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孙之獬的提议,舒布鲁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大金国最欢迎的,就是孙之獬这样的人。看孙之獬的行动,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范文程。只要自己将他牢牢的抓在手上,加以利用,不怕自己无法壮大起来。田横岛实在是太小了,要找一块比较大的落脚点,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族人。在辽东,对皇太极不满的人其实还是挺多的,只要有机会,他们不介意另外寻觅地方过日子。

关键是,这个落脚点,一定要选好。

目前看来,浮山城很不错嘛!

上次弄伏等人不幸的死在浮山城那边,舒布鲁对浮山城已经是恨之入骨,只是,那时候的机会还没有成熟,他没有采取报复行动。现在,机会来了,他发誓,一定要将杀死弄伏的人,用最残忍最冷酷的法子杀死。凌迟算什么?这个世界上,比凌迟更厉害的刑罚多的是。

那个叫什么张准的人,一定要让他最先品尝到比凌迟更可怕的痛苦!

敢和大金国作对?看你怎么死!

“把木各答叫来!”

舒布鲁恶狠狠的叫道。

他要将浮山城夷为平地,让所有人都看到,他舒布鲁,绝对不是吃干饭的!

浮山城里面的所有人,都死定了!

※lt;ahrefw。》起点中文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155章 弹压流言蜚语

鞑子第二次入塞的流言蜚语,给浮山城带来了相当的混乱。

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到处传播,谁也不知道真假。浮山城的气氛,出现了一些紧张。就连杨凯德、陈国喜、毛三爷等老人,对于鞑子的大军南下,都是相当的忌惮。他们是深知鞑子厉害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还存在有对鞑子的恐惧感。在辽东前线,他们对鞑子的战斗力,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对于鞑子的入塞,老人们都表示相当的悲观。

山西、北直隶遭受袭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可怜这两个地区,五年前才刚刚遭受过惨无人道的蹂躏,元气根本还没有恢复过来。没想到,鞑子又来了。相信这一次鞑子到来,这两个地方,将被彻底的摧残。就是山东,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幸免。鞑子如果在山西和北直隶抢不到足够的物资和人口,肯定会继续挺进山东的。从北直隶到山东,乃是一马平川,非常适合鞑子骑兵的行动。而且。就算鞑子这次未必会打到山东,但是,下次呢?下下次呢?

当天夜里,张准就感受到了鞑子入塞带来的沉重压力。

最先开始有所反应的,是刘航、王铭宇、侯山平、杨立仁、刘宝玉等人。对于鞑子入塞,他们几个,都显得相当的忐忑不安。尽管他们没有说出来,张准还是感觉到了。五人都显得心神不宁啊!同时,以前热闹的浮山城,也变得冷清起来。上街购物的人少了,商店的老板,都在清点物资,做好撤离的准备。夜色才刚刚降临,街道上已经是空无一人了。

第二天,浮山城里面,各种各样的流言继续满天飞。张准看到马轶收集起来的各色流言,也情不自禁的苦笑一声,深深佩服广大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有些流言的确是非常的离谱,可是相信的人还真不少。有的说,鞑子已经打破了北京,皇帝已经跑路了。还有的说,鞑子已经攻破了东江镇,即将渡海南下,进入山东。甚至,还有流言说,鞑子已经从朝鲜上船,准备渡海攻击山东。总之。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耗子那边送来的消息,显然更加的不乐观。鞑子其实应该尚未越过京师,但是,已经有流言,说山东德州一带,发现了鞑子骑兵的踪影。一时间,山东各地,都是人心惶惶。浮山城尽管换了新主人,依然不能例外。毕竟,山东和辽东,仅仅相隔一个渤海,不断的有汉人从辽东逃出来,在山东地区落脚。他们带来鞑子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将对鞑子的恐惧感,也传染到了身边的人。因此,除了辽东、北直隶、山西三个地区之外,对鞑子的动静最关心的,就是山东了。

这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电台。甚至没有电报,什么消息都是口头传播的。本来大明朝有相当发达的驿站系统,可是为了节省每年三十万两白银的费用,被崇祯皇帝下令裁撤了。崇祯的这个决定,除了导致下岗工人李自成发飙之外,还使得大明朝各地的消息传播,处于停滞状态。从山海关往京师送个加急文书,都要两天两夜。等京师接到急报,那边早就黄花菜都凉了。

口头传播信息还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以讹传讹,消息严重失真。按照现代的信息传播60%的理论,一个信息只要口头传递五个人以上,内容就基本上变样。何况是这些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流言传播?在这纷纷繁繁的流言中,谁也不知道哪个流言是真的。按照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很容易相信最夸张的那一个。

鞑子已经入塞半个月的时间,官府始终没有贴出具体的告示说明情况。结果,谣言自然是越传越厉害。事实上,来自后世的张准,相当清楚,鞑子的第二次入塞,其实兵力不足四万人,其中有一半是蒙古人。鞑子攻击的重点是大同、宣府一带,目的主要是抢掠人口和财物,并没有袭扰京师的计划。至于攻下京师什么的,更是胡说八道。鞑子攻破了东江镇,要渡海南下,也是荒诞之至。

然而,这样的实情,在这样慌乱的情况下。又会有多少人相信呢?张准自己,又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所说的一切,才是真的呢?张准忽然发现,面对这种历史大事,自己根本没有干预的能力。不过,就算干预不了历史大事的发生,最起码,在浮山城这一亩二分地,他要尽可能的消除这些流言的影响。

受到鞑子入塞影响的,还有杨锐锋主管的精盐生意。由于外地有大量的难民涌入山东地区,山东各级官府,不得不在很多地方,设置了关卡,拦截这些难民。结果,孙维娜的精盐销售网,同样受到了拦截,出货量大大的减少。幸好,黄四郎和郭明泰那边的销售渠道,没有受到影响。杨锐锋于是开足马力,为他们两个生产精盐,收入方面总算是没有减少。

鞑子的这次入塞,谁也不知道要持续多长的时间。但是想来两三个月肯定是有的。在没有抢到足够的人口和物资之前。鞑子不会轻易的离开。由于内地的明军深深的忌讳鞑子的战斗力,因此,肯定不敢干涉鞑子的抢掠行动。换言之,鞑子愿意逗留多久就逗留多久,什么时候他们心满意足了,才会离开。幸好张准开辟了精盐的第二条销售渠道,否则,这一两个月,收入都要大受损失。

随着鞑子的入塞,在很多地区,爆发了相当规模的混乱。这些混乱随后又发展成为暴*。暴民们打家劫舍。抢夺财富,无所不作,无所不为。当地的官兵纷纷出动,对暴民进行镇压。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是被抓到的,自然是杀无赦。结果,兖州府一带,着实是杀了不少人。但是,官兵杀人越是凶狠,民众的反抗情绪同样越是激烈。有传言说,闻香教已经准备好了,即将在山东发动大规模的起义。

闻香教自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始终是山东地区的头号隐患。山东巡抚朱大典、登莱巡抚杨文岳等,接到闻香教可能发动起义的信息,都是紧张得不得了,下令各地严加弹压。莱州府一带,莱州守备李成栋也接到了相关的命令,严密弹压闻香教。这个消息对于张准来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因为,李成栋要弹压闻香教,自然没有兵力配合鞑子来偷袭浮山城了。不过,这些流言蜚语要是不遏制下去,始终是个隐患。

“召集生夏宗的所有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张准沉声说道。

他要通过生夏宗,将民众动荡不安的情绪压下去。同时,他要借机将民众们动员起来,全民皆兵,时刻防备田横岛鞑子的偷袭。相信这次鞑子入塞,对田横岛的鞑子,同样是个不大不小的刺激。在北面鞑子大部队袭掠的同时,田横岛的小股鞑子,肯定会忍不住出来袭掠的。而他们袭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浮山城。上次有十三个鞑子死在自己的手中,舒布鲁要是放过自己,那真的是可以立地成佛了。

“既然敢来,我就敢装你的口袋。”

张准在内心里微微冷笑。

生夏宗的成员。很快聚集。

可以看得出,鞑子的这次入塞,对所有成员的触动,都是相当大的。毕竟,山东距离北直隶真的不是很远,鞑子骑兵随时都可以南下山东抢掠的。如果京师失守,又或者是山海关前线失守,鞑子控制了京师和北直隶,那么,鞑子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山东。在座的每个人,可不愿意被鞑子掳去,剃光了头发,拖一条长长的辫子,给鞑子做奴隶。

“最近,有很多流言,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鞑子已经攻破了京师,皇帝已经跑路了。”

“有的是,鞑子已经上船了,随时会在山东登陆。”

“有的说,鞑子骑兵已经出现在德州的附近!”

“对于这些流言,我只有一句话!”

“扯淡!全部都是扯淡!”

张准语调铿锵的开场白,让所有人都精神为之一振。

“鞑子不是神!鞑子也是人!他们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鞑子第二次越过长城南下,我们要理性的看待!”

张准在会议上,根据来自后世的资料,详细的分析了鞑子入塞的各种可能,对所有的流言,都进行了有力的驳斥。由于掌握了充分的资料,张准的分析,显得有理有据。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生夏宗成员,都慢慢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下,张准的分析,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鞑子的兵力最多四万人!”

“鞑子不可能攻破京师!”

“鞑子的目的,只是抢掠人口和物资!”

“鞑子不可能渡海南下!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张准反复强调以上几点。

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将每个人的反应,都收于眼底。令他觉得比较满意的是,尽管大家对鞑子都有一种隐藏的恐惧感,觉得鞑子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难以战胜。但是,并没有人被恐惧感吓得退缩。没有被鞑子吓倒,这就是好现象。

第156章 孙之獬要玩花样?

“鞑子会不会打到山东?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无论鞑子会不会打到山东,我们从现在开始,都要全面做好迎战的准备!有备无患,我们只有将自己充分的武装起来,才能应对一切的危机!”

“我的态度很简单!无论是鞑子打过来,还是别人打过来,只要是想对我们不利的!我们坚决反击!任何人想要抢夺我们的胜利果实,我们都要和他拼命!”

张准用力的挥舞着自己的双手,铿锵有力的说道。

“拼命!”

“没错!拼命!”

“就算是鞑子杀过来,我们也和他拼了!”

在张准的激励下,生夏宗的成员,纷纷鼓起勇气表态。

在众人激动的情绪中,张准迅速的统一了思想。他要求生夏宗的每个成员,都要努力的遏制身边的流言传播。同时,对于那些故意传播流言,唯独天下不乱的,要坚决打击。护卫队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任何别具用心的人,都会被抓起来。

随后,生夏宗贴出告示,正式辟谣。这是张准口述,薛凝影负责书写的告示。上面对鞑子的兵力。可能攻击的地域,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同时,张准保证,一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好每个人的安全。告示贴出去以后,民众不安的情绪,总算有些回落。但是,对于鞑子的恐惧,还是没有完全消除。

张准于是决定,举行一次公开的大型的诉苦大会。

诉苦大会的主要内容,就要揭发鞑子的罪行,激发所有民众对鞑子的愤怒。恐惧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但是,愤怒可以有效的将恐惧遏制下去。一个充满了仇恨的人,自然不会畏惧任何的对手!浮山所有不少人都遭受过鞑子带来的苦难,现在,张准要他们,将心底里的苦水,都全部倾泻出来!

两天后,诉苦大会正式召开。

这是一次超过四千人参加的大会。护卫队的训练场,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人头。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乳臭未干的婴儿。有拄着拐杖的伤残,有抱着娃娃的妇女。薛知蝶、薛凝影姐妹,也都在其中。薛凝影还负责记录一些特别的发言。

杨凯德拄着拐杖首先上台,讲述自己在辽东的苦难。他当年在辽东,和鞑子战斗了足足四年的时间,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头。张准的父亲。张老实,就是在一次和鞑子的遭遇战中,不幸战死的。说起当年在辽东的经历,老人家真的是老泪纵横,情难自禁。下面听着的民众,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喉咙被堵塞了,不吐不快。

随后,陈国喜、毛三爷等去过辽东前线的,又或者是从辽东逃出来的,都纷纷登台诉苦。每个人在辽东都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品尝过鞑子带来的不同的痛苦。他们的发言,让下面的人,浑身上下都憋了一口气。如果这时候有鞑子出现,他们一定会蜂拥而上,将鞑子打成肉酱的。

这次的诉苦大会,非常的成功。

就连薛知蝶这样的女人,都被感动的流下眼泪来。

民众们的愤怒,被成功的激发起来。

“杀鞑子!”

“杀鞑子!”

“杀鞑子!”

全场不断的回荡起响彻云霄的吼叫。

诉苦大会以后,张准颁布法令,要求全民皆兵。准备坚决抗击鞑子可能的攻击。

按照张准的意思,除了虎贲铳之外,其他的武器,都全部发放下去了。张准命令,要求以武工队和游击队为骨干,每个屯的青壮年,包括壮年妇女,都组织起来。如果有必要,随时可以拉上战场。

大战的气氛,越来越浓郁。

浮山所的每个人,都从害怕鞑子的出现,变成了期待鞑子的出现。

只要鞑子一冒头,等待他们的,将是迎头痛击。

……

转眼就是七月下旬。

经过加班加点的生产,护卫队终于全部配备了虎贲铳。所有的小队,也全部齐装满员了。根据五五制的编制,护卫队目前总共有四百五十名的士兵,加上各级军官在内,总兵力超过五百人。有了齐装满员的队伍,张准对鞑子的袭击,就有信心多了。

在拿到了真正的虎贲铳以后,护卫队的战士,展开了夜以继日的训练。在训练场上,即使是深夜,依然可以听到砰砰砰的枪声。每个战士,都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尽可能的训练自己的装弹速度和射击水平,尤其是那些新战士,训练更加的刻苦。不用张准多说什么。他们自己都明白。一旦和鞑子相遇,虎贲铳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如果不能全力发挥虎贲铳的杀伤力,等待他们的,只有战死的下场。

“鞑子不死,你死!”

“你不死,鞑子死!”

张准冷峻的说道。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让所有人都浑身一凛。

当初和鞑子交手过的老战士,对张准这两句话,自然是深有体会。在战场上,即使只有一丁点儿的疏忽,都有可能被鞑子一箭射死。当日一个鞑子的弓箭手,就连续射死了三个护卫队的战士。那一幕,很多老战士现在都记忆犹新。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只有先出手干掉对方。

张准的战斗风格,向来都是先发制人的,此刻也不例外。

仅仅是两三天的功夫,护卫队就被他训练的嗷嗷叫。在高强度的训练下,不少战士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宁愿直接上战场去和鞑子拼命,也不愿意接受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然而,张准只是冷冷一笑,继续加大训练的强度。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苦排在死的前面。不是没有道理的。

独孤猎、方贺、张凌云、刘栋等人,都是表现比较出色的战士。因此,张准在指点别的战士训练时,还特别关照他们几个的训练。独孤猎是猎人,有射击的天赋,有潜力成为狙击手。事实上,这家伙一击必杀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方贺、张凌云、刘栋等三人,综合水平都不赖。他们对于毛主席军事思想的理解,显然要比其他人更加深刻一点。相对于独孤猎这样的狙击手而言,他们三个。更加容易成为军官。

七月二十五这天早上,张准接到杨伟国报告,说是有使者求见。

“使者?”

“哪里来的使者?”

张准狐疑的问道。

杨伟国说道:“他自称是莱州府派来的?”

张准越发的狐疑:“莱州府?”

莱州府?

孙之獬?

这位知府大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派遣使者到来,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张准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是不是林仁杰?”

杨伟国说道:“不是林仁杰,他自称姓孙。”

“不是林仁杰?”

张准缓缓的自言自语,眉头不经意的紧锁起来。

孙之獬在这个时候派人到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招抚?肯定不是。孙之獬不可能招抚自己,他没有那个权力。浮山所是属于卫所的管辖范围,属于都司系统,和知府不相干。就算要招抚,那也应该是鳌山卫指挥使赵寅英,又或者是都司出面。既然不是招抚,那就是玩花样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招抚的可能。如果孙之獬受了登莱巡抚又或者是山东巡抚的委托的话,同样有招抚的权力。现在鞑子在大同、宣府一带闹得非常的厉害,或许朝廷又有什么新的上谕发布。又或者是,孙之獬想要招抚自己,然后要自己以勤王的名义上京,让自己离开浮山城,然后在半路动手,将自己清理掉。嗯,就算不清理掉,肯定也会派遣自己和鞑子遭遇,让鞑子干掉自己。

借刀杀人,本来就是文人最喜欢的手段。

孙之獬到底要玩什么花样呢?

“刘吉祥!”

张准忽然叫道。

“到!”

刘吉祥急忙从外面进来。

“帮我将墨煜找来。”

张准吩咐说道。

刘吉祥答应着去了。

墨煜刚好在浮山城。这小子拿到了第一笔的银子,忍不住就有些大手大脚,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意思。刚好伊立涛已经到了灵山卫,接手了那边的情报工作,墨煜就更加有理由在浮山城这边消磨时光了。反正,他的收入,是和灵山卫的投奔军户数量挂钩的。他自己不想赚钱,张准也不会强求。

不过,必须承认,这小子的确是有些口才。在极短的时间,就有上千的军户,被他从灵山卫忽悠到了浮山所,大大的充实了浮山所的人口。以后这小子不贩卖人口了,做个外交使者,也是不错的选择。张准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可以滔滔不绝的说上半天,却没有附带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就跟后世的外交官似的。

最新的人口黄册显示,现在的浮山所,总人口已经突破一万五千人大关了。虽然和即墨县、鳌山卫、灵山卫相比,人口还是很少,却已经是不错的开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涌入到浮山所地面。只要有人,就有劳动力,就有生产力。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人力是非常宝贵的。

墨煜很快就被找到。

杨伟国找到他的时候,这家伙正在浮山城新开的青楼外面徘徊呢。他想进去好好的嫖宿一番,但是手上的钱,都已经被喝酒,招呼猪朋狗友花光了。说起来,这家伙吃喝赌样样来得,就是嫖这方面,好像还有点节制。

第157章 果然是烟幕弹

墨煜来到千户官厅。还以为张准要责问他去青楼的事情,内心忍不住有点忐忑不安。他其实从来不怕其他人,甚至连王小姐的鞭子都不怕,唯独在张准的面前,有些紧张。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概是过度忌惮的缘故。他有些七上八下的问道:“大人,你……找我?”

张准懒得管他的那些龌龊事,直接说道:“嗯,我找你,让你帮我办个事。”

墨煜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追究责任,别的都好办。他急忙说道:“大人请吩咐,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办到的。”

张准说道:“我决定授权你,负责招待来自莱州府的使者,”

墨煜微微有些惊讶,却很快冷静下来,沉吟着说道:“大人的意思……”

张准大手一挥,爽快的说道:“费用你自己看着办,该花的就花。目的只有一个,套出他的真实底线来。”

墨煜沉吟着说道:“大人怀疑对方根本没有招抚的诚意?”

张准点点头。

墨煜还是有点脑子的,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没错,张准的确是怀疑孙之獬根本就没有招抚的诚意。派遣这么一个使者到来,纯粹是忽悠自己的。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对方浪费口水,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派人来忽悠我,我也派人忽悠你,看谁忽悠谁!

对于这样的任务,墨煜大感兴趣。跟别人磨嘴皮子,忽悠对方,要比拉人头爽多了。这绝对是他的强项。他当即说道:“大人看我的表现吧!我一定连那小子的祖宗十八代的糗事都打探出来。”

张准当即让人将莱州府的使者请进来。

莱州府派来的人物,自称孙灵锦,乃是莱州府的一位推官。明朝的推官,乃是正七品的职务,掌理刑名、赞计典,相当于后世的地方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兼审计局长。这个孙灵锦,看外表,就知道是个玲珑剔透的人物。如果说耗子仅仅是个外号的话,真正的耗子,乃是孙灵锦这样的人物。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实在是太灵活了。

孙灵锦率先向张准行礼,并送上莱州府知府大人的友好问候。

张准心想,孙之獬要是会真心实意的问候自己,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白沙河一战,自己弄得孙之獬狼狈不堪,素来倚仗的盐丁,损失一空。听说现在的知府大人,日子不太好过,连赵寅英都敢直接给他脸色看了。他不动声色的说道:“孙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原谅。”

同样送上对知府大人的友好问候。

孙灵锦急忙客气一番,代替孙之獬表示感觉。

两人明知道这些都是废话,脸上却都是真诚无比。

张准随即介绍了墨煜的身份:“这位是我的全权代表,招抚的事情,就由他代表我,和孙大人洽谈了。孙大人既然来到了浮山城,就不要客气,将这里当做是莱州府一样就可以了。墨煜,你一定要好好的招待孙大人,切切不可失了礼数。”

墨煜当即和孙灵锦招呼起来。

他本来就是个游手好闲,靠嘴皮子混饭吃的人物,这等磨嘴皮的功夫,自然是不在话下。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和孙灵锦称兄道弟了。看他们亲热的样子,简直是恨不得立刻斩猪头,烧黄纸,当场结拜为兄弟。

很快,墨煜就将孙灵锦给热情的拉走了。孙灵锦本来要跟张准说些什么,嘴巴几次都张开了,却始终还是架不住墨煜的热情,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糊里糊涂的离开了千户官厅。结果这一去,就没有回来。

张准暗自感叹,当真是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这个墨煜,还真是个另类。希望墨煜能够打探到那小子的底线,看看孙之獬到底要玩些什么花样。如果孙之獬的确是在忽悠自己,那么,自己就要小心了,鞑子的偷袭,极有可能马上到来。说起来,孙之獬这个混蛋,为了让鞑子的偷袭顺利得手,还真是不遗余力啊!他难道是要学范文程吗?

第二天,墨煜就来找张准了,颇有些自得的汇报自己的工作:“大人,小的已经基本摸清楚了,孙灵锦的主子,根本没有给他什么底线。反正无论大人说什么,他都勉强推辞一番,然后答应下来就是了。”

张准沉声说道:“好!”

果然是好手段。

当真是消遣老子来着。

张准想了想,又说道:“姓孙的什么时候走?”

墨煜说道:“后天。”

张准沉吟片刻,深沉的说道:“你继续和他虚与委蛇,尽量打探到更多有价值的消息。嗯,对了,你不妨旁敲侧击的问问他,田横岛,鞑子之类的事情,看他知道多少。不过。不要引起他的警觉。”

墨煜得意的说道:“大人请放心。这小子就是个骚包,在清风阁找了两个姑娘,用了几两银子,他就什么都说出来了。我看他的样子,多半不是孙之獬的亲信,纯粹是被派来干苦差的,连女人都没见过似的!”

张准提醒说道:“你小心不要被他套你的话。”

墨煜答应着去了。

张准忽然又说道:“你一会儿叫他过来,我有话说。”

墨煜点点头,转身出去。

很快,孙灵锦就到来了。

张准淡淡的说道:“我们浮山城的军户,有意入京勤王,不知道知府大人有什么指示?”

孙灵锦神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习惯性的说道:“这入京勤王,是鳌山卫的管辖……”

张准点点头,挥挥手。

墨煜于是拉着孙灵锦出去了。

孙灵锦浑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张准是什么意思。张准叫自己来,就是为了问这么一句话?自己的回答,好像没有错啊!率军入京勤王,的确是都司系统的事情。

张准又慢慢的开始踱步。

孙灵锦的回答,让张准相信,他的到来,的确是在敷衍其事。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他都没有丝毫的权限。哪怕是不着边际的入京勤王。他都习惯性的推得一干二净。孙之獬在这个时候,派人来和自己谈判,却又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释放烟幕弹,降低自己的警觉度。如果自己真的以为可以招抚成功,肯定会放松警惕的。到时候,敌人突然杀出……

“钟无影!”

张准沉声叫道。

“到!”

钟无影急忙进来。

“帮我将杨致远叫来!”

张准大声叫道。

钟无影答应着去了。

杨致远很快到来。

张准让他坐下来,开门见山的说道:“两天后,鞑子极有可能从海路偷袭浮山城。”

杨致远微微一惊,随即冷静下来。

张准跟着说道:“但是,这只是我的推测。情况还不能完全肯定。”

杨致远立刻说道:“大人要我做什么?”

张准沉稳的说道:“我要你带领第一协的全部战士,提前做好战斗准备。接到命令,立刻埋伏在毛家屯的四周,守株待兔。如果鞑子从毛家屯上岸,你们张开口袋,放他们上岸来。我带领其他战士,从西侧插入,切断他们的退路,一举歼灭之。”

杨致远思索片刻,有些担心的说道:“那……毛家屯的民众……”

要在毛家屯设置战场,必须要将毛家屯的民众迁移,否则,弹丸横飞,肯定会伤及无辜的。虎贲铳不是普通的火枪,威力太大了,射程也很远。但是,毛家屯的民众可不少,要将这些民众全部撤离,却又不能引起太大的动作,的确需要耗费一点功夫。要是动作太大,让鞑子提前得知风声,他们可能会改变进攻路线的。

张准沉重冷静的说道:“从明天开始,他们会暂时秘密的离开几天。”

其实,张准不能完全确定,鞑子会不会真的从毛家屯登陆,袭击浮山所。但是,反常即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