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静然:“不可以。”
王瑞问:“你这是生气记仇?你这样太不应该了; 小气鬼。”
“女人都容易生气; 而且会记仇。”顿了下; 陆静然又说,“嗯,还是小气鬼。”
陆静然说完就走出去了,周石忙着跟了出去,笑着说:“公司那辆车下来了,现在正在车库,我就开过一次,今天刚好送你回去。”
陆静然:“嗯,我上次走得时候,让你们盯着的地怎么样了?”
“还没有竞拍的消息出来。”
周石开车,陆静然坐在副驾驶,听对方把最近的事都说了遍。
房地产现在是最赚钱黄金三年,哪怕是三年后没有现在的利润高,也还是有得赚。
陆静然是靠着倒卖房子赚了第一笔钱,自然不准备放弃这一块。
只是现在的本钱太少,要是自己开发的话,几百万投入到里面可能连着水花都没有。
哪怕加上银行的贷款大约能有两千万,也就是冒个水花的程度,所以还在观望。
———
六点开会,五点公司的人差不多就到了。
好吧,一共就五个人。
陆静然这个老板、总监周石、两个经理,谢叶子和她同期进来的贺佳。
李志杰和另外一个不参加公司项目运作的财务没有列席,倒是来了个特别的嘉宾,陈忆琳。
陆静然把自己的计划简单说了一遍,几个人都没反应过来。
这从房地产到女装……会不会跨度有些大?
谢叶子捧着下巴说:“我赞成我赞成!我对衣服特别有兴趣。”
周石说:“所以你真的决定做女装?为什么是女人衣服呢?”
陆静然说:“因为女人衣服比男人多,有消费能力。”
周石:“……”
陆静然笑了下,不和人开玩笑,接着往下说:“最近这几年,服装业已经崛起了,报纸上关于‘衬衫大王’、‘西服大王’、‘西裤大王’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却没有女装的多少报道。所以我觉得做一个专门为年轻女性提供平价优质的快时尚品牌,是很有优势的。”
这是个还没有被人发现并且刮分的蛋糕。
那几个国外的快时尚品牌,风靡国内也得是十多年后,当时入驻国内,让本土很多品牌惨遭打击。
不过还有十年的时间,陆静然觉得未必不会别人做得好,虽然难得会很大。
陆静然不用懂设计,只要找到正确的人去打理就可以,她的优势不在这里,而是在能用二十年后的眼光是审视市场。
赚钱的大多是投资者,而不是手艺好的工人。
陆静然觉得自己审美的眼光还是有的,至少走在街头,会经常被街拍的摄影师询问。
很多人说时尚是个轮回,每过几年都会流行一阵子复古风。
陆静然想了下,大概是因为好看的才会轮回起来,不好看的早在半路就被淘汰了。
今天开会,她本来是想听几位的意见,不过两位男士都无话可说,谢叶子也不来了解这行,不知道如何评价。
不过她还是认为得陆静然说得有理。
只是有所保留,毕竟没有闹清楚就这么大的手笔,会不会太冒险了?
毕竟在陆静然的计划里,是从设计这个源头就开始做起,再到成衣的批量生产,还得在各大商场开设专柜。
初期资金投入300万,公司和陈忆琳根据出资比例,各自占到股份的70%和30%。
陆静然本来想各自占一半,不过陈忆琳是只有散漫的性质,明白股份占的越多自然是责任越大。
对方是一个公司,自己一个人,所以觉得30%股份就好。
这几年服装畅销加工厂,多集中在沿海城市,内陆倒是很好。陆静然和陈忆琳也商量过,那边最先接触到各种时髦的布料和款式,所以加工厂自然也是要选在那边稳妥。
虽然成本会稍微高一些。
把选在那边,还有另外个原因,陆静然不想把所有的产业都置在一个地方,这样太引人注目。
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一切得慢慢计划。
陆静然和陈忆琳计划亲自去深圳跑一趟考察市场,行动力和决策力一样终于。
这几年深圳发展迅速,十年前被设为特区,十年后已经成了一个新都市。
深圳还拥有中国第一个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
陆静然想去看看行情。
如果是她一个人,肯定不会动进入股市的念头,毕竟操作大了容易引人注意。
但是和陈忆琳在一起不用怕。
陈家在隔壁的广州是有别墅,而且也认识很多有背景的人。
如今绑架案不少见,多半是针对富商,陈忆琳自然有保护自己的法子。
有钱没权就会被惦记上,她自然要非常小心。
第43章
陆静然做好的企划; 把前期所有的可能的状况都写了进去
陈忆琳平时不喜欢看这种文件,但这次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又是陆静然写的; 她倒是难得赖着性子; 一字一句把看完了。
这是陆静然对服装业一个大趋势的预测; 以及他们可能会出现问题,能想到的全部考虑。
她前后修正了几个月。
陆静然说:“我不能保证; 有没有什么纰漏; 或者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到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陈忆琳:“我觉得已经很好。”
她看完后只想说这个人太厉害了。
虽然服装设计也有关于市场营销的课程; 但是她也不太能懂,觉得是纸上谈兵,陆静然这份企划把都落实出来了,所以她觉得各种有道理。
谢叶子是学经管出身的,她粗略地翻完就对老板就更佩服了。
和对方的老道比起来; 自己太菜了。
这次果然是跟对人了; 跟着小老板混有肉吃啊!
谢叶子从小就是老师和家长中嘴里的榜样; 大学连续拿了三年的奖学金,毕业后; 考过所有国企招聘岗位的笔试。
她心里也是有自己的小骄傲。
这会儿她在这漂亮得过分、年轻的过分、聪明的过分的老板面前,终于找到了一个普通人的自觉。
还是要更努力才行; 这就是目标。
陆静然和陈忆琳计划好了; 先坐飞机去了广州; 然后再从广州坐火车到深圳。
现在没有开通高铁; 广深铁路全程要两个多小时。
这条线路通达的最炙手可热的两个城市,因为地段的特殊性,有关部分特别批准允许票价比别的同样路程往上浮动50%。
陈忆琳这次还约了她一起在外国念大学的同学,让对方在深圳等自己。
两个人大学都是设计专业,那个女生家里又在香港做服装业,很懂行,会方便很多。
陆静然和陈忆琳从广州的机场出来,就有车来接。
他们也没准备在广州多做停留,直接拿着票上了深圳的火车。
几个小时后,两个人就站在了深圳的火车站。
这是个才11岁的城市,但是已经开始展露出了它的野心。
因为天然的地段优势,还有各种开放的政策,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的精英,城市一天一个样。
市中心来往的人步履匆匆,时不时可以看到拿着大哥大,手臂下夹着公文包的人。
在宽阔的街上边走边说话。
陈忆琳的那位同学在市中心的酒店给两个人开了房间,说是在里面等着人。
1302,确定了房号,陈忆琳伸手敲了敲门。
几秒后,就有一个烫着波浪卷发的女人打开了门。
她看见人,没开口打招呼就是一个大大拥抱,然后才热情洋溢地说,“嘿,小样儿,终于等到你了。”
陈忆琳和杨微大学就关系好,毕业后回国了也常常联系。
两个月前陈忆琳去香港的时候,才约了对方看电影逛街,所以倒是没有一点隔阂。
杨微毕业后在帮父亲打理生意,她在知道陈忆琳要做自己的女装品牌,也是很支持的。
她当初也有这个想法的,可惜家里经营的是男装,现在的事业管理的都困难,所以短期内不准备拓展到女装。
杨微站直了身体,这次他把视线放到陆静然身上,笑着问:“好啊,认识这么个大美人,也不早点介绍我认识!”
陆静然微微一笑:“你好,我叫陆静然。”
“她也是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做女装,怎么样够不够资格去香港选美啊?”陈忆琳打趣道。
杨微点头,笑嘻嘻地说:“够的够的,可以去做女明星啦,有没有往这个方面发展的想法,我有认识的朋友当经纪人,可以介绍给你啊,跟我回香港吧。”
陆静然笑了下:“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恐怕是没时间,而且我自己什么能力还是清楚的,当明星是不合适的。”
陈忆琳说:“你就别拿着她开玩笑了。”
“开什么玩笑啊,我这是说的真的,她这么漂亮气质也好,指不定真的一炮而红也未可知呢。”
陈忆琳习惯了好友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有些无奈地道:“你够了啊,静然九月还得去上大学,没时间的,别人才十八岁。”
杨微一脸意外,对着人的脸看了又看,感叹道:“靓女年纪真小,让我羡慕,我要是现在十八岁,我愿意用身上的十斤肉去换的。”
陈忆琳翻了个白眼,“你倒是做美梦。”
几个人边说边走进了酒店房间。
等陆静然和陈忆琳稍微梳洗完,休息了会儿,三个人就出门去吃午饭。
现在到了下午一点半,过了最热闹的那个时段,酒店的餐厅人不多。
三个人边吃边聊,杨微把现在深圳的行情大致的介绍了下。
如今“纺织服装”俨然已经成为了深圳经济支柱之一,全市有几百家档次不同的服装企业,十几万人从事服装加工出口业务。
除了国内的服装品牌,还有许多国外的品牌在深圳加工。
“现在不少厂都通过“三来一补”、“贴牌生产”的生产方式来获利,已经有了成熟的产业链条,如果你们是初期做的话,我觉得可以先考虑找代加工厂,因为自己开发生产链条,可能就会更多的风险,而且还得加大注入资金,在起步阶段没有必要,而且还得管理和加大时间成本。”
陈忆琳开口问:“什么是‘三来一补’。”
贴牌生产自己倒是自己什么意思,世界上最早的贴牌生产模式,就来源于服装行业。
欧美国家的许多服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把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渐放到海外地区,也会直接委托当地企业,然后产品再贴上自己的品牌销售。
这样做可以增加产量,又能避免新生产线风险。
陆静然说:“‘三来一补’说是贴牌的具体做法,来料、来样、来设备,做补偿贸易。”
一直到二十年后,国内关于企业间的OEM合同都没有完善,有太多可以琢磨的地方。
她从前就接过类似的案子,贴牌生产如果稍微出错就会引发纠纷和侵权。
杨微手指敲了下两下桌子,笑着有说:“其实你想想,这好事,代加工的话,工厂就有活儿做,职工的收入有了保障,而且‘三来一补’对方会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这样工厂的水平也能提高,很多企业在接受‘贴牌’单,也会接其他的活儿,而且都做得不错,我家虽然做男装,倒是也认识不少女装工厂的负责人,可以带你们去见一下,而且很多男女装都接单。”
这几年服装代工企业越来越多,彼此竞争,经常有老板拿着单子,同时找好几家深圳代工企业商谈。
看看谁的质量好、速度快、费用低,然后再选择和谁合作。
另外一个方面深圳靠海,又与香港毗邻而居,有地理优势。
自从设立经济特区。让很多想打入国内市场的外国企业嗅到了商机。
深圳就是那一扇连通两边的大门。
香港制造业的大量内迁到深圳,特区政府对“三来一补”的企业有免税等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外资。
让这个城市彻底繁荣了起来。
不过陆静然知道,这也就仅仅限于加工制造环节。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把设计、管理、品牌策划一些相关配套的东西,并没有带过去。
长期以往对国家和特区政府没有太大好处,所以后面这个政策才会被取消。
三个人吃了饭,杨微就带着他们去看工厂。
他们去的管辖区,有很多工厂与工业园区,一些停靠公交站牌是以工厂的名字命名。
外贸很火,很多工厂和企业都在召集人,时不时的带着十几个人从他们身边路过。
杨微说:“我家找的工厂,加工一件男式衬衫的代工费才5。5元,除去员工工资、电费、租金这些,一件赚得不多,不过主要是走量,所以利润还算可观。”
服装厂做得好,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很多服装企业来说都是日进斗金,工人也可以拿到两三百的工资,双方都非常满意。
陆静然第一天来,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也就看了下几个工厂的产品和技术。
对市场做了个稍微的了解。
把对方介绍的工厂看了遍,时间就已经不早了。
杨微看了下手表的时间:“今天有些晚了,我带你们去酒吧玩儿,我知道一家特别棒的。”
陈忆琳看向陆静然,问:“你去不去?”
“可以啊。”
杨微问:“小妹妹你成年了吗?”
陆静然:“当然是成年了。”
杨微这两年都在深圳帮着家族做事,所以算个本地通,她的电话打过去,几个人在路边的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来了两辆车。
杨微拉开一辆车的车门坐到了副驾驶,陆静然和陈忆琳坐后排。
这辆车的司机是个带着头巾的年轻人,他抬头看了眼前面的后视镜,笑着说:“我还以为你骗我,原来真有两位美女啊!”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走吧去老地方,忆琳是我的好姐妹,另外一个小妹妹是学生,你们规矩点不许占人便宜。”
杨微素来性格泼辣,不客气地警告人。
“你这是什么话,我就不是不规矩的人,小妹妹在哪儿读书啊?”李南希笑嘻嘻的问。
“明南大学。”
司机听到这四个字,明显愣了一下,他平常连大学生都见不着几个,更不用说这种名牌大学的,当即激动地说道:“厉害啊!我就喜欢有文化的人,我认识很多大老板都找了女大学生当老婆,文化人就是好,受欢迎,说话都特别讲究。”
杨微伸手打人:“什么老板啊,明明就是抛妻弃子的暴发户,就是你张了嘴巴会说话是不是?好好开车。”
有些男人在深圳淘到了第一桶金,回去就和家里的老婆离婚,然后娶上了城市里的女大学生。
杨微突然想到了件事情,笑着说:“我说你干嘛一来就套近乎,既然这样,你明天就带他们去南洋市场看看行情。”
“可以,没问题,我愿意效劳。”李南希也没有推迟。
他喜欢开玩笑,不过却也是个靠谱的人。
南洋市场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批发市场,那边很多款都是从国外来的,很受商人的欢迎。
每天来自全国各地批发的商人,在你们像是“打仗”一样。
很多商人排着队等着开单,很多商家能一天能轻松开出上万的单,偶尔也会有一天有上了十万的单。
这是个黄金时代,遍地都是蓬勃的商机,只要比别人聪明那么一点,就能轻易地宰杀对手。
在市场里做事的商家,只要机灵点的,干个一两年买别墅豪车还是很多人。
李南希的父母在南洋市场各开了一家店,生意红火,他是负责找代加工这块的,所以才认识了杨微。
大家都是一个行业的,又聊得来,所以关系相当好。
九零年代初的酒吧已经十分热闹了,有谈完生意来消遣的,也有年轻人,时不时还有一张外国面孔。
说是酒吧,其实说是歌舞厅更加形象贴切,大家过来主要是跳舞蹦迪的。
李南希开了一个卡座,又叫了四五个朋友一起。
陆静然看着几个人跳舞,她倒是没有凑这一份热闹,带着一顶鸭舌帽坐在旁边。
酒吧的都是最时髦的一群人,还有大晚上戴着墨镜的,不是为了挡光而是为了看起来炫酷 ,所以陆静然戴帽子倒是不奇怪。
一直到了晚上十点,这边依然很热闹,蹦迪的人不知疲惫。
考虑到明天一早还有行程,陆静然和陈忆琳先走。
杨微开车送他们离开回去。
陆静然回到酒店就已经十一点了,两个人洗漱完倒头就睡了,也没有精力再交流今天的心得了。
陆静然隔天五点就醒了,她的生物钟差不多这个点儿,只有周末会醒得晚一点。
她穿好衣服边推醒了旁边床上的人。
陈忆琳懵懵懂懂地睁开眼睛,她一百个不想起床,但一想到陆静然等着的,还是靠着毅力爬了起来。
陆静然不化妆,陈忆琳不习惯素颜,这自己必须得打扮啊,不然在这大美女面前就彻底成为了陪衬了。
陈忆琳从卫生间出来,又在两套衣服间犹豫了很久,然后让了陆静然帮选了穿哪件。
陆静然今天穿着蓝色的牛仔裤和一件白色的T恤。
这是大街上最常见的打扮了,很容易被淹没在人群里,凸显不出自己的性格来。
偏偏陆静然穿着就很显气质。
看起来腰细腿长,而且有种清纯劲儿。
两个人这次计划是去批发市场想如今畅销的女装布料和款式,心里有个大致的了解。
陈忆琳是学服装设计的,更能看出里面的门道。
陆静然是门外汉,但是可以站在顾客的立场去考虑。两个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刚好可以形成互补。
也幸好是杨微介绍了李南希,对方和很多商家都很熟,所以好说话很多。
陈忆琳拿着本子不断地写着,然后看了眼和老板交谈的陆静然,这个人都不用记一下吗?
这会儿市场才就开门,很多店家都在清理东西和搞卫生,客人还没有来,不然这些老板忙起来,哪里有心事回答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等着那些采购的商人赶过来,两个人的调研也就告一段落了。
两个人退出了那些商家‘打架’的战圈,在一边看着新鲜。
陈忆琳问:“你不用记一下吗?”
问了那么多,她虽然学得设计,但是第一次调查市场,可以说头痛了。
陆静然说:“我记住了。”
话音一顿,她把刚才老板说的工艺和材质都说了遍。
十几个款式,没有停顿。
陈忆琳:“……好吧,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回酒店了吧,明天再去见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谈合作的事,我要休息一下缓缓神。”
她低头看着本子上自己潦草的字迹,想到了陆静然高考六百分,而且还是全省排名五名。
艺术生和理科生之间果然是有壁障的。
而且自己不就大了几岁,精力也不如对方,看来以后得多锻炼
陆静然点头:“那走吧,我们先回去吧。”
第44章
两个人在外面吃了午饭,就回酒店休息。
深圳大多是外来人口; 可以供选择的口味倒是很多。
今天的气温不低; 天气预报说有35度。
这烈日炎炎的,陈忆琳终于知道创业都不容易了; 这不自己脸上的妆都花了; 踩着高跟鞋走来走去的,小腿也很酸痛。
她本来决定回酒店,就要好好睡一觉; 等着从卫生间洗澡出来; 整个人又满血复活了。
她约了杨微逛街,陆静然自然一起去。
女人在逛街这上面,从来不会觉得累。
市里面新建的商场; 自然不是内陆能比的。
有很新潮的款式和东西。
陈忆琳和杨微都挑了两身衣服; 还有同款不同色的鞋子。
陆静然买了两双耐克的球鞋,还有一条裙子。
周石和李志杰喜欢打篮球; 一直对耐克的鞋虎视眈眈的,省城没有专柜。
裙子是送给谢叶子的。
公司现在人少,全是核心人员,出差的时候带点东西给他们也无所谓。
她自己倒是没看到特别喜欢的东西。
陈忆琳看着人,感叹道:“你可真是个好的老板; 让我也想帮你去做事情了。”
陆静然笑了下:“你来啊; 我是很愿意的。”
杨微说:“难得今天能逛得这么尽兴; 下次你们来香港找我玩啊; 我带你们去嗨; 介绍帅哥给你们认识。”
陆静然看着人说:“你的普通话倒是说得很好。”
杨微说:“那是当然的了,我妈妈是内地过来的,她是北京人,我普通话说得好。”
陆静然问:“对了,我能拜托你一个事情吗?”
“你干嘛这么客气,直接说就好,我要是能帮得到一定会帮忙的,你是Candy的朋友,那也就是我的盆友。”
Candy是陈忆琳的英文名,陈忆琳觉得恶俗,这是老爷子给他取的。
陆静然说:“我一直想买个随身听,要的型号内地很少,你可以帮我留意吗?”
“你说吧,你想要什么我帮你买,香港没有我也可以托我经常出国的朋友。”
陆静然把型号和品牌报给了人。
杨微说:“这个怕是不便宜,行了吧,我试一试,买到了给你打电话。”
“谢谢你了。”
当初她把余惊远的随身听转手就卖掉,想要买个新的给人。
哪怕是对方不要也有个交代。
毕竟当时她当时很需要钱的。
不然李志杰每次看到人,脱口而出就是‘3850’,早晚露馅儿。
陈忆琳最近减肥都不吃晚饭的,杨微也习惯下午五点后就不吃东西,为了能穿上漂亮的衣服,总是要牺牲口腹之欲。
陆静然跟在后面,也就没有特别要求吃饭。
跟着人吃点水果也差不多。
她高估了自己,睡到半夜饿醒了……
陆静然起床,找了点零食填肚子,她的血糖低会常常备着点糖果。
陆静然吃得很少,沙拉也能对付一餐,但是她有个习惯,一定要吃到盐分。
也就是咸口。
陈忆琳被对方翻东西的动静弄醒了,模模糊糊地看了眼,边打哈欠边说:“你怎么这个时间还在吃东西啊?”
陆静然淡淡道:“我还在长身体。”
陈忆琳上下打量了人一眼,“嗯,你长身体,你的肉可真是聪明懂事,知道该往哪儿长不该往哪儿长啊。”
顿了下,她拍了拍自己的肚皮,“你们看到了没有,要像别人身上的肉那么懂事,不然以后就我都不吃饭了,让你们全部死光光,怕了吧!”
陆静然笑着摇了摇头。
她朝着人走了过去,却发现对方已经又睡了过去。
陆静然帮人盖好了被子,漱完口也重新上床睡觉。
隔天早上起床,陈忆琳不确定昨天真的看到了陆静然吃东西,还是自己做梦。
主动跑过去和对方确认。
然后听着陆静然把她的话复述出来,她也没忍住笑了起来。
两个人收拾好出了酒店,这已经是来的第三天了,她们也算是摸清楚了一点浅门道。
杨微今天有事情走不开,没有陪着两个人一起见工厂的负责人。
陆静然考虑过,他们初期肯定做不到那么大的产量。
一件衣服能打板100件左右,已经算很大的量了。
可能开始每次也就几十个款式,所以找那种规模大的加工厂就有些不合适了,偏向小的加工厂。
主要是车工要好,走线之内没问题就行,然后最重要的负责人要好说话,能够沟通。
两个人走了一圈,最后定了一家工厂。
这家工厂主要是做自己的品牌,因为销路不好生产量上不去,所有也接代加工的活儿来减轻压力。
陆静然和对方谈好了价钱,上衣十块的代加工费,裤子八块。
她给得价钱远比市面上高出几块钱,所以虽然量少对方也答应了。
双方初步的达成了协议。
陆静然会在半个月后,把设计图纸带过去让人生产加工。
不过对方不能把原版的图纸流出去,如果是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的模仿,那就管不了。
不说是现在,到了几十年后国内依然是假货盛行,没有解决的法子。
在某些以品牌假货的地区,连着政府有关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已经成了当地支柱产业。
就算是有心打击,也野火烧不尽。
陆静然从前学法律的,知道各种法律文书并非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顾及到方方面面。
但是可以约束人性。
国内的部分企业能明知故犯,就是知道惩罚力度不太够,利益太大,倒也不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某家国外的搜索网站,因为虚假广告收到了五亿美元的罚单后就彻底收手了。
毕竟网站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交这张罚单,就更不说后续因为信誉度降低造成的损失。
当然这也不是提高惩罚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改革开放几十年,上面最重的稳定。
陆静然和陈忆琳谈好了合作,准备在这个城市呆两天再走。
她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办。
深圳这两年正是全民炒股的全盛时期,股票交易所外都是人,附近的道路也被挤得水泄不通。
而且比着选择的火热场面,这还是经过了降温之后的。
陆静然从前也会投资股份,也算是赚了不少。
虽然那时候的股市行情,远不如现在这么好。
国内早期的股市,可以使理解‘政策股市’,站在二十年后来往前来总结。
其实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最大的几次机遇,从最初的购买认购证,到还是允许投资B股,都是在各种的政策因素下促成的牛市。
八零年代末,深圳一共才发行了五支股票。
这就是著名的‘老五股’,基本上每个月都往上涨,很多人不上班就守着股票交易。
不过是最近这个月,股票上涨的速度慢了下来。
曾经有位著名的经济下评论过,深圳的九零年代,除了各种工厂经济,还是“两根指头”经济。
一指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深交所,二指新中国第一家股票上市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今年的五月底到六月初,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深圳5只股票在柜台交易的价格增幅平稳地涨了200%。
很多人靠着炒股,在人均工资两三百的现在,一夜之间获利上千甚至好几万。
这个时期的股票交易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投资者争相入市抢购股票。
不说是明面上的,黑市上经常会炒高到好几倍。
股票价格的飞涨,投资者自然开心,却让调控部门开始担心。
政府横加干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政府最开始是实行10%的涨停板制度,政策不过二十天的时间,就让股票涨幅就缩至1%,跌幅跌至5%。
这从制度上限制市场只许跌不许涨,
然后又出台了新规定,买卖股票者需要交纳千分之六的印花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