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尽剑神-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自坐在石上,他心里的失落越来越重,只恨自己不能修行,学不成那种可与天道对撼的剑境。

    数日内,老道士走了,老怪物也走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坐在这荒山野岭,心里空落落,有一种说不出的凄楚。

    没有父母,没有师友,但是还有老道士,还有老怪物。正是这两位老人给了他温暖,给了他自信,现在他只剩下一个木匣。

    望着面前的“仙玉神匣”,想到要找的孟太虚在揽月关修行,前途未卜,方才的事情恍若隔夜的梦境,不知道这梦还能不能醒来,这个孟老头又是什么样的人物。

    一直坐到日中他才起身,抬起头望着老怪物离去的方向,那亘古碧蓝的苍穹,他咬牙决然道:“我不识天道,但我记住了龙域,有朝一日我定然要搅得你天翻地覆!”说完,那只“仙玉神匣”骤然颤动不止,卓藏锋一只手紧紧按住。

    然后他看到地上有一道黑影。

    倏然转身,脸上瞬间又带上失望的神色,接着又转化成愤愤不平之意。

    原以为是老怪物去而复返,却没想到眼前之人却是那名神威凛凛的龙域大护法。

    古掩军脸上不带任何色彩,目光平静而淡然。

    “你想做什么?”卓藏锋倒是一点也不害怕。

    “段先生要我送你去古楞山,靠你的脚力要走到哪里,需要一年零两个月的光阴。”

    古楞山,竟然这么远!

 第二十章 有眼才识孟太虚

    古楞山。

    忘我峰的轻风带着花叶的清幽,轻轻地吹入脸颊,深吻一般涌入了鼻中。

    卓藏锋站的笔直,望着不停的朝炉膛里塞着木柴的老道士,心里止不住疑问。

    “你真是孟太虚?”

    孟太虚一身青布道袍,望着铁锅内腾起的雾气,神情专注而沉稳。

    “你在门口已站了两个时辰,为何不进来喝口水?”

    卓藏锋用了这么多时间观察着老道士,他没有开口,老道士更是把他当做空气。两个人各自忙碌,谁也没有说话。

    直到他忍不住问出来。

    “我在山底下的村庄问了四十七人,人人不知孟太虚,只说山上无道观,有破洞一顶,邋遢道士一个。”

    “呵呵呵!”孟太虚笑了,“请坐!”

    他对一个籍籍无名的少年还用请字,可见其为人。

    卓藏锋进内,四处望望,洞内只有青石几块,算是座椅,于是端坐下了。看着孟太虚清雅红润的脸和他温和深邃的眼睛,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他与高于世俗的剑修联系到一起。

    孟太虚起身为他倒了碗水,端放到他面前的青石上,望着少年清澈晶莹的眼眸,细长的丹凤眼,以及满身汗渍的衣衫,笑了笑。

    所处之地是以青石砌成,算作屋子,通往里间是暗黑的石洞,难道孟太虚就在这里面修炼?

    屋内炉灶有青烟冒出,可以嗅到浓浓的松脂味。

    孟太虚看到少年眼中有惊疑之色,笑道:“不要以为修行就必须不食人间烟火。”

    卓藏锋哑然,这老头竟然能猜中自己的心思。看着青石上缺了一个豁的粗瓷大碗,他端起来,一饮而尽。出乎意料,入喉清甜,有股特殊的香气。

    “这可都是山泉,清冽甘甜。”

    孟太虚看少年豪爽,心底喜悦,接过大碗,看上面有一个脏污的指痕,用左手袖头连连擦拭。

    他的脸上似乎有了歉疚的神色,再倒第二碗水的时候,差一点就浇到地上。

    卓藏锋连喝三碗,摆手制止老头再倒水,从背后取下“仙玉神匣”。

    从少年寻到此地,孟太虚就已经明白他的身份,此刻看少年放下玉匣,摆手道:“不急,不急!你精神充盈,暂时并无生命之忧。段千华的苦功没有白费。”

    卓藏锋听到段千华的名字,热泪盈眶,转过头说道:“我只怕辜负他的期望!”

    孟太虚长久望着少年,看他真情流露,悲不自已,点头道:“段千华对你的期望就是希望你无病无灾,不受人欺凌。这个我会帮他实现。”

    此时风从门洞吹来,清爽宜人。孟太虚轻轻挥手,一派温煦的元气流转,“仙玉神匣”凭空跃起,飞到他的身边,在老人深邃的目光注视下,那只木匣逐渐由棕黄的木质颜色变成灰白之色,接着又变成灰白、淡白,终至成为一具莹白无暇的木匣。

    孟太虚望着荧光流转的木匣,淡淡道:“这才是它原本的颜色。段千华生怕神匣太过惹人注目,是以以木色作为掩饰,苦心孤诣呀!”

    说着,老人低下头,低声道:“你名叫藏锋,就是希望你敛去锋芒,就如这匣子,外表暗淡,内里光彩烁烁。”

    孟太虚气机饱满,溢而不散,周身被淡淡的天地元气团绕,颀长的身材,污烂的道袍,在这一瞬间,卓藏锋认为老人仙气飘飘,超然凌然于世外。

    过了片刻,孟太虚眼中露出讶异的神情,眉头轻轻皱了那么一下,然后急速发出一道超然的神识。

    他闭紧双目,任凭神识在天地间游走,许许多多可望不可见,可见不可视的事物了然于胸。

    他睁看眼,怔怔出神,半晌方说:“我与段兄论剑九次,九次皆输得心服口服,而这一次,老道我简直是五体投地。”

    老怪物说败给孟太虚九次,孟老头却说输给老怪物九次,卓藏锋不解,到底谁输谁赢,一时之间,只觉得两个人世界简直是不可琢磨。

    孟太虚缓缓收敛气机,木匣轻轻坠于地上,不发出任何响动。

    他伸出同老怪物一般枯瘦的手掌按在卓藏锋头顶,这让少年莫名生出“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之感。

    此时此景,凝聚着段千华毕生心血,也见证了少年艰辛的生涯。这一切苦难的根源,能否在此地结束?卓藏锋不知道,但是他相信。

    这位天剑宗的创始人从手掌搭上少年头顶,就生出一脸肃然的神情。

    他面对的不止是剑道谪仙这种无法摆脱天道制约的难题,他面对的是交往了百年之久的老友性命般的托付。

    这个担子太重,重的犹如八荒六合之内的元气整个向他涌来。

    他把手掌收回,脸上并未露出沮丧的表情。

    虽然他已经料到少年经脉异于常人,但还是未想到竟然如此糟糕。

    卓藏锋的玄窍与经脉并不相连。如果把经脉比作河流,把丹田气海比作大海,那么他体内的玄窍就如高山,完全阻挡了河流汇入大海。

    世间修行,以经脉通畅为要,其后贯通玄窍,吸收天地元气,使之如潺潺流水,源源不绝汇入丹田气海中。

    一个人丹田气海中所存贮的元气越足,修为境界自然越高。

    孟太虚沉思。

    如此看来,少年经脉不通玄窍,根本无法吸收元气,自然无法修行。天道奥妙之深,可见于此。经脉玄窍先天所生,后天几乎难以改变。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想遍古籍秘典,并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没有记录有剑道谪仙修炼成功的例子。

    而更为糟糕的是,少年体内经脉杂乱纤细,虽然靠着“仙玉神匣”温养,勉强保持畅通,但是这样弱的经脉又如何吸取天地元气?

    正如一颗大树,经脉就是根须,根须不通,无法吸取水分养料,自然就会枯萎死亡。如果以人相比较,经脉不通,人之气血不旺,就有性命之虞。

    百川入海,靠的是畅通无阻的河流,而少年弯弯曲曲溪流般的经脉,又怎么能成为气候?

    孟太虚斟酌良久,缓缓步出屋外,望着对面一道不舍昼夜,不分寒暑,激荡不绝的瀑布,喃喃说道:“段兄啊段兄!你这是给老道出了世上最大的一道难题。”

    卓藏锋跟随出来,当时着急的寻找孟太虚,对这一道壮观的瀑布视而不见,此刻听得耳边水声轰鸣,那一道一道清冽的水从高空坠落,飞溅起无数颗晶亮的水珠。

    风吹刮来瀑布溅起的水沫,扑在脸上却是清凉无比。

    少年学着孟太虚背手而立,仰观飞瀑,头顶有一群飞鸟掠过,一老一少凝然不动。

    孟太虚看到瀑布生生不息,望着欢跳着,飞溅着,不知疲倦的水流,心里忽然萌生一个念头,默默说道:“段兄,你可以使保住他的性命,那么我也可以让他成为修行者。”

    他对着那道瀑布,喃喃道:“段千华,老道这次绝不会输给你。”

 第二十一章 山中的妖道

    孟太虚回转身,望见少年也倒背双手,出神凝望着瀑布,脸带笑意。

    “你看那瀑布,无论有多少青石阻拦,都会冲开一切,汇入河流,流向大海。你能吗?”

    卓藏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答道:“能。”

    孟太虚点头,“好!这个过程万分痛苦,你要有所准备。”

    “那我要不要拜师?”卓藏锋忽然提出这么一个好笑的问题。

    段千华曾经说过,孟太虚早已不收徒弟。他不太清楚这个道士答应帮他,是不是相当于同意收自己为徒。

    孟太虚的大徒弟已经年届百岁,白胡子一大把,现在执掌天剑宗。

    而这位天剑宗掌教弟子中就有当朝皇帝陛下。

    从即位为君算起,这位皇帝陛下也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说起来都是孟太虚的徒孙了。

    如果收卓藏锋为徒,那么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岂不是也要称呼他师叔了?

    天剑宗乃是天下修行第一门派,门中极为注重礼仪教化,若有不敬师长者,轻则逐出门派,重则废去修为。

    在修行界,孟太虚的名头就如天上的北斗,人称剑圣。但是在世俗中,他的名字只是见于传说中。

    这位脾气老好的道士修为境界之高,远远出乎那些神奇的传说,他对徒子徒孙向来慈爱有加,除了传道受业,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仁慈的长者,或者是很平等的朋友。

    每个人与他在一起都无丝毫的压力,而每一个懂得修行的人在他平和的气机中似乎有能感受到无边的压力。

    就这样一位好脾气的老人,天剑宗上下,乃至整个修行界,没有一个人不对其尊敬有加。

    卓藏锋忐忑不安,想着段千华的嘱托,寻思要不要磨一磨这老道士?

    孟太虚虽然答应帮助自己,看样子并无收徒的打算。

    但对老剑圣而言,从外表看去,眼前少年聪慧灵敏,有一股不屈服的韧性,但是品德如何,他不得而知。

    天剑宗择徒极严,若品行不佳,即使是天赋异禀,也毫不犹豫拒之门外。

    是以孟老剑圣沉吟不下,他还想再考验这个少年一番。

    “仙玉神匣”之中的物品,对救治少年有了充足的把握,此番观望瀑布,眼看水流不断冲刷岩石,岩石逐年缩小,让他联想到少年纤弱的经脉。

    陡然间心中恍若明灯照过。

    不过他不敢再看“仙玉神匣”,他生怕再看一眼,就要忍不住打开匣子。

    他性格稳重,在没有想好万无一失的计策之前,他是不会贸然开匣。

    卓藏锋最着急的还是打开神匣,老怪物神神秘秘,孟老道躲躲闪闪,都不肯说出匣中藏有何物。

    从龙域那位大护法与老怪物对话来分辨,这匣子似乎是龙域至宝,是老怪物舍弃自由换来的。

    可令人着急的是孟太虚对于拜师一事,既不答应,也未拒绝,那种不置可否的神情,实在猜不出他心中所想。

    其后两人就住在洞内。卓藏锋在外面类似于屋子的地方居住,孟太虚则在后面石洞容身。

    日子一天天过,孟太虚唠唠叨叨给他说了许多修行界的奇闻异事,也告诫他行走江湖与方外之时需要注意的礼仪禁忌等等,但就是不提开匣一事。

    “仙玉神匣”被老道士藏在后面石洞内,似乎被他霸占了,只有在卓藏锋要求带出去开匣见天光的时候才交给他。

    孟太虚烧得一手好菜,野菜清汤也能做出风味独特的佳肴,这比青云观老道士寡淡无味的伙食强了不知多少倍。

    这日正想着是不是孟老道没有能耐打开匣子,有意推脱,却见他从洞内走出,神情跟平时略微有些不同,卓藏锋忙跟在身后。

    一直走到那道瀑布跟前,孟太虚脸上显出思索的表情,只是望着瀑布出神。

    卓藏锋有些无聊,坐在地上,偶一转头瞥见一伙拿着锄头、镰刀的农夫冲上山来。

    卓藏锋急忙站起,走到孟太虚身后拽着他的衣袖,指给他看。

    孟太虚淡淡说道:“慌张什么?”

    他们大概有十来人左右,披蓑带帽,吵吵嚷嚷走到两人跟前。

    农夫们看到孟太虚还兴致蛮高的观看风景,忍不住骂起来。

    “老妖道,自从你来到古楞山,俺们这里就鸡犬不宁,不是鸡死,就是狗亡,近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全村接连死了九头耕牛。”

    孟太虚犹似未闻,转过身不去看那些农人。

    “老妖道,我们全村父老商量了一下,大伙一致同意把你赶出古楞山。”

    孟太虚置之不理,表情风轻云淡。

    卓藏锋忍不住跳过来,对着人群问道:“你们凭什么骂他是妖道?”

    一个粗壮的农人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指着孟太虚,愤然说道:“你这少年,莫要受了这妖道蛊惑。我们村庄虽然不富裕,但也平平安安,自从这妖道居住在山上,村子里经常鸡死狗亡,而这些牲畜死状都一般模样,喉间一个窟窿,显然是被妖道吸食血液而亡。”

    “但是这也不能证明是他所为。”卓藏锋加大声音。

    “你这少年好不懂事!俺们村请来茅山术士,是他亲口说的。”

    卓藏锋联想到当初在这个村庄打听孟太虚的时候,村人都摇头不知,说起山上的道人,倒是人人露出嫌恶的神色,看来此中原因竟在这里。

    他是第一次见到孟太虚,以往都是在老怪物的叙述中。在他的想象里,孟太虚该是高冠切云,凌空飞剑的陆地神仙,无论如何都与眼前这般脏污的老道士联系不到一起。

    可再看孟太虚,他的眼眸深处永远是那么从容,那么坦然,就像是一面永远不起波澜的湖水,昭示着他心底的宁静和悠然。

    这一番修为境界,当世又有几人?

    这个道人也知道段千华,也知道自己是谁,来此的目的,他一定就是孟太虚,而绝不是什么妖道。

    看村人言之凿凿,他只是奇怪孟太虚为何不向他们解释。

    看见村人又搬出什么茅山术士,卓藏锋有点好笑。

    敢问天底下修道之人,有谁不知道孟太虚?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认识孟太虚总听过他的名字。

    卓藏锋悄悄伸了伸舌头,把一个陆地神仙比作猪实在有些不雅。再悄悄望了望孟太虚,他依旧无动于衷,似乎眼前的事根本没有发生一般。

    也不知道是哪位不长眼的茅山道士,竟然胡言乱语,欺诳到这位道门老祖身上?

    卓藏锋不得不出来替孟太虚出头。

    “你们有没有人发现他行凶?”

    “不曾。行凶都在半夜时分,俺们累了一天早就睡了,谁能见到?”

    “牲畜脖子下可有齿痕?”

    “有没有不知道,伤口很大,只能看出是撕裂的痕迹。”

    “那么……”卓藏锋斟酌着,学着清官断案的模样,在地上来回踱步,“既然如此,没有人证,物证也不齐全,并不能证明什么。”

    “不行!你这个少年伶牙利嘴为妖道开脱!这可是俺们请来的茅山术士所言,怎会又假?”

    又是这个茅山道士,村人似乎把他的名号当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卓藏锋忽然想笑。

    “那个茅山道士叫什么?”

    “王克刚。”

    “现在何处?”

    那名握着锄头的农人此时醒悟过来,没有必要跟一个无关的少年啰嗦,他们是来赶走道士,怎么跟这个少年先云里雾里说了一起。

    他瞪大眼,喘着粗气道:“哪里那名多废话,再啰嗦连你一块打下山去。”

    卓藏锋装作害怕的样子,摆手道:“大叔莫要这样凶狠,既然你们是来赶走妖道,总要是非分明。那个茅山道士法力如此高强,为何不请他上山?我只怕这些游方道士摇唇鼓舌欺骗大家。”

    村人听了这话,纷纷点头。

    有人道:“王道长背后的松纹古剑可以自动飞出,十步之外可以将一颗大树劈断。怎会是骗子?”

    卓藏锋听了,知道这个王道长也是剑修术士,看样子也有些实力。他并不急着搭话,只想着如何把那个茅山道士弄到山上,到时候看看孟太虚的手段。搔了搔脑袋,忽然灵机一动。

 第二十二章 师傅快逃,我来殿后

    他想起一句俗语:“脸上无毛,办事不牢”,于是踱到一处高地,自自然然站在上面。

    这样再看众人时,就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开始侃侃而言。

    “这位王道长看起来也有些法力,既然他收了大家钱财,自然要********,索性请他上山,一并把妖道除去,那样岂不两全其美?”

    农人最容易冲动,此时听他一说,许多人都纷纷点头。

    “是呀!我们付了钱,就应该让王道长前来除妖。”

    “太莽撞了!若是我们打不过妖道,那岂不吃亏?”

    看他们心思松动,卓藏锋立刻接着道:“大家不要怕!如果王道长上山确定这个道士就是妖人,我一定跟大家一起赶他下山。”

    众农人议论纷纷,没有人对一个少年加入战团感兴趣,倒是这一番煽动起了作用,商量片刻,终于有两人向山下走去,显然是去请那位茅山道士。

    卓藏锋舒了一口气,悄悄走到孟太虚背后,忍住笑低声道:“一会那位王道长就要上山拜会你老人家了。”

    观察了这么久,孟老道的脾性他已经摸清了。这老头平易近人,波澜不惊,就像是一个眼花耳背无比淳朴的老人。

    孟太虚叹气道:“你还未拜师,就商量着要撵师父下山,本事可真不小,我看段千华都要甘拜下风。”

    他的话语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卓藏锋赧然一笑,“我只是想知道,那位茅山道士遇见道门老祖,会是什么表情。”

    古楞山在盛唐国南端,相较于处在北方的凤栖山,气候温暖多了。

    此时凤栖山寒冬未销,这里却已经开始炎热。

    山中的风向来凉爽,老来襟怀更加开阔的孟太虚眼神虚淡,平静之下实则深藏功与名。那一身污渍八糟的旧道袍临风飞扬,看起来倒也磊落岸然。

    卓藏锋看着树荫下等待茅山道士的村人,再转身看身边的道人,不禁感觉眼前的一幕十分有趣。

    随便从哪个破庙拉来一个道士,都要比眼前这个老人更显出神仙风范,孟太虚是不是妖道,他十分清楚,只是外表与凌驾于诸多修行宗门之上的天剑宗创始人比较,太过牵强不说,就他那种被人欺负到头上都不分辨一声的软弱性格,实在让他有些失望。

    老怪物多么豪气干云,那种在天地之间纵横捭阖,笑傲凌云的风范,这个老道怎么就不沾上一丁点?

    面团掉地上都会沾上灰尘,孟太虚好歹跟老怪物论剑数次,怎么就不能稍微改变一丁点呢?

    孟太虚看着瀑布,实际上想的是大海。

    他教导门下弟子,要高瞻远瞩。如果说此时仰头望瀑布,是为高瞻,那么眼观瀑布心怀大海,就可以称为远瞩。

    人固然不能图眼前,要看清事物本质,修行之路也是如此。

    卓藏锋年纪尚小,段千华心心念念要为他逆天续命。现在看来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孟太虚这个东风了。

    虽则十二岁一劫,他安然度过,那么十六岁的劫难就要靠自己了。

    想着远去的老友,想着这百十年的仗剑生涯,再看眼前秀雅灵慧的少年,这位步入陆地神仙之境,离天外飞仙只差一步的老人着实有些犹豫不决。

    段千华匣内之物使得他对这位“昔年未决胜负,平生意气相投。”的老友感慨不已。

    只要渡过十六岁,少年的生命就算是保住了。可以后的路呢?按照段千华的意思,少年赖定了他,起码他后半生的得失荣辱就在自己的手上。

    匣内之物不时鸣啸,吸取天地日月精华,日益壮大。大凡物不平则鸣,他担心时间在长一些就会破匣而出,到时候自己这点微末道行还真不敢说能降服的了。

    此时虽然少年得到“仙玉神匣”滋养,但是他不懂修行,体内没有丝毫元力,看起来似乎很健旺,实则经脉脆弱,哪里能承受得起猛烈的打击?

    他需要晶石来强化经脉。可天底下灵禽神兽稀少,最适合的晶石更是微不可寻。

    身为天剑宗创始人,虽然不在宗门,可他的命令在天剑宗比圣旨还要管用。宗门内自然有很多晶石,可惜并不适合。

    世间修道之人多如恒河沙数,能够有所作为独立标杆的却如沙海中恒和的数目。在流传下来个古籍,甚至传说中,晶石只能保住剑道谪仙的生命,对其修行却无任何功效。否则,怎么古往今来那些谪仙之人身负绝顶天资,却没有一个能修炼有成,飞霞升举?

    此时,需要的是一枚罕有的“虎魄真元”。

    所谓“魄真元”虎就是修炼了一千年以上的神虎之魄,这种虎不食凡物,渴饮山泉雨露,饥则捕食珍禽异兽,久而久之灵气酝酿在体内,形成神奇的晶石。

    而一旦修行者炼化这种晶石,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未开“玄窍”则“玄窍”自通,开通者则可以提高境界修为。

    可以说,这种虎的数量比五爪金龙还要稀少。其实“虎魄真元”严格来说已经不能属于晶石,而是一种神兽的精气神所凝聚的灵力,比起普通晶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百年前,曾经有位修行者在访求“虎魄真元”未果的情况下,写了一首诗抒发感慨:

    “时闻深山鸣虎啸,早有行者暗上心,

    若得真元凝虎魄,一重境界一重天。”

    孟太虚这些时日想了很多,每一件事都要想得妥妥帖帖,这是性格使然,也是对老友的一种如山般的承诺。

    等了许久,那名下山召唤帮手的村人终于去而复返。那名被村人神话的茅山道士施施然而来。

    一身簇新的道袍,颌下长髯飘飘,背后镇妖松纹古剑大红色剑穗飞扬,果然一派神仙风采。

    村人对他毕恭毕敬,卓藏锋望见方才与自己说话的粗壮汉子在道士耳边说着什么,茅山道士自得意满,轻轻摆手,然后朝这边望来。

    老道士背对着他,茅山道士看不到他的容貌,只能看到一名清秀英挺的少年。

    他再向眼观瀑布的老道士望去,只见对方气机平和,竟是看不出修为境界。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一笑。

    这次被村民请来捉妖,眼看离自己夸口的日期已近,竟是一无所获,不由有些心急,这才胡诌老道士为妖。

    实际上他已经摸清楚咬死牲畜的是几只嗜血的银雪蝙蝠。这种蝙蝠身体极大,成年隐藏在极深的洞穴,并不出来害人。

    事出蹊跷,以他的修为来说,对付一只蝙蝠不费什么事,对付一群就有些勉为其难,弄不好连命都要搭进去。

    数日前,他曾经遇到过天剑宗的人,想着同为道门,天剑宗又是天下修炼之士的标榜,请他们一起剿杀银雪蝙蝠,想来不会拒绝。只是近日没能再次遇到对方。他本来并无多么高超的手段,只不过是世俗武夫六品之境,眼看长生无望,只为着弄一些钱财安然养老,犯不着为这个丢掉性命。

    看清楚眼前的邋遢道士并无修行境界,他自然松了口气,看着身边对他殷殷希望的村人,他大声呵斥道:“前方妖道,祸害牲畜,真是不识好歹,若能改过向善,贫道可饶你不死!”说罢他道袍震动,猛然抽出背后松纹古剑。

    孟太虚无动于衷,卓藏锋却沉不住气了,在老剑圣耳边咋呼道:“哎呀,不好了!茅山道士亮出了宝剑。”

    孟太虚默然,依旧没有开口。

    卓藏锋眼珠转动,低声对沉默的孟老道士说:“大事不好,师傅快逃!我来殿后。”

    孟太虚忽然笑了,“你这个小鬼头,以为激将法对老道有用?还想殿后,我看待会若是动手,你会第一个逃。”

    卓藏锋脸现怒意,他最讨厌别人冤枉自己,还口道:“我虽然境界低微,但是从来不会舍弃伙伴自己逃跑。”

    孟太虚微微一怔,看他眼神坚毅,崛起的嘴角显示出受到误解的屈辱,心里暗暗赞叹,嘴上却说:“你有什么境界,只不过凭着一股子蛮气,一股鬼精灵罢了。你让那个茅山道士过来,我问他几句话。”

    卓藏锋一听,喜不自禁,老道士终于忍不住想动手了。

 第二十三章 识破伎俩

    茅山道士在孟太虚面前不算什么,在世俗之人眼里那可是神仙一般的存在。在对着孟太虚喊出那句话后,他手中松纹古剑亮灿灿出鞘,倒也有种盛气凌人之势。

    卓藏锋望着剑上气韵流动,俨然有高手风范,心中惊疑未定。

    他走到一派严肃的茅山道士身边,低声说:“道长不可自傲!你知道眼前之人是谁?”

    “谁?”茅山道士冷声问。

    “孟太虚。”

    “他是谁?”茅山道士厉声道,同时眯起眼仔细看了一眼,然后脸色闪烁怀疑的神色,再次问道:“你说他是天剑宗孟太虚!”

    卓藏锋捕捉他脸上的表情,从而得知孟太虚这个名字果然让这个茅山道深为忌惮,再看他后来眼中警惕之色缓解,知道他实在无法相信这个邋遢的道士就是天剑宗那位道门老祖。

    卓藏锋暗暗好笑,故意板着脸,装作很诚恳的样子,“是他自己说是孟太虚”,然后又谦虚问道:“道长,孟太虚很了不起吗?”

    茅山道士盯着孟太虚,摇头道:“这个老头装疯卖傻,以为披上一件道袍就是道门高人,祸害牲畜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冒充孟老前辈,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卓藏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撇嘴道:“孟太虚有这么了不起吗?”

    “住嘴!”茅山道士呵斥道:“无知小子,这个名字你连提都不配提起!”

    卓藏锋装作惊恐的模样,缩头而走,大声道:“既然如此,且看道长手段。”

    “道长,不要跟他啰嗦,快去拿妖。”村人等得心急,忍不住出言催促。

    茅山道士听了,道袍鼓荡如风,悄然飘入孟太虚身后。

    孟太虚只顾眼望着瀑布出神,对身后那道凌厉的剑气视而不见。

    茅山道士并未在背后偷袭,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