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还能端着火枪瞄准目标。这就是差距。

这样的差距看起来不太明显,却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做到的。单单是依靠两条腿”从南京城一路跑到溧水还能继续战斗的,除了朱雀军团的士兵,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做到了。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郑成功急忙举起双手,大声的叫道:“我是郑成功,我要求见张准!我要求见你们的都督大人!”

带头的虎贲军军官命人上来,将郑成功的身上彻底的搜查了一遍,将他身上的所有物品,都全部拿掉,然后将他的双手捆绑起来押送着往回走。不久以后,他们就遇到了南下的军团长尹风毅。

尹风毅上下打量郑成功片刻深沉的说道:“你是郑成功?”

郑成功急忙说道:“我是郑家的大公子,我要求,和你们的都督大友会面。”

尹风毅脸色阴沉的说道:“你要和我们都督大人会面?”

郑成功期待的说道:“正是。”

尹风毅冷笑一声,断然说道:“对不起!都督大人没时间见你!”

不等郑成功说话,一挥手,凛然说道:“拉一边去!毙了!”

张准给他的命令,抓到郑成功以后,可以就地处理。尹风毅的理解,非常的简单,所谓的就地处理,就是就地清理。

张准既然有这样的意思,他就不假思索的执行了。

为什么张准要下这样的命令,尹风毅懒得去推测。但是,有心人还是能推测到一些的。郑成功太年轻了,没有受过什么打击,他的报复心理,肯定会很强的。这样的人,留着太危险,必须除掉。

听到尹风毅的命令,郑成功顿时大骇,急忙叫道:“你!你不能杀我!我是郑家的大公子,我要求和你们谈判!”

对方竟然要枪毙他,的确出乎郑成功的意料之外。他本来设想,只要自己在战场上没有被乱枪打死的话,落在张准的手里,最多是成为和郑家舰队谈判的筹码,小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眼前的残酷现实,却是虎贲军不由分说,就要取他的性命!

无论郑成功如何的吼叫,尹风毅都不为所动。他冷冷的挥挥手,示意执行命令。两个虎贲军士兵,将郑成功摁倒在地上,一个虎贲军士兵,将火枪顶在他的后心位置,然后面无表情的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沉闷的枪响传来。

郑成功感觉自己的眼前,好像什么东西破碎了,跟着一片的漆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两个虎贲军战士松开手,郑成功就扑倒在草丛里面,一动不动了。

尹风毅冷笑一声,挥挥手,沉声说道:“走!”

虎贲军的大部队,继续向杭州方向挺进。





第962章 虎贲军第一远征军团,准备登陆日本!

北直隶,天津卫。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的映照在院子里,在枣树的周围,留下长长的影子。院子里的枣树,已经被采摘一空了,枝条上的叶子,也已经残留不多。时不时的,有一阵阵的北风吹来,将仅存的几片叶子,吹得秫秫发抖。

早上起来,张准就在院子里锻炼身体。院子里的景色,看起来有些破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事实上,整个北直隶,都给张准一种破败凄凉的感觉。即使是没有被鞑子糟蹋过的天津卫,也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被鞑子蹂躏过的地区了。

有关北直隶的重建计划,在高弘图和张慎言那里,一直都没有获得通过。最主要的原因,是需要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以虎贲军目前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宏伟的计划。与其将大笔的资金投放在北直隶,还不如投放在其他的地方。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三五年时间里,北直隶的大部分地区,都要保持现状。

郝林勇和杨千强两人,也都在旁边跟着张准操练。他们两个,这几天一直都在天津,和张准商量进攻京师,经略整个山西的事情。在虎贲军的未来进攻计划中,北直隶和山西的战事,主要是他们两个负责了。青龙军团到达北直隶以后,更多时候是充当总预备队的角色,暂时不会投入到战争里面。

其实,局势发展到现在,京师已经是虎贲军的囊中之物,傻瓜都知道,没有丝毫的悬念了。就算是京师三大营的指挥官曹化淳,对于防守京师,也是没有任何的信心了。

有确切的消息显示,崇祯皇帝的先遣部队,已经离开了京师,前往大同府。估计,在到达大同府以后,会迅速的转往太原府,然后经过西安府,汉中府,一路到达成都府。至于崇祯皇帝本人,估计也会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悄悄的离开京师,前往大同府。

虎贲军之所以按兵不动,其实就是给崇祯皇帝一个跑路的时间。对于这个朝廷的皇帝,虎贲军政务部的很多高层,都是存有一丝的恻隐之心的。毕竟,他们原来都是崇祯皇帝的属下,他们是不愿意看到,崇祯皇帝,死在张准的手里的。

其实,虎贲军的高层,一直都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高弘图、张慎言等人为首的温和派。他们主张将崇祯皇帝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来就算了,没有必要取他的性命。崇祯皇帝或许不是一个好的皇帝,做一个普通人还是可以的。这也是懿安皇后张嫣努力争取的目标。

另外一种,就是以杨致远、郝林勇等人为首的鹰派了。他们都主张,既然要反,那就彻底的反了,一定要将朱家皇室,都全部赶尽杀绝,不留后患。这种主张,比较血腥,比较野蛮,却也是王朝更替中的常见做法。新的王朝,对旧的王朝,肯定是要赶尽杀绝的。

张准自己,其实并没有定论。对于他来说,崇祯皇帝死不死,其实都无关紧要。只要他代表的那个阶层,都已经被消灭了,以他的本事,掀不起大风大浪来。不过,要是崇祯皇帝顽冥不化,死不悔改的话,张准也不介意给他一刀。

崇祯皇帝既然决定跑路了,京师的权贵们自然早早的就脱逃了,京师三大营自然也跟着跑了。目前的京师,已经是乱糟糟的,只要是有能力的,又担心受到虎贲军处置的,都纷纷逃跑了。跑得吃一点的,都担心虎贲军会马上杀入城来。

虎贲军的白虎军团,还有其他部队,都陈兵在京师的外围,只要张准一声令下,就可以进入京师。同时,在辽东,青龙军团、龙骑营、虎骑营、豹骑营等部队,都在迅速的向关内转移。如此之多的部队,集中在京师的周围,难怪京师内的达官权贵,都提心吊胆的。

到崇祯十年的十一月,辽东的事情,基本上是告一段落了。皇太极已经死了,代善、济尔哈朗、范文程等人,也都被处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大箭以上级别的鞑子。对于他们,张准已经不关心了。他们的命运,自然有人民委员会去处理。估计以各族人民对鞑子的仇恨,他们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残余的鞑子,将会迁徙到遥远的美洲大陆,去和印第安人,还有各国的殖民者,抢夺生存的空间。在明年的夏天,他们就会在虎贲军的监督下,从赫图阿拉出发,向着遥远的美洲大陆进发。

蒙古大草原的战斗,还在继续,暂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不过,科尔沁部落显然是要湮灭了。这是他们死心塌地的依附大金国的代价。在科尔沁部落灭亡以后,蒙古大草原,将进入真正的三国鼎立的态势。这对于虎贲军来说,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虎贲军有三个主要的进攻方向,

第一个,乃是京师。

显然,京师已经没有大的战事。崇祯皇帝只要前脚离开京师,虎贲军后脚就会进入京师,掌控这座古老而年轻的都城。虎贲军的事业,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对于舆论的朝向,对于民心的向背,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不过,这里提到的京师攻略,其实只是整个战略的一小部分。事实上,虎贲军的京师攻略,包括占领整个北直隶和山西,同时在长城一线布防。简单的来说,就是控制整个北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衡量。虎贲军之前,已经控制了北直隶的大部分地区,对北直隶的渗透力,还是比较得力的。但是,对于山西,就完全陌生了。

为此,张准专门派遣部分人员,越过真定府,出现在井陉关的附近,对山西进行试探性的佯动。结果,山西的大户人家,纷纷难逃,向着陕西逃窜。张准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只要崇祯皇帝离开山西,虎贲军就会尾衔而至,控制整个山西。

第二个,就是日本。

有情报显示,日本幕府,在经受了虎贲军的打击以后,正在密锣紧鼓的组建更多的军队,试图和虎贲军展开真正的决战。这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关东平原,还是在京都的周围,都有大量的日本幕府军队集结。还有幕府军队,试图向出羽国和陆奥国发起进攻。

在佐渡岛的附近海域,也发现了日本海军的影子。尽管日本海军的实力不太强,和虎贲军的海军主力舰队相比,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但是,佐渡岛距离日本的本土很近,有利于日本海军作战。而虎贲军海军的主力舰队,又无法常驻佐渡岛。因此,佐渡岛的局势,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显然,不将幕府的军队彻底的打垮了,是绝对不行的。幕府控制着大半个日本的人口和资源。要将幕府军队打垮,就等于是将整个日本的军队都打垮。根据情报显示,幕府可以动员的军队,大约有三十万人左右。显然,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

为此,张准下令,所有的蒙古骑兵,包括敖特尔、哈喇慎、土默特三个部落的蒙古骑兵,总兵力大约是一万五千人左右,都全部向釜山港进发。按照张准的未来计划,他们将全部在日本登陆,加入到对付幕府军队的行列。

日本战役的总指挥,还是卢象升。他带领的部队,已经被命名虎贲军第一远征军团。第一远征军团的兵力,包括虎贲军的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还有李觉统帅的八千朝鲜禁卫军。加上一万五千人的蒙古骑兵,总兵力大约是三万人左右。

按照张准的估计,三万人左右的部队,在日本登陆,加上虎贲军海军陆战队的配合,应该可以和幕府军队一较高低了。幕府军队最缺乏的,就是骑兵,而虎贲军方面,恰恰最强的就是骑兵。蒙古骑兵在虎贲军骑兵面前,没有发飙的机会,在日本军队面前,还是可以炫耀一下的。

不过,这项计划暂时还没有来得及开展,主要是准备工作不太充分。三万人的登陆部队,数量相当的大,其后勤运输的任务非常繁重,各项的准备工作,都非常的繁琐。张准估计,在今年,是绝对不可能发起攻击了,等明年吧。

在前世,张准也没有组织过如此大规模的海上登陆,必须小心谨慎一些。在几百年前,因为风暴的关系,元帝国的远征军,还没有到达日本,就已经折戈了。张准当然不想重蹈覆辙。因此,有关第一远征军团,在日本登陆的事情,张准都是亲自过问的。

当然,和几百年前相比,虎贲军的这次登陆,有利条件还是比较多的。第一,有强大的海军协助。第二,有朝鲜的釜山港作为后勤基地。第三,在日本已经有一定的根基。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登陆日本的成功率,还是可以保证的。

此外,涉及到日本攻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打垮郑芝龙的势力。众所周知,郑芝龙和日本幕府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日本幕府的海上安全,就是郑芝龙负责提供的。虎贲军想要顺利的在日本登陆,就要去掉郑芝龙这个隐患。

第三个,则是江南地区。

这个方向,大概是阻力最小的。江南地区,已经没有明军的主力部队。一些地方武装,根本不是虎贲军的对手。只要一个朱雀军团,应该就可以搞定了。

朱雀军团的主要任务,其实还是进攻福建,扫荡郑芝龙的陆上巢穴。郑芝龙的大部分家当,都在福建沿海。虎贲军从陆地上发起进攻,扫荡福建沿海,可以给郑芝龙重创。

“大人,郑成功死了。”

王时德忽然进来,在张准的身边,低声的说道。

“知道了。”

张准点点头,面无表情的说道。

对于郑成功的死,张准早就估计到了。他的命令是要前线就地处理,以尹风毅的性格,肯定是就地枪毙。只要郑成功被抓到,就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现在尹风毅报告,郑成功死了,他就是真的死了。

其实,郑成功死了,对虎贲军是有好处的。他被虎贲军杀了,有利于虎贲军进行未来的日本攻略。日本海军的战斗力,只能说是一般,在大海上,完全不是虎贲军海军的对手。日本攻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的阻止郑芝龙增援日本。

现在,虎贲军杀了郑成功,郑芝龙大概会两眼发红的,到处寻找虎贲军拼命的。既然郑芝龙要和虎贲军海军拼命,那就拼好了。将郑芝龙的舰队都打残了,他就没有增援日本的可能了。

“对了,你的师傅,在那边还好吧。”

张准关切的问道。

“还好。”

王时德急忙回答。

他的师傅,就是贺逢圣。王时德离开张准身边几个月,就是回去做贺逢圣的思想工作去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王时德终于是不负众望,成功的说服了自己的师傅,请他为虎贲军效力。

随着虎贲军控制区域的扩大,需要的高端人才,越来越多。贺逢圣的加入,对虎贲军来说,是大有好处的。贺逢圣弟子遍天下,这次过来,就带来了三十多名的得力门生。他的到来,还让湖广乃至是江南地区,都有更多的士子,投身于虎贲军的旗帜之下。

在当时的环境下,士子乃是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即使张准也是如此。他可以依靠一群泥腿子的军户起家,到处打打杀杀,成就霸业。可是,在治理内政方面,这些大老粗,显然是不行的。要是没有高弘图、张慎言、乔允升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臣子坐镇政务部,虎贲军肯定没有今天的成就。

外面又传来脚步声,却是王君宇来了。大家看他面带喜色,就知道是好消息来了。果然,王君宇兴孜孜的报告说道:“都督大人,崇祯皇帝离开京师了。”

张准长身而起,沉声说道:“走我们去京师”

第963章 紫禁城,你悄悄的走,我悄悄的来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

深夜的紫禁城,显得特别的安静。平时肆虐的风沙,仿佛都完全消失不见了。寂静的夜空,听不到丝毫的声音。没有风声,没有虫声,没有人声。仿佛,这里是一个完全和外界隔绝的地带。

这种压抑的沉静,让人的内心,觉得非常的不安。处身其中,就好像是处身于监狱的里面。你的一切,仿佛都不在你的控制当中。这样的感觉,的确会让人崩溃的。一旦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无论多么镇定的人,都无法淡定下来啊。

崇祯皇帝独自一个人,在黑暗的院子里徘徊。远远的看过去,他的身影,显得特别的瘦削。本来才二十多岁的他,脸庞看起来,却好像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了。他的脸色,的确是太憔悴了。他的身形,也的确是太单薄了,好像一阵风吹来,都会将他吹起来。

大明的国运如此的暗淡,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一日三餐,他基本上都是点一点,就算了事。王承恩就算想劝导,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劝说起。周皇后还在紫禁城的时候,情况还好一点。偶尔,周皇后还会指点御厨,又或者是亲自下厨,给崇祯皇帝做一些他能入口的东西,勉强满足他身体的需要。

但是,在三个月之前,周皇后已经带着几位皇子,还有田贵妃、袁贵妃等人前往蜀中了。她们离开以后,崇祯的胃口,就更加的差了。有时候,一天都不吃东西,脸色自然是一天比一天憔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崇祯有点自虐的意思。他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拯救大明,就采取自残的办法,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昔日还算完整安静的紫禁城,现在已经是一片的狼籍了。地面上,到处都是散落的东西。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也没有人来打理。大量的菊花,散落在庭院里面,也没有人清扫。菊花凋残的时候,应该是九月底,十月初。现在,都已经十一月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崇祯看到的,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这让他本来就非常阴暗的心情,显得更加的阴暗。他站在一堆的烂菊花的中间,低头看看破败的菊花,又昂首看看黑漆漆的天空,内心的抑郁,显得更加的严重了。

大部分的宫女和太监,都已经提前离开,这让偌大的紫禁城,显得格外的冷清。只有极少数人,还在紫禁城逗留。逗留人数最多的,应该要算锦衣卫了。他们逗留的原因,是因为崇祯皇帝还没有离开。为了保护崇祯皇帝的安全,他们必须留驻紫禁城。

以前,皇帝离开紫禁城,都要大张旗鼓的,要首先拜祭天地,然后告知祖宗。这一套的程序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你休想踏出宫门半步。离开紫禁城的时候,那浩浩荡荡的车队和护卫,至少要绵延十几公里。前锋已经到达了昌平,后面的队伍还没有离开京师呢。

可是这一次,崇祯实在是没有那个脸,去拜祭天地,去告知祖宗了。他准备静悄悄的离开,不让任何人知道。被迫要离开紫禁城,这本身已经是够丢脸的了,要是让列祖列宗知道,他会更加的丢脸。如果不是内阁和一群大臣拼命的劝说,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离开紫禁城,离开京师的。

本来,按照崇祯的性格,他是宁愿死在这紫禁城里面的,以死谢罪。可是,内阁的大臣都说,明国还有大半的江山,理论上还有力挽狂澜的希望,要是崇祯皇帝这样去了,大明就是真的没有复兴的希望了。天底下,能够拯救大明朝的,还是只有崇祯一个人啊

毫无疑问,内阁的这些话,目的只是为了让崇祯皇帝赶紧的跑路,不要继续耽搁时间。虎贲军已经平定了辽东,转眼就要杀到京师来。如果崇祯皇帝还是犹豫不决的话,虎贲军骑兵封锁了昌平一线,他们想走都走不了了。

“皇爷……”

王承恩在崇祯的背后,低声的说道。

撤离京师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此时此刻,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的所有大臣,以及皇亲国戚,三大营的高官,锦衣卫、东厂的所有高官,都已经在外面等候崇祯皇帝的出现。只要崇祯皇帝出现,他们就会迅速的离开。

“走吧”

崇祯无奈的长叹一声。

选择在深夜离开紫禁城,是崇祯皇帝的主意。京师的人们,基本上都已经走散了。放眼看过去,街道上都是空无一人的。可是,崇祯皇帝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如果白天离开的话,会有很多人看到。崇祯实在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狼狈模样。

从西暖阁出来,已经有软轿在等候了。上了轿子,崇祯就无精打采的靠在轿子的后面,脑海里一片的空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想什么。好大一会儿以后,他的思绪,才回到现实中来,无聊的打量着自己乘坐的软轿。

按照天子的威严,天子乘坐的轿子,应该是三十六人的大轿。轿子内部的空间,至少要有西暖阁的一半大。以前到天坛举行拜祭仪式的时候,崇祯乘坐的,都是那样的大轿。但是,现在,崇祯皇帝看到的,乃是狭窄的空间。掀开帘子一看,发现抬轿的,总共只有四个人。前面两个,后面两个。

这么小的轿子,崇祯皇帝还是第一次坐。说实在的,崇祯很不适应这样狭窄的轿子,感觉自己的双腿,都无法伸直似的。但是,他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想要早点脱离虎贲军的阴影,想要早点去到成都府的话,就必须乘坐这样的轿子。

从京师出来以后,崇祯要经过昌平、延庆、怀来、保安等地,然后到达宣府。再从宣府前往大同府、太原府、西安府、汉中府,然后到达成都府。这些道路,都不好走,皇帝的三十六人大轿,根本走不动。只有轻便的小轿,才有可能尽量的跑得快一点。

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崇祯忍不住掀开布帘,向后面看了看。在他的后面,在朦朦胧胧的黑暗中,就是紫禁城的所在。从外面看,它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庄严,那么的肃穆,那么的高不可攀。说真的,崇祯皇帝是真的不舍得离开紫禁城的。

紫禁城,就是崇祯皇帝的家。他在这里,生活了足足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啊,紫禁城的每个角落,都几乎留下了他的足迹。紫禁城,对于崇祯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家,他还寄托了崇祯所有的希望,所有的雄心壮志。他的事业,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天启皇帝病重的时候,崇祯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那么快就成为大明朝的九五之尊。当天启皇帝临危的时候,将他叫到龙床的前面,准备将偌大的国家,交到崇祯手里的时候,崇祯还有点做梦的感觉。这一切,真的有点不太现实啊

在这里,他曾经有过提心吊胆的日子,甚至不敢在皇宫里面吃饭,只敢在袖子里藏几个大饼,生怕魏忠贤会在饭菜里面下毒。直到扳倒魏忠贤以后,他才算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只可惜,这一切,都要远去了。

紫禁城,又要换主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崇祯皇帝真的想不明白。他自认为,自己的辛勤处理政事,在历史上的几百个皇帝里面,都是名列前茅的。哪怕是太祖朱元璋,都没有他这么积极勤奋的。可是,为什么自己的辛勤,却不能换来大明的复兴呢?

难道说,是自己真的没有能力,管理好这么国家?难道说,自己真的没有福分,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难道说,自己真的不适合做紫禁城的主人?甚至,哥哥将皇位传给自己,都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难道说,大明,真的要灭亡在自己的手里?

崇祯皇帝强忍着,不让自己回头,以免伤感。可是,当轿子离开京师的时候,他再次忍不住回头了。他很清楚,离开京师以后,他应该是没有机会再回来了。不是他不想回来,而是别人不愿意让他回来。以后,京师将属于一个叫做张准的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崇祯皇帝都无法相信,张准居然会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在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张准这个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然而,就是在短短的数年的时间里,张准就掀起了那么多的风浪,最终将他撵走,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

“张准……”

崇祯默默的念叨着这个名字。

……

“阿嚏”

睡梦中的张准,忽然间打了一个喷嚏。

睡在他身边的柳仙倩,被喷嚏声惊醒了。她抬起头,看看张准,又看看四周,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的,于是继续睡下去了。

……

在崇祯皇帝深夜离开京师的第三天,张准就带着护卫,来到了京师的东门。京师的明军,已经全部撤走了。在京师的外面,都是虎贲军的部队。张准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张准骑着白龙驹,立马站在京师的东门外,昂首挺胸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在他的眼前,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在他的眼前,就是大明帝国的首府。在他的眼前,就是大明帝国的权力核心。

这里,就是京师

这里,就是紫禁城

这里,就是全国权力中枢

有多少人,为了成为这里的主人,又或者是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付出了毕生的努力,最后都没有成功。又有多少人,在别人向上爬的时候,被无情的踩在了脚底,最终完全消失不见。京师,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代表了多少的含义啊

从大明帝国开始,京师,这座城市,就一直是中国的权力核心,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纪。对于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而言,张准站在这里,还有很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感慨。想到日后有多少人,为了一个北京户口,拼命打拼的时候,张准就情不自禁的感慨万分。就是一个小小的北京户口,害苦了多少人啊

其实,严格的说起来,他张准,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拉扯起造反的大旗,目的,不也是为了一个永久的北京户口吗?如果这个年代,就有身份证的话,他的身份证地址,应该是北京市紫禁城号吧。如果有身份证号码的话,他的号码应该是号吧。

想到这里,张准还真是动了一点心思,要不要在未来新帝国成立的时候,建立专门的身份证制度呢?不过后来,张准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大明帝国的户籍制度,太变态了,严重的约束了社会的进步,如果自己再来搞身份证的一套,那就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历史的倒退了。

话说,就算是在后世,实行户籍制度的国家,还真是没有几个。绝大部分的国家,民众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不会被死死的束缚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单位。自己还是不要开历史的倒车了。

“大人”

杨千强上来,立正敬礼。

“嗯。”

张准点点头,举手还礼。

杨千强率领的铿字营,已经提前进入了京师,控制了京师里里外外的制高点。郝林勇带领的白虎军团,则在城内的多个地方,进行搜索,以防止有残存的威胁存在。在城内的每个十字街口,都有虎贲军士兵肃然站立,警惕的盯着四周。

不过,这时候的京师,已经没有多少的人口了。在物资供应非常紧张的时候,大量的京师百姓,就已经逃出了京城,在虎贲军控制区的其他地方落脚,扎根生息了。剩下的权贵,在崇祯离开京师的时候,也跟着离开了。现在,城内剩下的,可能还不到一万人。

京师最繁华的时候,是成化年间,当时的京城,总人口超过了一百三十万。其中,常住人口就超过了一百万。在当时的世界,京城的人口,绝对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了。然而,在一百多年以后,京师,居然只有一万人不到

想要恢复京师昔日的辉煌,只怕是比较困难了。在张准的计划里,京师应该是新帝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唯独没有经济中心。他准备将京师的经济职能,暂时剥夺出去,以降低京师的压力。毕竟,从经济角度来说,京师的确是不占优势的。

为了满足京师大量人口的需要,大量的物资,都要从江南输送过来,整体的运输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张准计划,重建京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减少京师的人口。他有初步的想法,就是将京师的人口,控制在三十万人以内。

“大人,城内已经安全了。”

不久以后,郝林勇骑马到来报告。

“入城”

张准点点头,沉声说道。

在身边护卫的簇拥下,张准静悄悄的进入了京师。他的到来,就好像是崇祯皇帝的离开,都是静悄悄的。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夹道相迎的人群。有的,只是漫天的灰尘。冬天了,京城的风沙,又开始肆虐了。

张准从正东的朝阳门进来,顺着笔直的大街,一直向前走,来到了紫禁城的外面。紫禁城的外面,平时都是警戒森严的,闲杂人等,根本不可能靠近。但是,此时此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