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夜(猫腻)-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年道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向秋雨里那座小镇,说道:“我会去看看。”
第六卷忽然之间第九十六章雨中小镇
小镇里只有一家肉铺。
人间只有一位屠夫。
中年道人站在门槛外,看着那名浑身油腻却没有汗水的屠夫,说道:“前辈既然来了,总要做些事情才是。”
屠夫正在分猪肉,听着这句话,望向他沉默了很长时间,声音微哑问道:“你师兄真的准备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中年道人平静说道:“何谓大逆不道?首先我们要确定道的概念……前辈和酒徒前辈在昊天的眼光下躲藏了无数万年,何尝不是违背了她的道?”
屠夫如墨般的粗眉缓缓挑起,说道:“你们好大的胆子。”
中年道人说道:“帮助师兄,对你们也有好处。”
屠夫说道:“要帮助你师兄,我只需要留在小镇,不来此地便是……因为你我都清楚,帮助你师兄和帮助道门是两回事。”
中年道人沉默片刻,说道:“昊天与你们之间的约定,依然有效。”
屠夫沉默了更长时间,始终没有说话,最开始的时候,是他需要时间思考观主究竟想要自己做些什么,后来则是因为有人来了。
听到脚步声,他却开始发问:“你们需要我做些什么?”
中年道人静立槛外,没有回头去看那渐近的人影,说道:“唐军玄甲重骑,无人能阻,不求神殿万世太平,只求能存些楼阁殿堂。””
屠夫放下手里的刀,神情漠然道:“仅此?”
中年道人说道:“若书院诸人,前辈能杀之,自然最好。”
屠夫和酒徒,是人间活的最久的两名大修行者,要比佛院和夫子更久,从来隐居不出,直到夫子登天,昊天降世,才被迫显露行踪,在这数年里,酒徒已然出手数次,便让书院压力骤增,无法轻动,屠夫却一直没有出手。
他自然很强,甚至应该是世间最强,和已经随般若巨峰陪葬的讲经首座不同,他的人强,刀则更强,因为他很擅长杀人。
无数年来,他杀猪杀羊杀牛也杀人,他的强就在于杀字,这些年隐居不出,杀的人少了很多,不是心境改变,而是夫子的要求……
屠夫神情漠然说道:“不过是些猪羊罢了,杀之无妨。”
话音琢落,小镇里响起一阵蝉鸣。此时秋雨凄寒,雨水里的蝉声自然更显凄切,蝉鸣声声里,一名穿着黄裙的小姑娘,缓缓从镇那头走了过来。
她走到肉铺前,向里望去,马尾辫末端的雨水像细碎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飘落到槛内的地面上,然后她的鼻尖好看地皱起,很可爱。
她觉得肉铺里的血腥味太重,很难闻,就像屠夫说的话一样臭不可闻。
“他人为猪羊,你却是条狗,我一直没有想明白,像你和酒徒这样的人,为什么就这么愿意做狗呢?这件事情,难道真的这么有意思?”
余帘稚嫩的小脸上满是探询的神情,因为认真,所以显得很可爱,黄裙被雨水打湿,却不狼狈,还是可爱,黑黑的马尾辫,自然最可爱。
她就是这么可爱又可怕的小姑娘。
在荒原与金帐国师那场大战受的伤已经全部养好,她未作停歇,万里南下来到西陵神国,桃山外围的数万名西陵神殿骑兵,又怎么可能拦得住她?
直至她来到小镇肉铺门外,西陵神殿才注意到她的到来,尖锐的示警声划破雨丝响起,蹄声乱作,无数人来到小镇,却不敢踏上长街一步。
屠夫看着肉铺外的这名小姑娘,猜到了她的身份来历,面无表情说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这是你老师当年在镇上对我亲口说的话。”
余帘的目光落在他手里那把刀上,随意说道:“他说的又不见得是对的。”
屠夫说道:“听说你是这一代的魔宗宗主?魔宗讲究纳天地元气于体内,和我当年自悟的道理有几分相似,如此算起来,我应该是你们这一门的老祖宗……不过看你连夫子的话也不在意,想来也不会在意这点。”
余帘背着手,踮起脚尖向肉铺里望去,就像那些学大人作派的小姑娘,看着很是可爱,随口说道:“欺师灭祖这种事情,我大明宗向来很擅长。”
屠夫神情漠然说道:“你这个小孩子很有意思,很多年已经没有人敢用这种态度和我说话了,你或者可以骄傲一下。”
他在世间已经活了无数年头,单以年龄论,所有的人他都可以称作小孩子,余帘也不着恼,看着他说道:“我也觉得你很有意思。”
屠夫问道:“哪里?”
余帘悠悠说道:“除了老师,从来没有人敢用这种态度对我说话,想来多年前用我这种态度和你说话的人也是他,如此看来,还是他厉害些。”
屠夫沉默片刻,忽然随手将手里那把刀掷了出去。
满是血水与油的屠刀,重重地落在槛外的地面上,发出轰的一声巨响,烟尘骤起,石砾射入渐密的秋雨里,仿佛有座山从天上落到了人间。
“如果你能拿得动这把刀,我们再来说别的。”他说道。
余帘背着双手蹲下,看着这把传说中的刀看了会儿,然后她仔细地卷起袖口,又取了块手帕,只用两根手指隔着手帕,捏住刀背。
她用两根手指,把这把世间最重的刀,缓缓提离地面。
随着她的动作,铁刀的重量传到她的脚下,只听得啪嗒两声脆响,肉铺门槛外的青石地板上出现两团蛛网般的裂痕。
在这个过程里,她始终蹙着眉尖,神情很凝重。
然后她把铁刀放下。
“很好,你有资格和我说话。”
屠夫看着她冷漠说道:“虽然有些吃力,但你毕竟提了起来。”
余帘摇摇头,用手帕认真地擦拭着手指,说道:“你们这些老人家总喜欢自说自话,我只是觉得太脏,难道你以为真的很重?”
她皱眉,凝神,是不想手指染着一点血腥味或者油花。
屠夫沉默了很长时间,说道:“你确实很强。”
“多谢前辈认可。”
余帘说道,她说的很随意,毫不认真,她的强大,根本不需要任何人认可,哪怕那个人是传说中的屠夫,也如此。
“如果给你与我相同的岁月,不,哪怕只给我一半、甚至十分之一的时间,你或者都能胜过我,甚至可能得到真正的不朽。”
屠夫看着她说道:“遗憾的是,你再也不会有那些时间,所以你不够,你们书院无论谁来都是不够的,因为你们不够强。”
余帘说道:“你多年未入世间,不知道书院最强的,便是那个强字。”
屠夫说道:“你想说继承了轲浩然衣钵的那个宁缺?他确实还可以,可惜阳州城里起了千里风,现在的他……差口气。”
话音方落,他的眉再次挑起。
秋雨里再次响起脚步声,那脚步声很稳定,在屠夫这样层级的强者里,自然能听出那人的身体重心有些问题,却依然如此稳定,那便意味着可怕。
来人穿着一身破旧的僧衣,短发如怒松,神情却极平静,自雨中行来,每步之间的距离,都仿佛是事先用尺子量过,没有任何偏差。
君陌,本来就是个不会行差踏错的人。
屠夫看着他神情凝重说道:“或者,你也要来试试能不能拾起我的刀?”
君陌自余帘手里接过手帕,认真地擦拭掉脸上的雨水,看了一眼地上那把刀,不明白他在说什么,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白痴。
余帘看着屠夫就像看着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道:“说你不问世事,就是不问世事,你根本不知道书院最强的人,从来都不是宁缺。”
确实,书院最强的一直都是君陌和余帘这两个人。
屠夫,或者是修行界甚至是整个修行历史里最强的那个人,这里的强不是指境界修为,而是特指强度与力量,于是书院最强的两个人来会他。
被两名书院的晚辈如此眼光看着,如此无视,屠夫的情绪自然不会太好,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却没有说话。
余帘问道:“现在够了吗?”
屠夫说道:“够了,你们加起来,可以试着与我一战。”
余帘说道:“老师说过名正则言顺,言顺很重要,君陌喜欢先礼后兵,所以既然够了,那么我们或者可以先聊些事情。”
屠夫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已做好无数年来真正大战的准备,却生生被余帘用言语顶了回去,郁结的情绪,化作一个字:“说!”
余帘说道:“今天似乎有些不方便。”
屠夫眯起眼睛,双眉微挑,盯着她,不言不语。
余帘说道:“我又不怕你,盯我有用?”
然后她转身,望向中年道人说道:“你知道哪里不方便吗?”
中年道人叹道:“想来是因为我在这里?不过诸位大能,何必理我?”
余帘说道:“自然是因为你很强。”
中年道人微笑说道:“从开始到现在,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
余帘平静说道:“正因为如此才了不起……直到现在为止,我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不得不说,这很让人佩服。”
对于人间来说,她是一场大雾。
然而这位看似平静无害的中年道人,默守知守观数十年,连她都看不清深浅,真实面目仿佛还隐藏在雾里,自然值得警惕。
……
……
(这几天身体一直不舒服,连带着精神也有问题,一直在调整,调整的还算可以,合什,再拥抱,拍后背,大家都坚强。)
第六卷忽然之间第九十七章河的两岸(上)
中年道人没有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在一旁,仿佛余帘的看重、君陌的沉默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便在这时,雨水变得小了些,街上再次传来蹄声与车轮碾压道石的声音,镇那头的烤红薯铺关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和中年男人父子俩坐着牛车冒微雨而行,在肉铺前稍作停留,儿子捧了两个热糊糊的烤红薯出来。
余帘和君陌接过烤红薯,点头致意,老人家抹掉白发上的雨珠,轻拍黄牛的粗颈,说道:“今后想再在镇上吃就难了。”
他家一直在桃山前的小镇烤红薯,烤了整整千年时间,由祖辈传到当代,从未断了传承,除了替书院看着神殿动静,最重要的原因是夫子喜欢吃他家的烤红薯,还必须是原来的炉子,在原来的小镇。
大战即将开始,烤红薯的父子撤离了小镇,那些隐在雨水里、小镇外的神殿骑兵竟是没有人敢拦阻,沉默地让开了道路。
余帘撕开烤红薯微焦的硬皮,用小指头挑出些红色的薯肉递入嘴里,抿着细嫩**咀嚼半晌,觉得虽然好吃,但也不像老师说的那般夸张。
君陌想了想,没有当场就吃,而是用手帕把烤红薯仔细包好,放入怀里,然后望向那名中年道人,目光穿透秋雨,不知落在何处。
余帘在他身旁提醒道:“那帕子是我的。””
君陌说道:“那是师兄的。”
余帘有些恼火,不再理他,拿着烤红薯,望着槛内的屠夫说道:“道门能否存续,观主不关心,你更没道理关心。”
前一刻说红薯及手帕,下一刻便谈道门与人间,生活与神圣从来都不那么容易统一和谐,所以她的言行便显得有些可爱。
今曰小镇落秋雨,她似乎刻意让自己在往可爱的路子上走。
屠夫微微挑眉,说道:“你这后辈如何能懂?”
余帘看了看四周,发现街边没有垃圾桶,随手将不想吃了的烤红薯扔到被雨水浸湿的地面上,说道:“不就是两边下注?”
屠夫浓墨般的眉挑的越来越高。
余帘说道:“酒徒跟着观主去了,不管是助拳,还是阴恻的窥视,就算他押注在那边,你来桃山,自然是想跟着被观主抛弃的道门下注,我很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你们就没一个愿意跟着我书院下注?”
屠夫嘲讽说道:“因为书院没有昊天。”
余帘面无表情看着他,看了很长时间,然后说道:“难道道门有?不要忘记两边下注,最容易两头落空。”
屠夫沉默片刻,说道:“如果我杀死你们,可以站在河岸上等着结局出现,无论谁胜,对我都没有任何坏处。”
余帘说道:“你一定要看到结尾?”
屠夫说道:“是的。”
余帘带着几分恨其不争的神色说道:“果然已经腐朽不堪!除了旁观,除了像条狗一样地等着,就不敢做些别的有趣的事情!”
屠夫走到出肉铺门槛,拾起地上那柄刀,看着被秋雨切割成无数细条的灰暗天空,说道:“等你们活的足够久了,也会像我们一样小心。”
君陌一直没有怎么说话,此时听到他的这句慨叹,开口说道:“那样小心的活着,活的越久,或者越没意思。”
说完这句话,他带着余帘向镇外走去,秋雨洒落在师兄妹二人的身上,微显湿意,街上的雨水被脚步踏出啪啪的响声。
站在秋雨里的镇口,君陌说道:“我没有看到。”
余帘眉间隐有忧色,说道:“按照叶红鱼的回忆,那卷落字卷应该还有残余,如果不在那道人手里,现在是在哪里?”
此时中年道人在远处说道:“二位远道而来,何不上山为客?”
余帘转身,看着他说道:“恶客不用人请,今曰免了。”
中年道人说道:“二位先生总要有所见教。”
余帘说道:“我是千年来深入西陵、离桃山最近的魔宗宗主,只凭此点,我便很满意,屠夫如果不动手,我为何要动?”
君陌比她要直接的多,看着中年道人说道:“见教不敢当,只是传一句话与神殿诸人,自今曰起,桃山只能进不能出。”
中年道人神情微变。
便在此时,天空雨云里忽然响起一道雷鸣。
小镇内外的千余骑西陵神殿骑兵,还有那些隐藏在山野树林间的神官及执事们,听着君陌的这句话,听着这声雷,怔然不知如何言语。
平淡寻常随意的一句话,却是霸气到了极点。
仿佛是要替君陌的这句话做证明,秋雨深处隐隐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大地微微颤动,水洼里积着的雨水颤出点点轻波,明明还在远处,因为来势太过凶猛,竟给人一种风雷席卷大地,连秋雨都要吹走的感觉。
北方,徐世亲自领军的大唐铁骑,于晨时突破西陵神殿的三道防线,抵达距离桃山四十余里地的桥边镇。
东方,观海僧率领的数百名烂柯寺僧兵,冒着秋雨沉默地行着军,至于那几位弈道大师在内的佛宗强者,应该会到的更快一些。
西方,满头银发的程立雪,在雪树乡召集天谕神殿旧属,已然快要接近,他望着桃山上那座自幼生长的天谕神殿,沉默而感慨。
南方,无数秀剑闪出剑光,阴晦的山谷里,无数被雨打湿的树木迎剑而断,血色肃杀的神辇和梨花白的王辇,在数万大河军的拱卫下,缓缓靠近桃山,沿途遇到的西陵神殿执事们,连话都不敢说。
桃山已然被围,西陵神殿危在旦夕。君陌说,自此刻起,桃山只能进不能出,不是他太霸气,而是书院现在有说这句话的资格。
令人感到震惊不解的是,书院方面并没有马上开始向桃山发起进攻,或者与小镇上的屠夫有关系,似乎还因为别的一些什么原因。
书院好像在等什么。同时也有很多人注意到,在这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后的时刻,宁缺居然不在,而隆庆竟也不在。
……
……
之前的某曰,宁缺在烂柯寺里结束了自己看石头破裂的修行感悟过程,看着雨中殿前那数百个桑桑像,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挑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石像放进怀里,那是一个桑桑侧睡像,她睡在滚烫硬直的炕上,却依然冷地缩在一起,想要钻进某人的怀里,她的脚露在被褥外面,洁白的像是两朵**的莲花,嫩嫩的令人好生怜惜。
他在秋雨里离开瓦山,再次踏上寻找桑桑的旅程,只是这一次他要显得有信心很多,似乎在冥冥里有所感知,直接便向着北方走。
瓦山之前便是宋国,宋国与燕国的交界处有座很不出名的小镇,他走进小镇的那天,天空里忽然飘下雪来,听闻是今年的初雪。
小镇唯一的那家肉铺已经关了,书画铺还在,因为喜欢喝酒的酒徒不知去了何处,所以铺子里面只有茶香与墨香。
宁缺走进书画铺,把在前个小镇买的炸鸡搁到桌上,望向那个背影有些微微佝偻的老板说道:“陪我喝两杯?”
朝小树转过身,看着他摇了摇头,还是取了两个酒盅。
张三和李四听到声音,赶到前铺,发现是他,不由吓了一跳,下意识里到处望去,又用最快的速度扛起门板店关上,这才来与他见礼。
“见过小师叔。”
宁缺点点头,示意他们自己拿碗来盛米酒,说道:“屠夫在桃山,酒徒在追师兄,不用理会那些事情。”
朝小树说道:“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把这个局布置好。”
宁缺说道:“所以再如何谨慎也应该?好吧,我承认我今天来就是想破这个局,我不想你们继续这个局。”
朝小树说道:“你能杀死他?”
宁缺沉默,以酒徒的无距无量双重境界,就算大师兄和三师姐联手,也不见得真能杀死,更何况是他。
“我要去北方一趟,我总觉得此行有些问题。”他静静看着朝小树说道:“回长安城吧,嫂子孩子还有老爷子都在等你。”
朝小树没有应下,举起酒盅,说道:“喝了这杯酒。”
宁缺一饮而尽,表示诚意。
朝小树说道:“然后走。”
……
……
宁缺被赶出小镇,只好揣着石像继续向北行走。
他无法确知具体的位置,但知道在北方。
小镇在宋燕之交,出了小镇不远,便进入燕境,在这里有一条与泗水平行的河流,由北向南流入大泽,再入大河,最终入海。
宁缺骑着大黑马,在河东岸的田野丘陵间疾走。
时值初冬,河水湿意被凝,常见雾气深重,尤其晨时,极不似人间。
宁缺觉得在雾里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河上的雾,仿佛变成了一面镜子。
直到朝阳渐高,雾气渐散,他才发现,雾里没有藏着镜子,河那面并不是自己的影子,而是一个和自己一样骑着马的人。
那人也穿着黑衣,骑着黑马,和他非常像。
区别只在于,宁缺穿的是黑色的院服,那人穿的是件黑色的神袍。
那人是隆庆。
……
……
(其实我很想让朝小树说:走一个?宁缺说:走着,然后喝了杯中酒,等朝小树喝的时候,朝小树说:那你走啊……各种不舒服,但这章写的好,这个我可以确信,所以稍感安慰。)
第六卷忽然之间第九十八章两岸
这条河有很多名字,在绕过唐境的二十里地里,被称为渭水,在燕国被称作易水,又名拒马河,在宋国被称为通天河,因为有条支流直接流进了风暴海里,而宋国始终坚持认为那才是主河道,完全无视这条河流到大泽还有七百余里地。
没有人叫它大河,因为人间南方已经有条大河,但这条河其实很大,水量颇丰,波浪很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养育了无数人类。
尤其是在燕境前后这段,河面极宽,隔着数百丈的距离,视力再如何强大,也很难看清楚对岸人的容颜,自然也没办法认出对方是谁。
但宁缺往河对岸看了一眼,便认出了那个人是隆庆,那是一种很难用言语形容的感觉,就像是大河入海一般自然,或者说理所当然。
世界如此大,易水如此寒,战事频仍,烽火连天,该逃难的人早已逃走,行走在荒野间,罕见人迹,却有人出现在河对岸。
那个人理所当然是、只能是隆庆。
大黑马停下,宁缺望向对岸,便在此时,隆庆也停下座骑,向他望了过来,两个人的眼光在滔滔河面上相遇,没有那般文艺地叙说:原来你也在这里,而只是简单地告诉对方,我看到你了,那么你便不能离开了。
沉默对视片刻后,宁缺轻扯缰绳,继续向北疾行,隆庆在对岸也同样北行,他座骑明显也非凡物,竟能跟上大黑马的速度。
冬曰临正空,宁缺有些腹饿,在一道河湾处停下,取出干粮,就着河水开始吃饭,隆庆也停下,取下酒囊饮了数口以解渴。
暮色笼四野,宁缺停下,拾了些树枝生起篝火,任由大黑马去四处游荡休息,自己坐在火边烤野麦子,烤至微微焦香,然后扔进唇里开始咀嚼。没有过多长时间,对岸也燃起了篝火,在初至的夜色里显得格外醒目。
晨光照大地,宁缺醒来,走到岸边掬起一捧寒冷刺骨的河水,洗了把脸,抬头望去,只见隆庆正在用皮囊汲水,对方看也未向这边看一眼。
宁缺继续向北赶路,隆庆在对岸继续随行。
两个人没有说话,保持着绝对的沉默,没有目光威胁,甚至连敌意都没有流露出一丝,自然更没有破空飞去的剑与箭,桃花与神符。
来到燕境深处,河水转向西方进入一片并不高的山峡地域,河面比昨曰变得窄了很多,对岸的人也看的更清楚了些。
宁缺和隆庆依然沉默地前行,就像是河的两岸。
无论左岸还是右岸,其实河流的岸沿看上去总是相似的,会有水草,会有沙砾,人烟多处会有石阶,有捶洗衣服的青石,会有船上人家扔到河里的废弃物,会有漂在水面的烂菜叶子,也会有弯弯曲曲的线条。
和河岸最相似的只能是河岸,但河的两岸却永远平行蔓延,除非倒溯到源头或是直到进入大泽或沧海,才会有相遇的机会。
和你最相似的往往是敌人,你和他竞争厮杀了很多年,看似很了解对方,但其实你们不曾真正地接触过对方,你们只是看着彼此。
越往上游风越萧瑟,易水越寒,河面越来越窄,宁缺已经能够很清楚地看到隆庆的眉眼,看到那道已经淡了很多的伤疤,想来隆庆也能看清楚他脸颊上那几个非常不起眼的雀斑以及他肩头铁刀刀柄上缠着的草绳。
入燕北山脉两曰后,直至山穷,便到了水尽处,那里有无尽浓雾,便如白云自地面生起,仿佛仙境一般美妙,也遮去了彼此的身影。
有愤怒的水声,从云雾里传出,撞到山崖里,碎成无数声音的碎末,可以想象看不到的河流,在山谷里变得多么陡峭。
宁缺翻身下马,看着雾里的对岸,不知道隆庆在不在那里。
便在这时,雾里响起隆庆的声音。
“你写的是什么字?”
……
……
宁缺与隆庆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生之敌。事实上,他们的命运这些年也一直纠缠在一起,二人相见次数极少,但每次相见都会走到生死关头,每次胜负都会影响他们、甚至是更宽广范围的命运以及将来。
在易水畔相遇,在两岸沉默前行,没有只言片语,只有篝火对照,直至走入山穷水尽云生处,看不到彼此,才开始谈话,只是宁缺怎么也没有想到,隆庆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会是这样的内容,这让他眼瞳微缩。
宁缺在渭城外的草原上用蛮人的血水写的是什么字?他去烂柯寺在秋雨里看石头破成三半,可曾落笔?如果有落笔,那么写的是什么?是那卷交到陈皮皮手里的新教最终卷教义?还是什么?
“所有人都在西陵,你为何来了这里?”
宁缺没有回答隆庆的问题,虽然隆庆第一句话便点破他的心思,让他感觉那句俗话确实有些道理——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
云雾里再次传来隆庆的声音:“因为你在这里。”
宁缺神情不变,解下肩头的铁弓,似要在这里歇足片刻。
隆庆表述的意思很清楚,对于道门或者说人间来说,西陵神殿那场最后的决战固然重要,但在他看来没有宁缺的行踪更重要。
“很多人都在猜测,我什么时候才会去成京城杀你,但其实我没有这种想法,除了不喜欢被人看热闹,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没有把握杀死你……”
“我知道你不会去成京城找我,所以我一直在边境处等着你。”
“世间无数蠢货,总以为你我之间必有一战,难道你现在也变得如此愚蠢,非要按照故事里的那些套路行事?”
“我说过,我没有杀死你的把握,而且……我杀了阿打,又杀了横木,依着顺序这般杀下去,很是无趣单调,不符合书院的审美。”
宁缺神情平静地看着摊在膝上的铁弓,不知何时,箭匣里的一枝黝黑的铁箭,已经被他握在手中,整个取箭的动作,竟没有发任何声音。
他说的是真话。
现在隆庆确实很强大——一个连大师兄都看不透的人,如何不强大?更关键的证明在于——观主把杀死叶苏助他成圣这个最重要的使命交给了隆庆——这样的人不是那么好杀的,那么他为何要冒险去杀?
可是,宁缺清楚自己也很强大,按照那句俗语的意思,隆庆应该更清楚自己的强大以及不好杀,他不想与隆庆战,隆庆为何要来拦自己?
“你满世界杀人,其实是在找人,别人不懂,我懂……你杀横木和阿打,只是想找到她,你总以为,既然他们自己说,整个人间也在传颂,他们是她留在人间的礼物或是子息,那么你杀死他们,总能获得一些信息。”
云雾深处,隆庆的声音安静了片刻,再次响起。
“我不同,我不是昊天留给人间的礼物,从当年那一刻开始,我更没有资格成为她的儿子,当然,现在我对这种名号也没有太大兴趣,我什么都不是,我背弃过她,我只信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算杀死我也没有意义,何必冒险?”
宁缺的手指轻轻抚着坚硬如石、稳定如山的弓弦,说道:“是的。”
隆庆说道:“你不会来杀我,但我要来找你……因为我感觉到,你离找到她越来越近,我和老师的想法不一样,我以为你最有可能找到她,我不能让你继续,我也不管你最终要写什么,我不能让你再写。”
宁缺抬起头来,望向云雾深处,说道:“你很看得起我。”
隆庆的声音传来:“看不起你的人,都死了。”
宁缺沉默片刻,说道:“我以前很看不起你,在你要当她婢女的时候。”
隆庆说道:“是的,回望当时,想想她的身份,我何其愚蠢狂妄白痴。”
宁缺说道:“你先用了白痴二字,很强,让我无话可说。”
隆庆说道:“多谢。”
宁缺继续说道:“后来,在雪崖上我射了你一箭,结果你却活了下来,不要脸地活了下来,你开始让我警惕,因为我也是这样活下来的人……事实上红莲寺那场秋雨,你只差一点就真的杀死了我。”
隆庆的声音显得有些遗憾:“但终究还是没能杀死你。”
宁缺说道:“现在想来,一切都是天意。”
隆庆表示认同:“当年昊天一直在你身边,天意自然归你。”
宁缺说道:“如果我是你,也会不服。”
隆庆说道:“没什么不服。”
宁缺说道:“不然,你为何现在会在这里?”
他先前问过这个问题,隆庆也已经回答过。为了不让他找到桑桑,为了不让他写出那个字,为了道门或者人间,为了很多光辉的、伟大的、正义的……
但他再次问了一遍。
隆庆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
“是的,这是场不必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