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承将他往乾坤鼎内一收,如法炮制地剥离下七宝妙树,灭金身,送上榜。
  三招两式之间,分出胜负生死,和接引一样,准提也没有选择鱼死网破,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纪元的惨败。
  “多谢人皇陛下相救大恩!”
  西方教两位教主一解决,顾承五指虚握,将整个西方极乐净土捏在掌心,往外倒了倒,那些困于深处,正在被强行度化的截教群仙纷纷掉了出来,齐齐拜下。
  剩下的佛门八部众和皈依心十分虔诚的马元等弟子一震,化为飞灰,魂魄上榜。
  这些都是死硬坚定派,也就毋须纠正了,上榜发光发热便好。
  做完这一切后,顾承看了眼九尾狐狸和申公豹,将这些弟子,一并往三清天和女娲宫送去。
  待得他们化作一个个光点,消失在天穹之上,封神台上,变化已生。
  此前封神榜内最强者是陆压和燃灯,除了这两尊大能外,归元至境寥寥无几,比起封神演义中截教万仙大多上榜,神位空缺许多,如此一来,这件神器其实处于很虚弱的状态。
  因此顾承与昊天相争时,它虽然偏向人界,却无自己反抗的能力,再加上幕后主使在其内暗下禁制,用以威慑,才会依旧停留在人界之外,留有被天界夺取的风险。
  但现在,两尊混元道祖的魂魄入榜,令封神榜的威能陡然跃升。
  即便是原本的封神演义中,也没有混元道祖上榜的例子,这种不可思议的功绩,使得封神榜瞬间趋至神器巅峰的状态。
  不过姜子牙也吓得够呛,感觉慌得要死。
  两道混元神魂入榜后,立刻自发地开始反抗,这可不比陆压燃灯,稍稍一缕气息泄漏,就足以让姜子牙五体投地。
  所幸就在这时,顾承信手一挥,打神鞭耀起光芒,划过一道弧度,啪的打下。
  接引准提沉寂下去,再无声息。
  并非姜子牙挥鞭,这回是打神鞭带动姜子牙的手臂,自行发动。
  它是大汉龙灵“光”所化,顾承能将两位混元打上榜,难道还能被其翻天不成?
  所谓上榜,正是左手交右手,稳固封神榜。
  只要将这件神器捏在手中,天界的命脉便被拿住,人界占据极大的主动,此战才有取胜的机会。
  顾承个人的实力虽然已是混元绝顶,反超三清二祖,但他很清楚,人界的综合实力与天界相比,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提升。
  现在还不比大汉皇朝时期,那时天界天帝位缺,三清闭关不出,四御统治天庭,又与道门明争暗斗,天界虽然称不上一盘散沙,但绝对没有拧成一股力量,待得顾承从大姜世界回归,得女娲石无限生机,一人战紫微、长生、勾陈三帝,一下子便打蒙了天庭。
  当然,那个胜利其实也不是全胜,连南天门都没打进去,是天庭畏惧牺牲,才在道门的调停下,将三鼎归还,平息了战争。
  那场战争,最高的层次莫过于归元至境,混元道祖并未下场,时机甚是巧妙。
  同样,战争的胜利,对于人界而言,固然意义重大,但绝不可就此小觑了天界。
  尤其是现在,昊天上帝登位,天界有了首领,又在幕后主使的操纵下,绝不会向人界妥协,两界再度爆发大战,就如两个死敌国开战,双方还有数尊混元,鸿蒙之外也有更多的混元予以关注,惨烈程度至少是那时的十倍,甚至百倍!
  有鉴于此,顾承唯有做好一切的准备,不放过半点可以扩大优势的因素。
  西方教一网打尽后,凡俗战争,闻仲、黄飞虎立刻率军高歌猛进,将那些肆虐边疆的犬戎战士全部消灭,追击数百里,深入大草原,一战平定了这个活跃在塞外的马上民族。
  自此,大商外敌终于被彻底扫平,内部的改制与发展,再无顾忌,一路奔腾。
  而天界在震惊之后,昊天传召,三十三天尽皆动员,浩浩荡荡的天兵天将于银河之上汇聚,个个军阵,如同一颗颗星辰,压迫向人界。
  这种威逼,全部由乾坤鼎承担,但顾承绝不会一味防守,回到朝歌,来到朝阳山内的空间,就见数支恢宏的大军操练完成,早就等候多时。
  “陛下,战神六军已经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征!”
  哪吒半跪行军礼,身后战神一族低喝,齐齐展现三头六臂,浩荡军威,冲霄而起。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一百章 杨戬归人界
  “师父,我意已决!”
  玉虚宫内,杨戬直挺挺地跪在玉鼎真人身前,一字一句地道:“四御害我母亲,我若为天界卖命,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玉鼎真人看着晋升归元,气息高昂的爱徒,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杨戬和天庭的仇怨,确实无法调和了。
  一切还是云华仙子。
  说来这位天界神女也是倒霉,好不容易等到儿子长大,有了本事,劈开桃山,将她救出,又赶上阐教上下遭劫。
  如果阐教众仙没有在九曲黄河阵中被削去修为,合力之下,有极大的可能驱除云华仙子体内的禁制。
  但现实没有如果,削去修为已是注定,改变的仅仅是三霄的生死。
  如元始天尊那样的混元存在,对于门下弟子教导绝不是按部就班的升级,劫难往往也是必须经历的磨砺,是迈向更高层次的敲门砖,所以元始天尊等到十二金仙被削去仙人修为后再出手,正是有此考量。
  阐教上下悲剧后,杨戬反倒成了幸存者,但他宁愿自己不是,因为云华仙子终于支撑不住,最终不得已之下,杨戬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重新将之封印回桃山。
  这份屈辱,带给了杨戬前所未有的打击。
  所幸他并没有被击倒,回到玉虚宫闭关,居然突破了大境界,成为了归元至境的大能。
  如此年轻的大能,别说三代弟子,潜力甚至反超二代的十二金仙,连元始天尊都亲自召见,温言鼓励。
  杨戬要的却不是师门的肯定,请求元始天尊彻底救出他的母亲,却遭到了拒绝。
  原因很简单,现在是天人两界大战的敏感时期,元始天尊一旦出手救下云华仙子,就等于站在了天庭四御的对立面。
  元始倒不在乎那区区几位大帝,但昊天上帝的面子必须给,更不愿意令天界分裂,白白便宜了人皇。
  杨戬大为失望,他精修八九玄功,成就归元后,战斗力十分惊人,却对禁制之类的手段不甚精通,原以为元始天尊出手,必然轻而易举,没想到师祖竟会拒绝。
  更令他无法接受的是,天庭长生大帝向道门求援,元始天尊还有意,派杨戬前去相助。
  长生大帝与阐教的关系本来就很好,双方多有往来,还斩出善尸南极仙翁,入了阐教门下,现在天界与人界交战已经数载,每一分力量都显得弥足珍贵,三清所代表的道教一脉,立场颇为微妙。
  既不帮助天庭,也不相帮人界,作壁上观。
  当然,三清天原本位于天界之中,这份举动实际上就是不尊昊天上帝号令,只是没有撕破脸皮而已。
  关键在于,天庭也不敢撕破脸皮。
  三位混元道祖,麾下数万仙人,这份实力太过雄厚了,绝对能左右战局。
  一旦道教完全倒向人界,那这一战真的不用打了。
  不过三清内部,也有分歧,通天教主偏向人界皇朝,元始天尊敌视大商皇朝,太上老君态度莫名。
  因此长生大帝所为,就是想争取阐教助力。
  元始天尊倒是也想帮助,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燃灯上榜,南极陨落,他的门下修为大丧,如今正在闭关努力修炼,根本派不出弟子相助。
  明知杨戬痛恨四御,还派他出面,其实已经接近敷衍。
  可杨戬连敷衍的姿态都不愿做。
  他向玉鼎真人表明态度后,提着三尖两刃刀,直接出了玉虚宫,往天界而去。
  也没有计划一定要去哪里,反正远离这里,眼不见心不烦。
  杨戬很清楚,自己虽然成为了归元大能,但比起紫微、长生、勾陈三位大帝,还是差了许多,贸然去挑衅,只会真正断绝母亲的希望。
  对于杨戬反出天界的举动,元始天尊听之任之。
  论及培养弟子的能耐,元始其实是三清之首,既非通天教主那样的有教无类,又不是太上老君唯一传人的专一,而讲究因材施教。
  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际遇和道路,大多数时候听之任之,偶尔纠正庇护,才能让他们走得更快更远。
  不过接下来,当元始天尊看到杨戬的最终去处时,眼神又微微一沉。
  杨戬途经银河战场,旁观了天人两军交锋后,改变了初衷,没有去往鸿蒙之外游历,直接往人界而去。
  元始天尊罕见地皱起眉。
  杨戬和太乙已经是阐教唯二的大能,太乙已经受命,去往人界探查情报,趁着两界交战之际,尽可能弄清太上老君当时在人界到底发现了什么,以致于态度大变。
  太乙真人毕竟是肩负着任务,杨戬又去,可就有些不安了。
  倘若换成从前,即便有意外,元始天尊定然亲自出手,挽回大局,但西方教接引准提的下场,令他不得不忌惮。
  虽然盘古幡在手,元始天尊自信不会落得那两位的下场,但混元道祖度末法,经纪元,想要了结因果,却是不必急于一时,深思熟虑后,终究收回目光,继续教导弟子。
  ……
  ……
  却说杨戬刚出天界,就感到一股强烈的波动,不由地往前看去。
  就见远方正有两大军团,在银河之中开战。
  天界对人界。
  自从人皇宣言伐天,西方教主上榜,已经过了数载时间。
  两界可没有光说不练,发动的大小战争足足有数十场。
  毫无疑问的,天界一开始占足了上风,甚至数度杀入封神台前,要抢走封神榜,都被人界险险逼退。
  能有如此骄人战绩,除了单兵强大外,最关键的还是军阵战法。
  此刻无数天兵天将列阵,就展开大罗天阙阵,难以形容的风暴横扫乾坤,放眼望去,尽是无边无际的元气海洋。
  不仅仅是单纯的元气雄浑,在那浩瀚无尽的洪涛之下,还有无数明暗涡流,乱麻似的纠结一团,彼此对冲激荡,即便是杨戬,都微微靠后,不愿接近。
  这就是军团战阵的可怕,除非到了混元道祖万劫不灭的地步,亦或者拥有神器,否则即便是大能,一旦陷于这种大阵中,都有陨落危机。
  而天界动用大罗天阙阵,人界又拿什么抵挡?
  杨戬本不看好,但下一刻,一股熟悉的气息,从人界军阵中升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阵!


第一百零一章 伐天元帅
  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杨戬观战片刻,立刻发现,有别于三霄娘娘布置,人界大军所为更加纯粹,攻防一体,充分发挥出此阵对于仙神的克制,籍此抵挡大罗天阙阵的压力。
  阵法自然是偷学的,昔日六百战神族,替三霄布阵,更是承受元始天尊三宝玉如意的威压,以及后来通天斗元始的混元之战。
  他们是顾承创造出来,天生为战的种族,基因里铭刻着战斗细胞,借着那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复刻下九曲黄河阵的种种变化,回归后自行推演,才有了这座推陈出新的阵法。
  所谓新,正是阵眼的改变。
  如诛仙四剑之于诛仙剑阵,九曲黄河阵的依仗,其实是法宝混元金斗,倘若去了混元金斗,此阵固然也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但也不过是普通级别的归元大阵罢了。
  而战神一族将阵眼变化,不再依仗法宝之威,阵眼处变作一位无头巨人,手持巨斧大盾,傲视苍穹。
  人族有人道光辉,薪火传承,战神一族也有刑天烙印,斗战精神,在此推动下,哪怕一时落入下风,但不断有进步空间,大罗天阙阵反倒如一柄铁锤,将之杂质不断炼出。
  不仅仅是阵法的对抗,天人两界的战况亦是如此。
  从人界落于绝对的下风,到飞速进步,迎头追赶,逐渐拉近距离,直至今日的正面反扑。
  天界大军显然也意识到了敌人的难缠,加大力度,阵法之力飞速拔升。
  一时间无尽虚空中,无数辉光明灭闪烁,跳跃震荡,两座大阵犹如两尊通天彻地的巨人,疯狂出拳。
  杨戬一退再退,那余波震动,依旧席卷,方圆万里的空间塌缩,无穷重力凭空而现,猛烈塌陷。
  他念头一动,反倒不走了,运起八九玄功,以肉身之力盘坐,接受冲刷,就这么修炼起来。
  能在如此级别的大战中,安然修炼的,大能中恐怕就杨戬一位。
  肉身强横,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这一修炼就是一日一夜,两军的交战,也足足打了一日一夜。
  毫无疑问,这一战证明了,人界大军正面战斗力,已经绝对不逊于天界。
  杨戬看得双目熠熠生辉。
  平心而论,他原本是很不看好人界的。
  毕竟人皇再强,麾下的军队如果太弱,也无法事事身先士卒,左右两界的大局。
  但这一战让他发现,自己对人界的印象还停留在老阶段。
  战争一开始,人界确实弱于天界不少,但一方在飞速追赶,另一方则原地踏步。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如此。
  “这场大战,我不该逃避!”
  说易行难,完全可以想象最初支持人界的,是何等坚韧的精神,杨戬受到感染,起身舒展四肢后,往人界而去。
  也许身怀人族血脉,人界屏障并没有阻拦,抱着投奔目的的杨戬第一时间去往朝歌,遥遥见得九艘庞然巨舰,停泊在半空,无数兵士正在进出。
  定天舟!
  若论技术发展,大汉皇朝自然要全方位碾压现在的大商,即便墨家弟子人数已经过十万,也不比后世积累。
  但正因为有了后世的根基,大商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何况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材料!
  大汉皇朝的定天舟,先以四凶饕餮之骨为根基,融入了淮阴剑、青冥舟等十数件玄器,无上炎龙日夜炼制,才建造出一艘,此后无数天材地宝打造,一共炼制出了六艘。
  固然是求精不求多,其实也是材料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毕竟不能将人界所有的天材地宝,都用来建造战争机器,那是穷兵黩武了,日常修炼更为重要,也从侧面反应出,人界相对天界,真的不够富庶。
  而现在的大商,却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元气无比充足,天材地宝应有尽有。
  整个人族皇朝的历史进程,其实是经历过两次大衰败的。
  从殷商的九九至尊到西周的九五之尊,是一次衰败,再到大秦皇朝的覆灭到大汉的建立,又是一次重创,等到东汉末年,人界整体的元气比起天界差远了。
  待得顾承先铸人皇剑,后收回三鼎,才恢复了不少元气,但天材地宝需要时间孕育,再奋起直追,有些也没办法快速弥补。
  毫不夸张地讲,那时人界能够伐天,与天兵天将交锋,是利用了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技术层面占了大部分,各位谋圣所炼制的造化八阵图至关重要。
  换到大商皇朝,元气充盈至极,人族平均实力也强了太多,精兵能够直接参与到战斗中,而短短数年的时间,第一批九艘定天舟就已投入使用中。
  通体狭长,线条流畅,色泽金铁,双翼展开,若垂天之云,底部龙骨线锐如刀,整艘巨舰从侧面看去,就如同一把把巨刃,斩风劈浪,划破苍穹。
  大汉时期,定天舟内部就能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自成空间,容千万兵士,更有灵田土地,冶炼工坊,兵器粮草,自给自足,现在大商更加完善,顾承将九品莲台拆解,各置一品。
  有了功德至宝的融入,定天舟在守御方面的能力已经无限趋至神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续战之力。
  杨戬虽然对于墨家机关一窍不通,但那功德至宝的气息却是隐隐察觉,暗暗为之咋舌,同时为人界的崛起,感到由衷的喜悦,只觉得体内的人族血脉沸腾起来,落下云光,汇入人流中,徒步往朝歌走去。
  他要入皇城,向人皇陛下自荐。
  不过杨戬很快发现,有相似主意的不止自己一位,朝歌宽阔的大街上,走着不少奇人异士,其中以截教外门和海外散人居多,甚至还有十万大山的妖族化形。
  截教分内外门,内门在碧游宫内修炼,等闲不出三清天,外门弟子却久居人界各大仙山外岛。
  人界与天界正式宣战后,他们自然要选择阵营。
  如果截教摆明支持天庭,那这些弟子肯定会出现在天界大军内,但通天教主的态度恰恰相反,不仅未有召回外门弟子之意,闻仲、张桂芳、魔家四将等弟子依旧担任商臣,立场偏向十分明显,这些外门群仙顿时投奔朝歌。
  “杨戬,你真是自投罗网!”
  但正因为此,杨戬这玉清一脉的传人入内,就显得尤为醒目。
  他也是有些威名的,更有过往仇怨,很快得到通知的两位道人拦在面前,横眉怒目,满是仇恨。
  这两位正是九龙岛四圣中的王魔和杨森,西岐金鸡岭一战,十天君摆下十绝阵,后杨戬痛下辣手,杀了九龙岛二圣,结下了仇怨。
  自从阐教群仙退去,王魔和杨森本以为再见不到杨戬,没想到他居然来了朝歌,自然要为兄弟报仇。
  出来混迟早要还,杨戬并不畏惧,看着围上的截教群仙:“来吧!”
  “且慢!”
  就在这时,一道红色身影从皇城中而出,是个唇红齿白的少年,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
  “我会与这家伙一起当伐天元帅?”
  哪吒受命而来,心中十分好奇,打量着杨戬,一摆手中的火尖枪:“陛下已知你的来意,与我一战,证明你的实力与决心!”


第一百零二章 时机已至
  砰!砰!
  伴随着三尖两刃刀与火尖枪的强强碰撞,两道身影上天入地,浮光掠影,战在一起。
  杨戬对哪吒!
  强强对决!
  当唇红齿白的小哪吒站在面前,杨戬没有半分小觑。
  不仅是对方小小年纪,已是万化天境巅峰,也即是圣仙绝顶的修为,还从周遭截教众仙的态度来判断。
  九龙岛二圣要报仇,同门皆应和,本有围攻之态,但哪吒一出,他们竟然放心地退到一边,证明着对哪吒的绝对信心。
  要知道九龙岛四圣参与到西岐一战中,是亲眼见过杨戬手段的,还能坚信哪吒必胜,此子必有神异之处。
  果不其然,两者短兵相接,杨戬只觉得一股滔滔不绝的力量,从火尖枪上传递过来,不仅其势永无尽头,其内还有着无穷变化。
  千变万化,信手拈来,向来是凡俗武艺招式的绝顶,代表着武道宗师的境界,但现在哪吒所操控的乃是天地规则,还能如此随心所欲,就实在可怕了。
  所幸杨戬八九玄功极为纯粹,专精肉身之力,以无匹的天赋和毅力,走出一条有别前人的路,无论哪吒如何变招,神通法宝如何诡变难防,三尖两刃刀都如坚不可摧的堤坝,将如此潮水般的攻势牢牢挡下。
  前者是一力生万法!
  后者是一力破万法!
  这一战实在是精彩纷呈,连顾承都分出心神,观看对决。
  杨戬与哪吒,可谓封神演义中的灵魂人物。
  西岐伐商时,一路立功最多的不仅是他们,其后更在天界身具高位,成为阐教三代最有前途的弟子,比起二代十二金仙有过之无不及。
  到了此世,哪吒早早归了大商,杨戬最终也归属人界,没了阐教之下同门之谊,两者肯定谁都不服谁,让他们打上一架,是必要的肯定过程。
  这一番好战,不仅看得旁观者目不暇接,对于彼此也是极佳的印证。
  透过现象看本质,两者都是先天有成,后天努力的类型。
  杨戬是神族与人族结合,其后拜入阐教门下,得八九玄功,哪吒在母亲腹中三年,养先天之炁,出世后得道家之卷传承。
  心智方面,杨戬因为母亲云华仙子被镇压,从小就有一个明确且艰难的目标,勇猛精进,坚定不移,哪吒没有苦大仇深的理由,但求道之心极为纯粹,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稚子之心,无所畏惧。
  而外物方面,哪吒不仅得到了太乙真人的诸多法宝,更有墨家弟子配合,提升威力,能破八九玄功的防御,因此在修为境界逊于杨戬的情况下,攻坚战斗之力反倒在他之上。
  从各个领域衡量,他们都是种种际遇,堪称得天独厚,这一战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到了归元层次,良师难寻,对手亦难寻。
  “看打!”
  哪吒也感到了杨戬的难缠,难以言喻的兴奋涌上心头,突然暴喝一声,现出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一手持乾坤圈,一手持混天绫,一手持金砖,一手持阴阳剑,两手持火尖枪,围着杨戬旋转猛攻,在虚空中留下了道道凝如实质的幻影。
  一时间,哪吒以快打快,以强克强,以变破变,以点破锐,层层突进,步步紧逼,杨戬单凭双手竟是无可抵挡。
  按理来说,这时应该催动八九玄功的变化,与三头六臂周旋,但杨戬硬生生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反倒施展法天象地,赫然变成了十丈高大的巨人,旋转三尖两刃刀,刮起一股无量飓风。
  哪吒的兵器轰在杨戬的身躯,溅起火星点点,却受不住那法天象地的力量,不得不避其锋芒。
  他也不泄气,干脆利用自身的小巧灵便,对着杨戬施以无孔不入的袭击。
  两者一走神通,一走肉身,战术得当,将自身的优势酣畅淋漓地发挥出来。
  就这般战了数百回合,尽展浑身解数,依旧是不分上下,杨戬哪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收起三头六臂和法天象地,哈哈一笑,颇有不打不相识的欣然。
  “有你相助,定把天庭打趴下!”
  哪吒认可了杨戬,按落云光,对着王魔和杨森道:“陛下有言,封神榜上当有安排,不知可否向两位讨个人情,暂释旧怨,待得伐天之后,再行了结?”
  王魔和杨森闻言面色阴晴不定,最终还是拱手道:“就依北营元帅之意!”
  哪吒的意思很明白,九龙岛二圣上了封神榜,未来注定封神,如果伐天功成,人皇取代天帝,自可放他们自由,倘若伐天失败,那昊天上帝岂会给此刻相助人界的截教群仙好果子吃?
  所以现在跟杨戬闹翻,只会绝了自家兄弟的未来,他们唯有忍耐下来,以大局为重。
  杨戬成功入宫,见顾承坐于人皇座上,立刻行武将之礼:“拜见人皇陛下!”
  顾承颔首道:“你孝心可嘉,云华仙子的封禁,朕会替你解除,毋须担忧!”
  杨戬先是一怔,旋即露出狂喜之色:“多谢陛下!”
  顾承抛出一道灵光:“现封你为东营先锋将军,入兵家学习,再积累军功,当有元帅之位,到那时,替朕攻入天界,将三御送上封神榜!”
  杨戬接过化为虎符的灵光,目露昂扬斗志,朗声道:“臣定不辱命!”
  道教有五营神将之说,是指东营九夷军、南营八蛮军、西营六戎军、北营五狄军及中坛三秦军。
  这五营是以中坛三秦军的首领为主,统帅其他四营,顾承命闻仲担任此职,哪吒是坐守北营的元帅,因此有了北营元帅的称呼。
  当然,道家的五营神兵,是保护庙坛神境的护法神,抵御邪魔妖恶,而人界分东南西北中五营,则是专为征讨天界。
  杨戬与哪吒一战成名,入兵家学习,后被授予东营将军一职,统领八千战神族,二十万人族精兵,三艘定天舟。
  待得杨戬参战,人界大军更加勇猛,轻纱云雾般流淌着的银河群星中,爆发出无数璀璨夺目的光辉,一场场大战,斗得激烈绝伦。
  战争的天平,渐渐开始倾斜。
  人界一方,从起初的防守,到守多攻少,最终变得攻守平衡。
  天界一方,则连连进逼,多次攻击封神台,想要夺回这件天帝神器,但都宣告失败,唯有眼睁睁看着人界越战越强,压力日增。
  就这般,当第二批定天舟出炉,投入战斗,闻仲觉得时机已至,召集众将,商议定计。
  中坛元帅闻仲、东营元帅杨戬、南营元帅黄飞虎、西营元帅李靖、北营元帅哪吒,与数百将领,齐聚一堂,定作战计划,直指三十三天中的太安黄崖天。


第一百零三章 攻入天界
  后世大汉皇朝伐天时,主攻点是南天门。
  天界的四大天门,一方面相当于大商边境的五关,防御外敌,另一方面也是接引下界仙人的所在。
  比如南天门,下界一旦有仙人飞升,当过此门,朝拜三位帝君,得紫绶金章,才算是位列仙班。
  而现在,四大天门并不存在,天界守御都是三十三天各界负责。
  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懈怠。
  伐天宣言之前,一向高高在上的天庭怎么也想不到,有遭一日,他们会成为被讨伐的一方。
  如此一来,选择哪一界作为突破点,就很有讲究了。
  天界其实共有三十六天,寻常所言的三十三天,是排除了三清三境。
  最上为大罗天,包罗诸天极高无上,是为天帝所居,如今昊天上帝就位于其中。
  其下就是东、西、南、北每方,各有八天。
  这四方的执掌者,本该对应天界四御,也即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以及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但后土娘娘久居地界,不掌实权,本该由她管理的西方八天,就空缺下来,为各势力并存之处,管理不免混乱。
  对于这点弊端,双方都心知肚明。
  人界大军一旦反攻,必然是此为突破点,天界也知道这点,加派兵力把守,人界知道天界知道,想要奇袭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说此前数年的你来我往,是两界战争的第一阶段,尚且算是彼此试探,那么接下来的攻坚,才是白热化的第二阶段。
  连场硬战,不存在丝毫侥幸!
  ……
  ……
  太安黄崖天外。
  数艘定天舟大模大样地出现在界外虚空,掀起的狂澜立刻让界内警报四起,天兵天将列阵,严守以待。
  银河战场中,光芒闪烁,天界各路都往这里聚集,却被南北二营暂时阻截。
  不远处打得激烈绝伦,反倒是此界安静下来,气氛沉凝。
  双方隔空对峙,杨戬立于东营舰首,额头第三只神眼开合,看向界内。
  他的身后站着两位精怪,一位眼中闪烁精光,洞察虚空,一位耳朵伸长扭动,听八方之音,全力配合杨戬施展神通。
  麾下各将位于其后,耐心等候。
  他们很清楚,杨戬在用天眼,寻找此界转生池位置。
  杨戬的天眼本是天生,是神人结合的天赋之一,在与哪吒一战后,两人探讨道法,交换心得。
  哪吒的修为不比杨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