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现在对上韩侂胄,一人就足以将其击败,两人齐上,那北冥真气护体再强,也要被瞬间打爆。
  在顾承看来,黄裳和魏进忠,已经触摸到了武学障,一旦打破,那就是低武世界的神而明之,即是扫地僧和阿青的层次。
  这个世界的高手层次,也被顾承分为一流高手、绝顶强者、武学障、神而明之。
  若有了两尊神而明之的强者联手,那万军之中,取敌首级,都不在话下!
  当然,武学障想要打破,比前面所有层次的难度加起来可能都要高,那已非实力的积累,更是一种对于武道的探索。
  靠人不如靠己,顾承希望有遭一日,自己能会尽各族强者,再一声令下,麾下高手齐出,千军万马,将异族杀得落花流水,统统赶出中原大地。
  这不是一朝得势后的心态膨胀,随着修为的进境,顾承已有了全盘的计划,正在一步步予以实现。
  此时林朝英便坐在他的面前,两人四掌相抵,至阴至寒之气在体内互相流转,等积蓄到了极致,黄裳大袖飘飘,凌空而起,猛然一掌按在顾承天灵之上。


第三十三章 神秘老者
  三个月来,顾承和林朝英朝夕相处,从未有一刻分离,对于彼此的身体,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此时两人更是真气互通,隐隐有结合为一的趋势。
  为了给林朝英续命,顾承必须时刻将阳气送入,这个过程持之以恒,功力再深厚的武者也撑不下来。
  起初,他浑身泛出寒意,骨骼都僵硬起来,唯有运起八部龙典练骨篇,淬炼周身百骨,加以磨练。
  但身体能够硬抗,真气却无以为继,所幸得黄裳指点,转变思路,不再一味付出,而是将林朝英体内的寒劲缓缓吸收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顾承的内力得以大增,因为那股寒劲精纯无比,能转化成任何阴性真气。
  这就很厉害了。
  要知道顾承练武至今才一年,哪怕十二正经贯通,奇经八脉也只剩任督二脉,质堪比绝顶强者,但量上还是远远不足。
  如今吸收林朝英体内的寒劲,源源不断地转化后,他的真气量堪称一日千里。
  一天的修炼当得起普通武者一月,这三个月修炼下来,就已是别人十年勤修不辍的成果!
  人形寒冰床!
  当然,飞速提升的同时,也有凶险。
  九阴真经本就是偏阴性的武学,斗酒神僧的评价没错,它固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无论内外功都是当世顶尖,但于阴阳互济上还是有所缺陷。
  黄裳和顾承都是男人,以男子阳刚之力驾驭九阴真气,无形中弥补了缺陷,换成女子来,就有些尴尬了。
  原剧情黄蓉练了二十几年九阴真经,结果功力比起李莫愁也深厚不到哪里去,恐怕正是这个原因。
  所以顾承以林朝英体内的寒气快速壮大内力,很可能会阴阳失衡!
  不过黄裳既让顾承如此为之,自然有其考虑。
  通过北冥神功的海纳百川,他已看出了九阴真经的缺陷所在,尽力改善。
  在几经尝试后,黄裳发现自己根基已成,年岁已高,想要弥补根基太难了,便将未来寄托在顾承身上。
  这一刻,顾承和林朝英浑身上下寒气涌动,飞速循环,到达极致,眼见着阴阳就要失衡,陷入走火入魔的危局中,黄裳一掌拍在顾承头顶,居然生出一股庞大的吸力,将那刚要暴走的阴寒真气吸走。
  这正是北冥神功吸收真气之效,黄裳学究天人,竟能模仿出几分精髓,将顾承体内暴涨的寒劲吸入。
  他这不是要占顾承的便宜,恰恰相反,那真气于奇经八脉作周天大循环,又送入顾承体内。
  只是这一来一回,真气的质何止精纯了一倍?
  顾承福至心灵,以这股寒冰真气涌入任督二脉内,连连冲穴。
  作为人体经脉中最难以打通的两条经脉,即便是金针过穴,都穿不破那坚如磐石的堤坝,毕竟性质不相容,现在则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将任脉彻底打通。
  任督二脉分居阴阳,前者被称为阴脉之海,后者则是阳脉之海,任脉一通,阴气更盛。
  “阴极阳生!”
  黄裳一声大喝,振聋发聩,顾承猛一咬牙,依言将由任脉诞生的纯阴真气统统纳入丹田,猛然压缩。
  轰隆!
  霎那间,就好似有一个气旋爆开,原本纯阴的真气中,居然诞生了一股至刚至阳的气息,于体内游走,一时间顾承只觉得暖融融,热烘烘,通体舒泰。
  不仅是他,就连双掌与其对接的林朝英脸上都浮现出一缕健康的血色,前所未有,看得顾承精神大振。
  有了动力,他更加卖劲地催动这股真气向着督脉而去,只要打通这道经脉,于体内形成阴阳协调,水火相济,那林朝英的体质绝对能得到不小的改善。
  可惜任脉一通,督脉的堤坝似乎更加坚固,无论真气潮海多么汹涌地扑去,都岿然不动。
  最终无以为继的还是顾承,他只能将那缕真气收回丹田,默默温养壮大。
  “这股真气,我便命名为九阳真气。”
  顾承默默体悟,眼中不见失望,反倒满是期待,若是以九阴大成,转为九阳之功,阴阳相合,武学又会趋至何等境界?
  “哥哥,这次能去街上看看了吗?”
  正畅想未来,林朝英凑到他耳边,手中摆弄着一根细细的冰锥,颇为期待地道。
  顾承闻言有些迟疑,现在临安街头鱼龙混杂,各路江湖人士,甚至各国人士都向着大宋的京师涌来,可不是逛街的好时机。
  林朝英有些丧气,嘟了嘟嘴,唇瓣一有血色,就若初春时节最艳丽的花瓣:“不行吗?”
  “行!偷得浮生半日闲吧!”顾承哪里忍心,揉了揉她的头,笑道。
  就跟养了个妹妹似的,每次一撒娇,都不忍心拒绝,天上的月亮星星都想摘下来给她。
  只是这妹妹未免太过诱人,顾承不得不约法三章:“到了街上,要戴面纱,要时刻抓紧我,我说回宫就回宫,好不好?”
  “好!好!好!”林朝英欢呼雀跃,顾承也没有厚此薄彼,去东宫接了苦兮兮批改奏章的冯蘅,两女一左一右,都以纱巾遮面,走上临安街头。
  别说她们两人经历特殊,就连顾承自己,两世穿越为皇子,都没有好好逛一逛所在皇朝的京城,此时也颇有些兴致勃勃。
  古人有云,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赞得很好,只是当顾承转过几条街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古代的风土人情虽然不同,但哪有现代的华丽多变,就是图个新鲜。
  冯蘅见识不少,也是平常心,唯有林朝英蹦蹦跳跳,兴奋得不知所以。
  由于九阳真气温养,让寒症得以缓解,冯蘅也拉上她一只手,两人一左一右搀着,就像是一家三口。
  “走吧,我们去游西湖!”
  吃了顿酒楼的招牌菜,又点了一坛号称三十年的女儿红,顾承大手一挥,直指著名的人间天堂。
  南宋的西湖,是要出城的,这里没有让他失望,放眼望去,楼台沿湖林立,园林斗艳争奇,寺观众多,湖中则有不下数百舫的大小船只,皆创造精巧,雕栏画栋,行如平地。
  “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不错!”
  毋须顾承眼神示意,魏进忠就去安排游船,不过临行之际,眼皮突然一跳,转头望向四周。
  刚才他似乎察觉到了一道特殊的目光,可稍纵即逝,想要搜寻,却已经找不到了。
  这令魏进忠心中大生警惕,不敢离开顾承太远,阴鹜的双目不断扫视。
  然而他终究没有发现,就在十丈开外,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收回了看向林朝英的目光,痴痴地道:
  “还能见到神仙姐姐,上苍待我不薄……”
  ……


第三十四章 六脉神剑
  “请!”
  在艄公的邀请下,顾承带着两女上了一条小船,泛舟湖上。
  之所以没有选那些设施齐全的画舫,一是纯粹的游玩之心,二是天上淅淅沥沥下起小雨,让顾承想到了一段传颂千古的佳话。
  西湖,艄公,细雨绵绵,这简直是白蛇传的再版啊,可惜没有那圣洁温柔的白娘子,在西湖边等待报恩了。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想到这里,顾承兴头一起,放声高歌。
  艄公目露惊愕,船摇晃起来,冯蘅脸色一怔,也万万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有这么一言难尽的嗓子。
  关键是自己还很陶醉。
  最后,就连林朝英都缓缓松开了手,往边上挪了挪。
  这还是她第一次松开顾承的手,顾承大受打击:“我唱得真那么难听吗?”
  冯蘅强忍住笑,点了点头,林朝英小脸皱了皱,也点了点头,立在船外守护的魏进忠更是眼观鼻鼻观心。
  咱家没听见,咱家什么都没听见。
  “好啊!”顾承大火,双手向两女腋下腰间抓去,没几下冯蘅就笑得浑身发软,拼命讨饶,林朝英却似乎一无所觉,见姐姐笑得厉害了,才模仿似的扬了扬嘴角。
  顾承见奈何不了这小丫头,脑中灵光一闪,笑道:“你们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
  两女当然点头,顾承就开始说。
  从许仙和白娘子的前世纠葛,到今生西湖边的美妙姻缘,白蛇青蛇运用法力助许仙,开药铺悬壶济世,斗法蛤蟆精蜈蚣精,最终被金山寺法海禅师找上门。
  “那个许仙,真真可恶,白娘子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居然怀疑自己的妻子?”
  如果说前面是屌丝逆袭,甜到发腻的秀恩爱,那么法海出场后就开始虐了。
  冯蘅更是大怒,为了许仙不信任白素贞而愤愤不平。
  不过一想到顾承语气里对许仙几多批评之意,肯定是在暗示他会全心全意信任自己的妻子,一时间又柔情百转,爱意勃发,恨不得扑到顾承怀里,永远不分开。
  顾承没想到自己随意讲个白蛇传,倒把冯蘅给感动坏了,说到白娘子因为舍不下自己的孩子回头,终被法海的金钵擒下,困于雷峰塔中,突然一停。
  “后面怎么样了?许仙肯定醒悟,去寻观世音菩萨帮忙,还是上白娘子的师门黎山老母学法?”
  冯蘅急急地问道,就见顾承抿了一口茶水,摊手道:“下面没有了!”
  冯蘅怔住,然后就如炸毛的猫儿,咬牙切齿地扑上去,林朝英也用小脑袋,在顾承胸口狂顶。
  “怎么如此过分,有头无尾的,岂不是折磨人?”
  顾承哈哈大笑,刚要再问一遍他唱歌好不好听,一道老者声突然响起。
  就见帘布一揭,那艄公走了进来,顾承一看,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明明是平平无奇的一个艄公,魏进忠之前检查,都没有发现半点问题,可此时这老者佝偻的背一挺,揭下斗笠与蓑衣,整个人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须发皆白,但脸上没有半丝皱纹,皮肤紧绷,五官俊朗,真正诠释了什么叫鹤发童颜,举手投足间,还带有一股贵气。
  那是常人感觉不到的,非要如顾承这样同样养尊处优,颐指气使的王孙公子才能发现。
  嗖!
  与此同时,魏进忠已经鬼魅般地闪入,长剑出鞘,直指老者,眉宇间泛出一丝气急败坏。
  顾承出行只带他一人,是对他的信任和实力的肯定,现在却让这样一尊高手无声无息地接近太子身边,无疑是极大的失职。
  “慢来!慢来!我没有敌意,只是这位小姑娘与我故去的妻子模样十分相似,所以才来看看!”
  老者的脾气却是很好,对着林朝英温文尔雅地笑笑,长袖拱起,将魏进忠葵花宝典至阴至寒的真气消融于无形。
  “主人,你带主母离开!”
  单就这云淡风轻的一手,已是令魏进忠的脸色凝重到极致。
  此人的武功绝对在韩侂胄之上,连黄裳都无法比拟,乃是生平未见的大敌。
  魏进忠触摸到武学障,甚至隐隐有种感觉,眼前的老者比自己走得更远,虽然还没勘破障碍,到达神而明之境界,但也仅仅是一步之遥了。
  换成平常,魏进忠势必战意昂扬,与之一战,印证生平所学,可顾承在此,还带着两个女眷,就令他投鼠忌器。
  老者有些无奈:“这位公公,我真的没有恶意,何必如此剑拔弩张?”
  这种看到女人移不开眼的特点,更能认出魏进忠阉人之身,让顾承目光一闪,试探地道:“舍妹与尊夫人容貌相似,可是有亲?”
  “那不可能,只是相貌……”老者笑着摇摇头,突然惊咦一声,面色变化:“她的体质!”
  却是顾承之前注入林朝英体内的九阳真气压不住寒劲,寒气再生,她小脸一冰,周身再度升起一股烟霞般的薄气来。
  这一幕落入冯蘅和魏进忠眼中却是习以为常,顾承也握住她的手,再运九阳真气。
  但落入老者眼中却如一个晴天霹雳,急急扑出,抓向林朝英皓腕。
  “放肆!”
  魏进忠大怒,手中的剑直刺而出,其速度比起顾承初见他那晚还要再快。
  然而嘶啦一声,魏进忠旋身一让,衣袍已被撕裂出一道口子,断面平滑如境,就像是用利刃割出。
  魏进忠进得快,退得更快,护在顾承身前,眼中露出心有余悸之色,看着老者的手指。
  不仅是他,就连顾承都看到了。
  面对魏进忠快绝天下的鬼魅剑法,老者只是好整以暇地抬了抬右手小指,一道无形剑气就破空而出,以说不出的轻灵飘逸,后发先至,险些令魏进忠血溅当场!
  但面对快绝天下的葵花宝典,他也难越雷池一步,只能对林朝英急急地传音:“你父亲是谁?你爷爷是不是……嗯?不对啊,真是的话,你不该出来!可这股寒玉劲……”
  面对这自问自答的老者,林朝英缩在顾承背后,害怕。
  “六脉神剑!真是段誉啊?”
  顾承听不到传音,惊奇地看着这位天龙八部的主角。
  早就在黄裳活到一百二十多岁依旧活蹦乱跳时,他就想过,百年前天龙的那群人,会不会还有活到如今的。
  别的不说,段誉和虚竹作为两位主角,都是传承了逍遥派绝学,而逍遥派武功显然在延寿方面颇有奇效,他们依旧在世的几率,比起中年练武的黄裳更高。
  不过就算在世,应该也见不到了,毕竟早就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段誉退位都有六十年了,现在是他的孙子段智兴,也就是未来五绝的南帝执政大理。
  没想到就这么对上了,是被逍遥密藏吸引?这真是……
  顾承思绪如电,魏进忠却不甘心,惊雷闪电,再扑而出,葵花宝典上各种杀招接连不断地攻出,一时间好似化身万千,小小的船舱内都是他鬼魅的身影。
  段誉立于原地,岿然不动,仅仅是手指连连点出,以气走剑,剑如飞星,穿梭来去,竟是交织成一片剑网,凌空罩落。
  这已不是六脉神剑……
  而是六脉神剑阵!


第三十五章 传我神剑
  “百年时光的积蓄,当真可怕!”
  顾承带着冯蘅和林朝英退到边上,观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发出由衷的赞叹。
  试想天龙八部中,段誉吸了一群龙套的功力,北冥神功练得一知半解,真气不能随意收发,以致于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跟闹着玩似的。
  而现在,他的六脉神剑不仅随意挥洒,布置成阵,威力比起单独一脉强了不知凡几,更皆收发自如,交锋至此,小船居然安然无恙,依旧安稳地行在西湖之上。
  “进忠回来,这位前辈并无恶意!”
  顾承观战片刻,开口道。
  “是!”魏进忠领命,倏然后退,心中却知道再战下去,自己必败。
  六脉神剑的剑气不断压缩他的腾挪空间,剑气所布置下的剑阵更是稳步扩大,等到充塞船舱,他身法再快,也是避无可避了。
  当然,若不是这里空间狭窄,他抽身而走,段誉绝对奈何不得。
  毫不夸张地讲,创出葵花宝典的魏进忠是最可怕的刺客,一击不中远遁千里,此世就算武功再高强的人,也无法将一心要走的他拿下。
  顾承知道这点,接下来自然有其发威的时候,现在则先搞定段誉:“前辈可是出自大理段氏?我大宋与大理世代交好,不知你为何要对舍妹下手?”
  段誉的性格温良,面露歉意,拱手一礼:“实在是情急所致,这位小姑娘与我故人有旧,能否让我看看她的情况?”
  顾承对着林朝英道:“给这位老爷爷把把脉吧!”
  林朝英用看变态一样的眼神瞅了瞅段誉,伸出雪白的皓腕。
  段誉两指刚刚触到脉搏,就变了色:“寒劲入髓,渗透脏腑!”
  他目光无比凝重,一股海纳百川的气息升起,林朝英身上的寒劲顿时涌出。
  英雄所见略同,段誉和黄裳的想法无疑是一样的,都用北冥神功将多余的寒劲吸纳出来。
  可这也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不如顾承之前以阴极而生的九阳真气,滋养林朝英的体质,来得有效。
  段誉很快也发现了这点,望向顾承的目光露出感激:“多谢!”
  这态度,俨然是以林朝英的长辈自居。
  “林朝英如果长得像王语嫣,那可能是李秋水的后代了,不会是银川公主一脉吧?”
  顾承心中是惭愧的,毕竟林朝英提前出世,是他所致。
  不过他做事从不后悔,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与其做无谓的姿态,不如想方设法解决。
  此时念头一转,已是不准备放段誉离开了:“前辈可有办法治好她?”
  段誉抓抓胡子,表情痛苦,答案不言而喻。
  “那就让我来!我一定会让她成为正常人!快乐地过一辈子!”
  顾承看着林朝英,许下誓言,这女孩顿时对他嫣然而笑。
  段誉叹了口气,传音道:“她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病症,不是后天可医啊!”
  “别人办不到,我能!”顾承突然伸出右掌,龙纹耀起,高远浩瀚的气势惊鸿一现。
  段誉一震,感到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压在心头。
  皇权!龙威!
  “我是大宋太子,出生时昊日坠庭,天命所钟!”
  顾承此言一出,段誉竟有种无法喘息的紧迫感,那是先天性的威压。
  段誉固然曾为大理国主,但那是边陲小国,又岂能和大宋相比,更别提仙武皇朝的大汉了!
  当然,顾承此举不是为了逞威,他看着段誉:“助我一臂之力如何?天下太平之日,我便可解放这股力量,为她脱胎换骨!”
  魏进忠目光中泛出一股狂热来,何为天下太平,当然是扫清六合,将异族统统赶出中原。
  不过如大理那样的边陲小国,大宋是看不上的,所以双方确实有合作的可能。
  然而段誉叹了口气:“如今不已是天下太平,何必再起兵戈,让百姓受苦呢?”
  顾承没想到段誉一百多岁的人,居然说出这么天真的话来,凝声道:“如果金国要发动战争,灭我大宋,乃至吞并天下呢?前辈可听说过天忍教,他们就是由金国皇族所建,一直在暗中挑拨武林各派关系,安插秘谍细作,此次逍遥密藏出世,天忍教也势在必得!”
  “金国高手要来临安?”段誉脸色一变:“你既然是太子,为何不让宋主派出使臣,递交国书,命金主约束这些狂徒?”
  “这怎么可能?”顾承先是啼笑皆非,然后突然一怔,若有所思起来。
  段誉的想法,乍一听上去奇怪,但不是没有道理。
  实际上,这才是皇帝正常的思路,江湖中的武林人士折腾,不是让武林势力反怼回去,而是一封国书,令对方的国主去管束去打压。
  顾承没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入世第一天就有了北上伐金之念,后续一切准备都是围绕这展开。
  不过现在得段誉提醒,他隐隐起了一个念头。
  让天忍教作茧自缚的布局!
  如今金国在位的皇帝叫做完颜璟,史称金章宗,这个人十分崇拜汉族文化,喜好文学,崇尚儒雅,喜欢与文人饮酒作诗。
  下面投其所好,一时间名士层出不穷,执政的大臣都有学问可取,相对的,军事能力日益低下,属国纷纷离异……
  明眼人一看,这不是走大宋重文轻武的老路么?
  不见得这么简单,女真人建国后,已经不是以前的游牧生活了,无论金章宗是什么执政理念,至少他是不想对宋开战的。
  那么天忍若是暴露,大宋派使臣痛斥,会发生什么?
  是扭转其重文轻武的执政方针,接受麾下教派去挑衅大宋,重新爆发战争?
  还是勃然大怒,反过来对天忍教予以限制,甚至直接令其解散?
  有意思!
  当然,这些不为外人道也,顾承握住林朝英的小手,深深叹了口气:“小妹,我们相依为命,一路走下去吧!”
  林朝英还准备笑,背后的冯蘅偷偷掐了她一下,她反应过来,伏在顾承怀里,可怜巴巴。
  段誉看得嘴角一抽,无奈地道:“殿下贵为一国太子,何必如此?你真能救这孩子,有用得我的地方,自然义不容辞!可兵者乃是国之大事,不可轻动啊!”
  顾承道:“我没有逼迫前辈的意思,只不过大理段氏也属江湖,在面对天忍教的魔头前,若能得一二绝技防身,那是极好的!”
  段誉心中一咯噔,莫名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你要……?”
  顾承笑容很诚恳:“我要六脉神剑!”
  ……
  ……


第三十六章 毒物西来
  在看到六脉神剑发威的一刹那,顾承就决定,要学。
  因为六脉神剑,对于现阶段的他,再合适不过。
  顾承习武,一向贵精不贵多。
  以他的地位权势,想要修炼武功,选择面其实很广。
  别的不说,向洪七要求降龙十八掌,向苦慧要求少林七十二绝技,并约定不外传,只防身,两位是会传授的。
  但顾承却不像其他穿越者有的没的学一大堆,他专精九阴真经。
  直到发现地宫内四块记录了逍遥派绝学的石碑,才动了心思。
  不过仔细分析后,也排除了三门——
  北冥神功需要化去本身功力,不取。
  小无相功无法练到登峰造极,也就是花俏的模拟招式,似是而非,不取。
  天山六阳掌乃是逍遥派最为高深的掌法之一,可惜需要逍遥内功在身,否则学了也发挥不出真正威力,不取。
  唯有凌波微步,顾承已经上手,因为这门轻功在应付群战时独一无二。
  至此,顾承最缺乏的反倒变成了攻击招式,毕竟大伏魔拳,九阴神爪虽强,终究达不到绝顶,九阴真经厉害的是全面,不是某一类招式。
  而若论杀伐无双,还有什么比得上六脉神剑?
  也许在高武的世界中,如六脉神剑这种外放剑气,隔空杀敌的武学,属于基础操作,不值得骄傲,但在这里,六脉神剑真的是神乎其技。
  它唯一的缺陷就是对内力的要求太高,并且天龙寺一直敝帚自珍,宁愿毁去剑谱,也不给外人得去,除非穿越到段氏一族,外人似乎根本没有得到的办法。
  但此时,顾承却大大方方地向段誉说出。
  段誉也没想到顾承的胃口真这么大,摇了摇头道:“六脉神剑乃是我大理段氏不传之秘,无法传于殿下,倒是一阳指,可以互相探讨。”
  原剧情王重阳就是以先天功交换一灯大师的一阳指,渔樵耕读也会,武三通还能传给大武小武,说明一阳指是可以一定程度外传的。
  然而顾承又怎么可能看得上一阳指:“何为不传之秘?镇派绝学!可现在除了前辈,大理段氏还有人能学得会六脉神剑么?”
  段誉愣了愣道:“六脉神剑确实不易修习,不过我段氏弟子于一阳指上绝无懈怠,六脉神剑将来也能有成就。”
  这话里指的人应该就是段智兴了,南帝会不会六脉神剑,顾承认为是会的。
  毕竟一阳指修至四品,就满足修炼六脉神剑的资格,南帝没道理不练,但南帝的功力与段誉差距太大,恐怕六脉神剑到了他的手中,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不过这也是段誉好脾气了,换成旁人肯定大为不悦,因为顾承无疑是指段氏再无英才。
  但顾承接下来的一番话,却令段誉的脸色彻底变了:“两百年前,贵祖段思平以六脉神剑横扫四方,后立天龙寺,强者如云,一百年前,前辈令六脉神剑大放光彩,却已是段氏唯一练成神功之人,而今,段氏连一位练全六脉之人的后辈都没有,再过百年,又当如何?前辈难道没有发现,世人的根骨在逐渐变差,武学修为也一代不如一代么?”
  如此评价,对于普通人讲绝对没有效果,他们只关注于当代,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但对于段誉这位出身武学世家,又活了一百多岁的老祖宗来说,那真是犹如晴天霹雳般。
  金系的低武世界确实如此,实力在不断退步,顾承认为,这不是单纯的武学失传,而是新生婴儿的经脉,越来越闭塞。
  在北宋天龙中,真气外放时常可见,内功圆满只是强者起始,上面还有武学障、神而明之的高人。
  到了南宋,打通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已是绝顶。
  到了元末,能办到这一点的恐怕就张无忌、张三丰和黄衫少女寥寥几位。
  等到了明朝笑傲江湖和碧血剑,更悲剧了,令狐冲在毫无内力的情况下纵横武林,金蛇郎君仗着利器横行四方。
  至于清朝的鹿鼎记、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那是能练出个内力,就算高手。
  可见这练武的根骨体质,是一代不如一代,没了内功支持,单靠花俏的招式,能走多远?
  段誉虽然不能料到几百年后的发展,却感到顾承所言不假,再加上之前的龙灵威慑,就有种天意如此之感,不由慨然长叹,莫名悲凉:“难道祖辈们耗尽心血所创的神功绝学,只有失传一途吗?”
  顾承道:“若是敝帚自珍,那下场唯有消亡在历史洪流中,若是开明豁达,还有一线生机!我欲与大理段氏互通有无,缔结同盟,如何?”
  段誉终于被说动:“好,我传你六脉神剑,希望殿下日后不要忘了对我大理段氏的承诺!”
  ……
  ……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是绍熙五年,正月十三,元宵将至。
  临安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在厨房里悬灯,用香烛茶果奉祀灶神和祖先遗像,称为试灯,这些灯直到正月十八夜里,才会拿下,称为落灯。
  这段时间便是灯节,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一年中最热闹的,便是这么几天了。
  但仅隔十几里外的大明山,却是截然不同的光景,寒意蔓延,阴气森森。
  这段日子里,前仆后继的江湖人士,在大山里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