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有了一路入门,接下来的中冲剑和关冲剑就要容易不少,而当任督二脉贯通,九阴九阳包罗全身经脉,阴阳正逆,真气随意行进,接下里的三路剑法居然一蹴而就!
  当剑气于周身环绕,顾承享受般地闭上眼睛。
  入此世两年多,终于武道大成。
  看似已经快到不可思议,实际上有了太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比如此刻,以他为中心,黄裳等人都在探讨,不时动手比划几招,地砖墙壁早就留下横七竖八的痕迹,一道比一道清晰。
  众人并非每日都在此处演武,而是每半月齐聚一次。
  这每一场,都堪比一次华山论剑,甚至由于不分排名,没有过重的名利之心,效果更甚之。
  而华山论剑为了凸显格调,每二十年才召开一次,地宫盛会已经开了近二十场!
  在这样的讨论切磋,互相印证下,任谁的武学进境,都要一日千里。
  如果说此前的顾承,是靠八部龙典的外功之力,才能与此方世界的绝顶人物一较高下。
  那么现在,他单凭武功,已是货真价实的武学障强者。
  再用八部龙典,甚至能与神而明之一较高下!
  当然,胜算依旧不大,不过顾承相信自己还未到极限。
  因为八部龙典他并未练完,还有三篇——练脏、练血与练髓。
  其中练脏篇,是由外转内的第一篇,这部分是绝对无法速成的。
  顾承那便宜弟弟刘协,觉醒了龙灵,前五篇一月之内全部练成,练脏篇也花费了整整三月。
  所以顾承在没有七窍玲珑丹那种强大外力的辅助下,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三年。
  三年看似很长,但他等得起。
  因为一旦练脏篇大成,炼精一脉就是神勇境。
  这个境界的武将冲锋陷阵,即便是内脏被捅破了,也能自愈,千人难挡,方为神勇!
  到了神勇,那么神而明之也无法应付的千军万马,在顾承面前也只是土鸡瓦狗!
  所以为什么不等等呢?
  然而顾承午夜梦回时也会想到,按照天意仇视的尿性,多半不会如他所意吧……
  果不其然,九阴九阳成就了刚刚一月,当大宋蒸蒸日上,一切按部就班时,又一次地宫演武,刚刚进行到一半,林朝英亭亭玉立的身子突然闪了进来,在顾承耳边道:“蘅姐姐喊你马上回东宫!”
  顾承的面色沉凝:“蘅儿说什么事情了吗?”
  冯蘅知道他练功时不欲为外人打扰,即便有紧急政务,一般也能得心应手地处理,这一年来做得都很好,连大臣都指摘不出什么。
  此时让林朝英来喊,显然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
  林朝英拍了拍手,开心地道:“是大好事,金国发生叛乱,皇帝被拉下马了!”
  “什么?”
  ……
  ……
  半个月前。
  金国,中都。
  完颜璟怔怔地看着陷入熊熊火海中的宫殿,对于外面的喊杀声充耳不闻,整个人仿佛痴了。
  “皇儿!”
  下一刻,他如梦初醒,凄厉地大叫,那声音简直如杜鹃泣血。
  天可怜见,完颜洪烈正在里面,年纪轻轻不仅英武逼人,更是博览群书,智慧超群,最得完颜璟喜爱。
  没想到今夜居然被活生生烧死。
  “完颜襄,你是两朝重臣,枉我对你无比信任啊啊啊啊!”
  完颜璟急怒攻心,险些晕倒过去。
  这不仅仅是悲伤于完颜洪烈的死亡,还有心中的恐惧。
  那位金国的护国战神,一夜之间竟成了皇室的刽子手。
  派出的杀手刺客在宫内大肆杀人放火,显然是赤裸裸的撕破脸皮,不留半点余地了。
  最为可怕的,还是群臣的态度。
  除了那些被他提拔上来的文臣,其他的老臣都隐隐有袖手旁观之势,竟是坐视完颜襄谋反!
  完颜璟想学习汉人,用儒家文化统治,但显然这些大臣的骨子里,还是在穷山恶水中狩猎的猎人思想,永远也做不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此一来,兵权本就在完颜襄手中,当群臣一面倒,顿时是大势已去。
  “陛下!”
  不过好似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完颜璟几乎要闭目等死之际,殿门突然被撞开,一行侍卫冲了进来。
  当先一人手持玉箫,以一敌众,浑身浴血,大喊道:“陛下,快随我走!”
  “去哪?”
  “南下!”


第五十六章 太子亲征
  “天忍教主已经确定为完颜襄,现在他发动叛乱,金主完颜璟居然在眼皮子底下跑了,你觉得是百密一疏,还是故意为之?”
  “如果完颜襄反叛背后,有我父亲的一份功劳,那绝对是陷阱!”
  “是啊,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有诈,可这个诱饵实在太大了!”
  大殿之上,看着吵成一片的群臣,顾承脑海中,反倒回想起昨晚与冯蘅的分析来。
  他真是没想到自己蝴蝶翅膀扇啊扇,大宋还没发生什么巨大的变化,金国他娘的居然改天换地了。
  宰相完颜襄叛变,一夜屠尽完颜璟一脉皇族,大肆杀戮文臣,并在众臣拥戴下登基称帝。
  金国大乱,政务瘫痪一半,如此大事,自然令各方震动。
  别说大宋,即便是西夏、西辽和漠北诸部,都可能趁机出兵,割下金国一块肉来。
  至于目前的大庆殿,已是群情激奋,争论的话题不是战与不战,而是怎么战。
  得益于冯蘅这一年多,润物细无声的官员调动,如今大宋朝堂上焕然一新,斗志昂扬。
  别说辛弃疾一众原本的主战派,就连许多力主求和,不愿意出兵北伐的老臣,这次都改变阵营。
  偏偏现在最不想开战的,变成了一心要灭金的顾承。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滋味真不好受!”
  顾承微微苦笑。
  一个国家的强弱,短时间内,绝不以个人意志转移。
  哪怕他监国后,治理得再好,短短一年多时间,也看不出什么显著的变化。
  所以他本来的全盘计划是,三年朝堂发展,五年练兵演武,待得力量积蓄,士气可用,再一举伐金。
  到那时朝廷江湖,双管其下,高手斩将夺旗,军队气势如虹,何愁大事不成?
  然而现在刚刚进行到三分之一,就被彻底打乱。
  顾承知道,这一战不得不打。
  如果他反对此次北伐,且不说会尽丧人心,大宋的战意和血气,就真的要散了。
  连金国发生谋逆反叛这样的大事,都不敢北伐,收服河山,日后等个三年五年,又有哪个士兵相信能赢?
  何况宋金两国原本国力相平,都不强大,也都不弱小,现在完颜襄篡位,对于文臣又压制到了极致,之前的社会隐患,阶级矛盾,必然提前爆发出来。
  金国,将陷入前所未有的虚弱!
  这个时机,实在没有错过的理由!
  “静!”
  决定一下,顾承就将一切杂念抛之脑后,双手微微一压。
  唰!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众臣用火热的目光看着这位太子。
  顾承没有令他们失望,却让他们大惊失色:“我要亲征!”
  “殿下龙体,万万不能置于险境啊!”
  哗啦,群臣跪下,纷纷劝谏。
  顾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我意已决!”
  这句本来是用来形容明王朝的话,对应到宋上倒也合适。
  如此决心与自信,感染了所有人:“殿下必胜!大宋必胜!”
  回到东宫,由于亲征的消息,内侍宫女们已经纷纷忙活起来,人人脸上带着亢奋,而非惧怕,这就是士气可用。
  当冯蘅走出来时,也再无往昔的凤钗长裙,眉目如画,而是面如冠玉,唇红齿白。
  看着这女扮男装的翩翩少年郎,顾承没有太多惊讶,问道:“你可知道,若随我去,太子妃之位,皇后之位就难了?”
  冯蘅极富计谋,擅于政事,又知道分寸,从来都是以顾承为主,没有半点牝鸡司晨之势,渐渐得到朝中上下的肯定,称为贤妃,将来自然也能成为贤后。
  可她若是女扮男装,敢跟在顾承身边去战场,无论结果再好,一个不尊妇德的帽子扣下来,就难以翻身了。
  冯蘅抿嘴红唇,面露坚毅:“我知,但我更知此战对你,对大宋的重要!为求胜,我一定要随你亲征,我熟知父亲的一切,他的所思所想瞒不过我!”
  顾承大笑:“哈哈,好,不愧是我的好妻子!”
  冯蘅靠在顾承怀里,两人温存片刻,突然奇道:“朝英呢?”
  除了顾承朝会觐见大臣和修炼武功时,其他时候林朝英都腻在身边,现在突然不见,让冯蘅反倒不适应起来。
  顾承微微一笑:“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话音落下,外面已然传来熟悉的老者声音:“殿下武功进境如斯,可喜可贺!”
  段誉!
  顾承对着他颔首,目光落在后面一人身上。
  那也是一位老者,身材高大,五官丑陋,头发稀疏,皱纹如刀刻,乍一看上去,远不如段誉鹤发童颜,精神奕奕。
  但顾承的脸色却郑重起来:“虚竹子前辈?”
  此人便是天龙的又一主角,福缘最深厚,命运也最坎坷的虚竹了。
  顾承敬的倒非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的身份,而是虚竹的气息与天地相通,赫然又是一尊神而明之神的存在!
  这对父子实在了不得,儿子是混世魔王,无法无天,世间一切教条都无法约束,乃是真正的魔,虚竹则是气度雍容,和光同尘,包容一切,似真正的北冥之海,无量无边,以佛入道。
  “恐怕林玄清将虚竹身上逍遥三老的功力吸走,反倒是成全了他!”
  虚竹心地善良,再加上接受逍遥三老功力时又武功低微,对于那份天大的福缘并不渴求,反倒很是抗拒,隐隐形成了障碍。
  而林玄清恰恰相反,渴望占据一切,所以他一直想要震古烁今的三百年功力,费尽心机得到后,涌起大喜悦大满足,籍此勘破了难关。
  这一刻,顾承通过比较,对神而明之的境界,隐隐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
  想要在此世寻到那玄之又玄的神元,最关键的是寻找自己的“道”,且一力贯之!
  比如此时的虚竹双手合十,恍惚间好似回到百年前那个性格木讷的小和尚:“见过殿下!”
  顾承颔首,林朝英同时出现:“爷爷!”
  虚竹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更似天仙下凡的女孩,露出宽慰:“孩子,这些年苦了你!”
  林朝英摇了摇头,站到顾承身边:“有哥哥在,我很开心!”
  顾承心中一暖,林朝英笑颜如花,偷偷传音道:“谁来了都没用,你永远赶不走我的!”
  这是两人不变的承诺。
  顾承也不避讳,握住她的小手:“去天牢吧!”
  虚竹的来意很明显,不如开门见山。
  “哈哈,没想到你不仅没死,还比我更强了,不愧是我的老父呀!”
  刚进天牢,林玄清的笑声就响了起来,声音虽然虚弱,但语气里的张狂没有半点改变。
  虚竹看着林玄清,眼中露出悲凉,突然一掌拍出,按在他的丹田之上。
  嘭!
  霎那间,空气中似乎刮过一阵飓风,吹拂得众人衣衫猎猎作响,林玄清狂吼一声,如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委顿下去,直接被重重锁链挂在半空。
  一身旷古烁今的神功,轻描淡写间被废。
  逍遥三老三百年功力,福泽祸及三代,终于消散于天地之间。
  ……
  ……


第五十七章 第三方入
  “可惜,你这个被佛门洗脑的蠢货,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我们父子俩本该天下无敌,称皇为帝的啊!”
  林玄清原本背脊断裂,就是下肢瘫痪的废人,现在功力被废,更是被打落尘埃。
  但他没有歇斯底里的怒骂哀嚎,而是看着虚竹冷笑,然后闭上了眼睛,再也不发一言。
  顾承知道,从这家伙口中,再也套不出任何信息了。
  何况虚竹也求情:“殿下可否让我带这孽子回宫?”
  顾承颔首:“可以!不过前辈麾下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也请助我大宋!”
  虚竹为难地道:“我灵鹫宫避世已久,殿下何必将他们卷入战乱之中?”
  顾承早知虚竹的个性,笑着摇摇头,段誉倒是想通了,劝说道:“二哥,宋金交战,在所难免,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毕竟是当过三十年皇帝的,终究还是明白道理的,知道战火一起,绝无世外桃源。
  虚竹仍旧迟疑:“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乃旁门左道,恐不服朝廷管束!”
  “正是旁门左道,往往才有大用!”
  顾承道:“至于不服管束嘛,不是有你么?虚竹子,你可愿成为武林盟主,统领群豪,助我北上平金,光复河山?”
  虚竹怔住:“殿下,这如何使得!”
  “以你的武功威望辈分,当世何人能及,就这么定了吧!”
  顾承大手一挥,早有提拔一个武林盟主的想法了。
  正如神雕中群雄在襄阳召开武林大会,选举盟主,抗击蒙古,绝对是有效果的。
  武林人士太过自由散漫,若是没有领导者,绝对是一盘散沙,成不了事。
  而顾承自己是不可能屈尊纡贵的,黄裳、魏进忠、斗酒僧在武林中均是默默无闻,段誉是大理人,欧阳锋和利空法王更是西域外族,本来准备在洪七和苦慧中择其一,现在虚竹出现,正是更好的人选。
  虚竹出身少林,后来执掌逍遥派,灭星宿,北上雁门关,阻止辽帝南下,这种传说人物,又有着神而明之的盖世绝学,还有谁比他合适?
  当然,威望武功都有了,智商不够没关系,顾承已有安排:“此次北伐,若能摧枯拉朽,击败金国,自然最好,若战事胶着,粮草供应,全军命脉,或许就要系于武林群雄之手了!”
  顾承给武林人士的定位,不是傻乎乎地去冲击正规军队,无谓牺牲,而是斥候、暗杀与夺粮!
  前两个自不必说,轻功与暗器本就是武林人士的优势所在,至于最后的夺粮,也是受到杨过率领近千武林好手,烧毁蒙古大军的粮草启发。
  虽说夺粮和烧粮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但有些事情,实属无奈。
  纵观历史,南宋难以北定中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粮草。
  不是南宋缺粮,它每年还向金国出口稻米呢,而是缺少马匹,没有足够的马车运粮。
  后勤问题难以解决,就意味着不能打持久战,而想要靠短暂的连续战术胜利,彻底灭亡金国,军队和将领素质必须远远强于对手,就好比五十年前的岳家军。
  可惜现在的南宋,再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神勇之军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速战不得,久战无力。
  所以顾承才以武林人士,来补足粮草的问题。
  既然运送没有办法,那就抢夺!
  抢夺的不是老百姓的粮食,而是金国各城粮仓。
  早在一年前,顾承就让丐帮渗入到金国区域,将各地粮仓标注,探查情报。
  恰好金主完颜璟认为金国逐年来粮食产量越来越少,下令用灌溉增加可耕土地,金国的地方官,凡所治地区使可浇地亩扩大,粮食储备增加的,都能升官。
  如此一来,金国各城的粮仓自然大大富足,官员为了升官,去百姓家掠夺粮食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本是一件好事,反倒激发了民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金国内部的情况,顾承了解得甚至比完颜璟还清楚。
  此时完颜璟下台,文官大批大批被杀,各自的政务堆积如山,一片混乱,更是夺粮的最佳时机。
  若是武林人士能在统一号令下夺粮,神出鬼没,来去如风,绝对会令金国防不慎防,大为头疼。
  当顾承展开一卷山川地形图,看着上面那标注的红点,虚竹知道再也拒绝不得,伸手接过:“定不负使命!”
  这时黄裳倒是请命道:“殿下,臣愿去寻金主完颜璟,一旦将他控制在手,北伐必胜!”
  魏进忠、段誉、斗酒僧也纷纷附议,顾承却摇了摇头,毫不迟疑地道:“诸位不必涉险,我自有安排。”
  黄裳有些不解,即便完颜璟是天忍布置下的陷阱,想引大宋高手入伏,四位武学障联手,也有冲破一切阻碍的实力。
  何况与林玄清一战,再加上一年论武,四人早已今非昔比,碰上神而明之,都能正面抗衡,甚至战而胜之。
  天忍教在临安一战,高手精锐早已死伤惨重,实力大损,教主完颜襄如今又是金国之主,还能安排怎样的必死杀局?
  顾承目光湛然,望向北方。
  完颜璟这个诱饵,他最终决定放弃。
  不是畏手畏脚,而是对冯笙的看重。
  这个毫无武功,却堪比千军万马的毒士,所布之局,或许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
  ……
  “呼哧呼哧!”
  黄药师伏在草堆上,剧烈喘息着,再无曾经的风度翩翩。
  他的右臂软软垂下,玉箫交到了左手,上面血迹斑斑。
  一切都为了保护身侧的完颜璟,这位曾经也算英明神武的大金皇帝,现在骨瘦如柴,整个人正发着高烧,说起胡话。
  黄药师透过屋顶的缝隙,看着天空的圆月,深深吸了口气。
  如同顾承预期,他来到金国后,很快平步青云,得到了完颜璟的赏识。
  而黄药师也开始暗暗挑拨文武两派的关系,还在丐帮的帮助下,暗中联络各地反金义士。
  可以说,如果不是他推动,完颜襄想将完颜璟拉下皇帝的宝座,还没有那么顺利。
  无形中,黄药师打了个助攻,并且找准机会,带走金主。
  只要将这位主带回大宋,就是名留青史,不世之功。
  黄药师原本以为自己根本不在乎虚名,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才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无动于衷。
  因为大宋再起,复我河山,是每个汉人,朝思梦想的事业!
  “不过你们千万不要来啊,这是一个陷阱!一个不断绞杀我们大宋仁人志士的陷阱!”
  然而这一刻,对着明月,黄药师的五指在玉箫上虚按,演奏出一曲碧海潮生。
  他的脸上,浮现出决绝之色。
  仍记得,为了逃出中都,多少人前仆后继冲出,只为挡住哪怕一根箭矢!
  南边重重把守,根本无法突破,黄药师被逼得四处逃窜,最终甚至要被逼往西夏。
  这一路百里,已经有无数义士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中!
  一张巨网正笼罩在头顶,每每张开一道缝隙,给出希望,让人感觉好像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实际上,它只是等待着更多的猎物入伏,然后将之吞食咀嚼,待得网中空空,再度展开贪婪的裂口。
  黄药师经过多次试探,已经确信无疑,此次下定决心,以奇门遁甲,最后一搏,再令丐帮弟子将情报送出。
  此去有败无胜,有死无生!
  但是值得!
  一曲无声的碧海潮生吹奏完毕,黄药师点了完颜璟的睡穴,起身向外走出,刚刚推门,突然暴退。
  “药师兄,是我!”
  然而就在这时,熟悉的声音传来,一道身影出现在屋外,渊渟岳峙,年纪轻轻已是宗师气度。
  “王重阳!”
  黄药师诧异了,戒备不减,因为王重阳并非独自一人而来。
  他的身后,有一队黑压压的骑兵,一眼望不到边,数目绝对过千。
  关键在于,这不是金国骑兵。
  为首之人最是古怪,端坐的不是高头大马,而是一匹狼。
  一匹巨狼。
  那人的一只手掌按在狼头上,洁白如玉,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掌握了无穷力量的感觉,眼神更是睥睨天下。
  黄药师呼吸情不自禁地一滞,作为中原人,他原本根本看不起外族武功,但此时却有种直觉,此人的可怕远超他的想象:“你们?”
  “容我介绍,这是草原的雄鹰,蒙古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王重阳大声介绍,双眸透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受金帝所托,南下勤王,助金灭宋!”


第五十八章 破敌三策
  顾承立于襄阳城头,城墙上断箭林立,空气中血腥气味还未消散。
  任谁也没有想到,南宋伐金的大部队尚未开至边境,金国居然已经南下,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逼襄阳。
  朝野震动,主和派又隐隐起头,但顾承乾坤独断,命令立刻疾行军,提早了足足十天,到达襄阳。
  襄阳是非常标准的四战之地,别说南宋,中国历朝历代发生大事的地区,总能和襄阳扯上点关系。
  只是这一次,再非神雕中那看不到未来的苦守,而是雄师赳赳,复我河山!
  此次北伐,除去拱卫临安,防卫两淮前线的军队,大宋共动用兵力十三万,丁夫七万,号称二十万大军。
  而顾承没有将之全部押在襄阳之战上,恰恰相反,他只带了三万士兵入驻襄阳,剩余的全部交由辛弃疾调派。
  辛弃疾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兵分三路,西线由陕西甘肃高歌猛进,目标汉唐古都长安。
  另两路一走中线京湖,一走东线两淮,兵锋直指河南,宋朝诸帝陵墓近在咫尺。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兵分三路,皆可能是虚张声势,也可避实击虚。
  然而完颜襄仗着兵力优势,仅分兵五万各路防守,举十五万大军狂攻襄阳。
  顾承守住襄阳,承受金军狂风骤雨般的压力,命辛弃疾稳步收服失地,合围开封。
  御驾亲征的完颜襄,正位于北宋的都城内。
  于是乎,宋金交锋三月,战局诡异地变成了王对王。
  顾承居襄阳,完颜襄居开封,两国大军谁要是能攻陷对方的城池,杀死甚至俘虏敌国的皇帝,那么胜负自然定下。
  “襄阳易守难攻,开封易攻难守,即便是再愚蠢的将领,也不会这样兑子,更何况完颜襄南征北战,乃是金国战神……”
  身后香风飘来,冯蘅将一件披风披在了肩上,顾承缓缓地道。
  冯蘅凝声道:“完颜襄大肆屠戮文臣,穷兵黩武,若是打持久战,金国必败无疑,所以他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若能拿下襄阳,大宋岌岌可危,金国内部的反抗就能瞬间平息,矛盾由内转外!”
  “可如果不能呢?”
  顾承眉头一扬:“凡战者,未虑胜先虑败,难道完颜襄篡位时,就准备孤注一掷了?”
  冯蘅默然,美目露出思索。
  如今三路高歌猛进,不单单有辛弃疾等将领的功劳,还有这位女诸葛的出谋划策以及武林高手的刺杀。
  可惜任由大宋的才智之士怎么分析,都不明白完颜襄为什么要把自己陷入绝地。
  又或者说,完颜襄有什么把握在宋军三路合围,攻下无山川之险的开封之前,拿下襄阳?
  要知道襄阳可不是别的城池,易守难攻到了极点,几十年后蒙古铁骑横扫天下,在襄阳面前也碰壁了许久,伤亡对比守军高达十数倍!
  冯蘅指着西南两方:“要取襄阳,先在万山、岘山、鹿门山三地修建城寨,断绝陆路交通,再以水师击败水路供给,三方围攻,才有机会!这还要在守将怯弱,国力衰败的情况下,此时我大宋众志成城,战意高昂,殿下的三万守军足以抵挡金国三十万,正常情况下,完颜襄必败无疑,事出反常必有妖!”
  顾承仔细聆听,就见冯蘅竖起三根手指:“殿下,我有三策!”
  “讲!”
  冯蘅双目闪烁着智慧与狠绝:“下策,命魏进忠四人入开封,刺杀完颜襄,无论得手与否,都在各地散播金主遭到刺杀,重伤不治的消息,尤其是给完颜襄手下的将领知道,动摇军心!再命虚竹带领武林群雄四处焚毁粮草,断其补给,再号召各地起义,令金国处处烽烟。”
  这已是良计,但在冯蘅的比较中只是下策,顾承问道:“中策呢?”
  “放弃襄阳!直攻开封!一路杀入中都,覆灭金国!”
  冯蘅看着顾承,眸子火热,一字一句地道:“只要殿下安然无恙,统领全局,完颜襄就算拿下襄阳,又能怎样?金军南下,长驱直入,我们北上,也是长驱直入,但金的国土本是属于我们大宋的,各地生活着许多遭受女真族压迫的汉人,必然揭竿而起,响应王师!殿下早就派武林人士夺粮,粮草也不成问题!反观金军,他们只会遇到当地百姓的抵抗,成为孤军,粮草无以为继,完颜襄本就名不正言不顺,一旦遭受挫折,无疑会再现采石矶惨败,金军哗变弑主!”
  顾承倒吸一口凉气。
  冯蘅本就是智计百出,上次输给冯笙后,更是痛定思痛,布局时将一切情绪全部剥离,站在绝对的理性上。
  此计就是绝对理性,以残破的河山,换取北伐的胜利。
  值得吗?
  如果成功,当然是值得的。
  毕竟战争本就劳民伤财,长痛不如短痛,如果真能以这些代价换取大胜,相信每个英明神武的帝王,都会认同。
  更关键的是,完颜襄是篡位谋逆,现在又倒行逆施,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上策呢?”
  冯蘅这次简单了:“拖!调辛弃疾回援,稳守襄阳,无论完颜襄有何妙计,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需拖过一年,金国必大乱!”
  这就是王道,以不变应万变。
  但顾承从冯蘅的语气中听出了,她其实倾向于中策。
  因为冯蘅也想不明白完颜襄破城的办法,所以王道保守,就不见得能万无一失。
  冯蘅退下,留顾承一人决定。
  “‘火’——出来!”
  顾承也非一人独自思考,有些事情暂时还无法跟冯蘅商量,与大汉龙灵却能沟通无碍。
  “张角元神剩下的两个残魂,有联合的可能吗?”
  “火”飘出:“张角元神化身已灭,三魂无法重归一体,何况韩侂胄已死,但他们彼此间也会下意识地亲近,真的可能联合。”
  “双魂联手啊,也就是有第三方入局了?我们的敌人,或许不止是金国!”
  顾承望向北方,沉吟良久,嘴角微微扬起:“蘅儿的三策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此战我当三管齐下!”
  ……
  ……


第五十九章 炼神法术
  宋金大战,风起云涌。
  其中以两件大事震动两国。
  第一是古都长安,被宋军拿下。
  在唐朝鼎盛时期,长安是世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的面积是日后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可见其规模。
  但可惜,在王朝覆灭时,越是繁华的城市越遭殃,正如大汉的洛阳,长安也一再遭到破坏,百业凋敝,几乎被毁,现在已经变成了军事重镇,达不到都城的级别了。
  即便如此,这也足够令宋军士气大振,有了进攻开封的资本。
  何况还有紧接发生的第二件事——
  金主完颜襄遭到刺杀,重伤不起,有说是宋国刺客,有说是旧皇党羽。
  消息虽然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足以令士气动荡。
  与大宋的高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