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夜(猫腻)-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看着那些面目可憎的族人,身体忽然剧烈地颤抖起来,哭泣着说道:“我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我是月轮国森林里的人,我是被人贩子卖到这里来的,我丈夫死了,他们想让我嫁给族长的儿子,我不想嫁,我不想嫁……”
这些话她从来没对外人说过,因为这个闭塞偏僻的村落里没有外人,没有人相信她的话,就算相信,也没有人敢同情她。
所以她想知道外面的故事,想和外面的世界发生一段故事。
此时她终于把这些话都喊了出来,因为她想活下去。
“杀得就好。”
朝小树看着院子里的人们,问道:“哪些杀得?”
妇人指着白发苍苍的族长和那名壮汉,颤声说道:“这对父子最该死。”
朝小树向前走了两步。
院子里的族人们举起了手中的锄头铁叉,想要打他。
篱笆被这些人踩的四处零落。
朝小树拾起一根竹片。
然后他挥了两道。
族长的头颅和壮汉的头颅飞了起来。
族人们怔怔看着这一幕,脸色骤然变得苍白,不知谁发了一声喊,所有人疯了般四处逃散,也没有人管倒在篱笆墙上的那两具尸体。
“杀人啦!”
“快去报官!”
惊恐而绝望的呼喊声,在村落里凄厉响起,惊了池塘里的鱼儿,扰了榕树里的鸟儿,撕碎此间已经延续千年的平静和规矩。
…………族长父子的无头尸身还躺在简陋的小院里。
妇人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但眼睛里的光泽却要比以往十几年里都明亮。
朝小树看着她问道:“对这个村子和这个院子还有留恋吗?”
妇人摇了摇头,喃喃说道:“怎么会有。”
朝小树说道:“那便随我走吧。”
妇人吃惊看着他的眼睛,眼中满是惊喜的神情,紧张说道:“好。”
她很紧张,所以她没有问他要去哪里,她要跟着他去哪里,只要能离开这个村子,他去哪里,她就愿意跟着去哪里。
然而这个时候,朝小树忽然沉默了起来,双眉微蹙,似乎有些犹豫,有些话应该不应该这时候说出口。
妇人身体微僵,沉默片刻后苦涩说道:“是啊,我是一个不知羞耻、不守妇道的女人,哪里能带回家呢?你还是给我些银两,我自己去活着,最后还是要朝你要银子,不过也顾不得被你耻笑了。”
朝小树看着她说道:“我只会给一种女人银子。”
妇人脸色苍白,凄楚说道:“原来如此,可惜我虽然是个不守妇道的寡妇,想把身子给你,但要靠身子挣你的钱,却是不愿意的。”
朝小树静静看着她的眼睛,温和说道:“你误会了,我是说我只会给妻子家用,却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拿家用。”
妇人怔了半天才醒过神来。
她揉了揉眼睛,想哭,但又觉得有些丢人。
朝小树看着她笑了笑,进屋走拾好行李,然后走进小院,看着依旧在发呆的妇人,说道:“走吧。”
妇人接过他手中的行囊。
二人就此离开。
…………宁缺一直在思考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为什么苦行僧道石能够在长安城里准确地找到自己,这件事情背后有没有人在做手脚。第二件事情是,如果剑阁对书院的挑衅以及朝小树佩剑被夺一事后,有神殿裁决司的影子,那么朝小树不在剑阁会在哪里?第三件事情是怎样回复西陵神殿带走桑桑的请求。
后面两件事情都与西陵神殿有关,想着程立雪对裁决司的态度,他觉得还是应该去南门观一趟,至少可以打听些事情。
天谕大神官现在神座便停留在南门观中,要与这等身份的大人物进行谈判,首先当然必须统一己方的意见,如此才能并指为拳。
“女孩子总得有些人生理想,你看看道痴,她的理想就很简单,就是想在漫漫修行道上走到最后,你再看看人家司徒依兰,就是想成为大唐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女将军,就连唐小棠那个小屁孩,都想成为世间最强大的女人。”
宁缺站在桑桑身后碎碎念着,桑桑蹲在井边,专心致志腌着小黄鱼,根本不爱搭理他,也不想和他讨论这件事情。
“有理想才有追求,有追求生活才充实,没有理想的女人,最终会变成无神的鱼眼珠子,会变成无法翻身的一条咸鱼。”
宁缺看着她瘦小的背影,叹息说道:“我自然是不舍得你离开的,但既然你有能力,就这么天天耗在柴米油盐中,未免也太过可惜,我很害怕将来等你老了,会后怕现在的选择。”
桑桑把腌鱼在竹筐里摆放,就着微凉的井水洗干净手,转身看着他说道:“我仔细想过这件事情,还是不想去西陵。”
宁缺问道:“为什么?”
桑桑很认真地说道:“还是那个老问题,我走之后谁给你做菜煮饭打洗脚水?”
宁缺说道:“这确实是比较麻烦的问题,再找几个丫环倒是简单,问题是离了你,我睡觉总睡不舒服。”
片刻后他摇了摇头,感慨说道:“但总不可能因为没人做菜煮饭打洗脚水,以及睡不好觉的缘故,就让西陵神殿从此以后没了光明大神官,这件事情是要上史书的,我一定会被后人挖坟曝尸。”
当天夜里,主仆二人就这件事情进行了一场极为深入的谈话,一直谈到深夜才得出了初步的结论,疲倦地睡去。
…………第二天清晨,宁缺和桑桑梳洗完毕,用完早饭,正准备去南门观拜见天谕大神官,忽然听着铺外远处隐隐传来礼乐声。
中正平和的礼乐声从远处逐渐靠近临四十七巷,声音所及之处,先是一番嘈杂议论呼喊,然后是绝对的平静。
宁缺有些惊讶,推开老笔斋的铺门向巷口望去,只见那处鲜花瓣漫天挥洒,乐声轻扬,一道神辇在庄严肃穆仪仗拱卫下正缓缓而来。
天谕神座来了。
第二百二十章三年后,西陵见
数百名大唐羽林军和神殿护卫,护卫在神辇四周,神情肃然,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漫天花瓣间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长安城里没有什么魔宗余孽,也没有什么狂徒,天谕神座所过之处,引来无数民众围观,有那等虔诚信教的妇人老者在道旁跪拜不止,站着的民众也恭敬低头鞠躬,不敢直视神辇上幔纱后的老者。
神辇进入临四十七巷,然后在老笔斋前停下,惹得街巷里拥挤的民众一片议论,好不羡慕那间铺子的主人,他们感慨着天谕神座的到来,却不知道另外一位西陵大神官去年曾经在铺子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长工。
羽林军在巷口调置警戒线,把人群请到了外面,神殿护卫警惕地占据了老笔斋铺口的几个要冲之地,幔纱掀起,天谕大神官缓缓走下神辇。
宁缺和桑桑站在老笔斋门口相迎,态度恭敬。
走进老笔斋的,只有天谕大神官和程立雪二人。
宁缺恭敬请大神官坐下后,便想叫桑桑去泡茶,忽又想着程立雪说过这是对西陵和道门的大不敬,便自己动手。
四杯清茶,安静地搁在桌上,热雾缓生骤散。
天谕大神官看上去是位极寻常的老者,脸上深重的皱纹如山如川,只有那身华美的神袍表明了他尊贵的身份。
宁缺见过很多大人物,但和像天谕大神官这般尊贵的大人物谈判,却是头一遭,不免有些紧张,不知该如何开口。
桑桑也有些紧张,虽然宁缺昨夜解释了一遍光明大神官的继承法则,但她还是想不明白,老师既然是叛出西陵神殿的,为什么神殿还非要把自己接回去。
天谕大神官平静看着主仆二人,忽然微微一笑,随着笑容绽放,他眼角如山如川的皱纹愈发深刻,微陷的沧桑眼眸骤然平静,静而不知深其许,便如一座顽石所堆砌而成的枯山里的一口老井。
面对着天谕大神官的目光,宁缺忽然觉得自己身上的衣裳消失无踪,产生了一种赤裸的感觉,本能里觉得被对方看穿。
不是身体被看穿,而是他刻意铺陈在心灵上的那些掩饰被看穿,甚至是命运的去向被看穿,无所遁形。
宁缺骤生警惕,说道:“书院宁缺,拜见神座大人。”
天谕大神官说道:“免了。”
宁缺便在大神官对面的椅上坐了下来。
老笔斋里一片安静,宁缺明白,自己现在是主人,应该自己先开口,只是这件事情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茶杯口中渗出的热雾渐散,一片青青的茶叶从杯底飘了上来。
宁缺咽喉有些干涩,声音微紧说道:“能不能我们再想想。”
站在天谕大神官身后的程立雪蹙了蹙眉,不悦说道:“还要再想?十三先生你不要总拖延时间好不好。”
天谕大神官抬起右手,没有让程立雪继续说下去,说道:“西陵有些事情,所以我不得不回,回去之前,此事总要有个结果。”
宁缺根本没有留意到大神官言语里所说的西陵有事,只是在想别的事情,干笑说道:“神座大人要走了?有没有买什么土特产?”
程立雪脸上的神情很难看。
天谕大神官却笑了起来,摇了摇头。
笑容在苍老的面容上渐渐敛去,那些深刻的皱纹渐渐舒展,天谕大神官静静看着宁缺的眼睛,说道:“你知道她对神殿的重要性。”
桑桑低头看着裙摆外的鞋尖,悄悄向宁缺身后挪了两步,似乎指望他能遮住自己,然而终究是遮不住的。
天谕大神官怜爱看着桑桑,说道:“因为她是光明的传人。”
宁缺犹豫说道:“桑桑年龄还很小,就到西陵去当大神官,与神座大人您平起平坐,这听上去总觉得有些不合适。”
程立雪看了天谕大神官一眼,轻声解释说道:“神座继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桑桑师妹回西陵后要先学习教典,然后赴世间道门清修,体悟人间百态悲欢,然后才能继承神座,前面这些准备工作被称为置座训政。”
接着他继续解释道:“正因为桑桑师妹登上光明神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神殿才会着急,能尽早进入训政期那是最好不过。”
宁缺忽然问道:“有假期吗?”
程立雪微微一怔,心想神殿又不是普通学院,哪里会有这等安排?
然而没有等他开口,天谕大神官微笑说道:“有。”
宁缺看着天谕大神官,继续问道:“多长?”
天谕大神官说道:“只要保证她在西陵桃山的时间超过一半。”
宁缺又问道:“假期能不能出西陵?”
“能。”
“我能不能去西陵看她?”
“能。”
“她如果当上光明大神官,真的能结婚吗?”
天谕大神官似笑非笑看着他,说道:“能。”
程立雪吃惊看了神座一眼。
宁缺和天谕大神官的问答到此戛然而止。
他说道:“那我没有问题了。”
老笔斋里的气氛刚刚放松一些,不料宁缺接着补充了一句:“不过我没有问题不代表她没有问题,接下来你们需要说服她。”
程立雪大怒,沉声训斥道:“你居然敢对神座如此无礼!”
宁缺说道:“我不是在调戏神殿,而是前面如果有任意一条,神座大人说不能,那么我就不会允许桑桑去西陵。我现在允许她去西陵,也不代表我支持她去西陵,只代表我支持她做的任何决定。”
天谕大神官根本没有理会宁缺和程立雪的对话,只是静静看着桑桑。
桑桑低着头,轻声说道:“我现在不想去。”
天谕大神官静静望向宁缺。
宁缺说道:“昨天夜里我和她商量了很长时间,她现在毕竟才十五岁,还是个小孩子,我确实不放心她离开自己身边,成年以后再去怎么样?”
天谕大神官微笑说道:“明年?”
宁缺摇了摇头,说道:“三年后。”
天谕大神官说道:“依唐律,女子十六成人。”
“唐律是说十六嫁人,不代表成人。”
宁缺说道:“根据我的看法,只有到十八岁才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智慧来安排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坚持三年之后再去西陵。”
“三年啊。”
天谕大神官轻轻叹息一声,看着宁缺身后的桑桑。
随着这一眼,他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仿佛天降一场暴雨,把干涸的黄土山川冲洗的更加险崛,眼眸也愈发深静,安静藏于石山深处的老井变得更深了几丈。
桑桑紧张地等待着答案。
宁缺比她更紧张。
天谕大神官微笑看着桑桑说道:“三年后,西陵见。”
很突然地说完这句话后,天谕大神官站起身来,走出了老笔斋。
大神官登上神辇,在礼乐缭绕下离开。
留下老笔斋里的主仆二人面面相觑。
就这么简单?
宁缺不明白天谕大神官最后那句话为什么说的如此笃定。
三年后,西陵见。
大神官确定三年桑桑一定会去西陵吗?
…………程立雪随着神座离开了老笔斋。
他登上神辇,掀起幔纱,走到神座身后跪下,低声说道:“弟子不明白,难道真这样回西陵?桑桑师妹那里,连句承诺都没有。”
“言语上的承诺,从来都没有任何力量。”
天谕大神官从袖中取出一方洁白的丝巾,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随着如雪的丝巾落处,眼角的皱纹像花般时开时散。
程立雪低着头困惑说道:“但我们既然来了,为什么要如此匆忙的离开?”
天谕大神官看着手中洁白如雪的丝巾,沉默片刻后说道:“因为裁决司即将发生的那件事情,比我想像的更加严重。”
程立雪抬起头来,不解说道:“但您前几日说过,裁决司这件大事对神殿而言不见得是坏事,天谕只是奉天之谕,提前阻止等若逆天行事。”
天谕大神官说道:“回西陵不是为了阻止此事,而是要保证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能够按照既有的轨道发展下去。”
程立雪的目光落在神座手里那方丝巾上,他的身体骤然一僵,因为他看到洁白如雪的丝巾上竟有几抹血渍!
他这才发现,神座大人的眼角在淌血!
“我在三年后的桃山上,看到了光明。”
“所以三年后,她会回到西陵。”
天谕大神官平静地继续擦拭眼角淌出的鲜血。
程立雪有些神思惘然,怔怔问道:“您还看到了些什么?”
“你这个痴儿,光明是与我们最亲近的伙伴,我只看了她一眼,便险些瞎了,哪里还能看到别的什么?”
天谕大神官微笑说道。
然后他将手中的白丝巾折叠,继续拭着眼睛里的血。
白色的丝巾渐渐被眼中淌出的血滴染红。
眼角深刻的皱纹也被血染红,像是一朵艳丽的桃花。
更像是一片被鲜血浸透的干涸荒野大地。
…………西陵使团离开长安城之前,宁缺去了一次南门观,从程立雪处得知,剑阁那边出手的幕后果然有裁决司的阴影。
他愈发开始担心朝小树的安危,正在想着要不要离开长安去南晋寻人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河国的书信。
他本以为是山山寄过来的,有些不可言诸于人的喜悦。
然后他发现是朝小树寄过来的,失望之余复喜悦,喜悦之余便是愤怒。
“活的好好的,也不说提前写几封信给大家,我看他真是在外面耍高兴了,高兴地连自己的亲爹都忘了!真是个白痴!”
穿着明黄袍子的中年男人,愤怒地挥舞着袖子痛骂着。
“估计朝二哥在哪个小山村里遇着个磨豆腐的俏寡妇,腿一下就软了,哪里还舍得回来,还真是只有白痴才做得出来的事情。”
宁缺看着手中那封书信,刻薄嘲讽道。
大唐皇宫深处的幽殿里,不时响起白痴的骂声。
皇后娘娘等人看着皇帝陛下和宁缺恼怒的神情,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二百二十一章小楼传说(上)
说白痴,道白痴,长安城里有两个人最喜欢骂人白痴,一位是大唐皇帝陛下,还有一人自然便是宁缺。
只不过皇帝陛下骂人白痴时向来不分场合情景,骂的光明正大豪气干云,宁缺却习惯于和桑桑闲聊时带着刻薄口吻轻声点评他人为白痴,从里到外透着股小家子气,所以今天能在皇宫里与陛下一起肆无忌惮骂朝小树为白痴,他很兴奋也很激动,唾沫星子四处飞溅。
白痴二字在幽静的宫殿里如雨纷飞,惹得皇后娘娘和一应太监宫女讶异又是好笑,紧紧掩着嘴,不让自己发出笑声,只是这等场面毕竟有些尴尬,皇后对身旁的女官使了个眼色,带着宫女太监们悄悄离开宫殿。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宫殿里的君臣二人总算发泄完了对朝小树的怨气,气喘吁吁停了下来,白痴二字的尾音渐扬渐静。
皇帝从榻旁拿起一块方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望向宁缺,眼眸里露出满意的神情,身为一代明君,有时候不免被明君二字束缚着不得快意,今日能够找到一人与自己同骂,令他很是安慰喜悦。
“你家那个小侍女究竟是怎么回事?天谕神座离开长安之前,也未与朕把这件事情交待清楚,你们究竟如何商议的?”
皇帝轻敲案几,示意宁缺自己饮茶。
宁缺端起茶碗,却没有马上饮,回答道:“现在暂定的是三年之后再说,如果到时桑桑想去西陵,便去。”
皇帝问道:“与朕讲讲你那小侍女的故事,怎么忽然成了曾静府上的小姐?怎么又忽然又成了光明大神官?”
宁缺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仔仔细细把自己当年在道旁尸堆里拣到桑桑,以及随后这些年的遭遇讲了一遍。
皇帝沉默稍许,感慨说道:“如此身世真是离奇难言,她与你的情份亦是世间少见,你要珍惜才是。”
宁缺点了点头。
皇帝看着他问道:“今日她为何没有随你入宫来见朕?”
宁缺说道:“她去公主府玩耍去了,殿下一直与她感情不错,而且小王子隔些天没看见她,便有些想。”
皇帝听着他的解释,眉头微微蹙起,隐有忧色。
宁缺明白陛下的忧虑从何而来,沉默片刻后说道:“陛下,这些事情虽说是天下事,但终究是家事。”
皇帝沉默片刻后问道:“夫子可有什么说法?”
宁缺摇了摇头。
皇帝叹息说道:“说来也是,以老师那性情,哪里会在意这等烦心事。”
殿内一片安静。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皇帝看着宁缺的眼睛,忽然问道:“朕想知道,你和夏侯大将军之间究竟有什么仇怨?”
宁缺未加思索,摇头说道:“去荒原之前并无仇怨。”
“也就是说去荒原之后便有了。”
皇帝看着他说道:“所以你才会在土阳城里杀死一名军方谋士。”
宁缺知道陛下指的是谷溪之死,思忖片刻后说道:“臣不知陛下所指何事,擅杀军方谋士,乃是唐律里的死罪。”
皇帝捋须而笑,嘲弄说道:“便是在朕面前也不肯露出任何把柄,书院这些年大概也就出了你这么一个谨小慎微的家伙。”
宁缺苦笑应道:“有些事情不可应。”
皇帝说道:“那你给朕一个理由。”
宁缺说道:“在荒原上,夏侯大将军的属下伪装成马贼想要杀我,大将军本人则是在呼兰海北等着杀我。”
这两件事情,早已经由暗侍卫和天枢处两条渠道让朝廷知晓,只不过除了训斥一番之外,朝廷没有对夏侯做任何措施。
皇帝将丝巾搁到案上,说道:“你应该很清楚,大先生当初那般处理,是朕的意思,你也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我没有任何怨怼之心,我只是困惑不解于,为什么帝国军方的那些大人物始终不肯放过我,我不明白军方对我的敌意从何而来。”
宁缺说道:“首先是夏侯大将军想要在荒原上杀死我,我可以理解为,天书明字卷的诱惑冲昏了他的头脑,那许世老将军呢?老将军身为帝国重臣,却试图对我家小侍女下手,现在似乎又对我有诸多不满。我也曾经是名大唐军人,所以我想不明白,老将军为何对我如此警惕。”
这番话说的很明确。
无论是照顾到皇后娘娘的情绪,还是出于帝国稳定的考虑,再加上西陵神殿窥视在外,只要夏侯愿意卸甲归老,而且书院已经同意,那么皇帝陛下肯定不会对夏侯大将军做出严苛的处罚。
宁缺表明上能够接受这种决定,但他要让皇帝陛下知道,自己对于来自大唐军方隐隐的压迫不能接受,他要一个说法。
皇帝沉默片刻后,说道:“许世老将军这一世战场不败,但在小师叔面前却永远抬不起头,对书院有敌意乃是自然之事,至于为何如此警惕你,朕着实不知,或许这件事情需要去问他本人。”
宁缺心想虽说自己现在是书院二层楼的学生,但要去当面质问大唐军方第一人,依然是件很找抽的行为。
皇帝没有让他在这种情绪中停留太长时间,自榻旁长身而起,剑眉渐挑,看着他清声说道:“那东西你带来了吧?”
宁缺抬手摸了摸怀里的硬物,说道:“带了。”
“那便好,朕带你去个地方。”
皇帝轻拂衣袖,向着殿外走去。
…………时值春暮,正是长安城最迷人的时候,行走在皇宫之中,四处可见招展的烂漫春花,青叶渐茂,静湖无波,偶有亭榭,独立一方。
皇帝陛下没有带任何随从,也没有侍卫同行,只是带着宁缺一个人,离开宫殿,向御花园深处走去。
一路上遇着的太监宫女,敬畏沉默退避道侧,然后看着渐远的二人身影,脸上流露出惊讶疑惑的神情。
皇宫里的人们都是最精明的人物,当然知道皇帝陛下身旁穿着黑衣的年轻人,便是传说中的宁缺宁大家,只是他们不明白,陛下此时要带着宁缺去哪里,为什么身边一个使唤的人都没有留。
御花园深处,有一幢二层小木楼,朱漆涂彩,很是精致,但与远处的巍峨宫殿相比,还是显出了些寒酸气息。
皇帝带着宁缺来到小木楼前,说道:“就是这里。”
小楼外青树繁杂,野花盛开,明显很长时间都没有修剪,宁缺看着脚下石砖间生出的青草,心想大概甚至很少有人会来这里。
接着他抬头向四周望去,视线与皇城墙一触而回,确认这座小木楼不仅是在御花园的正中央,而且也是在整座皇城的正中央。
皇帝推开小木楼的门,走了进去。
宁缺也随之走了进去。
走进小木楼后,皇帝陛下没有拾阶登楼而上,而是向楼下走去。
一条幽暗的通道,伸向木楼地底深处。
宁缺看着幽暗的通道,忍不住挑了挑眉头,心想果然不愧是大唐帝国最要害的地方,完全没有任何新意。
…………通道坚硬的石壁里锲着夜明珠之类的物事,散发着幽幽的光芒,并不令人感到恐惧,反而会让人产生一种心安的感觉。
宁缺跟在皇帝陛下身后向楼下走去,看着身旁的这些夜明珠,心想便是随意一颗珠子,大概都能把松鹤楼买下来,又想着上面那座寒酸的二层小木楼,愈发觉得当年修建此间的那人很是闷骚。
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忽然间他的眼瞳微缩,警惕地向石壁上方望去,只见数颗晶莹渗光的明珠最前方,出现了数道深刻的线条。
那些线条里蕴藏着极为中正平和却又冷漠强悍到了极点的气息,似乎只要散发出来,便可以把通道里的一切碾压成齑粉。
宁缺清晰地感应到了这道气息,震惊地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是修符之人,当然能看懂这些线条都是符文——这些符文很强大,但似乎都有些残缺,如今石壁上的这些线条只是原始符线的片段。
他看着石壁上的线条,推算着存在的时间,默默震撼想着,千年前刻下这些符线的前贤,究竟达了什么样的境界,竟能把符力保持这么长的时间,像师傅那样的神符师能不能做到?
皇帝注意到了他的神情,抬头向上方的石壁望去,沉默片刻后感慨说道:“当年父皇第一次带我来这里,我也如你一般震撼难言,我只能隐约感觉到这些符文的强大,却也不愿意经常来这里。”
“这些符文的激发条件是什么?”
宁缺不愧是颜瑟大师的传人,提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即便千年前刻符之人是位神符师,他又如何做到身死之后,自己制出的神符依然保持力量?要知道并不是每任大唐国师都是符师,如今的李青山便不是。
皇帝说道:“没有条件,任何擅入通道的人,都会被这些符文所击杀。”
宁缺不解问道:“任何人?”
皇帝点点头,平静重复道:“任何人。”
宁缺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那陛下和我不是人?”
皇帝也笑了起来,片刻后笑意渐敛,平静说道:“朕乃大唐天子,手持国玺,身具皇气,所以这些符文不得伤朕。”
宁缺说道:“那我呢?”
皇帝说道:“你如今是这些符文的主人。”
第二百二十二章小楼传说(下)
听到皇帝陛下这句话,宁缺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下意识里抬起手来,隔着黑色的院服摸了摸怀里那个微硬的东西。
小楼地底的幽暗通道并不长,没有行走多长时间,便来到了最深处,那是一处空旷的地底大殿。
对于今天会看到什么,宁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却没有想到这座大殿里竟是什么都没有,殿内的地面向四处蔓延,直至消失在幽暗之中,仿佛无边无垠,除了灰尘之外,什么都没有。
没有他想像中的无数奇珍异宝,没么盔甲神兵,没有铁人异兽,也看不到阵法的痕迹,地面干净空旷的令人心悸。
这片由花岗岩铺砌而成的地面,没有任何缝隙,也不知道修建皇宫时,那些工匠究竟使用了什么工艺。
宁缺抬头望向殿顶那些密若繁星的夜明珠,还有那些带着人工痕迹的石墙,追思着大唐前人的智慧和行动力,不禁有些目眩神迷。
皇帝带着宁缺踩着干净的石地面向殿内走去。
二人的脚步偶尔带起几缕千年的灰尘。
走到宽阔石地面中央,皇帝停下了脚步。
宁缺注意到没有任何缝隙的地面中央出现了个小洞。
黑色小洞边缘光滑,与地面完美相融,只有常人手掌般深。
皇帝说道:“你知道该怎么做。”
宁缺看着地面上那个小洞,忽然问道:“这就是阵眼?”
皇帝说道:“不,你怀里的才是阵眼。”
宁缺震惊无语。
他一直以为阵眼应该是个眼,以为自己怀里那个事物只是开启阵眼的钥匙,此时才知道原来阵眼竟一直在自己身上,不免有些后怕。
沉默片刻后,他从怀里取出一个事物,搁在脚边,缓缓解开裹在上面的布。
布是桑桑用来纳鞋底用的粗布,很结实,桑桑裹了很多层,所以宁缺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上面的布全部解开。
一个杵状的物事,平静地躺在粗布上。
这个杵的材料有些奇特,似乎是金属,又似乎是石头,隐隐散发着寒冷的味道,表面却是温润如玉,上面镌刻着繁复的花纹。
数十年间,这个杵状的物事一直由颜瑟大师保存。
在与光明大神官决战之前,颜瑟大师把这个东西交给了桑桑,让她转交给宁缺,所以现在在他的手中。
皇帝沉默看着地面上那个杵状的物事,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颜瑟大师,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哀伤追忆情思。
宁缺伸手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