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山青水秀-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玉的眉头也皱起来了,难道,这小子也跟前世的大学生似的,“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了?他的脾性,确实不能进宫廷,连个弯儿都不会转,那不是送死的吗?

“那你就继续画山水呗,走万里路,自然下笔就有神了。”文玉建议。

“可是,可是我不想往外面跑——”小峰在文玉面前,没有什么要掩饰的,他的胆量,还是那么小,对于未知的前路,需要独自去探索,还是很恐慌。

文玉扶额,其实,小峰目前已经做得很好,周夫子看重他,也想留他在自己的画馆,证明这孩子,在绘画方面确实有天分,又肯用功,这几年,可是一趟家都没回去过,够不容易的了!

至于害怕独自闯天下,也是情有可原的,他还小着呢。

文玉给小峰添上茶水:“还有一年呢,慢慢儿想,仔细听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最想做的,是什么?最想画的,是什么?”

小峰低了头,注视着茶杯底部,那扶摇而上的茶叶,辗辗转转的,就像是自己的心,飘飘摇摇,不能安定。

“我最想做的,就是跟着你,你在前面指挥着,我就踏实了。”眼前,似乎还是那个懵懂少年,茫然的,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傻小子!”文玉乐了:“你已经长大啦,不能老是听别人的主意,毕竟,任何人都不能在你身边呆一辈子的。”

小峰默然,这个道理,他也是知道的,可是,就算是文玉以后成婚,自己也跟在身边,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这个痴儿,他不在乎,难道别人也不在乎吗?

别说,还真有不在乎的。

文玉没费啥脑子,张口就来:“等你出师了,要么跟着夫子混,要么,就在我的店铺旁边开个小画廊,画个人物画、装饰画啥的,都行,上次,你们帮我做的店面形象墙就很漂亮大气,做这个生意,肯定没问题。”

前世,那些搞装修装饰、形象设计的可都是大款,很发财的,这个时代,这一行还是空白,完全可行。

小峰性子孤僻,自己可以帮忙啊,把画廊开在店铺旁边,照顾起来,多方便!

“嗯嗯,我听你的,我跟着你。”小峰找到了方向,一颗心落了地,最好是跟着文玉混,她怎么指咱就往哪儿打好了。

“那你继续用功学画,等我有空闲了,去找周夫子聊聊,看看你的专业功底,你呢,也要多动脑子,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项,然后。专项发展。”文玉摆摆手,就此定下了一年后的格调,身边的小弟,谁还嫌多不成?跟着姐混,有吃有喝有银子,呵呵,以后,这个愚昧的,还得帮他找媳妇儿!

两个没心没肺的人,从始至终,就没想过小峰父母的想法,也没考虑过蒋智同学会不会不乐意,小峰愚昧,姐你愚昧么?

第一场雪,终于飘飘摇摇的,下来了。

超市门前,行人渐渐稀少,都猫在家里窝冬了。

只是,每天早晨,排队的顾客更多了,天冷了,日子拮据的百姓更难过了。

文玉站在窗前,看向门外挤挤压压的人群,心中很不是滋味儿,她想起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与弟弟文乐一起,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如今,再次见到年老的与年幼的身影,在寒风里抖索着,等待那一点点优惠,她的心,抽痛的厉害。

腊月十五,“顺风超级百货”推出新的优惠政策,早晨的优惠名额,增加到三十个,并且,每天的三十个号码,可以参加一次抽奖活动,奖品是一袋小麦面粉,和一床簇新的厚棉被。

一时间,冷清的外城大街上,轰动起来,“顺风百货超市”门前,连夜排队的穷人们,从四面八方拥挤到这里,甚至,有城外的村民,忍冻挨饿的也要来这里等待,要知道,一袋面粉与一床棉被,就是这个最严酷的冬天能救命的福音啊!

不看不知道,这豪华如斯的京城,怎么就拥有这样多的穷人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 轰动

两天后,沐王爷知道了此事,亲自出资购买了三十袋麦粉,送来了命家中丫鬟连夜赶制出的三十床棉被,支援文玉的这项义举。

于是,三十个幸运号码增长到六十个,中大奖的,至少两家。

这还只是个开头,文玉把沐王府的义举公示在宣传牌上,第二日,又有两家权贵参加进来,同样的,借用文玉的地盘奉献一份爱心。

每增添一个爱心府邸,文玉就不辞辛苦的做一条幅,悬挂在店铺外最显眼的地方,最激动人心的抽奖时刻,还要邀请出资的府邸出面抓奖,并把奖品颁发到平民手中。

腊月二十三,又是小年,这一日,“顺风超级百货”门前照旧是人山人海,鲜艳的条幅,已经挂满了楼房的半壁江山,幸运号码,也已经增添到三百个,奖项由大到小,能带给三百个幸运者不同的惊喜。

这惊喜都是小本买卖,却件件实惠,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五谷杂粮、鸡蛋肉类、碗筷杯盘、棉衣棉被,甚至,还有十几顶陈旧的行军帐篷,这是已经退位的老将军家中所捐送,本来是要留作纪念的东西,也送来给外城的流民安身落户。

本来就只是自己的一个小小想法,料不到得到了这样多的支持应和,文玉又一次感动了。

小年的抽奖,她想要亲自上台,感谢那些慷慨解囊的爱心人士。

红杏绿杏阻拦不得,只好强硬的给主人脸上蒙了层纱幔,要不然。王妃和郡主那儿,可是实在交代不过去。

“顺风”的门前,早就搭上了一个高台,参加捐助的各府里的管事团团围坐。下面,是人山人海的观众,外城。几乎要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这本身就是个稀罕事,何况,自家人的手中还极有可能握着一份大大的幸运呢。

说是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中奖率太高了,你只要排队领到了号码,随之注册登记姓名地址。进店内购买了“顺风”的任何一种货物,号码,就会投入抓奖箱内,这几天,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的中奖率。

即使。排队的人不足六百个,中奖的数目也不更改,照常是三百种奖品,等着你抱回家。

文玉站在高台正中,双手平伸,做了个往下轻按的动作,喧嚣的人群,忽然便安静了下来。

有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谁的,就有热心相告的。老百姓大都心思不复杂,既是给他们雪中送炭的恩人掌柜,那就恭恭敬敬,等待着文玉的安排。

仿佛,又一次回到讲台上,文玉运足了力气。慷慨激昂:“乡亲们,自腊月十五日本店开战有奖活动以来,已经得到了三十家官员的无私捐助,发放了棉衣棉被四百多套,粮食面粉四百多袋,各种应急物品更是不计其数,我想请大家与我一起,用掌声表达我们对他们奉献爱心的感谢!”

当文玉用力把双手拍的“啪啪”响时,这个新奇的感谢方式,慢慢儿的,互相传染起来,众人欢笑着,把两个巴掌拍的山响,渐渐地,掌声雷动,赛过了新年的鞭炮共鸣。

那些个各府的管事们,也被感动了,齐齐的直了身子,从椅子上站起来,跟着鼓掌的队伍应和。

在这个时刻,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了尔虞我诈之累,漫山过野的掌声,净化了这个懵懂的时代,懵懂的心灵。

文玉停了手,眼睛里潮湿了,当她再一次双手平伸下按时,这个世界又一次,安静下来。

“父老乡亲们,顺风来到京城不足一年,得到了大家的厚爱,得到了无数人的帮助,就像这几日的捐助抽奖活动,这样顺利,源于你献出了一份情,我捧出了一颗心,你添了一把柴,我加了一把火。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京城,就是在这样温暖祥和的火焰包裹中,这个冬天,我们拥有阳光、雨露、雪中炭;我们也拥有真爱、慈善、人间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这样的官员爱心奉献,有这样稳定的和谐生活,我们的日子何愁不会过得更美好?乡亲们,行动起来吧,勤劳善良原本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本色,多做点事,多动脑子想一想,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在这里,让我代表‘顺风超市’再一次深深的感谢各位慷慨解囊的爱心人士!‘施比受有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吝付出,真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相信这个冬天将会变得更温暖!”

当文玉扭身对各府管家深深一躬的时候,没再需要提示,百姓们的掌声,再一次呼啸四野。

这种在人群中宣讲的方式,尚且很少使用,官民之间,也一直少于沟通,如今,在寒风中听了文玉一番自己都觉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即兴演讲,竟然,都被感动了。

台上的管家们油然而生的一种骄傲,台下百姓们对这个朝代自然而然的一种归属感、幸福感,在空气中无声无息的流动着,高台远处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也被感动了。

抓将开始了,每一个管家,伸手去抓出自己要捐助的几个号码,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但是,都得到了台下热烈的欢迎。

“三号、十八号、二十五号——丞相府捐助奖品棉被一床、大米一袋。”

“一号、六号、十六号、——沐王府捐助奖品棉衣一套棉被一床小麦面粉一袋。”

下面的伙计与各府的小厮齐上,核对姓名住址,把物品发下去。

抓奖还在继续,高台上,尚有不少的管家还没开始行动,有一行人,悄无声息的,走上了高台。

人群中,也迅速插上了戎装的护卫,分散在各个区域,严阵以待。

除了部分抱着奖品狂欢的百姓家人,大部分观众,都感受到了肃杀紧张的气氛,这一行人,到底是谁?

一列威风凛凛的汉子,站立在高台四角之上,眼露凶光,密切的关注着台下各人的动静。

一个锦衣男士,潇潇洒洒,在高台正中端坐。

台上其中一名管家,忽然“噗通”跪地,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神马情况?

呆愣了的众人,一个跟着一个,呼啦啦跪的倒的趴下的,一时间乱了套。

而台子上的,到底是见过世面的,齐齐跪地,奖也不抓了,都山呼“万岁”去了。

台下的观众,慢慢儿的缓过神来,才挤挤挨挨的,也都跪在了地上,齐齐的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玉在后面傻了眼,怎么把**oss都给招来了?妈呀,咱没见过这样高级的人物啊,怎么办呢?

还是红杏绿杏眼疾手快,扯住了文玉正欲逃向店铺内的脚步,继续蒙好了面纱,连拉带拽的给送了上去。

笑话,皇帝来了,你当掌柜的还能躲着不见?那不是找死的么?

文玉也知道躲不过了,连滚带爬的上了高台,“噗通”双膝一软,真就跪下了,没办法啊,形势比人强,姐这膝盖下面,也没有黄金了,保命要紧啊!

“小文掌柜,朕瞧着你这店铺经营的很好,这个捐助活动,搞得也得人心啊!”**oss开了尊口,听起来没生气的迹象。

文玉小腿还是有点儿打颤儿,拿手掐了掐虎口,定定心神回答:“多谢,万岁——夸赞,小女子,小女子只想,只想——”

文玉一脑门子汗往外冒啊,舌头打了卷,怎么也伸不直了似的,笨蛋啊,关键时候卡壳了。

“哈哈哈——”boss反而开心了,看着小老百姓战战兢兢,很好玩吗?

“来人!”一声令下,文玉刚刚控制好自己的小腿,这两个字,又一次打回原形,难道,皇帝要发落咱?

又有一行人,捧着东西,络绎不绝,走上高台。

没有人敢抬头,都跟文玉似的,老老实实地地上跪着呢,这皇帝的气势就是压人啊,咱这长在红旗下的未来人都抗不住了。

“小文掌柜,抬头吧!”boss的声音,还挺平和。

文玉也顾不得抹一下脸上的汗了,微微的抬了头,看向发声处。

隔着纱幔,隐隐约约的,看得出是个中年大叔的形象,眼前,是排列的整齐的各种物品,每一样,都堆得小山一样高。

棉被、棉衣、棉鞋、点心、鸡鸭鱼肉?这,是怎么回事?

“朕在宫里,听说这儿热闹,各位卿家也都来献了爱心,哎!都是朕的子民,朕怎么舍得让你们继续挨饿受冻?朕怎么忍心在皇宫独自享受?这些都是后宫嫔妃宫女们赶制出来的衣物食品,也送到顺风来,一并分发下去吧!”皇帝说的声情并茂,台下的百姓个个涕泪交泗,连呼“吾皇英明盖世,爱民如子”等等的肺腑之言。

这boss还挺会得民心,就这么一席话,说的多煽情啊!

这下子,文**也不抖了,肝儿也不颤了,既然没啥危险性,那,要不就凑个热闹,借个势?

☆、第二百一十六章 手套

文玉仰起小脸,找回了狗腿的笑容,尽管,是掩在面纱后面的:“万岁,小女子能不能,能不能有幸请万岁留下墨宝,那个,那个让小女子每日带领手下人顶礼膜拜,也让每个来到‘顺风’的老百姓,都能感受到万岁您的关爱,就像是,我大田朝的阳光雨露,撒到我国土的每一个角落。”

文玉哆哆嗦嗦的,却越说越顺嘴了,一边还仔细观察着**oss的神态。

“哈哈哈——”皇帝龙颜大悦,一摆手,跟班们就熟练地整理了一方台案,笔墨纸砚齐齐备上。

有一个跟班儿,使劲的偷剜了文玉一眼,心里暗恨:不懂事的丫头,天这么冷,竟然请皇帝在外面写字!

文玉这会子也觉出来寒凉了,膝盖在台子上接吻着,那滋味儿也不好受,更何况在下面地上跪着的百姓?都陪着咱多受一会儿罪吧!

文玉膝行到高台沿儿,摆手叫红杏,低语几句,小丫头起身进了店铺。

皇帝倒是没觉得多冷,等太监磨好墨,大笔一挥,手书了“义商”两个大字,笔走龙蛇,落款,跟班捧印,按下,完成。

两个跟班太监擎起那幅字,文玉高呼:“多谢万岁万万岁!”膝行双手接过,随之摆个手势,红杏端了一个大托盘在高台下跪倒。

文玉继续进言:“万岁能在天气如此寒冷的情况下,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抚慰子民,百姓们深感大恩。小店准备了几副别致的手套,想要借此机会送给吾皇,请笑纳。”

给皇帝送手套?听众们想什么的都有,这丫头胆子反正是不小。还跟皇帝有来有往的,想用副小手套就贿赂了皇帝?

皇帝正手冷呢,点点头。跟班走下去,把托盘接过来,呈上。

“你这手套,却是有意思,怎么戴上?”皇帝拿起一副手套,没看明白,这是从没见过的东西啊。那俩跟班也不懂,就这么一个套子,总不能在皇帝的手上反复试一遍吧?

文玉眨眨眼,声音脆脆的:“万岁,可不可以让小女子起身?为万岁戴上?”

皇帝看了一圈。笑了:“都平身吧!文掌柜近前来。”

那太监跟班高声唱喏:“万岁赐大家平身!”

终于从地上直起腰来了,百姓们也不敢揉腿捏腰的,继续低着头感受与皇帝近在咫尺的幸福感。

文玉上前,选了一副适合皇帝的小手套,双手撑起,为皇帝戴在手上,轻轻一提,露出了五个手指头,熨帖的包裹在手背手心上。

文玉宛如回到了柜台前。对顾客耐心讲解宣传:“万岁,这样的手套,既能保暖,又不耽误写字拿剑干活,最是灵活,您试试?”

旁边的跟班又剜过来一眼。张口欲要呵斥,又住了口。

皇帝却很喜欢这种新事物,顺着文玉的意思,真的弯了弯手指,作势抓笔,又一次龙颜大悦:“果然好用!来,侍卫们都挑一副带上,往后,在室外巡逻守卫,就享福的多了。”

那跟班捧着托盘,真的走了一遭,台上的侍卫们人人分到了一副手套,按皇帝的要求,立刻戴在了手上。

“多谢吾皇赏赐!”侍卫们叩头谢恩。

“小安子,让宫里的买办给文掌柜一个宫中侍卫的数目,让‘顺风’给每个侍卫都做两副这样的手套吧!朕瞧着,宫里还没有这样编织的东西。”皇帝有眼力,这毛线编织的东西,可不是就尚且没有发明吗?

文玉再次叩头谢恩,嘻嘻,不但得了皇帝的墨宝,可以镇宅,还宣传了自家的产品,摇身一变,成了供应皇室的“皇商”,这头,磕的值!

好不容易,恭送走了这位大田朝最大的“大爷”,抓奖继续,老百姓们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得以亲见皇帝,那得多大的福气?幸亏“顺风超市”给这个机会哦,奖品里还有皇家的赏赐,多荣幸?

这一天,皆大欢喜,每一个有号码的百姓,都得到了不同的奖品,没有一个空手而回的,京城的小年,家家欢声笑语,即便是有几个无家可归的流民,也挤在行军帐篷里,烧水熬饭包饺子,温暖如春。

文玉忙了一天,赶去王府里混小年夜饭。

沐王爷很不痛快,吵吵着:“玉丫头不地道啊,那么好的手套,怎么没给咱府里的侍卫们配上?要不是皇上去‘顺风’,老夫还不知道这事儿呢!”

文玉笑嘻嘻解释:“大叔——姥爷,这不是刚做出来的几副吗?还没来得及给您送来呢,瞧瞧,这不是?”

红杏绿杏急忙呈上来大大小小的露五指手套,可不是,按着王府里的个个主子手掌大小织成的吗?上好的棉线,染着不同的颜色,很精致可心。

大家都来试戴,尤其是小瑶瑶,非要自己来,老是安不对手指头,急得“哇哇”的叫。

杨姐夫哥倒是熟练,向手腕上拽一拽,十根手指舒展一下:“嗯,真是不错,不耽误事!”

文玉“嘿嘿”笑:“虽然我来王府里,老是叫乱了辈儿,但也是王府一员吧?”

王妃白她一眼:“谁敢说你不是?我第一个不饶!”

文玉借杆就爬上去了:“既是一家人,我接的这些手套的活儿,还得让丫鬟婆子们帮衬着,要不然,可赶不出来!”

大家倾倒,杨莲儿捧了肚子笑:“这个‘奸商’,连自家人都要利用上,给她挣钱去!”

文玉瞪眼:“姐姐你不知道,咱们府里的丫鬟个个聪慧,一教就会,我在外面也找了些小姑娘做,可是不好教,出活儿又慢,妹妹可心急了!”

在餐厅里侍候的丫鬟们也个个带笑,她们都喜欢干这些活儿呢,能学新东西不说,文玉给工钱,可是从来不含糊的,多劳多得,虽说王府里待遇就很好了,谁还嫌钱多了咬手吗?

腊月二十四,有几家权贵来下订单,皇帝都说好的手套,谁不会跟风?

文玉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在外城招揽了一批女工,连教带学的,用了两天的功夫,才算是把染织好的棉线、竹针发下去,要求按时保量上交成品。

王府里的巧手丫鬟们也行动起来了,有那手快的,一天能完成两到三副手套,照这样算起来,正月之前,皇宫里的侍卫们是有希望全部带上新手套站岗的。

红杏绿杏完成了编织的教习任务,趁着兴趣不减,文玉继续引诱着她俩尝试编织帽子,甚至是毛衣,把细细的棉线兑在一起,柔软的合成六股,就可以了。

主仆三人,就这样时时蜷在温暖的火炕上,一人手里四根竹针,上下翻飞,边聊着天儿,这个年,过的也很惬意。

要是有老人在,那就没这么乐呵了,得筹备年货,得煎炸油烹的,现在,就全没有这种繁琐,想吃什么了,就回到王府好了,嘿嘿,所以呢,这第一套棉线织品,就是送给杨莲儿肚子里的小娃娃儿的。

然后,才是自家小弟弟妹妹的一套,文玉忙活完,开始神神秘秘的织起了一件大家伙,这次,不让俩丫头插手了,从配色到分身织袖子,都独自操作完成。

红杏绿杏看看那颜色,就知道是给谁织的了,互相挤鼻子弄眼睛的,难得见到主子这样贤惠安静的样子,瞧她时而沉思时而微笑的,不知道这个被牵挂的幸运男人,是什么样子的?

小峰有一次见到了,就在一旁撅嘴巴,一看那么宽大的身子,就知道不是给自己织的,哼,蒋智那小子,哪儿好?

“你过年在哪儿过?”文玉倒是没注意小伙子的异样,还很关心的问询。

“跟着夫子一家,他家人少,就是师母跟小师妹,这几年,都是去他家过年的。”

这个臭小子,还挺招人疼!

“你小师妹有多大年龄?喜欢什么颜色?我这儿的小手套,你挑一副送她吧。”文玉摆弄一下桌案上两个小丫鬟的成品。

“那行,我师妹跟你一般大,性子可好了,我挑一副粉红的给她吧,她一准儿喜欢!”小峰也不客气,上前拣了一副最漂亮的。

文玉取了一撮粉红线,夹了张纸板,左绕右绕,系起来,剪开,略一修整,就是一个小毛毛球。

连续做了四个,又编了一根粉红细辫子,长长的,连接在手套两头,一个手背上钉了两个小球,又漂亮又活泼,可爱的不得了!

找了个精致的小木盒子,装进去,递给小峰:“喏,过年得有个送年礼的样子。”

小峰挠着头,“嘿嘿”笑个不停,俩丫头早心急了,跟在文玉后面学着做,热情劲儿高涨:“给瑶瑶小姐也做上这个,一准儿喜欢。”

看主子摆手,绿杏进屋子,把文玉拾掇的年礼摆出来,是正正经经的尊师四色礼。

文玉继续教育:“小峰,这是替你给周夫子准备的,过了年,带你小师妹来我这儿玩呗,替我邀请一下,也谢谢人夫子一家这几年照顾你,知道不?”

☆、第二百一十七章 浪漫

小峰对文玉,那是一向的言听计从,当即抱着礼物回去,屁颠颠儿的给周夫子送去了。

夫子跟师母自然的喜欢的,这说明徒弟知道孝敬师傅了,长大懂事了。

最欢喜的,是那个小师妹。

这么大的小姑娘,正常情况下,都敌不过美丽小饰品的诱惑,尤其是那几个小粉红球球,晃来晃去,像个小灯笼似的,别致又可爱。

再听到小峰照本宣科,把文玉的邀请那么一说,小丫头立刻心向往之,本来呢,就听说过文玉的大名,尤其是近日,跟皇帝应答自如,得到皇帝手书“义商”二字,可是出足了风头,在京城小姐们的心目中,那就是一个神话样儿的存在。

“峰哥哥,你带我去吧,我想见见那个姐姐呢。”小丫头跟小峰没距离,这是个傻小子,爹娘最放心的徒弟了,经常带到家里来玩,安全着呢。

周夫子“咳”一声:“年后去吧!叫你师兄带着你,也去学学人家那待人接物的本事。”

就这样,小师妹掰着手指头,盼望着见到传说中的“巾帼英雄”。

她却没有想到,与文玉的见面,竟然是在外面,一个偶然的场合下。

这个年,要等到正月十五过去,才算完成,京城里,已经是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烟花炮竹,也不时的凑个热闹,惊艳一把。

周夫子一家人,带着小峰,缓缓走在街头赏景。亲亲密密的四个人,宛如一家亲人。

文玉,就在自家店铺前,带着两个小丫鬟。在重新摆放花灯。

“顺风超市”门前,大大小小的,挂了很多灯笼。有自己店铺准备的,更多的,却是周围的邻居们,或者是流民,悄悄送来的灯笼,挂的便凌乱了很多。

一盏盏微黄的灯笼映照下,文玉的身影显得暖暖的。笑容更显灿烂。

小峰拉了夫子一家,走到灯火辉煌处,在一旁大喊一声:“文玉!”

小伙子跟这一家人好搭哦!这是文玉抬起头来,观察后的第一个想法。

上前跟夫子、师母见礼,看到眼睛里冒着小星星的丫头。更是亲热:“这就是小师妹吧?常听到小峰提起,真的是又漂亮又可爱的小姑娘!”

小师妹脸红了,低低的叫了一声:“文玉姐姐——”竟低下了头去,眼角儿,还斜睨了小峰一道。

小峰见到文玉,向来就会话多些,在一旁接口:“文玉,小师妹早就想来见见你,那副手套。她很喜欢,你有空时教一教她吧?”

可不是?小丫头出来看灯,手上还带着那副小手套呢。

文玉笑起来:“我自己在京城,也很孤单的,以后,小师妹要常来找我聊天。好不好?夫子跟师母也要常来,夫子带徒弟画的那副画,可是给‘顺风’带来了好运呢!”

一席话,夫子也喜欢了,捋着蓄起来的胡须,得意的向关闭的店铺里面瞧,似乎,能够望穿墙壁门窗,看到他的大作一样。

师母却在这一刻,心里有了些微微的触动,看看小峰,再看看自家闺女,又对着文玉笑了。

“以后,一定让珊珊常来跟你长长见识。”

大家互相告别,小峰继续跟随着夫子一家,慢慢儿的远去了,红杏多了一句话:“小姐,小峰跟他家人还亲近哦!”

是啊,文玉也有感觉,小峰自小孤僻,却跟夫子一家能亲近如斯,尤其是那个小师妹,两个人站在一起,还挺和谐。

莫非,这就是小峰的缘分?

文玉替别人瞎操着闲心,微笑着,在灯火阑珊处静静回眸。

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安闲的,站立在店铺对面,身后,是稀稀落落的几盏花灯,晚风,吹动着他发上的书生巾,似乎,是一个雕塑,已经在那里,站立了千年之久。

是一个万万想不到的人物,蒋智来了!

文玉也站成雕塑了,她远远的望着那道身影,心里,骤然温暖如春。

嘴角,溢出开心的笑容,傻瓜,这个时间赶过来,想吓人一跳吗?

红杏绿杏发现了主子的异常,在文玉脸前晃动手巴掌:“怎么啦?小姐,回神啦!”

顺着主子的视线,看向对面,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也是傻呵呵的笑着,不说话,也不前行。

俩丫鬟相视,这是怎么啦?俩痴人,都犯傻,那是谁?主子不是跟老家的人订婚了么?怎么,又遇到桃花了?

文玉抓下伸到脸上的手,低声嘱咐一句:“你俩回去吧,把客房的地龙也烧起来,拾掇拾掇屋子。”

说完,做梦一般的,大步踏过渐渐增多的人流,奔向了那道身影。

收拾客房?客人?莫非——俩丫鬟明白了,是老家来的客人!

蒋智迎上前,微笑着,眼睛里亮晶晶的。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都化成两个字:“冷不?”

文玉垂下眼睛,眼睫毛,在昏黄的灯笼映照下像一道弧形的遮帘,嘴角微微的翘起来:“不冷。”

“我想,带你去看灯。”蒋智主动一些,把姑娘的一只手握在自己手心里,跟随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你,怎么会这时候来?”文玉轻声问,那只被蒋智握紧的手,出了汗,湿漉漉的。

“想你呗。”蒋智的声音更轻,却清晰地冲进了文玉的耳朵里,心房里。

像擂鼓一般的心跳,急迫的在胸腔里喧嚣,文玉的手心更湿了,斜斜的睨了一眼:“胡说——”

“真的。”蒋智拉起文玉的另一只手,合在掌心:“过年你也不回家,不想我是不是?没办法,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喽!”

“你家里,知道吗?”文玉有点儿紧张,按说,这个时代,是不肯让订婚男女相见的。

“我说,要去县城找些应考的书看。”蒋智紧了紧掌心里的小手:“你别担心,看看你,明儿,我就回去。”

文玉点头,又摇摇头:“既是来了,就真的去看看京城的书店什么的,长些见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