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只是查天王“千里恩怨一线牵”的皮毛而已!?

铁手听得心中一震:

好个“东天一棍’余乐乐!

——好个“叫天王”!

看来此行险矣!

铁手心中一震之时,余乐乐心里也惊起了七八震。

看来,刚才他抓准时机之一击,是占了上风,可是,到底有没有命中铁手,他也并未能确悉,不过、他自己也吃了个哑巴亏,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

他出于快。

以为一定能着。

他也从不失手。

——他的战斗力或不如詹朝天,但对出于时机之把握精准,却远非詹通通能及。

他这一击也确已命中了——

——但出许只是触及。

不过对方的指掌比他想像中更快三、五、七、十一、十七倍的夹了下来。

他知道这不是利器。

也不是锐剪。

但这却是铁手的手。

——哪怕只是一两根手指。

那要比利剪、利器更厉害!

——只要给铁手的手夹住他的“线”,他的线只怕就要断了,他的成名兵器也一定得毁了!

所以他立即收“棍”。

他也是说收就收。

“棍”一收,马上便软而成线,他即挂回脖子上。

却蓦然惊觉头项一阵锐痛!

尖锐的痛楚入心入肺,仿似给两块烧红的火炭分别灼于颈后、咽前一样!

他忍痛。

依然脸无表情。

他知道那两处就是铁手刚才以二指拂、沾、夹过的地方。

那两处立即如给烈火烧红了,他想将它挂回颈上,立即为铁手的指力余劲所伤。

灼伤。

可见那一“线”要是给铁手夹个正着,焉有不毁之理!

不过他素不动声色,强自忍住。

但他心中依然震愕:

——铁手的手仍比他想象中更厉害!

——不知这两指可有无沾毒!?

铁手道:“我该赞它是好线法,还是好棍法、好刺法?”

他随即一笑道:“或许,该说是好手法吧!只要手法好,什么东西拿在手上,都好使好用。”

余乐乐微微笑道:“真正好手法的是二爷您。”

他谦虚的道,“你也端的是好指法呢!”

铁手长叹道,“你确是个人物,我诚不愿与你为敌。”

余乐乐低眉合目道:“我也不愿。”

铁手长吁一口气:“但我没有选择。”

余乐乐郁郁不乐的道:“你却可以暂退。”

铁手昂然举步:“我仍要上山。”

余乐乐满怀谦意的道,“就算我阻挡不了你上山,但还是有人拦得住你的。”

只听陈贵人堂堂皇皇的道,“我不许你上山。”

只见李财神笑态可掬地道,“只要你先收了我口袋的钱,此山任你上。”

这时,詹通通也落了下来,发散目狠气微喘,悍然道:“你要上山先问我的脚——”

却听荆林前有一年轻、温和、好听的语音道。

“众卿家爱将,姑且让他上山来吧!”

八、身朝言野

这语音一发,詹通通就马上收了脚。

这语音一落,詹通通、余乐乐、李财神、陈贵人立即就垂手让出一条路来:

让铁手上山的路。

铁手长吸了一口气。

他负手上了山,外表看似凝定,内心可绝不轻松。

陈风尘、老乌、何孤单也要尾随而上,二护法。二巡便立即又合拢成阵,拦住前路,却听山上传来那好听的声音:

“也让他们一道儿上来吧。”

四人互觑一眼,神色里很有点古怪。

古怪就是不正常:

那神情是:你说他服气嘛,他又好像十分不服气;你说他不服气吧,他又显得非常恭服服膺。

——为什么会有这种神情?

铁手已不及查究。

他要上山。

他要到山上去我寻他的兄弟。

他的女友。

他更要会一会:

叫天王!

山腰还是梯田,修竹绿树,随目可见,但到山头这儿,却很荒羌,只有一丛丛的荆棘林。

刚才洪水淹至山腰,但而今已退至山角,上山的路湿漉滑溜,泥泞水畦处处,很不好走。

如要上山,不好走的路也得走。

若要办事,不好见的人也得见。

如此,铁手就见着了查叫天。

然而他吃了二惊。

一,他并不知道山上会有那么多的人。

二,他竟不晓得哪一个才是查叫天。

按照常理:铁手决不会不认得查叫天。

铁手常跟随诸葛先生出入朝廷议事,偶亦得遇查叫天,惟“叫天王”班辈远高于他,他只观见其背项而未面会其人;就算只见其背影,亦觉十分迷惑、混淆:此人常交杂于他身边心腹知交中,很难分辨出他的真正形貌来。

尽管是这样,上得山来,铁手也不该辨别不出谁才是查叫天。

理由是:

一,“叫天王”定必气派过人。

二,铁手的眼力决非狼得虚名。

可是铁手就是认不出。

至少是一时分辨不出来:

谁是查叫天?

——哪一个才是”叫天王”!?

山上有很多人,多半却窝在荆棘林里,只有几人是林外。

山峰上有两人坐着,三人立着,三人跪着,一人趴着。

趴在地上的人已死。

铁手先在心里紧张了一下。

他马上细看那死人。

——他不欲见到那死人会是他的朋友。

幸好不是。

——那是一名和尚。

这和尚身着黄色紫裟,在佛门中的身份显然不低,他满脸白眉黄须,却都沾满了血碴子、血凝块。

他的致命伤也正在脸上。

眉心。

——一个血洞。

那是剑伤。

那一剑刺得不深,并没有透头骨贯穿至后脑,但已能即时要了他的命。

连血也不算流得太多。

铁手见不是龙舌兰或小欠甚或是麻三斤,心才一舒,手却紧了一下。

因为他认得出来死者是准。

——那是烦恼大师!

烦恼就是菩提。

而今烦恼大师已死、人死了就没有烦恼了,却不知还有没有菩提大智慧?

烦恼大师就是常与“叫天王”出入军机议事的法师高僧之一,当今天子自封为玉帝,又重通晓异术之僧道老派,故常引人佛门、道家有本之上议论朝政,参与国事。

烦恼大师原是学道的,也不知怎的,一日宣称曾受天帝感召,转而成佛,而对天帝形容,与皇帝赵佶龙颜完全吻合。

赵佶一高兴之下,就重用了此人(当然还有林灵素、王仔息、菩萨和尚、一恼上人等十数三教九流的人物),得以出入舍房,竟涉政事。

这人后来跟菩萨和尚、一恼上人等,见蔡家声势浩大,为道士林灵素、王仔息等撑腰,便转投“叫天王”一伙,以壮声色。是谓“法”、“力”相佐,“名”、”势”结党,以致“一线王”查叫天声威更盛。

而今,这号称可呼风唤雨、应在朝亦有翻云弄雨之能的烦恼大师,居然卧葬山头,此事、此案、此地的恩怨,恐怕不易、不宜、不可能随便消了。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铁手就深吸了一口气。挺了挺胸膛,把他本来已够壮阔的胸膛,挺得更壮更阔,将他本来已挺直得像一杆标枪似的背脊,更挺直得像一株绝壁上的傲杉一样。

铁手已没有选择:这么多年来,他已习惯在江湖的大风大浪中乘风破浪,遇挫不折。遇悲不伤,甚至敢对风雨说,既要凄风苦雨就来得更狂风暴雨些吧,生怕的反而是那些杀自背后的阴风冷雨,更教人难防。

他习惯遇上压力之际,便吸气、挺胸、撑直腰板,仿似是走夜路遇上妖魅的人,要过关就得要眼放光、额发亮、连肩腰上点着的两点人气的“内火”也决不能让它熄灭,才能制得住、罩得住、唬得了这些拦路的魑魅。

是以,他遇上压力,反板直腰身,碰上大敌,更加挺起胸膛。

他本就熊背虎腰,身形壮阔健硕,加上他向来爱穿玄色铁衣,葛色长袍,更令人有一种像他的国字口脸一般的沉甸厚重的感觉,一般敌人,要予他压力,多让他反压得承受不了而折断退却。

——故此,人叫他“铁手”,可不止因为他姓“铁”,他对付歹人手上绝下放过、决不容情,也不只为了他有铁棍般的意志与身躯,还有沉厚浑实的功大力,更重要的是:他就如一块好铁,压力对他而言,反而成了要磨淬砺他成为一把利器的必要条件。

可是,他此际遇上的是“叫天王”。

——遇上查叫天,铁手这一块好铁,一名好汉,因而受到更强大的锻练,还是遭受更强力的折断?

铁手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在过去不断的战役里,他在考验自己的实力。

今后也是。

人只有在不断的战斗中(哪怕是文的武的动的静的)才能真正成长,才能真正迫出自己的实力与潜力。

不过,眼前到底谁才是叫天王,倒十分令铁手迷惑。

铁手马上选择了坐着的两个儿:

他当然不会去选那三个跪着的人,也不人去选那三个站立着的人。

——那三个跪着的人当然不会是“叫天王”。

他们诚惶诚恐,宛似大限临头,当然下会是“一线王”查叫天。

——除非查叫天混在里边,来予他致命暗算。

所以他不会“选”这三名跪着的人作“查天王”看待,但并不是说,他完全没去“注意”这三人。

实际上,他对这三名“待罪跪地”的人也十分留意。

而且其中一名,还是他所认识的流犯。

另外那站立着的三人,铁手也认得其中两名:

那是“老张飞”查天王身边的四名心腹手下、弟子、门生、徒儿:“四大天狼”的其中两人。

那两人也是扎手的人物。

不过,不管这站着或跪着的人,都决不会是查天王。

——就算“一线王”查叫天要狙击他,也犯不着这样屈尊降贵。

因为今天在这“不文山”上,查叫天一伙的人已可谓占尽了上风。

他们高手如云、人手众多,且好整以暇、占尽地利之便。

他们若要杀死这一干捕快,已不必再伏暗狙。

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那两个坐着的人了。

这一来,“查叫天”就呼之欲出了。

因为那两个坐着的人。

一个面向着大家。

一个则背向诸人。

面向大家的人,目若铜铃,眉毛似戟,根根倒插向天:头戴盔甲,血盆大口,满脸满腮虬髯在他颧下颊上盘根错节;鼻孔翕动,鼻翼赤红,如同袖风送火一般;身长八尺,肤坐如山,简直是坐着也比人站着的高大,一旦走动起来只怕就像头巨兽;他向铁手瞪目怒视,不是不怒而威。而是怒而威,更威令人骇;他用一根食指指着铁手,那么一根指节已比寻常人三根勃起的阳具更粗;他光是手腕已比别人的大腿更壮更阔。

另一人瘦小。

虽然他背向铁手,但仍感觉得出这人:

一,年轻。

二,潇洒。

三,除了莫测高深之外,铁手还感觉到对方已看见了他,但他却“看不见”对方的样了貌。

奇妙的是:铁手看到了长一个雄武的人,就想起了一个人。

一个历史人物:

燕人张翼德。

——张飞。

三国时代西蜀的一名虎将,与刘备、关云长桃园结义的张飞。

但那背向他的年轻人也让他想起一个人:

一个当代人物。

一个他身边的好友、兄弟。

——无情。

足智多谋、看似性情孤僻、但热情深藏于心底的大师兄盛崖余。

铁手也不知道他因何会这样想,为何会作这种联想。

阳光照在铁手脸上。

他只觉一阵眩目。

那两个坐着的人,不但是居高临下、而且也背着午阳。

铁手突然省觉:

他所处的位子十分不利。

尤其是面对像查天王如此强敌、这般高手的时候。

但他却不能转移位置。

因为余乐乐、詹通通、李财神、陈贵人,都押在他的身旁。

他只要稍离原位,那么,面对查天王(不管哪一个才是)的压力和杀气的,就会换作是陈风、老乌和何孤单。

他可不想让他们承担他的风险。

所以他逆风而上。

不仅逆风、也逆锋。

逆阳。

逆敌。

只见那像张飞一般的虎汉用手一指,“你还不认罪?”

铁手很有点意外。

这意外倒不因“叫天王”劈头第一句就判他有罪,而是因为这“一线王”的语音。

这语音很温文。

声调尔雅。

甚至还带点友善和稚气。

这不像是“叫天王”说的活吧?也更不像是那比虎还威比狮更猛比禽兽更的巨汉喉头里发出的声响。

但不是他、不是查叫天,那还有谁?

他心中有惑,口里却说,“何罪之有?天王明示。”

“你刚自此山离去,山上凶案,阁下岂能椎得一干二净!”

铁手坦然道:“如果是‘杀手和尚集团’的杀手之死,那么,我虽未来下手格杀,但至少曾亲眼目睹他的身亡。这些杀手杀人无算,自是该死,因何罹罪?如与他们之死无关,我更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尽管查天王话锋犀利,但语调却仍保持十分文雅动听,跟他的形象委实有甚大距离,“就算不提这山上血案,你刚才在上山之时说了些什么话来着?”

铁手倒为之一愕:“我说了些什么话来着?”

查叫天笑了。

他居然是吃吃地笑。

“名捕铁手居然把说过了的大逆不道的颠覆话语,片刻就给忘了。”

铁手心中甚觉诧异:因为边种带着稚气和媚意的笑使他想到“花枝乱颤”几字,但这形容又怎会发生在咤叱风云、只手遮天、名动朝野、威震天下数十年的“叫天王”之身上?

他百思不得其解。

到这地步,他也只有不求甚解了。

——因为迷惑会影响战志;一个人只要还有疑虑就不能专心一致。

专心,下一定能胜利,但不专心就一定不能取胜。

努力也一样。

是以,一旦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得要集中精神、埋首苦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样,纵不能成功,也一定会有成绩。但如果在这过程里受到挫折,产生疑惧、产生疑惧,或听信他人不着边际劝告或摆布,那只是减缓了进度、减弱了斗志,泄了气。

坚定决心,一往无前,是战斗者必要的状态。

对敌尤然。

——遇大敌更须如此。

无疑,“叫天王”是当前一等一的大敌。

对付这样一个似敌友,非敌非友,时敌时友,是敌是友的人物,更不能有大意、疏忽和分心。

虽燃此时的铁手,心中很是不解。

但他聚神凝志,以于剑是一剑,万魔迷心魔的心态,不管“一线王”有几个?在哪里?

到底是谁?他都决心与之周旋。

到底。

所以他昂然问:“我刚刚确是您的护法和巡使们说过,你们私吞赈灾公饷,这笔款子我定会追讨到底。这不是颠覆流言,我说的只是真话。”

只听查天王阴柔一笑,道,“什么真话?你话里还侮及了朱励节度使勾结贪赃,又诬他在槁什么‘小朝廷’,也犯上诋及了圣上、太傅、丞相不恤民生,倚势贪横,昏庸无能,强征花石,这都是造反的话,不但要杀头的,还得要抄家灭族的哩!”

铁手凛然道:“这些也是实情。我非但在这儿说,还要上奏直谏。”

叫天王睹睹有声的道:“果有勇色!你还是准备个五马分尸、抑或是满门抄斩吧!颠覆造反,天理不容,在你还是执法捕役呢!”

铁手冷笑:“凡是不中听的话,就列为造反谗言;凡是不听话的人,就视同叛乱暴徒。

这样下去,国将不国,祸亡无日。还有敢说真话的吗?

叫天王嘿地一笑,“好,又一句反话!你说这种话,就算没有叛反之意仍可有想过听者有心,影响多巨!身为御封名捕,出入朝阁,全是圣上恩赐,而今大逆敌言,身朝言野,还不知悔,不识检点,今天我若将之就地正法,也只是替皇上执行清除祸国乱党而已。”

铁手丝毫不畏不屈:“就算我身朝言野,把话说过了火,但要铲除乱党,还是待我先把阁下和你的侍从先行格杀,才轮到我返京自缚,到圣上殿前自首请罪。”

查天王猛喝了一声,叱道:“大胆!”

奇怪的是,这一声喝,宛若焦雷,跟先前温和、文雅之语音竟迥然不同。

“胆大持正”铁手双眉一轩,道:“有何不可!?”

叫天王却又回复地那清柔、轻柔的语音,十分讲理的道,“我身为呈上指派的观察吏兼上将军,又有‘金紫应奉宝鉴’,你敢动我!?”

铁手豁然道:“有什么不可以?你既知圣上恩惠,却假公济私,横行霸道,有辱圣德!

你就我谋叛,我只是说了几句直话:我要不是为了社稷家国,犯得着说这话来自寻死么!但你却是自封巡使、私拥护法,手上还有天将、天狼,更自立为王,连军队都有了,这不是摆明的造反是什么!?”

他说到这里,稍稍一顿,只听叫天王一时无语,只有老象打鼾般的粗重呼息声传来。

铁手索性把话说到底:

“你杀我,不过是公报私仇,才来个就地正法;我要追究,是为民除害,为国杀奸,是谓替天行道,以清君侧!”

第十二章兵分二路

一、斩首示众

一时间,大家都静了下来。

好一会,叫天王那边和铁手这边的人都没作声。

只剩下两种声音:

那那三名跪着的人里,有两个都发出了声响。

——不由自由地。

原因是。

一个跪着,不住的叩着头。

他的头已瘀了一大片,还夹嵌着泥块和血,但他还是不住的叩着头。

甚至在铁手扬声说话之时,他还是好捣蒜一般叩着头,嘴里还喃喃不已的说着求饶的话。

——当然是向着“叫天王”。

那个巨灵神也似的大汉。

可是那“大汉”望也不望他一眼。

在他眼中,这个叩头的人,仿佛不是人。——就算是人,也不过是个死人。

略为不同于一般死人的是:这“死人”仍能发出声响。

另一人也是跪着,但并没有叩首。

不是他不叩头。

而是他失去一切动作和能力。

他全身唯一的动作就是颤抖。

不住的颤。

不停的抖。

他是那么的害怕、恐惧,以致他除了哆嗦之外、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什么动作也做不出来,甚至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只颤个不停。

——那狮脸虎目的“一线王”,就巍然坐在他身前。

在这“老张飞”的眼里,可没有这个颤哆的人。

他仿佛完全不当他是一个人。

——而且连一只狗都不如。

三个人中,只有一人无声无息。

那是个驼子。

一个大鼻子、须发苍黄的驼子。

他已上了年纪,显得很沉着、很沉凝、很沉得住,眸于里也吐露着一种深沉的悲哀。

他完全没有发出声音,安静得有点儿哀莫大于心死似的。

但铁手还是听得出他是有声响的。

他的声响来自他的呼息。

——此人内力很好。

——但却受了伤。

——伤得不轻。

铁手“听”出了很多东西。

因为他肯用心去“听”。

他有时候甚至认为,只要用心去听,不但能听出别人听不到的东西,甚至也能听出别人用眼睛也看不到的事实。

他的耳力很好。

那是因为他内功高。

更重要的是;

他肯用心听。

譬如,他现在就分明“听”出了:

第一、二人极为畏惧,甚是惶恐,第三人受了伤,且伤得不轻但却不怕。

——能够在“老张飞”这样的庞然人物前而全然无惧,那毕竟已是个人物!

只听“叫天王”又回复了那杀气腾腾的声音:“格奶奶原,来的可都是衙里吃公门饭的伙计?”

在铁手身后的陈风施礼答,“我是陈风尘,是这县里的班房总捕头。”

陈风既然答了,何孤单也打亮了招了,揖道:“我是个县里刑捕参副,兼知县参政事。

我叫何孤单。”

老乌只道:“我姓乌,名干达,属追缉执达吏主事,人叫我老乌。”

“叫天王”冷笑道:“你们来了就好!都是班房衙门里的兄弟,那就好办事了。我正要借这山头来办几个人、判几宗案子,你们来作个旁证,以免日后江湖人传我查某人光凭好恶,任意杀戮。”

三人面面相觑,话虽听明白了,但不明白的都是查王有何用心、真正用意?

铁手道:“判案定罪,不回衙里去升堂,按公依法执行,却来这荒山野岭仓促定谋,恐怕于理不合。”

只听那“巨无霸”嘎声叱道:“铁游夏,你虽是名捕,但今天你也涉了案,可容不得你巧言借机脱身脱罪!”

然后查天王向身后的荆棘林里喊了一声:“马军师,你出来给大家说说原由去!”

有人应了一声,徐步自荆棘林里踱了出来。

铁手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悠闲。

——来人从容悠然。

铁手就知道荆棘林后有人、但他至少只能感觉到那儿有不少人,但并不能确知那里有多少人,是些什么人。

但他绝对能肯定的是:

那都是高手。

就算不是高手,也是一些异常的人。

他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判断,那是因为:

真正的高手,就算在那儿隐伏不动,也会漫发出一股杀气,或是异于寻常的呼吸。

甚至是没有呼吸。

——连像铁手这样的高手也觉察不出他呼吸(但却能察觉确实人在那儿)的人,当然是高手中高手了。

普通人只是人。

那并不可怕。

因为谁也应付得来。

高手就可怕多了。

但铁手不怕。

因为他也是高手。

对付高手大可应付自如。

不过,绝顶高手就极为可怕了。

而世上绝对有这样的绝顶高乎:他们虽然只一个人,但却仗恃了他们的武功、智慧、运气和权术,掌握了数千百人的性命,甚至控制了全国上下子民的前程与命运,乃至影响天下万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死荣辱。

确是有这种人。

确然有这种事。

——至少,眼前的查天王就是一个!

恐怕,现刻悠然步出的人也是一个。

这人很白净,很注意饰自己,来到这刚水退的泥泞地,比起其他的人,他的袍裙履几近全无污渍;他下颔很尖秀,花旦样的脸,眉目和衣饰都很淡,反而显得他唇上的两撇胡子十分活跃浓烈:就像在他人中两写了一个会跳跃的“人”之毛笔字。

铁手当然听说过这个人。

他也曾见过他。

这人是个极厉害的人,也是所有重大组织里都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是查叫天身边的军师:马龙。

他不但替“一线王”出谋献计,定策决议,很多时候,他还代表了查天王出席、书面,代替“叫天王”行事、行动。

所以铁手碰见他多于直接面对“老张飞”查叫天。

是以,朝中奉迎他的人,郝赞他:

“是叫天王的智囊,一线王有马军师为他行军布阵,出谋定计,是如日方中,天下可行。”

甚至有人怀疑:

“没有‘胡刀’马龙,‘叫天王’也不致声名大噪。”

的确,这十几年来,“叫天王”收编了马龙之后,许多事都交给他了,他也少出现料理了。

但却声名更壮。

然而“风林火山”马军师的说法却是。

“没有叫天王,焉有我马龙?”

他甚至还对外宣称。

“就别说我只会想鬼点子,手上功夫不行,没查天王保住我,我光凭张嘴皮子有个屁用了;就是施谋略定计策,若不是有叫天王更正纠正,我早已人翻马卧、遭人算计了,还什么军师不军师?我只是‘一线王’手上一个军兵,‘叫天王’才是我的师父!”

他在朝中,逢人都那么说。

在江湖上,也散布这传言。

那时,铁手的大师兄无情听了就说:“马龙此人,深知自保之道,是行远路之人。”

而今,铁手就在此时此际见着了这个人。

老乌也认得这个人。

——他给铁手送查叫天的信,就是马龙着他交来的。

所以他向陈风、何孤单低声说破:“他就是‘风林火山’马龙。”

陈风毕竟是他的“上司”,何孤单也算是他半个“上级”。

不过,就算他没说出来,陈、何二人也心知来者何人?

——武林中,毕竟没几个“马军师”。

——叫天王麾下,也没几个智囊谋士。

马龙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陈风心里马上作了估计。

假使叫天王是与铁手为敌,那么,铁手要应付的大敌,至少就有余乐乐、詹通通、陈贵人、李财神;这四个人每一个都不好惹,更何况四人联手?何况现在又加上了这个智计动江湖的“风林火山”马龙?

这还不把“叫天王”本人计算在内!

何孤单的一颗心更往下沉。

本来,他以为就凭“叫天王”麾下的“二护法”、“两巡使”,铁手或可一拼(至少还有自己、陈风、老乌六扇门派系三人的支持)。

但而今看来大势已去、局面甚危。

因为连”四大天狼”也来了两人——另两人恐怕也不在远处。

——自己等三人要应付“四大天狼”又不易解决了,何况铁手要独并余、詹、陈、李四大高手,还外加一个足智多谋的马胡刀?

他就知道今天准没好事。

遇上叫天王,更没好下场。

可是戏已开锣,演员就得上场。

就算只得一个观众,就算只剩最后一场,就算明知是悲剧下场,戏也得演下去。

哪怕是惨淡收场。

有的人善于逃避。

有的人勇于面对。

——逃避的结果,永远是小问题成了大问题,本来不成问题的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敢制造了新的问题。

面对问题的却没有问题。

——因为问题都给他克服了,哪还有问题?

只要问题不是大得把已吞噬了,变成了另一个问题。

马龙唱喏问好:“铁二神捕,别来无恙?”

铁手回礼道:“马军师一切可好?”

马龙直截了当:“刚才我们这几发生了一些小问题。”

铁手问:“什么问题?”

马龙道:“刚才这边,有人破堤坝,让洪水决浅,淹没了不少农田住户。”

铁手道:“刚奢流肆威,我也在这山上。这场面我亲睹了。”

马龙道:“但你后来还是离开了,是不?”

铁手道:“是。”

马龙仍好整以暇的问:“之后二爷到哪里去了?”

铁手用手一指对山:“大角山上抱石寺发生火灾,我赶了过去。”

马龙一笑,道:“我们却与二捕爷刚好相反。我们原在大角山飞来石那一带,见一文溪这边水患,立即就赶了过来。”

铁手道:“我们却没在路上碰着。”

马龙道:“想必二捕头是绕不文山而行,但我们却是直取杀手涧,大家因此为没碰上。”他一笑又道。

“昨晚当真是水火交煎,大家都疲于奔命。”

铁手楔而下舍:“却不知你们遇上的是什么问题。”

马龙不在意地道:“小问题。”

他用手一指那名不住叩头的汉子,道:“这人叫德步西,是这一带的飞贼。他在抱石寺起火时,大山角那一带的居民都赶上大角山救人去,他却趁火打劫,乘虚窜掠,劫了两家,遇上一家妇人高声叫贼,他一刀杀了,连襁褓中的孩子哭啼,他也一刀宰了。我们所以就赶来堵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