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我为帝-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张陵修道至今不过百年,已是天仙巅峰,距离混沌境只有一步之遥。
而顾承看着玄都大法师,更是发出感叹:“没想到三界大能,最接近混元道境的,是阁下!”
古老的归元至境大能中,公认的最有希望冲击混元的,是上清多宝道人、天庭紫微大帝、昆仑山西王母、佛门孔雀大明王以及后土娘娘。
实际上,这些大能的功成率也不过在一成左右,即便是如今的后土娘娘,也只有三成不到的把握。
顾承如今的机会在五成,这已是极为夸张,不仅得造化福缘,还要厚积薄发。
但此时,顾承发现,存在感极为薄弱的玄都大法师,冲击混元的把握竟是直逼他。
不是神器、不是功法、也非积累,而是玄都大法师的气息结构,仿佛一座先天囚笼!
由此可见,在三千大道、混沌魔神、元神禁锢的浸淫上,玄都大法师远远超过他。
“贫道为应劫,取巧为之,不比人皇陛下!”
玄都大法师神色淡然,不欲多说,在前引路:“请!”
入了八景宫,混元如一的道韵冲击而来,遥遥可见一位白发老人,端坐在蒲团之上。
顾承眉头微微一扬,行礼道:“见过八景宫圣人。”
圣人的称呼,很有讲究。
太清道德天尊乃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化身万千,如今的人类面貌,仅仅是一种形态。
他可以是人,可以是神,可以是炁,甚至可以是无垠的太虚。
此时太清以老者面目见顾承,自有用意。
并且还是熟人。
大姜世界,文圣孔丘、武圣孙武以及道圣老子曾于函谷关外碰面,三圣思想碰撞,促成一场盛会,后来孔丘和孙武虽然相助楚秦,随着天下一统后,终究还是为姜国所用,开创了千年王朝的辉煌盛世。
老子则出函谷关传道,而如今白发老者的相貌,与老子一模一样。
显然,这不是巧合。
顾承由鸿蒙大世界穿梭诸天的动静,瞒不过三清,倒是没想到,双方早有过一面之缘。
太清开口,声音醇和:“人皇欲征伐玄黄?”
到达他们这个境界,开门见山,顾承点头道:“不错!”
太清道:“堵不如疏,六界平衡,人皇既得女娲石,定承女娲之愿,欲开辟魔界,此远征之战,若得玄黄本源,确可谋之!”
顾承眉头微扬:“圣人既洞若观火,可有教朕?”
末法之劫是众生大劫,女娲娘娘留下了六界平衡之策,努力渡劫,三清道门势力更为庞大,却一直无所作为,顾承倒真想听听太清的指教。
太清伸出五指,一座一尺高的九层玲珑宝塔现出:“此宝赠予陛下!”
顾承有些动容。
开天辟地后,天地间第一朵功德之花分出诸多功德至宝,佛门两位混元道祖的十二品莲台、七宝妙树、戊己杏黄旗等五方旗堵在其中,而排在首位的,正是这座天地玄黄玲珑塔,一旦祭出,先立不败,任何攻击都难以伤害分毫!
相比起来,女娲石是能恢复一切伤势,天地玄黄玲珑塔则是直接无伤,如果不论起死回生之效,更要厉害一些。
顾承接过,予以体悟,很快明白:“世界之基,玄黄之道,怪不得能万法不伤!”
太清道:“有此塔镇压,可将末法之气转为魔族!”
顾承心中一喜:“好!”
魔界开辟有三大难处:
第一难,是如何将归墟那浓厚的末法之气转化为魔族;
要知道即便是功德至宝,也只能抵挡末法之气,想要转化种族,必然需要更精妙的手段与配合。
顾承在大姜世界的第三世,研究神魔仙妖人鬼的转化之术,正是为了这点做铺垫,如今有所成效,把握却还是不大。
没想到现在太清增宝,解决了难题。
第二难,则是如何开辟一处完全以浊气为主的魔界。
这点倒是有了思路,以大姜世界魔界为例,顾承有信心开辟魔界。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魔界诞生,需要无比雄浑的本源之力,这本源之力从何而来?
玄黄大世界!
远征之战,最重要的目标,正是本源。
至于最后一难,则是如何控制魔族,令他们也一同加入到抵挡大劫的行列中。
这点说难不难,造化魔族时足以办到,但也不能不防备那推动大劫的幕后主使,施以黑手,让魔族反助敌人。
无论如何,现在有了天地玄黄玲珑塔,又有太清的保证,道门态度明了,天界大军出兵也没有问题了。
此行收获满满,顾承却看着太清,突然问道:“无量天尊与三清,是何关系?”
太清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道德经上著名的言论,用在此处,看似云里雾里,实则已经十分清晰——
太清道德天尊对应三千大道中的无极之道,是为道生一,无极生太极。
玉清元始天尊对应三千大道中的太初之道,是为一生二,太极生两仪。
上清灵宝天尊对应三千大道中的太虚之道,是为二生三,两仪生三才。
待得三生万物阶段,便是无量天尊。
第三十八章 第一神器
诸天世界中,道家的地位更胜佛教,与三清阐述大道,教化众生是分不开的。
而所有教派修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必然衍生出自己的世界观。
道家的世界观,就是“道”为一切的根源,三清代表着三个阶段的“创世”过程,才有了世间万物,生生化化,无极无穷。
终极目标,便是所谓的无量,代表着无边无限、无法推测、不可揣度。
彻底炼化元神,大道圆满,结出道果,生无量智慧,增无量善因,灭无量业障,消无量烦恼。
这不就是超脱么?
所以道家确实不该存在什么无量天尊,因为那是一种境界的追求,一枚虚幻的道果。
可现在,玄黄大世界真的出现了一尊活生生的混元道祖。
三清之外,第四清?
顾承好奇心大起。
是三清的道果被窃夺,化为无量天尊?
还是有某尊存在,故意令无量天尊诞生,堵住三清超脱的道路?
无论如何,打了不太确切的比喻,这相当于三清版本的邪剑仙,道门支持他征伐玄黄大世界的原因,找到了。
其目标正是无量天尊。
怪不得,九大世界中,是玄黄大世界最先与鸿蒙大世界交恶,双方仙神厮杀,陨落无数,原来最高层的混元道祖,是断绝超脱之路的死敌。
有鉴于此,顾承讲述了诸天世界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的布置,问道:“是同一位所为么?”
太清微微颔首:“随手为之罢了。”
听听,这是人话吗?
当然,眼前是混元道祖中最顶尖的三清,在他们眼中,笼罩亿亿万里虚空,囊括十二大世界的太古凶阵,也不过是随手落子。
顾承又问:“是阿弥陀佛么?”
太清微微摇头,没有正面回答。
顾承沉吟片刻,准备告辞。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同于以前的小打小闹,征伐玄黄,开辟魔界,这两步至关重要,足以决定诸天世界的存亡延续,必然与那幕后主使对上。
如果是阿弥陀佛,他自会现身,倘若不是,猜测并无意义,做过一场便是。
太清看着顾承起身,目光一动,突然道:“人皇可知,天地玄黄玲珑塔和女娲石,也有克星?”
“什么克星?”
顾承身形立止,就听太清那高缈的声音传入心中,悠悠道出那诸天第一神器的名字:
“盘古斧!”
……
……
人界。
回到建元洞天后,顾承往西王母所在而去。
距离混元道境越近,诸天最高层次的斗争,也彻底向他揭开。
那位一直隐于暗处的大敌,最大的目标是推动末法之劫,为此不惜将混沌魔神的尸骨堆积于归墟,酝酿末法之气。
在此过程中,自然伴随着混元道境层次的交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连三清都落于下风,无量天尊诞生,硬生生阻了超脱之路。
除了与道祖争锋,这幕后主使还压制顶尖大能的成道之路,后土就是受害者之一,倘若没有发现祖巫遗蜕,即便冲击混元成功,恐怕也会被控制。
以西王母的冷静,听了顾承的描述,都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以一己之力,独斗众混元,怎么可能?”
顾承叹了口气:“因为盘古斧在其手中!”
西王母道:“这诸天第一神器,有何奇效?”
顾承道:“三千大道,排名第一的是起源之道,意为一切的源头,排在第二的是命运之道,可改变开天辟地后一切生灵的命运轨迹,盘古斧对应的,正是命运之道。”
顿了顿,他苦笑道:“女娲石能够生机无限,起死回生,天地玄黄玲珑塔万法不侵,万劫不磨,但盘古斧一落,直接斩断未来的命运,这两件护身至宝,也无效用。”
西王母失声:“这么说,混元道祖也挡不住盘古斧?”
“按太清所言,盘古斧是能够直接置混元道祖于死地的神器!”
顾承道:“不过幕后主使肯定无法随心所欲地动用盘古斧,否则所有的混元道祖都被其斩杀,也不用至今还藏在暗处,不肯现身了……”
西王母担心地道:“可陛下未成混元啊!”
同样动用盘古斧,强杀一尊混元道祖所付出的代价,和杀一尊归元至境的代价,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那幕后主使直接动用盘古斧,强杀三清,或许要受到永远不可愈合的重创,所以只用命运之道催化出无量天尊,相当于把它当成一件辅助神器使用。
但对上尚未成道的顾承,一斧子劈下,还不是轻轻松松?
“事到如今,唯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朕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
顾承道:“如今我们也不是没有优势,至少明确了敌人的手段和实力层次,至于那大敌的具体身份,不用花费心思猜测了,命运之道一心遮掩,谁都识破不了,也说明了所有混元道祖都有嫌疑,三清都不能排除。”
盘古斧的命运之道太过强大,其中一位若得了这件诸天第一神器,瞒过其他两尊也有可能,上演一出贼喊捉贼的障眼戏法。
“陛下!”
西王母经历过东君之劫,三尸之难,自忖遇到再凶险的境遇,也能泰然处之,可盘古斧的压力,依旧压在心头,喘不过气来,见得顾承心态丝毫未受影响,不由地露出钦佩。
顾承身上肩负着太多,他不能畏惧,更不会慌乱。
行百里者半九十,他平黄巾,复大汉,兴人族,直逼混元,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才有如今的局面。
哪怕诸天第一神器隐现峥嵘,面对那强大到可令一切成空的盘古斧,也要一战到底!
当然,奋战绝非一味的送死。
昔日登基大典,看似十死无生,终究也有峰回路转,一线生机,如今顾承身边人才济济,强者如云,更不会坐以待毙。
他将东皇钟炼制的部分经验化作流光,送入西王母眉心:“昆仑镜晋升为神器,是你的成道之机!”
西王母感悟片刻,也下了某种决心:“陛下,我愿选阴阳之道,你我同心协力,面对大敌!”
第三十九章 齐天大圣
玄黄大世界。
天庭早朝。
玉皇大天尊正在聆听文武上禀周天之事,忽有仙卿启奏:“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
“传旨。”
敖广至灵霄殿下,哭诉道:“臣敖广启奏,花果山妖猴孙悟空,欺虐小龙,强索兵器,大闹四海,施法施威,伏望圣裁,恳乞天兵,收此妖孽,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玉皇波澜不惊,看向众武将:“何将愿下界擒拿?”
顿时有神将领命,然而就在此时,殿外又有启奏:“陛下,有冥司秦广王奉幽冥教主表文进上。”
这又是来告状,请求天庭调遣天兵天将,收降此妖的。
玉皇览毕,不急着下令了,问道:“这妖猴是何出身,有这般神通?”
千里眼顺风耳立刻禀告:“陛下,此猴乃天生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些年在何方修炼有成,降龙伏虎,神通广大!”
玉皇其实早就想起,那日石猴出世,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直入天界。
他掐指算过,此猴乃补天奇石所化,这等功德造化,一开始自然顺风顺水,但只要违背三界律定,很快会自损功德,如果安分生活,那又受他管辖,因此不管如何,都不足为惧。
不仅是玉皇,文武仙卿都在揣测猴子的来历。
片刻后,太白金星启奏道:“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此猴宣来上界,授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
玉皇欣然:“依卿所奏。”
这个办法最是稳妥,一来不用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能增强天庭实力。
他为玉皇大天尊,虽然是三界之主,实际上除了天庭文武,有太多影响不到的地方。
似孙悟空这种可以大闹幽冥,无所顾忌的刺头,用好了也是一柄利刃,当然要打磨一番,才能顺手。
却说文曲星官修诏,太白金星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直至花果山而去。
遥遥可见这处海外仙山,已被经营得固若金汤,威风凛凛,杀气森森,各样精怪,无般不有,气象鼎盛,单单是妖族大圣级的存在,就有十数,更有各路妖王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汇聚。
太白金星面色如常,心中却凝重起来。
天庭低估了花果山的影响力。
悟空大闹东海幽冥在前,东皇打破妖族血脉枷锁在后,玄黄大世界的妖族全面提升,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拥有多少归元至境的大能,但在圣仙这个层次的强者却是得以井喷。
而闯四海闹幽冥的悟空,正是妖族的一杆旗帜,就像及时雨宋江,义气为先,名满天下,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尊敬。
现在,“宋江”要被招安了。
悟空正在水帘洞中修炼,隐隐就听外面擂鼓撞钟,层层传递,到洞天深处:“大王,外面有仙人,言是上界差来,有玉皇大天尊的圣旨请你也!”
“俺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就有天使来请,这是被俺老孙的威名慑服,好!好!”
悟空一跃而起:“召集各部儿郎!”
太白金星径入当中,就见洞中妖气森森,一位位妖王伺立,一尊尊大圣端坐,正中美猴王俯视着他,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悟空翘着腿,没有开口之意,有麾下喝问:“堂下何方神圣,报上名来!”
太白金星知道这是妖族的下马威,倒也不怒:“西方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天尊招安圣旨下界,请美猴王上天。”
“上天为何?”
太白金星抚须一笑:“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
洞内一阵骚动。
即便是妖族,也大多羡慕那天界气象,如今二十八宿中,就有不少昔日也是妖族,受了招安上天,如今轮到大王了!
眼见着众妖羡慕不已,鹏魔王却是见多识广,冷声问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玉皇大天尊招我哥哥上天,准备封赏何官啊?”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仙官也有品级上下,但确实如鹏魔王所言,各方都有位置,仙神不似凡人,会生老病死,自然不会让位,孙悟空若是上天,显然不好封赏,毕竟他不仅无功,还有冒犯龙宫和地府的罪过。
准确的说,是不太好明面说,不入流的小官多了去了,真要打发,还不容易?
不过太白金星专做招安几万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立刻不着痕迹地微笑道:“凡授官职,皆由卑而尊,猴王上天,且不论品级大小,都是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可是此理?”
鹏魔王看向悟空。
妖族毕竟是妖族,性情简单,直来直往,不知受了仙箓,就是定下君臣名分,日后若再因弼马温官小不受,必然再损功德,反复无常。
悟空决定去天界一行,对左右四健将吩咐:“你们教演儿孙,待俺老孙上天去看看路,好带大家上去同居住也!”
美猴王雷厉风行,既然已决定,立刻与太白金星纵起云头,升在空霄。
筋斗云何等之快,他性子急躁,根本不耐烦等那慢吞吞的太白金星,几个闪身就抛之脑后,正要往南天门而去,就见周天星辰之中,一道倩影突然闪过。
“小姑姑?”
悟空一怔,大喜过望。
因为那正是师父身边的雪落狸王,这个称呼还是她要求的,什么显亲近喵,一手带大的喵。
有她的出现,终于能再见恩师。
这一刻天庭也顾不得了,悟空一个筋斗翻入群星中,稍稍一闪,消失不见。
虚空中,有七宝妙树追踪而来,又有神力扫荡,但都未能探查到踪迹,只得悻然退走。
“师父!”
而东皇传承秘境中,悟空望向那道披着星袍的背影,激动得抓耳挠腮。
一座镇压寰宇的古朴铜钟在头顶轻轻晃动,顾承转过身来,看向这唯一的徒儿,童年的偶像,微笑道:
“要做,就做那真正的齐天大圣!”
第四十章 二郎真君
“妖猴拒绝了?”
玉皇大天尊看着独自返回天界的太白金星,神色莫测。
太白金星被猴子耍了,却是更为警惕,将花果山的气象说了:“陛下,妖猴其势已成,若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需得雷霆之势,一举灭之!”
“有理!”
玉皇大天尊颔首,令四大天王权总制,五方揭谛调多兵,点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二十八宿、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下界擒妖。
众神即时兴师,离了天宫,停云降雾临凡世,花果山前扎下营,见那十八路妖众,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央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
“这等不知世事,妄想齐天?”
天兵对着最外围的妖兵呵斥:“那业畜,快去报与妖猴知道,吾等奉玉皇旨意,到此收伏,教他早早出来受降,免致汝等伤残也!”
“不用通报了!”
悟空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领众出门,摆开阵势,咧嘴笑道:“手底下见个真章吧!”
四大天王端坐云头,齐齐怒斥:“妖猴,你真敢逆天?”
悟空大笑,如意金箍棒直刺天穹:“我本天地生成,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帝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好气魄!”
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鹏魔王等大妖没有参与,正在遥遥观战。
天庭毕竟是三界共主,平日里肆无忌惮,但真正要与之抗衡,终究欠缺了这份胆量。
直到那宣言传遍四方,一腔妖血顿时沸腾,不少大妖再无迟疑,方才飞身而起。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这种弱肉强食的观念,正是妖族贯彻的信念!
吼!吼!吼!
悟空话音落下,三岛十州,无数妖类齐齐呼应,一时间震天撼地,蓬勃而起的冲天气势,激荡得九霄都为之变色。
“拿下!”
天庭大军旌旗飞彩,戈戟生辉,滚滚盔明映大日,层层甲亮砌岩崖,一压而下。
两股洪流一上一下,于空中碰撞,一场震动三界的大战为之拉开。
很快,横行于世的花果山妖众,就感到了不支。
激昂的士气并不能抹平双方在军阵上的差距,他们操练良久,纵横四方,莫可匹敌,但与镇压三界的天庭大军一比,就变成了乌合之众,惨叫声起,七十二洞妖王时有陨落,嘶吼声传,各方大妖被镇压擒拿。
不过天庭更不好受。
因为有齐天大圣孙悟空。
眼见那九曜星一齐踊跃,二十八宿一路来斗,悟空抡起金箍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变化飞腾,翻来覆去。
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这埋没了千年的神兵彻底展现光芒,杀得众仙神左支右绌,不可力敌。
四大天王亲自下场,立定四方,催动神阵,悟空哈哈一笑,摇身一变,三头六臂,把如意金箍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手使开三条棒,七十二变显神通,天罡地煞穷玄妙,只打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
以一己之力,把那天庭众将斗得筋疲力软,悟空还有余力,去救那些被天兵天将俘虏的儿郎。
这一场好战,自辰时杀到日落西山,天庭大军终于率先收兵,悟空傲立当空,如意金箍棒斜指天穹,双眸飞扬,神采奕奕。
他完全没有大战后的疲惫,意志和锋芒,反而在与众神的交锋中,磨砺得更加纯粹锐利。
四大天王则是面孔惶惶,回归天界,直至灵霄宝殿,启奏道:“望陛下添兵剿除!”
玉皇大天尊皱眉:“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
四大天王道:“那妖猴神通无量,我等皆不能敌,更在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要与天争高。”
玉皇大天尊望向文武:“妖猴这般狂妄,众将即刻诛之,谁愿领兵?”
佑圣真君出列:“臣愿领雷部三十六将,下界去擒妖猴。”
“准。”
玉皇大天尊下旨,面容平静,心中实则惊怒。
他虽是天地共主,玄黄至尊,但三界之中,多有管束不到之地,一切只因那两位混元道祖,与之分庭抗礼,各自麾下实力雄浑,收刮信仰,以供修炼,不逊天庭。
所幸他有正统之位,下界祭祀充足,三方还能形成制衡,可一旦被这妖猴闹腾,损了天威,此消彼长之下,下界祭祀再以佛道为主,他这位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就有被架空的危险了。
果不其然,佑圣真君虽然实力更在四大天王之上,但悟空越战越强,永无止境,无穷变化闹天地,雷将神兵不可捉,酣战十日,花果山依旧不可攻破,众妖战天斗地,闹他个地覆天翻。
这一日,玉皇大天尊再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气氛已再不相同。
任谁都没想到,一个妖猴竟然如此难缠,更有坐大之势。
这次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陛下,那妖猴不知大小,不若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个空衔,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界,收了邪心,使不生狂妄,乾坤可得安靖,海宇可得清宁!”
玉皇大天尊权衡利弊,降了诏书:“你且去吧!”
太白星君领旨下界,不多时就灰头土脸地回归,俯首道:“陛下,那妖猴不受。”
玉皇大天尊默然,就听通报:“南海普陀落伽山,灵感观世音菩萨欲见陛下。”
玉皇大天尊目光微微波动:“宣!”
只见祥云盖顶,香雾笼身,观世音菩萨入了殿内,合掌启奏道:“听闻陛下烦恼,调遣天兵,擒怪未回,贫僧举一神。”
玉皇大天尊道:“所举者何神?”
观世音菩萨道:“显圣二郎真君杨戬,神通广大,可擒妖猴!”
……
……
周天星辰,秘境传承中。
顾承俯瞰三界气象,掐指一算,眉头微微扬起:
“有趣!有趣!杨戬竟在这个世界!”
第四十一章 后台齐出
三清门下,太清弟子最是稀少,但就玄都大法师一位,就已混元有望,可传圣位。
而上清弟子数目最多,灵宝天尊有教无类,门下混沌境的大能数目最多,圣仙境更是数不胜数,堪称万仙来朝。
但相比起跟脚,确实是玉清门下更为深厚。
元始天尊亲传十二金仙不说,三代弟子都有惊才绝艳,后来居上的。
哪咤和杨戬就是其中代表。
然而鸿蒙大世界中,哪吒在伐天之战里惊鸿一现,见事不可为,并未出手,杨戬却一直没有出现。
原来这位曾经在殷商一战中大展光芒的二郎真君,竟是来到了玄黄大世界,在玉皇大天尊麾下,听调不听宣。
“三清早就落子。”
顾承继续推算天机,对于两界大局的把握,越来越清晰。
无量天尊相当于三清的道果,此处的太上老君,毫无疑问是他的化身之一,既然如此,化出元始天尊也不困难。
以杨戬的实力,不可能至今都没有识破“师祖”的真面目,他就是领命前来卧底,而无量天尊心知肚明,以无量神通将其洗脑,一旦成功,三清就损失了一位能够成就混元的关键后人,此消彼长之下,气数大降,更难遏制无量天尊的气焰。
双方以杨戬为角力点,隔空交锋,其中的凶险,不问可知。
“混元道境,神通无量,杨戬敢直接参与进去,单单这份心志,就甩出其他玉清弟子不知凡己,确实是悟空最大的劲敌!”
顾承往三界看去。
却说玉皇大天尊下了旨意,二郎真君领命,带着四太尉、二将军,连梅山七兄弟,一千二百草头神,往花果山而来。
遥遥见那天兵天将布置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将东胜神州都笼罩,却不是要殃及无辜,而是在悟空的进逼下一退再退,不得不将范围扩大。
杨戬开了额头上的第三只神眼,朝里望去,就见悟空正大展神威,与佑圣真君、四大天王、诸曜星君、雷部众将斗得个你来我往,不分上下。
不仅是三头六臂,身上无数毫毛还有变化,个个化作美猴王,于天庭大军中纵横来去,一天杀气凶声吼,日月星辰不见光。
更有金翅大鹏鸟盘旋,狮驼白象横冲直闯,妖圣妖王齐用力,要将天庭军阵彻底破开。
所幸四大天王谨守门户,妖族不擅战阵,一鼓作气之后,往往衰竭,但照此下去,天庭短时间内绝难取胜。
“好妖猴!”
堂堂三界之主,连一群妖类都拿之不下,颜面荡然无存,威信必然大降,杨戬却不在乎这个,看着纵横来去的悟空,目光亮起,手执三尖两刃枪,一步迈入大阵之中。
“嗯?”
悟空立刻有所感应,使了个正立无影,间不容发地躲过了众神的合击,双目神光熠熠地看向杨戬,咧着嘴道:“终于来了个像样的对手了,来者通报!”
杨戬朗声道:“吾乃二郎显圣真君,擒你上天受罚!”
“那就来吧!”
悟空奋起金箍棒,抛开众神,直接向杨戬杀去。
两个在半空中,这一个翻翻复复,有千般解数,威风逼得斗牛寒,那一个来来往往,无半点放闲,怒气胜如雷电险。
众神将刚刚还要参与围攻,但很快经不住两者的大战余波,纷纷退避,却又信心大增。
此前天庭众神也奈何美猴王不得,心中都已悸然,甚至太白金星二度下界,准备封孙悟空一个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都也认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