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扬武的发言,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纯粹是作为开场白而已。大金军不甘心失败,肯定要再次发动进攻。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当然要加强兵力。董家堡地方太小,太多的兵力施展不开,那肯定是要从多方面发起攻击了。换言之,就是将其他三个点都全部纳入进攻的目标。
总的来说,费扬武的建议,还算是中规中矩。不过,费扬武人微言轻,他的建议就算再好,都入不了大家的法眼。相反的,要是这番话从以前的阿济格嘴里说出来,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在岳托和阿巴泰不在场的情况,在军事上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阿济格了。
其实,这也是皇太极不小心犯下的小小的错误。皇太极根本没想到,豪格会战败的。他将擅长打仗的岳托和阿巴泰都调开,就是为了避免两人的光环,掩盖了豪格的存在。豪格要出头,就要超越这些前辈。却没有想到,豪格战败,岳托和阿巴泰又不在场,反而让阿济格显得非常的突出。
现在的情况,有点尴尬。在场的人,除了豪格、济尔哈朗、皇太极三个人之外,其他的大金军将领,根本不敢提出什么军事建议。虎威犹存,阿济格还在这里呢。要是自己提出来的建议,不成熟,结果被阿济格反驳一通,岂不是自讨没趣?阿济格的嘴巴,一向都是很臭的,从来不怕得罪人。
至于不是大金军的人,也不会那么积极……皇太极和阿济格之间的矛盾,谁不知道一点?万一不小心陷入两人之间的争斗,搞不好是要惹祸上身的。蒙古人跟着南下,是来抢掠人口和物资的,不是来掐架的。至于汉军旗的旗主尚可喜,还有朝鲜仆从军的指挥官……他们有发言权吗?
沉吟片刻,正蓝旗的代表德巴赫说道:“红衣大炮是否可以靠近一点,直接将董家堡的城墙摧毁?打开一个口子也好啊”
这是最保险最正确最没有风险的提议,哪怕是阿济格都不会反驳的。不过,说了等于没说。白痴都知道,明天要是继续进攻的话,红衣大炮肯定是要推到前面去,直接将城墙给轰塌的。吃一堑长一智,要是大金军连这个都不知道,可以一头撞死了。
果然,济尔哈朗不假思索的说道:“可以。”
德巴赫坐下去以后,又开始冷场了。
想要找一个保险的不会被阿济格反驳的建议,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在座的这些人,除了皇太极之外,还有谁的战场经验比阿济格更加的丰富?要是自己的建议提得不对,不被阿济格批驳得体无完肤就怪了。何必呢?
皇太极也感觉到了阿济格的威胁,暗自后悔自己不应该同时放走岳托和阿巴泰,否则,只要两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在,都可以遏制阿济格的威望,下面的人说话就没有那么忌惮了。但是,两人都已经过了黄河,现在想要后悔都晚了。既然内部的人不敢说话,那就让外部的人来说。于是,他的目光,下意识的落在阿日斯兰的身上。
阿日斯兰急忙说道:“土默特部落的勇士,明天愿意参与进攻。”
这不是建议,这是在表决心。在这个时候表决心,当然是有原因的。阿日斯兰不是傻蛋,明白皇太极在这个时候最需要什么。在这个时候,皇太极最需要做的,乃是稳定人心。于是,自己就马上送给他一颗定心丸。同时,阿日斯兰想要看看,皇太极是不是真的有心让蒙古人去做炮灰。
本来,这次蒙古人跟着大金军南下,是为了抢掠人口和物资而来的,不是为了鏖战。如果皇太极要蒙古骑兵陷入鏖战,损失惨重的话,蒙古各个部落的怨言,肯定会非常激烈的。如果皇太极一心想让蒙古人作为炮灰,去对付虎贲军的话,那说不得,大家只好分道扬镳了。
皇太极缓缓的点点头,深沉的说道:“希望土默特的勇士能够给我们带来好运,我一直都信赖你们的勇气和决心。破城以后,我一定会重重的奖赏破城的功臣。谁第一个冲入城内,都可以获得彻辰汗的嘉奖和祝福。”
阿日斯兰的目光微微下沉,连声表示感谢。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暗暗一凉。土默特部落果然是被当做炮灰处理了。皇太极说话好听,却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破城之前,土默特部落的勇士,必然会损伤惨重。土默特部落的实力,从而大打折扣。大金军要让蒙古人做炮灰的心思,表露无遗。
旁边的哈丹巴特尔目光同样低垂,一直没有说话,谁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事实上,这位哈喇慎部落的首领,同样感觉到危险了。显然,在遭受了损失以后,皇太极有意思让更多的蒙古人上去战场了。从白天的战况来看,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人口和物资还没有抢到多少,自己部落的勇士倒是要大批的战死,谁也不愿意啊
然而,哈丹巴特尔又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大金军目前尽管是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总体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相反的,蒙古三大部落,相互之间都不团结,轻松就能够被大金军击破。在大金军的高压下,明知道是被送去做炮灰,他们也只好认了。
果然,皇太极的目光,很快落在哈丹巴特尔的身上。土默特部落的阿日斯兰已经表示了自己的决心,下一个自然是轮到哈喇慎部落了。话说,皇太极和这两个部落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哈丹巴特尔急忙说道:“彻辰汗,哈喇慎的勇士愿意出动五千人,参与进攻。不拿下董家堡,绝不回来。”
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高深莫测的说道:“哈喇慎的草原优美,勇士的品德更加的优美。来人,赐美酒一杯,为哈喇慎的勇士送行。”
立刻有人端来金杯,装满美酒,送到哈丹巴特尔的面前。哈丹巴特尔明知道自己是上了皇太极的贼船,将要遭受重大的损失。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只好认了。致谢过后,他急忙端起金杯,一饮而尽。
喝完美酒以后,哈丹巴特尔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好像在燃烧,非常的不舒服,对皇太极的反感越来越强烈,但是表面上却不得不恭敬的向皇太极表示感谢。哈喇慎部落这次来了一万人,被打掉五千,实力肯定是要大打折扣了。在回去以后,自己能不能坐稳部落首领的位置,还得两说。唉,这次是真的蚀了老本了。
宰桑布和急忙说道:“科尔沁部落的勇士,也愿意出征。”
皇太极温和的说道:“科尔沁的勇士,还是继续负责遏制敌军的中央大营吧。这项任务同样非常的重要,除了科尔沁部落的勇士,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人可以担任。”
宰桑布和微微一愣,随即不动声色的答应了。
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对望一眼,内心的不舒服感更加的强烈了。**,果然是照顾自己人啊遏制虎贲军的中央大营,就是说,不需要直接参与攻城。换言之,就是可以避过重大的伤亡。科尔沁部落的实力本来就很强大,这次又避过了损失,以后实力只怕会更加的强大。
相反的,他们两个部落,却是损失惨重。多的不说,光是每个部落损失五千人,那就是伤筋动骨了。须知道,他们带来的,都是骨干中的骨干,损失了,是要大大的心痛的。他们实力大大的削弱,科尔沁部落却没有任何的损失,此消彼长,日后肯定是科尔沁部落统一草原了。
**,皇太极是在借刀杀人啊早知道这样,当初在草原的时候,自己就应该装病,托词不来。现在,想要后悔都晚了。这一刻,土默特和哈喇慎的部落首领,肠子都是悔青了。
在明国强大的时候,蒙古人是明国人的刀。在大金国强大的时候,蒙古人又是大金国的刀。可怜的蒙古人,什么时候才能独立自主的行事呢?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昔日成吉思汗的威望呢?
阿济格忽然轻轻的咳嗽两声。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阿济格的身上。
今天的阿济格,和昨天颇有些不同。要说昨天的阿济格,还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话,今天的阿济格则显得有了一点精神。准确来说,是在豪格战败以后,阿济格才有了精神。刚才众人说话的时候,阿济格一直没有吭声,只是看着帐篷的穹顶,嘴角边带着丝丝的冷笑。显然,这个冷笑,是专门摆出来给皇太极看的。
在场的人,对于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矛盾,都是心知肚明的。皇太极在战场上打了阿济格的脸,阿济格现在同样要打回皇太极的脸。但是,知道归知道,谁也不会指出来。只是看到阿济格这个样子,大家就知道皇太极的心情,又要更加的糟糕了。
果然,皇太极的眉头,情不自禁的皱了皱。尽管紧皱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恢复原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这个细微的动作,还是被不少心思敏捷的家伙给逮到了。看来,对于阿济格的翻身,皇太极果然是非常的不满意啊
确实,皇太极想要将阿济格一脚踩翻在地上,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他要将阿济格三兄弟,彻底的踩下去,为自己的家天下道路铲除所有的障碍。但是,豪格的战败,让阿济格瞬间有了翻身的机会。这样的感觉,当然很苦涩。
阿济格缓缓的说道:“我觉得,继续进攻,只会白白的增加伤亡。我们已经承受不起太多的伤亡了。我建议将张准yin*出来,在野战中将他消灭。”
豪格对阿济格的重新抬头有些不舒服。他接任汗位最大的障碍,就是多尔衮。而阿济格,则是多尔衮的亲生哥哥,是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如果阿济格重新掌权,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他又没有办法直接遏制对方,只好深沉的说道:“十二叔有什么想法可以将张准yin*出来?”
阿济格娓娓说道:“从白天的战斗来看,虎贲军已经做好充分的守城准备,各项防御措施都是相当的完善,火器的威力也很强。要是我们继续攻城,付出的伤亡必然很大。攻坚向来不是我军的强项,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我们不应该和敌人这样硬碰硬。拿鸡蛋和石头碰,不值得。我们大金国勇士的性命,都是很宝贵的。”
这番话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完全是就事论事。但是,有心人还是能够听出其中的味道来。阿济格在隐晦的指责豪格技不如人呢。阿济格上次失利,同样是死了两千余人,那还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豪格这次,准备充足,有大量的攻城器械配合,却依然死了两千人,还搭上大量的汉军旗和朝鲜仆从军。两相比较,高下立辩。
豪格当然听出了其中的味道,立刻有点不服气的说道:“要是我们一次进攻失利,就不敢向虎贲军进攻了,岂不是让张准耻笑?我们大金国的信誉,岂不是从此沦丧?十二叔应该知道,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人盯着的。明国的皇帝,都在旁边看着我们打仗呢我们地动山摇的南下,去灰溜溜的退回去,大概十二叔也不愿意吧?”
在座的其他大金军高层,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豪格的话,点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大金军的威信。是的,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严重关系到大金军的面子问题。要是董家堡的里面,乃是别人,或许大金军的确可以虚晃一枪,然后寻找其他的地方作战。没有人会说什么,大金军的战略,向来都是飘忽的。
问题是,张准就在董家堡里面。张准是什么人?是大金国建立以来,最可怕最可恨的敌人。明知道张准就在董家堡里面,却不能将他杀死,外人会怎么评说?质疑大金军的战斗力还是轻的,以为大金军被虎贲军打怕了,才是最要命的。
如果就此放过张准,的确很容易引发太多的猜想。这次大金军南略,有很大一个目的,就是要干掉张准。现在明知道张准就在董家堡这个小城镇里面,结果就是无法干掉,岂不是让明国人耻笑?明国人最懂得扯虎皮做大旗,里面的文章太多了。
何况,从以前的作战经验来看,明军要是固守城镇,大金军想要yin*他们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阿济格的建议是很好。如果张准的确傻到会出来和大金军野战的话,大金军有足够的能力,吹灰之间,就可以将张准击溃。问题是,张准会傻到那样的地步吗?他会傻到出来和大金军夜战吗?深表怀疑啊
因此,豪格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不摧毁董家堡,根本不可能抓到张准。而抓不到张准,就算大金军可以将北直隶,乃至是山东、山西,都全部夷为平地,也无法解决根本上的祸患。随着时间的推演,张准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到时候,大金军想要对付他,就更加的困难了。
阿济格迟疑片刻,慢慢的说道:“那……继续进攻吧”
思考片刻以后,阿济格认为,豪格的质疑还是有道理的。自己想要yin*敌人出来野战的想法,的确不可能实现。张准既然躲在了董家堡里面,应该是不会出来了。想要抓到张准,的确只有摧毁董家堡一条路。要摧毁董家堡,那只有继续进攻。
看到阿济格同意自己的意见,豪格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很奇怪,这叔侄俩以前在打胜仗的时候,观点从来都不曾同样过。这次两人都打了败仗,反而开始逐渐的同意对方的意见了。人啊,真是奇怪的动物。或许,阿济格也开始感觉到了危机,暂时放下了内部的争斗?
宰桑布和趁机说道:“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明天一鼓而下。”
济尔哈朗趁机说道:“对大家要有信心在兵力上,我们有绝对的优势明天我们出动更多的兵力即使董家堡是一颗核桃,我们也要将这颗核桃给砸碎了”
阿济格皱皱眉头,缓缓的说道:“优势兵力未必有用啊”
要是之前,阿济格根本没有多说话的机会。但是,今天豪格损失的人数,比阿济格还多,阿济格要是不抓紧这个机会,狠狠的向皇太极发动一下反击,那就不是阿济格了。多尔衮三兄弟,有能力让皇太极头痛,阿济格屡屡充当急先锋就是其中之一。
济尔哈朗可是一点都不畏惧阿济格的,闻言便冷冷的说道:“愿闻其详。”
阿济格冷峻的说道:“光是增强兵力,恐怕难以见效,说不定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加多。白天的战斗,大家也看到了,在虎贲军的火器面前,无论上去多少人,都打不开通路的。”
阿日斯兰意味深长的说道:“莫非十二贝勒觉得,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不成?不妨指点一下?”
阿济格老老实实的说道:“我也没有好办法。现在的董家堡,就好像是一个刺猬。要是我们不管它,它就刺不到我们。但是,我们偏偏要去抓它,那只有被刺了。”
豪格欲言又止。
阿济格的比喻,的确有几分相似的意思。董家堡的虎贲军,的确好像是刺猬,浑身是刺,无论是谁上前去,都要被狠狠的刺伤。你要是不靠近,根本就没事。问题是,大金国必须抓住这只该死的刺猬。这样一来,被刺伤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谁也不愿意扎手。如果仅仅是一只刺猬也就罢了,大不了豁出去,拼着扎手的危险,也要将它弄死。刺猬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将人扎死。问题是,虎贲军好像不仅仅是刺猬,它根本就是一头箭猪,比刺猬厉害多了。一不小心,自己搞不好就被扎死了。
皇太极看到各人的脸色,深沉的说道:“难道我们大金国的勇士,就这样害怕了吗?难道,白天的战斗,就让你们心胆俱裂了吗?”
这么重的话出来,下面的人顿时坐不住了。皇太极发怒了。这个时候要是还不开口,就等得穿小鞋了。再说,满洲人最爱荣誉,要是一场战斗就被虎贲军打怕了,恐怕自己都会羞愧而死的。
费扬武率先说道:“大汗,我们镶蓝旗愿意打头阵明天我亲自率军登城要是不破城,我绝对不回来我们镶蓝旗的勇士,就算是要死,都死在董家堡的城头上”
不得了
豪格又被无意中打脸了
第647章 代价
谁都知道,大金军攻城的主力,都在豪格那里。费扬武的部队,都是骑兵。骑兵下马攻城,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做,完全是以己之短,去拼敌人之长,是要吃大亏的。专业的攻城步兵不上前,却要骑兵下马攻城,没有这样的道理。费扬武表示自己的决心没问题,却在无意中打了豪格的脸。
“明天,我将全部的人马都拉出去”
“不拿下董家堡,绝不退兵”
豪格不能不说话了。
他的手上,还有七千的土著,还有七千的汉军旗,还有两千的朝鲜仆从军。从数量上来讲,这样的攻城力量,绝对不弱了。除了京师、锦州、山海关这样的坚城,一般的城镇,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猛攻。按理说,董家堡这样的城镇,应该完全不是大金军的对手啊
问题是,虎贲军的炸药包,的确厉害。这玩意儿根本不管人数的多少,一声巨响过后,人数再多,都得全部倒下。人数越多,死伤越多。但是人数少了,虎贲军的火铳又厉害,根本冲不到城墙的下面。
这是一个死结,打不开的死结。
只要皇太极还想进攻董家堡,只要大金军还想抓住张准,就必须被这个刺猬,错,是被这个箭猪扎到。大金军的攻击越是猛烈,越是厉害,箭猪的反击就越厉害,被刺伤的程度就越深,流血就越多。
但是,大金军不能不进攻。因为,他们要消灭的那个人,就藏在箭猪的尖刺下面。大金军可以放弃这个人吗?难只要有一丝的机会,大金军都不愿意放过的这个人,对大金国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如果现在不趁早杀了他,以后还会更加的麻烦。
宰桑布和为了表示对豪格的支持,凛然说道:“大汗,我们科尔沁部落愿意派出五千名勇士,参与进攻。”
皇太极点点头,脸色逐渐的缓和。
从本心上来讲,皇太极不希望科尔沁部落遭受到损失。对于科尔沁部落,皇太极是非常信任的。他一心想让科尔沁部落成为蒙古草原最大的部落,从而掌控整个蒙古草原。所以,他刚才拒绝了宰桑布和的提议。但是现在,他不能继续拒绝了。因为,这是宰桑布和私底下对豪格的支持。而现在的豪格,的确需要支持。
沉吟片刻,皇太极语调激昂的说道:“满洲勇士和蒙古勇士,同祖同宗,不分彼此。我在此再次强调,无论是满洲勇士,还是蒙古勇士,只要拿下董家堡,只要得到张准的人头,我都不会吝啬奖励。”
微微顿了顿,皇太极缓缓的说道:“谁拿下董家堡,我就将福余卫赏赐给他他的子子孙孙,都可以永久的统治福余卫”
话音未落,下面就是一片的惊呼声,随即恢复沉寂。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太极当真是舍得
他居然将福余卫都拿出来了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
洪武二十一年(1388),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被明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注意,是暂时归附,而不是永久的归附。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
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明廷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简而言之,就是表面上接受朝廷的一套,其实在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他们自治的。
福余卫乃是当初的朵颜三卫之一,是明国重要的盟友。后来,由于明国政策的变化,还有自身实力的不断削弱,朵颜三卫最终脱离了明国,投入了大金国的环抱。朵颜三卫统辖的地盘,大部分都属于科尔沁草原。福余卫就在科尔沁草原的最北面,水草丰美,是重要的牧场和林区。
在场的人,谁不愿意成为福余卫的主人?只要能够控制福余卫,就能够培育大量的战马和牛羊,还可以繁衍大量的人口,极大的壮大部落的实力。只是,因为科尔沁部落的关系,大家都有所顾忌。毕竟,福余卫也是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要是得不到科尔沁部落的同意,以后想要有效的统治这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现在,皇太极主动的将福余卫拿出来,的确让不少人都精神振奋。有皇太极的金口,相信科尔沁部落再也不敢从中阻挠。要是能够得到这一片重要的牧场和林区,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人口增加数万人,都是有可能的。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数万的人口,是非常大的数字了。要是能够超过十万,一跃成为蒙古草原最大的部落,也不是不可能的。
宰桑布和立刻说道:“我们科尔沁部落愿意出动一万的勇士,协助攻城。”
皇太极的话音刚落,老头子就心动了。
他是不能不心动。尽管作为科尔沁部落的首领,宰桑布和并没有全部统一科尔沁部落。北边的福余卫,就是一片空白。他也知道,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皇太极以前不可能让他统管整个科尔沁草原,以免他的实力过于强大,不好控制。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大金国的实力,比以前强大了太多,再也不用顾忌他了。
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不能放过。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他也是愿意的。一万人的代价,对于越来越强大的科尔沁部落来说,只要四五年的时间,就能够弥补回来。福余卫所在的草原,实在是太丰美了,要是可以连接起来,科尔沁部落的马牛羊数量,至少可以增加四成。
宰桑布和既然开口,其他人都非常自觉的闭嘴了。科尔沁部落实力强大,拥有数万的骑兵,别人哪里有力气和他争夺?在这里的所有人里面,有实力和宰桑布和争夺的,只有豪格。连阿济格都没有这样的实力。但是豪格最大的目标,乃是继承父亲的汗位,自然不会对福余卫有什么心思。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个福余卫,基本上就是科尔沁部落的囊中之物了。
当然,也不排除在真正的战斗中,有哪个小部落走了狗屎运,首先攻入董家堡里面。因此,皇太极的这个奖励,对于蒙古三大部落的刺激不是很大,对于其他的蒙古小部落,刺激却非常大。这些蒙古小部落目前控制的地盘,自然条件当然不会很好。要是能够掌控福余卫,他们就算是彻底的翻身了。因此,很多蒙古小部落的首领,都是两眼放光,暗暗的思量着,自己要如何才能首先冲入董家堡里面。
有这样心思的,除了蒙古小部落的首领之外,还有费扬武、德巴赫这样的大金军中层。尽管他们都是甲喇章京,在大金国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毕竟不是领主,没有资格掌控一个部落。看皇太极的意思,是谁立下头功,谁就能成为福余卫的主人。如果他们能够立下头功,他们就能够从原来的羁縻中脱离出去,成为真正的部落首领。
谁不愿意成为部落首领?谁不愿意拥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土?谁不愿意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放逐牛羊?一下子,他们内心的斗志,都被全部点燃了。原本有点垂头丧气的他们,立刻变得斗志昂扬起来,对明天的战斗,可谓是充满了期待。
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感觉自己抛出去的奖励,已经成功的刺激了中下层官兵的士气。这正是他需要的。上层有他遏制着,谁也不敢打退堂鼓。只要中下层官兵的士气提升起来,大金军的战斗力,依然是如此的强大。攻打董家堡,依然是有希望的。
片刻之后,皇太极的目光,慢慢的落在阿济格的身上。
他内心恼怒阿济格,却又不得不承认,在军事方面,阿济格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否则,他的战功也不会如此的突出。要是单纯比较打仗本领的话,阿济格的确要比豪格出色。现在,董家堡的战斗,出现了挫折,他的确是想听听阿济格真实的想法。有了诱饵还不够,还要有得到诱饵的途径。
阿济格缓缓的说道:“大汗,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皇太极眉头悄悄一皱,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说。”
豪格战败,阿济格得到的好处最大,一下子咸鱼翻身,又蹦跳起来了。什么该不该说,明显是托辞,明摆着是在给皇太极脸色看。你丫的刚说过,要我跟豪格学习如何打仗,我现在这么谦虚,不就是听你的话吗?我乖乖的听从你的话,向豪格学习……难受的自然是皇太极和豪格了。不过没办法,谁叫豪格不小心也打了败仗呢?
阿济格缓缓的说道:“我觉得,我们如果继续进攻,不能仅仅盯着董家堡周边地区,我们要在多个地方发起攻击。我们要向南边的山东,西面的真定府,西南面的河南等地,都发动进攻,造成风声鹤唳的假象。这样做,可以让虎贲军兵力紧张,无法及时的增援。要是出现漏洞,我们就可以趁机抓住,一举荡平。”
济尔哈朗皱眉说道:“向这些地方进军,有用处吗?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明国朝廷的辖区,和张准完全没有关系,他才不会主动的增援呢相反的,我们将明国朝廷的实力打没了,虎贲军控制的区域还会继续扩大。虎贲军控制的区域越大,实力增加的速度就越快,对我们的伤害就越大。”
阿济格深沉的说道:“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张准真的躲藏在董家堡里面,死也不肯出来,我们总不能在这里和张准相持到年底吧?我们终究是要回去辽东的。抓不到张准,我们有什么办法?只有尽可能的增加自身的实力。我们需要掠夺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物资。虎贲军的实力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实力,也必须不断的增加。”
费扬武插口说道:“我们携带这么多的人口和物资,很容易遭受虎贲军的袭击啊大家都知道,一旦我们抢掠到大量人口和物资,部队的机动性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在这个时候遭遇虎贲军,说不定会吃亏的。”
阿济格傲然说道:“不怕只要虎贲军离开董家堡,我们立刻抛弃所有的人口和物资,转身和虎贲军作战。这不正好是将张准yin*出来吗?野战,我们大金国的骑兵怕过谁来?”
济尔哈朗还是皱眉说道:“你的想法太冒险了。四面出击,需要分散兵力。万一别的点,防守都好像董家堡那么坚固,岂不是伤亡更大?”
阿济格断然说道:“若是如此,我建议立刻撤军”
济尔哈朗欲言又止。
阿济格当仁不让的说道:“如果虎贲军的据点,当真比锦州还强,我们就要放弃攻坚,寻求别的办法对付张准但是,我相信,以虎贲军目前的实力,不可能在整个山东,河南,真定府等地都部署防卫。我相信,驻守这些地区的,只要还是明军。”
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