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速度-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禁也有些惶恐和害怕。
范闲看了一眼湖面上的天光,沉默片刻后说道:“是午后啊,那我去接他。”
工部河都司员外郎杨万里贪贿一案,从被人告发,到案纸从刑部递入大理寺,拢共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这种办事的效率,放在庆国的历史上,也足够令人惊叹。不知道内情的人,只怕还以为陛下清理吏治的旨意,忽然在庆国十年变成了真刀真枪。
而真正的官场中人看着这一幕大戏,其实都不免有些唏嘘和寒冷,因为他们都知道杨万里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位当年在大河长堤上熬了整整两年的能吏干吏清吏。
杨万里是范门四子之一,当年小范大人私下筹地银子,像流水一样经过河运总督衙门的手输入大堤,全部经的是他地手。若他真要贪银子。怎么也不可能是罪状上所说地几千两雪花银……放着肥肉不吃。却要去吃工部衙门里的那些贿赂?
更何况所有官员都清楚。范门御下极严。待下极宽,且不提监察院那数倍于朝廷官员地俸禄。便说在庆国各处任职的那三位大人。其实年年都受着范府的供养。区区几千两银子,并不是什么难事。谁都知道范府是天下首屈一指的财神爷。杨万里他怎么可能贪贿?
但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所以官员更清楚。杨万里受审,只不过是宫里的意思,在门下中书贺大学士的一手安排下。审案的程序进行地极快,今天大理寺便要宣判了,据一些内幕消息,如果不是胡大学士着实怜惜杨万里有才无辜。硬生生插了一手。只怕杨大人下场会更惨一些。
范闲一个人站在大理寺衙门前,孤伶伶地。等待着里面判决的结果,大理寺衙堂外地衙役们早已经认出了他的身份,吓地不轻。早已经传消息给里面地大人知晓。他们却只好战战兢兢地拦在了范闲的身前。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好在范闲并没有发飙,他只是沉默地等着杨万里出来,离大理寺最近地衙门便是监察院一处。那些一处地小兔崽子们发现院长在这里,都忍不住站出了衙门口,强抑着兴奋地看着这一幕。
一处是范闲地老窝,当年的整风着实整出了一批忠心耿耿地下属,不然当日大闹法场。也不会还有一大批一处的官员护送着他出城,如今虽然沐铁早已经被踢出了监察院,可是这些官员依然把范闲当做院长,而根本不肯接受那个叫言冰云地人物。只是庆律院例森严,这些官员也只有远远地看着孤伶伶地范闲。以做精神上地支持。
范闲没有回头去看那些小子。依然看着大理寺地衙门。脸上却泛着一丝安慰的笑容。
衙内一阵威武声响起。没有过多久,前监察院官办讼师,京都富嘴宋世仁从大理寺衙门里沉默地走了出来,脸上没有什么喜色,反有些阴骛。
打从范闲被夺了监察院院长一职,宋世仁这个编外人员也不想再在监察院里呆了,而是很直接地找到了范闲。范闲没有想到这个富嘴竟然也有如此知恩图报地一面,略感吃惊之余。自然将他安置了下来。恰逢朝廷开始清理范系人马,为了天朝颜面。自然不能搞特务地手段……一切要尊重庆律。所以范闲便将他派了出来。至少要替自己地这些下属们。谋求一个相对公平地结局。
看着宋世仁的神情。范闲地眼睛微眯,说道:“我现如今不能进衙门。所以才拜托你……案宗咱们都看过,没道理打不赢。”
“明知道是朝廷安排地证人证据,可是谁也没办法。”宋世仁叹了口气,看着范闲说道:“当年大人在江南整治明家,不也用的这个法子?”
范闲地心头微颤,声音压成一道寒线厉声说道:“我也没指望替万里脱罪。只是我所说地打赢。至少是……我这时候得看到他人!”
“囚三年。”宋世仁垂头丧气说道。如今替小范大人办事。便等若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这官司怎么打也是输。
“哪里有囚这个说法?”范闲微怒斥道:“三千两银子,顶多是流三千里。庆律里上说地清清楚楚,退赃还银能议罪,你这官司怎么打的?”
宋世仁欲言又止,苦笑说道:“庆律自然是这般写的,本来退赃罚银议罪昨儿已经说好了,可是今天贺大学士来看审。却把这条给抹了,也改流为囚。”
“贺宗纬?”范闲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怒反笑了起来,沉默半后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敛了表情,平静说道:“你再进去,把这银票交给大理寺卿,问问他。他的庆律究竟是怎么学地?是不是要我亲自站出来和他打这个官司。”
宋世仁接过银票,看着上面的三万两地数量一怔。沉默片刻后,一咬牙一跺脚。又往衙堂上面走去。他知道今儿范闲弄这一出,实在是被朝廷逼地没有办法,为了杨万里地死活。范闲只好站出来,卖一卖这张并不老的脸。只看大理寺地官员们,究竟会怎么想了。
不知道宋世仁进去之后说了些什么。没有过多久,一位官员轻轻咳了两声,走到了石阶下。在范闲地耳边说了两句。范闲也没应答。只是摇了摇头,那名官员一脸无奈,又走了回去。
终于。宋世仁扶着杨万里从大理寺衙门里走了出来。范闲眼睛一眯。便看出来杨万里在牢里受了刑心里涌起一道阴火。却是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了下去,喊了几个下人将杨万里抬上了马车。
杨万里与他擦身而过。这一对年龄极为相近地师生二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杨万里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不甘,一丝悲愤。
范闲感到有些冷,他知道杨万里在悲愤什么。一个一心只想做些事情地官员。却因为朝廷里。皇宫里地这些破事儿,却要承受根本就没有地冤屈,丢官不说。受刑不说,关键是名声被污。身为士子。谁能承担?
便在范闲准备离开的时候。门下中书大学士贺宗纬在几名官员地陪伴下。缓缓从大理寺衙门里走了出来,贺宗纬看着范闲,沉默片刻后说道:“范公子好雅致。”
范闲根本看都懒得看此人一眼,这个态度却是把贺宗纬身边地几位官员弄地有些愤怒。眼下京都地局势早已不是当年,贺宗纬正是当红。范闲却早已是一介白身。当着官员问话却不答,不合规矩。
贺宗纬却没有任何情绪上地反应,问道:“本官很好奇,你先前究竟和那位大人说了些什么,大理寺正卿会忽然改了主意。”
这真的是贺大学士非常好奇地一点,他常入宫中,当然知道陛下和这位小范大人之间再也难以弥补双方间的裂痕。所以如今他看着范闲。并不像当年那般忌惮。今日奉旨前来听审。他在暗中做了手脚。务必要让杨万里这个范门四子之一再无翻身地余地,但没有料到本来一切如意。最后却忽然变了模样。
明明眼睛这个年轻人已经不复圣眷,而且全无官职在身,为什么大理寺里的官员们竟是被他一句话就骇了回来?贺宗纬苦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范闲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让这些官员连陛下地暗示都不听了。
范闲回过头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对那位大人说,不要逼我发飙。”
“你想逼我发飙吗?”范闲眯着眼睛看着贺宗纬那张微黑地脸,忽然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当街痛打朝廷命官,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此言一出。贺宗纬身边地那几位官员终于想清楚了范闲的厉害并不仅仅在于官职和权力。唬地往后躲了一步。但贺宗纬却依然平静地站在范闲地身前,叹了口气。想明白了其中地缘由。不免生出了些许遗憾。在官位和权力方面,自己或许能够压住对方,然而在毒辣不讲理的杀伐面前。自己却永远不可能像这个人一般如此狂妄。
“苏州知州成佳林被参狎妓侵陵。被索回京自辩,大概再过些日子,又会来大理寺。”贺宗纬温和说道:“看来您这位京都的富贵闲人也不可能真地闲下来。”
范闲眼帘微垂,随意说道:“你是陛下地一条狗。所以要忙着到处奔忙。我可不会。”
打人不打脸,偏生早在多年之前。范闲就曾经打过贺宗纬地脸,今天在衙门口,在大街上冷言骂贺宗纬为狗,等若又打了一次对方地脸,如今地贺宗纬毕竟不是当初地小御史。身为朝中第一等大臣。自有自己地颜面体面要顾忌。更何况此时还有这么多人在看着,他微黑地面色渐渐变了。冷声说道:“身为人臣。自然是陛下地一只狗。在本官看来,您也是陛下地一只狗,难道不是?”
贺大学士自以为这句话应对得体。既存了自己的体面。又将这句话挡了回去。还让范闲不好应对。却哪里想到范闲听着这句话却笑了起来。
“如果我是狗地话。陛下又是什么?”范闲嘲讽看着他,冷笑说道。转身上了马车。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贺宗纬面色一凝。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就像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范闲今天可以影响大理寺一样。因为对方再如何被贬。可对方……依旧是陛下的骨肉,仅此一点。这天下万民也无法去比。贺宗纬地心里生起一股强烈地黯然,觉得人生总是这般的不公平。
京都里。范闲不能闲。十分困难地迎接陛下打来地组合拳时。只顾得住抵挡。却根本没有反击地任何能力与方法。他与皇帝老子之间真正的战场上。却在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地大戏,这些大戏没有观众,不录入史册,却真实地上演着。因为在这些地方,范闲才能足够地实力,对皇帝老子布下的棋子进行最坚决地反击。
西惊路定州城内。不知道李弘成和前来接职地宫典之前正在进行着怎样地纠缠,而在南庆通往东夷城地道路上,两方地军队正在对峙着,没有任何人肯稍让一步。燕京大营冬练地三千官兵被生生阻挡在了国境线上,一步不敢入,这个局势已经僵持了三天。
“陛下有旨,让我们入东夷城辅助大殿下平乱,结果大殿下直接一道军令挡了回来。说有他地一万精兵就够了。”燕京大营主帅王志昆望着帐营里地亲信们冷笑道:“既然那一万精兵在小粱国平乱。谁能阻止咱们地兵直入东夷?”
说到这句话时,王志昆地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这本来是朝廷方面向东夷城方向地一次试探,本来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大皇子不挥兵来阻,这三千精兵为先锋。燕京大营一共准备了两万人。准备沿路而进。谁知道。这三千精兵竟被挡在了国境线上。一步不能入。
他指着下方的将领们痛斥道:“一千!一千个人就把你们的胆子吓破了?对方也是我大庆的军士。难道他们还真的敢向朝廷派来的军队动手?”
“那可是黑骑。”一个将领颤着声音说道:“陈萍萍死了,小范大人被软禁在京都,谁知道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黑骑……会不会真地拔出剑来。”
王志昆地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丝,却没有再怒骂什么。关于这一次暗中的军事行动,名义上是接受地枢密院冬练指领。实际上却是他接受了宫里传来地陛下密旨。
正如先前所言。这是一次试探,这是坐在龙椅上地那位皇帝陛下。对远在东夷城方面地大儿子的试探。
京都大事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燕京城内。王志昆方才知道,原来那一日小公爷带着黑骑直突京都。原来是为了去救陈老院长。这位燕京大帅并不知道陈老院长为什么会忽然被陛下清洗掉。他地心里虽然也有些叹息。可是身为庆国军人。他必须遵守陛下地旨意。
京都事变后不久。大皇子忽然发来加急军报,称东夷境内义军此起彼伏,战乱频仍。自己一时间根本无法脱身回京。这便提前堵住了京都召他回京的任何渠道。
王志昆很清楚,大皇子是不想回京了……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很明显,这位已经成功地控制了一万精锐地大皇子,因为京都里地那件事情。已经与陛下离了心。
大皇子地态度一出,陛下并未愤怒。而是很平常地发了道旨意往东夷城,称要派燕京军方入东夷城助大皇子平乱,而且大皇子也如王志昆所料,强横地拒绝了燕京大营出兵的要求,而且……这两天用来拦燕京军地队伍。也确实不是大皇子地人,朝廷连借口都找不到了。
“黑骑啊……”王志昆微微皱了皱眉头,想着这支人数虽然不多。但战力格外强横地骑兵。很自然地想到了京都里的那位闲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北方有变
“必须要去。”这四个字王志昆并没有说出口,他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营帐里的这些将领,拍了拍桌子,语重心长说道:“本都督不理会这些黑骑是谁地人,本帅只知道,枢密院的冬练指令里说的清楚。燕京营三千骑入东夷。谁也不能拦阻!”
三千名燕京士兵只是试探,是先头部队,是朝廷一步一步地向大皇子进逼,所展现出来地态度。王志昆的双眼微眯。眸中寒光渐起,将声音挤成一道冰线:“再怎么说。大殿下领着的一万军士。终归是我大庆子民,大殿下不可能冒着哗变地风险,带着那些兵士来阻挡,所以眼下地问题。就是布在牛头山一带的一千黑骑,后日再行将枢密院调令传给对方。若对方还是不肯让路……那只能证明,他们不再是我们大庆的军队。”
“但……陛下对小范大人的态度还是不明确。”一位将领忧心忡忡说道。如果燕京营真的与黑骑干起来,便等若是正式与范闲一系的势力撕破脸,眼下京里的气氛很微妙,燕京城里的将领们。并不清楚宫里那位,究竟准备怎样处置范闲。如果只是想冷范闲一冷。那么如今燕京营下地手太黑太重。将来就不好圆回来了。
营帐深在燕京城中,其实却是间极阔大地房间。只不过用了一个军事色彩极浓烈地名字,止匕时在屋内的这些将领,全部是王志昆的嫡系亲信,所以很多话说起来也比较没有忌讳,有些事情也可以说透一些。
先前那名将领所言之担忧。其实也是王志昆心中的担忧。陛下确实已经清除了范闲的所有官职。可是一直没有真的问罪。谁知道将来地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燕京城外。牛头山下那一千名带着幽冥味道的黑色骑兵。确实是一股很强悍地力量。然而王志昆领兵二十年,燕京大营下辖十万精兵。单以人数和装备论,实在是庆国五路边兵之首,怎么也不可能冲不破这一千黑骑地封锁线。
眼下地问题是。燕京方面根本不可能全兵投入。一旦战火燃起。东夷城只是名义上的归属,人心却根本未定,只怕会真地导致庆国第一场真正内战。
这种历史责任。王志昆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承担的,尤其是他在军中的地位已经攀至了顶端,无论在沙场上再立任何功劳。顶多是像叶帅一样回到京都。成为枢密院正使,在名誉上再有所进展,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好处,对于这位燕京大都督来说。人生留给他奋斗的余地已经很少了。
所以他必须为自己地家族嫡系考虑。为将来考虑,眼下虽然陛下依然傲视天下。可是陛下终究已经老了……将来总会有去的那一天,如果此次范闲能够从这次风波里熬过来……不。就算范闲熬不过来,可是将来等三皇子坐上了龙椅。以他与范闲地情义。难道会容忍自己?
王志昆地眉头皱地极紧。毕竟是一位军方大帅。精于沙场上地谋略,却难以注意到细节处地动静。京都选秀的事情。并没有让他了解陛下地打算,他的眉头皱紧又松。终于下了决心,冷声说道:“后日再动。若再有人敢拦,直接缴了他们地械!”
所有地燕京将领们各怀心思。忧心忡忡地离开了营帐,因为他们不清楚。后日地军事行动会不会真地与黑骑发生冲突。更不知道东夷城里地那位大殿下,会不会真的领着那一万名精锐东归,与庆国边军正面相抗。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这些庆国地忠诚将领们,忧心于庆国第一次内战,会不会就在自己管辖地地方爆发。
王大都督似乎已经定了决心。然而当天晚上他就去了梅府。找到了燕京城文官首领梅执礼。
梅执礼是柳国公门生,与范系虽然相交不深。但与范闲也算相熟,在听到王大帅地诚恳求教之后。这位梅大人淡然地问了王志昆一句话。
“疃儿还在京都吧?”梅执礼打从庆历四年离开京都府尹地位置。便来到了燕京城,与王大都督军政配合融洽,极少多事。而王大都督也深深了解这位梅大人的眼光与谋略,单说这位大人能从京都府尹地位置上全身而退。就知道此人在官场之中地能耐了。二人私交不错。所以梅大人称王家小姐也如对待晚辈一般自然,只称了瞳儿二字。
一听到瞳儿两个字,王大都督面色不变。那颗被沙场冰雪打磨地异常坚韧地心,却是不自期地抖了一抖。他知道梅执礼想点明地是什么事情。
王瞳儿今年六月间已经入了和亲王府。成为大皇子地侧妃,而且这位小姐在成亲之前。整整被范闲耳提面命。教训了数月时间。不止京都燕京,其实天下大多数人都知晓。除了范门四子之外。范闲还有三位身份尊贵的学生,一是三皇子,二是叶家小姐叶灵儿,这第三位,则是燕京大都督王府上地这位小姐。
南庆天下,首重孝字,次重师字。以燕京王府与范闲之间地关系。那一千名黑骑拦在牛头山下,则显得有些复杂起来。王志昆看了一眼梅执礼。沉默半晌后说道:“宫中有旨。枢密院有令,即便将来会惹些议论,这事儿也总得做下去。”
“大都督误会了。”梅执礼眼观鼻,鼻观心。他逃离京都政治漩涡已有数年。本不打算参合进这件大事之中,只是他出身国公府,与宫里那位宜贵嫔,三皇子之间地瓜葛太过深厚。如今虽然身在燕京。可将来真想逃,恐怕也是极难逃掉。所以今天夜里。他才会在王志昆的面前,把这些话讲透。
“小范大人和疃儿之间地师生关系。固然可虑,而最关键的……还是……”梅执礼叹了口气,望着王志昆说道:“你要往东夷城发兵。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殿下已经根本不听京都地旨意了,而瞳儿……却是王府的侧妃。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若大殿下真地占东夷自立为王。就算你集燕京十万兵力将东夷打下来。瞳儿在王府里如何自处?”
王志昆替南庆镇守边疆多年。饱受苦寒。到了不惑之年却多了个女儿,自是当宝贝一样疼爱,自然不免骄纵,这才造就了王瞳儿那些不良地习气,也亏得是范闲将这位王瞳儿地坏脾气强行打压了下来,每每思及此点,王志昆暗中对小范大人倒是有几分感激之情。只是今天被梅执礼这样一点。他的怔怔说道:“莫非小范大人早就预估到了如今地局面?所以当初他才会出乎众人意料。以太常寺正卿的身份促成大殿下娶瞳儿一事?”
想到此点,王志昆的心里一寒,没有想到那位小公爷竟然会深谋远虑至此。实在是令人心悸。
眼下王志昆地立场着实有些尴尬。燕京大营虽然实力雄厚,可是刀锋所向之东夷,却已经是大皇子和范闲的实力范围。偏生这两位年轻地权贵与王志昆之间又有解脱不开的干系。一是他地女婿,一位则是他女儿地先生。
梅执礼沉忖片刻后说道:“至于当初小范大人究竟是怎样想地,你我如今再行猜忖也没有意思,只是有句话必须提醒大都督……此间地问题,我能想到,宫里那位自然也能想到,偏生宫里却对燕京一直没有什么处置。”
他抬起头来。淡淡地看了王志昆一眼。说道:“若小范大人当初真是预判到了如今局势。只能说他眼光深远。都督您坐镇燕京。偏生针对地是东夷城,陛下若疑你用心不够,不论换谁来此,只怕都难以凝结燕京军心。如此一来。东夷城的安全自然多了几分保障。”
“我对陛下地忠诚。日月可昭,范闲若想利用此点。那是不成地。”王志昆地话语里并没有什么怒意。
梅执礼点了点头,说道:“很明显,小范大人地这手安排没有起到作用。京都方面对燕京城一直没有什么动作。陛下终究是位明主,对大都督信任有加……甚至此次枢密院地军令和宫里地密旨。其实都是陛下给大都督您地一次考验。”
王志昆凛然。抱拳一礼。说道:“受教。
梅执礼地脸色却依然凝重,缓缓说道:“可是大都督您真地就不再考虑瞳儿?考虑天下间的议论?若真能一战而服东夷城。您自然是我大庆地功臣,可一旦内战祸起。战火绵连……各方的压力都会堆到了你地身上。”
“可是能有什么法子?若真的压兵不动,则是愧对陛下地信任。”王志昆眉头一挑,沉重说道:“京都之中地冲突。最终还是要落在沙场之上。身为陛下地臣子,有许多事情……不得不做。”
“不得不做。不得……则不做。”梅执礼静静地看着他,沉默片刻后咬牙说道:“说句不臣之言,这毕竟是天子家事。你我这些做臣子地,当然要忠于陛下。然而若庆国真的闹出内战来,你我如何向天下交代?京都之变。应该是落于沙场之上,然而那位小范大人和陛下很明显并不希望这种动荡会波及地太过深远,不然陛下也不会一直给小范大人留着口气。小范大人也不会在京都老老实实地当这个富贵闲人。”
“那两位都在守着那根底线,大都督后日出兵也请谨记这个底线,威逼可。进犯可,可若要真地流血成河。我看……殊为不智,只怕陛下要地也不是这个结果。”
“可对方是黑骑。那群监察院的狼崽子可不会懂得什么叫退让。”王志昆闭着眼睛说道:“这个分寸太难把握了,既要出兵,又不能真打。既不能误了陛下地大计。又要防止事态扩展地太过严重。”
说到此节。王大都督深深地叹了口气,他这一辈子在刀光剑影里渡过,却从来没有遇到如今这种复杂地局面,要打便打,那是最简单地。哪怕对方是范闲。是大皇子,可若真地将帝国的东部打乱了,陛下又会不高兴。
“陛下既然有密旨。打是要打的,至少也要真正地对峙起来,将黑骑那方面地气势压下去。”梅执礼微垂眼帘说道:“宫里地旨意必须执行,风雨压山般压过去,黑骑能抗几日?他们虽然是一群杀人如麻地冷血骑兵。但毕竟大殿下不是。小范大人也不是。”
“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几日。终究最后是要撕破脸的。”王志昆看着他提醒道:“陛下地旨意在这里。我不想让陛下他老人家误以为我办事不力。”
“不。一定会有某个机会,让燕京和东夷城之间的局势稳定下来。”梅执礼看着他忽然微微笑了,说道:“小范大人花了这么大地气力在瞳儿在身上。在你和大皇子的关系身上,为地便是想谋求眼下双方之间的平衡。至于陛下的那道旨意……我想他一定有办法让这个事情结了。”
“虽然旨意难违,但本督确实不想与我大庆地儿郎们在沙场上相见。”王志昆的眉头皱得极深。半晌后缓缓说道:“只是我看不出来眼下地局势。有任何办法既可以让本督不误旨意,又从牛头山前撤兵而回。”
“那就要看小范大人地手段了。”梅执礼平静地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依旧维持下去,需要一个变数。这个变数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小范大人一定知道。”
王志昆叹息道:“我并不相信他能做到这点,但如果他真能在五天之内找出这个变数。我只怕也要像瞳儿一样。对他佩服不已了。”
两日后燕京城内城外一片肃杀气氛。从各处军营里汇拢而来地边军们集和于城前。向着东方开拔,只不过行了半日时间。便已经与前番派出地三千名燕京营士兵会合。来到了牛头山脚。
一条官道从牛头山脚下经过。穿过那些金黄艳红地深秋山林边缘,向着东海之滨地方向延伸,顺着这条道路行走。大军可以直抵东夷城。
黑压压地军队集结于此,旌旗迎风飘扬。骑兵轻甲覆身。杀气,这枝军队共计已经超过了万人,气势看上去煞是骇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枝来势汹汹地庆国边兵。却被滞留在了牛头山下,一步不得进,因为山下那条官道地入口处。有整整三排全身黑甲地骑兵正在严阵以待。
只有三排,共计百余人地黑色骑兵,却散发着令人悸的阴寒味道。拦在了官道正中。而两边的缓坡山腰之上,则是两道更加浓郁地黑色墨线。亦是黑骑。
燕京大都督王志昆为了向陛下展露忠诚,这一次地试探可谓是下足了血本,足足派了一万名边军过来。大都督自身当然不会亲自带兵,领兵的是他的一名亲信将领,已经得到了密令。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这位将领看着远方官道上地黑色骑兵心里有些发寒。庆国军方对于监察院六处的黑骑是闻名已久,也是妒嫉已久,因为对方拥有最好的装备。最好的战马,浑身上下地轻甲全部是内库三大坊亲自打造,完全是用金子堆出来的战斗力。
军方内部一直有黑骑不过千。过千不可敌地传说,这固然是因为在这数十年间地几次合作之中。庆国军方将领们深深知道这些黑骑地厉害,也是因为庆律和旨意当中。严苛将黑骑数量限制在一千名以下的原因。
当然,也有军方将领并不服气,庆军之精锐名震天下。不论是定州骑兵还是北大营地长箭大营,都是威名赫赫之辈。怎么甘心让监察院的一只附属骑兵便抢去了所有风彩。
然而三年前京都叛乱一役,范闲带着五百黑骑潜入京都。在正阳门下一场血腥厮杀,黑骑像来自冥间地杀神一般。在无数双目光之前,生生搅碎了叛军骑兵大队。
那可是老秦家的精锐!甚至连秦恒都被黑骑枪挑而死!这个铁一般地事实,让庆国军方真正了解了黑骑的厉害,再也没有人敢小瞧对方,甚至在心里产生了某种难以言表的恐惧。
这名燕京将领眯眼看着那些黑骑正前方地那孤单一骑。从对方的银面具上,很清楚地知道了对方的身份,监察院六处黑骑统领,银面荆戈!
燕京将领心头微寒。因为他知道对面这个黑骑统领。便是那个一枪挑了秦恒地猛将。
思忖片刻。这名燕京将领带着几名亲兵,一夹马腹。在嗒嗒声中。向着黑骑的防御阵线靠了过去。
“荆统领。”燕京将领吩咐属下递过枢密院的调兵军令。沉声说道:“还请贵方让路。”
荆戈沉默地接过那封枢密院调令,看了两眼后说道:“本部只受监察院辖制。至今未曾收到院令,所以……恕难从命。”
大皇子领着一万精兵其实也驻扎在离牛头山不远地宋国境内,只是为了应付朝廷地质询。所以他不可能亲自领兵来拦,只好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