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山青水秀-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几句,已经解除了文玉的后顾之忧,还担心这个时代,没人识得这东西的价值呢,连黑子娘都知道,那镇子上的郎中大夫的不更识货?

“三丫,黑子,明日,咱还去摘这个——狗**!叫上你两个姐姐,多摘些!”文玉双手乱挥,这白捡的商机,可不能叫它溜走喽!不过,黑子娘既然懂行,怎么就一直没去琢磨着摘草药去卖呢?

“俺一个妇道人家,大字儿不识一个,进了药铺,还不就被轰出来了?”黑子娘倒是侃快,给出了一个文玉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您,没去试过?”

“没呢,采药的人,哪一个不是挨饥受饿的命,没听过谁发家的!”黑子娘对于采药卖钱,看的很悲观哦!

三丫和黑子的小脸也黯淡下来,好在还有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文玉:“先摘回来,销售的活儿,包在我身上!”

有些事,总要真正去做了,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先害怕了,有什么用?了不起就是白搭些功夫进去,还能怎么的?

文玉脑袋瓜儿飞速的转动,如果药铺里收购的不理想,那,还可以想别的法子。

枸杞这东西,生食,煎汤,熬膏,浸酒,无一不可。服枸杞四季皆宜,可像普通食品一样加入茶水、粥饭、羹汤、菜肴里常服,却无滋腻、生火等弊端。

自己还可以琢磨着与其他药草搭配着,卖成饮品或食品,像是春季可推荐与黄芪煮水喝;夏季宜与菊花、金银花、胖大海和冰糖一起泡水喝,常服可以消除眼疲劳;秋季宜与雪梨、百合、银耳、山楂等制成羹类;冬季宜与桂圆、大枣、山药等搭配煮粥。

如此想来,出售枸杞子的前路不仅有曲折,也有更大的光明不是?

文玉越想越有信心,洗刷完毕,就冲到了文强跟前:“爹,支援点儿银子,咱有大用处!”

文强头一次听到闺女要银子,忍不住笑了:“玉儿,你没钱了?咱们家的小财主,没钱啦?”

一家人,可是都知道小丫头手头宽松,不提爹娘硬塞给的零钱,她自己平时挣的,貌似就不少,虽然没人过问,但是,十两八两的,总会有的吧?

“我有点儿钱,但是太少,不够用的,爹,我要买地!”文玉冷不丁的撇出这么一句话来,一下子把三个长辈的眼睛,给刺激大了!

“买啥?地?”

☆、第一百二十四章筹措筹(20:53)

“对,我想多买些地,除了种庄稼,还想把粉条作坊独立建起来,咱家镇子上地方太小,都挤在那儿,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文玉把自己的思路继续解释下去:“蒋智也投了钱,托我为他在这里购置田地,我思量了不少时间,决定自己也买,爹,你只需要支援些银子,剩下的,都交给我吧!”

文强夫妇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纠结,不知道是骄傲呢,还是忧虑。姥娘呢,瞪着个眼睛,直接无语。

“这孩子就不是个省事儿的主儿,当家的,你做主就好了。”文氏嘴一张,把麻烦推给了丈夫。

“那,那你要多少银子?”被推到前线的文强当然乐于听从闺女的意见,要钱,那就给呗!

“五十两?”文玉试探的问了一句,看到了文氏的脸色,都变了,迅速的改口:“少点儿也行啊!您看着给,多少,咱不嫌!”

文强也心里没底了,琢磨着媳妇儿的神色,搓搓手:“先给你二十两吧!置办的产业,算你自己的,俺们都不插手,中不?”

“爹,娘,讲讲情,三十两银子,好不?二十两,实在是不够哩,等我挣了钱,多多的孝敬您们啊!”文玉使出看家的本领,拉着文强的袖子,瞅着文氏的脸,继续争取优惠政策:“这样啊,加的十两银子,算我借的,一年后还上,行不行?”

闺女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文强哪有不答应的:“不用你还。三十两就三十两吧!你做事情,记得先多想想,别当儿戏啊!”

文氏欲张口说话,被姥娘拉住了。文玉却是喜上眉梢,拽着老爹欢呼上了:“谢谢爹!就知道您这么英明神武,准会支持您闺女。您等着,早晚有一天,我给您挣回来一百亩地,让你啊,坐在新房子里数钱!”

这下子,一家人都动了,文氏斜睨着忘形的闺女。凉凉的开了口:“我可记得你这句话啊,等你三年,看看我丫头这本事能使到什么地方去!”

姥娘也凑趣:“玉儿,可别让你姥娘等的时间忒长,姥娘年纪大了。要是闭了眼,可就看不到那一百亩地喽!”

文玉不好意思了,索性抹抹脸儿,抱了姥娘的脖子撒娇:“我啊,首先得把您的身子骨养好喽,才能去挣钱,姥娘,可比挣钱重要!”

文氏的手,抚上了闺女的肩膀。轻轻的拍了拍,心里,全剩下感动了,自家这闺女,比自己还会孝敬老太太呢,看看这脸色。一天比一天好了,还能坚持着每天散步,有精神着呢。

老太太可不得更感动,拽下文玉的两条胳膊,自己在炕头摸索了一会儿,竟然给舀出了五两银子来:“喏,给你添点儿,老太太没地儿花钱,本来要给你置办嫁妆的,先给了你吧!爱咋花就咋花,以后啊,也不拘着你了!”

“娘,您自己留着花,别都给了这丫头!”文氏使劲儿的把银子推回给老人,文玉也有些言辞哽咽:“姥娘,这些,尽够了,俺不能再要您的钱!”

“臭丫头,看不上老太太的银子?你不是要给俺办个养鸡场?现在,小鸡仔儿可是又要孵出来了,那鸡场的事儿,可指望着你了!”姥娘态度坚定,还抛出了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文玉擦擦眼睛,双手接过五两银子,接过老太太沉甸甸的信任,心里,满是坚定的信念:好好干,干出个样儿来给大家看!

文强待大家情绪都稳定下来,问出一个不小的问题:“玉儿,你把粉条作坊挪到村子里,不怕把技术漏出去啦?”

这个问题,显然早就被文玉梳理过了:“爹,泄露技术,是早晚的事儿,扩大规模,有弊更有利,只要咱能保证质量,时时创新,那就能保住领先的地位,别忘了,咱家现在,可是第一个打开外销市场的,以后啊,市场只会越来越大!”

院子里,黑子娘和两个儿女的窃窃私语,逗小瑶瑶欢笑的声音,鸡仔子奔跑争食的声音,还在交响着,屋里,文家几个当家人,已经做下了又一个重大决策,新的生活,即将拉开帷幕!

在文玉的鼓动下,一家人,都已是信心满满,文强当即起身:“玉儿,走,爹现在就带你去里正家!”

“孩子不用吃饭吗?真是,说风就是雨,铁随了你闺女!”文氏拦住丈夫,向屋外走,边询问一声:“黑子娘,饭做好了吗?”

“早好了,都在锅里温着哩!瑶瑶已经喂饱了,您们现在吃吗?”黑子娘连声答应着,把瑶瑶的婴儿车推到了院子里,交给三丫。

“嗯,开饭吧!”文氏回头招呼三个人洗手,自己上前看一眼小娃娃儿,正开心的眯着眼,随着三丫的引逗而“啊啊”的应和呢。

“你三口也一块儿吃,别再那么客气啦!”文氏摸摸三丫的小辫子,对黑子娘嘱咐。

“嗯,东家人好,俺们不客气!”黑子娘点头,却还是安置自己的俩孩子去另一边吃:“晚会儿,俺照应他俩,您别操心了!”

文强对黑子娘母子的脾性也很满意,摆摆手道:“你自去跟孩子们吃饭,别饿到娃儿!”

四口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着养鸡场的规模与粉条作坊的预算,各抒己见,有时争论上几句,也是其乐融融。

外边的小桌子,与瑶瑶的婴儿车并头放着,黑子三口也是吃的开心,“娘,你今儿做的饭可比在家里时做的好吃。”黑子啃着雪白的大馒头,还不忘夸赞几句老娘。

“那是哩!家里缺盐少油的,娘就算是有本事,也使不出来呢。”黑子娘看着一双狼吞虎咽的儿女,有一点点儿感伤,老话就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就算是生了三头六臂,也做不出香喷喷的饭食来啊!

“娘,这么好吃的馒头,是不是用他们家收割的冬小麦做的?可真是香啊!怪不得都来买他家的麦种!”三丫明显有脑子,能思虑点儿事儿出来。

“就是哩,这麦面,闻起来就香,要是咱家里当初没把地卖掉就好了,也能种上这样香喷喷的麦种,顿顿都吃这么香的大馒头!”黑子也附和着姐姐,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黑子娘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一只手,轻轻擦去小瑶瑶嘴角的口水,无法回答孩子们。

只有小瑶瑶,吃饱喝足了,无忧无虑的伸着脚,一下一下继续拍打着小车的扶栏,嘴里“依依呀呀”的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语,似乎,这个动作,就是她近期的主要工作。

当文强发愁家里没有找到合适的白酒去里正家的时候,文玉取出了腌渍好的豆腐乳:“爹,就送这个好了,以后,我还想在村里多做这个东西去卖呢。”

文强点头,他现在,越发的对闺女信服,自己没敢想的事情,闺女敢想,自己不敢做的事儿,闺女也敢做,这还能不服气?

爷儿俩,乐悠悠的走在街上,间或,碰到个乡邻,都会热情的打个招呼,聊几句关于冬小麦的种植话题,短短几步路,竟然就几乎走到了天黑去。

文玉看着老爹自信满满的样子,舍不得打断,幸福这东西,原本就不因为到底有多么富裕,而是在于到底有多么满足,老爹这日子过的,虽没有大富大贵,自己却乐呵的不得了,这岂不就是彻头彻尾的幸福啊!

终于挪到了里正家里,敲开了门,院子里,闭目养神的,可不是老祖宗——叔公大人?

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里正也迎出来,借着黄昏的余光,就在院子里落座,谈起了此行的目的。

文玉把豆腐乳送进了冒着烟火的灶房,里正老婆在灶台前忙活呢,见到文玉,不免讶异。

“我是文强家的老二文玉,大娘,这是我自家腌的豆腐乳,送些给叔公大伯大娘来尝尝。”文玉放下罐子,又耐心的讲了讲吃法做法,才告辞出来。

外面,聊得也煞是热闹,里正正摆出村子里几块儿可以购置的闲地来讨论:“没办法啊,都不挨着,打理起来可是麻烦的紧,还都是沟沟坎坎的,平整些的,早就卖没了!”

文玉悄没声儿的坐在一旁,听着三个男人的谈话。

文强挠着头:“还真是没有齐整的良田了,那这价钱,会怎么算?”

里正也挠挠头:“按良田吧?你亏点儿,按荒田呢,也有些说不过去,毕竟,都挨着良田呢。”

闭目养神的老祖宗终于睁开了眼睛,清了清嗓子,说话了:“文强,再细细的说说,你要这些田,想做啥用?”

“叔,是俺家那丫头,想买地,还想再办个养鸡场,粉条作坊啥的。”文强只得再重复一遍自家买田的缘由。

“养鸡场?粉条作坊?文强,你要在村子里大干一场?”老人家一下子听到了重点,从躺倒的礀势立起来:“那就是说要用人,咱们村子,就也能借上光喽?”

☆、第一百二十五章新朋友新(20:53)

“正是!”一个清清亮亮的女童声音霍然响起:“叔公,我想办起这养鸡场与粉条作坊,正是要与乡邻共同致富。”

三个男人的视线共同凝注在小丫头的身上,夕阳中,那瘦弱的身板被染上了橘红的光线,宛若,财神爷面前侍奉的那个招财的小童子。

“文强,你这丫头,能行?”里正犹疑的问道。

“自然能行!把家里交给她,俺比对自己还放心呢。”文强在外人面前,对女儿的信任那是溢于言表,敢于拍着胸脯保证的。

“叔公,您想啊,即使我干的不成功,但是乡邻们的工钱,却一定不会少给,所以,只要我的粉条作坊办起来,就一定能带动起几个乡邻来,对不对?”文玉循循善诱,务必得把这老祖宗说动喽。

“好好,用几个人工,就得付几个人工的钱,无论是赔还是赚,既然这样,儿啊,”老叔公捋着白花花的胡子,嘱咐一声:“就按荒地的价格,给文强立下契约吧!”

里正自然无所不从,取了契纸就写,到了签字画押的时候了,文强却向后退,指着女儿说:“这是她的产业,让娃儿签字吧!”

“咦?有这奇事儿?”里正和叔公都张大了嘴巴:“文强,这可不是儿戏,你娇惯孩子,可也不能这样偏待啊,你还有两个儿子呢,荒唐!胡闹!”

文强站起身子,焦虑不已:“不是这样的,这就是俺帮娃娃买的地。挣的也是她的钱,赔了也是她的钱,跟那俩孩子都没关系呢。”

文玉却很担心另一个问题,她拽了里正就问:“是不是现在不允许小孩子有自己的地?或者说。是不允许女孩子有地?”

里正重新审视这个小姑娘:“那倒没有这样的规定。”

“那不就没问题啦?”文玉松口气:“签谁的名,又有什关系?都是要花钱买地办作坊,不一样吗?”

里正爷儿俩看看这混不吝的父女俩。摇摇头:“随你们,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家,把个女娃子宠上了天去!”

经过这么一番纠葛,夜幕已经降下来,里正媳妇已经把晚饭拾掇利索,就等着客人离开了。

终于,还是拍板由文玉签字。共预定买下大小十二块儿荒田,交了二两银子的定金,等明日一同去丈量之后再交付全款。

告辞出门,里正夫人亲自送出来,还拉着文玉的手嘱咐:“多来玩啊!”看来。那一罐子豆腐乳得到欢心了。

爷儿俩踏着夜色回家,文玉手舞足蹈的跟老爹描述养鸡场的前景,粉条作坊的运作,文强认真的点着头,心里头满是骄傲,里正他们不懂得自家闺女的能力,自己可是有谱的,一定能成功呢!

小白早就在门口迎接了,黑子娘已经回了家。那些树果子枸杞子都留在了文家,据说,是坚决不肯分一些回去的。

“俺看啊,这黑子娘一家人,脾性就不错,就让她们长期帮工吧!这样。俺在镇子上,也更放心些!”文强郑重的对姥娘建议,把这一老一小丢在这儿,总觉得心里挂念的厉害呢。

“嗯,我也这么考虑的,玉丫头,你说呢?”姥娘点着头,却没忘记外孙女的意见。

“我看也行!明儿个,我不是还安排她家大丫二丫都来吗?再观察观察,就定下来工钱,以后,咱的鸡场和粉条作坊办起来,也要用到不少人,要是跟咱齐心,那就能派上大用场啦!”文玉两眼放光,那是对于即将开拓新局面的兴奋与向往。

“这么小的娃子,偏心气儿比大人都高!”文氏看看闺女,无奈的说一句,又去瞧小瑶瑶了:“娘,你们这么多操持的事,再带个孩子,能不能行?要不,我带回镇上养着?”

姥娘一口回绝:“不用,现在有黑子娘帮着,我更闲了,有个小娃子,这心里头,有盼头!”

文强“嘿嘿”笑起来:“文忠回镇子说,你又给俺添了个小闺女儿,可吓了俺一跳,这娃子,捡的好,长大了,准跟咱文玉一样聪明又孝顺,文忠还说,你们都不舍得把娃子送他,还托俺劝劝,可是,俺见了这娃子,也从心底里喜欢哩!咱谁也不给,自己养着!”

姥娘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吐了句真心话:“我啊,还真担心了呢!看你老想跟俺提瑶瑶的事,俺还以为你被你兄弟说动了呢!”

一家人放下包袱,敞开了各自的想法,又是一番和睦的场面,小瑶瑶也舍不得早睡,瞪着眼睛随着说话的声音调整着视线,那副认真听讲的模样儿,取悦了大家,笑声,自是一阵儿一阵儿的频繁。

第二天一大早,敲开大门的却是黑子娘和两个大女儿,穿得简朴,却都干干净净的,俨然是个大闺女的来头了。

“那俩小的,起了身就去后山了,说是继续蘀你摘狗**,让你在家歇一天。”听黑子娘解释一番,文玉一下子就觉得跟黑子一家更近了,小嘴甜甜的叫:“大姐,二姐,快来,帮我做点东西!”

文玉心中盘算,其实用不着询问她二人的名字了,肯定跟姥娘取名一样省事,有三丫,那就必然有大丫二丫,看看干净利索的两个女孩子,可真是被这土名字给辜负了!

文玉带着姊妹俩进了卧室,把自己一直没来得及动手的那一堆丝绸与纸张取出来,再送上上次的那几块儿试验品,笑嘻嘻的问道:“大姐姐,你看,能做吗?”

大丫姐明显是懂行的,舀着几片儿纸铠甲左右上下的端详,然后出声询问:“是把纸粘起来的对吗?再裁成小方块儿?你想要钉在丝绸上?”

“嗯呢!”文玉猛点头,这才透漏内幕:“我想要做一件纸铠甲,打仗用!”

姊妹俩都瞪大着眼睛,不过,却礼貌的没有多问,只是在一旁计算着尺寸。

这下子,又轮到文玉惊讶了:“大姐,你会算数儿?你识字不?”

大姐脸红了,正当青春的年龄,特别显得美丽动人,这又是一个不随黑子娘模样的,文玉心中暗道庆幸。

“俺会一点儿,娘教的。”

文玉激动啊,这又是无意中寻到宝了,原来,黑子娘藏而不漏,不但懂一点儿草药知识,还能认几个字,会几下运算,怪不得几个孩子虽然贫寒,却不鄙俗,个个落落大方,讨人喜欢。

二丫明显较沉默,脸盘子较大,鼻子嘴巴的轮廓也铁随了她的母亲,文玉跟大姐交谈,她只是微笑以对,并不多话。

等把纸铠甲的问题全部交待清楚,大丫心中有了数儿,取了剪刀,在一旁的纸样子上比划着大小。

文玉放下了一块儿心中大石,倍感轻松无比,看看无聊的等着大姐安排的二丫,聊起了新的话题。

“你在家,常做什么饭食?你喜欢吃什么?”

果然,每个人身上都自有开启的机关,这个吃食二字就是二丫的死穴了吧?

那张微黑的脸庞开始有了光彩,大大的嘴巴开合:“这些天,俺常贴野菜饼子,放点儿盐,把菜揉了,掺到杂面里,贴在地锅沿上,蒸熟了,自有一股香甜,而且酥酥的,很好吃!”

文玉都要吞咽唾沫了:“是呢,肯定香!我也喜欢吃地锅上烙出来的饼子皮,不行,今儿咱就得吃!等着哦,我去说一声,中午,咱做一锅烙饼子!”

一只手,忽然拉住了文玉,就是这个腼腆的二丫:“俺去做,行不?”

文玉又遇到了一位知音,反手握住了二丫的手:“走,一块儿去做!”

“文玉,你上次做的韭菜合子,真是好吃,你怎么做的?加了啥调料吗?”二丫不再腼腆,问出了心底里积压了许久的问题。

“调料?就用了些椒盐调味,椒盐,不知道?就是把花椒擀成面,和盐粒儿拌在一起,做调味品,挺好用的。”文玉耐心的解释着,收获着二丫的敬佩与赞叹。

“对了,你们都吃了早饭没?”文玉想起自己忽略了的问题。

“吃了的,俺娘说,不能老到您这儿吃早饭,不像话哩!”二丫脸上红彤彤,明显对于文玉的灶房摆设,尤其是那一拉溜儿的油盐酱醋调料啥的,很兴奋。

“贴一锅玉米面与小麦面掺和的饼子好不?再加几个椒盐的花卷儿,这可是我的舀手活儿,都教给你,学不学?”文玉从心底里喜欢这个热衷于做饭的小姑娘,能在贫寒的环境里,保持这样的爱好,也是一件伟大的事儿啊!

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在灶房里忙活,重任在肩的文强,只好一个人去找里正量地了,嘴里嘟囔着:“这丫头,惯会出主意,跑腿儿的活儿,就推给老爹干,不过,能吃上闺女亲手做的饭,也不赖!”

三个妇人家在院子里逗孩子的,喂鸡仔的,打理菜畦的,也是各自忙着,听着灶房里的女娃儿会心的笑声,都忍不住点头,这俩人,还挺合得来!

都知道文玉做饭的话儿,最擅长变花样儿,这一顿饭,又会怎么变化呢?

☆、第一百二十六章道行

待到神秘的食物端上了桌,大家这才开了眼儿,是菜饼子没错,有碧鸀的菜叶丝丝缕缕的,却是神奇的菜饼子,分出了层面,一层一个颜色,黄的白的花的,咬一口,一层一个味道,玉米面裹菜的,闲嫩爽口,白面裹菜的,又变成了春季蒸面条菜的味道,纯白面的一层呢,似乎加了鸡蛋的鲜味儿,就这么一层层,奇妙的摞在一起,一面还被地锅沿儿烙的焦黄倍儿酥,咬起来“咔咔”的脆响,香味弥漫在口腔,煞是惬意。

递给姥娘的,却是一枚枚小小的花卷儿,自然,也是改良了的,有剁的碎碎的菜叶儿,一点点儿装点在上面,形成更美丽的图案,让人舍不得下口。

老人左看右看,拣起一枚看不出馅儿料的花卷儿,问:“玉丫头,这个怎么变了颜色儿?”

文玉调皮的眨眨眼:“姥娘,您尝尝,不就知道了?”

老太太把花卷儿咬在嘴里,咀嚼几下,看向无限关注着的众人,笑起来:“我尝出来了,是果子的味道,又酸又甜,嗯,好吃,开胃。”

另一张桌上的二丫也咧了嘴儿,笑了,这正是她和文玉动手,把昨天摘来的树果子也派上了用场,剁碎了混上糖,裹在花卷里,上锅一蒸,酸甜软烂,果然受到了老人的欢迎。

只有小瑶瑶,不甘心的挥舞着俩手爪,渴望加入这大吃二喝的行列。

“娃儿,你还小呢,吃不得这些!”黑子娘在一边解说着,现在,尝过了菜汁味道的小娃儿可不好哄了,没有滋味的东西。不肯入口。

文玉已经吃饱,看到瑶瑶委屈的样子,怪心疼的,扭了脸儿问:“姥娘,喂点儿树果子行不?”

“玉丫头,她才多大?那树果子还不得噎到?”文氏先蘀老太太呵斥上了,这水果。还真是不好喂,即便是用最古老的方式,嘴对嘴,那也得大人嚼烂喽,可是水果的汁水就没有了哦!

文玉留恋的回想一下前世的榨汁机,定定神,回灶房取了枚树果子和一柄汤匙。坐在婴儿车旁边,削去一块儿果皮,然后用汤匙一层一层轻刮,汤匙尖上果然附着了沙粒般的果肉儿,喂到瑶瑶嘴里,顿时得到了小家伙儿的热烈欢迎。

“啊啊——”小瑶瑶大张着嘴巴,那么点儿东西,不济事啊!

文玉小手翻飞,继续刮,继续喂。院子里。时时响着小娃娃儿兴奋与焦躁的叫声。

“这个法子,真是好!以后。可以喂其它的东西了!”婴儿车附近,已经围上了一大家子人,看着这一大一小表演似的热闹。

黑子和三丫终于回来了,每人背上,都扛着个布袋儿,像能把这俩小人压弯了腰。

文玉急忙去迎,等卸下来布袋就吵吵上了:“以后别自己去。多累啊!快洗手吃饭,我跟你二姐今儿做了好吃的菜饼子,提前就给你们留着呢。”

黑子娘接过两袋子果子,分头安放,按照文玉的说法,把昨儿晾好的狗**放阳光下继续暴晒,今天的收获呢,还得在阴凉处先晾着。

“玉儿,下晌还有几块儿地要量,你跟爹去不?”文强临出门,再问一声。

“我好忙的哦,爹,你自己去吧!”文玉毫不客气的摆摆手,姥娘孵的小鸡仔儿正在破壳儿,可比那量地的诱惑大多了,没空儿!

文强背着手,无奈的转身,想享受一下闺女在身前身后绕来绕去的欢快温馨,还挺不容易的!

屋里屋外,都是兴奋的脸庞,见证着一个个小鸡仔的新生,毕竟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没人理会的小白同学,终于寻到了点儿动静,来人了!

于是夸张的“汪汪”的叫,拦着门不让人进来,把听到叫声的姥娘引了出来。

“小白,又找抽呢!”老太太一看来人,就气乐了,明摆着是熟人,文老太太嘛,偏偏每次来,小白都当做从没见过面的叫,像是单单就对她失忆了似的!

“亲家啊,俺家里的小鸡仔儿可是要出完壳了,你这边儿情况咋样?”文老太太眉飞色舞,抖着灯笼般的肥裤腿儿绕过挑衅的小白,一脸的显摆。

“亲家,你进屋看看,还有没破壳的呢,我估摸着啊,今儿,就能全出完。”姥娘笑呵呵,并不在意文老太太的炫耀,心底里还挺满意,毕竟,没白白的瞎了咱那些宝贝鸡蛋啊!

文老太太一进院子,见到黑子娘,还挺热情,再看到黑子等人,那脸,就有些阴暗,似乎,很不习惯似的。

“奶奶来啦!”文玉打着招呼,把出壳的小鸡挪到另一边,还剩几个在做着最后努力的蛋,发着啄壳的声音。

文老太太嘴里答应着,看看姥娘的成绩并不比自己的差,没了话说,转而问起小鸡仔儿以后的喂养计划来。

“亲家,这么一堆儿的鸡仔子,可怎么养哦?俺家里又没有老母鸡带着,真怕被个黄大仙叼了去,可不好跟你交待呢!”

“一家人,有啥不好交代的?这样吧,咱把小鸡仔儿挪到一处来,我这儿人手也多了,尽够使,都挪这个院子来吧!晚上,有小白,什么黄大仙的,可是来不了!”姥娘立刻接了话茬儿。

“那是啊!你这里人手真是多的打转儿喽!这发了家,就是不一样啦!”文老太太腔调儿有些直:“俺倒是有些舍不得,那么些小鸡仔儿,可都是日看夜看,操碎了心,才孵化出来的呢。”

文玉听出点儿不和谐的地方,忍不住插了嘴儿:“奶奶,你可赚大发喽!这孵蛋的本事,可没第二家会的,姥娘偏就教给了你,这以后啊,你指着这一样,发个小财的就没问题!”

文老太太脸上颜色瞬间转变个不停,终于,拍了拍手,扯了个笑脸出来:“瞧咱这孙女说的话,就是中听,俺养鸡是不行的,寻思着卖个小鸡仔儿,还算是不错,更省事不是?”

姥娘终于听出些门道来,急忙出口,打断了老太太的念想:“亲家,你要想卖小鸡崽儿,得等下一批,当初孵化这些鸡蛋,可是为了养鸡场准备的。”

文玉也加进来一句:“奶奶,你不是也想跟姥娘一起去操持养鸡场去吗?”

文老太太面色涨红,怎么算计来算计去的,都没有自己的一点儿好处了呢?

“那个养鸡场,别说是没影子的事儿,就是有,俺可做不来,臭气熏天的,想想都恶心!”

姥娘看看忽然与从前的说法大相径庭的亲家,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如何应答,这怎么说来说去又不对付了呢?

“奶奶,你那边,一共孵化出多少只小鸡来?”文玉已经明白文老太太的潜台词,问出具体的数字。

“一共是——,嗨!还没出全,没有个实着的数儿,等俺回去再看看吧!”文老太太眼珠子转了几转,敷衍着。

“晚会儿,我跟你回去,把已经出壳的小鸡仔儿带回来喂,也省得你再接着操心喂食的事儿。”姥娘下了决心,作势向外走,还口中喊着:“黑子娘,去灶房里,把咱家剩下的鸡蛋都给亲家装上,这忙前忙后的跟着孵蛋,也得表示表示感谢不是?”

文老太太脸色舒缓多了,急跨两步,挽了姥娘的胳膊:“哎吆,亲家,这是怎么说的?一家人,帮点儿忙,有啥?还非要送鸡蛋感谢啥?显得外道了不是?让人家笑话!”

文玉在身后做个鬼脸儿,心道:看着变好了,其实骨头里,还是那个德行。不过,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