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杨戬施毒计杀了张奎的母亲,乱其心神,又坏了他的坐骑独角乌烟兽,再与哪吒、韦护、雷震子等人一起围攻堵截,才将张奎夫妇拿下。
  那一战发挥了正道人士的优良传统——
  跟邪魔外道,不要讲什么江湖道义,无所不用其极,并肩子上!
  实际上守城战并非张奎所擅长,他的风格更偏向于刺客,此次偷入冀州城,才是发挥所长,待得崇黑虎气急败坏地赶到时,冀州城原守军已经在苏护的率领下抢回武器,齐齐杀来,一雪前耻!
  眼见城内战火大起,城外的姜文焕狂喜,大手一挥,东鲁大军狂奔冲出。
  城头再换大王旗!
  ……
  另一边。
  哪吒和黄天祥并肩而立,看着东鲁大军扑至,冀州城再度易手,神色沉凝。
  他们发现了第四方势力,却没料到东鲁如此快就能夺城。
  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也!
  对于王师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相比起贫瘠的北原,本就富饶的东鲁若是再得冀州,必然是如虎添翼。
  东鲁内有十万大军常驻,还能向外用兵,如此实力,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
  哪吒手腕上的乾坤圈更是滴溜溜转动,作势待发。
  东鲁如果有不臣之心,首先要拔除的钉子必然是东平,绝不能让其得逞。
  不过就在这时,黄天祥拉住了他,往西边努了努嘴:“等等,还有黄雀!”


第三十七章 掀桌子
  朝歌城。
  顾承看着案桌上送来的连份战报,似笑非笑。
  第一份战报,是冀州城被崇黑虎所夺,北原大军调动;
  第二份战报,仅仅相距数个时辰,冀州城内已然发生火并,苏护及麾下将领脱困,与东鲁大军里应外合,换成崇黑虎的北原军苦苦支撑;
  但东鲁也没能拿下冀州城,第三份战报紧接而至,西岐出兵,名头依旧是相助冀州平复奴隶之乱,统军者为南宫适。
  对于封神演义来说,南宫适不是什么关键人物,仅仅是与武吉、哪吒、黄天化三人并列的四大先锋之一,作用基本垫底,但此人乃是真正的历史人物,是文王四友,武王十臣,历文王、武王、成王三世,他对于西岐的重要性,颇有种闻仲之于大商的意味。
  此次西岐派出南宫适为将,率领三万兵马,驰援冀州,亦是势在必得。
  最为厉害的是,西岐大军在登场前,业已发现了王师的存在,由一员小将,分出一万兵力,往黄天祥所率先锋军冲来。
  黄天祥本来还想令他们罢手,不料对方根本不听解释,呼喝着要平复奴隶之乱。
  那不是南宫适的下令,而是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郎所为,正是姬昌次子姬发。
  自从姬昌长子伯邑考回到西岐,传播儒学,以开民智,至今已有七载时光。
  相比起其他三大诸侯着眼于兵制,一心要提升军力,西岐无疑是全面发展。
  虽然见效缓慢,但广积粮,缓称王,这种步步为营的稳定,是各方比不了。
  如今姬昌爱民如子的名声已经盛极,各地叛逃的奴隶数目,涌向西岐的最多,几乎是其他地方的十数倍。
  当人口基数达到一定程度,军力强盛就是必然,此次西岐出兵冀州,看似最后到达,实则是谋定后动,展露獠牙。
  姬发年纪轻轻,更是胆大心细,一见冀州城外还有势力窥视,联系到城中东西北三方齐聚,南疆毕竟遥远,不可能如此快的赶来,立刻判断是王师。
  当意识到这点时,姬发不仅没有避让之意,反倒大声呼喝,趁着月黑风高,将王师当作奴隶乱军。
  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让黄天祥和哪吒都有些措手不及,所幸两位小将都是出身名门,精通战阵,大商的军队又实在精良,以少敌众,且战且退。
  眼见吃不下这支军队,姬发当机立断,转而攻向冀州城。
  一座城池内,四方混战——
  原城主苏护,仅在四大诸侯之下的存在;
  北伯侯崇侯虎之弟崇黑虎,率军三万;
  东伯侯姜桓楚之子姜文焕,率军两万;
  西伯侯姬昌之子姬发,率军三万。
  ……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城内乱作一团。
  最先出局的,却是苏护一方。
  这是费仲的功劳。
  崇黑虎被张奎高兰英夫妇正面偷袭,等到恢复视力,苏护一行将领已经脱困,当时他就萌生退意,不料费仲神出鬼没地窜出:“侯爷,外面王师已至,我们还有机会!”
  崇黑虎愕然,费仲低声解释道:“原本东鲁会与苏护联手,排挤我们,现在王师一到,他最想要除去的也变成了苏护!”
  一语惊醒梦中人,崇黑虎狞笑道:“不错!正是此理!”
  苏护是正统的冀州侯,又是坚定的奴隶镇压者,与努力改制的四方诸侯格格不入,再加上占据富饶的封地,才会被四方觊觎。
  由于这场祸事的背后主使者是北原,苏护最痛恨的也正是带兵来犯的崇黑虎和坐镇北原虎视眈眈的崇侯虎,如果姜文焕前来联合,是会结盟的。
  但现在王师已至,如果东鲁大军助苏护赶走了北原大军,那冀州就真还给苏护了,姜文焕难道是来送温暖的?
  所以齐下黑手已成必然,事到如今,唯有除了苏护,让冀州空缺出来,再争夺不迟。
  崇黑虎当机立断,驱使铁嘴神鹰,往姜文焕处飞去。
  果不其然,当通过鹰眼中看到外面的交锋时,姜文焕毫不迟疑地做出选择。
  两大诸侯配合默契,在彼此厮杀的过程中,优先杀死守城军,眼见手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苏护长枪指天,连连大喝:“突围!突围!”
  这是最明智的选择,至少相比起之前受困于苏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现在还有一线机会。
  冲出冀州城,与王师会和,就还有希望。
  在亲信护持下,苏府的家眷都已纷纷上了马车,往外冲去。
  苏护一马当先,长枪开路,势如破竹,眼见着距离城门只有数百米之遥,眉宇间刚刚浮现出一抹喜色,马蹄声突然响起。
  “犬戎的战马!”
  苏护勃然变色,就见姬发银盔荡荡白云飞,铠甲鲜明光灿烂,率领麾下铁骑,正拦在门口:“苏侯要往哪里去?”
  “姬发?”
  苏护长枪直指:“我与你父亦是故交,今冀州有难,你们不思相救,竟趁火打劫?”
  “此言差矣!”
  姬发摇头,义正言辞地道:“今天下变革,我西岐之奴已转为农,克敌隶免,子孙不侍于他人,可谓修其德,爱其民,反观冀州,依旧厮役奴隶,实属……”
  “闭嘴!”
  苏护闻言怒不可遏,直接打断,指着姬发鼻子骂道:“你不过是区区诸侯之子,有何资格妄言祖制?陛下还在朝歌,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为一时强盛,私自改制,定会万劫不复,遗祸子孙!”
  姬发笑笑,也不与这种老顽固争执,目光无意间掠过苏护,望向其身后的马车,却是苏妲己探出头来,微带惊慌地看了过来。
  本就是国色天香,此刻梨花带雨之下,更是倾国倾城,姬发露出惊艳之色,语气放缓了几分:“苏侯误会了,我西岐改制,也是为了国富民强,能更好的抵御犬戎侵袭,还请苏侯往我西岐一行,父亲自会解释一切!”
  苏护冷冷地道:“是我一人,还是我苏氏满门?”
  姬发诚恳地道:“如今兵荒马乱,北原东鲁多有侵袭,还是让苏侯的家人同行,才好安心!”
  “哈哈哈!狼子野心!狼子野心!”
  苏护怒极反笑,声音隆隆,传遍城内外:“那恐怕不成了,因为小女妲己,将入宫为妃!”


第三十八章 弊端初显
  “苏侯休要说笑!”
  当那入宫为妃四个字远远传开,姬发脸色立变,第一时间喝止道。
  “为何是说笑?”
  苏护冷冷地道:“小女容貌端庄,性情和婉,礼度闲淑,素有美名,陛下坐拥九州,博纳四海,自该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使役,你有何不满吗?”
  姬发的脸色一沉。
  毫无疑问,苏护这是要掀桌子了。
  人族的天下分为四个阶层——
  帝皇、诸侯、平民和奴隶。
  帝皇名义上是天下之主,高高在上,一言九鼎,实则高层真正的主体,还是诸侯。
  所谓卿等与君宣猷赞化,抚绥黎庶,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
  言下之意,就是守御边疆,抚恤黎民,都是依靠诸侯。
  而诸侯之间一向有规则,彼此之间的攻伐吞并,不涉圣上。
  这在后世看来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子打架怎么皇帝还管不了呢?
  但实际上分封制度就是如此,国中有国,商朝末年还算是好的,看看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吧,那才叫架空。
  周朝虽然明面上是八百年江山,其实真正执掌皇权的,也就是两百多年的时间,后面的五百多年都是名存实亡,这就是分封制度的可怕。
  言归正传,如今的大商在四方诸侯看来,已经落后,不思改变,浑噩度日。
  不过落后不代表能取而代之,至少在目前的这代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姜文焕和伯邑考都没有忘记,兵家儒家的经典著作正是那位深不可测的纣王陛下所书,哪怕他没有改变祖制的勇气,也不敢生出谋逆的心思。
  所以对于王师,他们是能避则避,即便是胆子极大的姬发,对先锋军也要趁着月黑风高,扣上奴隶造反的帽子,进行驱逐。
  可现在苏护一嗓子,不仅直接将纣王的关系引了进来,更是表明了态度——
  宁愿献上冀州,也不让你们得逞!
  “不愧是冀州侯,危急关头,当断则断啊!”
  果不其然,听了那声音后,四方都有了骚动。
  最为恼火的,要属冀州城外,已经退避三舍的黄天祥了。
  他和哪吒避其锋芒,不是真的惧怕了西岐的大军,而是乐得让三大诸侯和苏护斗得你死我活,反正黄天化的大军正在飞速赶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可苏护这么一喊,别说三大诸侯有所耳闻,冀州城内的子民更是知道了,他们侯爷的女儿要入宫服侍陛下,如果这个时候妲己有个三长两短,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关系到皇家脸面!
  所以苏护就是在逼迫他们出手,至不济也要保住他家人的安危。
  当然,这也是一个绝佳的借口。
  如今五方相争,心知肚明都是为了冀州这块富饶的封地,但名义上又都是来镇压奴隶之乱的,现在苏护之女可能被陛下纳为妃子,那就更加师出有名,一旦三大诸侯的军队有所反抗,便是谋逆!
  不过就在这时,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也遥遥传来。
  “苏侯中了邪气,胡乱说笑了,侯爷与家父是莫逆之交,明明将令爱许配给了我兄长,怎会入宫为妃?”
  这是姬发的声音。
  无中生有,张口就来。
  当他信誓旦旦的说出这句话时,苏护一怔后,禁不住怒极反笑:“好个机灵的小子,可惜你不是长子,否则下一代西岐必然更加强大!我们冲!”
  姬发冷喝:“拦住他们!”
  苏护要突围,争得一线生机,姬发要将他们擒下,尤其是苏妲己,更是万万不能被王师所得,让他们顺理成章的干涉冀州事务,双方厮杀到一起,战事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冲得最前,杀心最炽烈的,正是原本叛逃的奴隶,现在的西岐军士。
  这群奴隶可不比被费仲挑唆,反抗冀州的牺牲品,他们很多都是从各地叛逃入西岐,加入军队,成为士兵的。
  对于高高在上的百姓诸侯,这群极有毅力又受过训练的奴隶,自然最是痛恨,将以往的耻辱与仇恨,都统统倾泻在了苏护身上,悍不畏死,前仆后继的冲上。
  很快苏护身边的亲卫就死伤得七七八八,堂堂冀州城在围攻下,也开始浑身浴血,惨不忍睹。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由于这个时代的街道宽度是有限的,如此规模的战斗,很容易波及两边的民居,当那些西岐士兵无意间冲入其中时,很快起了冲突。
  如果说诸侯与帝皇是隐性的对立关系,那么平民和奴隶同样如此。
  奴隶主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富有的平民,普通人家对于奴隶也是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这些积怨一旦爆发,十分可怕。
  而此刻围攻苏护的名额毕竟有限,当外围的奴隶赶不上趟时,自然将视线转移到了更现实的目标上。
  “不好!”
  姬发坐镇中央,眼见四周的居民屋舍内人影晃动,纷纷传来兵戈尖叫之声时,已是彻底变了脸色。
  苏护对于冀州的统治,原本是根深蒂固的,是奴隶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他的地位受到影响。
  比如郑伦,此人性烈如火,对苏护父子忠心耿耿,虽然位卑,但也未受忌惮。
  直到奴隶反叛,郑伦由于出身的卑贱,越是渴望得到功劳,越是求而不得,才会被费仲所算,直接倒戈。
  但收买奴隶的同时,也得罪了平民和奴隶主,只是之前未曾显露。
  因为平民以及奴隶主即便站在苏护一边,但军队的征集制度,使得他们对于军法的执行力度十分懈怠,更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哪怕拥戴苏护,但想要他们在苏护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自发地拿起武器,为了保卫冀州侯,保护冀州城而战,那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四大诸侯从最初的抗拒,到现在主动招募奴隶成军的原因。
  毕竟相比起平民和奴隶主,这些穷苦出身,以前根本不被当成人的奴隶,要求实在太低。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这样好的士兵哪里找?
  曾经姬发也是那么想的。
  可这一刻,他的心中生出了不安。
  凡事有利皆有弊。
  好处四大诸侯享受够了。
  现在,坏处开始暴露。
  ……
  ……
  顾承放下战报,微微一笑。
  冀州之战仅仅是一个开端。
  大乱的开端。
  不过这场大乱,并非其他末世皇朝时的那种天下动乱,而是阶级对立,诸侯之乱。
  四大诸侯在解放奴隶,实力膨胀的同时,也来到了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平民、奴隶主的对立面!
  同样也损害着八百诸侯中,另外七百多位诸侯的利益!
  修其德,爱其民?
  “朕由衷地希望,你们能贯彻到底!”


第三十九章 王师之威
  “再有扰民者!格杀勿论!”
  弊端初现,姬发顾不上考虑太过长远的问题,目现决断,派出亲卫,对那些冲击民舍的兵士猛下狠手,一个不留。
  这铁血手段震慑了乱糟糟的奴隶,他们本就接受过令行禁止的军法训练,在生死的威胁下,自然不敢造次。
  不过这个时间的浪费,也给了苏护喘息的机会。
  奴隶们悍不畏死的发动攻势,苏护又何尝不知道这是生死关头,一旦被这群家伙拿下,即便不死,也要受到前所未有的侮辱,甚至连家人都不得保全。
  有鉴于此,苏护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再度往冀州城深处退去,且是穿街走巷,故意往民居里面钻。
  与此同时,不远处喊杀声四起,另外两股诸侯大军包抄过来。
  “苏侯莫怕,我等来助你!”
  为首者正是崇黑虎和姜文焕,口号喊得震天响,慑人的目光直逼姬发。
  “冲!”
  姬发毫不畏惧,拍马迎上,眼见三股洪流即将对撞,西门轰然倒塌,南宫适率军扑至。
  他的行军布阵稳健至极,硬生生抵挡住两方的攻势,为姬发争取到了最大的发挥余地。
  而姬发麾下的骑兵立刻开始逞威,虽然只有数百,但犬戎的战马配合上西岐苦寒之地磨练出来的骑术,居然也能走街串巷,从两侧迂回,给予两军当头一棒。
  以正合,以奇胜,西岐以一敌二,赫然占据上风,令东鲁北原大为震惊,忌惮不已。
  而苏护护着仅剩下的两匹马车,左冲右突,却在三大诸侯默契的军阵堵截下,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正自绝望,一道红菱突然从上空闪过,唰的一下缠在他的腰间,整个人一轻,腾云驾雾地飞了起来。
  “不好!阻止他!”
  姬发、崇黑虎、姜文焕一直关注苏护,第一时间转换目标,但那红菱矫若游龙,只是一卷,就将四方兵刃震开,眼见着苏护即将脱身,一股烟云飞至,骑着乌烟兽的张奎举刀,斩在混天绫上。
  这一斩非同小可,出手救人的哪吒身躯一震,不禁踉跄了下,所幸身侧还有黄天祥护法,长枪一使如龙摆尾,一转似蟒翻身,后发先至,点在张奎的刀上。
  若论战力,黄天祥不及张奎,但他所习的是堂堂正正的天罡神通,此刻劲气爆发,天生神力,竟是将张奎直接震开,枪出如龙,更如风驰雨骤,势不可当。
  张奎失了先手,连连招架,眼看要遭,高兰英即刻补上,挡下黄天祥的攻势,夫妻俩配合默契,张奎立刻拉住苏护,往下落去。
  他最擅长的是地行术,空中斗法并不如正统的道家传人,还是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哪吒又岂能让他如愿,混天绫巧施变化,乾坤圈更是直接砸向乌烟兽的天灵。
  张奎为了护住自己的爱骑,不得不改变方向,与哪吒隔空交锋。
  兔起鹘落之间,张奎夫妇就与哪吒黄天祥战了多个来回,双方各有顾忌,斗得旗鼓相当。
  眼见这边不能取胜,原本不想面对旧主的郑伦在崇黑虎的催促下,咬了咬牙,举锤攻上,鼻中喷吐出白气。
  这专攻魂魄的秘法一出,众人纷纷避其锋芒,就连哪吒也不例外,苏护又被拽了下去。
  “我西岐还是缺少这些奇人异士的辅佐啊!”
  姬发看着两大诸侯都有奇人相助,眼中闪出羡慕,不过随即脸色一变,望向冀州城外。
  那里正有战马奔腾的声音由远及近,黄天化所率领的王师大部队,终于赶到。
  “督粮官陈奇在此,贼子休得放肆!”
  哪吒和黄天祥不再是孤军奋战,阵中更是率先奔出一将,手持荡魔杵,身后有三千飞虎兵,执挠钩套索,如长蛇一般,飞奔前来。
  这员将领名为陈奇,有异人秘传,养成腹内一道黄气,喷出口来,凡是精血成胎的,必定有三魂七魄,见此黄气,则魂魄自散。
  他和郑伦正好组成了哼哈二将系列,两者一见面,就各自锁定对方,有节奏的喷吐起来。
  “哼!”“哈!”“哼!”“哈!”
  两将的对喷将战局拉回各显神通的阶段,眼见在神通较量方面,诸侯并不能占优,把守住城门不放的姬发枪头一转,部队做了一个大转向,向着王师主力迎去。
  相比起大商还是战车模式,西岐的骑兵已经形成规模,这亦是伯邑考所学不多的兵家精华,犬戎擅骑术,西岐在这个老对手身上也偷学到了本事,此刻正是要和王师来个硬碰硬。
  姬昌没有忘记他的父亲是怎么死的,姬发更是野心勃勃,这场四大诸侯与大商第一次试探性的交锋,结果必定决定接下来的大局走势。
  因此这一刻,别说姬发眉宇间浮现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崇黑虎和姜文焕的注意力也转了过来。
  然后他们就看到,大商军队的战车突然往两边散去,中心处赫然现身出一批身着皮甲的战士,手中是专克骑兵的锋利长戈,数以百计的盾牌在同一时间擎起,转眼间就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大圆阵。
  每两面盾牌的间隔中都有一点空隙,正好可容长戈通过,整体看起来,仿佛一个庞大的铁刺猬,密密麻麻伸出无数根青铜长刺。
  西岐骑兵顿时起了骚动,姬发也怔住了,却见军阵已经压了过来,就象一只爬行的玄武,一步一步,虽缓慢却绝不停顿。
  缺乏足够攻坚能力的轻骑兵,面对这巨大浑圆而混身铁刺的方阵,根本无处下手,不过姬发坚信久守必失的道理,下令骑兵绕着军阵旋绕盘舞,试图杀出一条裂缝。
  一支支流箭,从盾牌缝隙中射出,西岐骑兵早有防备,依仗着精湛的骑术加以躲避,双方你来我往,斗了数个回合,眼见着即将凿穿铁盾,却见一辆辆带着无数喷射小口的奇特车子,在裂缝中逐渐显现,上面露出一枚枚箭头,正指了过来。
  “放!”
  随着黄天化一声令下,漆黑的夜间仿佛有一刹那变得刺目,无数晶芒闪烁出夺命的光辉,响起尖利的破空风声。
  随着空中那千百道锋芒光辉的闪过,西岐军中瞬间舞动出一片撕裂天地的惨呼,绝大部分骑兵就这样哀号着倒下,身上插满了奇特的短箭。
  “那是何物?”
  姬发失声惊呼。
  “诛杀贼子,一个不留!”
  黄天化扬手一挥,数辆百弩连机一并推出,这种一次可发射二十支劲弩的机关,正是墨家所制,连青铜都能射穿,更何况区区血肉。
  四大诸侯以为他们改革了兵制,就能作威作福?
  这一战将教会他们,普天之下到底是谁的王土!
  ……
  就在王师大军压至,三大诸侯纷纷变色之际,一道魅影,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苏妲己藏身的马车旁。


第四十章 妖狐魅影
  “玄武阵不愧是陛下钦定的兵家五阵之一,竟有如此神效!”
  眼见大军推进,势不可挡,玄武更是昂首摆尾,左弯又绕,进退自如,就象是在随兴玩耍,肆意挑逗,打压战意,黄天化也不禁叹为观止。
  时代不同,兵家之道的运用方式也不一样,按理来说,大商没有使用奴隶成军,临时招募平民所需的代价,远在廉价的奴隶之上,训练的效果应该不如四大诸侯。
  但事实证明,一将之威,可定三军,由陛下训练出来的王师,绝不是半吊子的诸侯能够媲美。
  用兵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而不知彼,则战无良策,被动挨打,知彼而不知己,则空有良策妙计,却有力难施。
  “杀!”
  此刻黄天化信心大涨,王师不仅要收割西岐的骑兵,玄武阵更是开始主动变化,随着一声响亮的清啸,盾牌同时撤下。
  放弃了防御的同时,换来的却是凶猛飚悍的进攻力量。
  步兵飞奔,踏着劲撼的步伐,轰扬出地动山摇的雄伟气魄,战车聚拢,高大威猛的武士向着天空呼喊出雄壮的战号,澎湃喧嚣,撕裂苍茫。
  朱雀阵出!
  这一刻,姬发、崇黑虎、姜文焕乃至苏护,张奎、高兰英、郑伦等等冀州城内的所有将领,都禁不住骇然失色。
  对于三大诸侯来说,别说他们还没有拿下冀州城,即便拿下了,面对这等军势,也守不住城!
  而对于苏护来说,他是被逼得掀了桌子,原本也是一方诸侯,内心的高傲是不必说的,现在则被统统打破。
  封神演义里,苏护是率先谋反的,原因十分滑稽,因为纣王听说了苏妲己的美名,想要纳她入后宫,结果苏护坚决不允,后来干脆题下反诗,从朝歌逃回冀州,一怒之下就反了。
  这种奇葩事情,对应到这个时代,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商朝时由于女性地位高,婚姻基本上等于自由恋爱,男女结婚不需要家长的同意,自己愿意就可以,男子娶亲,不用给女方家里下聘礼,女方家长如果接受了男方的聘礼,将会被邻里耻笑,是一种耻辱。
  同理将女儿献给商君,也是诸侯所不齿的,苏护性情刚烈,不愿为之倒也正常,可不愿意就谋反,显然是没有将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
  不愿嫁娶,也有办法,商朝是极为重视占卜的,没有父母的媒妁之言,却有八字不合之说,只要请个祭司占出苏妲己八字与纣王相冲,就有缓和的办法,什么迂回的办法都不做,直接就反了,究其根本,还是自恃冀州实力,不愿低头。
  这个时代的苏护倒没有谋反的想法,可对于冀州的实力依旧是自信满满,此次若不是郑伦从内部攻克,他绝不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但现在,当目睹煌煌王师,大军压境,他的心中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
  让女儿入宫,本是应急之法,或许因祸得福,是个不错的主意?
  能有心思考虑这个,自然是危机已解,原本还在争夺苏护的姬发、崇黑虎和姜文焕齐齐做出了改变。
  不约而同的一个字——
  退!
  不退不行,王师本就是正统,实力还远强过他们,三大诸侯更是竞争关系,貌不合神更离,留下只有被一网打尽的份。
  “公子带两万兵士,速走!”
  郑伦掩护崇黑虎,张奎高兰英掩护姜文焕,纷纷向着北门和东门退出,南宫适则对着姬发喊道。
  “老将军保重!”
  姬发点了点头,没有片刻迟疑,率领两万西岐军,朝西边撤退。
  南宫适留下,以九千兵马变化阵形,布置出一个浑若天成的圆阵。
  倒不是西岐大公无私,掩护东鲁北原撤退,而是他们所处的位置首当其冲。
  南宫适是沙场老将,知道将背后交给敌人,必然引发大溃败,唯有且战且退,才能最大程度保存实力。
  而圆阵是所有防御阵型中最可靠最坚实的阵形,它胜在厚重扎实,操作简单,不过南宫适布置的这个圆阵,又与之前王师的圆阵有所区别,他没有全部的九千兵力排布成一个圆,而是根据地势和自身建立的防御措施,排布成大大小小,零零错错的六个圆阵。
  这六个圆阵相互依傍,中有间隙,可供少量骑兵穿插出击,每两个圆相距紧密,既连通支援,又巧妙地维持着各自独立,哪怕被敌军强行分隔,依然可以长期作战。
  因此尽管在退,面对铺天盖地,在所有方向上发起猛烈突击的王师,南宫适的阵形却如海中磐石,屹立不动。
  西岐士兵也有盾牌,虽然没有墨家的工艺,显得十分粗糙,可那一块块小盾也如鱼鳞般,护住了士兵们的要害,甚至挡住了雨点般叮咚作响的箭雨,同时手持的长矛呈同一角度倾斜着挺出,从上面看去,每两个圆阵就如两只背靠背的刺猬,虽然被狼群围住,实力相差悬殊,但狼群要强攻,也会被刺得满口鲜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不仅如此,南宫适列阵九千,剩下的一千继续留在冀州城内,大肆释放奴隶。
  之前奴隶不遵军纪的冲突,南宫适已经看在眼中,实际上昔日伯邑考学成归来,提出改制之时,他就坚决反对,可木已成舟,既然开弓没有回头箭,那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彻底将那些奴隶主得罪死。
  相比起老而弥坚的南宫适,黄氏四兄弟就明显嫩了,一开始想要将三方一网打尽,然后又想去追击姬发,结果发现啃不下南宫适这块硬骨头,战术无法贯彻,错失了最佳的灭敌机会。
  待得城内混乱再起,黄天化不得不派兵,苏护也顾不上胡思乱想,组织手下,开始镇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