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出来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百姓,罪名都是勾结反贼,试图不轨。
这里说的反贼,是指陕西起义军,而不是虎贲军。在此之前,陕西起义军曾经多次从卢氏县附近经过,卢氏县投靠起义军的人,还真是不少。官军每次到达卢氏县,都要杀掉一批人,又关押一批人,几乎都成为惯例了。
因为这个缘故,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那些犯人,还以为是陕西起义军来了呢,后来才知道,到来的是虎贲军。老实说,当地人和虎贲军的关系,并不是很熟悉,所以没有那么热情,是必然的。
“谁是牛金星?”
张准策马来到犯人的前面,朗声问道。
“我……我是。”
人群中有一个虚弱的声音回答。
张准跳下马来,来到牛金星的前面。
牛金星的样子,有点狼狈。他的个子,本来就不是很高,在人群中显得毫不起眼。加上神情颓废,头发凌乱,一眼看过去,的确是和囚犯无疑。无论是谁,在监狱里被关押了这么长的时间,都会有点狼狈的。话说,他在大牢里面,已经被关押了一年多了。
其实,牛金星还真是有点冤。当时的牛金星,并没有主动的投靠李自成的意思,结果,却被李自成一把给抢走了。好不容易才从李自成那里脱身,却又落入了官军的魔掌。如此人生际遇,的确让牛金星感慨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事情。
张准目光熠熠的上下打量对方一眼,缓缓的说道:“你是来自杞县的牛金星?”
牛金星有气无力的说道:“是的。”
张准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到他的面前,脸色冷峻的说道:“这是李岩给你的信。”
牛金星没有伸手接信,他看着张准,疑惑的说道:“李岩?我不认识李岩啊?”
张准随口说道:“他原来的名字,叫做李信,是杞县李家寨的人。”
牛金星这才明白过来,有点惊讶的说道:“是他?”
张准点点头,轻描淡写的说道:“我是虎贲军的张准受李岩的委托,特地来救你出去的”
牛金星顿时更加的愕然,随即下意识的就要跪倒,感谢张准的救命之恩。张准是什么人,牛金星自然是知道的。那可是堂堂的虎贲军大都督啊要说这两年,风头最盛的人是谁,张准要说认第二,肯定没有人敢认第一。
没想到,他居然为了李岩的委托,亲自到卢氏县来救他什么都不说,单单是这份恩情,就让牛金星难以忘怀。哪怕张准是要造反,是要他当反贼,他都认了。
“别跪。”
张准伸手将牛金星拉起来。
“都督大人……”
牛金星的语调,有点僵硬,他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好了,人已经救出来了。下一步,你先和李岩汇合,李岩有很多话要他跟你说的。”
牛金星急忙说道:“一切听从都督大人的安排。”
张准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他亲自到来卢氏县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个。如果他不是亲自来,诚意就不够了。如果不是他亲自来,牛金星肯定没有这样的感激涕零的反应。现在,张准敢保证,牛金星一定会心甘情愿的跟着他起来造反的,哪怕是砍脑袋都不会后悔。
“走”
张准大手一挥,率军离开卢氏县。
第897章 郑成功终于出现了
崇祯十年的春天,气候依然是很冷很冷。
正月的青岛,一阵阵的寒风,不断的掠过。被冻僵的海面,被寒风吹起层层的皱纹,向四周不断的蔓延开去。海军基地的军旗,都被寒风吹得卷在了旗杆上。各个岗位的哨兵,脸颊都被寒风吹得通红通红的,好像是熟透了苹果。
在凛冽的寒风中,虎贲军第一造船厂和海军基地,却是一片的热火朝天。在第一造船厂,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制造各色大大小小的战舰。有的工人忙得全身都是汗,干脆脱掉了棉衣,只穿着红色的短褂,在船只上爬上爬下的,令人叹为观止。
在海军基地这边,龙神舰的海试,同样是在如火如荼的举行。在高高的桅杆上,虎贲军海军的操帆手,不断的变换着船帆的方向和高度,以尽可能的测试所有环节的适应性。在反复的调试中,他们同样满头都是汗水。
这次海试,海军出动的,当然是最优秀的舰长,最优秀的水手。黄世军、毛会晖、张学海、张声高、王成林、凌四少等六个舰长,有幸的成为龙神舰的首批测试舰长。要是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也将是龙神舰的第一代舰长。
驾驶着龙神舰这样的庞然大物进行海试,感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黄世军,背负有血海深仇,他一心想要杀回去日本,为自己的亲人报仇雪恨。现在,虎贲军海军的龙神舰下水,他距离复仇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二月中旬,冒着寒风,张准来到第一造船厂,巡视一圈以后,了解了一下各式战舰的生产情况,就来到了旁边的海军基地。他到来的目的,当然是主持龙神舰的服役仪式。
经过一个月的海试,龙神舰的各方面性能,基本符合要求,可以正式服役了。之所以说是基本符合要求,是因为它们是第一批建造的样品,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薛知蝶的设计,总是在不断的实际建造和实际使用中逐渐的改善的,越是后面设计,越是后面建造的战舰,性能就越好。剑牙舰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先服役的剑牙舰,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实际的战斗中,才表现出来的问题。
大部分的战舰,在设计的时候,都是一个理论存在。它是否真的好用,必须经历过战斗的考验,才能得到证实。很多预料不到的问题,也只有在激烈的战斗中才会出现。这些问题都在后续的建造中,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最新下水的剑牙舰,操作起来,要比第一批下水的顺手多了。
这六艘的龙神舰,还没有经历过战斗的考验,显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过,相对于剑牙舰而言,它已经是相当的强大了。六艘龙神舰一字停靠在港口里,那庞大的身躯,完全就将剑牙舰给比下去了。傻子都能看得出,这两种战舰,完全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
其实,龙神舰最引人瞩目的,不是它庞大的身躯,而是十六门的红衣大炮。这是龙神舰的海战主力,也是它最令敌人生畏的地方。红衣大炮安装的位置,都在龙神舰的两侧船舷的中间,是公认的最灵活的炮击位置。
郑家舰队拥有的三桅炮船,同样安装有红衣大炮。但是,由于构造上的原因,三桅炮船的红衣大炮,是安装在船头和船尾的。这两个地方地方狭窄,不可能安装太多的火炮。因此,三桅炮船听起来威武,其实红衣大炮的数量,只有四门而已。
而且,由于角度上的原因,红衣大炮和其他的大炮,是不能朝同一个方向射击的。换言之,就是无法集中全部的火力,打击同一个目标。这是三桅炮船的最大致命之处。海战的大炮命中率很低,只有集中所有的火炮,向同一个目标射击,才能加强命中率。要是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命中率上面,就有先天不足了。
虎贲军的龙神舰就不同了。它的全部火炮,都在侧舷,可以朝着同一个目标奋力轰击,直到将目标消灭为止。经过数次的测试,张准基本上可以断定,龙神舰如果全部火炮都使用葡萄弹的话,对于五百米距离内的目标,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除了十六门的红衣大炮之外,每艘龙神舰还装备有四十八门的飞龙炮,这使得它的总炮数,达到了六十四门的惊人数字。这样的火炮数量,在东亚的战船上,绝对是首屈一指了。郑家舰队的三桅炮船,全部的火炮加起来,也没有达到六十门。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在展示火炮威力的时候,全部火炮一起开火,大量的炮弹,好像雨点一样被抛射出去,然后狠狠的落在目标的周围,的确非常的凶猛。在红衣大炮的射击下,用作目标的石头,都被打得开裂了。
经过现场试验,这些红衣大炮的最大射程,超过了5000米,发射葡萄弹的时候,射程也有1500米左右。和一般的红衣大炮相比,它的数据看起来,不算很出色。可是它的射速,却是大大的提升了,达到了每分钟1发的水平。
这样的射速,对于当时的大炮来说,是相当的快了。正常的红衣大炮,几乎需要两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发射一发炮弹。可想而知,在将射速提升了一倍以后,红衣大炮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在海战中,通常而言,谁能将最多的炮弹,倾泻到对方的船上,谁就最有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基本上,激烈的海战,双方开炮的距离,都在五百米之内。红衣大炮的射程和射速,可以确保在进入五百米范围之前,就可以给敌船一定的创伤,对敌人的士气,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遍体鳞伤进入战船的战舰,自身肯定是没有太大的战斗力的,说不定,还会影响其他同伴战舰的士气。
这些安装在龙神舰上面的红衣大炮,都是铸炮厂最新的工艺结晶,是糅合了英国人提供的技术以后的最新成果。为了尽快的到虎贲铳的制作秘密,赛薇亚拉最后还是让步了,将新式火炮的技术要点,都告诉了孙勤恺。
在观摩火炮射击的时候,赛薇亚拉站在张准的身边,自豪的说道:“准将军,我可是将我们英国最先进的火炮技术,都送给你了。你的虎贲铳制造技术,什么时候才能给我?”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我知道,我会回报你的。”
赛薇亚拉眉开眼笑的说道:“这还差不多。”
张准下意识的看看身边的徐正明。要将虎贲铳的制造技术告诉英国人,虎贲军就要掌握后膛枪的制造技术。要制造后膛枪,就要发明雷汞。徐正明的任务,可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其实,徐正明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他从不同的途径,找到了很多的炼丹道士,集中在一起研讨,然后根据张准的提示,反复的进行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隐隐约约间,他们似乎已经触到了一点点雷汞的外围。
不过,想要将真正的雷汞鼓捣出来,还是不容易。但是,张准忽然发现,不排除可能找到替代品的可能。本来,雷汞就不是唯一的可以用来制造后膛枪的物品,能够替代它的物品很多,只是因为它是最先被发明出来的,成本也低,才会被大量的推广使用。
如果别的某样东西,在雷汞被发明之前,被制造出来,而且,具有和雷汞相似的性能,肯定是同样可以用来制造后膛枪的。要是徐正明他们真的找到了替代品,张准并不介意价钱的多少,都要制造一批后膛枪试试看。
扯远了……
根据张准的安排,六艘龙神舰的安排,是每个舰队两艘,作为主力舰使用。两艘龙神舰,加上十多艘的剑牙舰,组成的舰队,基本上可以执行比较重要的战斗任务了。如果配备三到五艘的大型商船,专门运载战略物资,它们在海面上,就可以飘荡至少半年的时间。
“半年的时间……”
张准默默的计算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海军舰队在海上漂泊半年的时间,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最起码,来回日本没有问题,来回台湾没有问题,来回南洋都没有问题。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虎贲军海军舰队,已经有了前出南洋的能力。这对于虎贲军海军来说,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
虎贲军占领台湾,很大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足够庞大的海军舰队,在台湾的周围,和敌人的舰队长时间的交战,消耗掉敌人舰队的主力,然后保护虎贲军海军陆战队上岸。根据张准的估计,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除了六艘龙神舰下水,在正月,虎贲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时间很快就到了二月。二月份的天气,依然是相当的寒冷,北风还在不断的呼啸,雪花也不断的落下。但是和正月比起来,已经是改善很多了。这意味着,原本被冻结的一切,都要开始慢慢的融化了。
最先有所动作的,当然是李岩军团。为了攻克开封城,李岩已经不知道筹划了多久了。在李岩的指挥下,李岩军团尝试着向开封城发起了进攻。开封城的守军,被困了一个冬天以后,士气已经大大的降低,战斗力也大大的削弱。相反的,李岩的军团,却已经达到了十万人。
但是,战斗发起以后,情况并没有李岩设想的那么乐观。在连续数天的战斗中,李岩军团的进攻,都被开封的守军击退了,伤亡还是比较大的,有两三千人阵亡。这样的战况,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人都预料不到的。
战斗的失利,给了李岩很大的打击,也给了李岩很大的教训。他开始清醒的意识到,要自己拉扯起一支队伍来,难度不是很大。可是,要将拉起来的队伍,形成战斗力,难度就相当大了。
十万人看起来很多,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经打,一触即溃。打硬仗的时候,士兵们坚持不到最后,自己首先就垮了。特别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士兵,都傻乎乎的跟着其他人向后跑,军官控制不住,最后连军官都跑掉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岩只好虚心的向张准求教。现在的他,已经非常明白,虎贲军的崛起,真的是不容易啊。自己在带兵方面,和张准的确是相差太远了。自己的带兵方法,和陕西起义军倒是有点像,人数很多,却不顶用。
“十万人……”
张准忍不住摇摇头。
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李岩军团居然拉起了十万人,这样的数字,的确让张准无语。这个年头,要拉壮丁,真的是太容易了。遍地的饥民,遍地的难民,只要振臂一呼,只要能够提供粮食,就有无数的人口前来投奔。
但是,这些人的战斗力,实在是太令人堪忧了。男女老少都拥挤在一起,你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闻香教的教训在前,陕西起义军的教训在后,事实一再证明,乌合之众,永远都是没有战斗力的。宝剑要经过反反复复的锻打,才能成为宝剑,军队也是。只有汰弱留强,军队才能真正的强大。
张准不得不告诉李岩,兵贵精而不贵多,招收这么多人,除了白白的耗费粮食,没有丝毫的用处。他建议李岩,大量的压缩兵员,只要最优秀的一小撮人,其他人都放掉。
为此,李岩最后决定,将兵员压缩到五千人左右,只要最精锐的,最能打仗的。剩余的人,都放去耕田种地,发展生产。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以后,李岩军团的人数,大大的减少了,战斗力却是提升了,又重新开始和官军争夺开封。
和李岩军团同时行动的,还有朝廷的官军。二月初,洪承畴率军进入山西,驻扎在太原和井陉关一带,部分的兵力,甚至前出到临汾、运城一带。部分的官军,则进入四川,然后南下湖广,进入襄阳一带。在陕西关中,官军留下的兵力,相当少。
在虎贲军看来,官军进入山西的目的,无非两个。第一个,是从北面对洛阳构成威胁,牵制洛阳的虎贲军骑兵,不让他们周围乱窜。第二个,就是防止虎贲军进入山西了。要是虎贲军进入陕西,朝廷想要撤退的话,都没有可以撤退的道路了。
话说,朝廷要是撤退的话,只有经过山西、陕西、四川、湖广这条道路撤退,最终撤退到南京,又或者是直接撤退到岭南。山东、河南、北直隶这条路,已经被虎贲军全部封死了,根本行不通的。目前的山东、河南、北直隶,都全部是虎贲军的人,运河也被虎贲军完全切断了,在运河上行走的船只,悬挂的都是虎贲军的旗帜。
到崇祯十年的二月,官军在京师的维持,已经相当的艰难了。因为虎贲军的关系,京师已经完全接收不到来自江南的漕运,所有的物资供应,几乎都断绝了。唯一可以获得物资的途径,就是高价购买。没有了高起潜的中转,虎贲军就直接向京师贩卖粮食物资,直接获取巨大的利润。
可以说,眼下的京师,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来自虎贲军这里。京师三大营的粮食储备,早就消耗光了。只要虎贲军停止供应物资,不用半个月的时间,京师就要承受不住。因此,对于虎贲军来说,拿下京师,难度真的不是很大。
虎贲军之所以还没有停止对京师的物资供应,主要是来自高额的利润。一百斤的红薯,在山东最多卖五十文钱,但是到了京师,就可以卖上五两银子。这样的利润,谁愿意放手?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愿意,反正张准自己是绝对不愿意的。
正是通过这样趁火打劫的交易,京师权贵兜里的银子,才能源源不断的流向了虎贲军腰包里。通过这个贸易,虎贲军每个月,都要从京师权贵的手上,勒索到超过五十万两的银子。要不是没有这么多的收入,张准哪里敢兴建第二个造船厂,还准备建造那么多的战舰?哪里还敢向四面八方都统统开战?
当然,京师权贵的银子,也是有限的。他们也会有承受不起高昂物价的时候。其实,在这个冬天过去以后,很多权贵都已经承受不了了。他们承受不了的时候,只有放手。放手的意思,就是放弃京师,跑到其他地方去。
估计这个时候,建议崇祯皇帝迁都的,又或者是请求派遣太子前往南京监国的权贵,已经很多很多了。如果还不迁都,他们就极有可能死在京师里面了。有情报显示,就连内阁也都忍不住进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讨论,只是没有形成决议。
其实,迁都的最大难度,还是来自崇祯。崇祯皇帝是不会答应迁都的,以他的性格,肯定是死守京师,死守江山社稷。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将太子派往南京监国,然后自己和京师共存亡。
鞑子在广宁城的方向,也有了新的动作。情报显示,在积雪就慢慢的融化以后,广宁城的鞑子骑兵,非常的活跃,仿佛有向虎贲军反击的趋势。没错,鞑子的确是有反击的迹象。
不过,对于鞑子的反击,张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这个时候的鞑子,想要来一个阿登反击战,已经不可能了。要是鞑子真的发起反击,张准还欢迎得很呢
虎贲军在辽西的兵力,那是相当强大的,三个骑兵营加上一个青龙军团,还有驻扎宁远城的信字营,足足一万多人的兵力。鞑子想要反扑,首先要想清楚,一旦反扑失败,他们的广宁城,要怎么办。
没有了足够的有生力量,鞑子肯定是守不住广宁城的。因此,张准估计,鞑子的反击迹象,乃是假象。苟延残喘的鞑子,为了避免虎贲军攻击广宁城,才会制造这样的假象。
既然是假象,那虎贲军就不用理会了,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向广宁城发起进攻的计划和时间,都没有必要改变。总之,两年内收复沈阳的计划,是不能改变的。
在凤凰城,中朝联军也早早的出发,向辽阳的方向攻击。不过,预计难度会很大。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要翻越长白山的余脉。其实,鞑子每次穿越长白山余脉的山口,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更何况,中朝联军的人数相当多,后勤的压力比较大。
在辽南,虎贲军正在继续的积蓄兵力,和盖州卫的鞑子对抗。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渤海湾的浮冰数量,有所减少,船只通行的安全系数,大大的提高。大量的商船,往来登州城和金州卫之间,运送大量的人口和物资。
其实,对于偌大的辽南地区来说,兵力不是最重要的。这里不是进攻鞑子的主攻方向,只要牵制住岳托就行了。尽快的发展生产,将这块地区稳定下来,才是虎贲军的主要目的。
事实上,在虎贲军东西两把铁钳的夹击下,鞑子已经没有能力向辽南发起反击,无论虎贲军在这里做什么,岳托也只能是看看而已。这个时候的他,是绝对不敢离开盖州卫的。
正月十五,张准正式任命杨廷麟担任辽阳府知府,派他到复州卫主持全面内政工作。同时,有关辽东地区的特别《均田令》,也在当天正式公布。这个特殊的《均田令》,将辽东地区民众可以拥有的土地上限,提升到了一百亩。
崇祯十年的春天,海面上也不太平静。其实,张准最担心的危险,还是来自海上。在过去的一个冬天里,郑成功没有出现,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郑成功出现的越晚,说明他的筹备工作,就越充分。那么,他到来的时候,战斗力就越强,虎贲军海军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果然,二月二十五,张准接到报告,郑成功率领庞大的舰队北上了。虎贲军海军将再一次经受考验。
第898章 你们现在知道怕了吗?
郑成功是二月中旬的时候,才从福建沿海北上的。在去年的冬天,郑家舰队内部,出现了一些意外的事情,导致他原来的行动计划,不得不稍微推迟。
不过,这没有关系。他虽然推迟了一点北上,耽误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却获得了更多的战舰数量。原本无法腾出来的战舰,在过完年以后,都腾出来了。推迟了几个月的时间,却获得了至少十艘三桅炮船的增援,郑成功认为是值得的。
显然,在这件事情上,父亲郑芝龙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如果没有他的默许,郑成功是无法调集到这么多的三桅炮船的。这让郑成功的内心,更加的自信,更加的踌躇满志——有父亲的暗中支持,有什么搞不定的?
举着千里镜,检阅四周的战舰,郑成功的内心,充满了激情。这是他第一次率领如此庞大的舰队。所有的大型战舰加起来,足足超过一百艘。这样的舰队,在郑家,也只有极少的几个人可以率领。其中,就包括他的父亲郑芝龙,他的两个叔叔郑芝虎和郑芝豹。
这些人,以前都是他郑成功的偶像。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他们一样,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征战四海,为郑家谋取最大的利益。现在,他的愿望,终于是实现了。
郑成功发誓,这次出战,一定要将张准的海上力量,都全部化为乌有。他一定要将张准狠狠的践踏在自己的脚下。他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凡是冒犯郑家舰队的下场,都是如此的可怕。他要让从此以后,都没有人敢再冒犯郑家。
“大公子,还有两个时辰就到达目的地了。”
仆人郑寿远前来报告。
“好”
郑成功有点抑制不住的摩拳擦掌起来。
拖延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是可以真正的和张准分出高下了。眼看激战就要到来,郑成功的确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毕竟还很年轻,还很冲动,听说有战斗,就热血沸腾。
以郑成功的性子,忍耐了足足半年的时间,的确不容易啊幸好,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可以调集更多的三桅炮船,组织更强大的力量,来找张准的麻烦。
不错,郑成功的确是有点迷恋三桅炮船的实力。这些庞然大物,是郑家舰队纵横四海的基本力量所在,也是郑家舰队对抗荷兰人的本钱,更是郑家舰队赖以维护自己地位的坚定基石。
三桅炮船以其庞大的身躯,出色的抗击打能力,还有密集的炮火,凶悍的攻击而让郑成功满意。特别是三桅炮船上的红衣大炮,用好了就是真正的大杀器,可以给敌人予以重创。
这次,郑成功一口气带来了二十五艘的三桅炮船,每艘的三桅炮船,都有四门的红衣大炮,全部加起来,就是足足一百门的红衣大炮一百门啊,足足一百门的红衣大炮加上其他战船的火炮,整个舰队的火炮数量,超过了三千门
三千门的火炮,那是什么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只用一边船舷射击的话,一次性就能抛射一千五百发的实心弹。要是用两边船舷同时射击的话,一次性就能抛射三千发的实心弹。
这么多的实心弹落下,简直比雨点还密集,更不要说还有更强悍的葡萄弹了。要是全部发射链弹的话,声势会更加的恐怖。基本上,在五百米的有效射程之内,目标一次过就能摧毁。
这样的火炮数量,不要说用来对付虎贲军海军,即使和荷兰人的舰队遭遇,也可以对抗一阵子了。这也是郑成功踌躇满志的基本原因所在,手上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无论张准玩什么花样,他都可以照样奉陪。等张准的花样玩光了,他就只有乖乖的等死了。
郑成功决心,不但要将张准的海上军事力量都全部打掉,要将虎贲军海军全部废掉,他还要亲自上岸去好好的问候张准一番。他要问问张准,是不是吃了豹子胆,居然来惹郑家,居然敢插手郑家的地盘。浩瀚大洋,从来都是郑家的地盘,张准难道不清楚吗?不清楚的后果,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了。
“六爷爷,你说,张准会不会避战呢?”
郑成功忽然异想天开的说道。
“避战?应该不会吧?”
郑寿远下意识的说道。
“万一他觉得,不是我们的对手,于是悄悄的躲起来呢?”
郑成功设想了无数的可能,锲而不舍的问道。
“这……的确是个问题。”
郑寿远皱眉说道。
其实,他内心里觉得,张准不太可能避而不战,那不是张准的处事风格。只是郑成功既然这样说,他作为仆人,也只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下去。郑成功慢慢的长大了,自己的主见越来越多了,他也就变得更加的谨慎了。
“哼,以为躲起来,我就找不到吗?我才不信就算将北方的海面全部搜遍了,我都要将张准挖出来”
郑成功好像感觉张准真的会躲藏起来似的,满脸的不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触动到了什么神经,又信誓旦旦的发誓。他仿佛是在向身边的所有人说明,这次要是不杀了张准,是绝对不会轻易罢休的。郑家的大公子,可不是任人欺负的。
郑寿远正要委婉的表示,不要低估了张准的抵抗决心。从上次的情况来看,虎贲军海军的力量,并没有薄弱到不堪一击。他们之前就有力量全歼杨天生的舰队,显然自身的实力不会很弱。当时战场上,虎贲军的大型战舰,数量还是不少的。
何况,几个月的时间过去,或许虎贲军海军的力量,还会增强一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以免出现意外。但是,话到了嘴边,他又缩了回来。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肯定是在扑郑成功的冷水,肯定会引起大公子的不快的。
“情报没有说,张准有躲起来……”
郑寿远只好委婉的慢慢的说道。
“那就最好了。”
郑成功并没有领会到老家人委婉的提醒之意,意气风发的说道。
郑寿远内心里悄悄的叹了一口气,将后面的话都缩了回去。郑成功现在的头脑,已经有点发热了,他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与其让郑成功反感,还不如自己小心谨慎一点,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就是了。
其实,对于自家舰队的实力,郑寿远同样是相当自信的。毕竟,这是一支拥有二十五艘三桅炮船,一百多艘其他大型武装商船,火炮总数超过三千门的庞大舰队。出动这样彪悍的海上力量,前来对付张准,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