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承在魔界内成就混元道境的一刹那,西王母就已察觉,心中狂喜之际,却又更加戒备。
  果不其然,幕后主使感觉到了威胁,骤然发威,痛下杀手的同时,阻止顾承的回归。
  顾承在魔界用时光流逝之法,破去了西方天使军团的杀招,如今幕后主使也用出这招。
  那时是顾承不让幕后主使进魔界,现在则变成了幕后主使不让顾承出魔界。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双方隔空交锋,斗得激烈绝伦。
  孔雀大明王和多宝道人陨落,杨戬垂死,玄都大法师指望不上,一旦毁去后土和西王母的晋升,这场诸天大局,幕后主使就赢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顾承通过西王母,宣誓诸天。
  各方闻言,精神大振。
  能战至如今的地步,最关键的还是他之前的分化之策。
  当目睹这位人皇开辟魔界,并亲自入内,即便天界曾经对其又恨又惧,也不禁生出由衷的敬佩。
  而人界大军更是等待他们的王者回归,唯有人皇剑再度握于那个人的手掌中,他们才有主心骨,更有战无不胜的信念。
  “恭迎陛下回归!”
  现在正是众志成城之际,当旌旗飘扬,刀枪斧戟,战意与气势融为一体,同声而动,无数磅礴气柱从每一名人类强者身上冲霄而起,刹那间风转云动,整个诸天战场为之震动。
  这股意念起于地,弥于天,最终聚于人,毅然决然地迎向盘古斧。
  可惜气势的高度凝练,依旧撼动不了大道的运转,更无法阻碍盘古斧的落势。
  所幸就在这时,西王母的头顶,升起一枚玉玺。
  山河社稷印!
  “恭迎陛下回归!”
  其内神树笼罩星空,亲手由顾承构建的大世界首度展现峥嵘,由大宋、大隋、大明、大秦、大姜五大世界为首,无数生灵发出震天撼地的呼喝。
  在双方合力之下,盘古斧的落势终于缓了一刹那。
  这一刹那,已经足够。
  因为鸿蒙大世界的人界内,一场剧变正在诞生。
  日月、星辰、山川、大海……
  云霞、风暴、雷霆、雨露……
  清风、明月、灯火、炊烟……
  童子、老人、群臣、游侠……
  世间万象,人间百态,万物万灵的体内,都凝聚出一点光亮,一缕火光。
  人道火种。
  人道集众,万众一心,当最为纯粹,最为鲜活的气息聚合,古朴厚重,承载了历朝历代、山河社稷的人皇剑,徐徐升起。
  剑身嗡鸣,穿云破晓,从未有一刻,人皇剑拥有如此强大的威仪,一股无上的威严,于诸天奔涌,浩浩荡荡,宣言着喜悦和骄傲。
  下一息,这柄剑,被一只手掌握于其中。
  在无数人热泪盈眶的注目下,在无数仙神心潮澎湃的期望下,顾承出现在天人两界大军上空,伸手握住人皇剑。
  人皇肉身重塑,神魂入内,出剑迎向盘古斧。
  这一剑平平无奇,没有任何招式技巧,精妙剑意,却又穷尽了一切,横扫八荒六合,天地万方。
  以日月为锋,星辰为锷,山川为脊,大海为镡,雷霆为夹,包以四方,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百家,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皇帝之剑!
  混元之境!
  “恭迎陛下回归!”
  “贺陛下成就混元,万劫不灭!”


第四章 终结之威
  铮!
  人皇剑与盘古斧相交。
  刹那间,诸天寂静,星河摇撼。
  整个战场,茫茫星海,数以千亿计的庞大星体,一切声响都尽数褪去。
  极致真空般的环境下,唯有剑斧相交的波动,震荡万界。
  似剑吟,似弦震,似欢喜,似叹息。
  “挡下了!”
  天界大军中,勾陈大帝高呼,众仙雷动。
  “挡下了!”
  人界大军中,更是欢欣鼓舞,热泪盈眶,有种发自心灵的振奋。
  因为顾承这一剑穷尽的,正是生命中最精彩最浓烈的巅峰。
  如果说幕后主使手中的盘古斧,是运转造化,规划众生,一一安排,顾承的人皇剑就是人间的多姿多彩,生活劳作,读书传承,征服前行。
  勤奋懒惰,美好丑恶,热血凉薄,尔虞我诈,无私奉献,人族虽然先天不足,后天却有无限的可能,虽然有人性种种阴暗恶举,却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奉献无私。
  从女娲捏土造人,到上古巫妖争锋,在夹缝里勉强求存,再到薪火相传,发展崛起,逐步强盛,却又自相残杀,诸国攻伐,人族经历无数场可以灭族的天灾人祸,但这个起点弱小的种族,自始至终没有灭种,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在经历每一场劫数后,都变得更强。
  顾承这一剑正是承接此意,随着人皇剑锋所指,一卷浩瀚的史诗展开,平复天灾,绝迹巫妖,传承修炼,超脱生死……
  命运希望人族灭绝?
  那人族就会让命运失望!
  于是乎,在无数狂喜的注目下,虚空齐奏,社稷之道,人皇之剑,居然真的挡下了盘古斧!
  “人皇将命运之道参悟到这种层次了?”
  这一剑同样震惊了所有道祖。
  通过人族的浩瀚史诗,顾承找到了命运之道一个不是弱点的弱点,将社稷之道发挥到了不可思议的境地,凭借这上下波动极大的三千大道,正面硬接盘古斧的锋芒。
  不可思议!
  毫无疑问,神魂内吸纳的盘古斧神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魔界修炼中,顾承与冥河老祖对练,曾经预演过无数次交锋,才有了这巅峰一剑。
  这和大宋世界里,为了对付张角,预演过无数可能一样,都是心血成就。
  由于内外时光流逝不同,诸天战场内的道祖,虽然也对命运之道有了几分感悟,但没有那种苦苦思索的锻炼,殚精竭虑的修行,自是高下立判。
  “你们安心渡劫!”
  顾承一剑挡住盘古斧,护住鸿蒙众生,对西王母和后土微微颔首,不待幕后主使变招,另外两道身影齐齐现身。
  妖皇分身一震东皇钟,大音希声,时光冲刷;
  魔主化身一指女娲石,生死轮转,冥河环绕;
  三尊混元战力,三大混元神器!
  齐攻盘古斧!
  顾承冲击混元,九死一生,但成功后的收获,也是无与伦比。
  内功外功,底蕴神器,得天独厚,造就了此刻的巅峰战力。
  无量天尊一气化三清,尚且是针对三清,换成面对其他对手时就行不通了,顾承则是真实不虚,以一当三!
  “妖皇陛下?”
  当妖皇分身彻底参战,妖族终于明白为啥人妖两族通力合作,两族的皇者都那么放心,彼此信任,原来根本是一位。
  昔日的恩怨早已冰释,现在所有种族为了生存,为了延续而战。
  不过盘古斧纵横来去,可以避开十数尊混元道祖的围攻,顾承区区三尊混元战力,亦是怡然不惧,规避向另一道命运轨迹中。
  “老用这一招么?”
  顾承冷冷一笑,人皇剑、东皇钟、女娲石化作三道流光,呈品字罩下,他的人皇本尊则双手一合,一道“光”出现……
  西方《圣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代表着生命,有了光照万物,才有了万物的生长。
  可此时的无色光辉,却是截然相反,穿透世界壁障,轰入诸天的核心。
  诸天是什么?
  是世界的集合,是时空的基石,是已知的界限,也是束缚的囚笼。
  这道光芒的作用,便是破灭世界,崩塌时空,令界限不存,再无囚笼!
  它不属于阴阳,不属于天地人三才,不属于地水火风四象,不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
  它是终结之光!
  盘古斧不是能避向其余的命运轨迹,立于不败之地么?
  那就将这些命运的世界,全部终结,让其避无可避!
  终结之道!
  三千大道之末,在三千大世界全盛之际,这是最弱的大道,几乎没有威力可言。
  可现在末法大劫已经蔓延诸天,一个个大世界破灭,只剩下九个最强大的在苦苦支撑,当顾承施展出终结之光时,心中都为其恐怖的威仪感到惊惧。
  这已经不再是本源,也非简单的末法之气,而是一种劫数……
  劫力!
  于是乎,奇异的一幕出现了。
  推动大劫的幕后主使,使用的是盘古大神的盘古斧,反倒是一力阻止大劫的人皇,催动了终结之光。
  当两者以与自身道路截然不同的至强攻势,针尖对麦芒地拼杀在一起,连三清道祖和无量天尊都暂时停手,无比凝重地看着这场对决。
  轰隆!
  滔滔洪流,席卷四方。
  在终结之光的肆虐下,命运之道布置出的一个个世界瞬间破碎,盘古斧立于无法被攻击的不败之地的局面终于宣布结束,与进逼而至的三大神器对拼在一起。
  毫无花俏的拼杀。
  如若一对一,即便是女娲娘娘超脱后留下的女娲石,也不如盘古斧多矣,更别提东皇钟和人皇剑,第一神器的神威,绝不是浪得虚名。
  但现在以一敌三,再也不同,三者相辅相成,进退如一,结成无上神阵,镇压万古。
  盘古斧左冲右突,虽然每次都能给三神器造成创伤,可女娲石的修复神效令续战无敌,逐渐落于下风的,竟然变成了它。
  而就在这时,西王母和后土的气息突然上扬,攀升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崭新层次。
  天花乱坠,天地共鸣。


第五章 声东击西
  “成了!”
  没了盘古斧的干扰,西王母和后土历经风险曲折,终于驾驭本源,接下来只需镇压混沌元神,掌控大道,就能真正登临混元。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鸿蒙大军开始后撤,七大世界援军亦是散开,除了混元道祖结阵,将后路封堵外,战场已经完全交给了顾承和盘古斧。
  还不能言胜。
  自始至终,幕后主使都未出现,只是遥遥控制盘古斧。
  就如同剑仙万里御剑,哪怕将飞剑拿下,对于其本体也造不成致命的伤害。
  不过各方也都相信,幕后主使必然不会坐视盘古斧被夺。
  牠的可怕,很大程度上就基于这件诸天第一神器,如果失了盘古斧,那就彻底成了缩头乌龟了。
  因此各方心有灵犀,配合默契,顾承稳打稳扎,催动终结之光针对命运之道,三大神器攻克盘古斧,有条不紊地耗损着它的力量,其他混元道祖则等待幕后主使现身。
  节奏向诸天各界倾斜。
  终于,天音飘渺,纯之又纯,玄之又玄的清光洒满星空。
  九瓣功德之花完全融入神魂内,后土的目光中演进世事沧桑、大千变幻,混茫厚重的气息彻底沉淀,无喜无悲,众生轮回,诸天有道。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晋入混元道境。
  紧随其后,西王母轻喝一声,头顶旋动的昆仑镜光华大盛,混沌元神转为鸿蒙紫气,然后与身相合。
  一道璀璨的光芒,自意识深处迸射,比水晶还要澄澈,比太阳还要耀眼,贯通古今,照彻未来,大道成就。
  “贺人皇陛下、后土娘娘、西王母娘娘成就混元!”
  当浩荡的混元气息激荡,太清、玉清、上清三位道祖、菩提老祖、永恒之主、长生天君等十几尊混元道祖,同时行礼恭贺。
  后土和西王母向着众道祖回礼,第一时间向顾承飞去。
  围攻盘古斧。
  此消彼长之下,盘古斧无开始露出颓势,虽然距离失败还有一段距离,但照此下去,它连脱身的机会也没有了。
  有了西王母和后土的相助,顾承压力大减,却没有半点放松,反倒是愈发的全神贯注,积蓄力量。
  “来了!”
  果不其然,警兆突现,一只无形的手掌突然探出,握住盘古斧柄,破开终结之光。
  “真是起源之道?”
  顾承面色一变,诧异不已。
  他之前被困魔界,虽然出不来,但也目睹了盘古斧突然跳出众多道祖包围圈,对西王母和后土施以斩首的一幕。
  不过众道祖怀疑幕后主使掌握了起源之道,他却不那么觉得,因为起源之道明明在鸿蒙大世界的天皇镜内。
  然而这一刻,一股熟悉又对立的气息涌至,压制住终结之光。
  那是诸天世界的起点,开天辟地的原初起源。
  “绝对不可能!这起源之道一定有问题!”
  顾承曾运用过鸿蒙本源,确定这股气息真实不虚。
  但仔细想想,倘若幕后主使自身走起源之道,再执掌命运之道的盘古斧,早就无敌了。
  根本不需要躲躲藏藏,所有混沌道祖都会被牠轻易击杀,没有丝毫悬念可言。
  “按捺不住了么,很好,让我们看看你的真面目吧!”
  顾承不惊反喜,终结之光再度轰出。
  幕后主使每使用一张底牌,就将暴露出一分线索,直至黔驴技穷。
  战至这里,才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别说顾承、后土、西王母这三位新晋混元,菩提老祖等十余尊古老的存在,也不再等待,齐齐出手。
  顿时间,席卷诸天,横扫乾坤的无定风暴爆开,放眼望去,尽是无边无际的本源海洋。
  各界大军一退再退,遥遥望去,即便相隔亿万里,依旧可以见到那浩瀚无尽的洪涛之下,无数明暗涡流,乱麻似纠结成团的能量漩涡,彼此对冲激荡。
  毁灭的狂澜,再度加强了终结之光的威力,妖皇分身和魔主分身融入本尊内,顾承三元合一,直攻握住盘古斧的手掌。
  一种奇妙的纠缠诞生了,起源与终结,起点与终点,诸天世界的原初与尽头,就像是一个轮回,在有限与无限的旅程之中,完成了统一归环,互相缠绕。
  “果然!你的起源之道不完整!”
  这种状态下,双方都能查探到彼此的秘密,顾承现在混元已成,硬桥硬马的比拼实力,再无什么布局不可告人,幕后主使却难免泄露出一些关键的信息。
  幕后主使确实拥有起源之道,但只是一半。
  另一半,在天皇镜内。
  这也就难怪,至今天皇镜没有认主,不仅是起源之道难以驾驭,它一直还被幕后主使影响。
  伐天之战中,天皇镜出现,有考验认主之意,固然是神器自身认主,但也有幕后主使的推动。
  所幸顾承抵挡住了诱惑,没有踏入陷阱,才有了今日一战,否则早就深陷考验中,出来后诸天都毁灭了。
  “机会!”
  顾承目光一亮。
  他之前就奇怪,盘古斧为什么会为这种推动大劫,毁灭诸天的存在使用。
  原来是起源之道!
  如此说来,幕后主使的一半起源之道,大多用来掌控盘古斧,现在牠将起源之道用来对敌,那是不是有机会抢夺盘古斧的控制权?
  值得一试!
  顾承一念已定,终结之光再度冲刷,所过之处,有形无形之物,全部鲸吞纳入,斧影消散,本源消失,星河动荡,连盘古斧都要化作虚无。
  盘古斧自然不可能消失,顾承要抹除的,是幕后主使寄于其上的印记。
  与此同时,道门的洞元太初阵内,突然清气大盛。
  六位大能中,存在感最低的玄都大法师一步迈出,周身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圣人守司门户,审察先后,大道可得。
  太清首徒,太上亲传,厚积薄发,成就混元。
  一时间群仙侧目,惊喜交集,相比起顾承入魔界,西王母和后土千钧一发之下险些生死,玄都大法师冲击混元之路,最是平坦,有惊无险。
  而他的功成,也意味着道门终于有了接班者,在三清超脱之后,有了镇压气运的道祖。
  不过玄都大法师功成后,掐指一算,却是变色道:“不好!声东击西!灭世洪水!”


第六章 灭世洪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包括顾承、后土、西王母这三位新晋混元在内,场中都是身处局中,与幕后主使死斗,但玄都大法师不愧是得太上亲传,在晋升的刹那就开始推算。
  他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机会,突破命运之道的封锁,提前察觉到了凶险。
  命运之道可以预知所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比如顾承的反击、混元的成就和盘古斧的下风。
  当然,有的时候败就是败,当对手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幕后主使也无计可施。
  不过牠可以提前准备,败中求胜。
  此刻便是如此。
  玄都大法师测算后第一时间示警,说时迟那时快,一股隆隆奇响,已然笼罩诸天。
  凡世之间,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景观,每每堤坝决堤,洪水滔天,更是可怕的灾难,但比起此刻星河震动,宇宙洞开,一股漆黑的洪流涌出,星辰像是发狂了一样剧烈颤抖,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神孽!”
  顾承目光一凝。
  那股漆黑洪流不是其他,正是大世界毁灭后,诞生的神孽。
  想想魔界最终一战里的九大混元神孽吧,全部是由陨落的混元道祖组成,顾承被大自在天魔所迷,只需多耽误几个刹那,魔主化身立刻会被撕成碎片。
  现在的漆黑洪流亦是如此,虽然实力不比那时,但数量彻底取代质量,那茫茫多趋至于无穷无尽的规模,让混元道祖都为之惊惧。
  关键的是,洪流不是单纯的形容词。
  随着神孽横亘虚空,它们的身躯内逸散出一种漆黑液体,滴滴相聚,最终形成汹涌波涛,神孽一个猛子往里面扎去,融入其内,向九大世界涌来。
  “末法之气,随意转化!”
  顾承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魔主化身驾驭的就是末法之气,走的又是终结之道,对于这股灭世的力量,没有任何一位混元道祖比他更熟悉。
  故而第一眼,顾承就看出,这些神孽与末法之气之间不是孵化关系,两者恐怕能随意转化。
  好比天地元气之于人族,人族凭借天地元气修炼,但能转为天地元气么?
  显然不能!
  现在的神孽拥有了这个能力,代表了它们彻底化零为整,更能不死不灭!
  “挡住!”
  玄都大法师亲自坐镇,天庭众神开大罗天阙阵,道门群仙开洞元太初阵,真缘、长生、永恒、泰拉大世界的军团也列出最强大的军团阵法,祥云阵阵,瑞气千条,浩瀚的气息震动寰宇,绵延亿万里虚空,直接将神孽洪流封堵。
  轰隆!
  这一下碰撞,不及道祖交锋的精妙,可论及规模还要宏大得多,诸天亿万里的虚空塌缩,无穷伟力将冲在最前的神孽直接抹去。
  可不待各界众生露出喜色,那末法之气回转,眨眼间那些神孽再度诞生,张牙舞爪地扑击而上。
  “它们是杀不死的!”
  众人嘶吼,绝望飞速蔓延。
  再强大的敌人,他们都有一战的勇气,可这种不死不灭的存在,代表着根本没有战胜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布置于诸天中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开始发威。
  这个大阵一直存在,顾承后来才知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者,各界的混元道祖早就有所察觉,但全都阻止不了。
  因为这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的阵眼,是被毁灭的大世界,那里遍布末法之气,神孽横行,即便是混元道祖,也只能加固禁制封印,予以防备。
  可现在各界道祖齐聚,令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毫无阻碍地启动。
  它的作用不是毁灭攻击,而是辅助轨道,将灭世洪水分流定位,送往不同的世界。
  各界联军顾此失彼,阻之不及,事到如今,唯有一个办法——
  回援!
  这一幕落入众道祖眼中,神色纷纷起了变化,后土和西王母看向近在咫尺的盘古斧,也不禁有些迟疑。
  如何取舍?
  “幕后主使提前发动了,不是没有机会!”
  顾承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向灭世洪水。
  昔日人界忽有洪水席卷天下,毁灭万物,水势不可阻挡,淹没一切,源头无法寻找,突如其来,连女娲娘娘的九天息壤,都无法平息。
  那场洪水对人界而言,相当于末法之劫,最终还是乾坤鼎出,才予以平复。
  幕后主使通过那场试演,毁去乾坤鼎,提前灭去了一大祸患,谋定而后动。
  但现在就是发动大劫的最好时机了么?
  顾承没有忘记,那十二都天神煞还缺了一个阵眼,来历莫名的后土遗蜕,更被收走。
  这个破绽,绝对不容忽视。
  所以幕后主使现在也是被逼无奈,提前发动。
  “退回鸿蒙!”
  这一刻,顾承心思急转,决然下令,转身离去,对盘古斧毫无留恋。
  虽然看似占据了上风,但对于夺取盘古斧,他并没有把握,现在的局势还没有坏到必须要破釜沉舟的地步,唯有克制住贪欲,才能理智地应对大劫。
  后土和西王母随之离去,天地人魔妖佛六界唯他马首是瞻,立刻转回鸿蒙大世界。
  但其他大世界的混元道祖,却是不退反进,完全接替了顾承的位置,攻向盘古斧。
  他们舍弃自己的大世界不顾,选择神器。
  这诸天第一神器的诱惑力实在太大,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对峙交锋,它的力量显然不比全盛之时,现在夺取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相比起来,那些大世界虽是根基,但混元道祖高高在上,末法之劫都不能令他们身亡,凡俗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无形中,幕后主使的虚弱,也成为了分裂的直接原因,之前还精诚合作的各界,立刻分崩离析,各行其是。
  三清道祖与无量天尊之战亦告一段落,这位盘古斧催化的产物,彻底倒向灭世一方,主动投入洪水中,沉入其中,消失不见。
  鸿蒙攻玄黄的旷世大战,终于落下帷幕,更大的浩劫与挑战,却沉甸甸地压在所有生灵心头。
  而就在鸿蒙大军回归之际,筋斗云突现,肩膀上搭着如意金箍棒的悟空,出现在妖皇分身面前,抓耳挠腮地道:
  “师父,俺似乎找到了那家伙的踪迹!”


第七章 众志成城
  “幕后主使的踪迹?”
  顾承目光一凝。
  悟空是补天奇石所化,又得到女娲石的本源精气,可以说是女娲娘娘的在世传人。
  大闹天宫成功后,盘古斧现,大战拉开,他就一直游走虚空,追寻幕后主使。
  之前顾承并不抱希望。
  毕竟各大混元道祖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大敌在,却都无法找寻到牠的下落,悟空神通再厉害,比起混元道祖还是差了许多。
  “我们走!”
  但这一刻顾承没有多加迟疑,立刻让妖皇分身带着东皇钟,随悟空而去。
  世上机缘巧合,命运牵扯,哪怕再荒谬,再不符合逻辑,也没有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值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更不会放过一个线索。
  不仅是妖皇分身随着悟空离开,魔主化身也往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而去。
  这座大阵是灭世洪水分流的关键,也是幕后主使提前发动的破绽。
  以此为攻克点,逆转局势!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人皇本尊,回归鸿蒙。
  此时的鸿蒙大世界中,神孽洪流已经袭至。
  一股薄而不透的屏障现出,阻隔内外,予以抵挡。
  正如那时玄黄大世界抵御鸿蒙远征军,这是世界屏障。
  按理来说,鸿蒙的本源要远远雄浑于玄黄,玄黄都能抵挡那么长时间,鸿蒙应该更加不可动摇。
  然而事实却是,鸿蒙的世界屏障在前仆后继的神孽轰击下,很快出现不支之态。
  “天帝之位空缺,难以抵挡大劫啊!”
  人界建元洞天内,三皇看向虚空,面露苦涩。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正是因为玄黄大世界有玉皇大天尊的存在,可以调用世界本源,支撑屏障,而鸿蒙大世界却是天帝空缺,群龙无首,全靠自行反击,当然不如前者。
  “人皇陛下若能登临天帝之位,定有平复此劫的希望!”
  神农低声叹息,顾承登临混元,压制盘古斧,在实质权力上,已是相当于鸿蒙之主,六界皆以他为尊,但名义上只是人皇,缺乏天皇镜的认可。
  不过天皇镜敌友莫辨,很可能早已被幕后主使渗透,现在即便认主,也没有人敢贸然接受了,因此轩辕已然下定决心:“兄长,我们必须找出中天鼎的下落!”
  “好!”
  伏羲与神农轩辕互视,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信念,重重地点了点头。
  下一刻,三皇彻底激发造化八阵图,再粉碎伏羲琴、神农鼎、轩辕剑这三大成道之宝,以彻底放弃冲击混元,透支体内元气为代价,将毕生的心血全部融入河图洛书内。
  霎那间,光芒大盛,无穷无尽的天机变化出现在眼前,先天八卦的推算之力抵达巅峰,在这个大劫降临的关头,原本虚空中封锁的力量也徐徐散去,人界八州中各有一鼎予以呼应,共同推算它们最后的同伴,中天鼎的所在位置。
  那时灭世洪水初现,大难临头之际,女娲娘娘以九天息壤与玄黄母气为主材,三皇再将鸿蒙紫气抽出,炼制出新的人皇神器乾坤鼎。
  乾坤鼎镇压洪水,却遭破坏,被轰碎分作九鼎,后来又在女娲娘娘的指点下,用九鼎辅人皇座,定九九至尊位格。
  可惜天界私心作祟,收走了四鼎,削九九至尊为九五之尊,待得顾承强盛人族,人界伐天胜利后,天界欲将四鼎归还已是不能,因为中天鼎莫名遗失,消失不见。
  毫无疑问,这消失的一鼎恐怕就是幕后主使所为,为的正是不让九鼎合一,重现乾坤鼎的威仪。
  此刻三皇齐声嘶吼,露出不顾一切的决然:
  “护佑苍生,必有牺牲,中天之鼎,现!”
  ……
  鸿蒙屏障苦苦支撑,末法之气已然渗透肆虐,六界的本源之力开始被吸摄。
  佛界首先支持不住。
  它处于六界垫底,连新开辟的魔界都不如,孔雀大明王菩萨冲击混元失败后,原本的大乘佛教高层更是七零八落,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
  于是乎,之前笃信信仰佛祖,必能往生极乐,接受卓越果报的信徒们,骇然发现天穹洞开,洪水冲下,所到之处庙宇房塌,满目疮痍,水漫山河,无数信徒在汹涌的激流和漩涡中挣扎着,惨叫着,直至消失不见……
  不仅是洪水,佛界的世俗之中更有火山爆发,地窍移动,瘟疫蔓延,仅仅是最前奏的开端,就已将这个岌岌可危的世界带入穷途末路之中。
  好在就在这时,无量光明现,陆压善尸大日如来归来,又见诸多佛光,从天界中降临。
  那是道家大能。
  昔日他们为了修炼斩三尸之法,都斩出化身入佛门修行,顺便推动佛门东渡,后来佛门被人界驱逐后,道家大能回归,也就置之不理,直到此刻,六界众志成城,放下彼此成见,共度危难!
  可惜这也不过是暂时性质的抵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