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祸(帝祸)-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里,楚君凡暗自送了一口气。

他有一双牛叉之极的父母,各有一份对常人来说遥不可及的家业需要继承。跟一般家庭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对他也有不同的安排。

一个想要他继承四方城,一个想让他老实的在楚国待着,做良臣顺民。

将来的事究竟会如何,他不知道。但关于娶妻的大事,楚君凡却知道如果父母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这事八成会黄掉。

“对了,大哥今日,你知道干什么去了?”楚君凡说道。

“应该是去当值去了。不过他貌似交代过今日办完公事之后,会有应酬。据说是西疆总督程以法的公子和岭南总督之子何有求相约。”

哦?!原来如此!楚君凡略一思索,便已明白这是如何一回事。

楚国昔日八大总督,如今只余北疆、西疆和岭南三位。

无论是从天下的局势,还是如今楚国内部的形势来看,楚国削藩之事都势不可挡。〖TXT小说下载:3uww。〗

三位总督若不想造反,便似乎只能束手就擒。

因为当今楚国朝廷直属的实力,即使三藩同时造反,也最多会损失惨重而已,三藩绝不会有胜利的可能。

更不用说,如今的楚皇,是天下少有的大宗师。

若他真有意开杀,又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挡得住他!

虽是削藩势定,但怎么削藩,如何削藩却又有讲究。

于楚皇,于朝廷而言,当然是损失越小越好。

而对于三藩来说,若能换得更多的好处,那当然是最好的。

想必三藩的公子此番在京都相会,便是寻觅机会达成攻守同盟的。

若三藩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进退,则大家都能从楚皇,从朝廷获得更多的好处,这样削藩的阻力也会减小很多,实在是无伤大局的利人利己。

这些事情,楚君凡都动若观火。

。。。。。。。。

日月流转,转眼间到了四月二十九。

这一日的天气不若往日晴朗,但京都之内却是热闹无比。

无它,因为今日乃是楚国皇后的寿辰。

皇后姓张,乃是楚皇赵诚的年少时的原配。

后来赵诚登基称皇,她便成了皇后,更育有太子和安宁公主两位。

如今虽然二皇子年纪渐长,贤明远扬,后宫之中,萧淑妃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似乎能与皇后一较高下。

但皇后毕竟是皇后,太子依然稳坐东宫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于楚皇的真实心意,群臣虽是敢于猜测,但却也不敢对此时在位的皇后跟太子不敬。

至于那些市井黎民,更是不曾知道,看似地位稳固的皇后和太子,坐的椅子下面少了一条腿。

大家就当作过年一样,张灯结彩,放放鞭炮,大街上喜爱热闹的孩童到处奔跑。

今日整个京都可以说是一片热闹。

平日里冷静无比的皇宫,今日也很是热闹。

皇后庆典自有一番章程。

比如上午祭祀天地之后,皇后在后宫接受朝廷命妇得觐见。

太子在前朝接受朝中大臣的礼物以及各国使节的礼物。

诸如此类,等等。

几道章程过后,无数的朝臣和贵人,今日也累得死去活来。

正好时间到了傍晚,正是举行宴会的好时光。

一个个有头有脸,有地位有名望的大臣,诰命,各自在不同的区域安坐,静等开席。

今日宴会设在清光殿。

无论是在那个世界,这等宴会,常常都是低级的人先到,等级和地位越高的人到得越晚。

皇后跟皇帝当然会是最后才出现的。

此时的清光殿,正是太子代母亲欢迎宾客。

这些宾客中那些一般的臣子当然不需要太子亲自招待,需要太子出面的,至少也得是部长以上的官员。

比如六部尚书,比如内阁学士,还有一些很有资历的老臣子。

楚国朝臣之内,还有一类人比较特殊。

就是像楚君凡、楚君看书吧:WWW.KANSHUBA.ORG、程维高、何有求这样的总督的代表。

最后还有一类人,便是外邦的代表。

如今天下四方势力,前来祝贺的当然是北齐东吴以及四方城的代表了。

“齐国耶律苍狼使节到!”

“吴国闵子建使节到!”

“四方城使节到!”

等到客人到的差不多的时候,三方势力的代表接连而至。

门外有人一边喊着,门内也有不少动静。

耶律苍狼的名头太响亮了,乃是天下四大年轻天才中年纪最大,最厉害的一个!

他的出现让无数人翘首以盼,期待他的风采。

可惜让众人比较失望的是,他看起来貌不惊人,仿佛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而且他看起来很瘦。

楚君凡无意中看到他的眼神,才能感觉到他的不同之处。

他的眼神仿若野兽,虽已有意遮掩,但依旧有一股狠意。

这人绝对是一个狠人!看着对面那个不比自己大几岁的人,楚君凡想到。

闵子建则是另一种风范,一看便是位书生,而且是一位丰神俊朗的书生,江南之地,几多繁华,想必也是位风流之人。

他明显很是镇定,自进门之后,不住向各方行礼,宛如谦谦君子。

最后进来的四方城使节没有报名,是一位不施粉黛的少女,她穿得一身劲装,显然是习武惯了得。

楚君凡一眼就看出来,她应该就是敖青青了。

仔细瞧去,实在是位漂亮美丽的姑娘。只是她的衣服遮住了身材,若是换了长裙,想必更美。

楚国礼节,以客为尊,此时三方势力的代表已经到来,想必是没有什么人来吧,接下来楚皇和皇后就该出现了吧。楚君凡想到。

正在此时,又有声音传来:“忠武侯萧十一郎到!”

楚君凡更是奇怪,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到了此时才来!

第六十四章 皇后寿辰之宠妃

第六十四章皇后寿辰之宠妃

来者是一位年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身穿一身白袍,头戴侯冠,面色冷酷,一看就是为极有傲气之人。

更显眼的是他腰间配着一柄长剑,就那么走进了清光殿。

今日皇后寿辰,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外国使节,都是赤手空拳的进了清光殿。

这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不然若是在这好的日子,真闹出点刺杀什么之类的事情,惊吓了贵人的心情,很是煞风景的。

所以当萧十一郎带着剑走进大殿的时候,很多人的眼光便敏锐得觉察到这一点。

楚君凡当然不知道萧十一郎是那位,所以悄悄的向旁边的大哥楚君文问道。

“三弟,你可不要小看他,他可是四大年轻天才中我楚国的代表。他之所以能够配剑进宫,是因为皇帝特许的。忠武侯也是皇帝在宣德十年的时候特旨封的,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的功绩,而是他是萧家这些年难得的人才。”楚君文说道。

“萧家?”楚君凡一时不太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不记得昔日皇帝陛下未成宗师之前,我楚国的护国剑神了吗?就是他那个萧家!”楚君文再次说道。

“啊?!原来是这个萧家!我以为萧布衣死后都没人了哪。”楚君凡说道。

“怎么可能。萧家虽说不上是大族,但当年萧布衣创建天下堂,而在各地分堂的具体执行者,基本上都是萧家的人。即使是现在,皇帝也一般不过问天下堂的情况,一切都有萧家人自己做主。”楚君文解释道。

楚君凡当然知道,昔日萧布衣死后,天下堂却并没有被取消,相反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天下堂的具体情况,楚君凡并不了解,但他去过临城的天下堂,管中窥豹也能看出如今的天下堂肯定是经营的一团糟,恐怕自萧布衣一死,朝廷也不会再拨十分之一的年收入给天下堂了吧?!

这些小手段楚君凡想想也大概明白。

昔日萧布衣战死北疆的事实真相,只有少数几位参与者知道。而楚皇诏告天下,让普天下黎民知道的真相只有一个,萧布衣为了救楚皇而惨死。

楚皇终于实现了历代楚皇所做不到的事情,将萧布衣封为护国神王,虽然是在他死后,而且修建了一个衣冠冢在赵姓皇陵的旁边,生生世世替赵氏皇族守卫陵墓。

兄弟俩又聊了几句,楚君凡大概知道了萧十一郎的情况。

他本身是萧家一个普通的子弟,自幼说不上是天资卓越,只是有一个好的武功根底而已。不想待到萧布衣死后,他忽然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武学天资,尤其是在剑上的天赋出类拔萃,成为萧家下一代中的第一人,年纪轻轻,更是已经是一位九品中级高手,被人们誉为小剑神,也是楚国最有可能成为宗师的人之一。

后来,楚皇为了感恩萧布衣昔年“舍命相救”之恩,特封萧十一郎为忠武侯,而且允许可以带剑入宫。

忠武忠武,当然是希望他能够像萧布衣武学上登封造极,并且像萧布衣一样效忠楚皇,替他出生入死了。

萧十一郎进殿之后,也不跟人打招呼,找到自己的位置便坐了下去,无论是站,是坐,他都仿佛一柄剑气四射,让人不能直视的宝剑。

老实说,今日萧十一郎前来参加宴会的时候,略晚了些,只是萧家有萧布衣的旷世功绩在前,而且是今日这样的场合,倒也没有一些耿直的儒生或御史言官出来说三道四。

再片刻后,侧殿一群脚步声传来,几位宫女拥着一位宫装妇人走了出来。身旁跟着二皇子。

殿内的一众人等,皆俯身下去,口呼:“见过淑妃娘娘!”

楚君凡本来只是跟着众人行礼,不想听到众人口呼的却是淑妃娘娘,他不得已将自己口中的皇后二字咽了回去。

因为他刚才看得真真切切,对方头上戴着的是凤冠,身上穿得是凤袍。

这真真切切该是皇后的装扮才对!

难怪外面传言,萧淑妃宠冠后宫,甚至有能力与皇后争锋!

“诸位卿家,各国使节,不用多礼了,都快快起来吧。”萧淑妃张口说道。

无论是她的年龄,还是她的声音,都到了一个女人最有风情的时刻,她的声音也听起来比较清脆,但却遮不住一股勾人心魄的魅惑。

难怪楚皇宠爱她!

楚君凡偷偷看过去,正看到她双手轻轻合拢在身前,哪怕再挑剔的男人,也会被她的身材和容貌吸引。

她的肌肤洁白胜雪,身材略显丰腴,胸部也许是生过孩子的缘故,十分伟岸,腰肢却细如二八少女。

她的双腿被长裙遮掩,看不清楚,但只凭想象,便知道那该是怎样让男人着迷的风光。

看到她,男人第一个想起来的,便是一个“熟”字。

“今日皇后姐姐寿辰,有劳各位前来贺礼,我在这里代表姐姐谢谢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今晚能够吃好,喝好!”萧淑妃说道。

不知怎么得,楚君凡总觉得当她说道皇后姐姐这四字,似乎在映射皇后已经年老珠黄。

正在此时,侧殿有出来几位人来。

正是今日最重要的人,当先一人,身穿金黄龙袍的中年人正是楚皇赵诚。

他身后跟着一位身穿凤袍,头戴凤冠的中年女子想必就是皇后了。

皇后的一旁,站着太子。

清光殿里又是一番骚动。行礼,行礼再行礼。

楚君凡特意的看了皇后两眼,发现自己之前也许是误会了。

皇后身上的衣服跟凤冠与萧淑妃身上穿戴得只是有些相似而已,但是皇后身上的凤凰绣的是摇翅飞天的凤凰,而萧淑妃身上的更像是孔雀的升级版。凤冠仔细看也是这样,虽然有点想像,但比较盗版不如正版,难怪没有人弹劾萧淑妃哪。

萧淑妃走到皇后身边,丰腴的身子向着扶着皇后的太子靠去。

楚君凡随意的瞟了一眼,却正好看到萧淑妃的胸脯似乎有意得向太子搀扶皇后的手蹭去,他清晰得看到太子慌忙松手,然后萧淑妃接替了他,扶着了皇后。

太子无奈的被萧淑妃的身子挤得往一边去,萧淑妃扶着皇后说道:“今日姐姐寿辰,又大了一岁,就让妹妹辛苦一下,搀着姐姐走吧。”

这句话隐藏无数机锋,但皇后仿佛什么都没听出来。面无表情的说了句:“那有劳妹妹了!”

楚君凡觉得皇后说不上是多么美丽的女子,但天生有一股端庄的气质,此时此刻,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当她那么表现出来之时,仿佛皇后就该是这样,不这样就不是皇后。

难怪皇后的地位十分稳固哪!若是让萧淑妃那般风情流转的女人来当皇后,那才当真是一件怪事了!楚君凡暗自想到。

“不早了!大家都入座吧!”楚皇仿佛没注意到身边两位女人的小争斗,淡淡的说道。

这一场皇后的寿辰宴会终于开始。

各色宫女下人上了酒肉饭菜,还有各色水果。

中间被客人围坐而成的空间,则进来了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开始跳舞。

所谓宴会,不过就是吃喝玩乐而已。

一段歌舞之后,各国使者依次出面,向皇后贺礼。

这种类似外交的场合,不过是一些吉祥话而已。

只是今日出场的三位外国使节,除了东吴国的闵子建看起来像个使节之外,其他的俩人都看起来怪怪的。

北齐的耶律苍狼,说起话来很是生硬,几句贺词和吉祥话,给人的感觉仿佛吃了一口美食,总是咽不下去。

四方城的敖青青姑娘更是奇葩,她应该也是事先背熟了的,但关键时刻还是出了差错!

她是这么说的,“敖青青代表四方城主,恭贺楚国皇后。”这句话没有问题。

“祝皇后娘娘青春永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这句话也挺好。

“也希望四方城和楚国之间能够永远和平,睦邻友好,永为。。。。。。”敖青青说道这里,略有犹豫,她想不起她最后一个词是什么了!

@看书吧:kanshuba。org@貌似是什么之邦?!

@炫@对了,“姐妹之邦!”敖青青脱口而出!

@书@这一下楚君凡再也忍不住了,他第一个带头笑了起来。

@网@殿中的无数大臣也再忍不住了!

他们没想到今日在清光殿竟然发生如此可笑的事情,四方城的女使节,竟然发生如此荒谬的错误,将兄弟之邦,说成了姐妹之邦!

即使是一些粗鄙的武人,也明了这是个不应该犯的错误!

场中一片哄笑声!

此起彼伏,止也止不住!

只有少数几位没有笑,此前跟着她进殿的四方城的人固然不会笑。耶律苍狼没有笑,萧十一郎没有笑,楚皇也没有笑!

敖青青也知道自己恐怕说错了话,大殿中无数的嘲笑声铺天盖地的传来,她的脸上涌上一阵羞红。

她本就是习惯动手的人,虽然也读过几本书,但却基本都没记住。

此刻她羞愧无比,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站在那里听着众人的嘲笑。

楚君凡笑了一会,看到了少女脸上的羞愧,想起来她怎么算也是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别人笑话也罢了,自己也这么嘲笑也不怎么好!

而且此刻少女战在场中的无奈模样,看上去也很像一只可怜的小猫。

“陛下,今日这位女使节大概也是看着今日喜庆,故意改了词逗大家一笑罢了!今日皇后寿辰,普天同庆,陛下可命诸位大人学士,做点诗词,传出去也算是一件文坛盛事了!”

楚君凡忽然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第六十五章 皇后寿辰之文斗

第六十五章皇后寿辰之文斗

楚君凡这一句话,本来只是一个为敖青青解围的建议,但却让大殿里的无数人点头称赞。

今日本就是喜宴,当然不像朝堂之上整日里要遵守各种身份、尊位,上下高低,当然是气氛活跃点比较好。

清凉殿中,此刻聚集了楚国大部分的精英人士,凡是有资格的,基本上都出现在此次宴会中,内阁宰相,六部尚书,御史言官,当然少不了有武将。

只是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得文人,武人一般只擅长拳头与暴力,而文人最擅长和最爱好的便是歌以咏志,做几首诗,念几首词。

所以楚君凡的建议得到了清光殿中的大部分拥护。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的位低的郎中,或一些大家族里的官二代公子。

无他,因为这等场合,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名的机会。

若是因此一句话,一句词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识,那还不是在以后的官路上青云直上啊。

在殿中略显噪杂的时候,敖青青终于摆脱了尴尬,暂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去,走之前,略带感激的看了楚君凡一眼。

楚君凡此时还在看着楚皇,因为今日的一切,终究只有楚皇有资格决定。

楚皇没有让楚君凡等太久,开口一个“好”字。

然后他略带玩味的说道,“今日既然你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你便先带个头,做出一首诗吧。”

楚君凡闻言,眉头一皱。他哪里会做什么诗啊?

只是此刻楚皇既已这么说,他又那里能说出一个“不”字来。

“敢为陛下,可有命题?”楚君凡闻道。这本就是一般文会作诗的规矩,若不然,大家都事先准备好一首诗,在此时拿出来,不同作品很难同时比较。

心想最好没有题目,所幸前世读书时记得的诗词还有那么几首,一会随便挑一首应付一下算了。

“如今适逢四月,春日渐浓,汝等可以春天问题,或以春天的景象为题亦可。”楚皇定下了题目。

春天?楚君凡正好想到了一首诗。乃是前世盛唐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

楚君凡装作思索一番,然后开口说道:“让小臣顷刻之间即兴作诗倒是有所偏难了,不过小臣昔日在临城之时,目睹早春二月,柳芽新发有感,曾做了一首《咏柳》,请陛下赏鉴!”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楚君凡缓缓的一句一句将此诗背诵而出,一首诗完,立刻成了场间众人的中心。

“好!”

“妙!”

。。。。。。。

场间赞赏的声音不绝于耳,连楚皇也微微颔首。

这首诗其实算不得什么绝世大作,也没有什么深刻涵义,只是巧思而已,生动得描写出了早春二月,柳枝新发,春枝低垂的那种美丽姿态。更让人称绝的是,诗中最后将春风比作剪刀,这是前人所不曾想到的。

东吴的使节闵子建听到这首诗也眼前一亮。

但这首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场间的赞叹一半出自礼节,一半出自内心。无论如何这首诗是场间的第一首诗,而且连楚皇都颔首的,谁敢说不好?而且这首诗的确有独到之处。

“今日殿中宾客,无论老幼官爵,众位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诗做的好,朕都会重重有赏!”楚皇说道。

虽然楚皇是这么说的,但场中一些真正有身份的人,像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是绝对不会在这时候出来插一腿的,因为今日这种场合,明显是楚皇对年轻人的考究罢了。

楚君凡已经开了好头,当下少不得有不少有心的人出来将自己的诗作奉上。

什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京都。”这是赤裸裸的马屁。

什么“三月三日天气新,京都水边多丽人。”这写得是春游。

种种不一。

即使以楚君凡这种非专业的眼光,也能看出都是一些平凡之作。

倒是有个叫做长孙尘的年轻人做得一首不错的诗,引得场间一些人的称赞。

看起来楚国人作诗的水准也只是一般啊,楚君凡想到。

仔细思考一番,这道理也很好理解。

诗词之类的东西,其实也只是天下间百年之内方才兴起的,并不像前世那样,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有一个大的巅峰。

说起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也只在一百多年前而已,而在之前的夏朝,儒生的地位很是低下。

虽然说先古之前也有诗词,留下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类的句子,但那些与现在的诗词也大有不同之处。

楚皇和皇后稳坐高台,少有言语,听着下面各位才子公子所做的诗词,只是随意的勉励两句罢了。

诗词这东西,真正靠的是才情,不是人想做就能做出来了。

大约十几首诗词过后,便少有人出列现诗。

忽然,东吴使节闵子建出列说道。

“外臣素以为楚国文坛人才辈出,如今仔细瞧来,果然让外臣大吃一惊。”当今三国的局势,明眼人都知道战乱将起,当然说不上是友好和睦之邦,甚至边境之地从来鲜有真正的和平。

所以闵子建的此话,虽然语气很是普通,但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里面暗含对楚国士子的讥讽之意。当下有不少年轻的士子面色胀得通红。

“今日恰逢贵国皇后寿辰,群臣吟诗以贺,外臣一时有感,文思泉涌,也有兴做上几首诗。”

“只是今日这么好的日子,但是作诗而没有赌斗之彩,却是少了点趣味。”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明白了闵子建意欲何为。

“哦?你想怎么个比法?”楚皇依旧淡淡的说道,仿佛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闵子建听到楚皇的问话,继续说道:“外臣只有一人,当然不敢一人挑战楚国文武。只是外臣自诩作诗颇有天赋,今日开心,说不定能一口气做下十几首诗词,因此只想要挑战一位贵国士子,至于比斗的结果,就以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比较吧。”

“至于赌注,就以宣德四年楚国侵占我东吴的七座城池做赌吧!”

闵子建信心十足的说道,此番话后,场中又是一片喧闹。

这人竟然如此嚣张?在楚国文武之前发起挑战不说,竟然妄想赢回昔日楚国将士浴血奋战所赢得的城池!

很多年轻的大炫、士子们恨不得立马跳起来接受挑战,然后胜利之后,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对方这是痴心妄想!

只是想想对方话语里的意思,竟然能一口气做出十几首诗词,再想想自己,一首诗都做的艰难无比,如果出名接受挑战,那肯定是自取其辱!当下一个个却只能默不作声,咬牙切齿,恨不得一口将那个可恶的东吴使节吃掉。

楚君凡这才明白,难怪今日北齐和四方城的使者都是武力值十分高的耶律苍狼和敖青青,而东吴的使节却是一位文人。

看起来对方一直是在等这样的机会啊!今日闵子建以诗约战的成败和赌注大小不说,单说今日对方使节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敢于这样的发出挑战,而如果楚国又不敢接受挑战的话,这对楚国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侮辱!

正在此时,闵子建又说了一句话:“若是楚国为难的话,楚国可以同时派出三个人与我斗诗,我愿意以一斗三!楚国不会不敢吧?”

“这简直太嚣张了!”

“这是对我楚国士子的侮辱!”

。。。。。。

几位性情急了点的臣子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了,对方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

以一挑三!

“朕接受你的赌注!”

楚皇当然也知道今日闵子建的挑战,楚国实在不好拒绝。斗诗的成败不说,当年那七座城池虽然说打下来死了不少人,但让出来之后,便可以再夺回来。关键是今日斗诗的人选,实在是不好选择啊!他没听说楚国近些年出了那些了不起的诗才,可以跟早有准备而来的闵子建斗诗!

若是真像闵子建那样说的,楚国派出三个人同时应战,倒是说不定可以胜利,但这样对楚国来说也太耻辱了!

一位半百了头的内阁学士站了起来,对楚皇说道:“陛下,让老臣应战吧!”

正是内阁中排名第三的张大学士!

楚皇看着挺身而出的张大学士,昔年也是才思敏捷善于作诗之人,只是如今张大学士年纪亦老,才思恐怕也不如早年。

他挺身应战,有以大欺小之嫌不说,若再失败,让大学士的颜面折损,这实在是太委屈他了!

罢了,大不了直接认输!楚皇想到。

“张大学士,这是小辈的事情,你还是旁观吧!”

年轻一辈中,当以长孙晟的大儿子文采风流,出类拔萃!

楚皇看了过去,正看到长孙尘做在位置上,两只手不自然的握紧松开,再紧握,再松开。

楚皇略一猜想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今日若只是一人一首诗,也许长孙尘肯定会挺身而出,此刻闵子建所言都快诗,当真是难以应付之极,一般人若不做些准备,恐难应付。

正在楚皇纠结之时,一个年轻的大人,站了起来,开口说道:“陛下,我有一人推荐!”

第六十六章 皇后寿辰之赛诗

第六十六章皇后寿辰之赛诗

楚皇闻言心喜,连忙开口说道:“狄爱卿,你欲举荐何人,快快道来!”

楚君凡看着站出来的那个年轻人,似乎在哪里见过。猛然想起,上次他参加朝会,站在自己旁边的那人可不正是他么?

该位大人正是狄光远,昔日就是他站在楚君凡旁边,对楚君凡当然朝堂之上竟然公然偷偷睡觉的行为十分鄙夷。

“启禀陛下,下臣要推荐的不是旁人,正是北疆总督楚天伦的三儿子楚君凡!”

“哦?你为何举荐他?莫非因为他之前的一首诗,便认为他才思敏捷,可做快诗?”楚皇问道。

老实说之前楚君凡做的那首“咏柳诗”是不错,但很有可能是以前做的现成的,而只是今日拿来用而已。

楚皇并不以为楚君凡是作诗的天才。

楚君凡也觉得奇怪,他没想到此时忽然冒出来个人推荐自己去跟闵子建斗诗!

“我推荐楚君凡,是因为上次我曾无意中听到他还做了另一首诗词!”狄光远说道。

楚君凡更是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做诗了?

“这一首诗,比之前的那首咏柳优秀多了。我将之背诵出来,想必陛下及诸位文武大臣对楚君凡的诗才也会有新的印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如果说《咏柳》是些小巧心思的话,那《临江仙》更像是一个经历世事的老人临死前对人生的感悟,似黄钟大吕,真通人心。

场中安静了几个弹指的功夫声,再次喧闹起来!

“此诗当真是精妙绝伦啊!”

“诗中有意无意中透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与老夫有时的遐思颇为相合啊!”

“妙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我更喜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句!”

。。。。。。。

一个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此时却是红光满面,激动不已,仿佛这首诗词是他们自己写的。至于那些年轻人,也不禁被这首临江仙里面所蕴含出的人生态度和感染。

楚皇当下便直接下旨,“楚君凡,便有你代表楚国跟东吴闵使节斗诗!你尽全力就是了,若是能输了,也无妨,若是胜了,朕封你为安乐侯!”

楚君凡傻眼了,他甚至没了得及开口说,这首诗根本不是我写的,而是有一位杨慎的大才子做的!

真要想想,也根本没办法解释!如果别人问杨慎是谁怎么说?难道说是另一个世界里一个叫做明朝的王国里的士子么?

更何况如果真说出这些,别人肯定会以为是楚君凡的推脱之辞。

如今楚皇金口一开,圣旨已下。楚君凡只能将这些苦水往肚子里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