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掌天宫(不烂)-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私。观音想从张友仁这里了解刚才那份神秘的大道气息的来历。她以金仙修为的眼光和阅历都无法相信,那道气息是出自张友仁自己。如果张友仁暴露出三界之主的身份,加上那份大道气息,将会在这小小的长安城引发乱局,造成围堵现象,被众生所向往,到时难以收拾。那时候,别说共同探讨大道。在众生的围堵之中,恐怕抽身都难。

当然。以观音的心性,她还真没想过会对张友仁不利。两军相交,战于沙场才是正理。她是不屑于私底下耍小动作的。要不然如来安排降龙尊者带着十八罗汉相助于大梁,她也不会那样排斥。

正是基于如此原因,观音将高力士打发离开之后,看着外面围观,面露热切的修士,也顾不得礼教大妨,闪身穿入张友仁的房间,反手将门关上,意甚小心。

“你……”

张友仁面露疑色,看向急急窜入房间的观音,闻到一股带着檀香味的体香,正待张口之时,观音竖起一根素如青葱的指头贴在张友仁的嘴唇上,小声道:“嘘,别说话,外面人多嘴杂,待我们换个地方详说。”

做出这个动作之后,观音才发现自己的动作十分不妥,罕见地露出一丝小女儿之态,面色涩然道:“大天尊,贫僧失礼了。”

说出这话的观音不住在心里直念“罪过,罪过”。她也不知道怎的,好像刚刚感受到那股众生之息,引发了她所修炼的苍生之道,令她的心境升起一道涟漪,产生了共鸣,以至于她将张友仁当成了真正的道友。只是她没有想到这种共鸣会如此厉害,竟然凌驾于礼妨之上,产生了如此尴尬的一幕。

好在观音是有道高人,心境非比寻常,只短短时间就压下心障,静如止水,恢复那个端庄慈悲的女菩萨之像,三两句就让张友仁同意了搬至一外偏僻之地,再共商法则的道和理。

其实张友仁也很无奈,观音刚一进来,就反客代主,又是支走高力士,又是只身进室,关门插闩。他也明白观音的顾忌,但是,发生那一幕令人尴尬的事情,还是让他脑子里在短暂时间内一片混乱,让他的思维短暂时间无法跟上正常的发展。

观音,那是观音姐姐呐,一个平时冷眼看世间之难,观世间之音的菩萨,在人前从来只显露出端庄高贵的一面,哪知道还有如此小女儿的一面。

所以,直到与观音一起从后门以身法掠至长安城外的一个小旅馆之时,张友仁仍然在回味着留在唇边那道素如青葱的玉指香味,那道带着檀香味道的体香直入他的肺腑,令他心神激昂,紫府一片凌乱。

“大天尊,您在想什么呢?”

刚到地头安置下来的观音,看着张友仁面容呆滞地看着自己,一跌莲足,面上泛起一股红晕,才恍然发现,自己今天露出这女儿羞态多了些,急忙默念诸佛,恢复端压之色,坐在张友仁面前,念了一句佛语。

“大天尊,贫僧今天不问十年之约事,尊你一声道友,共探大道可否?”

“哦……”

张友仁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回过神来,恢复三界之主的威仪,笑着道:“道友,今天我们就只论道。”

他长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种种疑惑,开始凝神静气,也想从观音这个涉及到苍生之道的大德之士身上寻找一些可作借鉴的大道奥义。

“吾之道乃红尘众生之道,守护众生,最后达到天下大同之境。”

“众生之道?大同之境?”

观音秀眉一蹙,似在思考,她略略思索,红唇轻启道:“众生大同,那么,天地大劫又如何,到时候众生何去何从?如果,道友没有达到大道尽头,众生皆毁,你之道又能怎么延续?”

观音不愧是大德之士,一语中的,将张以仁的众生大道,红尘规则的破绽一语道出。

“以守护之道抗灭度之法!”

第一百八十四章半师之礼

“以守护之道抗灭度**?”

观音思索了一下,道:“贫僧种慈悲**,渡化众生,量劫来临之时,深感无能为力,道友可有破解之道?”

张友仁沉吟道:“道友种慈悲**,我深敬佩之,但,以困果为线,渡化众生,将众生当成牵线木偶,真的算得上慈悲?真的能够令苍生离苦得乐?众生之苦,众生之乐,难道真如道友心中所预设的苦,所预设的乐?”

“道友可知众生之乐在于田园山野,在于红尘,羁绊,你的苍生之道以武断的方式强行灭却众生之**,令其斩断尘缘,入得极乐,他们真的快乐了吗?”

“何况,佛门之因果传于世人,苍生闻道之后,不尊因果,则视之为魔,人人喊打。如果尊从佛门大道,则无论来路,尽皆极乐,管他是杀人狂魔,还是毁人毒瘤,均可立地成佛。请问道友,按佛门法度,三界众生相互间只需在做错事之后,口诵一句佛陀,就能转世为大德之人,长此以往,邻里不亲,长幼不爱,至亲不认,大家还可以一块儿愉快地玩耍了吗?”

张友仁越辨越快,思维跳脱,道心欢畅。

“道友,你们佛门为了广纳信徒,再创三世因果,讲求今生事,来生报,今生种树,来生结果,今生做恶,来生做狗。但是,三界众生追求的是今生!追求的是当下的幸福与看得见的未来!”

“道友以佛门**为统率,修苍生之道。虽然我佩服你的人品,却无法直视这种永远无法达到彼岸的歧途。”

“无法达到彼岸么?”

观音脑子里响起一阵阵大道之音,仿佛在拷问着她的灵魂。

“我佛门大因果法难道错了么?我的苍生大道难道真的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辉煌么?”

她的道心开始动摇。神情转为悲楚,为自己的大道,也为天下苍生的苦难而动摇。

“我立誓救尽天下苦,解脱世间之难,恨不能化成千手千眼。可是,世间的苦难仍如过江之鲫,不能断绝。我佛门大圣以**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为众生开辟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在他的眼里却是如此不堪,天地众生真的只向往今生。喜欢山野田园,不愿来生为佛,共享极乐么?”

观音道心蒙垢,对自己的大道。对佛门的殊胜法门置疑起来。

本来。观音在西方教以坚韧和智慧著称,以她的道心和她修炼多年的心得,断不至于被张友仁这个刚刚领悟一丝法则之力的地仙所波动。

但是,在悦来饭店感应到张友仁那深邃的大道之息,她就先入为主地对这大道高看了几阶,本着学习的态度而来,心境上就带着一股谦卑。再看到张友仁之时,不论是他在三界中的地位。还是因为意外来到长安,都让她心神短暂的失守。后来。又发生不经意间的尴尬事,几悉堆积起来,让观音平时冷凝的心境有了一丝涟漪,造成如今的道心拷问。

“善恶相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是我佛以**力,强行抹去作恶者的罪行,独留清明于人间,转善众生的一种手段。苍生有念,众生可悯,普渡苍生无错,错在我心执着,不该以因果大道统率苍生之道。善哉,善哉!”

观音宝相庄严,一丝微笑露出眉梢,带着大欢喜,似悟非悟。

张友仁心里一惊,暗道不愧是观音,如此快就从道心拷问的凶险中走了出来。

他合什道:“恭喜道友打破心障,提升指日可待。”

观音恢复菩萨之态,淡然还礼道:“不敢,不敢,贫僧不过走出心的沉迂,尚未明了大道之示,算不得完全打破心障,还得多谢道友解惑。否则,贫僧恐怕还得在歧途上走下去。”

观音说的实话,她现在虽然明白了苍生有念,不得强行抹去众生之欲,也没有再置疑普渡众生之道的真谬,令她的苍生之道更加精进,但是,她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来承载她的苍生之道。

“他又是以何种大道来统率众生之念的呢?守护之道又是什么大道呢,为何从未在三千大道中听说过此道门?”

观音看向张友仁的眼神就有些热切。

“道友,贫僧厚颜,还想亲自体验一下道友的大道。”

“善!”

张友仁面含笑意地点了点头。

他运转《帝皇经》,头顶囟门大开,紫府中的十丈道果金身带着一股尊贵大气的大道气息浮现出来,这股气息中夹杂着人间的七情六欲,不压不抑,引导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围绕守护大道旋转,如有越雷池一步者,一股黑紫色的毁灭气息就会及时出现,将这份出轨的情绪或毁灭,或洗炼。

“好强大的大道金身,好深奥的大道奥义!”

观音带着由衷之色,合什为礼,再次对张友仁礼敬一番。能够悟得如此大道之力,将紫府世界的道果经营得如引有序,值得她的尊敬。何况,请教大道奥义,已算得上半师之仪。按佛门所讲的因果,观音已经欠下了张友仁一份大因果。

虽然,这股大道之息在量上,比起她这个金仙修为的菩萨差之甚远,但是,在质上,却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在这方面,张友仁无疑比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观音心里对张友仁从单纯身份上的尊敬,变成敬畏,带着一股面对尊师的谦恭。

但是,在辨法之时,观音并没有因为这种谦恭而有所收敛。她拈花一笑,身上同样浮现出一尊带着大道气息的虚影,这个虚影庞沛渊深,气息大气无华,在观音的佛元力支撑下,那虚影越来越凝实,越来越强大。

到了最后,这尊道果金身高约六丈,结成一具与观音面貌极其相似,手掐法印,目光慈祥地看向远方,仿佛随时关注着天下苍生一般。

“道友,请了。”

观音发出一道法音,双手一掐印诀,那道果金身仿佛活过来一般,朝张友仁的法相金身走了过来,与张友仁的大道气息相互交织在一起。

轰!

两股大道之力如不设防的城堡,向对方完全开放,阵阵冥冥之音传出,如向对方阐述自己的大道见解一般,不断在虚空中烙下大道之痕。

在这冥冥之音下,就连他俩联手布下层层结界的小旅馆房门也挡不住,散溢于四方,令附近几十里方圆的众生精神一振,躯有病痛的,身有顽疾的,心有烦忧的,在这一刻全都消散,个个带着洋洋喜气,如沐春风,自动步入大欢喜之中。

第一百八十五章庙会由来

“大道,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张友仁感应到观音大士的道果金身那浓郁的大道之息,从那娇小的身躯中,他体会到了强大无匹,无可抵御的天地之力。在这种感应之下,他有意识地将自己的道果金身中繁杂的大道之理再次进行提炼、梳理,不断完善。

与他同样,观音从张友仁的道果金身中得到另样的收获。

张友仁的大道深邃而神秘,不属于三界,却又基于三界众生而生,因三界众生而长。

以守护之道为统率,毁灭之道相护持,两两相宜,相得益彰。

观音心里开始对因果大道与苍生之道的冲突有些置疑,尝试着以守护之念来完善自己的苍生之道。

在不断尝试与调和之下,观音面上的慈悲之色更重,整个人更加庄重而威严,更显出一股出尘脱俗的气质。

生于红尘,又脱离于红尘!

与张友仁不一样,观音是将对红尘苍生的守护变为自己的道,自己的法,自己则脱离红尘,冷眼看世界。而张友仁则是以身自陷红尘,带领红尘众生走一条大同互助之路。

两人的大道本质上有些许差异,这也导致两人的理念不可能完全融合一起。不过,经过交流,两人的大道求同存异,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有了更加精进的补益。

虽然,观音没有那份机缘,无法领悟出天地劫数降下的毁灭之道,不能如张友仁一边以雷霆之怒维持苍生大同。一边以守护之念与红尘众生同在。但是,她却提纲携领地站在山巅,以自己对道的理解遍观诸界。以救苦救难为目标,继续她普渡众生的大道。这种大道已经逐渐脱离了佛门的因果之道,另外开辟出一条只属于她自己的大道。

与张友仁的大道法则相比,观音就如一个哪里有难哪里帮的救火大使,奔波于红尘中的世俗琐事,代三界众生去受他们的苦,去受他们的难。具有一种真正的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更显得悲悯而无私。

反观张友仁之道,则是以强大的毁灭之道为护法,强行维持着守护众生的理念。带领他们走向人人向往的大同世界,显得更加强势,深具领袖气质,有指点江山之大势。

一个是帮。一个是引。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两人的法门谁也不能说强过谁。唯有在将来的大劫中,以红尘的**去体验大劫所带来的影响之后,才能最终检验出大道的最终奥义。

如此一来,观音倒是因此而与张友仁的道心更加接近,与佛门殊胜法门,却越离越远,也不知道这个结果。对观音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观音感应到,经历这一变,她与众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符合她初得道心之时所发下的大誓愿。

即便因此而失去佛门的因果**,需要将来以大毅力在大劫中去开创另一法门,她也无怨无悔!

张友仁与观音的论道参悟持续了好几天时间,但是,因为境界不到,这间小旅馆周边受到大好处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眼皮子底下,有两尊大能在演法。他们只是觉得这间小旅馆给他们带来了亲近之感,自发地齐聚于此,开始行那互相扶持,互相行那帮助之事。

就连张友仁与观音两位当事人也不知道,无意的演法,竟然引起如此变化。这种活动慢慢发展,以至于后来成了一种常态,导致附近一些村落的居民,每奉三五天就会齐聚一地,或交易,或共享,组成一个个集市,推广至东土的每一片土地,形成后世中的庙会、集市。

当然,这些事情张友仁并不知情。他沉浸于演法的感悟中,感觉大道越辨越明,慧根越来越深,所领悟的众生之念这个跳脱于三界之外的法则,越来越厚重,让他举手投足之间,气势越来越盛,令同样坐在对面的观音也闻之色变。

“果然不愧为大天尊,这等悟性,堪称妖孽。”

观音面泛微笑,起身真诚一礼,不但为张友仁为贺,也为自己有如此际遇,得到张友仁在大道方面的指点而贺。

“大天尊,此间事了,你我就将站在对立面,贫僧不想与大天尊为敌,但事关我佛胜事,事关三界气运之争,贫僧……”

观音双手合什,不知该如何说下去。

俄倾,她面带毅色,看向张友仁道:“大天尊,贫僧敬佩您的大道道心,以众生为念,达到天下大同,将来如有机会,贫僧还会再次请教大天尊。但是,观音是佛门佛子,将来对战沙场,观音定不会留手,还望大天尊见谅。”

张友仁早知会如此结果,但他不后悔。

这次演法,虽然对观音提升很大,但是,他提升更大。而且,在观音心目中种下众生大同的种子,谁知道将来会不会生根发芽呢。

他笑了笑道:“将来沙场对决,本尊同样不会留手,到时候本尊会堂堂正正地击败你们,亲自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看到张友仁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观音莫名地松了一口气。她还真害怕张友仁以此为要挟,让她退出大梁,退出佛门与天庭之争。到时候,于西方佛门,于释迦牟尼如来这个半师半友的世尊,她都无法交待,进退两难,也不知该如何自处。

所以,听到张友仁如此爽快地应承对决之事,她如释重负,感觉浑身一轻。

“大天尊,如今我佛道两家相峙,大天尊可有把握在乱中取胜?”

观音还是忍不住将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两人本是敌对之势,可是,大道相融,道心互演之后,观音对张友仁有一股莫名的亲切,对他的大道更是满怀期望,同时,也对他未来的重重压力,也泛起一股担忧。

她希望张友仁走得更远,让他的大道演绎得更加完美。她也想亲眼看看张友仁这道开天劈地以来最为殊胜的法门,会演绎到哪一步,能否真正地达到他口里所述的大同境界。

张友仁听到观音这句略带担忧的问话,露出自信的一笑,道:“本尊有众生之念,以大道为护,决不会逊于佛道两门,到时候,大士会看到本尊的实力的。”

他没有说出自己所修炼的九转玄功已达到精转之境,加上落宝金钱一系列法宝和毁灭之法所推衍出的种种秘术,强大到足以令所有仙人闻之色变的开天三式等底牌。这些,才能撑起张友仁的信心,也足够他在将来的大战中,取得成胜之机。

何况,还有九年多时间,他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看到张友仁那份自信的笑容,观音也受到感染,在临别之时,洒脱一笑地说道:

“大天尊,我佛已派出降龙率领十八罗汉驻于大梁,相助贫僧,还望大天尊届时小心。”

观音最终合盘推出降龙之事,面带涩然地飘身而去,独留下一脸震惊之色的张友仁。

“降龙?十八罗汉?”

“混帐,如来不当人子,忒不要脸了,竟然胆敢破坏游戏规则!”

第一百八十六章小白龙

“如来,你不当人子!”

张友仁伸手指天,内心发出一阵咆哮,那是对如来,对佛门破坏规则,无视他这个三界之主而发出的愤怒的咆哮!

西方教释迦牟尼如来派出降龙尊者与十八罗汉进入北俱芦洲,相助观音独霸大梁国,这是彻底撕破脸皮,要将他与道门众赶尽杀绝的节奏。

他想起关羽与白素贞等人还在大明,不知是否探得这个消息,做好应对准备,心里禁不住有些担忧起来。虽说有大明的龙气相护,外加天道之誓的约束,降龙尊者在约定时间前,必然不敢公然进入大明,做出天道有弃之事。

但是,天狮军与天水两支大军需要经常出去训练,斩杀盗贼,吸纳毒秽,以提升实战能力。要是他们一不小心,遇上十八罗汉这等金仙修为的强者,发生争斗的话,必将死伤惨重,难以幸免。就算关羽与白素贞两人实力强大,也无法越级战胜这等对手。有战阵配合,虽能稍免颓势,却不能挽回败局。到时候,如果真的发生这类事情,失去天水天狮两军的话,张友仁的十年之约将会因此而陷入绝境。

“不知佛门如此大张旗鼓地派驻十八罗汉进入地仙界,道门会不会知晓,也耍些宵小手段呢?”

“假如道门也如佛门一样,增派人力进入大宋,太上老君又会派出何人相助曹国舅呢?”

张友仁想起这些,脑皮子就开始发痛。要不是观音的提醒。他至今还蒙在鼓里。

真要那样的话,待张友仁一切准备妥当,以为自己稳操胜卷之时。对方突出奇兵,那时候,可再无挽救之功,所有筹划还不得前功尽弃。

举世皆敌!

而且,这些敌人还是不守规则的强敌!

张友仁感到自己的无助。离开天庭之后,被道佛两门所限,连与天庭共享信息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想办法派驻实力强大的高手了。

同时,张友仁也很愤怒。愤怒如来公然破坏规则,也愤怒自己实力不足。暂时无法反抗这种压迫。

“也许在道佛两家的争斗之中,夹缝里寻求平衡,学学前身的妥协,夹着尾巴做人也不错。”

张友仁面色变幻莫测。一方面不想因此而输得精光。一方面又想拼死一搏。两种不同的观念不断起伏,左右着他的思想,让他不能平静。

“轰!”

道果金身发出一道大道之音,让张友仁陡然惊醒。

“不,我张友仁再不想做一个傀儡帝王。就算粉身碎骨,我也要斗过一场!”

他抬头,望天,一道神光自顶上现。熠熠的目光让他显得神俊不已。

心思定下来,恢复勇者之心后。张友仁开始布局即将来临的大战。

首先,给小青发了一道符召,着她传讯关羽与白素贞,告诉降龙与十八罗汉下界之事,收拢防线,秘密提升实力。另外,令抓紧探查大宋动向,看看太上是否派出其它力量下界。

做完这一切之后,张友仁神色坚毅,开始着手提升自己的实力,筹划未来的劫变。

不论如何,只有将自己实力提升上去才是王道。只有强大之后,才能彻底掀翻头顶上道佛两座大山,掌控天宫,镇压各方之敌。

如今,以他地仙境界的实力,就算回去对关羽等人的帮助也不大。他想到自己与悟空这层关系,本身就夺去了补天石的气运,并进行分享,那么,西游之路上的机缘是否也会给他带来利好呢?

“不论如何,沿这条路走一遭,权当是一场磨炼红尘的苦行之旅吧!”

张友仁再不迟疑,纵身掠出居住之地,人如飞絮一般,在常人的眼里如一道烟,模糊不可见。他快速离开长安城,往大唐边境之地踏步而行。

一路上,张友仁并不施展身法,将法力封印,以寻常脚步,借助强大的肉身之力,开始在西游路上为孙悟空的行程预热。

忽一日,张友仁行步于一片陡山峻崖,一眼望去,仰头而不见山顶,低首不见峡谷。

“蛇盘山,鹰愁涧!”

此山怪石嶙峋,陡峭不已,此涧深不可测,望不见底,如恶魔之嘴,吞天纳地。

正待准备歇上一歇的张友仁,看到这等山势,也不由暗自感叹一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不可思议之造化,为人间布下如此奇景,不知得蕴育出多少灵精生物。

“吼!”

一声兽吼,将静坐调息的张友仁吓了一跳,纵身起来,看到一阵怪风从峡谷中传出。

在那团怪风之后,是一对硕大无匹的灯笼,待张友仁仔细一看,才哑然失声,这哪里是灯笼,分明是那怪物的一双眼球!

“妖怪!”

张友仁不敢大意,急忙解开修为封印,一道大道气息急剧攀升,将战意瞬间提升到顶点。

“嗷!”

怪物终于浮上深涧,露出全貌。

“我去,这不是那头龙马吗?”

张友仁看到这头孽龙,这才想起西游记上面记载着有这一回事儿,唐僧与悟空两人行至此处时,凡间之马被这头孽龙吞食,因为孽龙藏于深涧不出,悟空无奈,请来观音相助,才收伏这头孽龙。

在观音的劝解下,这头犯过天条的孽龙方才化身为马,助唐僧西游取经。

如今,张友仁看到这头孽龙,眼里闪过一丝异色。自己在人间岂不正好缺一件代步工具?

至于唐僧师徒以后是否有座骑,他才不关心呢。

孙悟空是九转玄功之躯,区区西行之路于他而言不过吃饭喝水一般轻松,那都不是个事儿。至于唐僧,他甘愿为佛门取经,活该他受颠簸之苦。

所以,张友仁存着收复这头孽龙的心思,身上散发出强大的气息,火龙枪在手,与大龙相峙。

“嘎嘎,好可口的美味。”

那头孽龙口吐人言,发出嘶哑的吼声,口角流涎地看向张友仁,目光中甚是贪婪。

“刷!”

阴风四起,孽龙盘桓着身子,如一座巨山一般,朝张友仁压了下来。在它的眼里,张友仁渺小如芥子,虽然也散发出一股修士的气息,但,不足为惧!

可惜,它遇上了张友仁,掌握了毁灭之道,同阶无敌的张友仁!

因此,同为地仙境界的孽龙悲催了。

“枪扫天下!”

火龙枪在张友仁的手里,如活过来一般,带着大道之息,化为一尊狰狞的雷龙,咆哮着扑向孽龙,两股同样强大的力量撞击在一起,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让这片深涧都发出巨大的回声,激荡整个蛇盘山。

“嗷呜!”

孽龙负痛,发出一声悲鸣,龙尾一扫,将一大片山石扫进深涧之中,发出阵阵轰鸣。

就是这一声巨响,却不想惊动了前来鹰愁涧的一位探望孽龙的前辈,引发出另一场风波来。

第一百八十七章西海龙王

火龙枪扎在孽龙身上,那头孽龙吃痛,发出一声嘶鸣,翻身乱滚,将整个鹰愁涧都震得巨石翻飞,尘沙遍地。

张友仁乘胜追击,正准备擒向这头擒龙,做为自己的代步工具,也可以成为有坐骑一族,别让人将他这个三界共主看扁了。

就在此时,一道比孽龙强大数倍的气息从鹰愁涧涧底传了上来,同时,暴怒的声音响彻整个蛇盘山。

“谁敢伤害吾之孽子,还不快快住手。”

似乎觉得这话威力不够,那个略带苍老的声音自报家门道:“某,西海龙王敖闰是也。”

“哦,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张友仁枪势不停,一枪敲在小白龙的头顶,“呛”的一声,发出金铁之响,痛得这头孽龙发出嗷嗷之声。

“贼子,敢视老龙大爷如无物,好胆,纳命来吧。”

刚刚飞上半空的敖闰听得小白龙的悲鸣,大怒之下,一口龙息吐出。顿时,强大的寒冰气息弥漫,将张友仁周身都笼罩在这片寒冰气息中,如封冻一般,要将他团团冻结。

“不好!”

张友仁没想到敖闰如此暴烈,出手即是狠着。他收身后退,不曾想那道龙息如影随形,带着强大的金仙气息,包含一股至纯的水之法则,将他束缚,瞬间就将他像粽子一般冻结起来。

“还是小看了天下人啊。”

张友仁强运仙元力,护住己身。抵御这道极寒真意,心里也暗自自责。

领悟法则之力后,又得到观音这种大能的肯定。他有种无视一切的骄傲,在地仙界,几乎没有将他人看到眼里,没想到出门没看黄历,竟然遇到西海龙王这等厉害的对手,让他吃了个瘪。

敖闰困住张友仁之后,只斜眼一扫就发现张友仁不过地仙修为。略带不屑地扫视了一眼,就收了原身,化为一名五六十岁的老者。掠向小白龙身旁。

“蠢货,真是莫出息,一个小修士就将你伤得如此厉害,枉称我西海龙王敖闰之子。”

敖闰嘴里不饶人。但是手下也不慢。他掌心发出一道金光,带着强大的生之力,射向小白龙,只肉眼可见的功夫,那头受伤的孽龙头颅上的枪洞快速恢复。

恢复伤势的小白龙有些胆怯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也转化为一个二十多岁,面容俊郎的年轻小伙子,带着傲然之色。看向张友仁道:“兀那小子,敢来我鹰愁涧撤野。难道不知道这是我小白龙敖钦的地界?”

他眼见自己的父亲恼怒的表情中却带慈爱之色,看向自己,越见傲气,指着冰封中的张友仁继续道:“我告诉你,我小白龙敖钦在四海龙宫也是鼎鼎有名的角色,敢惹上我,就得有受苦的准备。”

他转眼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他并无愤怒之色,继续对张友仁说道:“小子,不怕告诉你,就算我小白龙战你不过,可是我的父王可是堂堂金仙修为,被玉帝陛下封为西海龙宫之主的正牌天官呢。我看你也是傻不啦叽的,我小白龙要吃你,你说你就乖乖地等在那里让我吃多好,为何要反抗呢,到头来,要是惹得父王一怒,将你撕得粉碎,叫本太子哪里去找这么鲜活的口食啊。再说了,弄得汗淋淋的,吃起来也是一股酸味,多影响本太子的食欲啊。”

小白龙似乎长久一人呆在鹰愁涧,成了话唠,化为人身后,说起来就收不住嘴,直到敖闰发出一声轻咳,他才收嘴,转为严厉的声音道:“说吧,要本座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