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明传烽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面前,不由得大吃一惊,继而认出那脸原来是桓震的,当即转惊为怒,呸地一声,一大口唾沫喷在桓震脸上。

桓震心中暗自苦笑,顺手抹去了唾沫,道:“本官也不同你废话,现下暂不拷讯,想必你也知道为何罢?只望你好生想上一想,还是供了的好。”颜佩柔转过头去,默不做声,许久方道:“那指使我的,便是你这兵部主事桓大人了。”桓震叹道:“何必执迷不悟?”回头对一个东厂狱卒道:“这几日须得严加看管,如有大夫进来治疗,要时时在旁监视。”那狱卒躬身应诺。

桓震看看实在没有机会与颜佩柔单独交谈,当下死了这条心,自行回房去闷坐苦思,要想一个法子将她救出来。然而东厂这等地方岂是想出便能出得的?直想到太阳落山,所想出的法子不是容易败露,就是没有人能实施,总之是一筹莫展。一面肚子却又咕噜噜叫了起来,想想一日不曾露面,恐怕霍政会起疑心,当即出门去寻他。

刚出得房门,只见远远走来几对杂役,两人抬着一具尸体,都用草席胡乱卷了。桓震心中明白,那便是在狱中拷死的囚犯了,心中暗叹东厂监狱黑暗无比,当真吃人不吐骨头。忽然灵机一动,疾步上前,拦住一个杂役,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这些尸首,却要怎么处置?”那杂役瞧他一眼,见他身穿六品官服,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答道:“只是胡乱丢在城外荒郊,任凭野狗啃食。”桓震心中狂喜,冲那杂役笑了一笑,拔步便去。

次日他推说回魏忠贤处禀报进展,然而从魏府出来,却又去了春华楼,一路上时时留意身后,确认实在无人吊梢,这才照着老法子给傅山发了见面的信号。这一次傅山来得却快,两人见面之后,桓震才完全明白当日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傅山本已经安排了一个刺客,却是连威逼带利诱,逼迫阮大铖给他送了进去,后面的事情一如桓震所料,那阮大铖两面骑墙,暗地里给掉了包。至于如何竟会掉成了颜佩柔,颜佩柔又为何要去行刺,两人却都猜测不出。

当下桓震便将自己的想法对傅山说了。傅山听罢,沉吟半晌,这才道:“虽然听来可行,但终究还是险。”瞧着桓震,神色之间仿佛是在问他,为了颜佩柔,值得冒这个险么?万一失败,不光以往努力付诸东流,连自己性命也要一起陪了进去。桓震反瞧着他,重重点了点头。傅山轻叹一声,算是默认了桓震的提议。

嗣后一连数日,桓震都不提审颜佩柔,每天只是在东厂之中闲逛,有时寻些杂役胡乱谈天。霍政依他吩咐给颜佩柔请医调治,却不敢随意请外面的医生,特意到太医院去叫了个医士来,诊治时候还要亲自在旁眼睁睁地盯着,唯恐有半点差错。几天拖延下来,颜佩柔的伤势好了大半,霍政也渐渐等不及起来。似桓震这等延挨,却要何时才能问出口供?当下又去催促桓震问案。

桓震却做出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只叫他自己酌办。霍政心道这人嘴巴说得好听,其实还不是一样不动刑罚便拿不到口供,多半是先前话说得满了,此刻拉不下脸来用刑,又推给了自己。

他正乐得如此,当下自去审问,将颜佩柔提将出来,拶子夹棍,好一顿暴打,直打得奄奄一息,仍是没有半句供词。他恼羞成怒之下,喝令将她上了立枷,丢在院中。

然而过不多久,狱卒便来报说,颜佩柔已经没了气。这一下霍政可是大大吃惊,囚犯果然给他拷打致死,万一桓震当真兑现前日所说之话,将一应黑锅都推在他的头上,那可如何是好?心烦意乱之下,也懒得管颜佩柔的尸首如何处置,狱卒连连请问,他只把手一挥,叫照常丢弃了事。

六十三回

兑现刚才的话,多发一回。

另,底稿情节已经进展到关键阶段,各位希望袁崇焕有甚么样的结局?

********************************************************************************

桓震这边却好了局,只消对魏忠贤推说霍政不从自己命令,执意重刑拷打以至囚犯毙命便可,魏忠贤叫人到东厂那边核对之下,果然当日桓震并没一同过堂,于是也就并不疑心其中有鬼,反觉桓震能料事在先,对他倒多了一分看重。唯一的线索既然断了,这起没头行刺案自然也就只能不了了之。过没几日,除却因此倒了大楣的霍政,以及成了惊弓之鸟,再不轻易抛头露面的魏忠贤之外,大家也就渐渐忘记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刺客。

经此一节,桓震在魏忠贤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如同一只忠狗了。主子对于能咬的狼狗,向来是要喂饱了的,何况他也已经收到刘应坤的战报,说桓震在宁远一役中格毙了一个虏酋,那时魏党虽然势大,但当真能打仗的人物倒还着实不多。召见之时问起,桓震又是毫不居功,将一应功劳全都堆在魏忠贤头上,老太监一喜之下,当即叫兵部给他升官。兵部众官一番评议,将他提升为正五品职方郎中,加总兵衔,以坐营官领四卫营。

那四卫营却是明末极著名的一个烂摊子,原本是永乐时候,以迤北逃回军卒供养马役,给粮授室,号曰勇士。后多以进马者充,而听御马监官提调,名隶羽林而身不隶。后来宣德年间,督以太监,别营开操,称为禁军。极盛的时候,曾经有接近五万人,横行辇下,无所畏惧。到了明末,兵事废弛,营中军卒相冒,隐射、占役、冒粮诸弊不可稽考。前些日子有个巡视御史高弘图,上了一本奏折,请照三大营例,分弓弩、短兵、火器,将四卫营加以训练整顿。折子上到兵部,便给压了下来,兵部那些大老也知道四卫营是一块难啃骨头,恰好魏忠贤发话要提升桓震,便有几个眼红他升得快的,出了主意要他去管四卫营。名为升官,暗地里却是摔了一个大包袱给他去背。

桓震却并不晓得这些,听说终于可以亲手带兵,而且还是真正的京营,与武学那群孩子不同,也与宁远战事带别人的兵不同,心中只是高兴,即日在兵部办了手续,便兴致勃勃地要去营中视察。哪知一查之下,大失所望,兵员缺额极为严重,官勇三千六百四十七,仅及其半;官旗七千二百四十,才四千六百余;马一千四十三,则无一至者。他一面听着军中书记滔滔不绝地絮絮叨叨,一面愣愣地望着堆在面前像座小山一般的的簿册,不由得苦笑不已。

所谓无兵不成军,首要之事还是补充兵员。好在他手里是捧着整顿四卫营圣旨的,当下缮了一个奏折上去,要求从在京武官子弟当中选拔人才加入四卫营。奏折上去数日,批复下来,道是“故额定五千三百三十人。万历八年清稽,已浮其数,且此营本非为备边设者”,便是不准募兵了。这也是无可如何之事,只好便在眼下的六千多人身上做文章了。然而就是这六千多人,平时几乎毫无训练,战斗力也是其差无比,突然之间要他练这么一支兵,真是谈何容易!

正在老虎吃天,没处下口之际,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想来此人目前应当在京师的某个角落呆着,正在那里赋闲。这人便是孙元化了。桓震所以知道他,还是因为袁崇焕。孙元化一度曾在袁崇焕军前赞画,去年宁远大捷之后便还朝任职,但是因为得罪了阉党,终于在今年二月给安了一个“冠带闲住”的处分。此人是个天主教徒,不仅善于制造火炮,而且通晓西洋军事,给袁崇焕誉为“识慧两精”。这样的人才,自然不能白白放过,从前手里无兵,那是没话可说;现下既然带了兵,若能将他弄到自己军中,那又何止于万人敌而已?只是这么一个赋闲在家,有冠带无品级,有身份没职权的小官,一时之间却没处寻去。

然而俗话道雁过留声,只要这个人还是存在,那就决然没有寻不到他的道理。桓震动用一切手段,终于两天之后给他打听到了孙元化暂居的寓所。他却并不当即前去拜访,而是认认真真地写了几道几何问题,都是有名的难题,叫人送了过去。他知道孙元化是一个数学家,对几何学研究颇深,著有《几何用法》、《几何体论》两本书,是以要先引起他的兴趣。【至于是什么题……各位饶了我罢,我都几年没碰过几何了……】

果然那送信之人回来说道,孙元化拆信一看之下,便着上了迷,一头钻进书房去算了起来,信差等了半天,也没等得到回信,只好回来复命。桓震暗笑鱼儿已经上勾,次日便亲自前去拜访。名刺投进去不过片刻,孙元化便叫人出来相请。

寒暄几句,孙元化便迫不及待地问起一个难题的解法。桓震的几何知识自然比他高出不知多少倍,满口滔滔不绝,对答如流。两人从早晨直谈到天黑,孙元化固然是陶醉其中,忘记了吃饭,桓震也只好陪着他挨饿。然而饿也饿得有价值,一天下来,孙元化对于桓震的几何造诣,已经是佩服得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口口声声定要留他住下,还说要介绍他认识自己的老师徐光启。

桓震这一下可是大喜,徐光启可是个了不得的自然科学家,连“几何”这个名词,以及“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之类术语,都是从他手里确立下来的。不光如此,他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对于军事科学、农学、天文、地理几乎无一没有研究,抛开别的不说,桓震也是十分佩服这位明代的科学先行者。据孙元化说,徐光启已经在天启五年的时候给魏忠贤党智铤参劾,落职闲住,现下在他的老家上海。

他听到这一节,心里一动,孙元化看样子还不知道自己与魏忠贤的关系,大概是因为此前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还不是怎么重要。可是纸里包不住火,就算自己并不刻意宣扬,这件事终究也会传播出去的,不如自行说了出来,他不屑也罢,毫不在意也罢,只是听天由命好了。

孙元化得知,果然很是意外,意外之后,神色之间便有些淡淡的,不像以前那般热情,桓震起身告辞,他也不再极力挽留,方才留宿的说话更是再没提起。桓震心中暗叹,仍是厚着脸皮对他说了现下奉旨整顿四卫营,希望他以白衣身份来自己军前帮忙,跟着便匆匆告辞,狼狈逃去。

他本意以为孙元化是不可能应承他的了,不想过得几日,孙元化竟然递了名刺回拜。交谈之间,两人都有意回避桓震是魏忠贤干曾孙子这个事实,孙元化更隐约透露,自己有意答应桓震的请求。桓震大出意料之外,怔了好一阵子,才能确定自己并非做梦。然而孙元化怎的忽然转了态度,却着实叫人猜想不透。犹豫片刻,当下直言请教。

原来却是拜了袁崇焕所赐。袁孙两人私交甚好,就是在孙元化回京之后,也一直互有通信。此次宁锦大捷,袁崇焕给孙元化写了封信,谈论红夷炮的问题,中间约略提到一句,有个建虏的大贝勒,是给一个叫做桓震的兵部主事打死。桓震来访当时孙元化并不曾留意,后来忽然想起袁崇焕信中提过此人,翻出当日信件一瞧,这才对上了号。

孙元化本来不是东林一党,并没那种阉党之中人人皆是恶棍的极端道德主义,况且他信奉的乃是天主教,平日耳中灌满了“七十个七次”,【——笔者注,宗徒之长的伯多禄曾问耶稣:“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这是教人要善于宽恕别人。我一度对宗教比较有兴趣,以后可能还会写到天主教中的人物。至于桓震最后会不会信教……我也不知道。】虽然阉党在政治上迫害于他,他却从来没想过要报复。何况桓震还是得了袁崇焕称赞的人物,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再则此人几何造诣既然如此之高,说不定也能接受自己其他的一些军事主张。左思右想一番,终于还是决定应承桓震所请,但有两个条件,第一不任实职,第二要桓震传授他几何。

这第一个条件,却是正中桓震的下怀,若是孙元化定要有实职才肯帮他,那倒叫他左右为难了。至于他还在勒令闲住,好在当时武将多有幕客,桓震既然负责训练四卫营,自然要住在营中,只要不自己张扬,也没几个人会来找麻烦。听到第二个条件,不禁莞尔,这孙元化年纪少说也得四十五六,心性却仍有一分天真,着实难得。难道这便是天主教徒本色?当下痛快答应下来,便问他几时可以前来。孙元化却也一般爽快,只说随时可以搬迁,只要桓震预备一份铺盖便可。

六十四回

征集配角,请自拟姓名字号家世背景

************************************************************************

果然次日孙元化便搬来了四卫营中居住。此刻万事皆备,可以着手开始整顿了。有孙元化这个经验丰富的军事人才在,那可当真比桓震一人瞎忙要好了不少,他按着京营的编制,将四卫营六千四百人编成了火器、弓弩、短兵、马军四营,分别训练,自己却总是跟在火器那营。火器本就是他所长,训练起士卒来更加得心应手。桓震对他的要求总是尽力满足,好在营中缺额本来就多不胜数,他吃了空饷,尽数拿去孝敬魏忠贤和其他阉党人物,将京中关系弄得畅通,申领军器火yao,也没给人刁难。孙元化看着自己的带兵方式渐渐生效,也是十分满意。两人各取所需,不知不觉地已经到了七月,桓震的四卫营却也训练得初见成效,只差在实战中检验磨练一番了。

这一段时间,桓震一直不曾停止交接阉党当中的要紧人物,傅山偶尔与他见面,曾经隐约透露,信王对他的活动全都知道。桓震猜不透那是什么意思,是说信王对自己不满么?可是自己现在的行动,分明便是早就与他通过了气的,当时他还叫自己放手去做,怎的眼下势头正好,却又秋后算帐起来?难道是动作太大,引得他疑心了么?只觉得朱由检实在是一个难伺候的皇帝,现下自己替他办事,说不定魏忠贤倒台之后,他就要将自己一脚踢开,与大批阉党一般问罪。前思后想,看来还是预为准备的好,不论如何总要立于不败之地才行。

他既然存了这个想法,魏忠贤那边也就加紧上心,恰好就在这时,又出了一桩大事,使得三方面都起了极大的震动。

这桩大事便是天启落水事件。天启本来是一个贪玩的皇帝,这年七月间,他与几个太监宫女在皇宫里划船耍乐,一个不小心翻进了水里。虽然旁边众太监及时捞救,幸得没有当场没命,但他那酒色淘虚了的身子,哪里经得起这么一淹一吓?当即生起病来,却又愈来愈重。'——天启落水其实是在五月。'

朱由检得知桓震那“七八月间应天命”的预言果然有了预兆,心中却又对桓震当日的说话信了一分,只觉此人之能,实在出乎自己意料,现下他说是要交结阉党,在内部帮助自己,可是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反戈对付自己?真到了那时,凭自己的力量,可也不见得奈何得他。除却信服之外,却又添了三分戒心,连带对傅山的态度,也渐渐变化起来。

5魏忠贤的熏天权势全靠天启而来,现下天启病倒,他怎能不急?为了救皇帝的命,他想出了无数办法。他请来巫师,给皇帝驱邪,他在宫中发放金寿字大红贴裹,要用一片金色红色的喜庆气氛驱赶病魔。因为皇帝的病情日渐加重,他多次暗自垂泪。

1此刻魏忠贤的心里,当真像是有一把火在烧。桓震却安下了心要在火上浇油,时不时地在言语之间暗示他,一旦信王继位,必定不会任由他逍遥自在,想想他还在藩邸,已经瞧他不顺眼,要派刺客暗杀他了,何况乎登基做了皇帝?历史上魏忠贤所以不曾造反,一则是太监造反太也没有号召力,二则却也是相信崇祯不会当真杀他。魏忠贤固然忠于老皇帝,但究竟也是一代权阉,要叫他甘心伸着脖子等新皇帝来砍,那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7然而桓震却要彻底打破他的这个幻想。工部尚书崔呈秀也是一个阴狠毒辣的家伙,并且多谋广智,很得魏忠贤的倚重,号称魏门头号走狗的便是。据说在天启驾崩的时候,魏忠贤在宫中急召崔呈秀入内,密谋久之,语秘不得闻。或有传说忠贤欲篡位,呈秀以时机未到,阻止了他。想来想去,要把水搅浑,还是须着落在这个崔呈秀身上。

z这么一只老狐狸,可不是好应付的。桓震虽然早就认识了他,但却一直不敢正面同他打交道。这一来是非去不可了,当下令人备了帖子礼物,送到崔府去。次日崔呈秀遣人回送了帖子,桓震便收拾一下,亲自上门拜访。按说桓震是正五品,崔呈秀却是二品的工部尚书、左都御史,贸贸然前去求见甚不合适,可是崔呈秀居然欣然接见,这倒不能不叫桓震有几分意外。

小一阵废话过后,桓震便直奔主题,神秘兮兮地道:“崔大人可知道当今病情如何?”崔呈秀皱皱眉头,淡淡地道:“天子福泽深厚,必有神明庇佑。”桓震笑道:“神明无妄之说,大人当真便信?”崔呈秀轻哼一声,道:“难道便可信你空口胡言?”桓震接口道:“下官颇晓天象,昨夜仰观星宿,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帝星不明,有一颗赤星迫近,主……”

说崔呈秀疾将两耳一掩,大声道:“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语,呈秀不与闻!”桓震心中冷笑,心想你婊子已经做了,还要立甚么牌坊?当下将官袍一撩,直挺挺地跪在他面前,大声道:“下官据事直道,有死而已。”崔呈秀低下了头去,似乎颇费踌躇,半晌方半推半就地叫桓震起来说话。

网桓震瞧他神色之间,似乎并不惊讶,更没丝毫兴奋神色,暗道这个老狐狸难道还不放心我么?可是他这样表现,却叫桓震也隐约猜到,崔呈秀并非全然不曾打算过天启咽气之后的事情,至于究竟是如何打算的,那不用想也无非是两条道路,要么坐以待毙,要么主动出击。现下自己要做的,便是努力怂恿他选择后者。

站起身来,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这是周烈王时候周太史儋见秦献公说的一句谶语,《史记》中凡四现,全句乃是:“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崔呈秀是两榜进士,怎会不知?但却不知桓震何以在此时特意提起这一句话来。桓震见他面露疑色,当下伸出右手食指,在空中虚画了一个“魏”字,正好是十七笔。

崔呈秀一怔,明知此种谶语,都是曲意附和,并无半分道理,桓震在自己面前说出这话用意已经十分明显了,便是说魏忠贤当为“霸王”。可是他干么要这般热心挑动?一时间心里很是疑惑,脸上却不露半分声色,佯作不解,慢慢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桓震见状,心知火候不够,须得再添几根柴才是,当下复道:“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崔呈秀自己心中也是十分有数,这些年来投在魏忠贤门下,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祸国殃民之事。倘若魏忠贤一旦倒台,自己失却了靠山,必定给东林反扑。到那时恐怕一家大小都无葬身之地了。可是魏忠贤当真会倒台吗?那个每日闭户读书,从不出王府半步的信王,当真有这么大的本领么?桓震见他举杯迟疑不饮,便知此刻他心中定然也是首鼠两端,左右为难。

他明白点到即止的道理,特别是对崔呈秀这等心机深沉之人,若是话说得太清楚了,反倒不妙。当下站起身来告辞。崔呈秀也不起身相送,由得管家将桓震领了出去,一个人坐在那里呆呆发怔。手中茶杯倾侧,茶水流将出来,在他的二品官袍上面打湿了一大片。

桓震回到军营,再也不管这桩事情,每日照常同孙元化一起泡在士卒中间训练。过不几天,就有一个小内侍在营外找他,说是魏忠贤召见。桓震一面暗想该来的终于来了,一面顶着孙元化鄙夷的目光,匆匆交代几句,飞也似地逃走了。

到得魏府,心中便是一跳,五虎中的崔呈秀、李夔龙、倪文焕,五彪中的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全都已经来到,魏党中的重量级人物,今天齐集于此。五虎五彪之中,以崔呈秀、田尔耕为领军人物,崔呈秀是整个魏党的首席智囊,田尔耕都督锦衣卫,是魏党的头号打手。两人一文一武,几乎做尽了恶事。这些人中,比桓震品秩低的,便是太仆卿倪文焕和锦衣指挥崔应元两人了。

当下上去同他们厮见,装作若无其事地问起今日九千岁因何见召,崔应元首先摇头表示不知,许显纯、倪文焕也跟着摇了摇头。崔呈秀瞧了桓震一眼,片言不答,李夔龙、田尔耕却是没边没沿地胡扯了起来,不知说些什么。候得一阵,便听珠帘响处,魏忠贤给一个小内侍扶着,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

桓震也有上十日不曾照过他面了,一见之下只觉他比前衰老了许多,大约天启皇帝的病倒,对他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魏忠贤扶着雕龙椅坐了下来,目光扫视一周,忽然咳嗽起来,直咳得喘不过气,嘴巴动了一动,小内侍连忙捧上唾壶,魏忠贤吐了一口痰,这才舒缓下来,用他那种太监特有的声口说道:“孩儿们都来啦。”厅上连桓震在内,七个朝官,一齐跪了下来,大声颂拜。

魏忠贤轻轻一挥手,道:“不必行这些虚礼。”看着他们起身,又道:“咱家今日叫孩儿们来,是有一桩事情要吩咐你们。”桓震屏息静气,凝神听他说话,只听魏忠贤轻叹一声,道:“自今以后,各守本部,没咱家的手谕,谁的话儿也莫要听信。”桓震却没想到竟是这么一条命令,不由得怔了一怔。便是他这一怔的功夫,魏忠贤已经重行起身,往后面去了。

六十五回

征集配角,请自拟姓名字号家世背景

*************************************************

众人听了这一句话,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六人之中以崔应元最没心计,迫不及待地扯住许显纯,问道:“九千九百岁何出此言?莫非将有什么事情么?”许显纯瞪他一眼,心想这人当真头大无脑,现下整个大明朝,最要紧的不就是皇帝的生死了么?细细体味魏忠贤所说之话,分明是要他们严防内奸,难道还能有人假传他的命令不成?难道皇帝已经大事不妙?想便是这般想,可全然不敢出口,只用力挣脱崔应元,搪塞了几句。

桓震却怀疑他这一番话是针对自己而发的,莫非自己与崔呈秀的谈话,已经招致他疑心了么?那可大大不妙。然而无凭无据,也不能说定是如此。总之目前须得镇静,决不可自露马脚。当下装作一脸茫然,冲着崔呈秀打了一恭,道:“崔大人,下官也是十分不解,哪里有人敢去假传九千九百岁的诏谕?”崔呈秀轻哼一声,淡然道:“有备总是无患。”别过了头去,明显不愿与他答话。

桓震厚着脸皮,又去同田尔耕套话,结果也是一般无二。他心里愈来愈是没底,已经开始暗暗打算后路,预备逃之夭夭了。

便在此时,忽然一个小内侍走了出来,细声道:“九千九百岁有请崔、桓二位大人,后进说话。”崔应元这回倒也乖巧,明白崔呈秀既然在场,“崔大人”决然不会是说自己,乖乖地站在一边一声不响。桓震心中打鼓,不知道是否前日与崔呈秀的谈话当真已经全给魏忠贤得知了去,更不知他晓得之后将会如何反应。偷眼瞧崔呈秀时,却仍是一脸波澜不惊的样子,瞧不出心里想些甚么。

惴惴不安地随着那小内侍进到后堂,前脚刚刚迈过门槛,后脚还在门槛外面,耳中忽然听得一声呼哨,刀斧之声响亮,一群全副武装的太监扑了上来,照准桓震,兜头便砍。

桓震大吃一惊,连忙想要后退,身后却给崔呈秀猛推了一把,不由自主地向前扑跌,眼看就要给一顿乱刀砍做肉泥。

他生死关头,脑中一片空白,甚么也想不起来,手脚僵硬,动弹不得。钢刀砍来,却并没斩下,纷纷停在他头颈上方不动。桓震本来已觉万无幸理,不料一阵刀风过后,自己竟然并不曾死,脑袋还是好好长在脖子上。只听魏忠贤冷冷地道:“乖孙儿,你可知道自己该死么?”

桓震心中狂跳,脖子一挺,碰到了冰凉的刀锋,连忙又是一缩,大声道:“孙儿无罪!”魏忠贤哈哈干笑,声如夜枭,直笑得桓震毛骨悚然。只听他阴恻恻地道:“无罪,你却该死。”桓震此刻已经冷静下来,不用多想,便知道定是自己对崔呈秀说的那一番话发作出来了。他原本的目的就是尽力将水搅浑,现下果然如愿以偿,只是这水一浑,反倒要将自己淹死了。

然而魏忠贤要杀自己,怎能在自己家中杀?他桓震好歹也是一个五品朝官,不明不白地死在九千岁府,那算甚么事情?何况现在这副要杀不杀的样子,明摆着便是要试他一试。看来自己在魏忠贤心目中倒还是有几分价值的。

他既然想透了这一层,便不再担心脖子上的钢刀,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来,昂然道:“无罪而死,死不瞑目。”说着将眼一闭,引颈待死。崔呈秀假惺惺地道:“义父,擅杀自家人,十分不祥。”魏忠贤冷笑一声,道:“呈秀吾儿,你可是听过他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语的,你也不让咱家杀他么?”

桓震作恍然大悟状,大声道:“原来祖爷爷因此见疑!”他并不呼魏忠贤九千九百岁,却改称祖爷爷,那是用他们义祖义孙的排行了。续道:“孙儿只不过时时处处,都替祖爷爷打算,倘若如此也要死的话,那么孙儿不知,甚么人才配得活着?”

魏忠贤果然神色一动,旋即恢复那副冷面孔,淡淡的道:“你替咱家打算,难道便是教唆咱家造反了么?”桓震哈哈大笑,倒像听到了甚么好笑的事情一般,一面笑,一面说道:“难道孙儿劝祖爷爷束手待死,倒是踏踏实实替祖爷爷打算么?”崔呈秀脸上变色,叱道:“好大胆子!”魏忠贤一摆手,道:“让他说。”转向桓震道:“何以见得咱家不用你言,便要束手就死?”

桓震见有了门,当下笑道:“祖爷爷不能叫人将这些快刀拿了去么?好怕人也!”魏忠贤犹豫片刻,努了努嘴,一众太监当即收刀退下,站在魏忠贤身后。桓震这才站了起来,摸摸自己脖子,心中暗道好险,若是方才略有慌张,大约就要做了刀下之鬼了。当下正色道:“这一节祖爷爷想必要比孙儿明白得多,是不是?”

魏忠贤脸色微微发白,桓震这一句话,却是说到了他心中的症结。其实天启驾崩,信王继位之后将会如何,魏忠贤已经在脑中模拟了数千数万回,有时觉得信王未必便有手段弄垮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关系网,有时又觉信王这人喜怒不形,深不可测,天启死了,自己便没了靠山,万一他以九五之尊,当真要对付自己,那还不是如同捏死只蚂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