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我为帝-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仲!”
大祭司口中吐出一个九夷部落最为忌惮的名字,从怀中取出一根藤杖,啪的一下挡住了闻仲的雌雄蛟龙双鞭。
两大强者交锋之际,黄飞燕的侍女全部瘫倒在地,动弹不得,黄飞燕也感到了那前所未有的气血凶煞,却是涌起了求生的希望,拼命运气挣扎。
嘭!
终于,在汹涌澎湃的气浪中,她扑倒在地,摔得灰头土脸,却总算获得了身体的控制权,第一时间往闻仲身后躲去。
“将门虎女!”
闻仲护住黄飞燕,赞许地看了小姑娘一眼,又望向大祭司:“你居然带来了九黎杖,真是我大商之福,连人带宝,给我留下吧!”
闻仲的道行在截教三代辈分中,已是有数的高手,身为一国太师,在王都更有国运加持,大祭司能与他旗鼓相当,不是自身修为大进,而是他手中所持的藤杖名九黎杖,乃是沟通上古巫族的祭祀之器,见此宝如见祖巫。
闻仲不惊反喜。
这里是大商,而非东夷,九黎杖逞凶有所极限,只要耗下去,胜利的必是大商,还能缴获东夷的祭祀之器,意义重大。
果不其然,即便分心护住黄飞燕,闻仲双鞭一攻一守,稳扎稳打,也逐渐占据上风。
反观大祭司,身处敌营,耳中已经听到了有大批人马接近的声音,脸色已是变得极为难看:“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他实在不明白,自己一路上已经极为小心,甚至在接近沬邑后,不惜控制黄飞燕上下,借此入城,竟然还被闻仲找到,实在不可思议。
闻仲笑道:“我有一位道友名菡芝仙,看中了你东夷的灵药,原本慑于你的守护,徘徊于外,寻找机会,不料你鬼祟离去,察觉不对,以灵鹰通知于我,果然你来此对寿王殿下不利!”
大祭司这才知道竟是阴差阳错泄露行迹,长叹一声:“莫非是天定?”
“正是天佑大商!”
闻仲见了目光一闪:“我大商日后定会灭你东夷,不过你看不到那天了!”
这是纯粹的攻心之言,不料歪打正着,戳中了大祭司的痛处,他喃喃自语:“我一定要杀了他!一定要杀了他!”
黄飞燕听着两人对话,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占卜,脑海中灵光一闪:“我明白了,一定是卦象中表示将来寿王殿下会灭东夷,这老头才不顾一切要杀寿王殿下!”
“哦?竟有此事?”
闻仲一怔,抚须道:“陛下原本不喜寿王殿下,要传位给微子启,阁下的到来可正是转机,你一心要改变占卜所看到的未来,却不知那未来就将由你所推动!”
黄飞燕帮腔道:“敌人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寿王殿下登基后,一定会率领我们大商的子民,尽灭你们东夷的野人,将你们统统杀光!”
“不!不!”
在两人的攻心之言中,大祭司面上青筋暴起,无比狰狞地看向寿王府,脖子上的珠链直接开裂,逸散出无数魂魄,飞速融入九黎杖内,闪出九个大字——
戾、狂、号、死、凶、厉、灭、绝、蔽!
霎那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仿佛回归七年前的那一日,大祭司苍老的声音化作震耳欲聋的怒喝,传遍整个都城:
“寿王受死!”
第七章 兵家书成
“夫君,那东夷的妖人来了!”
姜氏惶急地扑入屋中,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由不得她不怕,外面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势头,仿佛又回到了七年之前,人生中最昏暗的一日。
就是那日,她刚成亲的夫君在大堂之上倒下,昏睡至今,好不容易苦尽甘来,没想到东夷的贼人再度杀来!
“莫慌!”
顾承坐于案前,一手提笔写字,另一只手抱住姜氏,淡然地吐出两个字。
这份天塌不惊的沉稳感染了姜氏,她蜷缩在丈夫怀中,心情平复下来,感觉一切都无所畏惧。
“你疯了?”
而外面的闻仲却无法这么镇定,骇然地看着九黎杖化作飞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九个独特的洞天。
九黎洞天!
主场逆转!
商人口中的东夷,其实正式的名字叫做九夷,是昔日九黎部落的后人,也就是与黄帝争锋的蚩尤所统帅的九大部落。
巫妖大战后,两族沦为历史,退出统治者的地位,但影响力犹在。
尤其是巫族,传承了上个纪元神武纪的神武之路,专精于武道,人族初始崛起时,受了它不小的影响。
后来人族的正统之路,是将武道与仙道结合,形成仙武体系,而也有族群一味崇拜巫族,凶残嗜杀,那九个部落组合在一起,名为九黎,首领便是蚩尤。
蚩尤被轩辕击败,九黎部落灭亡,残存族人退入东边,就是九夷的雏形,经过数代发展,又强盛起来,却也无人敢用九黎之名了。
如此来历,也就难怪九黎杖能成为九夷部落的祭祀神器,它不仅是一件法宝,更承载延续着部族的气运。
现在,大祭司粉碎九黎杖,相当于让九夷部落成了无根之萍,再也没了先祖祭祀。
昔日夏桀何等残暴,在成汤与他决战时,都没有想要毁去大禹传下的九鼎,以获得胜利,因为那关系到整个人族的延续,夏桀做不出千古罪人的事情,他身边的臣子也不允许他那么做。
可现在大祭司就以重创九夷气运为代价,灭杀寿王,本就干瘦的身子直接萎缩下去,可见根根骨头,可怖至极,但一股滔天威压却从体内徐徐升起,恍惚间似乎有一尊战天斗地的魔神,钻入他的身躯内,等待着破壳而出的一刻。
“蚩尤之魂?看来我们真的说中了,这老家伙拼命了!”
攻心之言,前所未有的奏效,闻仲又惊又忧,一指双鞭,再生变化。
这对雌雄双鞭按阴阳,分二气,是金灵圣母所赠,闻仲炼化多年,在双鞭上的造诣登峰造极,此刻急切之下,突破以往的极限,化生双龙,起落无定,神出鬼没地落下,正中大祭司额头。
“好!”
黄飞燕见识不凡,不禁喝了一声彩,更希望看到这老头脑浆迸裂的一幕。
不料印入眼帘的,却是毫发无伤的大祭司,连步伐都没有停顿一下。
闻仲连连落鞭,可无论他击打哪处要害,都无法产生丝毫伤害,更无法动摇那必杀之心。
“太师,我来助你!”
正在这时,五色耀起,一头顾盼生威的神牛落下,黄飞虎端坐其上,手持神枪,向着大祭司直刺而下。
闻仲的坐骑墨麒麟也飞了过来,与之一同到达的还有数千宫城禁卫,却是首相商容禀告帝乙后,急急派出。
如此阵容,即便是仙人也得退避三舍,可大祭司衣袖拂动,那些禁卫天旋地转之间,全部分散进九黎空间内,根本无法施展合击之阵。
闻仲和黄飞虎依仗坐骑之利,险之又险地避过,围绕着他上下翻飞,拼命进攻,却依旧阻止不了其一往无前的势头,唯有眼睁睁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寿王府。
“去通知殿下,先避一避!”
无可奈何之下,闻仲只有翻手取出一张符箓,贴在黄飞燕背上,将她送入府中。
虽然在大商的都城中,还要躲避,实在是大辱,但大祭司已经彻底疯狂,此时先保证寿王安全,才是首要。
之前只是戏言,但此刻闻仲已经坚定了信念,一定要说服帝乙,让寿王上位,东夷大祭司擅于占卜,此人推算出来的未来绝对没错,寿王定会带领大商覆灭东夷,做到历代先辈都没有完成的事情。
“殿下!殿下!”
闻仲和黄飞虎在尽力拖延之际,黄飞燕已然冲入后院,顾不得其他,放声大喊。
她一路跑一路喊,整个王府都被惊动,原本恐惧的气氛直接爆发,奴仆四处奔逃,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黄飞燕在后院前看到一个侍女对着自己招了招手,在前引路,来到了书房之外。
在斜阳的映照下,她看到顾承正坐在屋中,在竹简上写着什么,温柔娴雅的姜氏,陪伴在身旁。
屋内屋外,两个天地,却又奇异和谐地融洽到一起,让人不忍破坏。
“殿下……”
黄飞燕张了张嘴,后面让他逃跑的话竟是说不出口。
而顾承提笔写下最后一个字,天地忽然一震,每个征战沙场的兵士,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影响,莫名地停下手中的一切。
就连激斗的大祭司、闻仲和黄飞虎三人都不例外,只是片刻的分神后,三者又厮杀在一起。
“成了!兵家之道!”
顾承欣赏着手中的竹简,露出由衷的喜色。
他振兴大汉皇朝的根本是所创出的天枢十二卷,汲取诸子百家的精髓,在各大领域都有建树,可谓包罗万象,在穿越来这个命运轨迹后,也没有眼高手低,直接去争天帝之位,而是依旧从振奋人道做起,天枢十二卷亦是根本。
但他想要写出这天枢十二卷,传于世间时,却发现那冥冥中的阻碍飞速增加,每落笔一个字,就如同与整个天地交锋了一招。
因此顾承全神贯注,花费大半年的时间,才得以写出这卷兵家之道,所幸慢工出细活,这已不止是孙子兵法,而是历朝历代兵法之大成。
“此法祭出,可破九黎兵主之魂!”
这一刻,顾承顺手将兵书递给黄飞燕:“这一路上你受惊了,拿去报仇吧!”
第八章 大位已定
“挡我者死!”
寿王府外,激战正酣。
大祭司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本的体态,整个身躯在萎缩到极致后,陡然膨胀,犹如法天象地,变成了三丈高大的巨人,身背九柄骨刺般的兵刃,纵横来去,独战众将。
不错,众将。
除了闻仲和黄飞虎外,其他大商将领都一一赶到。
依旧没用。
因为他们迎战的,已经不是区区东夷大祭司,而是昔日与轩辕圣皇逐鹿的兵主蚩尤。
哪怕是一缕残魂,这上千年间不断得到东夷部族祭祀,也足以展现神威。
再有九黎洞天配合,将兵将分离,仅仅是将领单挑,谁人能敌?
“此獠只是残魂,我们耗下去,必将不战自溃!”
闻仲大喝,提振士气,但下一刻连带着胯下的墨麒麟一起被震飞出去,一口老血直接喷出。
“太师!”
黄飞虎目眦欲裂,挺枪来救,也步其后尘,若不是五色神牛给力,恐怕更加凄惨。
领头的两将被拍飞,剩下的更加不堪一击,唯有无力地看着蚩尤残魂举拳轰在王府大门上。
嘭!
伴随着洪钟大吕般的巨响,大门四分五裂,王府内侍女仆从扑倒在地,纷纷晕厥,一片狼藉。
“保护殿下!”
闻仲和黄飞虎强撑身体,飞扑进去,一路追到后院,就见蚩尤残魂已然停步,与一人对峙。
“妹妹?”
黄飞虎一怔,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与蚩尤残魂对峙的,赫然是黄飞燕。
她明明是保护寿王率先撤走,即便没有,也该找个地方躲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黄飞燕也想知道怎么回事。
顾承将那卷兵书交予,她就像是失了魂,傻愣愣地听了话,还真的拿兵书来对敌。
直到面对那高达三丈的巨人,立于对方的阴影下,黄飞燕才如梦初醒,两股战战起来。
可很快她就不怕了,因为她突然发现,蚩尤残魂不仅停下了脚步,竟然也在颤栗。
它对于手中所谓的兵书,似乎有股畏惧,不敢越雷池一步,双方变成了遥遥对峙。
黄飞燕本来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丫头,这一刻眼珠一转,突然实验性地踏前一步。
蚩尤残魂仿佛受到了无形的冲击,呼应似的后退一步。
“哈!”
黄飞燕乐了,单手叉腰,满满的挑衅。
“不好!”
闻仲和黄飞虎勃然变色,这种关头应该拖延时间,等待九黎洞天被破,蚩尤残魂自然翻不起风浪,她居然还挑衅,当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的?
“吼!”
果不其然,蚩尤残魂恼羞成怒,蓦然发出震天怒吼,浑雄磅礴的声浪冲霄而起,声可裂云,连空气都翻滚沸腾,漫溢的力量让人人自危,仿佛天灾降临。
它身后的九根骨刃同时射出,目标直指黄飞燕手中的兵书,将其看成前所未有的大敌。
黄飞燕退无可退,干脆横下心来,把兵书一展。
霎那间,上面的字大放光华,离开竹简,化作无数兵将,刀枪林立,旌旗云盖,在阳光下犹如望不到边的瀚海,苍凉磅礴的军威充塞四方。
“冲杀!”
仿佛有一声令下,这些将士虚影摆开军阵,向着蚩尤残魂迎上,披荆斩棘,力克九刃。
这一幕着实震撼人心,不是神通修为的争锋,而是沙场较量,兵家精髓。
闻仲黄飞虎等每个将领,都如痴如醉地望着这场战斗。
他们亦是沙场百战之将,通过经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行军之法,可与兵书所展示的比较,简陋得可笑。
“此法可力压蚩尤之魂,倘若运用到我大商的军队中……”
当这个念头闪过脑海,两人对于创造此兵法之人钦佩得五体投地,同时目光火热起来。
真的是寿王殿下吗?
从理智上来看,能创造出如此兵法的,非皓首老将不可,但这部兵法超出这个时代太多,反而不能用常规来思考,再者寿王殿下昏睡七载,又能醒来,焉知不是因祸得福,得到了什么奇遇,拥有了能与蚩尤一战的资本。
“终究不是真正的蚩尤,仅仅是九黎的垂死挣扎罢了!”
他们却不知,顾承立于后院,遥遥观战,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失望。
他所著的兵书虽已趋至圆满,集历朝历代兵法之大成,可谓进无可进,但这竹简只是凡品,并不是神器玄器,如此轻易的力压对方,还是这大祭司太弱了。
无敌真是寂寞。
当然,无敌的兵法仅仅是秘籍,真正关键的还是学习的人,如何将兵法在大商贯彻,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这一战,真正的意义是展示。
以蚩尤之魂,展现出兵家威仪。
于是乎,一场大战轰轰烈烈的展开,整个都城都感受到这惊天动地的震击,许久方才停歇。
停歇之时,自然就是蚩尤残魂消散之际。
当巨人消失,一具干枯的尸体落下。
说是尸体还不恰当,因为这东夷的大祭司有一息尚存,处于弥留之际。
闻仲看了看,微微摇头。
如果有的救,他是想要活捉这位东夷大祭司的。
无论是拷问出情报,还是对东夷士气的重创,都是无与伦比的收获。
可惜此人毁去九黎杖,以肉身承受远超出他极限的蚩尤残魂,生命之力已经完全枯竭,任何仙术都救不了了。
不过就在闻仲认为大祭司下一刻就要断气时,他却睁大眼睛,看向前方。
因为顾承从后院走出。
这场风暴的中心,终于露面。
“殿下!”
闻仲、黄飞虎乃至黄飞燕立刻行礼,声音中下意识透出由衷的敬意。
而大祭司的瞳孔则猛然收缩,眉宇间满是不可思议:“我没有……”
顾承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却知道他在诧异什么。
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大祭司突然发现,七年之前,他根本没有施法暗害大婚之日的寿王。
那是自然的。
七年前的变数,是顾承穿越命运轨迹造成的影响,东夷仅仅是背锅。
但最可怕的是,当顾承醒来,对闻仲解释后,在大祭司的脑海中居然真的多出了那么一段记忆,更是借此占卜,发现寿王会成为东夷的覆灭者,才有了这次斩首之行。
命运之道,变假为真。
得东夷助攻,顾承不费吹灰之力,就弥补了七年昏迷的缺陷,并为接下来的传播天枢十二卷,打下了第一步基础。
而最关键的是……
大位已定!
第九章 竹篮打水
“把礼物备好,连带八百战奴,择良辰吉日,一同送入黄府。”
微子启红光满面,喜气洋洋,挥舞着手掌,亲自监督自己的大婚事宜。
身为长子,在宫内自有眼线,帝乙与四臣的交谈确实十分秘密,没有外泄,但对于黄氏嫁女的安排,已经第一时间被微子启得知,简直欣喜若狂。
因为他知道,帝乙已经做出了选择。
以黄家在军中的地位,如果帝乙不将大位传给他,那么现在让他娶黄氏的女儿,就是逼日后寿王登基,杀死这位哥哥。
帝乙不可能考虑不到这点,那么显而易见,这是要让他登基继位的最好证明。
苦侯七年,终于功成!
“恭喜王兄!恭喜王兄!”
而得知这个消息的微子衍,也第一时间赶来,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连连拱手。
微子启知道这弟弟心里恐怕指不定怎么羡慕嫉妒恨呢,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享受,大手一挥:“好说,王弟既然有心,就多挑选些异奴,作为孤的彩礼吧!”
微子衍脸颊微微一抽,赶忙道:“是!是!一定挑选五百异奴,让王兄争足了面子!”
这个年代贵族的嫁娶,最为关键的彩礼和嫁妆,正是奴隶。
同样是奴隶制,商朝时期的奴隶与传统意义上的奴隶还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奴隶是奴隶主买来充当牛马,干活卖力,搬砖扛大石的,商朝的奴隶则除了劳作,还大量用来做人殉和人牲。
人殉顾名思义,就是活人陪葬,这个传统一直贯穿数千年,只是夏商周人殉的数目最多。
而人牲则是用活人当祭品,供奉给天地,取之于天,还之于天。
后世在殷商古墓中发现许多黑种人和白种人头骨,正是因为这类奴隶由于相貌肤色异于常人,是殉葬祭祀的上品,也被称为异奴。
微子启和微子衍争斗多年,当然知道这位弟弟豢养了不少异奴,此次名为陪嫁,其实是要从他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至于待他登基之后,就随意分封微子衍一块偏远的封地,打发了事。
“寿王受死!”
正在美滋滋的构思着未来,一道震耳欲聋的苍老吼声传遍小半个都城,微子启脸色微变,护卫第一时间将他团团保护起来,向着发声处看去。
“怎么回事?”
“报,东夷大祭司刺杀寿王殿下,太师和武成王正与其交战!”
“竟有此事?”
微子启和凑过来的微子衍面面相觑,只觉得不可思议。
大商与东夷连年交锋,虽然难得大胜,但双方实力对比摆在那里,东夷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也就是依仗骑术、地利和巫法,顽强支撑罢了。
因此东夷人在大商都城内放肆,还是头一遭,寿王是有多倒霉,碰上这种不顾一切的自杀式袭击?
不过这一刻,微子衍目光一闪,提议道:“王兄不去看看吗?”
听得那地动山摇的声音,微子启眼中露出惧意,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你是让孤以身涉险?”
微子衍道:“王兄将为国之储君,替父王分忧,碰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出面的。”
微子启迟疑了一下,终究摇了摇头:“有闻太师和武成王在场,孤帮不上什么忙,还是不去添乱了。”
微子启为人沉稳,知道距离太子之位只有半步之遥,现在不是横生枝节的时候,反正他也没有寿王的万夫不当之勇,干脆做了乖宝宝,安安稳稳的继位便成。
微子衍心中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再也没了希望,远远听着寿王府激战的声音,倒是真心实意的感慨道:“此次之后,我大商和东夷必不死不休,恐怕又是一场举国之战,国库现在可不是很充裕啊……”
“三弟!”
微子启眼中也微微有些悲痛,毕竟他和寿王是同胞兄弟,一母同生。
不过仔细想想,这样倒也不错。
寿王的嫡子身份终究是一根刺,正如姜氏担心的那样,他已经有了打算,在登基后不会给寿王封地,而是将他安排在府邸,软禁至死。
当然,再是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也不免有凶险,微子启又不想担上弑弟的恶名,现在寿王死于东夷手中,岂不是两全其美?
微子启心中做好盘算,表面沉静,背负双手,头微微向上,仰望天空,等待结果。
战斗声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才渐渐停歇,微子启觉得差不多了,整了整衣衫,优哉游哉地出发。
当他酝酿好感情,准备扑在寿王的尸体上放声大哭一场之际,却发现姜氏和黄飞燕立在府邸前,指挥着仆役打扫破碎的大门以及战斗的痕迹。
微子启下了马车,走了过去。
“王兄!”
姜氏见了,大大方方迎上。
“弟妹有礼!”
微子启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希望看到痛不欲生的悲伤,可惜事与愿违,姜氏仿佛解决了一个人生中的大难题,欣喜之意溢于言表。
看来寿王没出事。
想想这也不奇怪,毕竟有闻太师和武成王在,哪怕东夷人再是鱼死网破,只要寿王率先躲避,也伤不到他。
“怎么不死呢!”
微子启本没有杀意,但之前想得太过完美,如今没有实现,心中反倒生出一股不满,再也不想看姜氏,目光一扫,望向黄飞燕,倒是露出惊艳之色来。
这个年代女子出嫁没有那么多约束,一定不能见夫君的面,微子启对于黄飞燕的容貌早有打听,此刻一眼认出,发现她英姿飒爽,俏美动人,更在描述之上,不由心情舒泰。
他笑意明显,黄飞燕见了也两眼弯弯,促狭地道:“大王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姜氏性情温婉,握住黄飞燕手摇了摇,示意不要当场打脸,这少女却是不理,妙目一眨不眨地落在微子启的脸上,开启第一击:“我是不会嫁给你的!”
微子启笑容一僵。
不待他反应过来,黄飞燕紧接着二连暴击:“你的太子之位没啦,不是你的,终究不是!”
第十章 儒家教育
当微子启火急火燎地冲入王宫,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帝乙咽气了。
他本就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东夷大祭司的袭击,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帝乙也不是暴毙的,他见到了大祭司的尸体,从闻仲和黄飞虎的口中,得知了全过程,然后在比干和商容的见证下,定下了太子。
传位寿王殷受德。
身为帝王,个人情感的偏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大局。
原本他属意微子启,也是因为寿王七年昏迷,不理朝政,完全因为嫡子礼法,于国无益。
如今得知东夷人要鱼死网破,只为了不让占卜中被大商所灭的未来发生,再看到兵家之道,自然再无二话,传位于寿王。
整个过程快到极致,却又在文武官员的见证下,合乎礼法,顺理成章。
“不!不!”
于是乎,确定消息的微子启只感到晴天霹雳,失魂落魄地瘫倒在台阶下,许久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而随后赶到的微子衍也是面容巨变,却努力沉住气,入宫准备巴结新王。
哪怕卑躬屈膝,至少要得一片富饶的封地,确保下半生的奢华。
顾承根本懒得理会他们。
自始至终,这两位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他的目光早已落在四方,那八百诸侯之上。
帝乙不算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帝王,却也是中规中矩,连他都明白诸侯势大,威胁大商,可见如今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堪称一触即发。
没有中央集权,皇朝的力量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大商虽然名为天下之主,其实讲白了,就是最大最强的诸侯,其后的八百诸侯表面臣服,实则虎视眈眈,对九鼎都有觊觎。
因此除了大商直接掌控的都城及附近千里之地,其他诸侯的国土中,实质性的好处捞不到多少,掣肘倒是方方面面,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
顾承要整合人界之力,首要是削弱诸侯势力,尤其是四大诸侯。
当然,天下大事向来要师出有名。
寻常时刻并无往来,好在新帝登基,八百诸侯都要面圣,四大诸侯也会齐至都城。
机会来了。
……
……
帝乙龙驭宾天,后事操办,再加上新帝登基,准备过程整整数月。
各方诸侯听闻帝乙驾崩,继承大位的竟是昏睡七年的寿王,纷纷震动,却也不敢怠慢,一时间各地随处可见长长的奴仆队伍,将华贵的马车拱卫在中央,往沬邑而去。
八百诸侯啊!
或许不是每个诸侯都有强大的实力,有些诸侯的势力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个县村,但这种大事是必须到场的,且必须展现出身为威风。
于是乎,奴隶的数目和质量就成了关键。
顾承立于宫城墙头,看似欣赏风景,实则俯瞰苍茫大地,各方长长的车队尽收眼底。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奴隶算作士兵吗?
答案是,不算,但实际很难区分。
商朝正式的军队成分,士兵为平民,不是奴隶,但军队都是临时征集的,难免良莠不齐,因此真正发生大战,有战斗力的奴隶肯定会拿起武器,身体相对强健,平日里就有训练的奴隶,就被称为战奴。
偏偏奴隶完全属于上层贵族的私有品,诸侯的兵力是有所限制的,奴隶数目却不限,只要你能养得起,对于贵族而言,努力是保证权力的关键,可对于皇权而言,实在是祸害。
所以原本的命运轨迹中,纣王要解放奴隶,不是仁慈,仅仅是为了统治。
这和隋炀帝杨广很像,做的事情都是有利于江山社稷的,可惜步子迈得大了。
任何一项制度是否进步,没有绝对的标准,而要跟一定的历史环境相结合。
在贵族世袭制尚未没落,学术下移尚未发生的时代,贸然排斥贵族,解放奴隶,并非进步,反为祸阶。
触动底层阶级的利益,还能派兵镇压,触动上层利益,那必然被推翻。
因此要一步步来。
“殿下,朝阳军舍已经建设完毕,各族均将十岁以下的子弟送入学习。”
此时后面脚步声响起,闻仲上前禀告,眉宇间带出喜色。
所谓军舍,其实就是后世的军校,建立在朝歌的朝阳山上。
在历史上,商朝就设有军校了,贵族的子弟会被送入其中,进行射、御、舞(搏击)等等领域的学习,也就是后世儒家六艺的简陋版结合排兵布阵,籍此来统领军队,镇压奴隶反抗。
现在顾承传下兵家之道,自然就要挑选人来学习。
大汉皇朝中,他开创天枢十二卷后,即刻传遍天下,人人可学,普及民智,但现在的大商中,却是将第一批学习人员,严格控制在沬邑内的贵族子弟中。
执行人是闻仲和比干。
顾承甚至不放心黄飞虎和商容,将他们排除在外。
不是质疑忠诚,而是受限于家族的影响。
相比起来,闻仲孑然一人,无妻无子,比干就是王室中人,才可托付重任。
“很好!”
顾承点了点头,从怀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