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准继续朗声说道。

他向来都是只负责大政方针的决定,细节问题都是下面的人负责搞定的。就好像是今天的这个场合,本来,张准是要发表长篇大论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时机不太对啊洛阳周边的局势,一直都在迅速的变化当中,他现在不能做出任何过多的承诺。

回到福王府以后,张准就接到王时德报告,说是有几位耆老求见。这些所谓的耆老,其实都是地方上的名人,大部分都是担任过朝廷官职的。比如说,吕维祺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准随口问道:“他们想要说些什么?”

王时德看看四周,低声的说道:“称王,定都。”

张准微微一愣,随即神情恢复正常。

王时德微微苦笑着说道:“他们的行动,忒也积极了一点,这是准备将大人架在火上烤呢”

张准随口说道:“你怎么回应的?”

王时德谨慎的说道:“属下斗胆做主,就说大人在干净彻底的消灭鞑子之前,不会考虑别的事情。”

张准微笑着点点头,满意的说道:“很好。这些家伙,唯恐天下不乱。原来不敢亲近我们虎贲军,现在又来这么一手,狠狠的拍我们的马屁,大概是的确被吓坏了。”

王时德又看看四周,低声的说道:“但是,大人也没有必要责怪他们,这些人以后还是有用的。”

张准点点头,随口说道:“行,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负责了。你跟他们说,他们今天的话,我已经知道了。不过,条件还不成熟,请他们不要乱讲。否则,严惩不贷。”

王时德答应着去了。

“称王?”

“定都?”

“这些家伙还真会拍马屁……”

张准自顾自的摇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

毫无疑问,这些所谓的耆老,是看到了吕维祺和其他大小官员的下场,生怕自己也会遭受到相似的命运,所以亟不可待的想要向虎贲军靠拢,想要向虎贲军表示自己的忠心,想要拍自己的马屁,结果,就主动的提出了称王,定都的建议。

和虎贲军目前控制的所有大城都不同,洛阳这座城市,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的,是所谓的十三朝古都,嗯,要是加上西汉和武周两朝的话,就是十五朝古都了。虎贲军占领洛阳,的确让以前一些没有提到台面的事情,都可以提到台面上来了。

比如说,称王。

比如说,定都。

基本上,历朝历代,在新王朝建立之前,开国皇帝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封号,不论是自己封的,又或者是从朝廷那里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偷来的,反正,都必须有这样的封号。其中,封王或者是称王,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事实上,以虎贲军目前控制的区域,称王是完全不成问题的,难怪洛阳的耆老如此的积极。要是他们促成了这件大事,那么,以后新王朝建立,肯定少不了这些人的功劳。要是自己接纳了他们的建议,他们就算是自己人了。

要说这些人办事能力的确不咋样,拍马屁,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一流。在福王被杀以后,他们大概也已经意识到,朝廷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力量了。以后的天下,肯定是虎贲军的天下。他们在这个时候,旗帜鲜明的投靠虎贲军,肯定是可以获得好处的。

他们的如意算盘,的确没有打错。就好像现在,张准虽然不会接受他们称王的提议,却也不会怎么处罚他们。因为,称王,是虎贲军走向九五之尊的必经之路。就算他们不提出来,高弘图等人,也会委婉的提出来的。可以说,称王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称王而已。

要说定都洛阳,张准还真是认真的考虑过。因为地理上的原因,山东各个城市,都不太适合定都。历史上的大王朝,定都,都是非常考究的,都城要么是在中原,要么是在关中,要么是在北方。如果选中原的话,洛阳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十五朝古都,洛阳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掌控中原,背靠河洛地区,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从洛阳出发,到中国的各个地方,距离都相差不远。可以说,洛阳乃是天下正中。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是很有好处的。

定都洛阳,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太安逸了。洛阳距离边境很远,四周又有各种战略要塞环绕,定都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惰性,容易自我满足,容易固步自封,这对于建立一个扩张性的国度,是非常不利的。张准可不想建立这样的一个国度。

“算了,还远着呢”

张准摇摇头,将内心的思绪排解出去。

称王和定都的时候,其实不需要他十分认真的考虑,他相信,在虎贲军占领洛阳以后,自然会有有心人在详细的分析定都洛阳的利弊的。至于在什么时候称王,想必也有人在思考了。

当天晚上,洛阳城热闹非凡,不断的传来爆竹的响声,显然是有人在欢庆洛阳换新颜。晚上商铺的生意都特别的火爆,尤其是卖酒的商家,都完全卖断货了。虎贲军进入洛阳以后,并没有实行宵禁,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士兵,基本上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要说最活跃的人群,就是被从牢狱里面释放出来的那些囚犯了。关押在洛阳监狱里面的囚犯,九成以上,都是因为欠租或者的对抗官府之类的原因,被抓起来了。张准得知情况,下令将他们都释放了。只有杀人犯和**犯之类的,还继续关押。

获得了新生的囚犯们,当然是要欢天喜地的庆祝了。有家人的带着自己的家人,向张准所在的方向,跪拜行礼,神情十分的虔诚。没有家人的,则在洛阳的街头上徘徊,享受这难得的自由。

福王囤积起来的粮食,都被张准下令,全部发放给了贫苦的百姓。虎贲军在山东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不错,没有必要使用洛阳的存粮。因此,三百万石的粮食发下去,家家户户的米缸都全部装满了。装粮食的袋子,有的甚至需要垒起来,才能腾出给家人活动的空间。

有了足够的粮食,晚饭自然是要饱餐一顿了。好久都没有吃过饱饭的人群,这天晚上,是第一次吃撑了。有人吃到撑到了嗓子眼上,还是忍不住继续吃。没办法,以前的确是太饿了,现在要弥补回来。有人甚至晚上睡觉,都是抱着粮袋入睡的,生怕一不小心,粮袋就被人偷走了。

特别是那些小孩子,感觉比过年还要更加的热闹。吃饱喝足的他们,在街道上欢快的追逐打闹,不断的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好多老人坐在自己的门口,看着热闹的街道,都在感慨的说,洛阳城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这样轻松愉快了。

有些胆大的孩子,还跑到虎贲军的军营外面,去看虎贲军的样子。那些身穿草绿色军装,手里握着虎贲铳的战士,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虎贲铳上面闪闪发亮的刺刀,也吸引了不少小孩子的眼球。

有些孩子,还学着虎贲军战士,立正,抬头挺胸收腹,肃然站立。有时候虎贲军战士换岗,是走正步过来的,于是,这些小孩子,又跟着虎贲军战士学走正步。有些虎贲军战士看到他们的模样,忍不住悄悄的抿嘴一笑,结果,让那些小孩子更加的兴奋了。

不过,官方,也就是虎贲军方面,并没有举行什么庆祝活动。除了负责警戒的哨兵之外,劳累了一天的虎贲军将士,基本上都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当然,睡不着的人也很多。特别是那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人群。洛阳城和福王有关系的人还不少,暂时还没有被清算到的官员也不少。张准会怎么处置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心,只能是吊在半空中,辗转反侧,久久不得安宁。

还有一些睡不着的人群,就是有资格问鼎洛阳知府的。洛阳是十五朝古都,能人辈出,有才华的人的确不少,愿意真心实意的为民办事的人也不少。咱中国向来都不缺乏为民请命的人,只是他们很少有机会登上权力舞台而已。现在,张准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不可避免的就要心动了。

张准白天的话,还都在他们的脑海里回响。他们都在想,他们要不要竞争这个洛阳知府的位置?要是竞争这个位置,又要做些什么?万一当上了知府以后,自己又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大人,你睡哪个房间?”

晚上,将要就寝的时候,王时德过来请示。

虎贲军入城以后,张准暂时就住在了福王府里面。福王府的各色物品,正被虎贲军战士清点打包,准备运走。因为东西太多,第一天的清点,可能只完成了不足5%的进度。估计最快也要十天的时间,才能全部清算完毕。

“随便吧”

张准随口说道。

对于福王府,张准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迷宫。要是没有熟悉的人带路,他这个虎贲军指挥使,都有可能在里面迷路。以前的衡王府、德王府和鲁王府,和福王府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

据说北京紫禁城的房间,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张准估计,福王府的房间,或许就比紫禁城少一间而已。万历皇帝没有能够让福王做皇帝,于是在其他方面,拼命的补偿,福王府估计的确和紫禁城差不了很远。

在福王府随便找了个房间,休息了一个晚上以后,张准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西较场,亲自检查征兵的情况。洛阳目前的局势比较诡异,军事乃是重中之重,他必须亲自抓。等他到来西较场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是人头涌涌,到处都是报名参军的年轻人。

决定在洛阳做较长久的停留以后,张准便宣布,正式成立洛阳城防军。洛阳城防军的基本编制,是一万人,都是步兵。城防军的训练,由虎贲军骑兵的四个营负责,采取老兵带新兵的办法,每个老兵,刚好带两个新兵。

因为城防军的主要任务,乃是依托洛阳的城墙进行防御,抗击朝廷军队的反扑,因此,他们的训练内容,可以进行一些调整。在初期,他们需要训练的,主要是严格的纪律,然后才是虎贲铳的操作。

洛阳有的是人口,招收一万名的士兵,一点困难都没有。洛阳原来就有两个卫,军户数量加起来超过三万人。不过,考虑到兵员素质的问题,张准决定还是将原来的卫所军什么的,都全部解散了,然后重新选拔。

测试的项目,还是老三样。一个是耐力,一个是力量,一个是速度。只要三个条件都符合要求,成绩最好的一万人就可以入选虎贲军,正式成为虎贲军的一员。

一次招收一万名兵员,要是在朝廷军队那边,恐怕得招收很久才能满额,可是在虎贲军这里,却是出现了多人争夺的迹象。张准在现场初步估计一下,至少有三万人在争夺,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吕志?”

张准忽然奇怪的嗯了一下。

原来,他忽然看到一个有点熟悉的人影,赫然是那个亲手杀了王绍禹的独眼青年吕志。这个独眼青年正在队伍的后面发呆,看样子情绪是有点低落。

“吕志”

张准扬手叫道。

“都督大人”

吕志急忙过来,习惯性的就要下跪行礼。

“免礼”

张准含笑说道。

吕志还是规规矩矩的单腿跪下行礼,然后才站起来。

“你来报名参军?”

张准上下打量着吕志,饶有兴趣的说道。

“是的。都督大人,征兵的条件上,并没有说独眼龙不能参军吧?为什么要将我拒之门外?”

吕志好像有点抵触的情绪,回答了张准的问题以后,立刻有点不甘心的反问。尽管只有一只眼睛,他的眼神,还是比较凌厉的。要是,经历了人生的惨变,他肯定要比一般人更加的坚毅。

“哦?吃瘪了?”

张准疑惑的问道。

吕志愤愤的说道:“你们虎贲军,看不起人我全部考核都通过了,就因为我只有一只眼睛,就不要我”

张准含笑说道:“你的全部考核都过关了?给我看看凭证。”

吕志立刻从怀里拿出三个竹牌,展示给张准看。

这是虎贲军特有的竹牌,每项测试,都只有一万枚竹牌,只有成绩最好的一万人可以获得。因为每个测试人员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擅长速度的,不一定擅长耐力,所以,一般来说,能够同时获得两个竹牌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入选虎贲军了。

要是能够同时获得三枚竹牌的话,已经是测试者中的佼佼者,肯定是可以入选部队的,而且,还会被分到比较精锐的部队去,进一步培养。吕志如果不是独眼,肯定被很多优秀部队给抢走了。

张准点点头,将两个竹牌接过来,温和的说道:“既然如此,我就为你开开后门,你来给我当亲兵吧”

吕志微微一愣,随后下意识的摇摇头。

张准皱眉说道:“怎么?不愿意?”

吕志有点为难的说道:“这样走大人的后门,会被人瞧不起的。”

张准目光熠熠的盯着对方,仿佛要看透吕志的内心,良久才慢慢的说道:“那你的意思,还是要去下面的部队?”

吕志没有说话,却是默认了。

张准扫了周围一眼,大声叫道:“冯伟”

负责全部招兵工作的,正是熊骑营副指挥使冯伟。听到张准的叫唤,冯伟急忙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跑步来到张准的身边,立正敬礼,恭敬的问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张准指着吕志,直截了当的说道:“冯伟,这个吕志,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我想走后门,收下他。”

冯伟早就看到吕志站在张准的身边,也明白吕志是怎么一回事,有点为难的说道:“大人,你是知道的,单眼在测量距离的时候,是要出现较大偏差的。这对于射击,是有一定影响的。”

张准皱眉说道:“影响瞄准吗?”

冯伟摇头说道:“这个倒是不影响。”

张准随口说道:“那不就结了?”

冯伟看了吕志一眼,语调低沉的说道:“那,吕志,你可得保证,在训练上,你不能拖部队的后腿。你是大人走后门送来的,你要是拖后腿,大人脸上无光。”

张准笑骂道:“冯伟,你这是将我军呢,还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啊?”

冯伟无奈的说道:“大人,部队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你又不是不知道。三个月一大考,两个月一小考,那都是要脱层皮的。特别是那些尖子部队,恨不得将自己的兵操练成三头六臂似的。换了你是队正,你也不愿意要有缺陷的兵吧?”

张准点点头,向吕志说道:“吕志,身体有缺陷的战士,在作战训练方面,的确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和平常人一样的成绩。想要优秀,更是难上加难。你少了一只眼睛,在训练上,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可能会成为别人的累赘,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吗?”

吕志沉声说道:“我不比别人差我不会成为别人累赘的”

张准又看看冯伟。

冯伟严肃的说道:“大人,吕志,我身为招兵负责人,我必须明确,即使是进入部队以后,对新兵也是有考核的,每个月都要考核一次,连续考核三个月。凡是没通过考核的新兵,不管什么原因,都是要被打回去的。这是大人明确规定的,没有面子可讲,哪怕是大人走后门送来的兵。大人,你不会是要我违反你亲自制定的禁令吧?”

张准脸色肃然,转头向吕志说道:“吕志,听到了没有?你要是进去部队,代表的就是我的面子。你要是不争气,那就是我的面子都没有了。我问你,有没有给我争气的决心?”

吕志热血上涌,言辞铿锵的说道:“大人,我绝对不给你丢脸的”

张准转头看着冯伟。

冯伟点点头,向吕志说道:“那行,你跟我来吧”

吕志大踏步的跟着冯伟去了。

“这小子。”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冯伟这小子,看来可以担当大梁了啊

第881章 谣传,肯定是谣传!

汝州,汝州城。

河南省的地形,比较独特,东面大部分都是平坦的原野,西面则大部分都是崎岖的山岭,嵩山、伏牛山、熊耳山等横亘其中。高耸的山岭,刚好将洛阳和南阳分开。要从洛阳到达南阳,就必须经过汝州,反过来同样如此。因此,在军事上,汝州也是军事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

十月初,湖广督师杨嗣昌的车驾,正好在汝州一带休整。随同他一起休整的,还有三万的湖广军主力。按照朝廷指定的穷追猛打的方针,官军一直不断的追着陕西起义军,死也不肯松手。起义军逃到哪里,官军就追到哪里,直到消灭对方为止。

这样的方略,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多小股的起义军,都被彻底的吃掉了。但是,官军自己,也的确是累坏了。原本有五六万人的湖广军,被拖成了只有三万人不到。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兵员还要继续减少。

最后没办法,洪承畴、杨嗣昌、史可法等几个人就商量着,部队还是要轮流休整,要不然,就要全部散架了。眼下,陕西起义军的主力,都刚好在陕西境内,秦军、晋军、辽东军,都在围追堵截,湖广军刚好可以休整一段时间。

这些时日,湖广军到处奔走,的确是很累了。身为督师的杨嗣昌,同样觉得很累,他在汝州城驻守,就是好好的休息来着。本来应该是隶属于他指挥的辽东军,他也暂时交给史可法去指挥了。对于史可法,杨嗣昌觉得还是可以信任的。

十月初十这天,快到黄昏时候,有一小队官军骑兵,共二十八人,跑得马匹浑身汗湿,驰至汝州城南门。汝州城因盛传起虎贲军拿过来,策应陕西起义军,所以近几天来城门盘查很严,除非持有紧急公文,验明无误,一概不许入城。

这一小队骑兵立马在吊桥外边,由为首的青年军官走近城门,拿出督师行辕的公文,证明他来汝州城有紧急公干。守门把总将公文仔细看了一遍,明白他是陕西督师洪承畴行辕标营中的一个小军官,官职也是把总,姓刘,名兴国,现年二十一岁。但守门把总仍不放心,抬头问道:“台端还带有什么公文?”

刘兴国露出轻蔑的神气,拿出来一封火漆密封的火急文书,叫守门军官看看。守门军官看正面,是递交汝州城兵备道张克俭张大人的,上边注明“急密”二字,背面中缝写明发文的年月日,上盖督师洪承畴行辕关防。他抬起头来对刘兴国说:“请你稍候片刻,我去禀明黎大人,即便回来。”

从督师行辕来的青年军官刘兴国不高兴地说:“怎么?老兄,难道我们拿的这堂堂督师行辕公文是假的么?我告诉你,我是真的有急事,从潼关一带赶来的,我一路上,都累死了三匹马了。你要耽误了时日,你有几个脑袋?”

守门军官心想,你吓唬老子呢?从潼关过来,跑死三匹马,要是官军都像你这么积极的话,陕西流寇早就被平定下去了,还用得着嚣张到现在?他认定对方是在吹牛皮,内心里就有几分的鄙视,不过,表面上还是赔笑说:“莫见怪,莫见怪。公文自然是真的,只是需要禀准黎大人以后,才能开门。”

刘兴国的确很急,只想早点将公文交给张克俭,这是洪承畴严肃的交代的。这份公文的内容,刘兴国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份公文交给张克俭以后,他一定会严肃对待的。他怒气冲冲的说道:“老兄,这是紧急文书,误了公事,你我都吃罪不起”

守门的军官应对这样的言语,早就经验丰富了,一副童叟无欺的表情,笑眯眯的说道:“不会误事,不会误事。黎大人就坐在城门楼上,我上去马上就来。”

杨嗣昌驻节汝州城时候,每个城门都有一位挂副将衔的将军负责,白天就坐在城门楼上或靠近城门里边的宅院中办公。自从杨嗣昌去湖广以后,因汝州城一带数百里内军情缓和,各城门都改为千总驻守,惟南门比较重要,改为游击将军。

这位游击将军名叫黎民安,将呈上的公文正反两面仔细看了一遍,看不出可疑地方,但还是不敢放心,只好亲自下了城楼,站在城门洞里,将前来下公文的青年军官叫到面前,将他浑身上下打量一眼,问道:“你是专来下这封公文么?”

刘兴国恭敬地回答:“是,大人。”

黎将军缓缓的说道:“你的确是从陕西潼关来的?”

刘兴国有点不耐烦的说道:“我已经告诉过你们了,各种身份凭证,都一应俱全,你们有什么怀疑的地方吗?”

黎将军心想,你是洪承畴督师的手下,在我们杨嗣昌督师的地头发什么火?别看眼下洪承畴的权力,暂时还在杨嗣昌之上,还能对杨嗣昌发号司令,但是,咱们的顶头上司,可是圣上宠爱的,前来指挥湖广军,只是镀金而已。

只要打出一点战绩,杨嗣昌督师就可以拜相入阁,地位和权力,都远在洪承畴之上了。届时,一切就要掉转过来了。我们家督师前途无量,你们家的督师,最多也就是多挂几个虚衔,在我们家的督师面前,牛什么牛?

当然,他好歹是一个将军,不会跟一个小小的军官计较,看别人身上大汗淋漓的,好像的确是从潼关一路过来的样子,就没有必要为难对方了。不过,不为难不等于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洪承畴的人,到了杨嗣昌的地头,当然是要守规矩的。要不然,显示不出杨嗣昌督师的威严来。

黎将军于是公事公办的说道:“既是这样,就请在南关饭铺中休息等候。我这里立刻派人将公文送进道台衙门。一有回文,即便交你带回督师行辕。这样,你和我,都不需要担干系。”

刘兴国内心焦急,只想快点将公文交给张克俭,赶快说道:“回大人,我是来汝州城火急调兵,今晚必得亲自到道台衙门,将兵符呈缴道台大人,不能在城外等候。我今天必须见到道台大人,要是可以见到督师大人就更好了。”

黎将军心想,你算什么东西,也想见杨督师?我堂堂副将,都见不到督师大人呢不过,他的注意力,却被对方提到的兵符吸引了。对方竟然是带着兵符来的,看起来煞有其事的样子。他好奇的问道:“你有兵符?怎么不早点拿出来?”

刘兴国急忙从怀中取出一半兵符呈上。

黎将军很熟悉督师行辕的兵符式样,明白眼前这位青年军官带来的一半兵符不假,而且兵符是铜制的,别人在仓卒之间也无法伪造。其实,明朝的兵符,都是朝廷统一制造的。洪承畴使用的兵符,和杨嗣昌使用的兵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看到这个兵符,又让黎将军不舒服了。洪承畴的人,拿着自家的兵符,来调杨嗣昌的兵,怎么看都怎么怪。虽然说,洪承畴有节制三军的权力,可是,杨嗣昌同样也有啊杨嗣昌可是从来没有做过调动秦军的事情,今天,洪承畴来这么一手,难道是准备和杨嗣昌打擂台了?

越想越觉得有点郁闷,黎将军原本有点松动的神色,又开始绷紧了,缓缓的说道:“你在吊桥外饭铺中稍候片刻,也叫弟兄们吃茶休息。我立刻亲自将公文、兵符送进道台衙门,当面呈上。兵符勘合不误,即请老弟带着弟兄们进城去住。这是公事手续,不得不然。”

这就是要按照规定办了。只要按照规定办,你就得慢慢的等。想要见到杨督师,做梦吧黎将军甚至有点怀疑,这个刘兴国,是不是陕西起义军假冒的。拿洪承畴的兵符,来调杨嗣昌的兵,是洪承畴晕了脑袋,还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刘兴国又是恼怒,又是无奈的。这里是杨嗣昌的地盘,他就算着急,都着急不来。无奈之下,他只好说道:“既是这样,只得从命,但请将军大人速将公文、兵符送呈道台大人面前,要是可以送给督师大人亲自过目,那就更好了。”

说毕,行个军礼,便转身过吊桥去了。

这时候的河南道台,正是张克俭。他的道台衙门距离南门不远,黎将军到来的时候,张克俭正在无聊练习书法呢。自从杨嗣昌到来汝州城以后,张克俭就没有什么乐趣了。

杨嗣昌是个比较孤傲的人,和身边的人很少能处在一块,似乎别人也不太喜欢他,只有崇祯皇帝例外。杨嗣昌此时人虽然是在汝州城内,和张克俭却是没有什么往来。除了公事公办之外,私底下完全没有接触。

比如说,今天,督师大人到寺庙里面去游玩去了,他这个道台大人,却是连作陪的机会都没有。要说张克俭的内心,没有一点怨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督师和兵备道的关系,搞得这么僵,还指望打胜仗不成?

“什么事?”

看到黎将军到来,张克俭随口问道。

“陕西洪承畴督师送来的紧急公文,从潼关送来的。”

黎将军简单的说道。

“洪老九?”

张克俭自言自语的咕嘟一声,将公文接过来。

他放下毛笔,将公文打开。开始的时候,不是很在意,只是随意的浏览。两个不同系统的公文往来,开头一般都是废话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是,片刻之后,他脸色大变,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好像要窒息一样。原本还算红润的脸色,变得一片雪白。蓦然间,他好像猫头鹰一样,盯着黎将军说道:“快将送信的人叫来”

黎将军顿时感觉有点不妙,急忙转身去了。幸好,路途很近,他出门一路疾驰,在吊桥的外面,找到了信使刘兴国。刘兴国其实也很着急,就等着召唤呢。两人急匆匆的返回道台衙门。

张克俭手握公文,目光死死的盯着刘兴国,语调竟然有些不听控制的说道:“你们收到的消息,可曾确切?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为什么不立刻派遣援军?”

刘兴国谨慎的说道:“是昨天夜里才收到的。之前,谁也想不到,局势会如此的危急。总以为可以支撑三五天的时间。我军的骑兵,都在凤翔府一带,潼关只有三百骑兵。等到噩耗传来,已经反应不及了。听闻汝州城有骑兵,督师大人就差我迅速赶来了。”

“噗”

张克俭好像失去了支撑,有气无力的瘫痪在地上。

片刻之后,他才想起了什么,匆匆忙忙的叫起来:“快备轿我要去承运寺刘兴国,你也跟我来”

黎将军急忙下令准备。顷刻之间,张克俭就上了轿子,急匆匆的往承运寺的方向去了。黎将军在后面纳闷不已,什么事情,居然将素来以雷打不惊著称的道台大人吓成那样?

难道说,陕西起义军又发飙了?不可能啊,前几天不是说,就要全部剿灭陕西流寇了吗?怎么大功将成,又搞出这样的事情来?唉,这年头,不知所谓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

张克俭到了承运寺,立刻求见杨嗣昌。正好杨嗣昌从承运寺出来,兴致很高,很高兴的就接见了张克俭。张克俭甚至没有施礼,直接将洪承畴的公文递了过去。

杨嗣昌很不高兴张克俭的没规矩,他很敏感,认为是下面的人,觉得自己本事不行,所以对自己没有足够的敬意。不过,他决定看完公文再说。然而,等他看完公文,已经忘记了张克俭的不敬了

“什么?”

“洛阳丢了?”

“福王死了?”

一时间,杨嗣昌只感觉天旋地转,不由自主的瘫痪下去。

旁边的亲兵急忙将他搀扶住。可是,素来以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