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我为帝-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与此同时,项燕立于大梁城头,眺望北方,眼中一片灰色。
兵家之道,一向讲究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楚王每战必攻城,损失动辄数千,严重的更是数万。
项氏一族训练的精兵再是强横,也经不住这样的耗损,偏偏项燕和他在军中的心腹,都被楚王安排在后方,镇压三国的叛乱。
这既是防备,也是无可奈何。
短短半年间,三国内已经爆发了多达十余起叛乱。
楚王最不能令人容忍的,就是他强行命令百姓祭祀芳烈。
要知道韩魏齐可不是大楚,习惯于饮酒作乐,底层百姓接触酒水的机会不多,而祭祀芳烈的过程中,又必须以美酒作为祭品,一旦无法完成,就会被抄家灭族。
这简直是不给人活路,三国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且不说楚本就是亡了他们的敌国,即便是原本的君王下达如此荒谬的命令,也要官逼民反,所以怎么可能没有叛乱?
“大楚,要亡了!”
就在项燕内心深处发出绝望的叹息时,一道声音忽然从背后响起:“不,楚人不会亡!”
“谁?”
项燕抽出腰间佩剑,旋风般转身,眉头很快扬起:“是你?”
“是我!事已至此,项将军还要继续效忠那个昏君么?”
出现的人竟是刘季,此时的他一身戎装,神不知鬼不觉地伪装成了项燕的亲卫。
而这已经是刘季第二次见项燕,第一次则是他揭竿而起,举兵叛乱之前。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本就是农家信条,刘季举赤旗,尊火神,伐无道,诛暴楚,揭竿而起,麾下陈胜吴旷两位大将,各地纷纷响应。
这就不比五个诸侯小国了,是真正的叛军。
那时刘季就想要联合项氏一族,却遭到拒绝。
项燕并非是对楚王愚忠,早在祭神大典上,他就选择放弃这个昏庸的君王,但在太子被废的情况下,一旦推翻楚王,谁来当王?
到那时,楚国四分五裂,唯有被秦所灭的下场了。
所以这一刻,项燕依旧摇头:“不用考虑,我项氏一族绝不可能助你。”
对于项燕的拒绝,刘季毫不意外,这类人心志坚定如铁,绝不是靠言语能够说服的,因此他准备了后招,拍了拍手,另一人走了出来。
项燕勃然变色:“你!逆子!”
因为来者赫然是他最小的儿子,项伯!
项伯鼓起勇气:“大王无道,不反何为?父亲,我欲助刘季,共谋大事!”
“那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项燕语气依旧毫无动摇,剑锋直指项伯的眉心,刘季却摇头道:“项将军大义灭亲,让人钦佩,不知你是否会对令孙下手?”
项燕瞳孔猛然收缩:“你们做了什么?”
项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道:“刑神之位,已经由少羽继承!”
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
“刑神?”
项燕浑身剧颤。
当时祭神大典时,楚王就要让他同封刑神。
事后项燕十分庆幸。
因为一旦他封刑神,楚王绝对容之不下。
到时候,要么项氏一族被灭满门,要么项氏一族起兵造反。
不会有第三条路可走。
而无论是哪种选择,对于大楚都是无法承受的重创。
所幸项燕没有接受刑神,依旧是凡人,楚王要用到他,还保持着勉强的君臣关系。
然而现在,少羽居然成了刑神?
“他还是个孩子,如何能与神相合?”
面对项燕的怒吼,项伯一个激灵,讪讪地道:“我本欲承刑神之位,助父亲下定决心,没想到……”
刘季不知以何法,获得了六神殿认可,得大楚苍龙七宿之力,欲让项伯与刑神相合。
没想到刑神之力根本不认可项伯,反倒投入到年仅三岁的项羽体内。
但结果是一样的。
有了刑神的项氏一族,不可能再被楚王所容了。
“你这吃里扒外的逆子!”
项燕怒发冲冠,挺剑就刺,项伯骇然避开,却见这位父亲双鬓逐渐斑白,一瞬间就像是老了十几岁,仰首悲啸:“啊啊啊啊!”
项伯羞愧低头,刘季平静等待。
果不其然,项燕发泄过后,挥手让亲卫散开,冷冷地看向刘季:“说吧,你们准备怎么做?”
“此次楚军攻邯郸,必然大败,等到楚王逃回,大梁就是这昏君的葬身之地!”
张良走了出来,身后跟着魏齐两国的贵族。
在项燕的血腥镇压下,三国的贵族死伤惨重,但以韩国张氏为首的权贵却蛰伏下来,实力保存完整。
如今他们更是联合魏齐,务必一击中的。
项燕沉声问道:“刺王之后,谁任楚王,秦又如何?”
张良道:“我已经与秦国内的楚系势力取得联系,保昌平君回国,继任楚王!”
“昌平君为楚王?”
项燕一怔,眼中露出思索。
仔细想想,这确实可行。
昌平君本就是如今楚王的长子,只不过从出生就一直在秦国长大,未曾回过楚国,所以正常情况下,楚王是不会轮到他来坐的。
可太子被曝出是春申君之子,已经被废,剩下的公子要么懦弱无能,要么年纪太小,如此一看,倘若昌平君归楚,足以继任大位。
昌平君又是秦王的妻弟,在楚军被秦大败后,向秦称臣,降为诸侯国,只要能度过此劫,日后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秦王会否容楚国喘息,昌平君是否愿意入楚,都是大问题。
“项将军不必担心,我已说服昌平君,昌平君也有遏止秦军进攻之法。”
张良看出了项燕所忧,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道:“项氏一族是要与楚王陪葬,还是置之亡地而后存,你一言可决!”
“张氏有后!”
一盘本是死局的棋,竟在张良手中活了,项燕深深吸了口气:“为了大楚,起事!”
……
……
“大哥!咳咳!我不能陪你回楚了!”
“不要说了!好好养病!只要回到大楚,我一定想办法用司命神位,续你性命!”
咸阳相府中,昌平君握住昌文君的手,泪水盈满眼眶。
昌文君是真的先天有缺,从小体弱多病,此时刚过三十岁的他,竟已是油尽灯枯之相,什么医家圣手都无用了。
唯一能救昌文君的,或许只有六神中掌管生死的司命。
“封神乃虚妄,楚国祚已终,不要入楚!”
昌文君面色苍白,却缓缓摇头。
“可我继续留在大秦,又能如何?”
昌平君沉默片刻,苦笑道。
如果有的选择,他怎么会回楚国?
还不是因为秦王重用李斯等人,楚系势力在朝堂一落千丈,他的宰相之位,即将不保了。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说得好听,背后都有深深的无奈啊!
历史上楚国大败后,昌文君死,昌平君叛秦入楚,被项燕奉为楚王,号召各地举兵,共抗秦国。
不过那时楚国大势早去,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还是被王翦所灭。
按理来说,昌平君是很清楚两国实力差距的,为什么还作此选择?
对楚的爱国之心吗?
他这种从小在秦国长大的人,有多爱国,真的很难,究其根本,还是他在秦国的地位被边缘化了。
或许在昌平君看来,嬴政过河拆桥,利用他们兄弟拿下了嫪毐和吕不韦,再扫到一边,岂能甘心?
现在亦是同理。
“不要入楚!”
可昌文君喘息着,死死握住昌平君的手臂,却是劝道:“只要妹妹所出的公子继位,我楚系就能重得权势!”
“扶苏么?”
昌平君摇摇头:“大王正春秋鼎盛,等到他继位,要到什么时候?”
“不!是胡亥!”
昌文君已到弥留之际,再无顾虑:“我这些年一直在追查那个神秘组织天枢,它的首领,不是我们怀疑的赵姬,恐怕正是胡亥!”
昌平君瞳孔收缩,猛然站起:“不可能!”
昌文君呼吸急促起来,断断续续地道:“别去楚国……保胡亥上位……我楚系……还有机会……答应……”
话到一半,戛然而止。
手垂落下去。
昌平君大恸,替昌文君阖上双眼,却没有听从这位胞弟最后的遗言:“恃人不如自恃,如果真是胡亥,我更要回楚国,把握机会!”
……
……
“昌平君回楚了。”
田言查看机关朱雀上的传信,淡淡地道。
“他出身尊贵,更是久居高位,居然不明大局,如此不智?”
即便有所预料,真正听到这个消息,大司命依旧感到诧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顾承正在翻看青史子的小说,头也不抬:“昌平君志大才疏,张良正是看准了这点,才会推他上楚王之位,以作傀儡。”
“张良智谋了得,有他布局,陈胜吴旷冲锋陷阵,再联合项氏一族,刘季大势已成。”
田言不解的却是这个方面:“公子何必放任他坐大,徒增变数?”
虽然刘季的起义,会让楚国四分五裂,但如今楚的国运军力正在飞速衰败,大秦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王翦统帅三十万大军,李牧统帅十五万骑兵,两将联手,别说昏庸的楚王,即便是项燕亲至,都没有半点机会,足以一战定中原。
这种情况下,刘季的崛起就成为了变数,在田言看来,实在没有理由留其性命,应该犁庭扫穴,一网打尽。
“算人者,人恒算之!”
顾承笑笑,看向阴阳家至深处,那里正有一位自始至终都闭关的存在:“如果有个难题摆在面前,两面为难,无论怎么选都不妥,你们会怎么做?”
田言目露思索,缓缓开口:“事有两难,贵能折衷,昔日……”
她刚刚起头,大司命就不假思索地道:“谁敢给公子出这种难题?拿下便是!”
顾承嘴角扬起:“正合我意!”
第九十九章 扶苏让位
“大王,秦军又杀来了!”
“入城!入城!”
楚王策马狂奔,根本不用提醒,单单后方那涌动而来的凶悍气息,就知道秦军再度杀至。
他声嘶力竭的大吼,满脸惶恐,记忆中对秦的畏惧彻底复苏,哪还有之前意气风发的模样?
赵长城确实没能挡住楚军进攻的步伐,数日后就被攻破,楚王率领二十多万大军,长驱直入,杀向邯郸,又开始攻城。
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邯郸也被攻下,然而这一回,没等到楚王闯入宫中,搜寻苍龙七宿的传承,王翦麾下的正牌秦军就杀到。
楚王起初信心满满,以为芳烈神力,能够定鼎大局。
可事实证明,真正的神祇都有极限,并非无所不能,更何况是他?
那时五个小诸侯国叛乱,总共兵力不足八万,又非精兵良将,芳烈神力可令将士陷入醉酒状态,摧枯拉朽大败之,但秦军且不说数量,那股在西陲苦寒之地磨练出来的意志,就是天差地别!
他们是最强悍的士兵,坚韧,耐苦,悍不畏死,芳烈神力仅仅影响了一万前锋营,秦军血气冲天而起,就令楚王头痛欲裂,仰身便倒。
楚军中阵大乱,战争的节奏,顿时进入硬实力的对拼中。
养精蓄锐的三十万秦军,对上疲惫不堪的二十多万楚军。
还不单单是疲惫,从军备到士气到战术,楚军全部完败。
邯郸城的城防根本无用,秦军早就通过墨家和公输家,备下了上百辆重型投石车,重逾千斤的大石,以雷霆之势狠狠砸在城头的同时,城内还有暗道开启,数万秦军从后方杀出。
里应外合!两方夹击!
别说楚王不通兵法,即便是项燕来,也无力回天!
于是乎,大战爆发未多久,堂堂大楚精兵,竟如同昔日燕国的弱小军队般,陷入一面倒的屠戮中。
“大王!城守不住了,必须撤离!”
“快跑快跑!”
楚王从神力反噬的虚弱状态中刚刚恢复,就忙不迭地弃城而逃,一路上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然后大地颤动起来。
骑兵杀至。
一匹匹高昂亢奋的坐骑,在李牧的亲自率领下,掀起悍天军威,无数刺矛纷舞出激烈澎湃的飓风,狂扑而至。
快捷如风!奔腾如雷!杀戮如潮!
依旧是一面倒的屠戮。
得城池而守,楚军尚且不是秦军的对手,更别提在野外逃跑时,遭遇冲击力最强的骑兵。
而李牧更是发挥他天马行空般的指挥力,在杀戮的同时,不断分割楚军的阵形。
从高处看,骑兵们就像是在驱赶羊群,扑击撕咬,不断蚕食,让恐惧如瘟疫般蔓延。
最终,兵败如山倒!
楚军彻底溃散,当楚王逃回魏境时,二十多万大军,只剩下两万不到。
死伤近十万,剩下的十多万则当了逃兵,反观秦军,连三千伤亡都没有。
楚王此时已经顾不上损失,他想要的只有活命,一路直奔大梁城而来。
眼见着城门遥遥在望,利箭如死神的尖啸,从后响起。
在希望的最后关头,绝望紧随而至。
“援军!援军呢?”
楚王披头散发,疯狂怒吼,城门开启,援军终于杀出。
“项燕未得明主,可惜了!”
不远处的大秦中军,王翦和李牧端坐于高头大马上,看向这一幕,眼中都有着唏嘘。
谁又能想到,曾为死敌的他们,竟会并肩作战,而项燕却连参战的资格都没有,楚军的主力已经被葬送。
王翦和李牧研究过项燕的战绩,认为此人不在他们之下,可惜再厉害的将领,摊上楚王这样的君主,也得折戟沉沙。
所以要救大楚,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项燕,你为何不早早派出援军,是不是想让寡人亡于秦人之手,你好犯上作乱?”
领着数百残兵败将入城的楚王,不仅没有半点悔过之意,反倒是气势汹汹地向着王宫冲去,咆哮连连。
项燕出现,面对楚王的发泄,吐出一个字来:“是!”
“嗯?”
气话成了真,楚王猛然怔住,还没反应过来,刀光剑影就已狂劈而至。
农家高手陈胜吴旷、韩魏齐门客杀手,甚至就连项伯项燕,都亲自上阵,直攻楚王。
即便是诸子百家的家主掌门,绝顶强者,面对这种阵容的围杀,也是必死无疑。
然而楚王得封芳烈,便是悟道。
再废的悟道,也是悟道!
“乱臣贼子,想伤寡人?”
楚王暴喝一声,舌绽春雷,天地元气如龙卷疯狂灌下,他双臂一展,周身透出浩大威仪,直接将众人震飞出去。
他无法真正匹敌千军万马,但武林高手的围攻,还是造不成威胁的。
不过相比起项燕的决心一定,就痛下杀手,楚王简直不敢相信一向忠心耿耿的项氏,竟然真的背叛了自己,望向踉跄跌退的项燕:“为什么?”
“昔日灵王穷奢极欲,倒行逆施,被上下所弃,自缢而死!”
项燕哇的吐出一口鲜血,冷冷地道:“他尚且不及你之一二,你不死何为?”
“叛逆!叛逆!”
楚王听得恼羞成怒,双拳紧握,狂轰而出。
一时间拳头撕裂劲风,带着崩天裂地的力量,轰向众人。
当蛮力强大到极致,亦是沛然莫之能御,无可匹敌。
眼见着项燕一众即将丧命于楚王手中,一个身姿挺拔,双目明亮的孩子却陡然出现,长枪轻描淡写地一挡,就将拳势消弭于无形。
项氏!少羽!
“刑神!这!这不可能!”
在楚王惊骇扭曲的变色下,项羽周身涌动出刚强霸道,横扫四方的无匹战意,力拔山兮,气吞天地,神枪直刺,一击穿心。
“我大楚八百年国祚,岂能亡于你这昏君之手!死!”
……
……
“结束了。”
魏王宫中,昌平君端坐于王位,缓缓地闭上眼睛。
即便从小就离开,除了血缘关系外,毫无感情可言,但外面那死在项羽手中的,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
不过对此,昌平君并不后悔。
不回大楚时,他从来都是以秦人自居,但当他看到楚军造型别致,鲜明亮丽的铠甲时,骨子里的楚人之血,却禁不住沸腾起来。
这是他的国!
再也不用屈居于嬴政之下了!
“恭喜大王!”
昌平君的感慨,被走入殿内的刘季打断。
这两位身份差距悬殊,却即将成为楚国最有权势的人上下对视,昌平君眼中闪过厉芒,刘季则是笑道:“现在大王该告知,如何退秦了吧?”
自从楚王封神后,楚国力大损,民心尽失,叛乱处处。
如今推翻楚王暴政,只是第一步,且不说新王登基,能不能得宗族承认,民众归心,这已经大军压境的秦国,难道会重蹈长平之战后的覆辙,给予楚国喘息之机?
所以这一刻,刘季入殿。
如果昌平君拿不出什么良策,唯有用张良之计,行险一击了。
“我临行前,见了公子扶苏,告诉了他两件事。”
昌平君缓缓开口:“天下一直存在着一股势力,名为天枢,燕赵之灭,楚国之危,都是它一手为之,而天枢的首领,就是扶苏的同胞兄弟,公子胡亥!”
“天枢之主?竟是胡亥!”
刘季动容:“能确定吗?”
“不能确定,但我仔细想来,觉得他就是。”
昌平君又道:“我告诉扶苏,其实出生时,胡亥为长,是医家夏无且误判其先天有缺,体弱多病,嬴政才会定为次子,胡亥必是不满,才暗中培植心腹,组建天枢,日后夺权!”
“原来如此!”
刘季深以为然,又有些不解:“对扶苏说这些,有何用呢?”
昌平君道:“扶苏这孩子生性纯良,是位谦谦君子,一听真相,就愿恢复长次,保大秦平安,不至内乱!”
“能舍王位,难得难得!”
刘季扬眉道:“不过胡亥倘若真是天枢首领,长于深宫中的扶苏,又岂是他的对手,这也是明智的选择。”
“这不明智!我深知嬴政的性格,他定下的长次,绝不容许更改,否则世人岂不是认为他错了?”
昌平君冷冷地道:“扶苏只要入宫,嬴政就必定容不下胡亥,胡亥难道会束手待毙?到那时,秦国大乱,如若退兵,我大楚就有喘息的机会,倘若执意进军,便诱其深入,疲敌计取,殊死一搏!”
刘季看向昌平君的目光,变得郑重。
昌平君在他眼中,原本不过是眼高手低的贵族,但这份舍弃至亲的狠辣,证明此人还是有几分能耐的。
不过刘季早有想法,楚国祚已终,人心尽失,勉强延续,亦是无用,昌平君终究会沦为傀儡,而他的志向抱负,是在抵挡强秦后自立为王,开创一个全新的皇朝。
然而就在雄心壮志,热血澎湃的一刻,步出大殿的刘季莫名感到一阵心悸,下意识看向西边。
那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方能真正决定由谁来……
主宰苍生!
主宰天地!
主宰未来!
……
……
章台宫外。
一身白衣,眼中带着决意的扶苏拾级而上:“我要见父王。”
第一百章 汉皇、秦皇、妖皇
“云中君!”
扶苏走入殿内,一眼看去,却是轻烟缭绕,只见丹炉前,一位高冠华服的男子正在炼丹。
他的眉头一皱。
扶苏很不喜欢这出身阴阳家的炼丹士,哪怕云中君所炼出的七窍玲珑丹,令芈妃身体安康,但方士蛊惑帝王,手段防不慎防,连嬴政近年来,都对云中君颇多宠信。
然而下一刻,扶苏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因为云中君看向嬴政的眼神,那是全身心的敬服。
正诧异间,扶苏看向王座所在,脸色猛然剧变。
印入眼帘的,赫然是一头巨大无比的黑龙,那威仪凛然之势,不是充塞天地,而是反过来囊括天地,仿佛万物之祖,一切的源头。
噗通!
扶苏情不自禁地跪倒下去,浑身颤栗,却听上方传来浩大悠远的声音:“神通苍穹,思接远荒,原来如此,朕是始皇。”
他抬起头来,却发现黑龙不见,王座上端坐着一人,面貌正是自己熟悉的父王,只是气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细说,又似乎没有什么改变。
“起来吧!你有何事?”
怔神之间,嬴政抬了抬手,扶苏原本发软的身躯,陡然间充盈力量,缓缓起身:“父王!我与胡亥之间,是否他才是长兄,我是次子?”
嬴政面无表情:“昌平君告诉你的?”
扶苏原本想隐瞒,但被那波澜不惊的目光一扫,顿时什么都藏不住了,垂首道:“是的。”
“挑起我大秦内乱,保楚国苟延残喘,一线生机。”
嬴政淡淡地道:“凭他也妄图揣测朕的心意,殊为可笑。”
“什么?”
扶苏闻言,面色剧变。
“卑怯懦弱,心怀侥幸,以亲情作为最后的刀刃,这就是弱者。”
嬴政评价:“昌平君欲做末代楚王,便由得他自取灭亡。”
“可他毕竟是……”
扶苏下意识地开口,却又猛然止住,深深吸了口气道:“父王英明,既如此,我愿退为次子,不给外人可乘之机。”
嬴政看着扶苏,似笑非笑:“长次之别,你觉得胡亥在乎过吗?”
“这……”
扶苏一怔。
他自然认为胡亥是在乎的,否则也不用偷偷组建天枢。
但扶苏深知嬴政的性格,必然容不下天枢,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嬴政道:“你一向宅心忠厚,居心仁爱,待人宽容,待我大秦一统天下,必然是要休养民生,以怀柔之策安抚六国遗民了。”
扶苏疑惑:“难道爱民如子不对吗?”
“对!但不全对!昌文君为你教习,传诸子百家仁义治国之道,实有私欲,其心不良。”
嬴政教诲:“帝王之道,盖之如天,在于掌控,容之若地,方为包容,诸子百家出自不同阶层,各有所求,你可以汲取精髓,却不可被之左右。”
扶苏呐呐无言。
“不怪你。”
嬴政悠悠一叹:“君临天下,所需承担的,又岂是凡人能够想象,生在帝王家,是你最大的幸运,也是最大的不幸,去吧!”
扶苏脑子一片混乱,唯有退出殿外。
“你们也退下吧!”
嬴政挥了挥手。
“是!”
云中君与宦人侍女一起,退了出去。
看着空空如也的大殿,嬴政沉默半晌,开口道:“既已来此,何不相见?”
话音落下,大殿正中,耀起一座恰似道家和光同尘,却更加玄奥的法仪,顾承从中一步走出:“秦皇。”
嬴政看着他,缓缓起身:“汉皇。”
帝皇见帝皇。
“无上炎龙承十二金人秘法,我大汉能延续国祚,拜秦皇所赐。”
“布周天星辰,改天换日,移星易宿,润泽苍生,敬秦皇信念。”
顾承双手一拱,诚心礼敬。
“不必。”
嬴政道:“倒是朕这分魂入此界,浑浑噩噩,是你以七窍玲珑丹令朕苏醒,为什么?”
顾承十分坦然:“我唤醒秦皇,是为了苍龙七宿的真正面貌,周天星辰图。”
昔日,秦始皇见众神独尊,修建星宫,予取予求,损人族英才寿数,以补天界本源,而人皇以天子自称,以天为父,尊天命行事,顺天则昌,逆天则亡,如此而往,必成傀儡,为人族真正崛起,便以周天星辰图,将诸天星辰,引回人界。
众神位于星宫之内,得人界信仰供奉,方能不朽,一旦周天星辰回归人界,人族自给自足,寿数漫长,何须众神?
天界震怒,降下天罚,荧惑守心,言明祖龙必死。
以大秦皇朝的强大,最终也不敌天界众神,始皇陨落,重归乱世。
十二金人于大战中破碎,残骸被周天星辰图卷起,不知所踪,始皇四宝,太阿剑、定日针、赶山鞭、传国玉玺,也纷纷投入始皇陵墓中,未曾现世。
谁又能想到,周天星辰图早已不在三界中,带着始皇最后一缕分魂,去往冥冥外域,无尽诸天,最终来到这个小世界里。
正是始皇的到来,才会令本是中武的世界,莫名拥有了大道之力。
其后,龙灵随之而入。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上炎龙本就是刘秀仿造十二金人所炼,当龙灵分化,去往诸天,无形中也就受到吸引,投入其中。
所以顾承此行,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他欣喜于这个必然。
因为倘若能得周天星辰图,对于接下来的伐天之战,必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帮助。
始皇所为,亦是他所愿。
两人对视,毋须多言,就已明了彼此之意,嬴政右手张开,一道辉煌的星光耀起。
秦国苍龙七宿传承!角!
正如大汉龙灵“火”对于其他七道龙灵的统御之力,这代表龙首的角之力一现,天下各方的其他六道传承,亦随之呼应。
角!亢!氐!房!心!尾!箕!
战国七雄!苍龙七宿!
霎那间,道道光柱冲天而起,搅动苍穹,星空隐现,苍龙浮出。
但距离七宿合一,仍有一线之隔。
还缺少了最关键的一步。
一统天下!
“足够了,幕后黑手,坐不住了。”
无上至宝近在咫尺,顾承却未接受,反倒看向殿外。
下一刻,骊山震动。
阴阳家最深的闭关之处,一团燃烧着无穷光与热的火球遥遥升起,如大日横空,瞬间就将顾承布置的三皇封印突破。
但就在碰撞的瞬间,顾承已经清晰地看到,那是一头顾盼生威的三足神鸟,化作一道气势磅礴的伟岸身影,再无黑袍遮掩。
东皇太一!出关!
第一百零一章 最终之战
“是你!”
当金芒闪过,东皇立于殿中,嬴政面容平和,外面无量的光明却陡然一暗。
怒不上脸,心念一动,可令天地变色,正是祖龙威严。
嬴政明白了为何会灵智迷蒙,不知真我。
顾承入大宋世界时,曾有胎中之谜,是因为那时的顾承太过弱小。
但嬴政是何等强者,即便一道残魂,等闲情况下,也不会在区区中武世界沉沦。
除非有外在影响。
东皇,就是随之进入小世界的幕后黑手,为的正是周天星辰图。
他先让始皇残魂沉睡,再将周天星辰图融入苍龙七宿中,等到大秦覆灭六国,一统天下,结束战国纷争,苍龙七宿的传承再用来灭秦。
这一进一出之间,就将始皇留于图中的烙印洗去,顺理成章地成为周天星辰图的主人。
谁料顾承提前掀了桌子。
此时楚国虽已名存实亡,但天下尚未一统,苍龙七宿没有合一,而始皇残魂苏醒,一旦让他重新得回至宝,再交予顾承,那就是竹篮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