斋到是可以,不过这火光几时灭得,让我师父过去?”
土地道:“要灭火光,须求罗刹女借芭蕉扇。”
孙悟空去路旁拾起扇子道:“这不是?那火越扇越着,这是为何?”
土地刚要说话,只见天上飞来一剑形云彩,接着刘晨从上面御剑下来。
原来刘晨在铁扇公主喉咙里面,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芭蕉扇。刘晨心道:“芭蕉扇难道不在铁扇公主嘴里吗?为什么找不到啊?”想来想去,刘晨又想到孙悟空耳朵里的如意金箍棒,那芭蕉扇应该和如意金箍棒差不多,并不是在耳朵嘴巴里面那么简单。得不到芭蕉扇,刘晨只好御剑回来。
刘晨收剑站稳道:“这扇子不是真的芭蕉扇,应该是铁扇公主或者是牛魔王想要仿制芭蕉扇,最后造出来一把只能扇风的扇子,故此那火越扇越旺!”
孙悟空道:“那真扇何在?”
土地抢着道:“大圣!要想借真芭蕉扇,还是得找那大力牛魔王!”
孙悟空道:“这山是不是牛魔王放的火,所以叫做火焰山?”
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
孙悟空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
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孙悟空闻言怒道:“我在哪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那放火之辈?”
刘晨看着那胆战心惊的土地,抿嘴笑道:“悟空!这火的确是你放的,此处原无这座山,因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二郎显圣擒了,压赴兜率宫,将你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结果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刚才定睛一看,这土地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被太上老君怪他失守,被贬下界,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在下界了五百年,但是在此帮助唐僧西去,定能得不少功德,有功德在身,真是因祸得福,也不知太上老君是要罚他还是要助他。”
猪八戒闻言笑道:“难怪这土地是这等打扮!原来是道士变的!”
孙悟空道:“那土地,为何要寻大力牛魔王?”
土地道:“大力牛魔王乃罗刹女丈夫,但他撇了罗刹,现在在乌鸦山乌鸦洞,那里原来有个万岁鸭王,那鸭王死了,遗下一个女儿,叫做乌鸦女,那乌鸦女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三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那牛魔王弃了罗刹女,久不回顾,若大圣寻着牛魔王,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我也可归天,回缴太上老君法旨。”
听到这儿,刘晨大吃一惊,对那土地问道:“土地,你可知道积雷山摩云洞的狐狸精?”
那土地闻言道:“知道知道,哪里原本住着一窝狐狸精,记得三百年前,东方出了惊雷异象,那狐狸便奔着那异象迁徙过去了,如今下落小神便不知了!”
刘晨闻言心道:“原来如此啊!没想我的到了居然导致这种蝴蝶效应,不过那牛魔王也真是厉害,没有狐狸精还能有乌鸦精!”
却说孙悟空对那土地道:“乌鸦山坐落何处?到此有多少路程?”
土地道:“在正南方,此间到彼,有三千余里。”
孙悟空闻言,即吩咐沙僧、猪八戒保护师父,又请刘晨与他同去,刘晨点头答应。
孙悟空见刘晨答应,随即忽的一声一个跟斗,渺然不见,刘晨御剑飞行,一同不见!
刘晨与孙悟空的云快,一眨眼的功夫,早见一座高山凌汉。按落云头,停立巅峰之上观看,真是好山:
高不高?顶摩碧汉;大不大?根扎黄泉。山前日暖,岭后风寒。山前日暖,有三冬草木无知;岭后风寒,见九夏冰霜不化。龙潭接涧水长流,虎穴依崖花放早。水流千派似飞琼,花放一心如布锦。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扠松。
(本章完)
第175章 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
书接上文,真个是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香的花,美的果,红的藤,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八节四时颜不改,千年万古色如龙。
却说刘晨与孙悟空两人看完看完山景,走下尖峰,入深山,找寻路径。
正到处找寻,忽见松阴下,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兰,袅袅娜娜而来。
刘晨闪在怪石之旁,定睛观看,那女子怎生模样:
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貌若王嫱,颜如楚女。如花解语,似玉生香。高髻堆青身碧鸦,双睛蘸绿横秋水。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说甚么暮雨朝云,真个是朱唇白齿。锦江滑腻蛾眉秀,赛过文君与薛涛。
刘晨开二娃之眼定睛一看,果然是只乌鸦!
那女子渐渐走近石边,刘晨躬身施礼,缓缓而言曰:“小娘子往哪里去?”
那女子原来正低头采花,听得叫问,一抬头,只见金光闪闪,仙气凌人,圣元缭绕,五气朝元,红光冲天,那女子顿时就呆了,一颗心扑腾扑腾得狂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