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隋唐-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马放开速度,几里地已是眨眼而到。伍天赐早就派人向城中苏烈等人报了讯息,等到庄见等人奔到城门前,但见最前面一个少年,黑色莽龙袍,头戴落缨冠,满面微笑的看着自己,正是那自己的小弟,赵王杨杲。身后,除了苏烈和尉迟恭外,俱是留守大兴的文武官员。
庄见心中激动,老远就翻身下马,大步走了过去。到了杨杲身前,作势欲跪。口中道:“臣庄见仁,参见王爷。怎敢劳动王爷大驾来迎,死罪死罪。”口中说着死罪,面上却是笑的跟朵花儿似的,哪有半分请罪的模样。
杨杲此时已是十三岁,心智早开。见他装模作样的,心中苦笑,连忙一把扶住,摇头道:“仁公国之柱石,此番为贼所乘,千里兜转。本王焉能不来迎接,来来来,仁公便与本王同乘一车,回去后,再摆宴为仁公压惊。”说着,扯着庄见就往身后的玉车走去。
庄见微一推脱,也就顺势应了。对着所有来接众人抱拳谢过,又对苏烈和尉迟恭二人点点头,这才登上杨杲的玉车。随着一声“王爷起驾”的呼声,车轮粼粼,众人鱼贯相随,往城中而去。
车内,庄见斜斜靠着软垫而坐,满面眉花眼笑之际,哪还有半分臣子模样。杨杲先是施礼见过老大,这才在他对面坐下。轻叹口气,说出一番话来,却登时让庄见笑容全敛,面色阴晴不定起来。
第287章 分崩离析
玉车内,趁着回王府的途中,杨杲说起了庄见不在的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原来,隋炀帝杨广打从到了陪都洛阳,就不再那么勤快的处理政事了。整日里就是纵情于酒色之中,朝政越加混乱。各地烽烟四起,造反的此起彼伏,多如过江之鲫。
几处义军迅速壮大,已是形成了割据势力。南边有江淮的杜伏威、辅公佑,东海李子通,冠军的朱粲,彭城的张大虎,余杭刘元进,东阳李三儿,建安的郑文雅、林宝户,豫章林士弘,桂阳曹武雄,梧州梁会尚,信安冼瑶徽,高凉的陈瑱。
北方河北山东两地儿就不说了,除了窦建德这些人外,崖北的卢明月,上谷的魏刀儿,河间的格谦,北平的杨仲绪,灵丘的罹松柏,延安张延绪,灵武白喻婆,安定的荔非世雄,扶风的向海明等。离着最近的却是长平的司马长安,和瓦岗的翟让。大隋九州之地,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州郡反了。
杨广本并没将这些乱民放在心上,只是这一年的正月初一,按照惯例,各郡都应该派代表向皇帝祝贺新年。但到了这一天,居然有二十多个郡的代表没有到。经过调查发现这二十多个郡的代表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所在的郡已经被乱民占领,压根不可能派出代表;一种是贺岁代表在路上已经被乱民杀掉;一种是贺岁代表还堵在路上,进退两难。
最让杨广恼火的是,自己的宠臣庄见,近在大兴,居然也没来。他打从去年庄见给他进献了龙椅龙桌,今年就一直巴望着,想看看这小子今年搞什么花样。哪成想,竟连个人影都没看到。一问之下,却是不由的又惊又怒。庄公爷被人掳了!
外面反叛一片也就罢了,但大兴乃是都城,堂堂忠国公,竟能被人青天白日的掳走了,杨广真的震怒了。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国内民变的严重,随即派出十二路特使奔赴各地,督促各地迅速平叛。
而各地平叛中,除了山东张须陀已经集结了大军,正准备与山东河北之地的叛乱一决高下外,就只有山西的李渊取得了不凡的成果。其余各地,实在是剿不胜剿,摁下葫芦起来瓢,始终断绝不了。
李渊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用了剿抚并用的手段,明明很有效用,但在杨广认为,天下只分两种人。一种是良民,一种是乱民。良民不能杀,而乱民不能不杀!所以他主张对乱民一杀到底,而且越多越好,看谁以后还敢造反。
然而杨广并不知道,所谓良民与乱民之间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良民可以变成乱民,而乱民同样也能变成良民,良民与乱民之间只有一个模糊的界限,那就是看老百姓能否维持正常的生活。
如果百姓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那么谁都愿意当良民,毕竟没有风险;反之,如果百姓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已经民不聊生,那么良民就会迅速转化成乱民,反正造反是个死,不造反也会被饿死,因此良民最终也会选择造反。
可惜,杨广并没有这种觉悟。以他自大的性格,哪怕是颓废了,也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于是,在分崩离析的道路上,他已经越走越远了,再也难以回头。
在得知了民变四起,而自己的国公,在赌城都能被抓走,杨广变得对民变敏感起来。一边传旨让大兴的儿子杨杲,尽一切力量搜寻庄见下落,一边整天追问平叛的情况。但对于回大兴,却更是打心里抵触了。开玩笑,今天能抓走个国公,明天是不是就能将皇帝掳走?危险不说,那些烦心的政事,也让杨广彻底绝了回大兴的念头。
当他问起民变的事儿时,宇文化及却避重就轻,随口答道:“应该是越来越少了。”杨广又问减少了多少?宇文化及接着忽悠,应该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了。
众臣中知道事实的,不乏其人,纳言苏威就是一个。听着宇文化及无耻的回答,恣意的糊弄皇帝,苏威很愤怒。但他却不敢再说话了,只是上一次自己劝解皇帝回京,就给扣了个逼宫的名头,这会儿如何还敢多言。
当下只是尽量往后躲闪,不想出头。可惜他的想法,杨广并不知道。目光转动下,还是点了他的名,要他说说。
苏威百般无奈,即不愿欺骗皇帝,又不敢说的太明,只得含混其词,说到底剩下多少不知道,但知道的是,叛军离着咱们可是越来越近了。
这话把杨广听的愣住,追问什么意思。苏威壮着胆子说道:“以前他们只在山东地界闹腾,现在却已经到了河南之地了,距离最近的,离着陪都甚至只要几天就能到达,这不是越来越近了吗?”
看看杨广不说话,老头儿又多说了几句当日皇帝在雁门承诺没做到的事儿,顿时让杨广又是满面黑气。只是又没有合适的话来反驳他,只能恨恨的盯着他。可怜苏威老头儿,让皇帝惦记着记恨他,他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就在庄见回来前的一月,五月端午,众大臣纷纷进献礼物,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儿,但苏威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了,居然送给皇帝一本书《尚书》。按理说,这过节送礼不过图个喜庆,杨广虽是小气,但也没将苏威只送本书这事儿放在心上。但是对苏威本就记恨,当然也不会有好脸色了。
这自古以来,上有所好,下必附焉,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皇帝杨广虽是没说什么,但下面朝中各方势力相互倾轧,见了这个景象,自是不会放过。于是,一场大隋版的文字狱就新鲜出炉了。
这《尚书》一书中,有一首五子歌,记录的是夏朝三任帝姒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兄弟在河边唱的五首歌,歌的主要内容是对暴虐的姒太康的一些抱怨和指责。这些有心人就把《五子之歌》与苏威联系到一起,把杨广和姒太康联系到一起,最后得出结论:苏威指责皇帝跟姒太康一样暴虐,献《五子之歌》绝对是不怀好意。
杨广得了这个消息,心中愈发忿怒,但是毕竟苏威没直接说什么,倒也不好去直接发难,遂将这份忿怒,又在心中沉淀积累下来。
他此刻心态已是越来越有些畸形,即悲忿于自己的失败,又不甘心,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失败。于是,这种心态,在该进献礼物时,他三次讨伐的高丽,居然连个屁都没放的刺激下,决定再征粮草,准备举兵四伐高丽。柿子挑软的捏,在杨广心中,高丽既是软柿子,又是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自己只要这次将高丽彻底扫平了,那么之前的失败,就可以用偶然来诠释了。
所以,在他考虑良久后,再次让苏威起草一份四伐高丽的计划书出来。苏威听到这时候,皇帝又要征兵征粮,不由的脸色大变。现在这种时候,四伐高丽,简直就是寿星公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你皇帝对生活厌倦了,咱们可还想过几天舒心日子呢。
苏威心头震颤的同时,又抗不过皇帝的威压,于是就折中想了个办法。进言只要皇帝下一道诏书,赦免天下叛民,让他们戴罪立功。如此一来,立时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现成的大军。这样一来,即将国内的民变削平,打高丽更是易如反掌。
杨广听他又将话题扯到民变上,心头登时大怒。国内民变一直就是他这阵子的心病,听这老头儿的意思,国内的叛民数量竟有这么多,是不是变相的说自己残暴导致的啊?结合前阵子《尚书》一事,杨广心中不由怒气澎湃。
苏威眼见自己说完了,皇帝的面色难看,不敢再说,便告辞出宫。杨广在他出去后,就不由的怒的摔了杯子。旁边御史大夫裴蕴向来是观风望色的好手,要不是被庄见误打误撞的拿住了短处,只怕朝中无人能治的住他。
此刻眼见皇帝神色,心中有数,上前劝慰道:“这苏纳言是年纪大了,说话不靠谱。天下哪里会有这么多乱民,诚心让皇上操心吗不是。”杨广长出一口气,“老匹夫,朕忍他很久了。”皇帝忿忿的嘟囔着。
皇帝不爽啊,裴大夫很敏锐的把握住了他的情绪。整人而已,这个裴大夫最拿手,也是他的本职工作。
于是,在裴蕴的指使下,苏威很快被控告“随意任用官员,临阵畏敌”,有这么几条,苏威就被削去官职,贬为平民。随后,苏威又被加上了一顶老大的帽子:勾结东突厥!这可是一顶铁帽子,谁戴上,谁就是铁帽子“亡”。
经过审理,苏威老头儿最终被判处死刑,百口难辨的苏威只能拼命地叩头,一直叩出了血,嘴里反复为自己的罪过向皇帝请罪求饶。杨广心中大爽,于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使人传话说:念在他年事已高,为大隋辛苦多年,不忍心诛杀。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自苏威这一代起,子孙三代剥夺出仕的权利。苏家一族,倒了。
留下了性命,真是皇恩浩荡啊。苏威老头又是悲郁,又是害怕,自此便窝在家中,渐渐沉寂下去。
杨杲说到这儿,轻轻叹口气,抬头看看庄见,又迟疑的道:“江都最近新造的龙舟送到了洛阳,父皇已经下旨,要往江都去了,可是却没有旨意给我,老大,我该怎么做?”
“什么?”庄见悚然一惊。真的要去江都了?这么快!他心头一阵抖颤。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老杨去了江都,大概没过上两年就嗝屁了吧。而也正是随着他去了江都,大隋的天下也正式彻底割裂了。
车外长风乍起,车帘被大风吹的飘闪了起来,透过缝隙看出去,大兴城的皇宫上的光晕,一阵的晃动,似是整个皇宫都在颤抖着……
第288章 弃子
车中二人一路说着话,已是到了赵王府前。庄见起身下车,罗世信凑过来低低的道:“少爷,李姑娘说先回去了。”
庄见一愣,随即点头。刚才只顾着和杨杲说话,却是忘了她了。这次二人出事,也不知太原那边什么反应,急着回去也是情理之中。
挥挥手,让罗世信他们在外面等,自己和杨杲二人直往书房中来坐。坐定等上茶的下人出去后,庄见才蹙眉道:“你现在赶紧给你老爹写信,让他千万不要去江都,一旦去了江都,就啥也完蛋了。”
杨杲为难的道:“我怎敢写这信,只怕父皇定不会饶我。”
庄见气道:“皇上去了江都,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这个时候,你害怕什么他不饶你,你不要你老子的命了?”
杨杲一呆,迟疑的道:“老大,不至于这么严重吧。父皇身边几十万大军呢,又在深宫之中,如何会有性命不保一说?”
庄见大是摇头,叹气道:“现在天下大乱,他要是去了江都,那么个偏僻的地儿,怎么控制这么大个国家?到时候,叛军将关中与江都之间的道路一封,江都就变成了一个孤城。那些随着他去的士卒大臣,都是家在江都和陪都洛阳的,又怎么会肯长久的留在江都,到时候,道路再一封,这大兴和洛阳都将难保。士卒知道了,又怎会不逃。等到最后,只怕剩不下多少人的。而且,朝中都是些什么人,你多半不了解。占据高位的,都是那些垃圾,有能力的有见识的,都被打压了。真要出事,也肯定是从内部出现的问题,你老子又怎么防范?唉,不过让你写信,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了。要是你老爹肯听你的,那么这大隋说不定还能撑下去。要是不听的话,唉……”说到这儿,长叹一口气,摇头不再说话了。
杨杲这才慌了,连忙磨墨开始写信。写完叫来下人,祝福一番,六百里加急,送往陪都。家人领命去了,杨杲这才回身坐下,满面苦涩。他跟随庄见日久,听过庄见曾经说起这些事儿,只是真到了眼前,虽说没被震倒,但也是有些六神无主了。
这会儿将信送走,心下稍安,忽的一拍额头道:“老大,你赶紧进宫一趟吧,母亲和惋儿姐姐还有萍儿姐姐问过很多次了。你这次出事,可把她们吓得不轻。还有,卫王叔在你出事后一个月,就……就因病薨了。萍儿姐姐现在孤身一人,也已搬到宫中和惋儿姐姐一起了,她连遭打击,重病一场。上月才刚刚好了。只是思念你的紧,你快去看看吧。”
庄见听的一惊,连连追问之下,知道这会儿杨萍儿已经没事儿,这才稍稍放心。如今千头万绪,正自焦头烂额之际,要是身边人再有个什么的,庄见估计自己真会疯的。稍稍放下萍儿那边的心事,又不禁的想到,要是老杨真的不听劝告,一意孤行,那么自己也没办法了。自己只是个小人物,打从来了,也不过就是求个逍遥快活。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顺应变故。老杨如果真不听,自己可不能陪着他一起死。实在不行的话,就需要早点往太原那边靠拢了。
他心中盘算着,这话儿这会儿可是不能说。听到杨杲又催促了一次,这次起身往宫中去了。到得宫里,见了萧嫔及惋儿萍儿姐妹,自有一番离情去说。杨萍儿见了庄见,直哭的如梨花带雨,说起老父逝去,不由的又是一阵悲伤。
庄见心中也是难过,只得百般劝慰。杨萍儿几月来,既是伤感老父去世,又记挂庄见的安危,这会儿放声大哭之下,心中积攒的悲郁之气倒是消了大半。到得最后,竟伏在庄见怀中睡了过去。只得让惋儿唤人来,陪着她先自回去休息了。惋儿虽也是思念庄见的紧,但眼见爱郎已经平安回来,以后自是有的是时间,便扶着萍儿去了。只是剩下庄见单独面对萧嫔时,二人都有些不自在,简单说了说经过,便辞别出宫了。
当晚,忠国公府大摆筵席,将在大兴的几个头领全数叫来,吃完喝完后,这才引着众人,在内厅里坐了。
苏烈等眼见他面有隐忧,心中都是惊疑。庄见沉吟半响,这才转头对尉迟恭道:“尉迟大哥,从明日起,你带着所有兄弟,着重看着李姑娘那里,千万护好了她的安全。城内的一些产业,这几天也都归拢一下,将收益盘算盘算,寻个妥实的地方藏了。咱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传令”
尉迟恭虽不知他什么意思,但仍是点头应下。庄见这才又转头对苏烈道:“苏大哥,你让咱们城管司的探子,全部撒了出去,将大兴留守之人都给我看好了。一有异动,赶紧来报。还有,通知随在皇帝身边的人,好好留意着宇文化及的动静。我估计那老货早晚要搞出些妖蛾子来。”说到这儿一顿,对坐在一旁的伍天赐道:“天赐大哥将手下老兄弟集合起来,速回太原,汇合君集,看好老家。见了你慧儿弟妹时,告诉她,将清风阁全力给我运转起来,各地所有的动态消息,都要第一时间给我报过来,不要耽误。”
苏烈与伍天赐对望一眼,点点头,又问道:“兄弟,你可是得了什么消息?为何这般紧张?”
庄见看他一眼,微微摇头,半响才道:“我只怕这次,大隋是真的要完蛋了。咱们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吧。皇帝自己非要去死,咱们可不能陪着,老子不当什么忠臣,老子就求自己活的舒坦就行。别人要搞事可以,但别搞到咱们头上来。”
众人听他如此说,面上都是微微一变。庄见摆摆手,又对黑熊吩咐道:“你那三千骁骑,一定要掌握住了,任谁来调动,都不要听。一旦需要,那就是最保险的筹码了,可不能落到别人手里。”
黑熊霍的起身,大声道:“老大,你只管放心,就算皇帝老子来了圣旨,老黑也有法子应付,定能保的这三千儿郎牢牢掌握早咱们手中。”
庄见几番安排下去,这才稍感安心,挥手让众人退了,各去歇息。自这日后,庄府上下一齐发动,按着庄见安排的逐条安置下去。
几日后清晨,庄见刚刚起身,罗世信来报,赵王杨杲来了,只是好像很焦急的样子。庄见听的心头一沉,算算时间,前几天送出的书信,这会儿应该是有了回信了。杨杲只怕正是为了这事儿来的,而结果自然不会是好消息了,否则,又何必焦急。
庄见饭也顾不得吃,急往前面来见杨杲。走入厅中,果然见杨杲正眉头紧皱,在厅里来回踱着步,满面的烦躁苦恼之色。眼见庄见进来,不由的面色一喜,跑过来一把抓住庄见,急道:“老大,这可怎么办?”
庄见微微一叹,轻轻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坐下说话。杨杲回身坐下,又急道:“父皇接了我的书信,下旨把我一通申饬,说我年幼胡言,是乱政也。勒令我即刻起身,往江都伴驾。这……这可怎么办啊?”
庄见闻言霍的站起,失声道:“什么?让你去伴驾?”
杨杲沮丧的点头,接着道:“非但要我去,让母亲和姐姐都要过去。父皇想来尚不知你已经回来,此番下令,由兵部尚书卫文升,辅助我大哥的第三子杨侑镇守大兴。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协助大哥长子杨侗镇守洛阳。其余人等,尽皆随驾往江都而去。”
庄见大怒,来回走了两步转头问道:“圣旨上有没提我回来咋办?还有,你那个什么,啊,是侄儿吧,和卫文升那老头什么时候能来?你那皇帝老子又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可是等你们过去一同汇合再走还是咋的?”
杨杲微一迟疑,低下头轻轻的道:“父皇说你大概是凶多吉少了,不必再去理会,免得耽误时间。他老人家定于七月十日启程,杨侑侄儿和卫大人这几日便准备动身,要来也不过十天半月之事。至于我和母亲姐姐,只需直接往江都去汇合就行,倒也不必往洛阳再跑了。”
庄见听的杨广竟说不用再理会自己,不由的心中一片冰凉。一时间,又是伤心又是迷茫。自与杨广相识以来,君臣二人相处的极是开心。在庄见心中,不管杨广再怎么残暴,再怎么混蛋,终是拿他当朋友一般来看。他嘴上虽然喊得响亮,又做出种种安排,但那不过是遇到危险的本能反应而已。于他内心深处,实是极想帮杨广挽回局势的。不然,也不会催促杨杲写那封信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广终归是一位帝王。帝王是没有亲情可言的,又遑论他不过是一个宠臣呢。这轻飘飘一句不必再去理会,实是已经将他的生死抛在一边了。
庄见呆呆的站在原地,心中隐隐作痛,有一种被朋友背叛的感觉。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杨杲,心中忽的想道,眼前这个叫着自己老大的小子,将来会不会也背叛自己?要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这小子以后可铁定也是个皇帝的。他对自己更加熟悉,一旦背叛自己,对自己可是大大不利。要不要先下手为强,直接趁这个机会,葬送了他?
杨杲见他双目呆滞,面色铁青,不由的害怕,轻轻叫道:“老大,老大。”庄见微微一震,忽的清醒过来,霎时间出了一身大汗。暗暗鄙视自己一下,什么时候,自己也变得如此无情了?竟然迁怒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长长吁出一口气,苦笑着自嘲的摇摇头,看看杨杲焦急的小脸,点点头道:“你别急,让我想想”。说罢,低头在厅中来回踱起步来。
他心中烦躁,脑子中一时乱成一团,怎么也静不下心来。脑子中一张张,来了这个时空后认识的面孔,交替闪现。只是当一张宜嗔宜喜的面容划过心头时,猛的站住身子,眼中已是明亮起来。
第289章 故技重施
毕竟在后世道上混的久了,后世那黑社会里,真正讲义气的又有几个?庄见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走到杨杲身前,凝目看着他。就在杨杲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时,这才缓缓的道:“我问你,如果在性命和你的地位两样中,让你选一样,你选哪个?”
杨杲一呆,不明白他这话什么意思。庄见面上露出一丝贼贼的笑意,嘿然道:“笨小子,你只需要回答我就好。”
杨杲搔搔头,翻了翻眼睛道:“老大,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选性命了。没了性命,地位什么的又有什么用?”
庄见点点头,笑道:“好,走吧。”说着,转身就往外行去。
杨杲一愣,急忙起身跟上,走到庄见身边问道:“老大,上哪儿啊?你什么意思啊?这说的没头没尾的,你还没说我该怎么办呢。”
庄见出门,一边招呼着罗世信和雄大海备车,一边淡淡的道:“这事儿到了这个地步,是该决断的时候了。我当日答应过你娘,要保证你的安全,既是你也选了性命,那咱们就进宫去,跟你娘把事情商量妥了。”
杨杲愣了愣,不知母亲什么时候跟老大说过这些。只是见庄见不说,也不再多问,随着庄见上了车,一路往宫中行去。
到得宫中,庄见依然是扬起绿玉牌,一路直接闯了进去。等到了萧嫔的宫外,正迎上李然。李然见他二人相伴而来,连忙躬身施礼。
庄见抬抬手,问道:“李公公,本公此次来,有要事跟娘娘商量,烦请你守把这里,任何人不得进入。还有,请公公派人,去将南阳公主与濮阳君主,都一块请来。”说着,也不管李然答不答应,自顾往里就走。
李然心头一凛,连忙答应着,躬身看着二人进去,这才抬手唤来一个小监,让他速去请公主和郡主前来,自己亲自站在门前看着。
庄见和杨杲一路直进,到了萧嫔门前,报名请见。里面萧嫔听到他来了,不由的一阵慌乱,连忙整理了下身上衣饰,这才端声叫进。
等二人进来,萧嫔一看儿子竟然也在,不由的一愣。等再见儿子愁眉不展,而庄见又是满面凝重的,不由的心中一跳。急忙让二人坐下,问起缘由。
杨杲看了看庄见,这才将事情原委一一说了。萧嫔听罢,满面苍白,美丽的凤眸中闪过一丝慌乱。转向庄见问道:“如今陛下已经降旨召唤,如之奈何?公可有办法?”
庄见嘿嘿一笑,道:“办法自然是有的,就不知娘娘舍不舍的放下身段儿了。”
萧嫔听的一呆,只道他是要挟什么。想到二人之间的种种,不由的越想越偏。白皙的面颊上不可自制的浮上一丝晕红,心虚的飞快瞟了一眼儿子杨杲,见儿子只是低头发愁,并没注意,这才轻轻松了口气,随即狠狠的瞪了一眼庄见。
庄见被她瞪得莫名其妙,及待看到她那娇羞的模样,猛地明白过来,不由的又是尴尬又是憋屈。伸手摸摸鼻子,心道:难道自己看起来就那么龌龊?当下闷声道:“我说的放下,是指的放下现在的荣华富贵,放下你这娘娘的名头。”
萧嫔“啊”的一声轻呼,随即满面更是羞红,心中直把这个惫懒小子恨得要死。这人说话从不肯正正经经的说,整日一副痞子像,谁知道他什么意思啊。
只是她心中羞恼,面上却不能露出,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问道:“哀家向来对名利之物不看重,这名头有也罢无也罢,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公爷有办法解了此局,哀家无有不准。”
庄见拍手笑道:“如此就好。”说着,门外脚步声响起,正是杨惋儿和杨萍儿过来了。萧嫔命二女进来,将门掩好,这才又问了起来。庄见眼见人齐了,这才招招手,让几人往前都凑了凑,低低说了一番话出来。
两日后,大兴城城门大开,一队御林军持戈绰矛,护着一溜儿车驾出了东门。庄见率着城内众臣齐齐恭立,在道旁相送。
中间一架御车,车帘一搭,萧嫔招手让庄见近前,沉声吩咐道:“哀家走了之后,这都城便赖公爷和众位卿家共守了。还望公爷休辞劳苦,为国分忧。”
庄见躬身称是。萧嫔清亮的凤眸又扫视了一眼众臣,接着道:“诸位卿家也当一心奉公,辅助仁公。不日,代王与卫大人就会到来。卿等当尽心辅佐,勿负陛下一片托付之心。”
众人齐声躬身领命。萧嫔点点头,凤眸微转,看向庄见。庄见嘴角微微勾起,微不可察的点点头。萧嫔见了,眸中闪过一丝喜意。深深看了他一眼,这才坐回车子,放下车帘,吩咐启程。
车队粼粼而动,后面赵王杨杲,南阳公主杨惋儿,濮阳君主杨萍儿的车架依次而过,众人都是躬身相送。等到车队去远,庄见直起身子,使劲伸个懒腰,转身对着众人嘻嘻笑道:“好了好了,都走了,那啥,老几位也都回吧。该喝茶的喝茶去,该听曲儿的听曲儿去。唉,老子也得回去补一觉了。这大清早的折腾啊,折腾个什么劲儿啊。皇上也是吃撑了,没事儿大兴、江都的折腾,折腾个什么劲儿啊。”口中嘟囔着,一背手,溜溜达达的往回走去。
众大臣暴汗,这位爷牛。啥话都敢说!连皇帝都敢编排,果然够悍。而且说啥呢,喝茶听曲儿?你老人家官高位尊的,可以回去补觉,咱们可还得干活呢。众人摇着头,纷纷跟在庄公爷身后进城。太阳高高升起了,云淡,风轻,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平静的天空下,将会发生多么震撼的事儿。
自大兴往江都,分为水陆两条路。水路最然是走大运河了。但经过杨广在前面一折腾,不说船只紧张,就是那些拉纤的民夫,此刻也是很难征集了。故而,萧嫔与杨杲选的是旱路而行。旱路却是过商州,出武关,进襄阳郡。然后经义阳界再走水路,顺淮河直下江都。
萧嫔此行护持的军队乃是一万御林军,由武贲郎将田子坊所率。自出了大兴,一路倒是没有什么风波,在商州稍事歇息,于当天下午就出了武关。
武关,向外关中四塞之一。北依少习,南濒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依关临险,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西之地,沿路平坦。但一出武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极是惊险。
田子坊打从离开大兴,就心里毛毛的,总有股不详的预感。他本是世家子弟,因读过几本兵书,又靠着攀附尚书左丞裴世矩,这才在御林军中混了郎将的职衔。本来以为只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