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妖界初成,最为虚弱之际,人皇出剑,后土挥袖。
  封天一剑!地皇一笔!
  两道光辉环绕,将刚刚诞生的妖界包裹。
  如此不仅助其度过最虚弱的阶段,这种明白无误的支持,也让佛界立刻退去。
  惹不起了。
  至此,这场三界动荡,影响深远的连番大战,方才落下帷幕。
  “败了。”
  原九龙绝仙阵上,还没死透的司马徽,嘴咧了咧,吐出两个字来。
  “陛下!”
  贾诩刚要开口,就见虚空一荡,顾承走出,立刻躬身行礼,眼中露出狂热。
  “拜见陛下!”
  不仅是他,诸葛亮、周瑜、庞统、荀彧、荀攸、徐庶乃至桀骜不驯的甘宁,都发自内心的亢奋与崇拜。
  “你们为我人族菁英,伐天之战,可现光芒!”
  顾承点了点头。
  “陛下,人界内患虽无,实力距离天界,仍有极大差距,望慎重!”
  甘宁只觉得热血沸腾,众谋臣却露出思索,贾诩则谏言道。
  极乐净土与十万大山分离出人界,又有顾承这位前所未有强势的人皇坐镇,人界确实再无内乱之忧,即便是天界众神,也没办法插手干涉人界事宜。
  但这是自保,若论进取能力,人界仍旧不足。
  别的不说,天界有银河之壁,天兵天将,周天列曜星君,单凭人族肉体凡胎,如何伐天?
  难以实现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顾承早有全盘的计划,看向四荒绝境。
  饕餮死后,原本还在冲击封印的三大凶神,立刻偃旗息鼓,老实得不能再老实。
  开玩笑,破封出来是为了自由,可不是为了自杀。
  不过它们不出来,不代表顾承会放过它们。
  在人界本源的压制下,三大凶神已经没了威胁,但那是对人皇而言,对于其他人,还是不可一世的上古凶神。
  所以四荒绝境,岂不是最佳的练兵之所?
  天人之间的差距,唯有不断磨练,不断进取,才能缩小,最终迎头赶上。
  将三大凶神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顾承这才看向司马徽:“非生非死,真是奇妙!”
  “我司马氏的借物代形之法,便是衍生于此人的水月镜花之术,与神器女娲石必有关联。”
  司马徽还未开口,司马懿已是抢先,见顾承望了过来,精神一振:“懿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寻得娲皇神器!”
  “你隐忍果决,非常人可比。”
  顾承点评道:“可惜也非人臣。”
  话音落下,司马懿神情凝滞,直接化作飞灰,消散于空中。
  并非是因为历史上三国归晋,就一定要杀司马懿,曹操、刘备、孙坚便为安稳局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说原三国英豪是烈火,叱咤风云,敢作敢为,司马懿就是阴柔之水,润物细无声。
  如今的大汉,已是将帅如云,谋臣如雨,何必留个阴险的变数,没事找事?
  对于司马懿的身亡,司马徽露出悲色,恳求道:“陛下宽宏大量,可否留老朽魂魄,转世投胎?”
  “朕不比后土娘娘心慈,你在投靠天界众神时,就该做好准备!”
  话音落下,司马徽也化作飞灰散去,终于死亡成功,灵魂之中,一点璀璨的光芒却冉冉升起。
  顾承收起灵光,眉头微微一扬:“竟是如此来历?”


第二十二章 西王母之求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这是对于上古时期,女娲娘娘挽救天地浩劫的简单记录。
  区区一行字,当然无法描述其万一,但从中也能看出,被女娲娘娘斩断鳌足,用来撑住四极的神鳌,作用不逊于五色石。
  而女娲为了补天,耗尽了神力,但得天道功德,晋入混元道境,掌控本源,那神鳌却是将精血聚于四足内,当时就死去了。
  女娲娘娘有感于神鳌的自我牺牲,便将精魄取之,转世为人,司马徽的母系一脉,便是神鳌转世的后人。
  至于女娲石,正是补天的五色石所化,得天道功德与世界本源,在神器中都是一等一的强大,能真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
  神鳌转世得女娲石护佑,后人拥有其一丝神力,才有之前司马徽受太阿剑穿心而过,仍旧不死的奇效。
  “要寻女娲石的下落,追溯司马徽母系一族的血脉,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顾承露出沉吟。
  东皇钟响动,女娲石现迹,上古十大神器的出现,不是偶然,该早做准备。
  天界选择司马徽作为监天使者,十之八九也是在觊觎女娲石的神力。
  原本的计划中,本体有人皇剑在手,麒麟化身得东皇钟,成就妖皇之尊,已然足够。
  但敌强我就弱,女娲石可以不出世,但出世后如果落入天界众神手中,那不死不灭的神能,实在难以抗衡。
  “神鳌留存于世的踪迹,或许也有帮助,海外三仙岛……”
  神鳌另有一说,龟形龙身,驮仙山而行。
  这仙山不是别的,正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山。
  由此可见,三仙教处也能寻到些线索。
  不过相比起东海徐福,顾承更在意另一端,先前围攻饕餮时,昆仑山上的阴阳镜并未发挥应有的神能,是西王母明哲保身,还是有别的缘故?
  顾承目光微动,吩咐道:“你们回洛阳,朕要往昆仑山一行。”
  “是!”
  众人告退,赤龙蜿蜒,向昆仑而去。
  未至昆仑群山,就见漫天华彩,五色云气,结成遮蔽天穹的伞盖,再有天河倾泻,云海翻腾,无边壮丽,化作一条御道。
  顾承牵着一位紫发少女的手,行于御道上,不远方高缈威严的气息现出,西王母亲自迎出,众多弟子、仙真、力士、金童、玉女随侍左右。
  顾承行礼:“娘娘!”
  “陛下!”
  西王母还礼,看着少司命,眼中浮现异色:“没想到她会得陛下所救,真是造化。”
  “……”
  少司命看着这位眉宇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高贵女子,往顾承身边靠了靠。
  双方入内。
  昆仑山本就是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号天柱,昆仑洞天更是广袤无边,上下共分八十一层,到处都是金殿瑶阶,琼林玉树。
  而最高之处,便是瑶池仙阙,向来为西王母的潜修之所,此次竟也开放,邀顾承入内。
  入座之后,屏退左右,顾承道:“娘娘准备如何对她?”
  她显然指的是少司命,转世善尸。
  顾承对这斩三尸之法,还真有几分好奇,少司命转世为人后,还到底算不算西王母,又或者是个继承了西王母仙力的独立存在?
  西王母给予了答复:“她已不是我,便随心意,跟着陛下吧!”
  “好!”
  顾承颔首:“此前娘娘相帮,特来感谢,若娘娘有烦恼之事,朕愿出力相助。”
  相比起来,后土雪中送炭,在天界众神出手时,坚定相助,而西王母则是锦上添花,关键时刻指望不上。
  不过若无这位古仙,麒麟化身无法诞生,单凭人族,即便能获得胜利,也是惨胜,再也无力进取,所以此行也是投桃报李,偿还恩情。
  西王母凤目明亮:“我确实有求,陛下可知斩三尸之法详细?”
  顾承正有兴趣:“愿闻其详!”
  西王母娓娓道来,更是说明了圣仙之上的境界。
  圣仙分为返虚地境、明纯真境和万化天境,而在其上,便是混沌境。
  这个大境界内只有两个小层次,一个是归元至境,俗称大能。
  这类存在要么禀先天之气所成,要么后天有大造化,皆是无量神通。
  三界之中,以天界的大能最多,其下如佛门有大日如来、释迦如来、定光如来,还有孔雀大明王等古佛,已是极为强大的势力,难怪昔日能力压后土娘娘,鸠占鹊巢。
  顾承细细聆听,分析自身。
  先前一战,他诛饕餮,敌如来,在人界立于不败之地,但论及真正境界,还远有不及。
  离了人界,战力要下降一大层次,离了人皇剑,单凭人皇诀,又要下降一层次。
  所幸神器正是参悟本源的最佳途径,历来持有神器者,都能以最快速度成就大能。
  因此但凡神器出世,平时高高在上,淡泊无为的仙家神祇,立刻蜂拥而出,不计一切代价地抢夺,正是为了成道之机。
  相比起来,大能还有希望,混沌境的第二步混元道境,才是绝望。
  至境至境,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至此而止,难以提升。
  从远古至今,归元至境的大能也有百数,混元道境者,屈指可数。
  而斩三尸之法,就是道家直指混元道境,最为正统的法门。
  善尸、恶尸和自身尸,对应清气、浊气与执念,三尸斩出,再行合一,才能承受本源之力。
  这还是资格,接下来要完全驾驭本源,才是混元道境,万劫不灭。
  难!难!难!
  顾承不会用斩三尸之法,妖皇化身倒罢了,三尸便是独立的个体,他乃帝皇之尊,行此道易出大祸。
  有天枢十二卷的创造,他已生出模糊的想法,还要步步完善,思及女娲石,又问道:“女娲娘娘现在何处,居于天界么?”
  “女娲娘娘已然超脱于世,趋至无上。”
  西王母露出向往。
  混沌境之上,还有一个传说的境界,抵达混沌之前,是为超脱。
  那就太过遥远。
  顾承心中有了计较,微微点头,而西王母说了这么多,终于道出真正意图:“请陛下相助,破东王公封印,救出我的本体!”


第二十三章 同盟稳固
  顾承眉头扬起。
  一直示于外人眼中的西王母,竟不是本体!
  真正的西王母,被东王公所困?
  东王公西王母,在神话体系中,一向是地位崇高。
  甚至有一说,凡是得道成仙者,都得先拜东王公,再拜西王母,然后才能飞升入天界。
  现在爆出内幕,两位古仙不合,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怎能令人不惊!
  西王母解释道:“陛下应知后土皇地祇被列为四御,是欲夺后土功德所为,有名无实,我与东王公亦是如此!”
  顾承道:“那东王公是何来历?”
  西王母道:“他又名东君,乃东皇太一之子!”
  这来历可着实不小。
  东皇太一乃东皇钟的执掌者,屈指可数的混元道境存在,巫妖大战中,为求超脱而陨落。
  若非如此,上古妖庭不会毁灭。
  而不比帝俊有十子,也就是十头三足金乌,东皇太一只有一子,便是东君。
  现在的东王公。
  “我本为群仙之首,东君后至,也斩三尸,踏合一,欲结道侣,参悟混元。”
  西王母道:“我拒绝后,他便蛊惑恶尸,许以瑶池金母之位,叛我本体,封印炼化,窃夺极阴仙元。”
  顾承聆听。
  为了成道之机,大能之争,更是惊心动魄,无所不用其极。
  西王母显然一步错步步错:“善尸为救本体,秦灭之后,争周天星辰图,被埋伏的陆压道人所害,我独木难支,唯有困守昆仑山。”
  顾承恍然。
  西王母乃古仙,一向居于昆仑山中,不干涉人道洪流,可此次却收了桥公两女为徒,后来又借月精轮相助,确实与以往的风格不同,原来是别无他法的无奈之举。
  顾承问道:“封印在何处?”
  如果在人界,东君再是东皇之子,也不成问题。
  可惜西王母答道:“在扶桑昊境内,那是一处三界隙间。”
  无论是洞天还是小世界,都有完整的生态循环,元气供应,而所谓隙间,就是指不完美的空间,不适合生灵居住。
  四荒绝境就是标准的三界隙间,它原本是人界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封印四凶,导致周遭被凶煞浊气污染,被舜帝割离人界,形成了四荒绝境。
  顾承想了想,又问道:“娘娘的本体还能坚持多久?”
  西王母道:“我禀先天所生,生怀极阴仙元,单凭修为,东君无法强夺!”
  顾承道:“就怕东君还有后手。”
  西王母轻叹:“确有此忧。”
  东君既然联合恶尸将本体困住,自然就有准备,西王母倘若坐以待毙,迟早会万劫不复。
  顾承沉吟片刻,做出承诺:“娘娘放心,朕当助你。”
  东君与陆压乃是东皇和帝俊之后,是稳固联盟,他得西王母之助,方有麒麟化身,同样结盟。
  而东君一旦踏入混元道境,别说东皇钟了,妖界和周天星辰图都将不保。
  敌友分明。
  不过此次不比人界之争,没有主场优势,凶险更甚,需得从长计议,以定万全之策。
  “多谢陛下!”
  西王母颔首,表示理解,又提醒道:“陛下步步为营,伐天壮志,我深佩之,然除佛妖之外,道门洞天也是隐患,不可掉以轻心。”
  顾承目光一动。
  此言有理。
  人界的局面与战国中的秦有些相似,九龙绝仙阵是函谷关,助其抵御外敌,默默发展,佛门、妖族和道门是三座大山,唯有驱逐的驱逐,收服的收服,才能开始一统天下。
  如今两座大山已除,道门则成了新的问题。
  倒不是帝王疑心,九大洞天中,除昆仑山和三仙岛,其他的祖师爷基本都飞升天界,他们在对付外敌佛门,凶神饕餮时,与大汉并肩作战,但如果敌人换成天界,还能如此么?
  想到史子眇、张鲁、景秀道人,顾承还真不希望有反目成仇的一天。
  于是乎,他沉吟着道:“娘娘可知有哪位交游广阔的仙神,能助朕游说天界?”
  西王母闻弦歌知雅意:“陛下想策反飞升天界的道门群仙?”
  顾承笑道:“不错。”
  天界能对人界道门施加影响,反之亦是同理。
  比如天师道张陵。
  他是张良之后,又曾受皇朝封赏,这飞升也就五十年,心到底是偏向天界多些,还是偏向人界多些,还不好说。
  秦广收天下英才,才有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人界想要以人胜天,自然也要接纳四方。
  西王母道:“万寿洞天内,有道人名镇元子,种有一棵人参果树,乃大地灵根,所结之果是稀世之物,交友广阔。”
  说罢,西王母反掌摊开,一枚灵种浮现:“这是蟠桃树种,陛下乃人皇之尊,以此为礼,可邀镇元子。”
  顾承道:“那朕就却之不恭了。”
  付出越多,纠葛越深,西王母彻底绑上人界的战车。
  再商议片刻,顾承起身。
  出了瑶池仙阙,就见小乔正在逗少司命玩,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大乔则含笑看着。
  这是胜利者才能拥有的温馨画面,顾承也露出笑容。
  “陛下!”
  大乔小乔见了马上福礼,少司命则走到他的边上,牵住袖子,空灵的双眼依旧看着这个初次见到,却有浓浓熟悉感的地方。
  顾承摸了摸她的脑袋:“以后你还能常来的。”
  少司命轻轻点了点头,有些开心。
  善尸死去后,并非斩三尸之法就宣告失败,而是要重新斩出,但难度比之上次更高。
  不过西王母本体如果能度过此劫,再斩善尸,甚至三尸合一,都不成问题。
  所以西王母既有言,少司命的安危就不用担心,昆仑山确实是她的半个家。
  顾承又看向大乔小乔:“桥公年岁已高,你们可承欢膝下。”
  西王母自无不可,大乔秀雅的脸蛋上浮现出红晕,小乔则大喜拜下:“多谢师尊!多谢陛下!”
  顾承大袖一挥,带着她们升上空中。
  无上炎龙于天穹蜿蜒,速度比起水镜八奇快了太多,不过片刻,已回洛阳。
  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时,皇宫中貂蝉、蔡文姬、甄宓与孙尚香迎上,喜极而泣。
  “朕回来了!”


第二十四章 日新月异
  “发榜了!发榜了!”
  “这是九品中正制最后一次公布榜单了,下月就要变为新制。”
  “有这等事!九品制很公平啊,我等寒门士子都能被评上,为什么要改新制?”
  “新制叫科举,不再是由中正举荐,而是由我等去考核,各凭本事,更加公正。”
  “考核什么?”
  “陛下传的天枢十二卷,对应十二科,只要有一科入门,便有品级,还可自我开拓,创新者更有上报奖赏!”
  “太好了,我在阴阳术上极有天赋,此次一定能评得七品,出人头地!”
  ……
  “老丈,给我拿三块缙云烧饼!”
  黄月英一边望着放榜栏前熙熙攘攘的学子,一边指着那黄澄澄的特色美食,轻轻咽了咽口水。
  “好嘞!”
  老汉熟练地开始摊饼,自卖自夸地道:“姑娘,我们现在这饼可不一样了啊,加入了农家手段,你看这个面,它又白又细……”
  “是啊是啊!”
  黄月英眼巴巴地等着,不好急催,只得点头附和。
  七大蛮族灭绝,天机城覆灭,她没有听从黄承彦的话,试图入宫,反倒是行走天下,找寻先秦机关术的玄妙。
  她是真的喜欢机关术,也希望能如木圣张衡般,重现机关术的光辉,成为大汉皇朝举足轻重的力量。
  此时一只圆滚滚的机关鼠,就背着行囊,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许多孩子们围着机关鼠,指指点点,满是好奇。
  胆子大的上来摸摸,发现那黄色的毛发柔软,竟然带着温热,顿时发出惊叹,开口问道:“姐姐,姐姐,你是墨家传人么?”
  “唔唔!是啊!”
  黄月英吃得正欢,口齿不清地道:“柿饼,显显你的本事!”
  “叽叽!”
  机关鼠嘴里发出尖利的声音,胖胖的身子一旋,咔擦咔擦,在眼花缭乱的变化中,竟是变作了一架高达三丈的机关,模样有些似攻城车,各个角度皆竖起机关炮,威慑力惊人。
  黄月英打了个响指,那机关炮真的嘭嘭嘭开炮。
  众人一惊,有序散开,就见炮口里迸射出的不是灵弹,而是一道道气流,直冲天宇,萦绕上空,下起了一阵灵雨。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浇灌灵田的小神通法术?”
  “将道家与墨家相结合,好创意,这一手应试,恐怕能有三品评价!”
  “墨家好厉害,回去叫我们那娃儿也学学?”
  “学不会啊,太复杂了,还是儒家好,治国齐家。”
  “不错,陛下有言,学无定式,适者为上,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不可盲目跟从。”
  这次别说孩子,就连行人们都纷纷鼓掌叫好,黄月英笑容灿烂,倍感荣耀。
  “有形之物,终会腐朽,无形之物,代代相传,陛下传天枢十二卷,造福苍生,真伟业也!”
  就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
  黄月英一看,就见一位鹤发童颜,羽衣星冠的道人立于身后,瞳孔猛然一缩:“三仙教徐真人?”
  徐福抚须微笑:“你是卢生门下吧,他一身机关之术,可造福苍生,不该失传!”
  黄月英是下意识的紧张,此时也带着敬意行礼道:“多谢真人夸奖!”
  徐福已得平反,包括始皇帝欲带领人族崛起,对抗天界众神的壮举,都被记入《人皇本纪》中,供后代瞻仰。
  徐福道:“贫道此来是去洛阳拜见陛下,你可愿同行?”
  黄月英摇头:“不了,墨家祖师创机关之术,本就是为了造福百姓,我想多走走多看看,才能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
  “好!”
  徐福点点头,继续上路。
  他乃明纯真境的真仙,又得始皇四宝中的定日针,如今已经彻底镇压侯生卢生,若要赶路,半日就可至洛阳。
  但此次从东海而来,徐福却不施神通,徒步而行。
  他想亲眼看一看神州大地,变得有多么繁荣昌盛。
  一路而来,日新月异,不仅是天枢十二卷的传承,科举新制的发布,还有元气的变化。
  以往是天下十三州的山川地气,汇聚洛阳,苦苦维持无上炎龙,现在则变成由洛阳为核心,辐射天下,反哺十三州。
  民强则国强,国强民愈强。
  因此许多潮气蓬勃的年轻人,不分世家寒门,都能突飞猛进,突破通天。
  天枢十二卷的修炼中,炼精炼神不再泾渭分明,也不依靠星辰之力,外炼内悟,于神识中种建木之树,自力更生,不断变强。
  对此徐福由衷钦佩,却又感到疑惑。
  新生一代可以靠此法修炼,已经修至无双境的强者,难道要重头转修?
  于是乎,立于洛阳外望气后,徐福没有入城,反倒向城郊而去。
  此处莫名的安静,空间中弥漫出一股强大的波动,徐福拂尘一摆,脚下仿佛有无形的阶梯,举步向着半空走去。
  刚到了百丈高空,一队身披赤色铠甲的精兵突然出现,挡在面前:“且慢,前方乃封天军部,道长可有通行令符?”
  如今的大汉,分为六大军部。
  第一军开天,由桥玄统帅,麾下皇甫嵩、卢植、朱儁诸将,荀彧为军师;
  第二军遮天,由曹操统帅,麾下夏侯惇、夏侯渊、曹洪诸将,荀攸为军师;
  第三军祭天,由孙坚统帅,麾下孙策、凌操、周泰诸将,周瑜为军师;
  第四军监天,由刘备统帅,麾下关羽、张飞诸将,诸葛亮为军师;
  第五军平天,由吕布统帅,麾下高顺、张辽诸将,庞统、陈宫为军师;
  第六军封天,由人皇亲率,麾下徐晃、许褚、黄忠、赵云诸将,贾诩、郭嘉为军师;
  ……
  徐福知道来对了地方,取出令符:“烦请将军通报。”
  将领立刻拱手道:“请道长稍候。”
  不多时,另一个道人迎了出来,稽首道:“祖师!”
  “葛玄!”
  徐福看着这个神情木讷,前途却远大的徒孙,微笑道:“前面带路吧!”
  “是!”
  葛玄拂袖,空间波动出道道涟漪,正式进入建元洞天。
  相比起那时被刘焉中饱私囊,不断衰败的建元洞天,此时大汉的洞天福地,已经迎头赶上道门积蓄,广袤无边。
  而当徐福仰首朝上看去,以他的见识,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是……”


第二十五章 晋升武圣
  出现在徐福眼中的,是一艘硕大无朋的战舰。
  通体狭长,线条流畅,色泽金铁,双翼展开,若垂天之云,底部龙骨线锐如刀,整艘巨舰从侧面看去,就如同一把巨刃,斩风劈浪,划破苍穹。
  最让徐福惊诧的是,这庞大的巨舰仅仅是冰山一角,其内部还有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的手段,以他的神识,都一眼扫不到边,简直如同一座浮空大陆。
  如此一来,舰内不仅能容千万兵士,更有灵田土地,冶炼工坊,兵器粮草,自给自足。
  此刻其内有无数大汉士兵正在操练,上下一心,军阵合一,面对这样的战争机器,即便是万化天境的存在,都只有退避三舍!
  “这是定天舟,陛下亲自设计,以饕餮之骨为根基,融入了淮阴剑、青冥舟等十数件玄器,无上炎龙日夜炼制,至今方有所成,每个军部都要配备一艘!”
  葛玄曾经一心炼丹,沉默寡言,不理俗事,此刻都不禁说了一大段话,语气中有着自豪。
  “这样的定天舟,要造六艘?”
  徐福叹服。
  如此手笔,已是超过了昔日的大秦。
  十二金人主镇守,定天六舰主进攻。
  锋芒毕露!
  “是!”
  葛玄颔首:“现在完成了第一艘,即将起航,去往四荒绝境,拿凶神练兵,就不知是哪方军部,能打头阵了。”
  轰隆!
  话音刚落,就听一道巨响自远处的止戈台上传来,一道霸道的身影乘着赤兔马冲天而起,无双方天戟挥斩四方,将十数道身影统统震开。
  “嗯?”
  徐福目光一凝。
  这员大将举手投足间,气吞天地,霸绝寰宇,那股威势,竟是让他联想到一个人——
  霸王项羽!
  生而无双,天下无敌的武圣!
  那是在圣仙境内都可纵横无忌的存在,单以个人实力论,放眼人族三千年历史,也是屈指可数。
  比起项羽,此人的不足之处,就是修为终究还不是圣仙。
  能令群雄都为之束手,当今世上,唯有吕布。
  此时吕布睥睨四方,放声大笑:“是某赢了,平天军部有此殊荣,诸位以为如何?”
  赵云、黄忠、许褚、孙策、关羽、张飞、夏侯惇各将纷纷落下,战意依旧昂扬,却也心服。
  他们都属凌云二十八将,得光武神兵,后人皇又将之再度炼化,更上一层楼。
  然而吕布的神兵异能是刑天干戚,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永不放弃的续战能力,与其战神伟力配合,简直是相辅相成。
  众将原本各自切磋,结果被发狂下的吕布全部挑衅,一场大战,虽是不分胜负,但吕布以一敌众,竟未落败,高下已分。
  “奉先!”
  此时吕布傲视众将,天穹之上,则传来了顾承的声音。
  吕布赶忙下了赤兔马,来到建元洞天的最高处,就见顾承负手而立,身前浮现出一面圆镜,其内映出荒芜光景。
  大地干枯开裂,天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中,道道空间裂缝纵横交错,这种堪称绝境般的地方,却还有一道道张牙舞爪,奇形怪状的身影游荡。
  “凶族!四荒绝境!”
  吕布眼中爆出精芒。
  四荒绝境是三界隙间,一等一的凶地,圣仙都不敢冒进,却拦不住人皇之力与阴阳镜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处的风吹草动,都尽收陛下眼底,如今将他招来,显然是……
  “此为我人族对外进攻的第一战!”
  果不其然,顾承道:“平天军千万将士,托付于你,要的是旗开得胜,莫让朕失望!”
  “请陛下拭目以待!”
  吕布大喜过望,声音隆隆,响彻洞天。
  “出征!”
  圣令一出,雷厉风行。
  半个时辰不到,平天军部便已集结完毕,定天舟缓缓驶出。
  看似速度缓慢,实则是因为体型过于庞大,那巨舰乘风破浪,行于九天,如履平地,跨越虚空之门,抵达三界隙间。
  一层无形的阻碍,挡在面前。
  三大凶神在饕餮死后,早已转攻为守,共建虚空壁障,就是怕那凶残的人皇不放过它们。
  不仅是虚空壁障,它们的体内,还逸散出无数的黑灰气流,凶族诞生,布置防线。
  四凶神曾经转世为三皇五帝之子,随其平定过天下,所谓凶族,其实就是被四凶神吞噬后的生灵,经由浊气转化,而诞生出的奇特种族。
  凶族可以在四荒绝境这类的环境,或者地界地府中生存,到了天人两界中,反而因为清气更甚于浊气,感到难以忍受。
  连体内的凶族都释放而出,混沌、穷奇和梼杌显然是全力以赴了。
  担心,是对的。
  准备,却是无用。
  当定天舟开赴,顾承修长的五指探入虚空,徐徐一握。
  轰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