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张准带来了十二艘的剑牙舰,否则,朝鲜高级官员可能真的不会出现。也幸好到来朝鲜的乃是张准,如果是明国其他的官员,没有大白舰队随行,没准朝鲜人真的要给一个更低级别的待遇。尽管是宗主国和附属国,同样是利益之上的。要是朝鲜无法从明国这里获得利益了,他们倒向鞑子,一样不奇怪。
随着朝鲜两名红色官服大员的出现,在他们的身后,又出现了很多人。原本空荡荡的仁川港,仿佛变戏法的出现了上千人,整齐的排列在港口的两侧。有人迅速的将红色的地毯铺设在码头上,一直延伸到看不到的尽头。还有年轻的美丽的朝鲜女子,穿着节日的盛装,捧着花篮,恭候在一旁。显然,这样的欢迎队伍,才是正常的。
徐青鸾慢悠悠的说道:“这才像个样子。”
姬玉情却是轻轻蹙眉,没有说什么。
张准谨慎的朝李绩成说道:“继续保持弯月形。”
这些朝鲜人,明显是在试探自己来着。要不是大白舰队摆出进攻的队形,朝鲜人没准真的要搞什么幺蛾子。至少,对方是试图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让自己难堪,削一削自己的威风。但是大白舰队一摆出进攻的态势,他们马上服软了。可见,无论什么时候,武力都是最让人敬畏的。
很快,张准的旗舰,缓缓的靠岸。仁川港总共有十五个泊位,张准的旗舰,正好停泊在最中间。栈桥的旁边,已经有朝鲜人在等候了。旗舰刚刚靠岸,朝鲜人就主动的架好了跳板。
“上”
章印挥挥手,率先从船上下来。
在他的身后,海军陆战队的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从船上下来。这是虎贲军第一次出现在国外,出现在外国人的面前,因此,他们都将腰杆挺得笔直,紧紧的握着手里的武器,目不斜视,脚步整齐,尽量的展示虎贲军的军威。
在海军陆战队的后面,是品字营的战士。他们从另外一个栈桥上下来,同样是腰肢挺直,目不斜视,步伐整齐,雄赳赳气昂昂的上岸来。因为在队列方面投入的训练时间比较多,品字营战士的队列,显然更加的威武。
根据之前的安排,品字营的战士上岸以后,就分布在仁川港的四周,接管各个制高点,部署防务,安排狙击手监视突发*况。而海军陆战队的战士,则重点在海港的周围建立警戒线,将欢迎的人群和码头暂时隔离开来。
显然,虎贲军的到来,对前来迎接的朝鲜官员,产生了小小的震动。他们的目光,都不断的落在虎贲军战士的身上。要是没有猜错的话,他们一定是在琢磨,虎贲军到底是怎么收拾掉那么多鞑子的呢?
冯梦龙和绿色官服的朝鲜官员上船来,高弘图上前迎接。朝鲜官员的汉语讲得很好,完全不需要翻译,只听他彬彬有礼的说道:“下官,崔浩光,通事郎,欢迎各位贵宾的到来。请各位贵宾上岸。”
他的汉语,单个字其实发音很标准,但是连在一起,就有些生硬,听起来感觉怪怪的。没办法,毕竟是第二种语言,不可能非常精通的。日本人也是这样。幸好,大体的意思还是不会出现差错的。
不过,他的生硬发音,也让高弘图相信,他不是专业的外交官。朝鲜人里面,汉语说得溜溜转的人多的是,真要有诚意的话,怎么会派遣一个汉语说得生硬的官员前来?显然是不安好心。耍花枪耍到张准的头上来,只怕后果会很惨。
高弘图不动声色,徐徐说道:“有礼了。请那两位大人上船来,先行拜见都督大人。”
崔浩光语调有些生硬的说道:“请各位贵宾下船。”
高弘图不愠不火,徐徐说道:“请各位大人上船来。”
崔浩光目光闪动,缓缓的说道:“各位贵宾远道而来,想必困乏了,还请尽快上岸。岸上已经准备好香汤茶水,客栈也已经备好酒菜,为各位贵宾接风洗尘。”
高弘图还是摇头,明白无误的说道:“请你们的官员先上船来。”
他之所以这样坚持,是有缘故的。下船去和上船来,看起来区别不大,其实很关键。张准下船去,等于是迎接的规格低了一等。相反的,要是对方上船来,请张准下船,礼节的规格就高了一等。作为天朝上国的使者,高弘图坚持对方的迎接官员上船来,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细节,没有必要较真。反正都是要下船的,早一点下去和晚一点下去,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高弘图这样的士大夫来说,礼节方面肯定是要较真的,尤其是在外交礼节方面。你要是不坚持的话,对方可能从此就要小看你,接下来的事情,麻烦更多。
崔浩光颇有些撒无赖的意思,若无其事的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就陪伴各位大人,在此欣赏仁川港的美人风光吧。”
张准在后面冷冷的说道:“既然如此,崔大人请下船,我等直接前往江华岛便是。”
崔浩光脸色微微一变,下意识的说道:“江华岛乃是我国军事重地,有全罗道水军驻防,你们要是擅自前往,就等于是进犯我国领地,必然遭受痛击。”
高弘图故意微微一笑,毫不掩饰的说道:“全罗道水军?可惜李舜臣死了。”
这句话说得是毫不客气了。简直是当着对方的脸说对方无能。李舜臣都死了,全罗道水军还有个屁的战斗力同时也是提醒张准,全罗道水军就是李舜臣的部队。如果有必要,还是要防备一下。虎贲军对朝鲜水师的了解,还真是不多。
其实,在朝鲜内部,并没有朝鲜水师这样的称呼。朝鲜总共有八个道,只有三个道有水军,其中兵力最强大的,就是全罗道水军。当初李舜臣就是担任全罗道水军指挥使。和大明水师比起来,全罗道水军不值一哂,只是朝鲜国小,出现一个李舜臣,已经很了不起,当然要大肆的吹嘘了。
张准朝李绩成一挥手,凛然喝道:“向外海开三炮”
李绩成当即发出旗语。
大白舰队的其他剑牙舰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第一轮炮击迅速打响。
炮声隆隆,震撼了整个仁川港,炮声在十里之外都能听到。炮口冒出的白烟,在北风的吹荡下,在仁川港的上空迅速飘散,空气中很快就飘散有浓郁的火药味。崔浩光顿时脸色一变,没想到张准竟然会下令开炮。太荒唐了。他的舰队,竟然在仁川港开炮射击。尽管是向着外海,同样是在朝鲜的领土范围内。这简直是在向朝鲜宣战
港口上的两个红色官服大员也着急了。他们的着急,却和崔浩光完全不同。他们只是根据上面的意思,摆一摆架子,试探试探张准的底细。没想到,张准居然真的下令开炮看到张准带来的这么多崭新的白色战舰,他们心里头本来就觉得相当的震撼,现在炮击展开,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他们内心的震撼,就更加的强烈了。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他们才刚刚走了几步,第二轮的炮击又开始了。
这一次,炮声更加的激烈,更加的激荡。第一轮的炮声尚未完全消失,第二轮的炮声又传来,就好像是一浪接一浪的潮水,不断的拍打着每个人的耳膜。岸上不少人都下意识的捂紧了自己的耳朵。强大的后坐力,让剑牙舰不断的挤压着海水,激荡起层层的涟漪,不断的向岸边扩散,原本安静的仁川港,顿时变得激荡起来。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片刻之后,第三轮的炮击再次开始。
三轮的炮击,一浪接一浪,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谓的齐射,其实是做不到同时开炮的。同一轮的炮击,速度可能有快有慢,因此,炮声肯定会有快慢。结果,最快的炮声和最慢的炮声互相连接在一起,感觉就好像是绵绵不绝了。
张准命令连开三炮,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飞龙炮的特殊构造,是用子母炮结构,前面的三炮射击速度非常快,在20秒的时间里,就可以射出三炮。但是三炮以后,速度就要缓慢很多了。
炮击停止,仁川港的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火药味。白烟被北风一吹,弥漫在整个仁川港的上空,就好像是起了一层雾一样。海水不断的激荡,不断的拍打着岸边的栈桥,飞溅起一阵阵的浪花,同时暗处哗啦哗啦的声音。
用这样的方式,拜访朝鲜,的确不太友好。不过没办法,要是不开炮的话,朝鲜人还在装蒜呢该展示武力的时候,张准是绝对不会犹豫的。什么叫以德服人?这就是以德服人
果然,三轮炮击以后,那两个穿着红色官服的朝鲜官员,再也不敢怠慢,规规矩矩的上船来,规规矩矩的声称迎接来自天朝上国的使者。高弘图上前迎接,不卑不亢的表示感谢。之前的炮击,就好像谁也没有看到,谁也没有听到,双方一片热情的和谐气氛。
冯梦龙这时候终于是有机会说话了。他替双方做了介绍。这两名朝鲜官员,一个叫做尹思明,一个叫做朴安成,都是正三品的通政大夫。两人乃是受朝鲜国王李倧的委托,前来迎接张准的。
“尹思明拜见上国都督大人。”
“朴安成拜见上国都督大人。”
两人在高弘图的引导下,来到张准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恭恭敬敬的说道。他俩礼数周到,态度诚恳,倒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张准点点头,躬身还礼,温言说道:“两位辛苦了。”
明国和朝鲜的官职品级,基本上是相同的。最高都是正一品,最低乃是从九品。张准是正一品的武职,他俩是正三品的文职,本身已经相差了好几级。而且,明国是上国,是宗主国,朝鲜是下国,是附属国,品级自然低一等,这又相差了至少一级。因此,张准完全没有必要多说什么。相信对方也不敢要求张准多说什么。
不过,礼节完毕以后,尹思明还是试探着说道:“请问都督大人,您带来的可是大明水师?”
张准肯定的说道:“当然是。本官兼管登莱二府军务,提督登州水师。这些白色战舰,都是本官的属下。”
尹思明和朴安成都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对这些白色战舰,更多的不是害怕,而是赞赏。相反的,崔浩光的脸色,就不是很好。
张准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温言说道:“毛会晖,带几位大人参观一下。”
毛会晖立刻上来,挺直腰肢,面无表情的说道:“各位大人,请”
尹思明和朴安成也没有拒绝,恭谨的致谢以后,就跟在毛会晖的身后,到处参观剑牙舰。对于这种白色的战舰,他们的确是非常好奇的。张准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当然不能放过。崔浩光犹豫片刻以后,也跟了上来。
高弘图朝张准赞赏的点点头,然后跟在后面。张准既然唱了黑脸,连大炮都动用了,他自然要唱白脸,安抚了一下朝鲜人受伤的脆弱的心灵。如果一味的让自己的小弟惊恐,那就不好了。
不久以后,尹思明、朴安成、崔浩光三人从船舱出来。尹思明和朴安成的神色,更加的欣喜,看来他们对剑牙舰的性能,还是非常满意的。相反的,崔浩光的脸色,就不是很好了。
尹思明和朴安成互相对望一眼,来到张准的面前,齐声恭谨的说道:“欢迎都督大人来到朝鲜世子已经在客栈备好酒菜,还请都督大人上岸”
张准和高弘图对望一眼。
朝鲜世子李淏居然来到仁川迎接张准?
看来,朝鲜对张准的到来,真是欢迎得很啊
第586章 我最恨的就是三姓家奴!
张准上岸以后,受到了朝鲜人的热烈欢迎。红地毯的两边,都是身着盛装的年轻美女,她们热情的向张准献上鲜花。有来自庆云宫的禁卫军在两侧开路。在道路的两边,还有舞女载歌载舞。对于这样的欢迎规格,高弘图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朝鲜迎接外来客人的最高规格了。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准来到了客栈。朝鲜在仁川港设立的客栈,面积很大,几乎有小半个汉城的王宫庆云宫大。其实,它不应该叫客栈,而应该叫外交驿站。不过,由于汉语和朝鲜语的含义差别,结果翻译成了客栈。这样的客栈,除了贵宾,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住进来的。
客栈是典型的明国建筑风格,外表庄严肃穆,里面却是富丽堂皇。认真说起来,这个客栈的历史还不算长久。壬辰之乱(即日本入侵,明军抗日援朝)时期,仁川港的客栈被日军烧毁。明军帮助朝鲜打败日军以后,朝鲜才重新修建了这个客栈。
由于往来的主要使节,都是明朝的官员。朝鲜的主要对外联系,也是明国。因此,这座客栈,就完全参照明国建筑设计建造了。客栈仿照的乃是南京紫禁城的样式,同时进行了适当的改变。明国人来到这里,就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在客栈的正门外面,已经站立了好几位的朝鲜人。当中一个少年,穿着紫色的衣服。他身边的人,都穿着蓝色的衣服。在他们的身后,则是盔甲鲜明的禁卫军。不用问,这位穿着紫色衣服的,必然是朝鲜世子李淏无疑了。
李淏年纪不大,只有十五岁左右。换言之,他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他这个孩子的命运,着实不怎么样。因为,如果没有张准的出现,他将被皇太极强行掳去,在沈阳充当质子。最后,英年早逝,令人唏嘘。其实,就史实而言,李淏和凤坪君李觉(李倧的弟弟),都是强烈的抗战派。难怪他会出现在仁川港,看来是要第一时间从张准这里,得知准确的消息。
双方互相见礼。外交的礼节很复杂,双方不同层次的人员,要互相介绍,互相见礼。一层一层的礼节过后,李淏终于和张准见面了。对方毕竟是世子,张准含笑说道:“世子殿下安好。”
李淏还带着有一丝丝的稚气,神情有些紧张,又有些木讷,明显是背书一样的说道:“都督大人远道而来,我国上下欢迎之至……”
张准忽然说道:“世子殿下,你要是信得过我,可以叫我大哥哥的。都督大人什么的,实在是太见外了。”
李淏明显一愣,随即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识的看着身边的尹思明等人。周围的人也都是明显一愣,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显然,张准的话,太出格了。出格到他们无法应答。按说,在场的人,都是聪明能辨之士。若非张准的说话太离谱,他们都能将话头接过来,轻松的掩饰过去。可惜,张准的话头,还真是不好接。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张准可以放肆,其他人却不敢放肆。
看到周围众人神色各异,张准淡然一笑,提高声音,随口说道:“我张准来到朝鲜,乃是为了保护朝鲜的安全。明国和朝鲜,本来就是兄弟之邦,应该以兄弟相称。我年纪比世子大,世子叫我一声大哥哥,又何尝不可?大哥哥总是要保护小dd安全的吧?”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还是没有人答话。
的确,明国和朝鲜关系亲密,确实是兄弟之邦。李淏叫一声张准大哥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当是开玩笑也好,拉近双方的关系也好。但是,偏偏眼下是敏感时刻。在大明朝之外,还有一个大金国呢。在朝鲜的北部,还有一群凶残的鞑子呢。朝鲜人不得不顾忌到鞑子的感受,不得不考虑鞑子施加的压力。
李淏要是叫了张准一声大哥哥,他将被打上鲜明的明国烙印。万一以后出现什么意外,他肯定会被大金国追究的。就算是国王李倧,也只能是抛弃他。此外,李淏乃是李倧的儿子,是朝鲜法定的世子,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几乎是代表李倧立场的。这一声大哥哥叫出口,就等于是李倧完全的投向明朝了。鞑子不发飙才怪。
事实上,张准这句话,的确不是随口说说的。他是要李淏选择立场。要李淏选择离场,就是要朝鲜选择立场。朝鲜人想要在鞑子和明国之间摇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尽管李淏的身上,带有鲜明的李倧色彩,倾向明国的幅度比较大,张准依然不满意。他需要朝鲜坚定的明确无误的投向明国。如果朝鲜想脚踏两只船,他不介意日后将朝鲜干脆纳入明国的版图算了。
崔浩光这时候又跳出来了,在旁边冷言冷语的说道:“世子乃是王室宗亲,天家贵胄,都督大人的提议,只怕是不合规矩吧。”
这显然是在说张准的身份低微,高攀不上世子。另外一层意思,却是在提醒世子李淏,你是朝鲜王室宗亲,和张准的身份完全不同。万一你答应叫张准大哥哥,以后万一大金国施加压力,找你算账。张准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你却是不行。
高弘图顿时变了脸色,接口说道:“崔大人此言差矣。都督大人手握重兵,沉毅坚忍,抗击鞑子,丰功伟绩,日后封疆裂土,封王封侯,不在话下。”
崔浩光还是冷冷的说道:“那就等日后再说,何必急在一时?”
高弘图同样冷冷的说道:“要是鞑子来人,崔大人恐怕又是另外一番言辞了吧?到时只怕叫大哥哥还不够,连干爹都要叫上了吧?”
双方的火药味顿时浓郁起来。
高弘图这番话,简直是在当场打崔浩光的脸,一点都不给他面子。同时,对于朝鲜的其他官员,也是毫不客气的指责了一番。甚至,对于不在场的朝鲜国王李倧,也是不小的伤害。李淏要是认了鞑子做干爹,那李倧算什么?
不过,高弘图也不怕朝鲜人翻脸。毕竟,他这番话,重点是在讽刺崔浩光,其他人只能算是“误伤”。再说,这番话又不是张准说出来的,有太多转圜的余地。大不了过后道歉便是,相信朝鲜人也不会认真追究。要是朝鲜因此翻脸,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诚意和明国联手抗击鞑子。若是如此,张准反而可以将朝鲜和鞑子一起,直接给灭了。
尹思明急忙插嘴说道:“都督大人如此年轻,世子内心自然是喜欢结交的,以后大家相处久了,都督大人真的是本事过人,这一声的大哥哥,自然而然的就出口了。发自内心的才是真诚的,诸位大人,是不是这样的道理呢?”
看似随口说说,其实是在委婉的提醒张准。你别想一下子就要我们表明立场,得用时间来证明。你张准得证明自己有真实的本事,而不是银样蜡枪头。相处久了的意思,自然是以后长期合作。只要大家合力,打败了鞑子,叫你大哥哥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张准明白朝鲜人的难处,就不再强求,随口说道:“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后相处久了,大家加深了了解,关系自然会发生变化的。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我最恨的就是三姓家奴。世子,请。”
这番话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看似来杂乱无章。但是朝鲜人却明白了张准的意思——我提醒你们,不要看明国现在有点困难,你们就想着去抱鞑子的大腿。现在这种情况,正是考验你们的时候。你们要是抛弃明国,去抱鞑子的大腿,别怪我以后翻脸无情啊
李淏还是个孩子,只懂得按照套路背书,临机应变的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刚才几个大员之间的机锋,他也不是很懂,只是感觉气氛有点紧张,反复有点失控的态势。看到张准又回到了套路上,他顿时松了一口气,急忙说道:“都督大人,请。”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准和李淏联袂进入客栈里面。客栈已经被布置一新,客厅、卧房、花厅等都是典型的明朝风格,甚至比明朝自己还要明朝。来到朝鲜,完全没有出国的味道,就感觉好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姬玉情和徐青鸾东看看西看看,对这里还比较满意。
朝鲜方面已经安排了人手,都是些年轻的少女,在客栈里面服侍。她们显然经过细心的挑选,一个个都貌美如花,神态恭谨,千依百顺。最难得的是,姬玉情一眼看过去,就发现她们都是处子。朝鲜人口不多,美女的数量固然不少,要在短时间里,集中如此数量的高素质的处女,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显然,朝鲜人为了迎接张准的到来,是很早就做好了准备的。阻挠沈凌菲回国,明显是最后一个步骤。由此可见,朝鲜人是处心积虑,筹划已久了。因此,即使高弘图的话很重,朝鲜人也不会翻脸的。他们显然是有求于张准。
姬玉情和徐青鸾,也都带来了自己的心腹弟子,云裳、叶菱芯、朱怡镜都在其中。她们负责在张准的身边侍候,以策安全。那些朝鲜少女自然就靠近不了张准的身边。在告辞离开的时候,尹思明显然有些思虑,也不知道是在思虑什么。
张准进入客房,洗了一把脸,就坐下来休息。距离晚宴还有几个时辰的时间。这几个时辰,都是留给贵宾休息的,自然不会有人来打扰。张准吃了点东西,倒头大睡。其他的诸人,也都各自歇息。
到了傍晚时分,诸人才纷纷起来,准备赴宴。这是和朝鲜方面的第一次正式接触,也是大家第一次互相试探的机会。对方有世子出席,张准自然也要出席。很快,尹思明代表世子前来请张准赴宴。
宴会就在客栈的宴会大厅举行。出席宴会的人不是很多,只有两边的高级随从。朝鲜方面,当然是以世子李淏为首,然后依次是尹思明、朴安成、崔浩光等大小官员。明国方面,自然是张准为首,高弘图、冯梦龙次之。姬玉情和徐青鸾,都是张准的姬妾身份,没有出席。
为了人数对等,虎贲军品字营副指挥使林麒炆也有所出席。至于虎贲军海军陆战队的各位军官,则在外面负责警戒,没有出席。警戒任务是和朝鲜的禁卫军一起进行的。朝鲜的禁卫军,在朝鲜人的眼里,是精锐部队。在虎贲军的眼里,他们更像是仪仗队。
当张准到来的时候,世子李淏也同时来到。双方打过招呼以后,就直接入座了。李淏是朝鲜的世子,是地主,自然是坐在右边上首的位置。张准是明国的来使,是明国的大都督,自然是坐在左边的上首。两边的官员,则按照互相交错的方式排序。这是为了大家私底下能够说些话,加深两边的感情。当然,高手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探知对方的一些底细。
众人落座以后,尹思明代表世子致欢迎词,欢迎张准的到来。这些都是套话,是外交语言,谁也不会当真。不过,谁也不会露出不以为然的样子,仿佛事实的确是这样似的,仿佛几百万朝鲜人民,的确是满腔热情的欢迎张准的到来。最后,尹思明率先端起酒杯,含笑说道:“为上国都督大人的到来干杯。”
张准微微一笑,举起酒杯,致谢过后,一饮而尽。这种客套的礼节,是不可避免的。有高弘图的临时指点,张准自然是规规矩矩,不再出现什么突兀的语言。随后,是双方的大小官员,互相提议敬酒。然后又是张准和李淏互相对饮,算是完成一整套的礼节。
无论是明国还是朝鲜,无论各自有什么心思,这一轮的礼节,大家都是非常到位的。所有的语言,都是非常诚恳的,非常热情的。当然,在内心里,谁也不会当真。礼节之后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第587章 三年之内,进攻沈阳!
酒过数巡,大家就有了几分醉意。有了几分的醉意,就可以“胡言乱语”了。既然是胡言乱语,那万一说错,也可以比较容易掩饰过去。这也是第一次见面的小技巧。你就算一点都不醉,也要装作喝醉的样子,不然显得太正经,否则气氛就不热闹了。万一说错什么,也会被人揪住小辫子不放。毕竟,外交上的事情,可大可小。
只是,朝鲜方面最先开口的,竟然是那个七品的通事郎崔浩光。其他的朝鲜官员,包括世子在内,都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只听到崔浩光捏着酒杯,颇有些醉意,满脸关切的说道:“都督大人,不知道上国最近的战况如何?究竟有没有起色?”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崔浩光这句话明显是不安好心,借询问明国内部的战况,暗自讽刺明国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来管我们朝鲜的事?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对明国的战局,更是表示了毫不掩饰的悲观。同时,也是在悄悄的蔑视明国不如鞑子。
其他的朝鲜官员,包括世子李淏在内,听到崔浩光如此毫不客气的说话,都情不自禁的端正了身子,聆神细听。明国和鞑子的战斗,一直都不如人意。可以说是屡战屡败,损失惨重。若非如此,朝鲜国内的投降派,势力也不会如此的嚣张。
朝鲜愿意当明国的附属国,是建立在明国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之上的。要是明国连自己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保护别人?以前,朝鲜对明国还是抱很大希望的,觉得明国只是一时遭受挫折而已,战况是会有所改观的。因此,他们忠诚于明国的思想,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是,随着鞑子的第二次入寇,朝鲜人不得不有些失望了。鞑子第二次入寇,明军根本不敢抵抗,只能躲藏在城堡里面,眼睁睁的看着鞑子肆虐。最终,鞑子满载而归。明国的京师之地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明国连自己的京畿之地都无法保住,哪里还有力量来保护朝鲜?
自此以后,朝鲜投降派的势力大涨。朝鲜国王李倧的立场,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默许了崔鸣吉和鞑子之间的眉来眼去,最近还提升了崔鸣吉的职务。尤其是朝鲜军方,畏惧和鞑子战斗,试图和鞑子议和的思潮非常严重。军方的投降派代表,便是崔鸣吉的死党沈器远。
高弘图立刻说道:“鞑子在山东遭受重创,现在还在舔伤口呢几千颗的鞑子首级,送到京师,全城围观,万人空巷,崔大人难道不知道?在登州城,鞑子还有两个奴酋被困在里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崔大人难道不知道?”
崔浩光装着酒醉,仿佛没有听到高弘图的说话,慢悠悠的说道:“听说上国的北部,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民众都大量的向南边逃难?不知道上国的粮食供应是否足够,是否需要我国提供协助?”
高弘图不屑的说道:“那不过是鞑子一时猖獗,我军一时不察而已。我堂堂中华上国,有的是英雄豪杰,有的是名帅良将,有的是钱粮车马,鞑子就算能得逞一时,也不能得逞一世。短暂的失利,算得了什么?黄县一战,鞑子就损失了超过十五个牛录。我倒要问问崔大人,鞑子总成才有几个牛录?”
“我国的人口是鞑子的百倍,钱粮是鞑子的百倍,舟船是鞑子的百倍,只需出一两个英雄人物,杀退鞑子,易如反掌。相反的,鞑子死一个就少一个,短期内根本无法补充损失。便是奴酋,我军要杀他们,也是易如反掌。奴酋努尔哈赤不就是死在我军的炮火之下吗?多尔衮和多铎的日子,也所剩无多。”
崔浩光摇头叹息,对于高弘图的说话,仿佛完全没有听到,又意味深长的说道:“不知道上国什么时候反攻辽东?”
高弘图微微一窒。
什么时候反攻辽东?
这可没有时间定数。这一切都得看张准的意思,指望朝廷那是根本不要想。至于张准的反攻计划,他的确还不知道。张准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