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林钦睡了一觉醒来,从擅长经济纠纷的律师,变成了90年代的一个乡下姑娘。
家徒四壁,爹是已经返乡的知青,自己还有张绝色的脸。
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林钦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她自己最大的金手指。
阅读提醒:
1。升级流爽文,女主最美,带着全家奔小康,不,变豪门
2。有bug欢迎指出,或者当架空
3。别问洁不洁,作者会凶人
内容标签: 重生 励志人生 爽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作品简评:
林钦睡了一觉醒来,从擅长经济纠纷的律师,变成了90年代的一个乡下姑娘。家徒四壁,爹是已经返乡的知青,自己还有张绝色的脸。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林钦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她自己最大的金手指。
本文系升级流爽文,女主带着全家奔小康变豪门,更多情节设立别具一格,文笔流畅,值得大家认真一读!
==================
第1章
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连续半个月都没有降雨,早上八点气温就已经二十七八度了。
热得让人心烦意乱。
学生宿舍这两天像是巨大的蒸笼,晚上窗户全部打开,也没有半点风吹进来的。
很多学生在地上铺个席子或床单就这样睡上去。这样比在床上睡舒服得多,不会出一身汗,借着水泥地沁上来的凉意,还能勉强入睡。
宁县一中昨天就考完期末考了,最后一门结束五点半了,家在附近乡镇的寄宿生没能赶上末班车。
不得已这才拖到隔天离校,还得在宿舍住一夜。
女寝还只在宿舍打地铺,男生就没有太大顾忌,带着席子去顶楼过夜,备上花露水或者风油精,防蚊虫叮咬。
隔天早上八点,宿舍楼里的学生收拾东西准备离校。
外面的走廊时不时有说笑声,放假大部分学生还是开心的。
宿舍这两天热得让人受不了,洗漱用水也不是很方便,真不如家里舒服。
“陆静然是这个寝室吗?你哥在宿舍楼下等你,让你快点。”
门口有人捎话,坐在靠门床位下铺的女生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镜子,应了声。
“谢谢你,我知道了,马上就下去。”
林钦还是有些懵,她现在……是陆静然?
可是,她怎么就能变成了陆静然?
林钦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兼任某所大学政法系的讲师。
大学老师工资不多,不过和学生相处自己心态能保持年轻,她倒不是看重那点钱。
昨天晚上,林钦整理案件卷宗到凌晨两点,早上开车到学校,熄火后她没有立刻下车,看着时间还早,趴在方向盘上想休息会儿。
她是被热醒的,那种粘腻的感觉很不舒服,她还以为是车上空调坏了。
然后睁开眼睛……她变成了自己今天讲课要用的素材——陆静然。
素材来源自生活。
林钦第一次见到陆静然是在新闻头条上,法院批准逮捕人,跟进记着的抓拍的照片。
陆静然穿着白色西装,一脸坦然,没有丝毫狼狈。
照片上看不出对方已经四十岁,气质外貌丝毫不亚于荧屏上的艺人。
长得漂亮总是格外能引起注意,这条新闻评论里有人‘求同款’。
同款衣服还真的被万能的网友扒出来,又引发了一波热度。
西装是个奢侈品牌的高定,采用了顶级面料,手工缝制150小时,衣服上还缀有9颗钻石扣子,卖价在五十万刀。
还不一定有钱就能买到。
这让各位捧着手机的网友咂舌。
陆静然锒铛入狱,她的个人财产没收清算拍卖……别墅衣橱的照片流了出来,再次刷爆了网络。
超过一百平的衣帽间,高定礼服、各式按颜色摆好的高跟鞋,首饰盒里装满了钻石和翡翠,还有批发一样的名牌包。
这样的衣橱,任何女人看到都会尖叫出声!
正是因为这些新闻,陆静然才一直不断被人讨论,被贴上各种标签。
她没有被包养,也不是豪门之后,钱是她自己赚来的。
虽然手段很有争议。
林钦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半个小时前她掐了把手背,以为是在梦里下了狠手,印子这会儿还没消。
不会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梦。
林钦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从一个擅长经济纠纷案件的律师,变成无期徒刑经济犯的……预备役。
只用了一个回笼觉的时间。
林钦四下打量周围的环境,陆静然的床单陈旧而干净,枕头上压着镜子和木梳,还有一本课本。
看得出是个节俭努力的小姑娘,至少现在还是。
她心情复杂地拿起了床头打着补丁的粗布包,拍拍膝盖走出了宿舍。
陆静然衣服少,放假也没什么行李,包里除了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他都是书,倒是一点也不轻。
宿舍在四楼,远远望去附近再没有更高的建筑,视野极好。
灰蒙蒙的天,一场大雨正在酝酿。
九零年代城镇的发展不容小觑,很多人不追求缥缈的诗和远方,偏向实际利益和金钱。
不过陆静然的故乡,四面环山的宁县还没多大变化。
触眼可及的房子十分陈旧,青色的瓦片,部分灰白的墙皮脱落,被遮住的灰斑就涌了出来。
林钦会对陆静然格外关注,其中有个原因,他们算得上老乡,同属于一个市。
“陆静然!”
林钦刚走出宿舍楼,一个青年就凑了上来。”
“我等你很久了啊,还不快点,这天马上就下雨了!”
少年边说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四块钱,看到车费没丢,他松了口气。然后很自然的拿过对方的布包,“快走吧。”
李志杰忙完今天师傅派的活儿,专门来找陆静然,和她一道回家。
他最近半年个子猛窜,像是个有些长空了心的大号竹竿,人在衣服里晃。
半新的裤子看得出才做没多久,已经短了一截儿,脚踝傻兮兮地露在外面,硬生生穿成了九分裤。
林钦打量着眼前这位透着些傻气的少年。
她在关于陆静然的资料里对照了下。
陆静然的父亲是知青,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青想方设法要回了城市,她父亲也离开了。
没有带走不满五岁的女儿和发妻,拿走了一纸离婚协议书。
大约是她目睹母亲病重到去世,陆静然大小比同龄人心性坚韧,少时便沉默寡言。
陆静然的母亲走了后,隔壁姓李一家人对她很照顾。
不过这家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这也是导致陆静然性格极端的导火线之一。
李家有个儿子,和陆静然关系很好,对方当兵退伍回来,恰逢上面政策变了,不包分工了。
青年也不占关系没有门路,就去家私人工厂当了保安。
上班没有两个月,就在一次夜晚巡逻为了抓小偷而被捅了一刀,从三楼摔了下来。
命保住了,脚却摔断了,以后走路都不顺畅。工厂辞退了他,补了两千块钱。
两千买断了他的后半生。
隔壁家的儿子,应该就眼前这位了。
李志杰见对方瞧自己的眼神很奇怪,问:“我脸上有东西?”
“没有。”
李志杰想了下,又说:“你没考好?哎,都考完了就不要想这么多。”
林钦点头,她不太想说话,因为还没有彻底缓过来。
小镇上也有中学,但是成绩最好的那批都去了县城一中,那边师资力量好。
就算是家里条件再拮据,孩子要读书,大部分还是舍得花钱的。
很多家庭以孩子在一中读书为荣,毕竟只有成绩拔尖才能考进去。
林钦不认识路,跟在对方后面走。
两个人到车站的时候,这趟车的坐票已经卖完了,只能站着回去,票价一块五。
山路崎岖颠簸,很多地方还坑坑洼洼,车身晃得厉害。
林钦不习惯,她有些晕车,脸色苍白。
四十岁的陆静然都能让人一眼印象深刻,不要说今年十七岁,还在最好年华的少女。
她皮肤白得像是光从里面透出来,在周围姑娘普遍是小麦色的皮肤里,特别地出挑。
不说话的时候,有几分孤寂清冷。
骨像美很占便宜,要按镇上的妇女们的话来说,那就是“长得太洋气了”。
漂亮的人总是占便宜的,见到她难受,旁边就有个小伙子主动站起来让座。
林钦坐下来后,和人说了声“谢谢”。
那小伙子盯着她的脸愣了好几秒,才小声地说了“没事”,耳根却红了。
窗外是峰峦叠嶂的大山,林钦坐下后终于感觉翻江倒海的胃好受了些。
这个年代条件就这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她现在既然变成了陆静然,还是要尽快去适应。
林钦之前把陆静然当成上课要用的商业犯罪分析的案例,对她的经历了解的七七八八。
这个女人绝顶聪明,家庭出身普通,一直到她落案后经手的资本收购内情才被尽数还原。
靠着贿赂开道,巧用对外拆借资金以及违规担保等手法,掏空上市公司,侵吞国有资产,迅速积累起惊人的财富。
东窗事发,陆静然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二审维持了原审判决。
这个案件,被很多擅长企业经济纠纷案的律师研究。
陆静然当年上庭的时候,恰好林钦的老师是对方的辩护律师。
她帮忙整理对方的口述资料,才了解了很多内幕。
陆静然的人生很有传奇性,同时让人唏嘘。
她的前半生目睹了太多的荒唐和闹剧,这直接导致她怀疑亲情和善良。
少年时的经历犹如跗骨之疽,让她不相信别人的同时,对金钱的欲望无限地膨胀,不惜一切手段。
哪怕落案后,也毫无悔意。
有钱的人为所欲为,享受最好的资源,穷人举步维艰,为了生存苦苦挣扎。
她不想当穷人,她想爬得更高。
林钦本身也是孤儿,一番摸爬打滚才事业有成。
不过她显然比陆静然运气好,只是苦了读书的那段时间,后面日子就好过了。
更没有对方那些匪夷所思的遭遇。
她变成了陆静然,一夜之间年轻了这么多,光是这张脸就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
我有这么漂亮,哪怕是只活到四十岁也愿意——这句话是报道陆静然新闻里的热评。
很多女人表示赞同。
林钦不是十七岁的陆静然,作为一个硕士毕业,已经工作了七年的资深律师,她经历和见闻也算丰富。
看过对方的案卷,知道影响对方那几件大事的脉络,心里有个底,事到临头总能有办法解决。
她自然不想原模原样地经历陆静然那些事……也不想一朝变成阶下囚。
所以不会按照对方以前的路子走下去。
她也会尽力,不让和陆静然息息相关的人,变成新闻里几句带过一生的悲剧。
比如眼前这个愣小子,她就得想办法阻止对方去当兵,总有更好的出路。
她得好好地谋划,在一切还没有往坏的方面发展的时候。
第2章
子晃悠了四十分钟后,在灰扑扑的路边把两个人放了下来。
李志杰腿长,抢先跑进街边的餐馆,中气十足地喊:“妈,我和书呆子回来了!”
刘秀萍从厨房里探出个头,笑着说:“我估摸着应该就这个时候回来,饭菜都弄好了,饿了没有?”
陆静然上了高中在学校寄宿,李志杰认了个师傅学木匠活,也不像从前天天在自己眼前转悠,两个孩子难得同一天回来。刘秀萍弄了一大桌子的菜。
刘秀萍擦了擦手,把盛好饭的碗递到陆静然手里,“读书辛苦吧,学校吃得惯吗?”
林钦是在福利院长大的,能吃饱上学已经很好了'建议删除。'。
她有些不太适应这样的贴心。
刘秀萍,案例里是给过陆静然温暖的长辈。
眼前女人的关切是真心实意,半点不掺假,林钦心下了然,这也难怪陆静然会因为对方去世后性格大变。
刘秀萍是个孤儿,从前受了陆静然外公恩情,不然她就在那年大饥荒时就饿死了。
她和陆静然的母亲一起长大,情同亲姐妹。
刘秀萍见陆静然一个人可怜,对她比自己的孩子还好。
李志杰虽然常常抱怨,家里两个亲儿子加起来,都比不上别人家一个女儿,但其实他对陆静然很好。
李志杰读书不行,他个子高打架厉害,因为他没人敢在学校招惹陆静然。
镇住了青春期躁动的那些小青年。
刘秀萍和丈夫李福来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志杰19岁,小儿子李小勇8岁。
他们不是富人,平时接济陆静然,家庭负担不轻。
李志杰初中毕业没有读下去,跟着师傅学木工,包吃包住没有工钱地当学徒。他当了两年学徒,发现师傅不是诚心实意教手艺,才去当了兵。
很多人都认为,当兵是男人的第二条出路。
这家人不富裕,却淳朴善良。
刘秀萍去年下岗,家里经济拮据,她在镇上开了个小饭馆。
九零年代的下岗潮响非常大,大批工人失业,那些下岗工人大多只能做些底层出苦力的事,很多人家里都揭不开锅。
现在这还只是开始,就在几个月后,林钦知道刘秀萍的丈夫也会失业。
刘秀萍煮的东西味道好又干净,生意算不错,照理来说还是能赚点钱糊口,如果不是……
刚想到这里,林钦就被人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青椒肉丝,西红柿鸡蛋和肉沫汤,记在我爸账上。”
林钦回过头,就看到了个皮肤黝黑,眼睛狭长的青年。
对方像是大爷一样坐在门口那张桌子上。
这张脸她也见过,嗯,成年版的。
卷宗里关于陆静然少年时期的事,像是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放映。
“宋铭?”林钦试探着叫人。
“干什么?!”被点到名的少年有些意外,下意识地瞪人一眼。
林钦笑了下,真没猜错。
要算起来,宋铭和陆静然应该是表兄妹。
宋铭的爷爷和陆静然的外公是两兄弟。
当年陆静然的外公膝下独有一女,弟弟宋秋生倒是有两儿一女。
那年陆静然外公去世,宋秋生抢侄女财产一点没手软。
除了留下老房子,其他的东西都把拿走了,还信誓旦旦地说:我哥只有一个女儿,这绝活头了,你要宅基地做什么,嫁了人就是外人了。
叔叔和侄女抢夺财产,这叫吃绝户,在乡下不少见。
家里没有男人撑腰,通常第一个跳出来欺负孤儿寡母的,总是自己家的亲戚。
宋铭是宋秋生的长孙,他和陆静然一直不对付。
宋铭觉得陆静然每天端着架子爱装,虽然脸不错,但身材这么削薄,一看就没有福气!
关键从小到大,他的成绩都不如那丫头,在学校各种表现被压了一筹,自然是看不惯。
两个人小时候还打过架,现在年纪大倒不动手,只是宋铭碰到了陆静然,少不了冷嘲热讽。
宋家算是有底蕴,从前是出过秀才和举人的,陆静然外公年轻的时候去过不少地方,不知道从何地买了一套家具。
黑漆漆的桌椅并不引人注意,只是雕花挺好看,不过再漂亮那也是木头,宁县四面环山,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
所以那时候宋秋生没有搬走,但他嫌弃陈旧。
后来宋家的人才知道,那不是普通的木材,而是乌木。
“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九零年代初乌木价钱已经开始涨了。
听人说这一套能卖上万块,宋家人眼睛都红了。
林钦知道,再过个十多年,一套品相好的乌木家具可以卖上千万甚至过亿。
宋铭眼里的鄙夷不加掩饰,看来陆静然和宋家人的矛盾已经产生了。
简单的说,就是宋家人想要这套家具,陆静然坚决不给,还换了家里的锁。
她伯祖父做得太绝,当年伪造一些陆静然外公借条,仗着死无对证,拿走了不多的存款和宅基地去‘抵债’。
把旧老房子和一堆不值钱的烂家具留给母女,这还是为了面子上好看。
不过后来,陆静然还是没保住家具和旧宅,一直在多年后,她才用高价把收购了回来,摆在自己别墅里。
入狱后她被没收全部个人财产,那套家居又被拍卖了出去。
宋铭显然是经常来赊账,动作驾轻就熟。
林钦站了起来不紧不慢地问:“你没了钱吃什么饭啊?”
“你是不是耳朵聋了?说了挂我爸爸账目上。”宋铭有些不耐烦。
林钦她站起走到了里屋,宋铭以为这家伙识相离开了,然后不到一分钟,对方又走了出来。
陆静然把写好的条子贴在了墙上:本店概不赊账。
宋铭恼了:“关你屁事啊,以前都可以。”
他向来不把陆静然放在眼里,嘴上也不客气。
“你说的是以前,今天开始不赊账。”
林钦声音不高,眼神却凌厉,宋铭就觉得对方比平时沉默寡言的木讷样子看着更让人讨厌。
“滚吧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宋铭皱眉骂道。
“我让你滚蛋吧。”李志杰上前一步,推了对方一把。
刘秀萍餐馆还是赚钱的,如果没人赊账的话。
刘家有两个男人在家,一般的小混混自然不敢来找事混吃,来赊账的都是镇上的干部。
那些干部吃饭从来都挂账不给钱,换任后新官不理旧官账,几年下来越滚越多,后面直接拖垮店。
关了店之后,夫妻俩去要账,根本没人认。
全家人在最艰苦的日子里,讨了五六年无果,连着律师都说这是没有法律效应的账,只能吃闷亏了。刘秀萍当场撕了欠条,她胸口憋气没缓过来,从此一病不起了。
那些人会来挂账,就是因为宋铭父亲做的顺水人情。
人情是他们的,还不用花钱,多划算。
刘秀萍什么都好,但性格太软谁都能拿得住,她丈夫李全福也是个闷葫芦。
于是那些人就更加得寸进尺了。
李志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你要打架是不是?我们去外面单挑啊。”
宋家人欺负母女,那时候才十多岁的李志杰没办法阻挠,但是他没少揍过跟着叫嚣的宋铭。
李志杰从小就比同龄人个子高,两个人实力悬殊,搞得很长一段时间,宋铭不敢一个人出门。
现在还对他有心理阴影。
李志杰看不惯宋铭很久了,在心里拿着小本子给对方记了无数笔。
刘秀萍一直不让儿子和宋铭起冲突,今天出头的是陆静然,她妈态度自然不同。
这不李志杰有了底气,巴不得和人干一架。
其实他也很意外,陆静然平时不搭理宋铭,今天怎么突然就变了。
“不就是一个破店,谁稀罕,我以后不来了。”宋铭犹豫了下,要被这小流氓弄伤了不划算,丢下一句话走了。
他还是怂了。
走出了几十米,宋铭回头看了眼,他在心里冷笑,你们等着小爷有天弄死你们。
刘秀萍想要开口留人,却被儿子拦住了。
她有些着急,这两个孩子今天怎么回事啊。
林钦对李志杰说:“你帮我找张大点的白纸。”
“啊?你做什么?”这书呆子开始指派他做事了!
“这个字太小了,我怕有些人眼神不好看不见。”
“好好。”李志杰一听是这个,屁颠屁颠去找了。
几分钟后,他找出了一张去年的挂历给人。
林钦接过看了下,心里咂舌,这个年代挂历尺度挺大的。模特居然穿着比基尼,还是时髦的条纹图形。
“你在看什么?”
“漂亮的姐姐。”
李志杰:“……”
他记得去年拿回家,陆静然还说不正经,这会儿怎么比他看得还起劲?
一点不害臊。
难道真的是这次期末考得太差,被刺激大了?
大胸的漂亮妹子果然是人类福音啊!林钦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翻到空白的背面。
她也不找毛笔了,从灶台下面捡了一根木头烧完了剩下的碳,龙飞凤舞地写下了“本店概不赊账”几个字。
她写完后,李志杰接过来,拿着浆糊乐颠颠贴在店里最醒目的地方。
嗨,别说读书厉害就是不同,这丫头字可真好看。
刘秀萍就这么看着两个人忙活,一句话插不上。
林钦写完扔了碳,洗了手出来。
她坐下来说:“姨,你这是小生意,赚微薄钱,每个月的柴火、门面都是支出,赊账的人多了就没钱周转,长久下去不行。”
刘秀萍怎么会不清楚这些,开店到现在连着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只是赚了半个本子的账。
她其实也委婉地提过,可是每次挂账的人都说等下次一起结账。
一次推着一次。
“有钱赊叫无赖,没钱赊是真穷,都不占道理,你现在面子抹不开,以后还得去催账,别人更会觉得烦。不就赊点还上门要账?说了过段时间给你还来?过年过节的要账真晦气!”
林钦模仿那些推账的人。
李志杰看着人震惊了,“我去,你把那群老流氓学得太像了!”
这丫头平时像个小哑巴,今天嘴巴挺厉害的啊。
不错不错。
林钦分析的头头是道,刘秀萍也有些动容,她叹了口气:“那我尽量不让他们赊,先吃饭吧,菜要凉了。”
三个人拿起筷子吃饭。
林钦认真思考过,要避免老路,这店是不能开下去的。
字条贴上去开始的半个月,那些人抹不开面子不会赊,但是日子久了还是会故态复萌,变得不要脸起来。
刘秀萍的性格,让她突然硬起来也不可能。
现在关了店,总比后面被赊账拖垮的好,也就不会追账几年无果气坏了身体。
不过她要怎么劝服人关店还得仔细想想。
毕竟全家指望着这门生意养家的,前期投入了不少心血,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除非是……有了更赚钱又稳妥的方法。
林钦快速地吃完饭,放下碗筷说:“姨,我回去了。”
“她这是怎么了?你知道吗?”
等着人走后,刘秀萍问旁边的儿子。
这孩子今天说得话能赶上从前半个月的量了。不过转念一想,开朗点也不是坏事,这才稍稍放心。
“我也不知道。”李志杰边吃饭,边含糊的说。
心里却想着还能怎么样,还没考好打击太大了呗。
林钦把钥匙插入锁孔,推开了门。
房子虽然陈旧却干净整齐。
她看到了后面那套被拍卖出天价的乌木家具,不过这会儿,她没耐心去欣赏。
林钦把屋子翻了个遍,半个小时后,她手撑着下巴,看着摆在桌子上的钱。
纸票,硬币加起来一共有四块九毛八分钱。
来回数了三次,不会有错了。
……
所以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车有房有社会地位,然后一个回笼觉就回到解放前?
只剩下一张满是胶原蛋白的脸。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拮据到这种地步。
林钦边感叹边把自己全部身家收起来,她一个不小心,硬币掉了一地。
林钦:“……”
非常有画面感地阐述了什么叫“穷得叮当响”。
第3章
林钦把她的身家财产——四块九毛八分,妥帖地收进了随身的布包。
这笔巨款得好好收着,丢了就真变成穷光蛋了,虽然现在也没差太大。
她还是下定决心要赚钱,虽然这张漂亮的脸能让她觉得安慰,但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而且要越快赚到越好,林钦担心会在事情来临的时候,无力抵抗或改变,然后重蹈陆静然的覆辙。
有钱会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林钦最近白天都在刘秀萍的店里帮忙,刘秀萍不让她进厨房和收拾桌子,她就帮忙递茶水和收钱。
“对不起,我们不赊账。”
男人在听到说“不赊账”想反驳,抬头看到人,喉咙的话卡壳了。
眉眼弯弯,怯生生的眼神,让人觉得对她说话声音大了都不应该。
男人在漂亮的姑娘面前会比平时更爱面子。
十七岁的陆静然已经亭亭玉立,哪怕不打扮就能吸引视线停留。
“我给钱,你多大了啊?”
“谢谢大哥,我还在读书呢,明年高考。”
陆静然送走了这桌人,前面公共电话的老板就急匆匆来叫人。
老板嗓门大,众人都顺着声源都看过来,这个年代接电话都靠公用电话老板喊人,也不讲究什么隐私。
“陆静然有你电话,快去接!”
“就去就去。”林钦把钱放抽屉里,跟上人的脚步。
终于等到回信,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
九零年代初,整个社会物资都很匮乏。
市里也才开一家小商场,货物紧缺,想要在小镇上想做什么生意就更加难了。
林钦要赚钱,就要走出去。
现在的大体环境相比前面的十几年要轻松了很多,货币开始流通,吃饭不用凭粮票,也很少有“投机倒把”罪,商品流通带动社会的发展。
资本积累的时期,社会上大多数人贫穷,但是发财的机会很多。
这会儿稀缺经济和信息不对等,只要有供给就有钱赚。
等再过个几年,信息也互通发达了,就没有这么容易赚钱!
很多后人感叹自己没生对年代,九零年初去深圳摆地摊的人,都成了千万富翁,生不逢时。
其实这样想很不公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放弃铁饭碗,背井离乡去做生意是要背负很大风险,很少人能有这个勇气。
各方面也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条件。
当时很多人南下都进了工厂,一个月能稳妥到手几百块更加放心!不用担做生意的风险,这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坐在路边大爷都能看得出这是个机会,这就已经不是机会了。
所以抢占先机很重要。
林钦好歹是几十年后的人,清楚这段历史的发展,心里算是有底。
几十年后,陆静然被判无期,再无翻身可能,来看她的人寥寥无几。
其中有这么一位老人。
陆静然的外公除了有个弟弟,还有个远嫁的妹妹宋玉芳。
在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宋玉芳会远嫁就是因为夫家彩礼给的高,交通不发达,很多人远嫁一辈子都难再见面。
宋玉芳在自己大哥死的时候打电话回来过。
她知道二哥做的事后很气愤,但一个远嫁的女儿哪里管得了这些,有心无力罢了。
宋玉芳当时还寄了二十块钱回来,并且留了号码。
她自己有家庭,这是她力所能及最大的帮助。
那二十块没有到陆静然母女的手上,几十年后,老太太探监提到这件事,穿着囚服的陆静然一脸茫然。
少年时期的陆静然恨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