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鉴于此,哪吒怒喝一声:“我乃东平城守李靖三子哪吒,你那畜生,在此作恶害人,速速领死!”
  “哇呀呀呀呀!”
  畜生之称太过侮辱,夜叉怒喝,乘风踏浪,海涛狂卷而上,举着斧头就往哪吒头顶劈来,行进之间颇有章法,竟是通晓战阵之法。
  不仅数以百计的斧影呈铺天盖地之势狂劈过来,那海中还生出一股凝如实质的威压,呈四面八方,漩涡扭曲之势,与混天绫相抗衡。
  确实如李靖所担忧的那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从上古妖庭开始,就一直流传至今的四海龙宫,绝对有着雄厚的实力,任由哪家小辈弟子持着法宝,都不容轻辱。
  但哪吒不同。
  混天绫是娘胎中就开始祭炼的法宝,与他心神合一,御使起来得心应手,刚柔并济,只是一转,就将那些夜叉的战阵轰得粉碎,再往下一探,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漩涡,将整个东海都搅动起来。
  这绝不是仅凭蛮力为之,那漩涡中形成太极两仪之相,水流如幻如光,缥缈逍遥,上善若水,显然是得了道家意境精髓。
  却又在流转变化中,阐述着阴阳五行衍变,还有金戈杀伐,严峻刚正,却是阴阳家、兵家与法家的手段。
  如此战法多变,不仅夜叉照面之间就全部被震成齑粉,死得一个不剩,海底深处的龙宫还震动起来。
  此宫又名水晶宫,本是一个特别的洞天所在,周围有水界之力护持,东海之水高悬于头顶,宫内并无水流。
  可此刻宫阙震响,如同地动山摇,宫中众水族东摇西摆,立足不稳,无数水流倾斜而下,将内部冲得七零八落,威严震怒的龙吟声起,一大一小两头神龙带着无数水族往上升起,被混天绫逼得倾巢出动。
  哪吒怡然不惧,屹立虚空,看着那浩浩荡荡的水军现身,在东海上排开阵势。
  为首者正是东海龙王熬光和龙王三太子敖丙。
  两龙如临大敌,双目洞开神光,四下扫视,却是发现不了太乙真人的踪迹,终于又将目光落在哪吒身上:“你这娃娃,到底是何人门下,来与我四海龙宫为难?”
  哪吒的年纪自然瞒不过活了上万年的熬光,而越是年轻越令他感到惊骇,能在这小小年纪就拥有如此造诣,必然有极大的背景,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是来谈判。
  不过熬光心中也颇为忐忑,真要是那几位混元道祖的门下,他即便拉上其他三位龙王,也是白给,东平城守真有此子,看来东海龙宫必须得退避三舍了。
  “来得正好!”
  不过哪吒根本没有给他台阶下的意思,右手乾坤圈一晃,运起十足的劲气,照着敖光天灵,就砸了下去。
  这段时日他和太乙真人参悟道卷,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有实战演练,将擒贼先擒王、先下手为强等思路学了个十足,又是无法无天的性子,哪里会有半点顾忌。
  嗖!
  熬光本是做出谈判之势,先礼后兵,万万没想到这孩子杀性如此之重,乾坤圈更是势不可挡,来不及变化,天灵挨了个正着。
  天旋地转之间,脑浆迸裂出来,一条绵延万里的龙身坠下,轰隆一下砸进海里,很快龙血将海水蔓延。
  这一幕看得太乙真人都是一怔,没想到哪吒一上来突施辣手,依仗法宝之利,直接将东海龙王给打死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龙王毕竟不是凡类,这一下爽快固然爽快,却是惹了麻烦。
  “父王!”
  三太子敖丙目眦欲裂,硕大的龙首直接往天穹顶去,与乾坤圈对了个正着。
  乾坤圈后劲已失,被弹了起来,哪吒不慌不忙,混天绫一转,直接捆缚向熬丙,同时大喊道:“用九龙神火罩把它们全烧死!”
  太乙真人皱了皱眉头,没有行动。
  四海龙宫的真正实力,对于他这种道祖亲传的金仙来说,自然不算什么,几件法宝就能打得它们哭爹喊娘,但四海龙王能统御四海,其实是一种安抚。
  毕竟妖族不比巫族,还是有不少大能留下的,不仅南疆十万大山有妖庭坠落后的正统,更有许多入了天庭和道教。
  比如截教,多妖族异类出身,拜入通天教主门下,因此阐教才多有轻视,称之为披毛戴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
  妖族本已衰败,情绪最是敏感,此时正值封神之际,若对东海龙宫赶尽杀绝,必然会惹出路见不平之妖,一旦双方开战,恐怕远远不是如今的规模。
  按理来说,这倒是符合阐教的利益,但太乙真人不希望哪吒出事。
  “道长?道长?”
  “跟我爹爹一样,哼,我一人也行!”
  哪吒却不明所以,眼见太乙真人没有回应,撇了撇嘴,挥舞起混天绫,直直迎上十万水军。
  “也罢,得了那枚功德莲子,若有万一,就用它救狗蛋!”
  眼见哪吒与东海水军杀得你来我往,不可开交,太乙真人一抚长须,心头有了决断,现出身形,伸手一抛,九龙神火罩从天而降,直接将水军罩住。
  “不好!”
  熬丙识得厉害,勃然变色,当机立断,引燃一炷香,拜了拜:“请截教道友相助小龙!”
  这是他最后的手段,却也不知道到底能请来谁,毕竟截教有万仙,东海上多有仙岛隐居,值此生死存亡的关头,只希望来者能敌得过这气势汹汹的一老一少。
  他的祈祷得到了应验,香只燃了一半,天边突然划过两道金光。
  就见两条金龙腾云而至,只一瞬间,就将九条火龙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势,再朝太乙真人当头闸下!


第二十九章 碧霄娘娘
  “不好!金蛟剪!”
  金龙一现,勃然变色的就换成太乙真人。
  这金蛟剪是截教赫赫有名的法宝,起在空中,往来上下,头并头如剪,尾交尾如股,不怕你得道神仙,一插两段,杀伐无双。
  与九龙神火罩相比,法宝中同有龙,九龙神火罩中的九龙乃是昔日巫妖大战中,九条火龙的尸身所炼,而金蛟剪则是两头大能级金龙自愿以龙魂融入其内。
  因此别看双龙对九龙,但两者不是同等层次的存在,而那御使金蛟剪之人,和哪吒一样,照面之间就是痛下杀手,当真是风水轮流转,杀与被杀的转变只在一念之间。
  生死关头,太乙真人身形一晃,阴阳变化,竟是于不可能间,避过金蛟一剪。
  “不愧是玉清亲传,十二金仙!”
  轻咦声从空中传来,彩光耀起,一位身段玲珑的美貌女子从中走出:“三仙岛碧霄见过道友,为何要对东海龙宫行此屠戮之举?”
  “原来是碧霄娘娘,贫道有礼了!”
  太乙真人心中一叹,果然是牵扯出了不好招惹的对头。
  截教通天教主座下除了四大弟子,还有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和东海三仙岛三霄仙子,都是道行高深,手段精奇之辈。
  倘若三太子熬丙招来了截教其他人,那还有办法一斗,眼见是拿了金蛟剪的碧霄,太乙真人已生出退意,稽首一礼,刚要找个台阶下,就听哪吒作死的声音响起:“你这女子好不晓事,是东海龙宫犯我大商在先,它们打杀了多少人,你怎不管那屠戮,现在又来装什么善人!”
  碧霄闻言一怔,仔细端详了一下小小的哪吒,笑了起来:“好个道童,根骨极佳,良才美质,适合做我三仙岛传人,过来吧!”
  话音刚落,她素白的手掌往外一探。
  轻描淡写的动作之下,哪吒却觉得仿佛天地翻覆,身不由己地往碧霄手中飞去。
  “且慢!”
  太乙真人暗叹一口气,知道冲突再也不可避免,背于身后的手掌现出一块金砖,啪的一下往碧霄身上打去。
  此砖和广成子的番天印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不比番天印乃是不周山体炼成,无坚不摧,无物可挡,只能在偷袭上占得先手了。
  “此小物也。”
  碧霄摇头失笑,翻手焰光生,将金砖撞得一歪,再向太乙真人双目打来。
  太乙真人心念一动,足下生出两朵青莲,将整个人托起,同时左手一指,指上放出一道白光,高有二丈,顶上现庆云,旋在空中,护于顶上。
  那光华打在庆云上,滴溜溜旋动,却是无法落下,同时哪吒身形也凝于虚空,正好在两者的中心。
  “截阐道德皆正果,方知两教不虚传!”
  碧霄在三仙岛上修道万载,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已是见猎心喜,轻喝一声,再度放起金蛟剪,那双龙在空中,挺折如剪,头交头,尾交尾,落将下来,只一瞬间,就将太乙真人的庆云撕咬得七零八落。
  太乙真人闷哼一声,飘然后退,却是重振旗鼓,施展种种法宝手段,与之抗衡。
  这得益于参悟道家之卷,倘若是刚至东平城时,他绝对已经落败,甚至毫无还手的余地。
  于是乎,双方你来我往,碧霄越打越是心惊。
  她曾经听大姐云霄评价过阐教十二金仙,广成子是玉虚宫中击金钟的仙人,不仅道行深厚,法宝也出众,番天印、落魂钟主攻,八卦紫绶仙衣、扫霞衣为守,是名副其实的金仙之首,云霄曾叮嘱过琼霄和碧霄,除非有混元金斗随身,否则不要轻易与广成子起冲突。
  广成子之外,赤精子与之道行相仿,其下太乙真人、玉鼎真人、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清虚道德真君稍逊一筹,却也是一等一的人物,法力高强,根行出色,悟性极高,但对上琼霄和碧霄就没有多少胜算了。
  无他,法宝之利。
  金蛟剪乃杀伐至宝,琼霄和碧霄的道行又不低,自然可以仗之取胜,所以此刻与太乙真人一战,正是要显露手段,她看上了哪吒的天赋,将其当成太乙真人的弟子,却是要抢徒弟了。
  这也难怪,毕竟那乾坤圈和混天绫,原是太乙真人的宝贝,可此刻令碧霄始料未及的是,太乙真人竟然在金蛟剪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中撑了下来。
  虽然落于下风,守多攻少,颇有岌岌可危之势,但韧性极强,绝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击败的。
  “看来我姐妹倒是低估了你!”
  碧霄也知封神一事,本想趁此机会,让太乙真人吃个大亏,一振截教声威,如今既然拿不下对方,退而求其次,往哪吒抓去。
  哪吒本在中央,太乙真人落于下风,终究无法护持于他,被碧霄抓在手里,笑吟吟地道:“小娃娃,你要那护不住徒弟的老道作甚,还不快快改换门庭,拜我为师?”
  哪吒头昂起:“他才不是我师父!”
  碧霄一怔,问道:“那你师父是谁?”
  哪吒眼珠子转动,道书浮现,在碧霄眼前展开:“这是我师父所传下的道书,让你知道厉害!”
  “你这娃娃好不晓事,既然是师门所传道法,岂能示于外人看?咦……”
  碧霄嘴上不饶人,趁机回怼过去,但她目光扫过,却是轻咦一声,禁不住仔细看了起来。
  “师父原本就没有藏着的意思,天下修行之士都可参悟,大家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哪吒早就将著书者当作自己的师父,崇拜非常,更是发出了邀请:“姐姐,一起学习吧!”
  碧霄看了片刻,觉得深有启发,道书上所言与三清所传之法十分契合,却又更深一步,原本修行的桎梏顿时有突破之兆,不禁惊为天人。
  “好有趣的娃娃!”
  但见哪吒人小鬼大的模样,又忍不住噗哧一笑,拧住他粉团般的脸蛋转了转,依依不舍地合上道卷:“也罢,你们回吧,东海龙宫自会约束手下,不再侵扰大商子民!”


第三十章 女娲宫降香
  “请为小龙作主啊!”
  这话显然是说给下方听的,熬丙闻言如遭雷噬,哀声唤道。
  碧霄并不理会,转身驾云离去。
  她和东海龙宫并无交情,只是看在昔日同族的份上,才会接香前来相助,如今遇到深浅不知的对手,自然不会贸然行事。
  碧霄眨眼间跑了个没影,熬丙心丧若死,按下浪头,往海中躲去,连向其他三位龙王求救,共报大仇的心思都淡了。
  此战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四海龙宫看似是广阔海域的统治者,实际上仅得虚名,真正的实力他们就是个弟弟,一旦没了自知之明,招惹上不该惹的敌人,下场必然凄惨。
  太乙真人倒和他的想法截然相反,此战让他切实地体会到道书的玄奇,假以时日,不仅可赶超广成子赤精子,更有机会一窥那无上大道。
  不过他很快就将膨胀的心思按压下去,决定回玉虚宫禀告。
  哪吒的身份十分关键,如今被抢先收徒,一定要让元始天尊知晓,推演天机,算出那著书者的真正身份,加以应对。
  “道长你要走了?”
  哪吒见太乙真人的祥云升起,察觉到分别之日已至,颇有些依依不舍。
  “狗……”
  太乙真人张口,刚说了一个字,剩下的话就全咽下去了,挥手告别。
  “看来是留下了心理阴影啊!”
  朝歌之中,顾承收回目光,微微一笑。
  太乙真人太有个性,其实并不是一个好师父,颇有种管杀不管埋的风格。
  哪吒闹海之后,熬光兴师问罪,哪吒上金光洞求救,结果太乙真人给他出个注意,将要去天界的熬光给拦下来,暴打一顿,硬生生逼得龙王不敢去天庭告发为止。
  这倒是深谙后世堵上访者的套路,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敢提问题的人。
  但如此恶霸手段,自然是无法真正化解矛盾,最终一步步导致哪吒自杀,却以一句天意搪塞过去。
  确实,哪吒复活后的莲花之身在封神演义中大放光彩,许多针对灵魂的法宝阵法都为之失效,作为西岐先锋官,再合适不过,但长久看来,绝非好事。
  修行之路,精气神三魂七魄,缺一不可,莲花之身看似占了许多便宜,实则断绝了成道的未来,因此同为修炼千载,杨戬有冲击混元的可能,哪吒依旧是普通大能。
  顾承不希望看到人族的良才美玉,为了封神一役,只图一时的战力提升,而断绝了长远的未来。
  瞧瞧后来这些商周一战中上天的英才吧,明明有那么好的机缘传承,又有积累沉淀,却绝大部分止步于圣仙境,何等可惜!
  他此时传以道书,即便短时间内看不出太大的成效,但不久之后,就有人才井喷的一刻,如此才是强盛鸿蒙,强盛诸天之法。
  至于四海龙王,其实已经不属于妖族,而是神职。
  别看他们现在嚣张,在大秦统一时,被始皇清理得干净,在后世的大汉皇朝期间,妖族就是剩下了十万大山。
  且不说东海龙宫缩回头,东平城平稳下来,而天下各地,除了哪吒外,还有许多原本属于西岐的弟子经历着类似的事情,朝歌之中,又生波澜。
  王叔比干入内禀告:“陛下,十五日后乃女娲娘娘圣诞之辰,娘娘捏土造人,补天救世,始有我人族今日,请陛下轻万乘而往降香,得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
  顾承目光一动:“每十二载的女娲祭祀……”
  来了么,封神演义中,纣王命运的转折点,正是从女娲庙开始!
  不过鸿蒙大世界原本的历史中,是没有这一段的,纣王再昏庸,也不敢冒犯女娲,女娲娘娘也不会因为这等事情,就派出妖狐祸害人族皇朝。
  现在的女娲庙降香,又当如何?
  联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鸿钧那边不可能毫无反应,必然有所反击。
  只是应在女娲娘娘身上,不免显得奇怪,毕竟没有女娲娘娘的布局,他根本没有机会来到这个时代,而女娲娘娘的超脱之日也难以确定,只知道是在乾坤鼎炼制,大禹治水之后。
  如果真是女娲,顾承倒是很想一见的。
  如果不是……
  顾承微微颔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准卿所奏。”
  比干退下准备。
  三月十五,朝歌之民家家户户焚香设火,结彩铺毡,同贺女娲娘娘圣诞。
  顾承亲帅文武百官,前往南门外女娲庙进香拜贺。
  女娲混元有成,造化人族,相比起皇天后土,更得人族祭祀香火,所修的庙宇装饰精巧,风格朴实,正中央的沉香宝座上立着一座面容慈和的圣像,两旁有金童玉女侍立,座下还有舞鹤翔鸾,香炉中升起袅袅紫雾,看上去庄重而神秘。
  顾承先得女娲石,后在无上大罗天中见过女娲娘娘留影,自然知道眼前的圣像只是人族的想象,并非真正的女娲模样。
  不过香火本就是一种心理安慰,对于女娲而言,她创造人族,希望人族能自强不息,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天地间争得一席地位,而非整日跪拜,向神明祈求所谓仁慈宽宥,所以更加不会显圣,让人族横生依赖之心。
  然而就在顾承念诵完祈文,祭祀之礼进行到高潮,文武百官尽皆拜下之际,女娲圣象之上,突然流转出光芒。
  一时间瑞彩千条,祥云缭绕,似有无上神圣降临,别说文武百官,就连在庙外虔诚祭拜的黎民都是激动不已,恨不得狂呼出声。
  唯有顾承目光一厉,长袖轻动,一层无形的屏障立刻隔绝内外。
  近在咫尺的群臣和大商子民只觉得眼前一花,纣王陛下已然笼罩在一片五色奇光中,顿时又惊又喜起来。
  女娲娘娘寿诞每十二年举办一次,上一次帝乙降香时,毫无动静,此次轮到纣王陛下,却是有此祥瑞,岂不预兆着大商有大兴之兆?
  可惜事与愿违。
  顾承隔绝内外后,看着那显圣的雕像,冷声斥道:“何方妖邪,胆敢冒充女娲娘娘?”


第三十一章 真假女娲
  “你不是商君!”
  圣像瞬间“活”了过来,化作一位仪态万千,尊贵无上的女子:“到底是谁,胆敢夺舍商君,以代人皇,无怪乎大商国祚将……”
  她话未说完,顾承已然出手,五指探出,直接按向这女子的眉间。
  天地翻覆,万物沉沦。
  如此距离,面对终结之力,即便是混元道祖,也难免吃上大亏,可这女子手掌升起,汇聚五彩华光,竟是化作无穷无尽的生命本源,挡下终结之力。
  两股力量轰击在一起,恰如诸天万物诞生与毁灭的对立,以圣像为中心的周围十丈,瞬间转为一片虚无。
  那是比暗黑还要黑暗,比真空还要空无的“空”之域,万物生灵所能认知,所能熟悉,所能接触,所能借助的一切,全部消失不见,一切仿佛回到天地开辟之前的无垠太虚,只余下两股力量对拼消磨。
  顾承眉宇间露出惊异。
  女娲所走之道,为生之大道,看似不如起源命运轮回那么强大,但以女娲娘娘的境界,化腐朽为神奇已经不足以形容她对于大道的感悟,自有一种万世不易,亘古不变的意境。
  正因如此,眼前之敌令他震惊。
  他得到女娲石的传承,对于女娲的力量极为熟悉,对方所掌握的确实是女娲的生之大道,偏偏不是真正的女娲娘娘……
  以假成真!
  “真的生之大道,假的女娲娘娘,鸿钧,这就是你的反击么?”
  这一招十分阴毒。
  女娲对于人族的意义自不必说,如果女娲站出来斥责纣王是昏君,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那么天下人会怎么想?
  人心向背,大势所趋,这八个字绝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顾承察觉到一丝不妙,当机立断地下手,隔绝内外,根本不让这个伪女娲有显圣大众的机会。
  “看来女娲娘娘此时已然超脱了,否则幕后主使无法安排这一出!”
  “这个伪女娲,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麻烦的地方正在于此。
  混元道祖万劫不灭,除了盘古斧外,几乎没有能直接灭杀的手段,哪怕顾承能赢,也仅仅是镇压封禁。
  可现在顾承的终结之道一边受到天地限制,如果再花费精力镇压伪女娲,那就根本腾不出手对付鸿钧了。
  两难之局。
  因此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必须以最小的代价,解决眼前的敌人。
  想要办到这点,必须弄清楚,伪女娲是怎么诞生的?
  且不说生之大道,一尊混元道祖总不会莫名出现。
  如今的鸿蒙大世界,混元道祖就该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这道家三清,和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那西方教二圣。
  鸿蒙之外,诸天世界的道祖也都有数,甚至那些跨越纪元的古老存在,顾承从盘武神尊处,都已经知晓清楚,没有眼前这位的存在。
  “总不会是幕后主使创造出来的吧?”
  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闪过脑海,顾承自己都感到不可置信,但偏偏有股冥冥中的直觉,仿佛这答案已经颇为接近。
  说实话讲道理,幕后主使身上有种种矛盾,明明牠拥有凌驾于混元之上,可以把一众混元道祖玩弄于鼓掌,偏偏躲在幕后,小心翼翼推进着计划,而已然超脱的女娲都奈何不了牠,要将诸天之外的顾承带入,再联系到如今的伪女娲……
  顾承目光闪动,很快抛开杂念,终结之力化作无量风暴,疯狂爆发。
  轰隆!
  女娲庙中猛然一震,圣像咔擦作响开裂,灵光消逝,顾承即刻拂袖,将之重新组合,恢复原样。
  隔绝内外的屏障消失,顾承在众臣子民崇敬的目光下走出庙宇,结束了祭祀。
  不过他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同时人界之上,娲皇宫中,“女娲”也通体一震,气息变得紊乱。
  回想起刚刚那颠覆寰宇,终结万物的可怕大道,“女娲”的眼中露出浓浓的担忧。
  若不是这次降香,她也察觉不到,如今人界的人皇竟是混元之尊。
  毫无疑问,真正的纣王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混元不是单纯的天赋所成,必须拥有无数机缘积累,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一丝微薄的机会。
  人皇固然尊贵,但相比起能渡过纪元之劫的混元道祖,又算不得什么,这位混元取代人皇代之,到底有何图谋?
  唯一令“女娲”心安的是,方才一战其实是两败俱伤。
  看似顾承胜了,直接将她逐出了女娲庙,实则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生之道力留在体内,对终结之力予以压制。
  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隐隐形成制衡。
  但“女娲”掐指一算,感觉其中又有颇多蹊跷,恐疑有诈,开口唤道:“彩云童儿,将招妖幡取来。”
  童子遵命,片刻之后,取来一个葫芦,揭去芦盖,其中一道白光飞了出来,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奇幡来,周围有五彩光芒环绕。
  “女娲”看着这招妖幡,眸光闪动。
  这是昔日东皇太一所赠,汇聚天下群妖精血于上,甘心听供差遣,但同样也是庇护之责。
  巫妖大战后,巫族亡去,妖族式微,藏于十万大山内,不到万不得已,真的不愿相招。
  只是此次对手的人皇,人族不可能用之,天界又签封神榜,下界应劫,似乎唯有妖族能用一二。
  “女娲”轻轻一叹,那招妖幡开始抖动,不多时,妖风飒飒,云雾迷漫,风过数阵,十万大山上升腾出数千光芒,来到娲皇宫外,听候法旨。
  “女娲”看了看群妖:“天下将杀劫渐起,尔等可避山修行,莫惹劫难,若有心应劫者,也可相机行事。”
  群妖一震,一头猿妖赶忙发问:“敢问娘娘,这应劫之辈,有何利弊?”
  “女娲”道:“福缘深厚者,可窥仙道,逍遥长生,次之可享神道,司职天庭,根器浅薄者便化为飞灰,不存于世间,当好自为之!”
  群妖齐齐拜谢,大多数立刻回归大山,他们如今是休养生息之际,实在不敢参与到人道洪流中。
  当然也有部分跃跃欲试的,“女娲”各有安排,最后目光落在靠后的三个女妖身上。
  三妖一是千年狐狸精,一是九头雉鸡精,一是玉石琵琶精。
  “女娲”推演天机,发现三妖与其他不同,沉吟片刻道:“我赐你们凤格之力,可入宫为妃,今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商灭周兴,若能顺天应命,拨乱反正,自可得天道功德!”
  三妖先是一怔,然后狂喜拜下:“多谢娘娘提点之恩!”


第三十二章 大乱之始
  顾承从女娲庙回归后,立刻闭关。
  他故意与“女娲”两败俱伤,由得生之道力侵入,正是兵行险着,借此感悟生之大道,借此摆脱天地的压制。
  生死的对立,与起源终结的对立颇为相似,若能功成,顾承就真正踏入阴极阳生,死生入灭,本源末法的转化之境。
  也即是混元巅峰。
  他的战斗力足够强大,趋至混元极致,是因为有着三件神器,人皇剑、东皇钟和女娲石,与妖皇分身和魔主化身相配合,自然没有其他混元道祖比得上。
  但战斗力并不等同于境界高下。
  若论境界,顾承毕竟入混元道境未久,还达不到东皇太一,三清道祖的境界。
  好在祸兮福所倚,末法之劫的来临,也展现出了本源末法的对立,又得女娲指点,对于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顾承已经了然于心。
  别小看这点,许多混元道祖参悟数万年,直到经历纪元更迭,才略有所悟,顾承能如此之快的找到目标,已经省却无数苦功心血。
  有了目标,为之努力,这原本又是数万年的时间,但来到这个时代,终结之道受到压制,天枢十二卷的著作传播,都是一次成功的反抗,这种磨砺让他的进境十分喜人,现在又有了“女娲”的制衡,都足以成为冲刺混元巅峰的助力。
  于是乎,纣王深居简出,大商政事平静,鸟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知觉又是三年时光。
  这一日,马匹疾行而至,一个浑身血迹斑斑的人倒在朝歌城门前。
  “咦,这是冀州的腰牌!”
  “啊!此人是冀州小侯爷苏全忠,我曾在冀州远远见过他,出了什么事?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速速将他抬进去,找医官的大夫来。”
  众人围了过去,医家弟子很快赶至,待得苏全忠苏醒后,道出石破天惊的消息,黄飞虎立刻入宫禀告,冀州侯苏护麾下的奴隶造反,北原出兵相助,战火四起。
  顾承正在赏花,随意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飞虎目光凝重,如实禀报:“据苏全忠所言,是北伯侯崇侯虎行诡计,谋冀州,有不臣之心!”
  冀州位处北地,是大禹所划九州之一,在夏朝时期是中心地带,如今则在北原和西岐的中间,也就是后世春秋的晋国,战国赵魏韩的范围,战略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苏护坐镇冀州多年,发展原本平稳,但自从四大诸侯开始改制,连带着他们这些处于第二梯队的诸侯也受到影响。
  有些诸侯意动,随之改变,有些则是坚定的阶层拥护者,压制治下的奴隶,不惜以铁血手段,维护贵族和奴隶主的绝对统治权。
  苏护就是后者。
  年轻时的他性如烈火,刚方正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