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瘟仙(黑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宣轻轻点了点头;道:“多则半年;少则三月……”

“啊?需要这么久才能进去吗?”

墨伶子与莲生子神色黯然了下来;似乎有些失望。

当初霍青瞻破开一角绝阵;也只用了十几天功夫;看样子孟宣还不如他。

孟宣听了;却是微微一笑;道:“不是进去;是解开这第一窟的法阵!”

“什么?”

这二人宛如变色龙一般;表情瞬间又变得无比惊喜了。

破开法阵,进去取几部经典,与解开法阵,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破开法阵,就是凭自身的修为,寻找一处法阵的弱点,硬生生打进去。

期间要承受法阵的侵袭,能抗得过去,便能取得典藉,若抗不过去,便会身受重伤。

而且除非是整套阵法全部破掉,在破阵者出来之后,法阵被破开的一角,也会慢慢修复,下一次进去,仍然要破阵。

而解开法阵,就是指将自动运转的法阵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死门,八门重新排列,在不伤及法阵本源的情况下,将它控制住。

一旦解开了法阵,那此阵便全凭解阵者操控,想让人进便让人进,想让人死便让人死。

也即是说,孟宣若是解了第一窟的法阵,那就等于这第一窟仍然有法阵守护,但天池门下的弟子却可以自由进出,阅读内中典藏了。

这与霍青瞻当时破开法阵的做法,根本是两种方法,效果也同样有着云泥之别。

莲生子与墨伶子直接激动的难以自持了,被孟宣笑着训了一句,二人才安静下来。

孟宣又仔细观察了半晌,默记了阵法的繁复运转轨迹,这才御剑回山了。

他与墨伶子和莲生子交待,自己要闭关解阵,门中若无要事,便暂不让人打扰自己。

两人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下来,莲生子还主动承担了每天给孟宣送一次饭的职责。

也就在这一夜开始,孟宣便开始专心解阵了。

于阵法一道,他曾在病老头身边学过,并不生疏。

当初登上九梯十阶登仙台的四五六三阶,全是靠对法阵的领悟上去的。

如今他破开护经法阵,其实与他当初登阶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需要强大的运算,计算法阵运行的轨迹,然后趋吉避凶,步步深入。

计算清楚了第一窟法阵的所有运转轨迹,孟宣就可以深入阵中,炼化法阵最深处的阵眼,控制整座法阵的运转了。

这就像在做一道题,观阵,是审题,解阵,就是计算了。

这是一门繁复庞大的计算工作,中间不允许出现一丝误差,否则就是失败的下场。

孟宣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才堪堪解开了第一门开门的算法,整个人不由苦笑。

解阵一道,当真是艰涩困难,他这个前世的文科生,都想要干脆放弃,直接去破阵了。

不过好歹他还有着坚定的心性,只是牢骚了一句,便又投入到了第二门的算法中去了。

十几天过去了,孟宣的坐忘峰却一直没有传出取得了经窟典藉的消息。

门下弟子不免有些心思浮动了,他们不知道孟宣是在解阵,还以为他也与霍青瞻一样,是想破阵而入,取得典藉,当初霍青瞻破阵,只用了十三天时间,如今孟宣过去了十五天,还没有消息传出来,这无形之中,似乎在证明着孟宣已经被霍青瞻比下去了。

“哼,我就说那毛头小子,怎么能比得上青瞻师兄?他能赢青瞻师兄,大概也就是手头上有什么厉害法器罢了,凭真本事,青瞻师兄一巴掌就能拍死他……”

岩机子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洋洋得意,逢人便讲,似乎在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自傲。

其他的弟子们,虽然没有像他这般兴奋,但心里对孟宣的期许值也未免降了许多。

莲生子每日往来于自己的修行之地与孟宣的坐忘峰,给他送饭以及新鲜的野茶,自然也听到了不少门下弟子的嘀咕,心里憋的难受,便找到了每日在孟宣峰前,像个门神一样,将所有来拜访的弟子都挡掉的墨伶子,问道:“为什么不将孟师兄正在解阵的事情告诉他们?”

墨伶子冷笑,反问莲生子:“你希不希望山门强大?”

莲生子挠了挠脑袋,道:“那还用说?没看我今天又去捕了几条雪鱼?就是为了给孟师兄补脑的,他脑袋越聪明,咱们山门就越强大……”

墨伶子被莲生子这神逻辑噎的有点难受,本来还想郑而重之的问他第二个问题:“那你相不相信孟师兄?”也不再问了,干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孟师兄是天池重震声威的希望,但门下弟子是否团结也是很重要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就是要将这消息封住,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丑都跳出来,他们现在蹦的越欢,将来孟师兄解阵,他们的嘴脸便越可笑……”

莲生子听的眼睛亮了,扭头就走:“听你的,我再捕几条雪鱼去,分你一条!”

却说孟宣,此时他已经解到了第二门休门,此时却被一道难关给困住了。

他面前摆着满地的竹筹,看似散乱无章,实际上都按规矩排列,代表着种种运算法则。

正在皱眉苦思,百无聊赖的宝盆却溜哒了过来,站在他背后看了一会,忽然“嗤”的一声,用脚踢了其中一块竹筹,笑道:“你咋这么笨呢?算的真慢……”

“哎……别碰!”

孟宣吃了一惊,急忙阻止,却已经晚了。

竹筹被动了一根,整体规则立刻大变了模样,先前的规律完全被打乱了。

“你这个……”

孟宣指着宝盆的鼻子,真想揍他一顿,就他这一脚,自己三天的功夫全白费了。

宝盆却毫无自觉,不屑道:“是你自己笨,本来就该是这么个算法,两天前我就看明白了,你却直到今天都没有算出来……”

“嗯?”

孟宣诧异的看了竹筹一眼,忽然间眼睛一亮。

他却是发现了,宝盆踢动的那一根竹筹,看起来是抹去了自己所有的算法,实际上却是将所有的运算都导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困扰了自己三天的难题,已经被他解开了。

“你懂算术?”

孟宣惊喜的拉住了宝盆。

宝盆不屑道:“你也太小瞧小生了,小生读书时,可不仅仅是学作文章,卜算、刑律、天文、地理都是要学的,再加上小生天资聪慧……”

宝盆还在吹牛,孟宣已经欣喜的一把按住了他,笑道:“把剩下的六门都给我算出来……”

(今天的第三更,多谢兄弟们捧场,真的多谢!)

第七十六章解阵

宝盆竟然还有这方面的造诣,实在让孟宣有些意外之喜,自然毫不犹豫,就将运算的事情都交给了他。宝盆倒也不排斥,反正他每天也是闲得难受,除了看书就是在峰上瞎溜哒,想找人聊天吧,莲生子每次过来送了东西也就走了,墨伶子又冷口冷面,不爱搭理他。

有了这卜算的活,总算是让他找了点事情做。

最初一两天,孟宣还与宝盆一起卜算,怕他算错了,结果在跟了两天之后,孟宣就不讨苦吃了。宝盆的算术实在是很厉害,运算速度足足是孟宣的三倍以上,有的时候,孟宣本以为他算错了,结果重新算了一下,却发现错的是自己……被宝盆大大的鄙视了一番。

“这他娘的,要是生在地球,就是陈景润级的啊……”

孟宣嘀咕了几句,索性放手让他算去了。

时间飞逝,宝盆日夜不眠,很快将八门轨迹全都计算了出来。

孟宣本以为会花费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的庞大算术,竟然只用了二十天!

这还是因为孟宣自己浪费了前面十几天时间,也就是说,宝盆只用了六七天时间。

得出了结果的那一天,孟宣乐得哈哈大笑,可劲把宝盆夸了一通。

宝盆却很贱的说:“这些太简单了,没什么意思,若再难一些倒还有点意思……”

孟宣立刻黑了脸,感觉这厮就是在自己面前秀优越感的。

将所有的运算结果都牢记心中,孟宣便御剑来到了经窟之前,望着那庞大精妙的大阵,他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走了进去,巡着生门之路一路前行。

但凡法阵,都脱不了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死门八门。

世间任何一个法阵,不管是至简单还是至复杂,都会有一个生门,这倒不是布阵者都心怀仁念,要给闯阵者留条生路,实在是因为,大道至繁,总有一线生机,法阵之中不留生门,便无法使法阵生生相息,循环运转,也就是说,没有生门的法阵,反而是个死阵。

因此布阵者能做的,就是将生门藏的特别深,闯阵者找不到生门,也就等于没有生门了。

而找到生门的方法,便是孟宣与宝盆所做的,运算。

将整座法阵的动转都计算清楚了,八门布置皆在胸中,那生门再变,也逃不出他的掌心。

一路无惊无险,孟宣进入了第一重法阵,看到了第一洞经窟的大门。

“进来了……”

孟宣长长吁了口气,心里不禁有些佩服宝盆,运算的如此之快,却又不出一丝误差,那个迂腐书生,确实有他的厉害之处。

“吱呀……”

孟宣取出了真传弟子令,推开经窟大门,还未看清里面的景象,忽然两道寒气扑面而来。

孟宣吃了一惊,心念动处,三十三剑骤然飞了起来,挡在他身前。

“叮叮……”

两道飞剑撞在了三十三剑上,立刻又飞了回去。

与此同时,孟宣手里的真传弟子令也微微发烫,释放了一道无形的气机。

其实在真传弟子令散发气机时,那两柄飞剑便已经产生了感应,收去了杀机了。

只不过孟宣反应太快,还不待飞剑主动收敛,便抢先前三十三剑祭了起来。

“果然如此,我刚刚还在想,前贤设下如此绝阵,即便进入了阵中,也不可能没有其他的厉害禁制,所以将真传弟子令持在了手中,现在看来,这却是做对了,即便是从阵中生门而入,在进入经窟时,也会遇到两柄飞剑袭杀,惟有天池弟子,才能让飞剑敛去杀机……”

孟宣心里想到,后怕之余,也颇为佩服那位前传功长老的心思。

若是敌人探阵而入,在其顺利通过了法阵,进入经窟时,恐怕是心下最放松之际,稍不留神,便会被两道出其不意的飞剑斩杀了。也惟有佩带着天池真传弟子令的人,才会被飞剑感应到,那两柄飞剑,也是凶悍之极,见到三十三剑,仍然敢暴起袭击,就可见一斑。

“据说,这法阵是为了抵御劫火,为何又会设下飞剑伏击呢?”

孟宣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飞剑只能对付人,可抵御不了劫火啊,莫非,当年降临天池仙门的,除了天劫,还有**?前贤设下这两道飞剑,是防范敌人的?”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孟宣也没有深思,仔细打量起这第一洞经窟来。

却见经窟约三十丈方圆大小,蕴满灵光道道,每一寸都有极厉害的禁制。

在经窟西北方,有一处破损,破损周围,尚有焦糊痕迹,像是被炸过的一样。

似乎是当年这法阵也没有完全抵挡住劫火的降临,还是被它摧毁了一角。那一角周围,摆放在石架上的功诀玉简,几乎都被摧毁了,变得残缺不堪,有的甚至已经崩飞到了外面,孟宣明白,当年霍青瞻取得的功法,应该就是从那一角破损处散落的功法中得到的。

除了那个地方能取得功法,也就只剩从正门而入这一个方法了,霍青瞻还没这么大本事。

不过,虽然被劫火毁去了一部分,但经窟之中,还是有许多典藉。

孟宣仔细一打量,便不由激动了起来,却见窟中石架上,条条玉简,卷卷典藉,有武法、有修法、有术法,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对一个修者来说,实在没有比被这些珍奇修法包围住更幸福的了,饶是孟宣性子恬淡,这会儿也忍不住欣喜若狂,恨不得扭个大秧歌庆祝一下。

“不要激动,还是先降伏了阵眼再说,待到控制了这第一重阵,以后还不是随我进出?”

孟宣告诫着自己,集中了精神,寻找着窟内生门所在。

经窟之内依然布置着法阵,甚至比外界更为繁杂厉害,这里就可以看出法阵的精妙了,有时候孟宣手边两尺之处,就有一架放置了玉简功法的石台,可这么两尺之内,便有法阵间隔,若不得其法,就是这么两尺距离,孟宣也一辈子都无法够到那个石台上的玉简。

好在孟宣心里牢记着所有法阵的运算轨迹,过生门,穿景门,避惊门,躲伤门,一路前行,终到了法阵核心处,却见这阵眼,竟然也是一面小小的令牌,与他的真传弟子令有些相似,上铭“玄洪”二字,偌**阵,道道灵光,源头便都系于这小小的令牌上。

“玄洪……便是那位设下法阵的传功长老名讳了……”

孟宣心里微叹,朝那令牌行了一礼。

“玄洪师叔在上,弟子真传孟宣,因天劫已过,仙门声威只待重震,门下弟子急须修行之法,不自量力,特来解阵,冒犯之处,尚请师叔泉下有灵,不致怪罪……”

说完了这一番话,孟宣便取出了自己的真传弟子令,准备替换玄洪长老的令牌了。

只消替换了令牌,孟宣便等于是彻底掌控了这第一重法阵。

不过,还未等他动手,那面令牌便似乎感应到了孟宣的真传弟子令,忽然间光芒大作,一道浩然却显得有些微弱的光芒自令牌中飞了出来,而后缠绕到了孟宣的真传弟子令上,渐渐浸了进去,消失无踪,也就在此时,孟宣忽然感觉到了一种奇异的触感,就好像方圆千丈之内,所发生的一举一动,都清晰的印入了他的脑海一般,更有庞大的力量随他调用。

“咦?根本不必等我炼化,玄洪师叔的真传弟子令便将法阵掌控权给我了……”

孟宣心里微惊,旋及想到,这一切大概早就在玄洪师叔的计算之中了。

只要从正面解阵的人,乃是天池门下,就可以获得这法阵的阵眼,而如果正面解阵的人乃是敌人,那么非但会在刚进门时,受到两柄飞剑的袭击,在他靠近阵眼时,阵眼更会自动引发整座法阵的力量,非但要给予敌人重创,更会将这第一经窟的所有典藉毁掉。

“哟,还真有人能在我之后进来,你如果不是三位师弟,就给我跪下吧……”

就在这时,一声奇异的声音传进了孟宣脑海,不由让他大吃了一惊。

(感谢【林潇清】童鞋的打赏……)

第七十七章天罡雷法

“这经窟之中怎会有人?”

孟宣吃了一惊,霎那间便取了三十三剑在手,作好防御,然后循声望去。这一看之下,却不由又吃了一惊,却见在声音传来之处,空无一人,却有一面石壁,上面现出了一行字迹,内容正是“哟,还真有人能在我之后进来,你如果不是三位师弟,就给我跪下吧!”

最奇特的是,字下还有落款,写着“酒徒”二字。

“莫非是有高人隐在壁后?”

孟宣一面戒备,一面平静的说了一声:“前辈何人?天池真传孟宣拜会!”

“别害怕,你既然没有被玄洪师兄的法阵灭掉,便说明你是天池弟子,我也是,所以我不会害你的,我真身并不在此处,只是留了些字给你,我是你前辈,你拜我也不枉……”

喊了几声之后,石壁后并无人应声,只是字迹却又起了变化。

而且不但是字迹起了变化,同样也有声音在孟宣脑海间响起,便似有人说话。

孟宣仔细一观察那行字迹,心里忽然想起了一个传说,不由有些震惊。

世间传说,有高人在写字之时,运转造化,可以让自己留下的字具备灵性,这样的字,不但是能被人看到的,在靠近了它之后,还通被人“听”到,说来玄妙,其实就是因为字迹上面有灵性波动,引动了人的神识,产生了听到一样的幻觉而已。

“前辈……莫非是……酒长老?”

孟宣忽然将这行字与一个人联系了起来,心里不由震惊非常。

此人留言里提到了玄洪长老的法阵,便说明他是在劫火之后才来到这里的,而且他能留下这样灵气四溢的字迹,可见其修为深厚,天池仙门除了掌教至尊,大概也只有那四个传说中极不着调的长老能做到了,而此人又落款为“酒徒”,那么他的身份便呼之愈出了。

也惟有那酒、色、财、气四大长老,才有这等本事与油滑腔调。

“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解阵而入的人……”

孟宣心里意外之余,也有些诧异,既然酒长老早就来过,为何当时没有解了这重法阵?

“酒徒长老在上,弟子拜见……”

孟宣想了想,还是决定拜他一拜。

毕竟不管这四个长老有多不着调,身份上也确实是自己的长辈,拜一拜他也不吃亏。

他拜下去后,墙上的字迹再变……

“嘻嘻,好乖,该赏!不过你看到这字迹时,我应该不在山门了,甚至死活都说不好,也没法赏你什么,便留个提醒给你吧,天池仙门,五大正法,天罡为尊……”

这一行字迹闪过之后,石壁便又变得平平整整了,似乎什么都没出现过。

“就这个么?”

孟宣挠了挠脑袋,实在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位酒徒长老苦心巴拉,就为了说这么句话,确实不亏他们那“不着调”的评价。

不再理会这件事,孟宣在经窟里四下打量了起来。

取得了法阵阵眼之后,他就可以在这经窟之中随意游走了,法阵生门将会随着他的走动而随时变化,在这法阵之中,他到了哪里,哪里就是生门所在,而相反的,如果有敌人在此阵中,只要孟宣想困死他,那么他出现在哪里,法阵的死门就会出现在哪里,随心所欲。

“果然不愧是曾经的七大仙门之一,底蕴太雄厚了……”

孟宣四下里看了看,由衷的感叹。

虽然已经被毁去了近乎一半,但经窟里的典藉还是让他目瞪口呆。

种种修法、功法、武法、阵法典藉,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一处玉架上面,立着一尊手持巨斧的高大男子像,那玉架放得便是修法。

那持巨斧的男子,乃是天地初开第一皇盘古。

据说上古年间,妖兽横生,人类弱小,难以生存,而盘古帝窥得天机,自悟了炼气法门,并传给族人,使人类可以获得强大的力量,与妖兽争夺生存空间,也正因为盘古皇是天地之间第一个炼气士,所以后世之人都称他为天地初开第一人,开创了修行时代。

世间不论何门何派的修法,都会供奉他的塑像。

而另一个玉台,放着术法经典,供的则是一个骑青牛的老者,正是太上。

据传世间最早的术法,乃是太上观万物衍生之理而创的,因而世人奉他为术法之祖。

此外还有阵法、武法、丹法,分别供得是大禹、黄帝及神农。

概因他们都曾经以莫大智慧,为人间留下了一门珍贵之极的传承之理。

大禹当年治理天下洪水,感悟了生生不息的道理,创出了世间第一个由人类设下的法阵。

黄帝则是以武威慑天下,开创了世间以战养气的法门,说起来冷大师便属这一传承。

世间武法,也因此都拜黄帝为尊。

至于他的死对头蚩尤,据传战败之后,饮人血修魔身,因而被魔道奉为始祖。

神农皇则是尝遍天下百草,开始尝试以灵药炼丹,改善体质,被奉为丹法之祖。

最边上一个玉台,放置的乃是剑诀,供的雕像已毁掉了一半,但孟宣知道他是后羿。

世传后羿乃是飞剑始祖,他曾经一弓九箭,射杀天外九只巨妖。

那弓箭再强,又如何能飞往天外?

概因上面铭刻了后羿的御风符文,后世之人,不擅用箭,但却将之化成了飞剑。

而这第一经窟中的五大类,修法、武法、术法、阵法、丹法,乃恰是修界五大传承。

孟宣缓缓看过,心中震动不已,天池仙门,底蕴着实深厚。

虽然这第一经窟被毁了近乎一半,但所藏经典,仍然不可小觑。

若是将这批典藉拿了出去,只怕短短十年,就可以造就一个二流的小仙门。

“先寻找适合我的功法吧……”

孟宣转悠了一会,决定先干正事,寻找适合自己的功法。

修法他是不需要的,他已经有了大病仙诀,而且那些吐纳之术也不适合他。

丹法自然也不用,道理一样,大病仙诀本就是丹法中的一种。

“对我来说,应该找一些能够提高战斗力的经典……”

孟宣心里想着,目光四下逡巡。

他虽然修炼了大病仙诀,但此诀却只是修法,也就是说,只能助他增涨修为,并没有真气运转、施展种种玄技的法门,而且大病九印里,从第二印大哀印开始,虽然也能在战斗中起到作用了,只是一来太耗真气,二来也不方便在人前施展,孟宣还是要找其他的功法。

“这几部功诀,应该就是这第一窟里,最重要的几部典藉了……”

孟宣慢慢扫过了被奉在最重要位置的几部功诀,分别是《九幽阴风诀》、《天罡雷法诀》、《神焰洗身诀》、《玄河九天诀》以及《不动山身诀》,其中不动山身诀以及神焰洗身诀已经被劫火烧坏了大半,残缺不堪,无法修炼了,其他三诀倒是完整。

只不过,这些完整的法诀,也只有最前面的一卷,后面更精深的法门,应该在第二窟里。

“酒徒长老专门留言说,天池五道正法,天罡为尊……莫非就是指,天罡神雷诀?”

孟宣取起了那部玉简,略略一看,发现此诀确是玄妙非凡,法诀精深,最初一篇,讲的便是以神雷炼体的诀窍,既有修法的特点,也能用在战斗之中。

“先看一下吧!”

孟宣翻开了玉简,细细阅读了起来。

看了一会,孟宣忽然觉得有些怪异,他阅读这天罡神雷诀,竟然随读随记,过目不忘。

平时他可没这么好的记忆力,心下知道不对劲,急忙往前翻时,却吃惊的发现,所有被他看过的内容,竟然都消失不见了,只剩空空如也的玉简,而在他脑海之中,却所有的口诀都清晰无比,就好像,所在记载在玉简上面的文字,都已经通过他的双眼,进入了他的脑海。

“这应该是以某种秘法记载在玉简上的,只容一人观看……”

孟宣心头明悟,也不犹豫,便继续看了下去,直读了约一个多时辰,才粗粗将整整第一卷《天罡神雷诀》都读完了,在这时候,玉简上已经空无一字,所有的经文都到了他脑海里。玉简最后一页,却留了几个字:天罡雷法,功夺造化,一代一人,经不轻传……

“一代一人,这意思是说天池仙门中的弟子中,每一代只有一个人能修炼吗?还是说,不管多少人修炼,只有一个人可以将此诀修炼成功?”

孟宣心下纳闷,思索起来。

法诀一代只成一人的情况,并不罕见,事实上,孟宣所修的大病仙诀,便是如此。

甚至说,大病仙诀比这天罡雷法还要极端,这大病仙诀,是只有一个人可以修行。

只要这一代的大病仙诀传人还活着,那下一代的大病仙诀传人便无法修行此诀,当时在青丛山上,病老头也是因为病入膏肓,知道自己没有几年阳寿了,这才将大病仙诀传给孟宣的,而且一直到病老头去世,孟宣没有真正的炼过病丹,下山之后才开始。

病老头对此也猜测过,大病仙诀化形之后,呈现龙形,有可能与上古龙族有关,而龙族之中,便有着龙王两两不相见的传说,一世只能有一条龙王。

天罡雷法,也可能有这一类的特性。

孟宣思索了一会,也就抛开了,反正这一代的真传,也就他一个人。

“先回去吧,也该考虑一下如何给门下弟子传法了……”

(感谢【yangzhigang】与【熊熊能力者】童鞋的打赏,老鬼一定努力更新!)

第七十八章蠢物逼宫

孟宣心里明白,他虽然掌控了经窟法阵,可以让任何人安全进入此阵,但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弟子放羊似的进来乱逛乱看,什么人允许修炼什么功诀,都是要有一定章法的,不然容易出乱子。比如说修为低的弟子,就该学修法,天资不佳的弟子,则最好学丹法。

真气修为较高的地方,则可以修武法或术法。

天资聪颖又有此爱好的,则可以选修阵法。

在孟宣离开了第一经窟时,岩机子却也正在各峰之间游走。

“曲师兄,我是替霍师兄来拜访的,有句话希望你能好好想想,那姓孟的小子虽然侥幸败了霍师兄,但他真实本领却实在太差,如今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没有破开法阵,取得典藉,这说明什么?他根本就不配做我们的真传大弟子,师弟我打算召集一帮同门,一同上云隐峰上掌教至尊请愿,求他除了孟宣的真传弟子身份,改立霍师兄为真传,你意下如何?”

不等曲姓弟子开口,岩机子又冷冷补了一句:“哦,对了,你若是选择站在霍师兄这边,那么霍师兄不但会将那部拳经抄录一份给你,甚至连四方狮子印的功法也可以与你分享哦,一边是只懂得送些金银法器的毛头小子,一边是修行正法,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吧……”

说完之后,岩机子便冷笑着离去了,一夜之间,足有七八人听到了他的这番话。

一晚上下来,岩机子倒也说动了三四个人。

倒也不是他口才好,实在是那雷动四方诀的功法,作为天池仙门五大正法之一,**实在太大,与修法比起来,金银算什么?法器又算什么?再怎么说,也都是身外之物,惟有修法,可以步步壮大自身,提升实力,有了实力,金银法器,岂不是唾手可得?

当然了,这些人也不傻,只是答应陪岩机子走上一遭,打死都不肯冒头的。

他们甚至想好了说辞,人问时,只说自己同意岩机子的看法,只有能够破开法阵,为门中弟子取得功法的人,才有资格做真传大弟子,至于到底是孟宣还是霍青瞻做真传,他们都不在意,在自身感情上保持中立,反正谁能给他们修法,他们就站在谁那一方。

而其他几个未曾答应的,却是感觉心里没底,实在不太敢相信岩机子了。

对于此事,他们直接就是装作不知,闭关不出,任由岩机子闹去。

等局势明朗了,再去站队不迟。

当然了,墨伶子与莲生子二人,岩机子却根本没有找他们。

现在在天池门下弟子心中,这两人已经成了孟宣的心腹。

“直接去掌教云隐峰上合不合适?莫说惹恼了掌教,就那两个门神一关,也不易过去!”

有人说出了心里的疑虑,众人尽皆点头赞同。

近年来,不知有多少弟子去过云隐峰,都被红官与松拦下了,连掌教的声音都没有听到。

“我倒有个办法……”

岩机子冷笑了起来,眼睛闪着阴光,“嘿嘿,掌教闭关不出,但门下若真出了大事,他老人家还真得不会出面管管么?”

“诸位师弟,我们也不是有意要跟孟师兄过不去,只是求法罢了!”

岩机子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冷笑声中,率先御剑往孟宣的坐忘峰去了。

“孟师兄,师弟岩机子并郝青松、高拱……前来拜会!”

一众人来到了坐忘峰前,也不落地,便在剑上,高声向坐忘峰喊了一句。

“孟师兄正在闭关,不见外人,你们有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