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是有卖茶叶的吧?我昨天在朋友家喝了不错,他告诉我你们这里有。”一个男人走进来问。
  陆静然打量了眼来人,笑着说:“有的,不过量不多,你要半斤还是多少?”
  孟建国说:“我要两斤吧。”
  “看来叔你常喝茶,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前面那批是秋茶,还有春茶,不过价钱稍微贵一点。”陆静然边说,边把包装好的茶拿了出来。
  “春茶?”
  陆静然说:“要不然我拿给你看看,顺带各泡一杯给您对比下?”
  “好啊。”孟建国点头,还泡着给自己作对比,他心里想着这小姑娘,倒是很会说话做事。
  同一个品种,采茶季节差别也会造成品质的差异,一整个冬天的养分和茶韵都在春天抽芽,春茶口感自然是最好。
  陆静然放下热水壶,又把两种干茶拿过来,让对方自己对比看,
  这是肉眼可见的差别,春茶的叶子裹得较紧,色泽翠绿,秋茶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多,颜色偏黄。
  冲泡好的两杯茶,春茶下沉地更快,汤色也更好看。
  不用对方说,孟建国也看得出区别,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他放下了杯子开口问:“你这种好的多少钱?”
  陆静然说:“十七一袋。”
  两种的差价才三块钱,但是规格不同,秋茶一包是250克,春茶只是放了180克。
  所以还是有赚。
  现在物价就这样,真的要是卖上了二十块钱,反而销量上不去了。
  靠这样卖茶,赚大钱不存在,但走走量,存下来积蓄还是不难。
  李福来的厂里面有三百多人,加上家属什么的,所以这才几天,两百斤茶叶能吃下去一大半。
  除了这个厂,还有隔壁的灯泡厂,县城的纱厂和食品加工厂,一些机关单位,这些人都喝茶。
  茶叶是日常消耗品,要是口碑出去,一个月走个三四百斤还是不难,宁县周边加起来有二十多万人口。
  孟建国也觉得有些贵了,但是这货不孬,也没什么好说的,他有些肉痛地说:“给我拿包春茶,再来一包秋茶。”
  陆静然利落地给人包好,又收了钱笑着说:“叔你喝的好下次再来买啊,也可以介绍人过来,我们这儿都可以试喝的,满意了再带一包回去。”
  “好,我今天喝了你泡的茶,回头一定帮你宣传。”孟建国笑着说。
  这小姑娘可能干。
  刘秀萍在里面厨房切菜,看着陆静然把人送走,她笑了起来。
  这春茶已经也卖了好几斤,都是静然主动推销的。
  今天周末,李福来不上班,他在厨房帮忙,感慨地说:“所以我说啊,还是读点书好,你看静然就很有本事。”
  “那是当然了。”顿了下,刘秀萍又说:“那也不一定,镇上读书的学生可不少,像是静然这么漂亮又本事的,还真的没有。”
  言语里是难以掩饰的骄傲。
  李福来想了下,没有反对这个结论。
  才一个星期的时间,那八十多斤秋茶就卖完了,春茶也陆续卖了二十几斤出去。
  李家的夫妻俩回头一点算,这五天卖了3000多块!
  这么多钱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李福来两三年的工资!
  陆静然姑姥姥那边拿来的茶叶,给他们让先卖,都没有付货钱,李家的两口子自然不敢留着。
  让陆静然赶快给人寄过去。
  他们心里筹划了下,等着把钱都结算了,剩下的存下来给陆静然做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刚好,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
  陆静然也没有推迟,虽然还不到收尾款的时候,但是早点给也好。
  结清了货款,差不多她也该定第二批了,还得要联系下周石。
  这个年头的快递没那么发达,很多只能自己人肉去运,有点类似于后面的“代购”。
  不过这也正是机遇,如果商品流通顺畅了,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赚钱了。
  陆静然上午去邮局把尾款寄过去,收拾了下就准备去县城一趟了。
  她是要去赎回那对金饰,顺带去李志杰那里打一路,看下进度怎么样。
  李志杰之前还说,他带着其他两个学徒一起抽空做盒子,赵木匠看到还说他们耽误了正事儿,很不开心。
  这正中陆静然下怀了,木匠本来就不是诚心地教吃饭手艺。
  如果是理念不合,分道就很正常了。
  她正愁没理由劝人放弃,这下子就水到渠成。


第13章 
  陆静然走进了金店,开口说:“老板,我半个月前在你这里卖了条项链和耳环,但是让你帮我留一个月,不知道你还有印象吗?”
  老板自然还记得,陆静然不是那种没记忆点的大众脸。
  “哦,你就说那个学生,东西还在呢,你今天过来是想……”
  陆静然把准备好的钱递过去:“我今天是来赎回的。”
  “家里的情况是有了转机?”老板边清点递过来的钱,边口问。
  说真的,他还真的没想到对方会来赎回来。
  “是啊,谢谢你老板。”陆静然说。
  “谢什么,你也不用多付一百块,五十块就够了,学生读书都挺不容易的。”老板把她的东西拿着盒子装起来,又从里面抽出一张五十还了回去。
  他自己也有孩子在读书,能感同身受。
  陆静然接了过来,笑了下:“谢谢老板。”
  从金饰店出来,陆静然就去了李志杰当学徒的赵木工那里,她路上还买了几瓶健力。
  李志杰正在粘合木板,他看到走过来的人,站起来问:“你怎么来了?”
  “顺便看看,”陆静然把饮料分给几个人。
  “这几天跟着杰哥混天天有健力宝喝,嘿嘿,你妹长得真漂亮。”有个学徒打趣道。
  “喝你的吧,还都堵不上嘴巴。”李志杰笑骂道。
  两个人站着说话,赵木匠从里面走了出来,他愣了下,开口问:“李志杰,这是谁啊?”
  “这是我的邻居。”李志杰说。
  陆静然和人打招呼,叫了一声“叔”。
  赵木匠听说是邻居,瞬间明白过来了。
  他听别人说闲话,那两口子也是,自家两个儿子都够呛,还去接济隔壁一个没爹妈的姑娘。
  模样倒长得极好,这蓝色的衣服她穿在身上像是电视里的港星,其他的人就是工厂制服。
  赵木匠问:“李志杰,你爸不会给你养了个童养媳吧。”
  李志杰连忙否认:“这怎么可能,我妈爸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呢!”
  陆静然笑着说:“他是我哥哥。”
  赵木匠点了下头,又问:“你妹多大了?”
  “刚满了十七岁。”
  赵木匠说:“明年就十八了啊。”
  木匠就没有再去做活儿,倒是拐弯抹角地问了陆静然很多。
  陆静然她心里隐约猜到了,却装成什么不懂,站了会儿就告辞了。
  有张祸水的脸也不错,李志杰估计做不长了。
  这更加坚定陆静然要好好赚钱。她不用依靠任何人,自己就能护得住自己。
  ———
  陆静然躺了一个上午,这个身体的素质不行,贫血、大夏天都手冷脚冷,今天生理期下不了床。
  等着稍微缓过来,她才坐起来,对着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按压了几分钟。
  下了床又找了点卫生纸,用酒精弄湿了塞到耳朵里,理论上可以刺激耳道穴道,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陆静然灌了一大杯热水出了门。
  刘秀萍给煮了红糖鸡蛋,开口说:“这次还算好的,上次你痛得浑身冷汗。”
  陆静然:“……”
  这还算好的?这会不会有点夸张?
  不到饭点,餐馆里也没人,陆静然吃了点东西刚准备回去接着睡,就看到有人走了进来。
  “你好,想吃点什么吗?”她开口问。
  “我不是来吃东西的。”女人笑着打量着陆静然,“还真是出落得漂亮。”
  刘秀萍从里面走了出来,问:“姐,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当然是好事啊!”
  “好事?”刘秀萍一头雾水。
  “赵木匠的儿子你知道吗?他家条件多好啊,爸妈能赚钱,又只有一个儿子,哪家的姑娘嫁过去就是享现成的福!这不他们家看上了这姑娘,托我来问问。”王红娥满面笑容地说。
  刘秀萍一脸意外:“您是不是弄错了?她还在读书呢。”
  “不会弄错,上个星期这姑娘去了赵木匠那里,他儿子就看上了,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这样的好事遇上了不抓紧,就没下次了。”
  她见人没接话,又说:“木匠说了会给1000的彩礼,四大件,三十六条腿一个都不会少。”
  自行车,缝纫机,彩色遥控电视,名牌随身听这是四大件;三十六条腿是床、三门橱、五斗橱、梳妆台、沙发、四个凳子。
  能置办得起这样的家庭,算是相当不错了。
  刘秀萍说:“不行,我们静然还得考大学。”
  木匠的儿子,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如果他稍微能干,木匠夫妻也不会拼命地做活儿,还招了三个学徒帮忙!
  王红娥靠着给人说亲拿钱的,木匠许诺的报酬丰厚,自然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
  她琢磨了一番又说:“你大儿子也不小了,是时候考虑娶老婆你也好抱孙子,这木匠家给了姑娘彩礼,不正好你儿子可以用。”
  法律规定女孩子得二十岁才能领证,但是周围不少姑娘十七八岁摆酒席了。
  大多小学毕业就没继续读书,帮衬家里做几年,有哥哥弟弟的,他们的彩礼拿回家刚好当成儿子的老婆本。
  很多家都这样,觉得理所应当。
  刘秀萍连连摇头:“你别说了,我不会同意的。”
  王红娥说:“你不用把话说得这么绝,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
  木匠儿子看上了这姑娘,平时小气的两口子下了血本,想着取了个媳妇儿回来,指不定儿子能开始想事情顾家了。
  在一边听着的陆静然:“……”
  以前她没人去催婚,现在倒是体会了一次。
  刘秀萍气得有些脸红,她拒绝又不是为了提条件,她说:“你别说了,我儿子也不着急结婚。”
  “你家的条件不算差,父母能干,但是这么养着一个外人读书,哪家姑娘会愿意嫁进来?”
  王红娥说完看向陆静然。“你的姨对你好,懂事的姑娘要为别人也想想,你点头嫁过去只有享福,钱方面一点不会为难,还能帮衬家里。”
  陆静然想了下:“我姨是对我很好,我不该只为了自己想。”
  王红娥燃起了希望,这本人同意了,这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陆静然一脸纯良的说:“所以我姨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我不该只想着享福。”
  王红娥气得不轻,她阴阳怪气地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等人离开,刘秀萍说:“你别往心里去。”
  陆静然摇头:“不会,我担心李志杰。”
  刘秀萍怔了下,觉得应该不会吧?
  陆静然的担忧还真不是多想。
  傍晚的时候,李志杰背着一大包东西回来了。
  他走进来坐下后,就直接宣布:“我以后不去木匠那里了。”
  赵胜也不撒泼尿照照自己,就这样还想和陆静然好?
  威胁他不拿钱还学不到东西的学徒不做了就是!
  刘秀萍问:“木匠和你说了什么?”
  “别提了。”顿了下又说:“陆静然你要的木盒子我都做完了。我和赵胜说了,他要找你,我看到一次打一次!”
  “你这孩子!好好告诉人就好,‘看一次打一次’这算什么话?”刘秀萍说。
  “我是丑话说在了前头,到时候别怪我不给他脸了!”李志杰说。
  陆静然拿起木盒子左右看了下,做工还不错,心里感叹这张脸的确挺招人的。
  母子俩发现当事人没有上心都挺意外,刘秀萍想了下问:“静然,你不生气?”
  陆静然抬起头,声音淡淡地说:“不可能的事情管他做什么,听听就算了。”
  两个人想了下,还真的是这样,不过这心态也太好了些。
  刘秀萍说:“待会儿你爸回来,你自己告诉他,你不学木匠了。”
  “嗯,我知道。”李志杰虽然觉得自己没做错,却依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福来下午八点才回来,脸色一片愁云惨淡。
  他先开口说了件事情,让刘秀萍和李志杰都措手不及。
  厂里最近一直在议论下岗名单的事,李福一直不担心,毕竟他在厂里干了快二十年,属于最老的那批员工。
  怎么也轮不上的。
  所以被通知下岗的时候,他认为是搞错了,去找了厂里领导。
  从开始的质疑到愤愤不平,奔波了一天,尘埃落定后就只剩下彷徨和失落了。
  眼见着生活就要好起来了,一夕之间路都变得不清晰了起来。


第14章 
  一家人整夜都没睡觉。
  李志杰大早上就出去了,八岁的李小勇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现在是暑假,平时早上就跑得没影儿了,今天倒是没跑了。
  陆静然进来就察觉到气氛不对,知道后很诧异,卷宗里李福来下岗就是今年,她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庆幸自己每分每秒她都在和时间赛跑,希望能准备充足一些。
  李福来下也觉得愧疚,如果自己本事好去年就把李志杰弄到了厂里,儿子也不会发愁前途,不用去学木匠。
  厂里的职工子女照顾他没争取到,现在自己工作也没有了,他的工资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以后可怎么办。
  陆静然宽慰了几句,又说:“我还有一批好的茶叶,等到卖完了有几千块,有了本钱,我们可以想想做生意。”
  这句话让两口子的心里稍微宽慰,却不能完全从下岗的失落走出来。
  李福来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总共两亩地,一年风调雨顺,两亩地加起来也就三四千粮食,最多能卖一千块钱。这点钱还要交公粮,再扣除种子、 化肥钱,还有大队公摊的费用,最后所剩无几。
  刘秀萍没有父母,生活就更加苦了。
  他们小时候历经国大饥荒那几年,禾苗没长大就旱死在了地理,遍地野草,树皮都被吃光了,树也死了,然后就只能下河去捞水草吃。
  夫妻俩觉得生活好,能有饱饭吃,能有事情做就很幸福了。
  然而一夜梦碎,他们相继丢了工作,这个打击很大,所以夫妻俩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90年前后那批下岗的工人,他们也许经历不同各自有难处和苦楚,但是大致的走向都差不多。
  陆静然从餐馆里出来,直接去找了孟建国。
  上次对方来找她买茶叶,两个人聊得不错,后来对方给她介绍了几个客户,这么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孟建国也在工厂上班,他老婆在镇上开了个商店。
  陆静然和他年纪差了二十多岁,两个人聊得来,倒是有点忘年交的意思。
  孟家的两口子结婚了十几年,有个六岁的女儿,陆静然从前也来过两次。小姑娘很喜欢她,每次一见面就冲上来搂着陆静然的腰。
  这次自然也不意外,边搂着陆静然的腰,边大声地通知父母人来了。
  周末孟建国没有去上班,正在和老婆清点货物,他走出来看了眼,笑着说:“你怎么每次都赖在别人身上。”
  “我不管,姐姐好香,我以后也要这么漂亮这么香。”小姑娘笑嘻嘻地说。
  孟建国的老婆出来拉开了女儿,带着人进去看动画片了。
  陆静然手里提着两个礼盒,开口说:“孟叔,中秋节我准备卖的礼盒,先拿来送给你的。”
  “这么客气。”孟建国笑着接了过来。
  他把摆在柜台上的礼盒打开,这个木制的盒子很大气,里面是黄色的绸步,还放着一排三个,一共六个木盒。
  孟建国笑着问:“这是你自己弄得包装,挺好的。”
  “是啊。”
  孟建国打开其中一个小的盒子,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这是顶好的碧螺春了比他预想的品质还好。”
  他问: “那你这个要卖多少钱啊?”
  陆静然说:“一般的三百五,这种好的六百,我一共不到一百盒。”
  她让李志杰做了木盒,小的要168个,大号的要了42个,中号的60个。
  茶叶每盒都是250克的规格。
  大的盒子里面套着六个小盒子,放在黄色的丝绸布上,这样看起来更加规整高档,中号的外面有简单的花纹,就是单独一个。
  “可以的,那我到时候帮你问问,有没有人要,这个品质不算贵。”
  孟建国的姐夫在市里当领导,厂里裁员自然没有他。
  也因为这样,每次过年过节,县里镇上的干部就会来他家看望老太太,倒是认识不少需要好茶的人。
  现在都觉得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就该贵,这是绝大多数人消费的心理,特别是不差钱的人。
  这东西不差,而且茶叶、酒、烟本来就价格浮动很大。
  这会儿孟家的老太太坐在摇椅上晒太阳。
  老人家多晒太阳有好处,她一天也就早上在外面坐会儿,等着阳光开始烈得时候,就得回房间里了。
  老太太身体不差,就耳朵有些背,反应慢两拍,陆静然每次过来都会陪着对方说会儿话。
  两个人聊天不在一个频率上,但是能交流无障碍,反倒是其他人听着都一头雾水。
  陆静然问:“奶奶,您吃早餐了没有?”
  老人家笑呵呵地说:“呀,静美来了看我了啊。”
  陆静然说:“是啊,您身体好吗?”
  老太太想了下,开始回答第一个问题:“哦,我吃了,我媳妇儿给我煮了粥。”
  老太太的小女儿叫做静美,十六岁的时候去世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名字有个字相同,又或者是年纪相当,她把陆静然认错成了她,不过也没人纠正。
  老太太每次见到陆静然都很开心,然后反复地嘱咐对方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
  陆静然陪着老人说了好一会儿话,临走打招呼说:“孟叔那我先走了。”
  “好的,下次来玩。”顿了下又说:“你上次让我问,有没有人要阴沉木的家具,我还真的问到了一个,你要是觉得可以,我联系让他们哪天过来看,是个归国的华侨,价钱你放心。”
  “那好,谢谢叔。”陆静然怔了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音。
  那套家具左右自己是留不住,不然转手卖出去,也免得被周家的人惦记。
  虽然……有些可惜了。
  陆静然也没有瞒着对方,她告诉对方想要卖了凑大学的学费,所以孟建国倒是很上心。
  ———
  李小勇跑进来的时候,陆静然正在看书。
  “姐,我哥和人打架了,全身都是伤!眼睛都肿了!在和我爸吵架。”李小勇边哭边说。
  陆静然放下书站了起来:“在哪儿?”
  “在我家里。”
  李志杰想起来前几天遇到了宋铭,对方当时还说,让你全家都变成穷光蛋了。
  宋铭是提前就知道了他爸会下岗,这几次宋家的人来店面赊账,都被陆静然不软不硬地挡了回去。
  宋铭的二叔是厂里领导,这明显就是报复了。
  李志杰气不过,他爸半生都奉献给了厂里,按照道理来说,双职工的家里不可能两个都下岗。
  他去理论,宋铭像就预料到了,他叫了四五个人等着。
  宋铭嘴里冷嘲热讽说着不干净的话,他说,陆静然在你家转悠,指不定是你同父异母的妹妹,既然不是宋家的种,那就应该把他大爷爷的房子也交出来。
  这话彻底激怒了李世杰,他个子高力气大,对上了四五个人也没有落下风。
  那几个人被他的狠劲儿吓到了,有些把持不住都跑了。
  邻居看到通知了夫妻俩,李福来这才把儿子带回来,鼻子被磕碰到一脸血,看着吓人。
  李志杰正在气头上,谁都拉不住,他说一定要去找宋铭。
  陆静然叫了人一声,李志杰只是看了她一眼,宋家的欺人太甚,他忍不下去了。
  陆静然问:“你是想找他们去拼命?”
  “对啊,我怕什么!大不了同归于尽!”
  他脾气胀起来了,只是话刚落音,陆静然就一耳光打了过去。
  李志杰看着人,大声的问:“你干嘛打我?”
  刘秀萍捂着嘴,小声地叫了声。
  “你都要去找别人同归于尽,也不想活了,我打你一耳光要什么紧。”
  李志杰眼睛红了起来:“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知道赚钱!”
  陆静然嘴角往上,笑意却没有到眼底:“是啊,我就知道赚钱,谁让我从小就没了父母,只能由着人欺负,只能这样高尚不起来。”
  李志杰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低头不去看她。
  “你看不起我,只是萍姨和我李叔以后未必比我过得好,儿子打架斗殴去坐牢,连累他们被戳脊椎骨,这就是你希望的。”
  “不,不是!”李志杰连忙否认,
  “你要是这样,萍姨六十多还得天天冬天洗菜,夏天在高温的厨房里,因为有个坐牢的儿子,只能比别人做得多,宋铭父母有钱有工作自然不愁,不过你是要去死的人,和你没关系,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李志杰动了动嘴唇,一句话也说不出。
  陆静然她说完,抬手去拉李志杰的衣领,“你去吧,这些和你无关。”
  “不,我不去。”李志杰摇头。
  “你必须去,去啊!”
  “我不去了!我不去了。”李志杰哭了起来。
  陆静然叹了口气:“他们今天让你难堪,是因为这么做不会付出任何的代价。欺负你父母是因为看不上你,敢欺负你,是因为瞧不上我们这些人。”
  “自己有本事才能不被人看轻,而不是去找人拼命,等到你哪一天真的有能力,别人哪怕占不到好处也对你态度不同,三十年前父敬子;三十年后子敬父,哪怕做不到,好歹你要能保得住自己,你父母输不起。”
  刘秀萍伸手摸了下眼泪,李福来背过了身体。
  他们都心里不好受。
  李志杰“扑通”跪在了刘秀萍的面前,“妈我错了,我不去了,我不和他们打架了,你别伤心。”
  刘秀萍摇了下头:“现在我不怕了,你和静然都已经长大了。”
  陆静然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外面有人在叫。
  “李家的嫂子,你有客人找你的。”
  陆静然怔了下,说:“我去看看。”
  她推开里屋的门走了出去,下一秒看到男人的时候,陆静然浅色的瞳孔瑟缩了一下。


第15章 
  长得好看的人有着天然的优势,男人看得出已经不年轻,脸却依然吸引人,岁月没有怎么蹉跎他,反倒是多了种成熟的气质。
  他有着和陆静然如出一辙的浅瞳色,让人瞧不清眼底的情绪。
  陆卓然很诧异,他没想到多年未见的女儿出落得如此漂亮。
  宋菲当年是附近出名的美人,来求娶的差点踏破了门槛,陆卓然年轻的时候也英俊帅气。
  不夸张地说当时两个人走在一起,是会让路人频频回头的。
  女儿是挑着两个人的优点来遗传,布衣难掩其华。
  “陆静然?”他开口问,虽然心里有了答案。
  他很意外偏远的小镇,能养出这样的外貌和气质。
  一如很多年前看到前妻的惊艳,两个人有过感情,只是相濡以沫的平凡生活,比不上物质的吸引。
  “请问你是?”陆静然不动声色。
  陆卓然说:“你不记得我了,我当初走的时候,你年岁还小。”
  “这样啊。”
  对方的反应太过平淡,如果激动地让他走,还正常点,陆卓然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两个人相顾无言,气氛有些诡异。。
  “啊呀,陆静然你爸爸来看你了,这是要接你到城市里去过好日子?”一向很爱凑热闹的张嫂说。
  陆卓然点头:“我是有这个打算的。”
  他说话的声音低而沉,在这些人面前,有种不动声色的天然优势感。
  “莫不是移动电话?大哥大?”旁边有个人,指着陆卓然进门就放在桌上的东西问。
  看着传说中的大哥大,众人小声议论了起来,看你不像一般有钱啊。
  陆卓然停在餐馆前的蓝色捷达车,让周围人都凑过来看热闹了。
  镇上还没人买车呢!也就过年过节,有在外面发财了的人开车回来探亲。
  这就更不要说大哥大了。
  1987年,Motorola公司推出800兆移动电话,砖头大小,在人均工资不过百元的情况下,“大哥大”每台售3万多元,加上入网费,每台价值4万多元,黑市价更高。
  通话费也很贵,一般人买不起也用不起,这是当下是身份象征,数量少价格高,拥有的全是各界显要人士。
  陆静然心里笑了下,这个男人混得不错,看起来不缺钱,却带走了女儿,让对方因为他的空头支票而放弃尊严,寄人篱下一年考上大学,最后却用经济拮据为理由,拒绝了支付一年3000的学费。
  然后小姑娘才后知后觉发现是陷阱。
  她离开半年后,男人居然做主和宋家刮分了外公的房子和家具,双方私底下达成了协议。
  不身临其境,很难体会到道貌岸然下的深深恶意。
  李福来刘秀萍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两个人从里面走了出去。
  刘秀萍看到人怔了几秒:“陆卓然?”
  陆卓然: “刘姐是你,好久不见。”
  刘秀萍表情有些怪异:“是十几年没有见到了,你怎么来了。”
  陆卓安笑了下:“我看看静然,一转眼都这么大了,听说要读高三了。”
  刘秀萍声音嘲讽:“是啊,你一直没出现,我还以为你是出事了,没想到活得好好的。”
  她不是刻薄的人,可是对眼前的人怨怼了很久,说话自然不客气。
  陆卓然皱了下眉:“就是因为陆静然大了,明年就高三了,所以我这次就想带她走。”
  刘秀萍说:“不好意思,你带不走。”
  李福来转过头问陆静然:“你怎么看?”
  两口子非常意外,陆静然不久前说父亲联系过她,当时他们也挣扎彷徨过了。
  这会儿真见到人,有了缓冲,所以很坦然镇定。
  陆静然说:“我哪里也不去。”
  陆卓然没想到被拒绝得这么干脆,脸上有些挂不住,他非常地不耐烦,脸上倒是露出款款的笑意。
  “静然,我了解过,你成绩不错,大学学费每年得几千,就更不要说其他的,我是你父亲,我当初离开是我不对,你不谅解我不勉强,但是现在我是真心想帮你的。”
  陆卓然看向了刘秀萍,又说:“这些年多亏你们照顾静然,谢谢你们,我了解到你们已经前后下岗了,就算是有心也怕是无力,而且你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养。”
  其他的人听着,都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说陆静然的生父来得有些晚,可是好歹别人现在是真心想要补偿,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