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人本该活下去的,他活着能使许多人都活得更好的,但却突然的,因为一个意外而死了。

人性也真是奇异:作为一个人、好象他才是神,他不但可以“杀”树“杀”花“杀”

草,也可以杀鸟杀兽杀一切可杀的,到头来,就算杀自己的同类:人,也理所当然似的。

禽兽杀同类,尚且为了果腹,人杀人,或为权、为名、为利、为色,或是为一时看他个不顺眼,可有时甚至啥都不为!

人也是奇特的:人一生下来就不公平,家庭、背景、运气、样貌、体格、智慧、才气,便各有不同,有的人活着可以使一大堆人为他一人而活,而大多数的人活着是为别人而活。

只不过,有一事却是公平的:

是人都会死,。

死了,再强的、再幸运的、再不得了的人都一样:

也只不过是个死人。

好人、坏人、善人、恶人都一样。

只不过,这次死的绝对是个好人。

而且是个好官。

章图。

章图在临死前突然听到“杀了”这两个字。

这无疑是一个命令。

然后他看到几个陌生人:

五个人。

都戴着竹笠、披着草帽的人,突然迫近了他。

他已感到不妙。

在他死前的一刻,不知有没有感慨。

他是个俯仰皆能无愧的好官,为何却还是有人对付他?杀害他?

人明明还活得好好的,谁有权说“杀了”就可以真的把另外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如此“杀了”。

他在临死前确定是听到了“杀了”这几个字:

那仿佛是仇家的声音。

他虽然不认识这些人,也不明白他们为何要杀他。

但他还是死了。

动手的是五个人。

戒声、戒香、戒味、戒触。

还有戒杀大师。

戒法并没有出手。

他负责照应、看风。

——上头命令是:彻底的杀掉章图,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下动手,“以做效尤”。

所以,他们就在这里下手。

在这地方下杀手,杀了人也易逃走。

他们一齐出手。

戒声、戒香、戒味、戒触一人一把戒刀,一人一刀,也一人砍了章图一刀,就把他一只左手一只右手一只右脚一只左脚全剁了下来。

只剩下了头的章图,在同一刹那又遭戒杀大师之一击。

他五指箕张。

五只手指都留有长甲。

长甲上束着修长锋利的刀。

他一手——五刀——插入他的身子里去。

章图在同时间,又连中了五刀。

他的心、肝、肾、肺、胃同时着了刀。

都遭贯穿、刺破。

戒杀大师迅速抽刀。

血光暴现。

好好的一个县官章图,一下子只剩下了头,一刹那间只剩下了个没有生命的躯壳。

众人发现之时,有人尖叫,有人怒嚎,尽皆大惊、失色、恐慌、人潮互相践踏、倾辄。

——因为死的是他们最服膺、最爱戴的人,这种惊怖是莫可言喻的。

大家一下子都没了方寸,失去镇定。

“杀手和尚”已得了手。

杀了人。

并迅速退走。

他们在撤退的时候,还做了一些手脚,例如,在完全无辜的人臀部扎了一刀,顺手挑断一个看戏人的脚筋,撞了一下一个美丽姑娘的双峰,绊跌一位老婆婆。……诸如此类。

于是,群众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尖叫哀号,此起彼落,大人小孩哭闹呼喊,乱作一团。

这就对了。

这更有利他们潜逃。

而且他们也做到了指令上另一个附带的指示:——杀了章图,且尽量制造混乱。

他们这一次的杀人行动,十分成功。

他们的确“彻底的”杀了章图。

而且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在县志上,这一天“相互践踏,狼狈呼号,枉死无数,惨不忍闻”。

只要他们也能成功的退走,这一次暗杀行动,便也就顺利平安了。

“他们能安全撤退吗?

能的。

假如他们没遇上他。

这个人。

三、美娇娘

“他”当然是个男子。

“他”穿的衣服,“他”戴的帽饰,“他”金刀大马的坐在那处,是人都知道“他”当然是个男子。

但却不然。

就算“瞎了的”也心里清楚。

“他”绝对不是男人。

——因为没有那么好看的男人。

绝无。

你看“他”那一笑的风情。

你看“他”那一流盼的风姿。

你且看“他”那一举手一投足一不自觉一不经意间所流露的风流。

看到了这些,你当然就会明白:

“他”是个女子。

而且是个极好看的女子。

——更旦还是个爱娇而爱俏,人间而不为烟的风流女子。

顾盼生娇。

杏靥桃腮。

——在在都有说不出的风流自蕴,万种风情。

可是“她”偏爱打扮成男子,而偏偏是谁都不会相信她会是个男子的女子。

她正站在台上。

她不是戏子,也不是巫师,她之所以仍在台上,是因为苦耳神僧和她身边的一名男子。

那时候,因为苦耳神僧是这场祭天酬神奠祖仪式的司礼,一直都在前排座位上垂目合十,清心正意,默祷低诵。

他打算念完这一段经文,俟台上的戏第一折演完之后,他便功德圆满,率弟子离去。

由于他在戏台旁锣鼓喧天之时仍能清心正意诵经,以致连原本陪在他身边的章图向他告辞少陪,他也没任何反应寒喧。

章图一走,苦耳神僧右侧的男子忽道:“大师父,您今天带了几位门徒来?”

因为要诵经奏乐,苦耳神僧当然不止一人前来。

苦耳大师对县官章图的辞别可以不理,但他身边那壮硕青年才一开声,他就停止默诵经文,答:“十二人。”

“哦?”那方脸俊伟的青年有点儿诧异,“今天却来了不止十三位佛门子弟。”

这时,在苦耳大师左边的她,就不屑地抿抿嘴儿,笑道:“这儿附近也有不少出家人,可不一定是苦耳大师的子弟才能来。”

俊伟青年道:“说的也是。只不过,这些人都戴着裹布帽笠,不愿让人看出他们不留头发,这不像是一般佛门弟子之作风。”

那扮男妆的女子并不服气:“既然他们蒙头戴帽,你又怎知他们光头?”

方脸汉子道:“有头发没头发,戴上去的帽子总会突起一些,裹着的布帛总会凹凸一点,只要仔细观察,有头鬓及头发,就算戴笠顶帽,也还是都看得出个分别来。”

他笑笑又加了一句:“正如你女扮男妆一样。”

女子大嗔,又要争辩,苦耳和尚却说:“但庄稼汉、乡下人,也有剃光了头贪图方便怕热的,不一定光头的就是和尚。”

方脸青年道:“如果为求方便,又何必剃光了头再戴帽裹上头巾?就算今天凑热闹装体面,但此际热个蒸笼似的,大家都淌了汗,这几人以厚布裹着额顶,脸上却滴汗皆无。”

苦耳大师知道事有蹊跷:“你的意思是……?”

方脸俊伟汉子点头道:“他们都是会家子,所以我才请教大师究竟带了几位弟子过来。”

那女扮男装的女子才凝重了起来,“他们这些人来干什么的?”

汉子还未作答,场中已发生了骚乱。

这骚乱等于回答了这问题。

骚乱一起,汉子已站到椅靠边上,踞足张望,同一刹那,女子已纵身到戏台上,竟比燕子还轻,比燕子还巧,比燕子还会飞似的。

她足尖一抵台上,也不理戏台上人的惊呼,已一手撷下背上一把深紫色的小弓,这一挽手,原来的豪士纱帽已落了下来,花地落下一头云海似的乌秀长发。

她凝注台下的神情美得令人发晕。

但这时台下大乱,争相走避,修号不已,谁也没注意这台上的美娇娘。

直至她出手。

她出手前,蹙着秀眉,不但是看,也在专注的听。

她在混乱中看,在吵嚣中听。

但她听得比看还专心。

因为她知道她看不到的却一定能听到。

她喜欢听这个声音、低沉、有力、宽容而可靠,还有一种内蕴的温柔。

她虽然喜欢跟这声音紧憧、烦缠、狡辩,但她其实打从心里也信服这个声音的主人。

尤其在这种时际:

——越是混乱、紧急之际,这语音就越准确、稳定。

英雄本就是主持乱局的人,威信是要在混乱中才见出的力量。

他的语音果然传来:

“章大人遭狙击。”

这是第一句。

女子撷下了第一支箭。

绯红色的小箭。

“杀手有五个人。”

女子拔出了第二支箭。

鲜红色的箭,十分小巧。

“第一个人穿紫麻衫戴赭帽,正自东南方溜走,正退到门前,鼎炉旁的第三人便是。”

女子认准了,又拔出第三支箭。

鲜红色的箭,如情人的血。

“第二个人穿衣短打,戴笠斗,向西南方楹联前绕第二株玉兰花树走。”

女子立即认出来了,手上已挟住了四支箭。

金红色的箭,像正烧得如火如荼。

“第三个人商贾模样,左颊有颗大灰痣,蟒皮紫团,手拢袖里,正向至面面右二门门槛石跨。”

女子马上看见了,她已扣住了第五支箭。

箭色暗红,如凝固了的血,残沉的余晕。

“第四人农夫装扮,现正自西北角退走,在西匾下倒数第三人便是他,刚用肘撞打一女子胸部,又从一摔扑倒的小童身上践踏而过。”

女子一咬牙,搭上了箭。

五支箭。

五支箭。

她竟一并扣上。

她仍未发箭。

他仍在等。

她在等进一步的消息:

第五个人的消息。

她知道他不会令她失望的。

——那声音从来没有让信任她的人失望过。

他果然没令她失望。

他找到了第五个人了:

“第五人在檐下雨渠旁,就像蛇一般自众人脚下滑行,现在窜至东北隅月洞门旁左侧竹林子外三尺之遥。”

听到了。

也齐全了。

于是她就出了手。

发出了她的箭。

一弩五箭。

一发五矢。

四、大丈夫

做人做事,不可三心两意。

两意三心,不如专心一致。——但凡伟大的事,一定要付出惊人的心力,不专心则成不了事。

专心才能有不凡卓越的成就。

读书如此,做事如此,连习武、出招,也非这般不成大器。

可是她却不专心。

从不专意。

她练的绝招是可以同时并存三心、并起两意。

她的箭法正叫做:

“三心两意箭。”

她一弩五矢并发。

射五个方向。

——每一个方向都在惊变和混乱中,有不少无事的百姓夹杂其间。

射五个人。

——五个一流的杀手,而且正是比蛇还更滑,比鼠还会窜、比狐狸还狡诈的高手。

她五箭齐发。

五矢皆命中。

无一落空。

她为这“三心两意箭法”各取了名称:

“三心”是:怡情、怡性、怡心。

“两意”系:如意、快意。

不过,此际,对那五个和尚杀手而言,却一点也不称心、一点也不顺意。

第一名杀手右踝着箭,踣地。

第二名杀手左腿中箭,仆地。

第三名杀手左膝着了一箭,跛行强撑。

第四名杀手右膝穿过一箭,强持难立。

他们分别是刚狙杀了章圆的“戒味、戒触、戒声、戒香等四人。

他们的计划本来万无一失。

他们的确也已成功得手。

他们逃走的时候各分五处,造成混乱,且在人群中鱼目混珠的溜出去。

没有可能遭人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决来不及也更无法抓到他们。

却不料……

五名杀手,同一时间伤了四名。

还有一名。

那一箭射来,戒杀和尚发现已迟。

他也断没想到他的行踪居然遭人发现,而且还来得及对付他。

但他毕竟是这些杀手里的领袖。

他要躲,已来不及。

要挡,也挡不住。

他突然做了一件事:

他抓起身边一个小童,在身前一拦。

——这一箭若射他首先就得要射死这个小孩!

泼出去的水决可能收得回来。

正如烧掉的纸不可能还原一样。

现在这一箭也是这样。

——发箭的女子不禁目定口呆:她当然不想伤害无辜的孩子,但射出的箭又教她怎么收得回来?

就在这时,突然,在戒杀大师身前,出现了一只手。

一只坚定的手。

这一只手伸出了两只手指。

两只坚定的手指。

手指一挟,就夹住了箭。

这一箭才没射着了孩子的咽喉。

那女扮男装的美娇娘这才发现:

原立在椅上的汉子已经不见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已潜至那挟持孩子的杀手身旁,及时替他和孩子挡去了一箭,也化解了她几乎造成的孽。

她舒了一口气。

暗忖:

一一他果然没让她失望。

又一次不让她失望。

戒杀和尚乍见有人出现在他身旁,为他挡去了一箭,既高兴又震愕:

高兴的是可免去一箭之厄:那一矢之势眼看会穿过小童的躯体而射着自己。

震愕的是:来者是个陌生的汉子。

也不知怎的,这汉子看去也没什么特别不得了的,但却让人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空手破长刃、英雄丈夫好汉志的感

他一向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他立即将手中号啕着的孩子往前一挡,狞狰地道:“别过来,一过来我先杀了他。”

那汉子摇摇首,仿佛很惋惜。

很为他惋惜。

惋惜得居然问他:“你还算不算是个江湖中人?”

戒杀大师抓住小童的手,紧了一紧,振声反问:“你什么意思!”

汉子道:“你要是个江湖人,就该知道威胁挟持妇孺是件羞耻的事。”

戒杀大师嘿笑道:“我只知道江湖中人是不择手段去做对他自己有利的事。”

汉子叹了一口气:“你错了,江湖上的好汉们是该做义所当为的事,你不配作为一个江湖人。”

戒杀寒了脸道:“你是什么东西,你凭什么教训我?你知道我是准?你敢得罪我,这辈子就活够了。”

汉子道:“我知道你。”戒杀大师倒是一愕:“你认识我?”

要知道,当一名杀手,居然给人认了出来,那是大忌,更何况他是杀手们的领袖!

汉子平和地道:“你是个杀手,而且还是杀手的头头。”

戒杀大师龇开多肉的厚唇、咧开像石榴一般的齿龈,露出森然的两排尖牙:“你既知道我们是什么人,还不滚开免遭殃!”

汉子摇首:“我不怕。我来这儿就是为了来找你们的。”

戒杀大师更是怀疑:“你是……”

汉子温和地道:“我只是个小老百姓而已,只不过,因知你们这个杀手集团专以卑鄙的手段暗杀好人,所以我也想做个大丈夫该做的事情。”

戒杀怀疑不定:“什么事?”

汉子摊开手道:“抓你们正法。”

戒杀望着对方那一双大手忽然想起江湖上盛传的一个人物,一个罪犯恶人的大克星,不禁惕惧起来哑声问:“你……你是谁?为什么要找我们!”

汉子微笑道:“刚刚不是说过了吗?我只不过是个想做大丈夫的小老百姓而已。你们做尽伤天害理的事,但是谁都应该将你们绳之于法。”

戒杀忽然咆哮了一声,将手上的孩童向上重重一提,提了起来,不理小孩双眼翻白,手脚挣动,咆哮道:“我不管你是什么大丈夫!你敢动手,我就先杀了他,你就先害死了这小嵬子!”

汉子语气也沉凝起来叱道:“到这时候,你还要造孽?还敢对抗?”

此时,戒杀和尚手上那名孩子,已给他扼得脸色紫胀,少了出气,没了入气。

戒杀狞笑道:“一个好杀手就是要在这种时候才见出他的手段来。大丈夫,大英雄,你叫他们让出一条路,给你老子我走个轻松愉快的,要不然,你就是杀死这小孩子的刽子手,看你那时当成大丈夫还是小王八,江湖人还是浆糊人。”

汉子忽尔沉下了脸:“好,你用小孩的性命来要胁我,你可知道像我这种人曾受过类似的威胁有几次了?”

戒杀又呆了一呆,道:“我管你几次了?现在有人质在我手上,是我凶不是你凶。”

汉子只道:“可是在我面前挟持人质的,到头来只有我凶没你凶的。”

然后他双目一睁,喝了一声,如旱地里炸起一声雷:

“一个孩子岂能吓得了我?你迟迟不杀,我先替你把他给杀了,看你还拿什么来作盾!”

他一说完,一拳就打了出去。

这一拳打出,犹如晴天一声霹雳。

本来,戒杀和尚的身旁已围拢上四名捕役和二名衙差,其中二人一个正是县官章图的亲信麻三斤,另一是衙里捕头、人称之为“风尘”的陈风,他们正偷偷掩上去,想伺机制服这悍匪。但这一声暴喝,加上那一拳所起的急风如炸,这七人立时都似给五雷轰了顶似的,不是立桩不住,就是给炸得目瞪口呆,有一个还捂着心口,敢情是心肺受不了这种恐怖的拳风叱咤。

当然,这一拳并不是击向他们的。

幸好不是。

——否则这些人一个都抵受不了。

但也不是打向戒杀和尚。

——不是打向戒杀和尚杀手,却是砸向谁呢?

你说呢?

汉子那一拳,竟是打向戒杀和尚手中的小孩!

这一拳未出,已声势过人,一旦击出,也无法可挡!

但这十分大丈夫、大气派的一拳,竟是要小孩的命,那算啥大丈夫?难道那汉子真的为了自身不受威胁,而又不能放过穷凶极恶的戒杀和尚,以致不惜牺牲掉这个原本天真可爱的小生命吗?

也许,所有伟大的事业都难免有牺性。

一切重大的战役与改革,都有必然的牺牲。

可是,人只能活一次,人只有一条命,虽然生下来就是要为另一个人或一件事而“牺牲”掉的?既然要人牺牲的人那么伟大,他自己又不去牺牲?要是人人都牺牲了,谁还有命去完成伟大的事,伟大的任命?

戒杀和尚当然没在那一刹间去推想那么多的问题。

他只是觉得意外。

他没想到眼见这个铁汉男儿大丈夫的人,一出手竟那么势若雷霆,而那么势若奔雷的一击居然只是针对他手上的一个小孩!

五、杀手之慈悲

尽管戒杀和尚是没想到,可是他绝无意思要替手上小孩挡开那一击。

他是个杀手。

他是要用别人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而绝不是要以自己的安危来保护别人的性命。

决不是。

很多人以为杀手痛快、杀手的生涯神秘而好玩,杀手的行业很浪漫奇情。

不错是奇情,但一点也不激情。

杀手只是自私,为私利而杀人。任何一个人为了私己的利益而夺取他人生存的权利,这不叫浪漫,只叫卑鄙。

因此,他们的生涯一点也不好玩,成日都为不负责任的毁灭他人性命而担惊受怕,也为自己的生命随时遭人毁灭而担忧负惊。

所以他们的生活一点也不痛快;神秘倒是真的,因为他们见不得光。

所以素仰杀手的人,只有三种:一是根本不了解什么才是杀手的人,他们以为“杀手”

是与“侠者”同义,守信重义,快意恩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实才没这种事。

二是本身就是杀手,或想当个杀手的人。臭味相投,行行出状元,在不少行业中也有行尊,杀手也不例外的。

三是人格上本就很卑鄙的人,蛆虫当然喜欢腐物,老鼠自然不喜欢光。

“侠士”不是“杀手”。

“侠者”更非“刺客”。

——可惜这点太多人都分不开,分不清。

作为一个“侠客”,必须是慈悲的,因为他急人之难,赴人之危,忧患与共,不离不弃。

但杀手不能慈悲。

刹手一旦慈悲那就杀不了人反为人所杀。

也许杀手也偶有慈悲。

那是对他们自己。

汉子那一拳打下去,戒杀和尚没有接。

他让手上的孩子来挡。

汉子那一拳,他只打孩子,不打杀手,亦不打和尚。

这一拳何其之凶!

这一招何其的毒!

“砰”!

这一拳就打在孩子身上。

打个正着。

“轰”的一声,倒下的却是:

戒杀和尚。

全场的人,都为之愕然。

那几名悄悄包围戒杀和尚的捕役,也全都顿住了。

戒杀大师也始料不及。

他要是能料到,也就不会挨上这一击了。

全场大概只有一人知道后果定是这样、效果必若如此。

她眼睛发亮。

她会心微笑。

她对他有信心。

一向都有信心。

她了解他。

她一向都是他的好搭档。

“她”,当然就是一弩五箭射倒五名杀手、当时仍女扮男妆的女子。

“叭”的一声,那孩子着了一掌,自戒杀和尚掌握中扎手扎脚落了下来,却给那汉子双手稳稳托住。

比落在厚褥上还舒服、更安全。

吃了一记“重拳”的孩子,却似啥事也没有,只“呱”地一声大哭出来。

大喊出声。

大家听了倒放下了心:

能大哭出声便没有事了。

在场的人无不惊疑震愕。

惊疑的是不会武的人们:

他们不明白为何那汉子打了孩子一拳,但那孩子完全没有事,倒下的却是那名和尚杀手。

震愕的人是练家子,习过武艺的人:

他们知道眼见的就是人人都听说过,但绝少人见识过:见识过也没可能到了这么出神入化地步的“隔山打牛”。

这确是“隔山打牛”。

这是一种很多人都知道、但没几个人会使、更绝少有人能使得如此好的武功:

隔山打牛。

这汉子顺手使来,已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这汉子年纪并不大,脸很方正,样子很直,人很温和,最特别的是有一双特别大的手。

这是位铁汉。

铁汉的手。

但这一双手,一拳打在孩子上,震倒的却是和尚杀手。

其实最惊震的,还是戒杀大师。

他眼见汉子出手。

他眼见汉子一拳打在孩子身上。

然后,他只觉一股大力自他捏着孩子咽喉的虎口骤袭而至,一种浑厚的、凌厉的、无可匹御的大力震动了他的奇经百脉,倒挫卷吞了他的内劲真气,连根拔起,使他一跤翻仆于地。

这一刹那,在杀手和尚戒杀大师内心的震荡是无以复加,莫可形容的。

因为对方的这一拳不仅打倒了他,也使他越发神骇魄散。

——莫非真的就是那大对头、大克星?!

就是因为这种接近灭绝式的恐惧,戒杀大师反而趁他战志还未完全粉碎以前,做了一件事:

他反击!

他一跃而起,一拳打向那汉子!

他已别无选择。

他只有反击。

他趁自己还有斗志,趁还不知道眼前的汉子到底是谁之前,他要把眼前这个向孩子打一拳就几乎粉碎了自己生机的人完全粉碎掉!

他要杀了他。

六、我只不过是个姓铁的小老百姓

他那一拳也不怎地,只是四极:

极快。

极怪。

极诡。

快、怪、诡这三种特性加起来,就是对手没办法招架就已挨了的他的拳。

他的拳也没怎么,只还有第四“极”:极狠。

他也不须用多大的力气,一拳便打死人。着他一拳的一定死。已经有六派的掌门人,七名大官,十四位名动江湖的武林人物跟刚才身亡的章图一样,一拳就肠穿肚烂、五脏离位,丧命当堂。

他打拳不用力。

只用劲。

奇劲。

——只有奇劲才能快而狠也能诡而毒的取彼性命。

相比之下,真力只是死功夫。

唯巧能速。

他每一拳攻击,未击中目标前,皆如蛇信般起伏展缩,故绝难以封架防御。

但他每一拳都能打死人。

因为他不是用力打人。

而是他的握拳的第三指节戴上了五只尖刺。

刺有五锋,锐刃成棱。

谁中了他一拳,就形同连着五刃,必死无疑。

谁让老虎的利爪抓上一记,难免腹开堂破,但也有挣扎余地。

但着他一拳者,却死定了。

因为他的拳指上的尖棱都淬了毒。

——老字号温家的毒。

厉毒!

戒杀和尚就叫他的拳为“老虎拳”。

谁都熬不了他一拳。

他的拳比虎爪还厉害。

——由于他为“杀手和尚”集团屡建奇功,“大头领”才授他这一种“老虎拳法”,以资奖励。

他练成了这种拳法,原本已要了不少人命的他,可更要命了。

他每一次均能要了对手的命。

县官章图刚刚就是给他一拳致命。

但不是这一次。

他要不了那汉子的命。

那汉子也没闪、没避,甚至也没跑过。

他只看准了他的拳势,忽然一伸手:

右手。

他刚才出的是左拳:

一拳打在孩子身上,震倒了他。

他现在出的是右拳:

这随随便便的一拳,就拍在他的拳头上。

戒杀大师这回正中下怀。

——太好了!

只要对方的手一接触他的毒刺,除了毒发身亡之外,哪还有活命之理?

戒杀和尚大喜过望,一面又有点惋惜:

——看这汉子声威迫人,但却是个不知死活、未知江湖险恶的蠢驴!

当他听到自己拳头发出骨折的裂声之际,才知道蠢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骨折筋断的刺心剧痛,是他完全没有意料的结果。

他的毒梭确已刺入了对方的掌心——

不。

刺不入。

对方的掌却一合,裹住了他的拳头,再骈指一握:

卡勒勒连响,戒杀和尚大师只听到自己的拳骨,就像面团一样,扭曲了,且发出了劈蓬一般的异啊。

他知道自己的拳头完了。

废了。

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但更可怕的是:

他终于可以肯定眼前的对手是谁了!

“铁手!”他惨呼骇号:“你是四大名捕中的铁手!?”

那汉子和平的松了手,放开了戒杀和尚那已变形的拳头,平和的道:

“你的‘老虎拳’太过歹毒,我只好暂且替你废了它。对不起。”

然后又和气的说:“我是姓铁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姓铁的小老百姓而已。”

这时:戒杀和尚已全然崩溃。

完全绝望。

场中的人已不再惊慌,走避,反而全都止了步、纷纷传告:

“铁手!?”

“铁二爷来了么!”

“天哪,四大名捕中的铁手可来了!”

“他来了,那就好了,他一定会替咱们老百姓出头平冤的!”

“他来了章大人就死的不冤了!”

大家都议论纷纷,也争相要看传言中名动天下的神捕铁手:

——铁游夏。

大家都想看,名震武林的名捕铁手的庐山真面目。

那本扮男妆一弩五矢制服五名杀手的美丽女子,忽然有些不甘心起来。

大家都想看看铁手是谁,铁二捕头的长相,然而只有她是铁游夏的朋友,他的知音,也是他的同僚,却竟没有人来争看她的花容月貌,羡艳身手!

她可也是名动八表的人物啊!

何况是她先出的手,先制了凶手、杀手!

所以她杏目一睁,嗔叱扬声道:“呔!我是龙舌兰,名满天下的‘京城第一巾帼女神捕’的就是我。”

然后她又字正腔圆、落地作全声的再重复了一句:

“我是龙舌兰!”

然后她强调:

“我是京华第一、唯一、一流一女神捕:龙、舌、兰!”

稿于一九九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