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驿唐-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八六章 马蹄铁
庄子的铁匠姓骆,当他看到庄子的管事和三名亲兵牵着马来找他时吓了一跳,连忙迎出来谦恭的问安。当听到管事告诉他,李潜等人找他时,骆铁匠更是惶恐不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李潜他们?
李潜见状连忙安慰他道:“骆师父你不用害怕,今天我们来是想让你帮我们打点东西。”
听到这骆铁匠心中稍安,挠头道:“不知道三位要打什么?小的手艺可不怎么高明,只会打个镢头、铁锨、锄头啥的别的东西可不会。”
骆铁匠说的倒不出李潜的意外。他这种铁匠乃是兼职,他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打造修理农具方便,手艺自然高明不到哪里去。不过打马蹄铁也用不到太高明的手艺。
于是李潜便连比划带说将马蹄铁的形状和如何打造向骆铁匠说了一遍。骆铁匠一听连连点头,道:“小的干这活还成。几位请坐下喝口水,小的这就去生炉子。”
骆铁匠赶紧叫来他的老婆孩子,将打铁的工具全都拾掇出来,支好风箱、火炉、铁砧,生火、烧铁、锻打。
不到一个时辰四个马蹄铁便打了出来。李潜仔细看了一遍马蹄铁确定它与自己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然后将马蹄铁给何十三和牛弼看。
何十三反反复复的看着马蹄铁,纳闷地道:“老弟,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李潜笑道:“等会你就知道了。辅国你把马拴牢了。骆师父,辛苦你一下来帮在下个忙。”
李潜当下将如何削平马掌,如何钉马蹄铁仔细向骆铁匠说了一遍。骆铁匠一听这活倒不复杂,不过却也满腹纳闷。只是他身份卑微不敢多问,连忙应下叫来儿子帮忙按照李潜的要求为马钉马蹄铁。
同样搞不清楚李潜究竟想干什么的还有何十三和牛弼。何十三看着骆铁匠钉马蹄铁,问李潜道:“老弟,你这是再干什么?难道你不怕把马钉瘸了?”
李潜微微一笑,道:“十三哥,你刚才不是说一旦马蹄上的老皮脱落了马就会瘸,而且若是在战场上还有可能被地上的刀剑伤了马蹄吗?现在我给马穿上铁鞋还用担心马蹄上的老皮脱落或者被地上的刀剑伤了马蹄吗?”说着李潜抬起脚来,道:“这就跟咱穿上靴子是一样道理。”
何十三听了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不过他心里仍有些担忧,道:“老弟说的不错。可是不是有用呢?若万一钉伤了马蹄这匹马可就废了。”
李潜摇头道:“不会。你看钉子并不长穿不透马蹄上的硬皮,对马不会有什么伤害。”
很快骆铁匠钉好了马蹄铁冲李潜道:“公子钉好了。你看看合适不。”
李潜点点头冲牛弼道:“辅国,骑上去试试。”
牛弼立刻牵过马来骑上去跑了几步,道:“潜哥,没什么不对劲。”
李潜招手让他过来,然后让骆铁匠从家里拿出柴刀来,抬起马蹄子砍了一刀。“叮”一声马蹄铁出现了一个米粒大的缺口但马蹄丝毫无损。
李潜将柴刀递还骆铁匠,对何十三道:“十三哥,你觉得如何?”
何十三乃是从军多年的老兵。他刚才就在观看牛弼骑马,没发现什么异常。又看到李潜用柴刀砍,马蹄铁也丝毫无损,立刻意识到马蹄铁的重要作用,顿时惊喜不已一把抱住李潜连声道:“老弟你太聪明了。有了这东西战马的折损就少了许多。咱们兄弟也就不用担心上战场时出现意外了。你这主意可真不赖。我这让人把所有马都牵来,骆铁匠,辛苦你赶紧照这个样子打造马蹄铁,越多越好。工钱少不了你的。丘管事,你马上安排人去买铁料,再给骆铁匠找几个帮手来。”
骆铁匠和丘管事连忙应下分头行动。而何十三则兴奋的跑出去喊人牵马。
李潜叮嘱了骆铁匠几句便与牛弼离开了。他回去之后立刻写了一封信把马蹄铁的好处和图形,以及打造的注意事项详细写明,然后让牛弼带着信骑上他那匹钉好马蹄铁的战马给柴绍送去。
此后近半个月骆铁匠累的够呛。虽然如此他却高兴的合不拢嘴,有时半夜做梦都会笑醒。这半个月他打了两百多个马蹄铁,为庄子里的马全都钉上马蹄铁。那个李公子还告诉他,打一个马蹄铁就给他二十个铜钱的工钱,如此算来他挣了四贯多。以前他一家大小忙活一年也攒不下了两贯钱,现在平白得了这么多钱,他怎能不高兴?何况那个李公子还答应推荐他到将作监专门为军马打马蹄铁。这下他就成了匠户以后的日子就安定了。
推荐骆铁匠到将作监并非是李潜的主意,而是因为牛弼带来了朝廷的消息。
牛弼去了十天才回来而且带回了柴绍的回信。柴绍在信中好好夸奖了李潜一番,并让他将那铁匠送到将作监教给铁匠们如何打马蹄铁。牛弼还告诉李潜,柴绍看了李潜的信,并仔细看了那匹马顿时高兴的不得了,连夜写了奏章建议陛下立刻推行此事。牛弼本来想早些回来的,只因柴绍安排他在陛下面前展示马蹄铁的效果所以回来晚了。
牛弼兴奋地告诉李潜,他是在皇宫里向陛下展示的。那个场面可热闹了。不仅陛下亲临观看,在京城的各卫将军们也悉数到场观看。他骑着马先溜了一圈,然后在丢满了兵刃的地上又跑了一圈,最后检查马蹄铁,除了有一些细微的刮痕马蹄子一点屁事都没有。陛下龙颜大悦,立刻同意的柴绍的建议,命令将作监制作马蹄铁,准备在军中推广。
说到这牛弼羡慕地道:“潜哥,这下你可出名了。陛下当着那么多人大大夸奖你,还赐给你锦缎一百匹。”
李潜笑道:“你不也出了风头,说说,你得了什么赏赐?”
牛弼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陛下赐给我锦缎二十匹。柴国公还升我做了队正。十三哥也得了赏赐,陛下赐给他锦缎十匹。”
何十三得知自己得到了陛下的赏赐欣喜不已,一个劲的表示回长安后要好好谢谢李潜。
发明马蹄铁不过是个小插曲。将此事奏报给柴绍之后李潜就不再为此事的推广操心。他相信很快大唐的战马都能穿上铁鞋子,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将会把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台阶。
此后李潜一边专心教导柴令武一边刻苦练习枪法。闲暇时带着柴令武到田地里帮佃户干活,让柴令武知道百姓的辛劳。冬去春来春又去,一转眼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不知不觉夏天到了。
这段时间李潜已将秦琼传授给他的枪法练习纯熟,现在李潜的马战水平突飞猛进,何十三、曹元炳、段六指、侯小八四人围攻他都占不到便宜。牛弼的“蛮横流”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十个草人他打马跑过去连挑带砸能打中七八个。
柴令武自从被李潜狠狠整治一番后性情慢慢转变,为人处事谦恭了许多,练武也异常刻苦,去田间劳作时也不敢怠慢,对李潜更是毕恭毕敬。李潜看到当初那个任性顽皮不服管教的柴令武发生了如此大变化,知道自己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心里颇为欣慰。只是他还有些隐忧,担心柴令武脱离了他的管束,日后会不会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就像一根桑木,纵然能用绳子将他拉弯,可一旦解开绳子桑术还是会弹起来。李潜闲暇时便琢磨着该怎样做才能让柴令武不会故态复萌。
七月初八,李潜等人如期回到长安。
李潜先带着柴令武去拜见柴绍。
柴令武见到柴绍扑通跪在地上,双目泪光闪烁心中的委屈如同汹涌的海浪,随时可能会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对此李潜并不感到意外。毕竟柴令武现在还只是个七岁大的孩子,根本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前因为惧怕李潜所以才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见了柴绍如果他还能表现的若无其事对李潜恭恭敬敬,李潜才会觉得心中不安。因为这并不能说明李潜教育的成功,反而说明柴令武已经学会了伪装,而且在这种伪装的背后绝对隐藏着更加可怕的心思。
“父亲。”柴令武泪如泉涌跪倒在地大声哭泣。
柴绍很是诧异起身扶起柴令武,摸着他的头道:“你怎么了?”
柴令武一抹泪水指着李潜道:“父亲,这些日子孩儿吃够了他的苦。若不是孩儿聪明假意顺从他,只怕孩儿再也见不到父亲了。父亲,您可要为孩儿做主啊。呜呜……”
柴绍看了一眼李潜然后道:“他让你吃了什么哭?”
柴令武哭诉道:“他让孩儿每天劈那些烂木头两个时辰,还得打坐一个时辰。而且他还打骂孩儿,让孩儿到田间劳作,您看,孩儿的手上都磨出许多老茧了。”
“哦?他是如何打骂的你?”
柴令武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将半年来的李潜如何管束他的事向柴绍讲述了一遍。柴绍听了捻须沉默不语。
柴令武说完悄悄转头恶狠狠地瞥了李潜一眼,似乎在向李潜说,小样,看我不让父亲整死你。
“李潜!”柴绍突然怒喝一声。
柴令武听到柴绍这声喝满怀怒气心中更是欣喜不已。
李潜拱手道:“卑职在。”
“你为何不好好管束令武?难道觉得柴某信不过你不成?柴某既然将他交给你就说明柴某完全信任你,你实在太令柴某失望了。”
柴令武听到柴绍训斥李潜心里暗暗高兴,完全没有注意柴绍的训斥非常不对劲。
“卑职……”
柴绍一摆手道:“也罢,既然你不愿动用师门规矩,柴某就越厨代庖动用家法,好让你明白柴某对你的信任。来人,取家法。”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八七章 苦肉计
听到柴绍让人取家法柴令武彻底愣了。他在庄子里被李潜一通整治,又听了李潜说的那番话心里有很大触动,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所以那段时间他一点都不敢违背李潜的命令。不过因被李潜整治,他心里积了一口恶气一直无法消除。这就象被老师严厉批评甚至体罚的学生,纵然能够明白老师说的道理,但心中却一直在咒骂老师,恨不得老师被校长骂甚至暗暗诅咒老实被车撞死一样。
柴令武心里一直想着回到长安向柴绍狠狠告李潜一个黑状让柴绍替自己好好出口恶气。然而他却没想到柴绍竟然会站在李潜那边,而且还要用家法惩戒自己!
仆役很快取来的家法(一根藤条)递到柴绍手里。柴绍举起藤条就要向柴令武狠狠抽下去。
柴令武急忙道:“父亲,我究竟做出了什么?您为什么要打我?”
柴绍顿住藤条怒道:“你现在虽然学会了尊敬为父却没学会尊敬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师父辛苦教导你,而你却枉费了你师父的一番苦心,竟敢告你师父的黑状此等所为简直就是欺师灭祖!为父如何能容你!”
李潜上前道:“国公息怒。”
柴绍冲李潜一瞪眼道:“怎么,难道柴某执行家法你也要干涉吗?”
李潜长揖道:“卑职听说过一句俗话,乃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二公子是卑职的徒弟,在下没能管教好他是在下的失职。所以在下愿接受同样的惩罚。”
柴令武本来就因为柴绍偏袒李潜而心生怒火,现在听到李潜如此说更是怒不可遏,冲李潜喝道:“不用你惺惺作态,你心里其实恨不得我被毒打一顿才好。”
李潜点点头道:“没错,如果这顿打能让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其实心里很希望你被毒打一顿。”
柴令武立刻指着李潜道:“父亲,你听到他说了什么吗?他就是想看着孩儿吃苦头心里才高兴。”
“闭嘴!”柴绍冲柴令武一声怒喝,柴令武顿时噤若寒蝉,只能委屈的撅着嘴泪眼婆娑。
李潜望着柴令武道:“为师没想到你会这样想。这都是为师教导无方为师甘愿受罚。不过当日为师让你牢记那天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为师还说,你若违背了为师定不饶你,这些你可还记得?”
柴令武立刻浑身颤抖。这半年来李潜积威日重,在柴令武心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恶魔。他原指望能躲在父亲羽翼下,让父亲惩治李潜这个恶魔,却没想到父亲已经与李潜站在一边,而且不仅父亲要打自己看这样子李潜也要打!这让他还怎么活啊?
李潜拱手道:“国公,今日之事错在卑职,卑职希望国公允许让卑职先惩戒逆徒,然后卑职再接受国公的惩罚。”
柴绍略顿了一瞬,将藤条递给李潜,道:“也好。”
李潜接过藤条对柴令武道:“欺师之罪当如何惩罚?”
柴令武吓的面色惨白连声道:“我不要你做我的师父,我不要,父亲我不要他再当我师父。你,你别忘了,半年前你说过,若我不想当你徒弟了可以解除师徒关系的。”
李潜点点头道:“没错。不过这事应该由国公做主。国公您说呢?”
柴绍道:“柴某不准。”
“父亲!”柴令武悲切的大叫一声泪流满面。
李潜沉声道:“欺师之罪按师门规矩当诛,念在你年幼无知为师只略施薄惩抽藤条二十。日后若敢再犯,当斩!”说着李潜扬起藤条抽下。
“啊!啊!啊!”柴令武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李潜下手极有分寸,只打柴令武的屁股让他疼却不伤他筋骨。打完了十下柴令武已经疼的满地打滚。
李潜叹了一声道:“此事虽然错在你,但为师也有教导不严之责,剩下的处罚为师替你承担。”说着李潜用力抽了自己十下。这十下可是李潜实打实抽的,时值夏天衣衫单薄,每一藤条抽下去都将衣服抽烂,露出里面血肉模糊的痕迹,看的四周的仆役忍不住心惊肉跳,就连柴绍的脸色也变了。这十下抽完藤条都抽断了。
抽完自己李潜强忍着疼痛,向柴绍拱手道:“在下惩戒徒弟完毕,请国公惩戒在下的教导不严之过。”
柴绍叹气道:“不必了。你的苦心柴某明白。以前柴某对这逆子实在太溺爱舍不得打骂,以至于让他养成了娇纵蛮横的性子。经此半年虽有些改观却还不彻底。从今往后这逆子就交给你了。该打该罚你尽可放手去做。他若胆敢忤逆你就替柴某直接斩了他,柴某绝不怪你。”说完柴绍冲那些仆役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取药来。”
仆役们立刻去取药膏。
李潜拱手道:“多些国公信任。今后在下定会好好管束二公子。”
仆役们取来药膏为李潜和疼的哼哼唧唧的柴令武涂抹了,然后抬来一张大长凳将柴令武抬到房间修养。
等他们都走了柴绍才道:“李潜,你何必如此?”
李潜道:“国公,似二公子这般年纪心性未定日后如何全在管束。二公子极为倔强,单用强硬手段并不可取。只有软硬兼施才能起效。在下思忖许久,觉得硬的手段在下来做,软的方面还需国公费心。”
柴绍叹道:“你不怕他日后恨你?”
李潜道:“只要二公子能听从国公的教诲他恨在下亦无妨。”
柴绍上前轻轻拍了拍李潜的肩膀,叹道:“难为你了。”
李潜道:“在下能有今天全赖国公提携,能为国公尽一份力是在下的荣幸。”
第二天,李潜忍着伤痕的疼痛去找麦紫澜。麦紫澜得知此事非得让他解开衣衫看看。李潜拗不过她只能解开衣衫。麦紫澜看到伤痕又心疼又生气,轻轻摸着伤痕埋怨道:“你个傻瓜,当初我教的办法你为什么不用?”
李潜的伤痕全在胸腹,此刻他上半身赤裸而麦紫澜还在旁仔细的看,他有些窘迫地笑道:“那些法子适合你用,我用不好。”
“你呀!”麦紫澜戳了李潜的额头一指头,气呼呼地道:“教给你的曲你都不会唱活该你受罪。”
李潜见麦紫澜不再说伤痕的事,赶紧扎好衣衫转移话题道:“师叔还消息了吗?”
麦紫澜为李潜盛了一碗酸梅汤放在他手边道:“义父前日刚来的信。还有大伯和牛大叔的信。你等等我给你去拿。”
麦紫澜从梳妆台的抽屉里取出两封信递给李潜。李潜接过一看,一封是梅宗际写给自己的另一封是牛大叔写给牛弼的。他取出梅宗际的信,看到梅宗际在信上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谨慎,遇到难事多与麦紫澜商量不可鲁莽行事,殷殷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李潜看完信问麦紫澜道:“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如何?”
麦紫澜道:“义父来信说大伯的身体恢复的很好。只是大伯受伤的时间太长了,想要完全恢复只怕得调养几年才行。你不用担心,大伯需要的药材我已经派人送过去了。老山参还是我向干爹讨来的。”
李潜握着麦紫澜的小手道:“辛苦你了。”
麦紫澜道:“只要能了却你的心事我辛苦也值得。对了,干爹上次问起你来着。”
李潜诧异,道:“陛下向你问起我?这是怎么回事?”
麦紫澜立刻羞涩地道:“还不是你打了尉迟宝林的事传到了他老人家的耳朵里了。他问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只好如实说了。”
李潜立刻道:“那陛下怎么说?”
麦紫澜道:“他听了就问我,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发明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东西?先是外伤急救之法后是马蹄铁。”
李潜有些不好意思笑笑,道:“我这不过是小聪明,陛下才是有大智慧。”他嘴里说着心中暗忖,这些东西可不能算他的发明,而是他剽窃了后人的劳动成果。
麦紫澜望着李潜道:“你上次弄的那个扑克,我让工坊做了几套送给了几位姐妹玩。她们学会了之后玩的不亦乐乎。现在扑克已在贵戚官宦的内宅流传开了,很多人都找我买。我索性让工坊专门安排几人做这东西,这半年已经卖出上千套,够我一年的脂粉钱了。嘻嘻,你还有什么好东西?”
李潜想了想,忽然看到麦紫澜手里拿着的“齐纨楚竹”的团扇,突然眼前一亮紧紧盯着扇子不放。
麦紫澜看到他直盯着自己的胸前看立刻羞红了脸。她虽然才十四岁但却发育的极好,胸前丘壑饱满玲珑浮凸。
麦紫澜见李潜看个没完抬起扇子打了李潜一下,羞道:“看什么呢,不害臊。”
李潜被她一提醒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她胸前的饱满,脸色微红道:“你不是说我有什么发明吗?”
麦紫澜嗔道:“讨厌。我问你有什么发明,你就看人家……啊。真是没羞没臊,不理你了。”
李潜意识到麦紫澜误会他了连忙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刚才我看到你的扇子突然想起一样东西来。”
麦紫澜听了立刻将心中的羞怒抛到脑后,好奇地问:“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八八章 大唐的头疼
李潜道:“你先别急,快取找些纸、木片、锤和胶来。我给你做个好东西。”
麦紫澜满腹疑惑的叫来侍女去找李潜所要的东西。侍女很快带来了宣纸和木片和胶,李潜动手将木片削成薄片,在上面穿了孔,让麦紫澜帮忙裁剪纸张,然后用木片削出个轴,用锤将轴穿进木片的孔里固定好木片,再将木片按照一定角度摆放好,将裁好的纸用胶粘在木片上,很快一把摺扇便做成了。
李潜拿着摺扇对着麦紫澜轻轻扇了一下,麦紫澜立刻感觉凉风扑面,喜道:“这扇子可真别致风也比团扇大。”
李潜将扇子摺起来,道:“不仅如此,你看,这扇子可以摺起来携带方便。这次材料有限只能做个简单点的,其实这扇子的花样可多了,扇面可以用纸、娟甚至是檀香木,上面还能写字画画,扇骨能用竹、木、象牙、玉石来做,而且下面可以挂上扇坠。要是你开个工坊作这东西肯定能发财。”
麦紫澜一把抢过扇子喜不自禁道:“我马上就安排。”说着就望外跑,她跑到半路又折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用粉嘟嘟的香唇偷袭了李潜的腮一下然后含羞而去。
李潜摸着被麦紫澜亲过的地方,望着她的背影傻傻地笑,心里别提多美了。
过了没几天四海商号的摺扇工坊开业了,这个工坊专门制作各式各样的摺扇。而且为了打开扇子的市场,麦紫澜还给李渊和萧瑀各送了柄檀香骨的摺扇。两人用了之后赞不绝口。有李渊的带头示范摺扇立刻风靡长安,无论是官员、士子、富绅还是一般百姓,出门不拿着一柄摺扇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一时间长安纸贵、竹木贵、胶贵。
由于摺扇没多少科技含量,为了抢占市场,麦紫澜立刻派人到江南各大城市开设工坊,抢在其他商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占领市场。不过虽然麦紫澜的行动够快,其他商号的行动也不慢,到九月初无数摺扇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四海商号的,另外那些则属于其他商号。凭借一个小小的摺扇,四海商号在长安、洛阳牢牢站稳了脚跟。作为摺扇的发明人和四海商号的技术股东,李潜也因此大发其财狠狠赚了一笔,只是他所赚的钱没到他手里,全被麦紫澜截留了。
李潜并没有看到扇子市场的火爆,因为在四海商号的摺扇工坊刚开业没几天他就随柴绍出征了。他们此次出征的对象是突厥人。
说起来大唐与突厥的关系可谓恩怨纠葛矛盾丛丛。突厥源于丁零、铁勒,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锻铁,被称之为“锻奴”。南北朝后期,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吞并了高车各部五万余户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后来突厥打败了它的主人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这时北齐与北周政权并立,双方均慑于新兴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也互相为了消灭对方,均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帝国的支持,至少让突厥保持中立。
隋朝初立,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甚至与突厥和亲(第一个以隋朝公主名份与突厥和亲的其实是北周千金公主。她在隋朝未建立以前就嫁过去了,隋朝建立后册封她为大义公主,勉强称得上是隋朝的和亲公主。后来因她鼓动突厥攻打隋朝,隋文帝要求启民可汗将在杀死。她死后,隋文帝先后将两名宗室女子分别封为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
当隋完成南北统一后与突厥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隋朝便利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开始反击突厥势力。长孙晟(长孙无忌的老爹,说来有趣,送千金公主去突厥和亲的就是此人)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巧妙挑拨突厥贵族们之间的关系,使突厥上层贵族的矛盾爆发,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实力大减的东、西突厥对隋朝怕的要命根本不敢进犯隋朝。
可惜隋朝二世而亡。隋末起兵的群雄中,多数都曾经依附过突厥。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高开道都投靠了突厥,接受过突厥的封号。甚至隋炀帝的萧皇后也落到突厥可汗手里被安置于定襄。李渊在晋阳初起时,也曾经迫于形势向突厥称臣。此事李渊深以为耻。突厥当时也未想到李渊能这么快平定中原,否则当初李渊在晋阳起兵时肯定会先把他给办了,而不会卖给他战马支持他起兵。隋末北方群雄中只有瓦岗李密与突厥水火不容,因此李密也是突厥重点打击的对象。
大唐立国之后立刻开始统一战争。突厥深知无论是谁建立了强大的中原帝国对他们来说都没好果子吃。突厥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原四分五裂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于是突厥玩起了平衡手法,某个小势力不听招呼了,就立刻让其他势力打它,打到它服软。至于已成为中原最大势力的大唐,突厥则发动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高开道等势力轮番与大唐作战,而且还亲自出兵袭扰大唐边境,阻扰大唐统一全国。只是由于突厥的政治体制比较落后,部族间的关系也矛盾重重,而大唐则利用他们的矛盾利用硬(出兵迎战)和软(银弹攻势)两手来化解危机,所以突厥虽屡屡侵扰但一直都是以劫掠财物奴隶然后通过和谈捞取些好处为主。
大唐对突厥的屡屡侵扰劫掠极为头痛也极为忿恨。无奈李渊因为还未统一中原,无力与突厥开战,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硬忍着一口恶气。自武德元年大唐立国开始到武德七年,虽有突厥不断添乱但大唐还是先后灭掉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割据势力,华夏版图上现在只剩下梁师都、苑君璋(刘武周的妹夫,刘武周死后他率众投靠突厥)两个与突厥接壤的势力象秋后的蚂蚱一样乱蹦达不断袭扰大唐。
武德七年突厥如惯常一样开始侵扰大唐,不过这次的状况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三月二十七日,突厥侵掠原州(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五月初二,突厥扰劫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六月,突厥侵扰武周城(即今山西左云),被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兵击败。七月初一,苑君璋引突厥军侵朔州,唐总管秦武通将其击退。初十,突厥再次侵掠原州,李渊命宁州刺史鹿大师前去救援,又遣灵州总管杨师道奔赴大木根山截断突厥归路。十二日,突厥袭扰陇州(治汧源,今陕西陇县),朝廷派护军尉迟敬德进击突厥。十五日,突厥侵掠阴盘(今甘肃平凉东南四十里铺)。
由于突厥连年袭扰,就连关中地区亦经常受其威胁,使得京师人心惶惶。此时有大臣上书李渊,说突厥军之所以屡次入侵关中是因为唐朝大量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长安的缘故,建议焚毁长安将人口迁走另寻别处定都,即可使突厥不再入侵。
对于这个畏敌如虎满嘴放狗屁一样的建议,一向英明的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及重臣裴寂等人脑子发昏竟然纷纷赞同。李渊还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到樊(今湖北襄阳北)、邓(今河南邓县)一带巡视可以定都的地方。
幸好反对迁都的大有人在。首先,大部分出身关陇的文臣并不赞同迁都,因为一旦迁都他们在关陇的基业就保不住了。其次,若因畏惧突厥而迁都则说明武将无能,所以绝大多数武将都将迁都视为极大的耻辱一再反对。最重要的是,秦王李世民坚决反对这一主张。他于朝会上例举前代的史事驳斥赞同迁都的懦夫,指出妥协退让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更放言,若是迁都无异于将关陇拱手送给突厥人,失去了关陇之险则江北不保,中原将重新回到南北对峙的时代,大唐则会变成第二个陈国!
李世民指出了迁都的恶果同时请求李渊给他几年时间,他一定能打败突厥解除边患。有态度坚决的秦王李世民带头武将们更是底气十足。李渊看到文臣武将大多反对,而且这些年受尽了突厥的气,加上现在国内局势稳定,他也想出兵狠狠打击突厥一番以消心头之恨。于是李渊打消了迁都的念头,于武德七年闰七月二十一日,下诏命李世民、李元吉率军前去抵御突厥。
八月初一,突厥军侵扰原州。初五,突厥侵扰忻州(治秀容,今山西忻县)。初九,突厥袭扰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十一日,突厥侵犯绥州(治魏平,今陕西子长东南),唐绥州刺史刘大俱将其击退。十二日,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率精骑万名在豳州(治今陕西彬县)与李世民、李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