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天龙中少林赫赫威名,最强的四绝中有三位都修炼了少林绝学,但到了射雕和神雕中,少林却是几乎没有戏份,两次华山论剑也根本没有参与。
  这是为什么?
  顾承认为,有两大原因。
  第一是嵩山不在南宋版图内,不敢与金国明面对抗,地位颇为尴尬,出场不如不出。
  第二嘛,则是在这期间发生了火工头陀之事,导致少林寺分裂,实力大损。
  倚天屠龙记中提到,少林曾经有一名厨房中烧火的头陀,因为不服管教,偷学武功,杀伤一众僧人,最终逃之夭夭,赵敏的仆从阿二和阿三,就是此人的传人。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哪个门派传承多年,都要出些意外。
  但偏偏就是这么个小人物,引得寺中高僧大起争执,互责互咎,最后罗汉堂首座苦慧对众僧推诿之态大感悲愤,一怒之下远赴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
  如此一来,少林寺真的元气大伤了,一直到倚天时期才缓过来,重回昔日的实力和地位。
  “那么火工头陀的事情发生了没有?”
  “应该发生了!否则这老和尚不至于出现在这,莫非是想要化缘?”
  顾承脑海中闪过这些信息,再看向苦慧禅师时,目光就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微笑道:“原来是罗汉堂首座,久仰久仰!”
  苦慧禅师猛然怔住。
  少林自从玄慈方丈逝世,武林声望大跌,北宋被灭,更是牵连颇重,这几代弟子都十分低调,等闲不下山,他的身份连江湖中人都没办法一口道出,这位嘉王殿下怎么……
  “莫非宋廷有向武林开刀之意?”极度的震惊后,就是警惕。
  苦慧不是一味苦修的和尚,否则也没有大魄力破出门墙,从一个称呼中,开始浮想联翩。
  而王妃巴巴地看着,等着这位高僧为她出头,没想到苦慧长眉飘飘,口中阿弥陀佛不知念叨着什么经文,竟然秒怂。
  “倒是够威风,不过一点都不知道怜香惜玉啊,臭男人!”
  冯蘅此时已经敏锐地察觉出顾承对于王妃拒而远之的心思,自己无意中卷入漩涡,成为了挡箭牌,心里大恨,但侧头看着他三言两语间,将一切不服镇压,又有些佩服。
  于是,她漆黑的眸子一转,身子软软,依着顾承,挑衅地望了王妃一眼。
  聪明人都知道,骑墙派是最没好下场的,反正与王妃之间是不会有缓和可能的,既然顾承需要,她就与这高高在上的女人斗一斗又如何?
  王妃何时受过这种明目张胆的挑战,凤目含煞,恨不得下令将冯蘅乱棍打死。
  可她真的不敢。
  平生第一次,生出一种叫做惧的情绪。
  那与她肌肤相亲,生儿育女的官人,陌生得就像是个……真正的皇子龙孙!
  入府后,王妃回到东院,颇有些失魂落魄,然后就发现王府内的下人也被清换掉了不少,基本上她安排的心腹都不见了。
  不过终究有漏网之鱼,一名老妇双手承上书信:“韩大人托老身将此信交给娘娘!”
  “叔叔的信?”王妃扬了扬眉,接过信来细细一读,不由地勃然大怒:“居然与江湖人士往来,还在练武?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老妇吓得连连发抖:“娘娘怜惜,娘娘怜惜,千万不能让殿下知道,否则老身一定会被赶出府的啊!”
  “我回来了,看他还……”王妃刚要发威,就想到了王府门前的憋屈,将敢字硬生生咽下去,“明日我就去宫中,请皇后娘娘作主!”
  另一边,顾承将冯蘅安置在他的院中,坐在堂内,挥了挥手:“请他们进来!”
  下人很快领着两人走进,看到艳光四射的冯蘅倒是面无表情,显然都不是为女人所动之辈,可看到彼此后,却是面色微变。
  因为他们正是洪七和苦慧。
  一个丐帮副帮主,一个少林罗汉堂首座,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出奇地相似:
  “少林居然也投靠了嘉王?”
  “丐帮居然投靠了朝廷?”
  顾承欣赏着他们的表情,做了个请的手势,率先开口道:“六欲公子已经伏诛!”
  洪七闻言一震,大喜道:“好!”
  他没有怀疑,一来是顾承的身份,金口玉言,绝不会在此事上作伪,二者数个时辰不见,顾承的身上也多了一股气势,那是真正与敌厮杀,生死之战的磨砺。
  这一刻,洪七真的心悦诚服:“殿下除此大害,更为我丐帮弟子报仇,大恩不言谢!”
  除了黄裳外,他也是一步步看着顾承成长起来的,短短半年不到,从一个初通内力,毫无战斗经验的皇家子弟,变成了能搏杀六欲公子的强者。
  这种崛起,比起单纯的皇子身份,更能得到武林中人的认可。
  苦慧见了更是肯定丐帮这天下第一帮成为了朝廷的爪牙,想来自己的身份就是这样暴露的,心中一冷,却也不慌乱,平静地等待着顾承的招揽。
  然而顾承怎会按套路出牌,开门见山:“火工头陀抓住了么?”
  苦慧惊得险些跳起来。
  家丑不可外扬,丐帮也不可能知道刚刚发生的火工头陀一事,更何况远在临安的顾承!
  莫非少林内早就埋下了朝廷的眼线?
  顾承摆了摆手道:“大师不必惊疑,火工头陀一事,是我截获天忍教情报所得,蘅儿!”
  冯蘅原本一直不知顾承为什么要她作陪,现在才明白,落落大方地开口:“天忍教乃是金国皇族成立,专为金国征伐侵略,一统天下而用,以重金吸纳各方高手,训练暗杀秘谍,派遣细作潜入我大宋,明里和中原武林结交,暗地里伺机分化……”
  寥寥数语间,就将天忍教的神秘强大,野心勃勃勾勒了出来,洪七和苦慧顿时勃然变色。
  前者则想起了丐帮近年来不少分舵莫名被灭,事后无论怎么追查都抓不到真凶,扑朔迷离;
  后者更是直接怀疑火工头陀是暗中投了天忍,才会犯下那罪大恶极之事,反出后更是无影无踪,让少林派出的弟子铩羽而归。
  天忍教这个黑锅,背得结结实实。
  苦慧起身一礼,就要朝外走,顾承见了淡淡地道:“如果我是大师,此时绝不会回少林!”
  苦慧身形立止,恭声道:“请殿下指点迷津!”
  顾承道:“我知你怕少林元气大伤,被天忍所趁,可大师有没有想过,嵩山位于金国境内,能否与金庭大军抵挡?”
  苦慧眉毛颤了颤,终究是苦涩地道:“不能!”
  顾承道:“所以大师既然来我南宋,正是天佑少林,你当可另立一脉,将少林武学与佛法精神传承下去!”
  另立门墙,以传薪火!
  这如一道闪电,劈开苦慧心中的迷雾,他这些日子不正是有这个想法?
  但让他立刻下决定,还是有些迟疑,尤其是这个建议从嘉王口中提出。
  苦慧可不希望完全成为朝廷的附庸,神色变化莫测,冯蘅在旁看着,突然道:“小女子有个想法,不知可否讲出?”
  顾承看着她,有些惊讶,苦慧也不敢小觑这毫无武功在身的弱女子:“女施主请讲!”
  冯蘅感受到了顾承的目光,抿着嘴嫣然道:“大师可还记得莆田少林?”
  此言一出,堂中众人顿时恍然,苦慧更是首度露出一丝笑容:“女施主秀外慧中,点拨之恩,老僧铭记,确当振兴南少林!”
  南少林乃是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李世民有功,唐太宗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不过在后来安史之乱中被毁,直到明朝方才重建,在书剑恩仇录中还有过出场。
  由于年代距今算是久远,方才谁都没有想到,直到冯蘅一语点醒梦中人。
  苦慧重振南少林,一来不算判出门墙,可保全名节,二者也是为少林开枝散叶,留下了退路,第三那是前朝所认,不会完全成为朝廷的附庸,简直再完美不过。
  当然,借助朝廷的势力还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重建寺庙,修葺佛像,招揽弟子乃至后面的习武修炼,都是需要大量钱财。
  只是既然丐帮都已与朝廷走得这么近,顾承又隐有一代雄主之势,他南少林又岂会不知好歹?
  这事关重大,再商量了初步细节后,洪七和苦慧才退下。
  顾承带着冯蘅回了房,笑道:“没想到你倒是我的‘贤内助’,一句话省了我许多功夫!”
  自今晚起,丐帮少林的部分力量当为他所用,江湖势力的雏形终于搭建起来。
  这个速度远远比顾承预料中来得要快!
  冯蘅眼波流转,眼中涌出一股似醉非醉的奇妙:“殿下,我帮你做三件事,完成后你就让我离开,如何?”
  顾承伸出手,细细抚摸她光滑细嫩的脸蛋,轻笑道:“你见过入了虎口,还能安然离开的小兔子吗?”
  冯蘅俏脸生霞,羞急着刚要起身,就被顾承拦腰抱起,惊叫一声,往床上摔去。
  冯蘅大惊失色:“你堂堂皇子,未来的九五之尊,难道要用强?”
  “那可不……会!”顾承大喘气,欣赏着冯蘅难得一见的小兔子模样,笑道:“做戏做全套,今夜我们自然要睡在一张床上的,放心吧,只是睡在一张床上!”
  话音落下,拍了拍手,不多时,侍女入内,服侍两人洗漱,有一位老仆妇还拿了一方白绫,垫在床上。
  冯蘅看得魂飞魄散,这个准备是怎么回事?下人这么熟练又是怎么回事啊!
  顾承其实也怔了怔,他可没吩咐这个,想来是投其所好,强忍住笑,往床上一趟:“睡吧!”
  一夜无话。
  一夜没睡。


第十九章 入宫布局
  日上三竿。
  “小姐!小姐!”
  在丫鬟的呼唤声中,冯蘅迷迷糊糊地爬起身来,摸着身上的被褥,啐了一口。
  丫鬟端着洗簌的盆子,入了里屋,见冯蘅坐在床上,粉脸桃腮的模样,吃惊地张开口:“小姐,现在才起来,嘉王第一晚到底要了你多少次啊……”
  “别胡说,他可占不到我的便宜!”冯蘅大羞,恨不得撕了丫鬟的嘴,压低声音道:“我让他向东,他不敢向西,我们只是在一张床上,他连碰都没碰我一下,我只是没敢……没想睡,细细观察他罢了!”
  丫鬟看着白绫,信了,露出钦佩。
  小姐的诱人连同为女儿身的她都抵挡不了,都同床共枕了,嘉王居然把持得住,肯定是被迷惑了,小姐好棒棒!
  “入府第一夜,宣誓主权,那王妃肯定要来发难,接下来得站稳脚跟,看来少不得用些手段了!”
  冯蘅对镜梳妆,打扮得漂漂亮亮,振作精神,开始在后院散步。
  摆明了,就是要刺激王妃。
  然而王妃真正受到的刺激不在此,当她带着仆妇,要入宫向皇后告状时,居然被一队侍卫拦住。
  “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拦我?”王妃震怒,但那些侍卫却淡定地出示令牌:“殿下有令,王妃娘娘受奸佞荧惑,需在府内安养!”
  “我被奸佞荧惑?”王妃万万没想到顾承倒打一耙,几经呵斥后,那些侍卫理都不理,回到房内,终于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坐了下去。
  出嫁从夫,她以往在王府中说一不二,颐指气使,那是真正的赵扩太过懦弱。
  现在换成顾承,再敢放肆,就是自讨没趣。
  当然,这种手段可一不可再,以韩家在京城和朝野的影响力,不可能真将王妃一直囚禁在府内。
  所以此时顾承已经进了宫。
  王妃韩氏的回归,给他提了醒,江湖那边的事情虽然重要,但朝廷也不容忽视。
  毕竟他的根在这里,若无皇子的身份与权势,单凭武力压服,想建成强大的势力,不知要走多少弯路,耗费多少心血。
  而如今是绍熙四年,按照历史,一年后的七月,就是他登上皇位之时。
  但那种登基方式,却是顾承接受不了的。
  受大臣裹挟,龙袍加身,逼父禅让!
  这个父嘛,就是面前年过四十,却已满头花白,精神萎靡,说话有气无力的宋光宗了。
  顾承看着便宜老爹,实在有些同情。
  光宗的人生第一阶段,是十八年的东宫太子生涯。
  注意,光宗在立为太子时排行老三,上面大哥夭折,二哥却健在,并且精心吏治,改革弊政,做出了许多功绩,所以这位太子,心中很是忐忑,生怕自己被废。
  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这十八年等待有多么难熬,而好不容易当了皇帝,还搭上了一个掌握欲望强到极致的皇后。
  此时李后就坐在光宗身边,看着顾承的目光充满着温柔和慈爱:“孩子,你真是一日比一日英武了,快来给母后看看!”
  顾承依言上前,李后左右端详,露出灿烂的笑容。
  别看这位李后现在在儿子面前如此慈和,真正的她善妒嚣张,跋扈至极。
  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光宗有次洗手时,看到侍候的宫女双手纤纤如玉,很是喜爱,赞了几句,第二天李后派人送了个食盒,打开一看竟是那宫女的双手,吓得光宗当场就发病了。
  就这般,光宗人生的第二阶段笼罩在李后的阴影下,硬生生得了精神病,被害妄想严重。
  他后来被大臣逼迫,禅让给赵扩,也是这个原因。
  老子疯子,儿子弱智,南宋的皇帝都是这种货色,难怪要灭。
  “父皇、母后,请饮宝羹!”
  当然,顾承是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他命内侍端上两碗浓汤,由宦官试毒后,光宗和李后纷纷服下,走上前去,为他们推血过宫。
  看似还是八宝羹,实际上已经变成稀释后的九转熊蛇丸,若不是顾承九阴内力精纯无比,能为帝后将精华很快化开,以两人的身体,甚至会有害无益。
  现在则是李后浑身舒泰,光宗精神一振,浑浊的眼神也变得清明了些,看着顾承,露出了欣慰喜爱之色。
  但当他看向李后,眼神又一瑟缩,就像是耗子看到猫,胆怯至极。
  顾承暗叹口气,知道光宗算是废了,几十年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就能扭曲的,何况他也不准备扶阿斗上位,皇帝终究是要自己来当,仅仅是换个方式而已。
  所以将帝后哄得开开心心,顾承突然提出了一个令两人脸色剧变的事情:“儿臣想去重华宫请安!”
  “胡闹!”帝后异口同声地道。
  重华宫内住的正是宋孝宗,如今的太上皇,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
  因为立太子。
  前面说过,赵扩要被立为太子时,孝宗认为这孙子太白痴,不同意,想要立另一个孙子。
  光宗当年就是抢了二哥的太子位置,对这种事情再敏感不过,觉得父亲当了太上皇还要干涉朝政,甚至有废帝之意,岂能不慌不惧?
  而李后的作为实在称不上母仪天下,孝宗倒是真有意废了这个儿媳,双方结下深仇大恨,李后就不断在光宗耳边挑唆,使得他越来越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父亲。
  因此顾承这话无异于捅了马蜂窝,迎着两张震惊到扭曲的面容,他却不慌不忙地道:“儿臣代父向皇祖父请安,此乃尽孝,相信朝野众臣也会理解的。”
  此言一出,恢复些理智的光宗沉默下来,李后也若有所思。
  如今孝宗光宗两父子针锋相对,光宗连例行的问安都不去了,这便是天子孝行有亏,作为臣子的,劝谏责无旁贷。
  那些文官上蹿下跳,弄得光宗和李后都有些烦不胜烦,如果顾承真能代替他们尽孝道,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可这孩子以前不是最怕见威严的祖父母,每次吓得话都说不出来,怎么现在……?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儿子是真正长大了,欣慰不已,齐齐点头。
  半个时辰后,顾承踏入重华宫中。
  一道光芒闪过,没入右手掌心,却是入宫时,“火”就在命令下离体探查,去寻找昨夜短暂交手的大敌!
  而那位大敌的气息,直指此处——
  相比起奢侈的中宫,重华宫就朴实了许多,甚至透出一股清贫之气。
  显然对于这位太上皇,光宗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恨不得老父亲马上去死。
  入了殿上,顾承抬头看着端坐的孝宗。
  毕竟是六十七岁高龄的老者,苍老难免,但孝宗两眼炯炯有神,腰杆挺起,精神风貌比起儿子光宗还要强些。
  对于这位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顾承还是很钦佩的。
  毕竟南宋这么多皇帝,孝宗是最励精图治的,也给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带来了一丝蓬勃希望。
  “放心吧,这次没有不肖子孙去败坏你留下的基业了!”顾承心中默默地道,行礼道:“孙儿见过皇祖父!”
  “居然是扩儿!不用多礼!”孝宗诧异地道。
  顾承直起腰,看向站在孝宗身后服侍的一位太监,同时那太监也死死盯着他。
  两人目光这么一对,太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顾承则浮现出一抹笑意。
  确认过眼神,是练葵花的人!


第二十章 当为太子
  “扩儿,你变了!”
  孝宗并不知道顾承发现了什么,他看着这个三年未见的孙儿,脸上也是十分惊异。
  他是极不喜欢赵扩的懦弱无能的,认为皇位不能交托到这种人手中,所以当内侍通报嘉王要来请安时,险些以为耳聋听错。
  没想到赵扩真的来了,而且一入殿就是龙行虎步,英气逼人,行至眼前,更有一股渊渟岳峙的非凡气度。
  “莫不是金玉其外?”
  不过恶感一旦形成,想要改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孝宗很快开始考校。
  顾承对答如流,对庙堂时局,政事处理,侃侃而谈。
  他在仙武三国时,本就是作为太子培养,得了大儒教导,来到大宋又有黄裳半年毫无保留地传授,再加上来自于后世的先知先觉,若是不能发表一些真知灼见,那才叫奇怪。
  孝宗越听越惊,越听越喜,最后干脆起身,来到顾承身前,盯着他道:“那你对于北伐攻金,复我河山,有什么见解?”
  孝宗一生唯一的污点,或许就是不听大臣劝解,执意北伐,最后虽未战败,却被逼和,还签下了耻辱的条约。
  所以主战派的孝宗问出这个问题,已是最后的考验。
  顾承沉默下来,片刻后反问道:“皇祖父认为我大宋军队战力,比之唐时如何?”
  孝宗眉头一扬,毫不迟疑答道:“自然强之!”
  别觉得这话好笑。
  唐强宋弱确实没错,但单看军队的力量,宋真的比唐朝强,毕竟发展了几百年,改良不少制度,可为什么纵观大宋南北两朝,那么惨呢?
  因为他们重文轻武,一方面缺乏强大的武将,战略决策还屡屡犯错,一到历史转折性的关键战争,就败得惨不忍睹。
  唐有一时之败,却能赢在最后,先发制人,把周边潜在危险一个个解决;宋是赢在一时,败在最后,被动迎战,胜了也得不到多大好处,败了就是签订各种屈辱条约。
  两下一比,高下立判。
  这些道理其实并不深奥,只是当局者迷,难以看清。
  大宋如今的根基,想要天下归统,只有一战大胜,才有可能。
  如果贸贸然发动北伐战争,再惨遭失败的话,那就真的回天乏力,再无进取之能了。
  孝宗颔首:“那你当如何?”
  顾承道:“当内修政事,外固疆圉(yǔ),上收人材,下裕民力,乃选良将,练精卒,备器械,积资粮,等到实力既备,又有可乘之机,一征无敌,一战而克!”
  一通废话。
  但孝宗目光闪动,反倒叹道:“朕错了,你当为太子!”
  本来作为当今圣上的独子,太子之位舍他其谁,但当孝宗说出这句话,顾承也不禁心头一喜。
  原本等到明年孝宗病重,他才会被立,现在却将提早近一年。
  别小看这一年,差距很大。
  因为太子和嘉王是两个概念,前者可以正式参与到朝政之中,手握大权。
  何况孝宗在位也近三十年,心腹众多,他退居太上皇,依旧能干涉太子之位,可见一斑。
  现在得到孝宗的支持,那些大臣自当为顾承所用,有了这个班底,如韩侂胄那样的权臣想要架空,就是白日做梦。
  接下来,祖孙融融,顾承在重华宫足足待了三个时辰,用过午膳,直到李后那边不放心,遣人来问,才依依惜别。
  不过临行时,顾承看着那位公公,笑道:“孙儿斗胆,向皇祖父讨要个人!”
  孝宗现在对顾承是一百个顺眼,闻言立刻道:“你说!”
  顾承道:“我身边服侍的人年纪大了,办事不利落,瞧着皇祖父身边的这位精练能干,可否予孙儿一用?”
  孝宗颔首:“进忠,你随嘉王殿下去,一定要尽心服侍,明白了吗?”
  “是!”那位公公领命,恭敬地站到了顾承身后。
  直到出了重华宫范围,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公公才叹了口气:“殿下莫非真要赶尽杀绝?”
  昨夜他戴着面具,施展葵花宝典,不可一世,本以为身份隐秘,没想到十二个时辰不到,就被顾承找了出来。
  内心中的惊涛骇浪,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公公言重了,以你的盖世武功,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去得?”
  顾承脚步不停,淡淡地道:“只可惜一身惊天动地的武功,无人得知,你叫什么名字?”
  公公面皮抽了抽:“回殿下的话,老奴姓魏,名进忠!”
  “魏进忠?好!”顾承突然转身,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那你可愿向我尽忠?随我平定天下,流芳百世?”
  魏进忠眼中光芒一动,却很快敛去:“老奴当尽力服侍殿下,多余的不敢想!”
  顾承笑了:“不用怕!宦官之祸,自古有之,究其根本是谁的错?皇帝羸弱罢了!我当为一代雄主,若连身边人都不敢用,还谈什么君临天下?”
  这番话若是换个人来说,魏进忠只会嗤之以鼻,可方才他是听了顾承的唐宋分析,平金之策的,作为跟随孝宗数十年的老人,还是首次见到孝宗那么失态。
  于是乎,当那豪言壮语回荡耳边,魏进忠心中居然也涌起一股久违的热血来。
  流芳百世!
  作为一个太监,可能吗?
  魏进忠嘴动了动,顾承却已提前道:“先别急着回答,我不喜欢听冲动之言,你想好了能为我做什么,事成后又要得到什么,再开口吧!”
  魏进忠瞳孔收缩了下,双手拢于袖中,露出了思索。
  南宋太监的地位是极低的,主要是因为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所以魏进忠才有时间去修炼武功,最终创出《葵花宝典》这种惊世绝学。
  这从某个方面,也说明了他的野心勃勃,得不到权势,就要拥有冠绝天下的武功。
  当然,对于见惯了皇族权威的太监来说,武功再强,也是小道,还是权柄更加诱人,同时青史留名,也是无法抵抗的诱惑。
  所以魏进忠飞速思索,到底该要什么,却不知自己已落入顾承的圈套,无形中认可了投靠。
  顾承唇角扬起。
  他五感大成,虽然暂时找不到晋升六识的大门,但对于观相已有心得,一看魏进忠的面相,就知道此人与黄裳不同。
  黄裳肯为自己所用,是对大宋朝廷忠心,魏进忠则要动之以利!
  “老奴能做的,是为一柄利剑,替殿下杀人!”
  果不其然,等到了嘉王府前,魏进忠有了决定,直挺挺地跪下:“老奴不敢有其他所求,只愿此生能亲眼目睹我大宋横扫八方,统一天下!”


第二十一章 韩府夜宴
  “哈哈哈哈!好个甘为利剑,横扫八方!”
  顾承大笑,魏进忠什么都不求,其实求的更多。
  但他并不在乎这位葵花公公的野心。
  待得自己统一天下之时,难道还会亏待了身边人么?
  抬了抬手,魏进忠起身,顾承开始发问:“如六欲公子那样的徒弟,你有几人?”
  魏进忠答道:“还有四位,武功不在六欲之下,都在宫内当差。”
  顾承又问:“六欲掳掠处女,是你吩咐的?”
  魏进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老奴所练武功乃是自创,越练阴气越重,甚至有走火入魔之危,不得已才掳掠元阴未失的少女,以作尝试……”
  顾承想起后世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那一个个德行,微微打了个寒颤。
  这是管挖不管埋,后续尝试恐怕都失败了吧。
  当然,顾承并不在乎这点,反正他又不练葵花宝典,便道:“将那些女子放了!”
  魏进忠领命:“是!”
  一旦决定效忠,他就不会有半点迟疑,哪怕顾承阻碍的是武道的进步。
  不过顾承也不会真让手下寒心,笑道:“我介绍几位高手给你,闭门造车,有时候是不行的!”
  魏进忠依旧应是,眼中却闪过不以为然之色。
  他自有其骄傲,哪怕葵花宝典还未完美无缺,也自忖天下无人能敌。
  选择臣服顾承,也是因为昨夜顾承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否则绝不会心甘情愿。
  入了后院,很快洪七和苦慧受召而来,就见顾承身后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太监,不知为何,迎着那目光,总觉得遍体发寒。
  魏进忠打量着,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虽然不如自己,但也算不错了,比几位徒儿强上不少,就是不知能在手下走多久呢?
  十招?二十招?
  然而当黄裳走进来,魏进忠的目光顿时变得凝重。
  同时黄裳双目如电,也第一时间看向魏进忠。
  绝世强者气机交感,连空气都似乎一震,洪七和苦慧这才切实感受到堂中两人的可怕。
  “好了!”顾承摆了摆手,“今日请诸位来,是为了对付一位疑似天忍的高手,此人潜伏在我宋廷,交游广阔,野心勃勃,若不除去,恐成心腹大患!”
  黄裳和魏进忠凝视了彼此一眼,纷纷往后退步,剑拔弩张的气氛才得以缓和。
  黄裳只是一时诧异,没想到宫内还有如此高手,魏进忠心中的傲气则被磨灭了些。
  事实证明,人家嘉王身边藏龙卧虎,不是只有你一位强者。
  洪七和苦慧甚至有些怀疑人生,尼玛的文官和太监居然如此之强,没道理啊!
  所幸现在众人有了一个共同目标。
  当黄裳将韩侂胄的情况讲出时,就连魏进忠都有些皱眉。
  他是见过韩侂胄的。
  因为韩侂胄的母亲就是孝宗的小姨子,儿时还来过宫中玩,年少就有英姿,得孝宗另眼相看过。
  当然,外戚是外戚,再看重也不会委以重任,所以韩侂胄的官职并不高,没有资格觐见孝宗,最近十年就没见过了。
  没想到此人居然能被黄裳评为大敌,这成长速度,又是个不可思议的人物啊!
  顾承却觉得一点都不为过,有张角残魂的力量在,创造什么奇迹不可能?
  所幸他更为不凡,如今集合黄裳、魏进忠、洪七、苦慧,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