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战绩实在是太逆天,以致不少人都悄悄的派遣自己的家人奴仆什么的,到黄县来看个究竟。甚至,连朱大典和几位王爷,都悄悄的派人来查看究竟。结果,这些人大部分都被虎贲军的斥候,当做是鞑子的奸细抓起来。仔细甄别以后,才放他们离开。他们回去以后,自然是要大肆宣扬虎贲军的战绩,于是,知道虎贲军厉害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以前,很多人的确是对张准畏惧的,尤其是畏惧《均田令》的相关规定。然而,在鞑子的面前,《均田令》暂时可以放在一边。面对鞑子,更需要保证的,还是自己的生命安全。只要能够保住小命,将自己的田地,根据《均田令》做一些调整,不是不可能的。单单是冲着这份安全感,就足够在莱州府定局立足了。

如果说,在这之前,张准的名字,还仅仅是一个反贼的话,那么现在,他的名字,已经和鞑子牢牢的联系在一起。嗯,不要误会,不是张准和鞑子有什么勾结,而是张准消灭了多少的鞑子。人们都在推测,张准一下子就打掉了鞑子的三个牛录,那么,接下来,他又会打掉鞑子的多少个牛录呢?

黄县的战斗,用一战成名来形容绝对不为过。事实上,张准几天前的胜利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悄悄到来莱州府买地皮,兴建商铺的人,就多了不少。他们根本不是来赚钱的,而是来霸占一个落脚点。要是以后情势恶劣,他们马上就转移到莱州府来,以获取虎贲军的庇护。

为此,周一航还专门送来了一份相关的公文,询问张准的意思,要不要遏制一下这些人的动作。在周一航看来,这些人完全是投机倒把分子,未必是真心在莱州府投资做事的。

“这是好事。”

“多多益善。”

张准在周一航送来的公文上亲笔批复。

莱州府欢迎这些商人的到来。只要是诚实经营,依法缴税的,虎贲军统统欢迎。既然你来到了莱州府,就要接受一成五的商业税,这是不可置疑的。这份商业税,就是你的安全保单。我既然收了你的赋税,就会负责保证你的安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咦?”

张准又拿起来一份公文。

这份公文的内容,有些特殊。说他特殊,是因为涉及到一宗非常庞大的道路修建计划。王铭宇、刘航、刘宝玉他们提出,要在莱州府修建一条宽敞的驿道,将下辖的九个县都连接起来。这条道路的初步建设费用,大约在二十万两白银左右。

要知道,莱州府以前的道路,是比较糟糕的,除了昌邑、潍县、掖县一线之外,其他的各州县,根本没有较好的道路连接。比如即墨到胶州的驿道,就已经破烂不堪了。除了走路,连独轮车都难以通行。山东这些年,要么是天灾,要么是人祸,官府哪里有钱来修建道路?

对于这样的计划,张准自然是支持的,路通财通啊。用宽敞的道路将莱州府的九个县都连接起来,有助于商品贸易的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是要大力支持。二十万两白银的费用,其实不是很多。

张准惊讶的是,在这份计划书里面,刘航他们居然提到了道路收费的概念。他们是意思,是准备向一些大户人家借钱,以后道路收费,再逐渐的返还给他们。二十万两白银,只要二十个大商家参与,每一家出一万两的银子,就能够满足需要了。

好吧,张准必须承认,这是他以前和刘航他们讨论政务的时候,发牢骚说出来的,说全世界十四万公里收费公里,有十万公里在中国。结果,刘航他们几个,居然想到了收费公路的概念。他们的脑瓜,不能说不聪明。

其实,要修建这样一条道路,光靠张准的投资,也不是不可以。二十万两银子,张准还是拿得出来的。但是,要是能争取到很多大商家的支持,将这二十万两银子节省下来,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何况,通过这条道路,将二十个大商家的利益,捆绑在虎贲军的战车上,这才是最重要的。道路收费,那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还本的。你们想要道路顺畅的收费,自然要对虎贲军支持到底。换言之,就是对我张准支持到底。你丫要是墙头草,两面倒,别怪我张准不客气。取消你的收费权限不说,还要抄家灭族。

一直以来,张准都很注意利益捆绑的问题。在张准看来,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做不得真的。尤其是在明末这样的乱世,礼法什么的,早就崩坏。想要别人和自己一起做事,唯有共同的利益。

比如说,张准对高弘图就很放心。因为,高弘图在私盐上的利益,和自己是一致的。等张慎言过来以后,张准也要给张慎言的家人一点好处。张慎言自己两袖清风,家人赚点小钱,补贴生计,那是必须的。小恩小惠有时作用还是蛮大的。

“批准”

沉思片刻以后,张准大笔一挥,潇洒的写下两个字。

寻找二十个大商家不容易,想要说服这些大商家心动,更是难上加难。这条收费道路是否可以建成,就要看刘航他们的本事了。张准估计,这项工作的难度不会小。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守财奴。你要从他们的兜里面掏钱出来,还不能动用武力,哪有那么轻易?一万两白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还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同意。”

“再议。”

“面议。”

“张准。”

一早上的时间,张准都忙着处理公文了。大多数的公文,需要批复的就是这几个字。所谓熟能生巧,在处理了无数的公文以后,张准发现,自己的这几个字写得是越来越潇洒俊逸了。就算是小师傅薛凝影到来,大概也要说一声不错。

将最后一分公文都处理完毕,张准往椅子的后面一靠,舒舒服服的松了一口气,然后下意识的看看茶杯。茶杯是空的。他这才想起来了,沈凌菲已经离开了。要是沈凌菲在的话,自己的茶杯,肯定一直都是热的,茶水的浓度也是刚刚好。

沈凌菲在云峰居呆了两天,叽里呱啦的向他描述孩子出生的情形。张准没办法回去紫苑,自然也喜欢听。一边听,一边很幸福的问这问那。这个时候,沈凌菲就好像是小女子一样,按时的会给他的茶杯换水,换茶叶。沈凌菲在云峰居呆了两天,就侍候了张准两天。两天的时间下来,张准居然养成习惯了。

以前,在沈凌菲到来之前,张准身边的那些卫兵,可没有这样的自觉。都督大人你老人家要喝茶,自己动手吧,要不,请个专门的下人也行。开水是有的,茶叶是有的,茶水是没有的。现在沈凌菲走了以后,自然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张准站起来,自己泡了一杯茶,然后站在屋檐的门口,默默的盯着东面的天空。每天没事干的时候,他都会在这里站一站,主要是倾听外面的动静。他是在等待鞑子的出动。

四天的时间过去了,登州城的鞑子,并没有任何的动作。三个骑兵营反馈回来的消息,他们那边,也没有任何的收获。全部的鞑子,都龟缩在登州城里头,根本不出来。

但是,黄县没有人敢放松警惕。相反的,大家的警惕性更高,准备功夫做得更足。谁都知道,鞑子是非常凶残的。被歼灭了三个牛录,鞑子的报复,一定会非常的疯狂。鞑子的准备功夫越是充足,说明他进攻的时候,就越是猛烈。要说虎贲军自己没有足够的准备,说不定会吃亏的。

鞑子在做准备功夫,虎贲军当然不能闲着。张准已经传令下来,各部队都要准备大量的炸药包。经验表明,鞑子在攻城的时候,非常喜欢采用人海战术。以前在辽西的几次攻城,都是这样的。两次入寇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说,攻打遵化,鞑子就是蜂拥而上的。

对付人海战术,炸药包当然是最好的武器。点燃导火索,然后从城头上扔下去,轰隆一声,震死一片。炸药包里面不需要什么弹片,纯粹的炸药就行。无论鞑子身上的盔甲有多么的结实,又或者是有多么坚硬的盾牌,在爆炸的冲击波震荡下,都只有死翘翘的份。

但是,炸药包的当量,不能太大。否则,炸药包轰隆隆一声,会将黄县的城墙都炸塌,白白的便宜了鞑子。因此,张准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每个炸药包,都只装五斤的黑色炸药,不允许多装。

通过试验,五斤的炸药包,不会对城墙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爆炸的时候,也不会震伤城头上的虎贲军,但是对城墙底下的鞑子,绝对是灭顶之灾。一声巨响过后,方圆五丈,别想还有站着的人。什么云梯、檑木之类的,更是直接炸飞。

根据张准的命令,来自后方的黑色火药,不断的输送到黄县来。这些黑色火药,都被保存在深深的地窖里面。毛顺江、陈国喜、石真山他们带来的民夫,这些天就是在不断的建房子,不断的挖地窖。有时候,虎贲军的战士,还上去帮忙。

下午,张准来到云峰居的宴会厅。

范家的人为了日后范复粹致仕,宴请各方的官僚友人,在云峰居的左侧,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宴会厅。这个宴会厅,相当的宽敞,能容纳五百多人。张准进驻云峰居以后,刚好将这里当做了开大会的地方。最近的三天下午,虎贲军的各级军官,都在这里召开会议。

在张准到来之前,虎贲军的各级军官,除了有战斗任务的,都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在鞑子尚未到来之前,张准还要抓紧时间,召集所有伙长以上的军官,召开了一次常识普及会议。

他要普及的常识,当然是有关鞑子的。虎贲军未来的战斗,主要就是消灭鞑子。鞑子也是虎贲军到目前为止,最强大的对手。将尽可能多的常识,灌输到每个军官的脑海里,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人说鞑子是游牧民族,这是不对的。鞑子其实是渔猎民族。鞑子最初的祖先,是在白山黑水,慢慢的才向辽东的平原地区扩展的。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鞑子炼就了一手好箭术,这是毋庸置疑的。几本上,在二十丈的距离内,不要质疑鞑子的箭术,否则,一定会死得很惨。”

“鞑子的骑射,只占了人口的三成左右。其他七成的人口,是不懂得骑射的。但是,由于出来征战的,主要是这三成的人口,所以我们感觉到,鞑子好像非常善于骑射。其实,每次鞑子发动发展的时候,主力还是步兵。”

“鞑子的步兵,都是骑马赶路的。每个鞑子,都有马匹。他们到达战场以后,可能会采取下马迎战的方式。因此,在计算鞑子的行军速度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鞑子善于长途奔袭,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鞑子两次越过长城南下,就是长途奔袭的典型战例,打得官军是防不胜防,措手不及。”

“善于骑射的,始终是蒙古人。蒙古人是鞑子的一大助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蒙古鞑子。本来蒙古人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只可惜,朝廷不重视,最终将蒙古人都推到了建虏那边去。我的意思,以后有机会,我们还是要将蒙古人争取过来,让他们成为建虏的对手。”

“有人说,鞑子对于火器不重视,这也是不对的。鞑子对于火炮非常的重视。孔有德投靠鞑子的时候,黄台吉亲自到沈阳的城外来迎接他,还亲切的拥抱了他。这让孔有德非常的感动,于是将所有的红夷大炮和相关的技术资料,都全部送给了鞑子。鞑子根据这些资料,建造了更多的红夷大炮。我们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红夷大炮出来之前,我们的飞龙炮,暂时还不是红夷大炮的对手。”

张准提到的这些内容,都是自己根据后世的学识总结出来的。授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端正虎贲军上下对鞑子的认识。当时,朝廷上下,对于鞑子,普遍存在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觉得鞑子是不可战胜的,不敢和鞑子交战。一种是觉得鞑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明军自己太烂,不会打仗而已。

不要盲目的拔高鞑子的战斗力,但是也不能轻视鞑子,这就是张准要灌输的内容。在当时,八旗绝对是一等一的劲旅。但是,这支劲旅也不是不可能战胜的。关键是自身的功夫要硬。

由于涉及到的鞑子常识很多,当天下午,张准并没有完全讲完,于是晚上继续。一直到深夜,他才回来休息。第二天早上,张准刚刚醒来,就接到了鞑子出动的消息。

在黄县的前线,夜不收骑马掠过,高声呼叫:“登州城的鞑子出动了”

第484章 多尔衮被调戏了

多尔衮的精神不是很好。

他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从小,多尔衮就养成了喜欢思考的好习惯。当别人在愤怒的时候,当别人在高谈阔论的时候,他都在默默的安静的思考。他觉得,陷入思考以后,能够有效的避免愤怒,能够有效地避免浪费时间。

在这四天的时间里,多尔衮思考了很多。黄县的情况,越来越清晰了。驻扎在黄县的部队,称号是虎贲军,指挥官就是张准。对于张准的了解,多尔衮也是越来越深入。他知道张准是一个反贼,和明朝廷合不来。他还知道,明朝廷同样对张准非常憎恨。只是迫于现状,才不得不承认张准的存在。

但是,张准和大金国,同样合不来。在过去的时间里,张准杀害了大量大金国的勇士,还将他们的首级都砍下来,让山东的百姓前来参观。他还扬言,要将所有的鞑子都杀死。事实上,落在他手上的大金国勇士,还真的没有一个活着的。

这是一个另类。

多尔衮默默的告诉自己。

按理说,对黄县的情况,了解得越清楚,应该越有信心才是。以前,都是这样子的。对敌人了解的越多,胜利的信心就越强烈。但是,奇怪的是,这一次,多尔衮居然没有感觉到这样的信心。对张准的了解越深入,多尔衮反而觉得张准有些高深莫测。

情报表明,这个张准,居然是白手起家的。两年前的张准,还是个傻子,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但是,从去年的元宵节以后,张准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非常的可怕。他一手创建了虎贲军,不断的打击官军,不断的扩展地盘,最终有了今天的成就。

有人说,张准一定是鬼上身了,所以,才会变得如此的厉害。对于这样的言论,多尔衮是不值一哂的。袁崇焕在宁远的时候,也有人说袁崇焕是鬼上身了,所以大金军才会遭受大挫折。但是,最后,袁崇焕还不是被粉身碎骨了?因此,对于张准,多尔衮是完全不惧怕的。

或许,是一件件的不经意的小事,让多尔衮觉得有些不安。这些小事,都是来自大金国的内部,和张准无关。还是多铎无意中抱怨,多尔衮才知道的。本来应该从后方运来的一些物资,尤其是箭矢,没有按时运到。因此,多铎大光其火,还将矛头直接指到了皇太极的身上,认为是皇太极在暗中捣鬼。

对于大金国的勇士来说,饭可不吃,箭矢却是不能少的。大金军的主要武器,就是箭矢。一个弓箭手,每次战斗,都要消耗掉几十支的箭镞。如果战事旷日持久的话,需要耗费的箭矢会更多。六千的弓箭手,至少需要六十万支箭矢,才能较好的维持一场大的战斗。十万支箭矢没有送到,的确有些小影响。当然,影响不会很大。

此外,多铎和他的坐骑,也应该是尽快送到的,但是,一直都没有收到。他俩就要出阵了,现在却不得不骑着陌生的战马。对于他俩来说,还真是有点别扭。这些陌生的战马,和原来的熟悉的大宛马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多铎甚至抱怨,要是自己的坐骑没有及时送到的话,他宁愿步行。

多尔衮要求后方送来的两千匹战马,只接收到了三百匹左右,其他的都全部没有送到。对于大金军的勇士来说,战马和箭矢一样的重要。没有足够的战马,大金军的勇士,就无法发挥机动性,就无法发挥长途奔袭的战术。幸好,这次攻打黄县,是典型的攻坚战,不需要太多的战马。

“皇太极做得太过分了”

“他居然敢扣押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战马”

在多尔衮的面前,多铎毫不掩饰的大声抱怨。本来,因为母亲的死,他们三兄弟对皇太极的怨恨就很大。现在,怨恨更加的大了。须知道,这些战马,都是正白旗和镶白旗的私产,他皇太极尽管是皇帝,也没有资格胡乱扣押的啊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他们三个吗?

多尔衮派人去了解,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也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信息。登州城和金州卫,相隔茫茫大海,传递信息必然依靠船只,速度很慢。他们已经派人向辽东了解情况,但是辽东方面的答复,一直都没有到来。仿佛是石沉大海了。

以多尔衮的爱思考的个性,自然要想得更长远一些。爱思考,有时候又可以叫做多疑。疑神疑鬼,谁也不相信。有多铎的抱怨,多尔衮不得不想到,会不会是自己的兄长,皇太极,在暗中捣鬼,扣下了这些军用物资,故意要给自己在山东的军事行动,增加一点难度。

要是在以前,多尔衮不会这样怀疑。他相信皇太极和他,都是干大事的人,不会轻易的做出一些小动作,以免别人看低自己。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因为,在这个时候,大金国同时有两场军事行动。既然有两场军事行动,那就有战功的高下之分。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眼下正在和岳托、莽古泰等人,进攻归化城。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林丹汗的后裔,应该会被大金军打败。在控制了归化城以后,蒙古所有的部落,将全部臣服在大金国之下。所谓的黄金家族,从此再也不复存在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太极悄悄的给他制造一下麻烦,那也是可以理解的。豪格占领归化城,是一件不错的战功。但是,这件战功还不足够耀眼。毕竟,林丹汗本人已经死了,他的后人,还是个小孩。打败这个小孩,并不是特别的光彩。要是多尔衮在山东做的更出色,这份战功就要被压下去了。

多尔衮很清楚,皇太极在登上汗位以后,一心一意的想要为自己的宝贝儿子谋取下一任的汗位。这个宝贝儿子,就是豪格。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皇太极都极力树立豪格的高大神武形象,威逼利诱其他的大金国贵族,公开或半公开的支持豪格。

然而,大金国自从立国以来,最看重的就是战功。即使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要是没有耀眼的战功,想要别人支持他,也不容易。换言之,现在的豪格,最需要的,就是一场令人瞩目的战功,能够压服其他大金国贵族的战功。

完全控制蒙古部落,就是皇太极精心为自己的儿子设计的战功。然而,他没有想到,多尔衮这个时候,会突然诱降的东江镇,还成功的踏上了明国山东的土地。这一份光环,在不经意间,将豪格的战功给压下去了。

说到底,归化城只是一座蒙古包汇集之城,山东才是真正的富饶之地。拿下山东,要比拿下归化城有好处多了。听说多尔衮踏上山东的土地,沈阳的各个鞑子贵族,可是相当兴奋的。因为这意味着,又有大量的财富、奴隶和女人被送回来了。

为了自己的儿子,皇太极这时候出阴招,给他多尔衮制造一些麻烦,是非常正常的。他不能正面打压多尔衮的战功,只能是阴着来。正是想到了皇太极的幕后黑手,多尔衮根本没有想到,是虎贲军海军在大海上搞鬼。

当然,尽管有些心神不宁,多尔衮还是准时的出动了大军,向黄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二十三个牛录的大金国勇士,总共是六千多人。孔有德带领的叛军,有一万四千多人。朝鲜的仆从军,有两千人。全部的兵力加起来,超过两万人。

张准在黄县的兵力,只有三千人不到。用两万人去踏平黄县,在多尔衮看来,纯粹是浪费兵力。这样的兵力,可以对阵十万以上的明军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多尔衮还是决定依照原计划进行。他要用雷公打豆腐的态势,一举将黄县夷为平地。

一早上,多尔衮和多铎就率军出发了。

早就抑制不住怒火的多铎,自然是前锋。

大军从登州城出发,浩浩荡荡的向西行驶,队伍蜿蜒数十里。按照估计,下午就能够到达黄县。在入夜之间,能发起一轮攻击。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晚上就能够在黄县里面过夜。

“砰”

突然间,一声枪响传来。

多尔衮脸色不变,继续前行。他身边的奴酋,同样是脸色不变。对于火铳的响声,他们都非常的习惯了。明军每次和大金军对阵,都是胡乱放枪的,除了白白的浪费弹药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用处。

“砰”

“砰”

“砰”

随后不久,断断续续的枪声,不断的响起来。

因为是在队伍的核心,多尔衮看不到枪响的情况,也看不到开枪的敌人到底是在哪里。在大军的外面,都是叛军。如果遭受袭击的话,受损失的也是他们。负责率领叛军的,便是孔有德。

多尔衮估计,应该是虎贲军的零星部队,试图袭扰大金军,迟滞大金军的行军速度。对于这样的零星敌人,多尔衮完全不放在眼里。你要是和他们纠缠,那就是上当了。不理不睬,埋头行军才是正事。因此,大金军大部队继续向黄县进发。

“砰”

“砰”

“砰”

一路前行,枪声都持续不断。

有时候,枪声比较猛烈,好像是鞭炮在燃烧。有时候,枪声又比较稀疏,好像是便秘一样。从枪声来判断,似乎是有一群人在不断的聚聚散散的。聚集的时候,枪声很密集。疏散的时候,枪声则很稀疏。慢慢的,各个方向的枪声都有,几乎笼罩了大金军的各个方向。

这一下,多尔衮身边的奴酋,就不得不提高警惕了。从枪声来判断,似乎零星的虎贲军数量还不少,最少有几百人。否则,无法发动如此频繁的袭击。虎贲军出动这么多人,对大金军进行袭扰,一定是有所图。

多尔衮感觉自己也无法坐视了。这些虎贲军,实在是太嚣张了。他皱皱眉头,冷声说道:“桑格,去找孔有德,看看是什么情况。”

那个叫做桑格的牛录章京转身去了。他去了好久,才转回来,脸色有些怪异,低声说道:“贝勒爷,孔有德说,周围出现的虎贲军骑兵,数量不少,可能有上千人……”

多尔衮皱眉说道:“这么多?”

桑格继续低声说道:“孔有德是这么说的。他还说,他的部队,伤亡了不少人,士气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他请贝勒爷放心,他一定可以将军队控制住的,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多尔衮皱眉说道:“你跟他说,有时间来见我。”

桑格答应着去了。

对于孔有德的忠心,多尔衮是放心的。因此,他对于孔有德,也比较客气。没有立刻叫孔有德马上来见他,而是说等他有时间的时候来。当然,孔有德接到命令,自然是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急匆匆的赶来了。

多尔衮关切的问道:“你的部队怎么样?虎贲军的骑兵,到底有多少人?”

孔有德有些郁闷的说道:“贝勒爷,属下的部队死了一百三十多个人了,受伤的更多。虎贲军的骑兵,应该不止一千人。在多个方向,都发现他们的踪影。他们的火铳射程很远,我们的火铳根本达不到他们,弓箭也射不到他们。我们追出去,他们就马上跑开。我们退回来,他们也跟上来。”

多尔衮有些惊愕的说道:“你详细的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孔有德大概的介绍了战况。

虎贲军骑兵采取的,当然是以前对付朱大典的那一招,在外面不断的袭扰。最常用的战法,就是在三十丈的距离上,对敌人的队伍开枪。要是敌人追来,转身就走。要是敌人不追来,则继续开枪。这一套战法,经过三个月的大练兵,已经掌握的相当的纯熟了。虎贲铳的射程远,在三十丈的距离上,完全可以给敌人造成严重的杀伤。

叛军要反击,根本没有机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骑兵。鞑子的战马,还都在辽东,没有运过来呢。嗯,不对,战马是运过来了,不过接收战马的不是鞑子,而是虎贲军海军。

无奈之下,叛军只好一拥而上,欺负虎贲军的骑兵人少。然而,他们一拥而上,虎贲军骑兵马上退开。等叛军退回去,虎贲军骑兵又出现了。如此反复,叛军的伤亡,就不断的上升了,士气也在快速的降低。

“迈色”

多尔衮沉声叫道。

“属下在”

一个牛录章京出现在多尔衮的面前。

“带你的人出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记住,不要走太远。”

多尔衮吩咐说道。

迈色答应着去了。

登州城的鞑子,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很少,他们使用的战马,都是之前从辽东送过来的战马,大概有两三百匹左右。此外,在刘公岛和沙门岛的鞑子,加起来也有几百匹的战马。多尔衮用这些战马,武装了两个牛录。正白旗一个,镶白旗一个。由于骑兵的数量很少,因此,多尔衮轻易不舍得使用。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片刻之后,马蹄声不断响起,正是迈色带着自己的牛录骑兵冲出去。鞑子的控马技术不是吹嘘出来的,片刻就接近了外面的虎贲军骑兵。

“砰”

“砰”

“砰”

虎贲军骑兵的枪声,顿时大作,看来是双方开始交战了。

但是,奇怪的是,枪声只是持续了一小段的时间,就很快平息下来。要是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有战斗的一方迅速的脱离战场了。

多尔衮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这些虎贲军骑兵,看来不好对付啊战场经验丰富的他,自然是觉察到了,虎贲军骑兵没有和迈色正面接战,而是主动地撤退了。这不好。非常的不好。这样的行动,表明对方是完全要像牛皮糖一样,牢牢的粘住他们了。一旦被就缠上,就很难摆脱了。

“哒哒哒”

果然,片刻之后,迈色回来了,脸色有些黯然。

周围的奴酋便知道,迈色肯定是遭受损失了,而他们的对手,却逃之夭夭了。所有的奴酋都觉得有些憋屈。从来都是他们欺负别人的,什么时候居然轮到敌人来欺负自己了?

“贝勒爷,汉狗的火铳很厉害,射程比我们的弓箭要远,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和他们接战。属下无能,被汉狗打死了十八个人,还有十几个人受伤。”

迈色晦涩的说道。

多尔衮用力的咬咬自己的牙齿。

虎贲军的骑兵,果然是狡猾。发现自己的骑兵追出来,立刻远遁。等到自己的骑兵不得不退回来了,他们又悄悄的跟回来,继续发动袭击。自己的骑兵数量不多,在这样的反复调戏下,很容易崩溃的。多尔衮当然不能让自己的骑兵首先崩溃了。

“罪不在你。”

“你回去整理部队吧,暂时不出战了。”

多尔衮冷静的说道。

虎贲军要调戏自己,自己怎么会轻易的上当?

第485章 我忍,我再忍!

迈色舒了一口气,急忙行礼后退开了。其实,他也是憋屈的很。虎贲军骑兵,实在是太狡猾,太阴险了。他们根本不敢堂堂正正的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