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牧唐-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有多少人?”李承乾把手中的茶碗放下,轻声向李纪和问道。
“十只船,共运回一百六十八具尸体,那些尸体,都已经开始腐烂发臭了。”李纪和小声地向李承乾说道。
“嗯,好了,还是依着先前的办法,全都盖上石灰,就地埋了吧。嗯,告诉那些船队,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打捞这些尸体了,让他们全力去搜寻那些还活着的灾民。”李承乾冲李纪和轻挥了挥手,轻声地向他吩咐道。
“是,太子殿下!”李纪和轻应了一声,向李承乾行了一礼后,便转身出了大帐。
第312章 高昌国王
“给我三年的时间,”侯君集站在高昌王麴文泰的面前,伸出三根手指,自信满满地冲麴文泰说道:“我就能为大王练出一支比大唐军队还要强悍十倍的勇士,帮大王带着他们,杀入长安城,坐拥中原之主。”
来到高昌的第二天,侯君集便领着残剑,得到了高昌王的接见,当着高昌王的面,侯君集便说出了这般大逆之言。
“侯将军的本领,本王自是相信得过,这也是本王肯接见侯将军的原因。”麴文泰端起茶碗看了侯君集一眼,道:“只是,本王想知道,一个大唐朝最忠诚的勇士,怎会做出此般决定?侯将军拿什么让本王来相信你?”
面对眼前这个曾让无数西域人胆寒的唐朝大将,高昌王一并不敢真的相信,小心使得万年船,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一个苦肉之计?中原人最爱玩的,便是这些阴谋手段了。
“家破人亡,没路之人,在侯某踏出大唐境域的那一刻起,侯某便已不再是大唐之人,”侯君集紧握着拳头,显是又想到了长安城的那一段光景,遂看着麴文泰说道:“侯某逃出长安城时,便曾发过宏愿,他日回长安,手戮仇人血,大王若是不信,侯某这便告辞,西域诸国,总有我侯君集容身之地。”
说完,侯君集向麴文泰拱了下手,转身便作欲走之势。
“哎,侯将军慢走。此事关系重大,侯将军可能容缓本王思量一二,再作答复?”麴文泰挥手将侯君集叫住,轻笑着向侯君集说道。
“如此,侯某就多谢大王了,大王事忙,侯某先告退了。”冲麴文泰拱手行了一礼。之后侯君集便领着残剑一起,出了麴文泰的大殿。
“老爷。”出了殿门,残剑紧走两步,跟上侯君集地身形,轻声向他问道:“这个高昌王行事这般地拖延,会不会是想把老爷的行踪告知大唐,拿老爷回去?”
“不会,”侯君集看了残剑一眼。面无表情地向残剑说道:“麴文泰是个多疑之人,且心中又有若大的野心,早有侵犯大唐之念,只是手中无可战兵,国力且不繁盛,一直都没有机会而已,而我们,就是他的机会。此番麴文泰拖延。怕是派人去查探咱们的老底去了。待他的探子回来之时,便是咱们在这高昌立稳脚跟之日。”
大雨阻路,侯君集被大唐通缉的事情还没有传到西域各国,高昌王不信他自也是情理之中,侯君集并不觉得意外,不过。侯君集相信,麴文泰并不会让他离开。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自己,侯君集一直都很自信。
“国力不盛,怎可兴兵事之举?老爷,咱们是不是来错了?”残剑看了他们家老爷一眼,不知侯君集为何会选择此地安身。
“国力不盛,便不可兴兵吗?”侯君集依然迈着他地步子,轻声向残剑说道:“想想以前的突厥颉利。兴兵攻打长安之时。他地国力便充足吗?只要有了英勇无敌的士兵,没有粮草。没有女人,去大唐抢来便是,以战养战之法,古来有之,不足为奇。”
“老爷说得是。”残剑颔首轻应了一声,跟在侯君集的身后,不再言语。
“丞相对此事怎么看?这侯君集,可信吗?”侯君集主仆刚出了殿门儿,在大殿的内侧便走出一人来,麴文泰看了他一眼,轻声地向他问道。
“回陛下,”高昌国的第二把手,大丞相屈义夫,拱手向麴文泰施了一礼,轻声言道:“这件事情,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底数,又何必来问较臣下?”
“呵呵,就是不知丞相所思,是否与本王心中所想一致?”麴文泰轻笑着伸手请屈义夫在一旁的椅上坐下,开口向屈义夫问道。
“大唐的君主不是一个傻瓜,断是不会派侯君集这样地大将来试探咱们这高昌小国,”屈义夫看了麴文泰一眼,道:“所以,臣下相信侯君集所言,他应是已经反出了大唐。而且,以侯君集的能力,三年的时间,他确是可为陛下练出一支精兵来,得侯君集,大王的宏愿,有望矣。”
“呃,呵呵,”麴文泰轻笑了笑,赞赏地看了屈义夫一眼,轻喝了一口茶水,开声言道:“英雄所见略同,对这侯君集的才能,本王也是爱惜的紧,不过到底要不要收留侯君集,还要看大唐那边的消息是否准确。”
“陛下所虑甚是,”屈义夫轻向麴文泰拱着手附和了一句。
“今年大唐定是犯了天威,先是大旱,后又是大涝,现在又有一绝世之将判逃至我高昌国,丞相你说,这是不是预视着我高昌国的气运已到,苍天也特来相助?”麴文泰地脸上有些狂热,高昌的环境一向恶劣,地域又极为贫瘠,对于大唐的那片肥沃之地,他可是眼红得很。
“天佑高昌,天佑陛下,不过,”屈义夫见他们家大王有些忘形,便在一边儿小声地劝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唐虽有天惩,却还远远不是我高昌所能敌,大王行事,还须三思而定。”
“而且,大王莫要忘了那‘柳氏水车’,”看了麴文泰一眼,屈义夫轻声说道:“‘柳氏水车’虽然也解决我高昌的常旱之态,不过大唐受益却是更多。还有那‘柳氏耕犁’,‘柳氏肥坊’,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强国富国的无上宝贝,大唐有柳一条这样地大才之人存在,陛下还是小心些好。”
“嗯,丞相所言极是,是本王有些自大了,”麴文泰轻点了点头,以大唐的广疆沃域,再加上柳一条所造出的那些有利农具,更是犹如一只添了双翅的猛虎,除非他们年年都能遇上今年这般的天灾,否则他们就是不想强大起来,也难。
自从从大唐偷偷地引进了一批‘柳氏耕犁’和‘柳氏水车’后,高昌国今年一季的收成,比竟往年提高了近五成,对这些农具的巨大作用,他们自也是清楚得很。所以,对于能够造出这些东西的柳一条,他们也是既欢喜,又惧怕,大唐有这样的人物,实不是他们高昌之福。
不过既始如此,对柳一条这个只是木匠的平民,他们也并没有多少地敌意,毕竟,柳一条造出地这些农具,受益的不仅仅是大唐一国而已。就像是那些郎中一样,不仅可以救人,也可以救已。
“皇上,乾儿就要回来了吗?”长孙皇后亲自给李世民端递了一碗冰镇酸梅汤,然后轻坐在李世民地旁边,温声地向李世民问道。
近半月没见李承乾,长孙皇后心里边儿早已是牵挂不已。
“呵呵,皇后有些心急了,援助的钦差朕刚派出去,太子要回来,怕还要再等上几日方可。”轻喝了一口酸梅汤,李世民轻笑着向长孙皇后说道:“太子此去,虽然遭遇了一些意外,不过比起此行的收获来,却也是不值一提。”
把汤碗放到桌上,李世民看了长孙皇后一眼,轻声说道:“观太子这半月来在豫中的举动,沉稳有条,行事有度,颇有大将之风,比起以前,太子他,确实是已经长大了。”
儿子长了本事,李世民这个当爹的,心里边儿自也是欢快了许多,毕竟,在此以前,为了太子的事情,他这个明君可是没少操心。
“乾儿从小就聪明异常,以前行事莽撞,也只是缺乏磨练,皇上应多给他些机会才是。”长孙皇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端起桌上的酸梅汤,也轻轻地喝了一口。
“皇后的心思,朕都明白,”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轻笑了笑,道:“此次的豫中水灾,除了那些不幸被淹之人,再没有人为了疫病而亡,太子此行,可谓是功不可没,等太子回来,朕自是会对他进行封赏。”
“嗯,还有那柳一条,献方有功,朕也不会亏待于他,他既是不想为官,那朕就多赏赐他一些财宝便是,还有他在三原的那个炭矿,朕也不再追究,并免他十年的赋税。想来他定是不会反对。”想起柳一条那小子一向爱财,李世民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皇上英明,”长孙皇后微微颔首,轻笑着向李世民说道:“这次水灾能够这般安稳度过,实是大唐万民之福,待乾儿从豫中回来,皇上不若带着朝臣去祭祀一下天地,以慰黎民?”
“嗯,皇后所言极是,朕心中也亦是有些打算,连续两次天灾,是该去为万民祭祀一下天地了。”李世民看着外面的万里晴空,轻声向长孙皇后说道。
……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过却也多是庸人自扰,想开了,看透了,也就淡了……
第313章 归期在望
柳二条想去长安游学。
这是天晴之后他所做出的决定,通过乡试之后,所有的时间他几乎都呆在家里复习以住所学,准备迎接三个月后的省试和来年一月份的复试。
不过呆得久了,静极思动,难免地便动了想要出去走走的心思。
他想去长安拜会一下他的恩师,王志洪,在恩师的跟前聆听教诲,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到长安的国子监去见识一下,看看大唐朝最好的学府,长的是什么样子,看看那里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如传言所述,全是天之娇子。
柳二条的这个想法,没有什么不妥,尤其是现在家里边有了一些闲钱,儿子要求学,老柳与柳贺氏也没有理由去拦着。
而且,楚楚,柳无尘和骆宾王,这些柳家里有些见识的人,也都很赞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柳二条也时候该出去走走了,不然,老是让他呆在家里,也只是会让他变成一个书呆子而已。
再说,长安城距三原又不是太远,他们柳家在长安城又有一所空当的宅院,正好让柳二条去游学时暂住。
所以,在柳二条提出想要出门这个想法的第二天,老柳便遣柳无尘,给他拿了五十贯的盘缠,一路就把柳家老2给送到了长安。
“二少爷,”到长安的柳宅,柳无尘把柳二条请到大厅坐下,然后从包裹里拿出了两百贯银钱。放到柳二条的面前,轻声说道:“这是少夫人嘱咐无尘给少爷带地,长安不比三原,做什么事儿都发销得厉害,五十贯钱根本就不够用的,少夫人吩咐过,二少爷日后若是用完了。就再派人回支取,万莫让自己在外面受了委屈。”
有了钱的人。也就不再怎么在乎金钱,现在的柳家,已经有了一点财大气粗的感觉,随手一挥,就是二百五十贯的零花钱,若是搁在以前,柳二条非被乐死不可。毕竟当年连肉都吃不上的时候,一贯钱对他们来说,那都是一笔很大地财富。
柳二条轻拍了拍放在桌上墩墩实实的一大包裹银钱,轻笑了笑,抬头向柳无尘说道:“回去代我谢谢嫂嫂,这两百贯钱,再加上爹给地那五十贯,足够我在长安城里几年的发销了。呵呵,让嫂嫂放心。”
说着,柳二条抬手吩咐一旁的柳砚去将桌上的银钱收拾起来,放到他们的卧房里去。
“是,二少爷的话,无尘一定会给少夫人带到。”柳无尘轻应了一声。说道:“另外,这府里的下人不多,总共加起来也就才四个人,有看门儿地,有打扫的,有做饭的,二少爷若是嫌少的话,一会无尘再去招两个回来侍候二少爷。少夫人说,在自己家里,用不着那么节俭。委屈了自己。”
“不用了。”柳二条甩了甩头,笑着说道:“我的身边儿有一个柳砚就够了。人多了,反而会不自在。再说,我是来长安游学的,又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要那么多下人做什么?等过两天,我可能还要在恩师的府上住上一段时日,下人多了,也是浪费。”
“二少爷说得是。”柳无尘轻点了点头,然后又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无尘就不在此打扰二少爷了,家里有些事情需要打典,无尘要先回三原了。”
“嗯,回去代我跟爹娘,嫂嫂他们报个平安。”柳二条站起身,将柳无尘送到客厅门外,轻声说道:“还有,我大哥若是回来了,定是要派人来给我送个信儿来。”
“是,二少爷,无尘都记下了,二少爷早些休息吧,无尘告辞了。”又弯身冲柳二条行了一礼,柳无尘便跨步出了柳宅,坐着马车赶了回去。
“少爷,房间都收拾好了,你要不要去休息一下?”柳砚兴奋地从后院跑了过来,刚才他在后院儿里转了一圈儿,没想到他们东家在长安城,竟然也有这么一处大的,漂亮地宅院,刚在这里呆了一会儿,这个小不点就喜欢上了这里,一想到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们就要住在这个地方,他心里面就忍不住一阵的兴奋。
“嗯,不必了,你去把咱们带来的那些书籍整理一下,然后再随我出去买一些礼物,顺便再吃点东西,今天晚上咱们便去一趟礼部尚书府,去拜会我的恩师,王大人。”柳二条轻喝了一口小丫环端送上来的茶水,开口向正兴奋不已地柳砚吩咐道。
“是,少爷,小砚这便去准备!”一听要要出去玩儿,柳砚一下便来了精神,从小到大,他还从没离开过三原呢。小家伙应了一声,又飞快地跑回了后院儿。
“现在水患已经完全无忧,灾民也都有了安置的所在,咱们现在要做的,也只是等着这溢出来的洪水,慢慢地渗下地去。”李承乾坐在一片荫凉的地方,喝着凉茶,看着周围已经不是很忙碌的士兵,轻笑着向柳一条说道。
“是啊,过了这么许久,发生疫情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小,呆在这里,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柳一条两只手抱抚着茶碗,看了李承乾一眼,不由得轻声向他问道:“不知太子殿下准备何时起程赶回长安?”
“呵呵,柳先生莫要着急,”李承乾扭看了柳一条一下,轻笑着开口说道:“在父皇派来接替咱们的钦差到达之前,咱们还不能轻易离去,不然若是有了什么意外,咱们谁都承担不起。所以,柳先生还是在这里耐心地陪孤喝几天茶吧,请回的折子三天前孤就已经派人给送回了长安,现在那些钦差,应该都已在路上了。”
柳一条拿着一直搭在脖上的毛巾轻擦了下脸上地汗水,现在地天气,即使坐在那里不动,也会忍不住汗水直流,柳一条有些想他们家里的那些冰镇酸梅汤了。
其实李承乾也是老早就想着要回去了,这里地天气实在是太热,长这么大,他何曾吃过这般热毒的苦楚,现在他的脖子里,后背上,全都长了一层的痱子,红通通的一处,每天都痒得厉害。
这还不算,水灾过后,蚊虫遍生,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听着一堆的蚊子嗡嗡之声,吵得人整休整休地都睡不着觉。这也是他们出来的时候欠了考虑,没有并没有带那些纹帐,纱帐之物,想要以草薰蚊,一时间却也找不到草去,且李承乾也受不了那个烟味儿。
晚上睡不着觉的日子,很痛苦。尤其的,不是因为失眠,而是因为蚊子的时候。
现在李承乾便是严重的睡眠不足,整天都要以茶来提醒清神。
不过好在的是附近刚刚发过大水,一望无际的洪水,对这气温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天气虽热,但却也不至于让人中了暑去。这样的温度,他们勉强还能够忍受。
李承乾把茶碗放到桌上,把身子斜靠在椅背上,轻眯着眼,向柳一条说道:“等回了长安,孤定会抱着一桶冰镇酸梅汤,痛饮一番,然后再在满是冰块的大殿内,好好地睡上一觉,这几天在这里,真是闹腾得厉害。”李承乾扭过头,看了柳一条一眼,轻声说道:“不过说起那冰镇酸梅汤,孤却想起,听程将军说,那酸梅汤好像还是出自先生之手,先生倒也是一懂得享受之人。”
“呵呵,一些小手艺,本来是为了给我那受了身孕的娘子调制的,不想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欢喜,最后索性便传了出来,让太子殿下见笑了。”柳一条不以为意地轻笑了笑,把茶碗放到嘴边,轻轻地喝了一口。
“这样啊,”李承乾深看了柳一条一眼,又开始闭目养神,道:“孤还是那句话,能嫁与柳先生,是柳夫人的福气,柳先生是一个很顾家,很会疼人的夫君,这一点,孤不及先生。”
说这话时,李承乾的声间有一些落寞之意,他又想起了他的那个已经殒命的太子妃来。
“太子殿下严重了,小民只是一凡夫俗子,所求只是家和子乐而已。”柳一条把茶碗放到桌上,也学着李承乾的样子,把身子斜靠在椅上,夜里睡不着觉的,不止是李承乾一人而已。
两个人刚躺下一会儿,便纷纷传来了阵阵均匀的轻鼾之声,引得在一旁侍候着的马成与李纪和二人,也是哈声连连,不过他们仍是强打着精神,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各拿着一把蒲扇,有一扇没一扇地为自家的主子扇着凉风。
在唐朝呆得久了,柳一条也越来越习惯了这种腐败的生活。
第314章 侯选太子妃?
柳二条呆住了。
惊艳绝伦,他的心在胸膛里,扑通扑通的,都快要跳了出来,两只眼睛里面,也全是一片迷离的色彩。从瞥见到那马车内安坐的那名女子的容貌后,柳二条就这样矗站在大街上,呆住了。
他的心,他的思绪,早就已随着那辆马车,随着那车里的佳人,去了。
一见而钟情,柳二条醉了。
“少爷!少爷!你怎么了?你可别吓小砚,”柳砚抱着一个礼盒,见他们家少爷好像是着了魔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便连忙着上前叫了几声,小家伙被柳二条的样子给吓到了。
“呃,没事儿,我没事儿,”柳二条被柳砚的声音惊醒,甩了下脑袋,轻声向柳砚说道:“小砚,刚才过去的那辆马车,你看到了吧?”
“嗯嗯,看到了,好像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家眷,”见二少爷没事儿,柳砚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低头回想了下,对柳二条说道:“我看到里面有一个小丫头儿和一位小姐,嗯,长得还蛮好看的。”
“对对,就是她,你现在就给少爷我跟上去,我想知道她们是哪家的小姐。”柳二条点着头,悄声地向柳砚吩咐道。
因为是在街上,马车走得并不是很快,柳二条与柳砚说话的时候,隐约还能看到马车的影子。
“不用了,少爷。”柳砚看了他们家少爷一眼,小声地说道:“刚才少爷没有听到吗,有几位公子说车上的那位小姐,是大司农卿苏老大人家地孙女儿,苏晨曦。”
“苏晨曦?莫不是苏晨兄的妹妹?难怪刚才会觉着有些脸熟,”柳二条的眼前一亮,近水楼台先得月。凭着他与苏晨的关系,要想接近他的妹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看柳二条一脸淫荡的样子,柳砚轻撇了撇嘴,想起他们家大少爷说过的一句话:这小子,思春了。
“晚上咱们先去一趟苏府,拜会一下苏老大人和苏晨兄,”柳二条向马车地方向看了两眼,扭头向柳砚吩咐道:“恩师家。咱们明日再去。”
“是,少爷!”柳砚轻应了一声,乖乖地跟在柳二条的身后。
“小砚,”刚走了没两步,柳二条又向柳砚叫了一声,轻搂着柳砚地肩膀小声地问道:“你觉着刚才的那位小姐,怎么样?是不是非常地漂亮,倾国倾城?”
“哪有。”柳砚很是怀疑地看了他们家二少爷一眼,道:“她长得虽然也很好看,但是比起少夫人来却是差远了,小砚还是觉着少夫人更好看一些。”
“呃?是吗?可我怎么觉得她怎么比嫂嫂更美一些呢?”柳二条一愣,然后一巴掌便拍在了柳砚的后脑勺上,没好气地说道:“你一个小屁孩子懂什么啊?本来少爷我就不该问你。”
“可是。少爷,小砚说得都是实话。”柳砚捂着脑袋,委屈地看了柳二条一眼,仍然坚持地说道:“确实是少夫更好看一些。”
然后,柳砚的后脑勺上,又多了一巴掌。
“小姐,你想什么那,眉头都快要皱到一声了。”芭蕉在苏晨曦的旁边坐着,看到小姐从刚才开始就微蹙着眉头,便开口小声地向她询问道。
“嗯。没什么事儿。就是刚才,我好像是看到了一个熟人儿。但是又有些不确定。”苏晨曦摇了摇头,自语道:“可能是我看错了,他现在应该是在三原才对,怎么会来长安呢?”
“三原?小姐说的是柳一条?”一听到三原,芭蕉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柳一条的存在。
“不是,柳先生现在还在豫中,短时间内怕是还回不来,”苏晨曦看了芭蕉一眼,轻声说道:“我说地是柳先生的弟弟,柳二条,月前他刚刚通过乡试,现在应是正在用功读书以备省试,刚才我看到的,应该不会是他。”
“柳二条,嗯,那个小子倒还不错,彬彬有礼,又是一个才子,长相倒也凑和,比他们家大哥强多了,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妻室,嗯嗯,小姐,若是想找夫君的话,他也不错哦。”对于柳二条,芭蕉的印象倒是不错,竟公然地在他们家小姐面前做起推销来。
“你这小丫头,越来越是没有规矩了,休得再在此胡言,当心我撕烂你的小嘴,”苏晨曦白了芭蕉一眼,便不再言语,不知道又在想些什么。
“好了小姐,芭蕉不说了,”芭蕉举手投降,道:“不过即使芭蕉不说,却也是阻挡不住老太爷要给小姐寻找夫婿的心思,自上次三原回府后,老爷便不让小姐再扮作男装,想来老爷也是下定了决心,想要给小姐找一个好地归宿了。”
芭蕉拿出一把蒲扇,轻轻地给苏晨曦扇道着,看到他们家小姐的脸,又愁苦了起来。
“是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几日爷爷老是让咱们去见些大府的妇人,我又岂能不知爷爷的心思。”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外面熙攘的人群,苏晨曦不由得轻叹了口气。
她不是那种愿意逆来顺受地人,但是她又不愿看到爷爷为她担心,所以她很矛盾,一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由着爷爷的意思,认命吗?她不知道。
“小姐,到地儿了,”车把式跳下马车,伸手将苏晨曦与芭蕉两人扶将下来,弯着身对苏晨曦说道:“后宫之内,小人不便进去,小人在此等候小姐。”
“嗯,”苏晨曦向车把式轻点了点头,然后便领着芭蕉一起,在一个内侍的带领下,进了后宫,立政殿内。
“曦儿拜见皇后娘娘,拜见豫章公主。”殿内,长孙皇后与豫章公主都有在座,苏晨曦移步上前,微弯着身,给两人都礼了一礼。
“嗯,果然是生得一副俊容,也难怪苏老大人老是在本宫的面前夸赞,呵呵,上来坐吧,在这殿内,不必多礼。”长孙皇后欢笑着上下打量了一下苏晨曦,招呼着她在一旁坐下。
“多谢皇后娘娘,”又礼了一下,苏晨曦这才直身,提摆,坐下身形,芭蕉小丫头,则乖乖地站在他们家小姐的身后。
“曦儿妹妹端是生得一副好相貌,这么美的人儿,看着都让人羡慕得紧。”待苏晨曦坐定,豫章也谑笑着向苏晨曦说道着,趁长孙皇后不注意时,还微微地向苏晨曦眨了下眼。
“豫章公主说笑了,比起公主的容貌来,曦儿只是一丑丫头罢了。”苏晨曦颔首谦虚地回道,在长孙皇后的面前,她却是不敢像豫章那般,做出什么过火的举动来。
“听苏老大人言讲,曦儿从小就跟在他的身边,东奔西走地,很少呆在家里,一个姑娘家,真是苦了你了。”长孙皇后怜爱地看着苏晨曦,道:“以后在家若是闲暇,便常到这立政殿下,陪本宫说说话。”
“皇后娘娘垂爱,曦儿谢过皇后娘娘。”苏晨曦微应了一声,悄悄地抬头看了长孙皇后一眼,感觉长孙皇后就像是一个慈祥地母亲。
“母后,听说曦儿妹妹不但才学了得,而且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不若趁此机会,让她为儿臣写上一副,如何?”看了苏晨曦一眼,豫章公主开声向长孙皇后请示道。
“哦?”长孙皇后扭头深看了豫章一眼,然后又向着苏晨曦说道:“也好,本宫也曾听苏老大人提起过,正好也想见识一下,曦儿,可以吗?”
苏晨曦暗中狠瞪了豫章一眼,怪她没事儿将是给自己找麻烦,不过脸上却一直都是笑声吟吟:“皇后娘娘想看,曦儿哪敢不从,如此,曦儿就献丑了。”
见文房四宝已有内侍拿送过来,苏晨曦便起身向长孙皇后与豫章公主微礼了一礼,拿笔砚墨,便在纸上写了一首诗词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一起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用的是‘柳氏书法’,写地是她在柳府见到过的诗词。书法已有九成个似,若不是长孙皇后与豫章亲见,她们定还会以为这是柳一条的亲笔。
“字好,诗更好,若不是亲眼所见,本宫断是不会相信,这竟是出自一位姑娘之手。”长孙皇后轻站起身,及到已写好的字词近旁,连声赞叹,再看苏晨曦时,目光也有了些不同。
“皇后娘娘过奖了,不过这诗,却不是曦儿所作,曦儿也只是抄写而来。”冲长孙皇后行了一礼,苏晨曦轻声说道:“这首诗在曦儿前次去柳府之时,见柳先生写予柳夫人所作。”
柳一条?听了苏晨曦的解释,长孙皇后与豫章公主都是微微一愣。
第315章 侯选太子妃?(2)
“怎么,曦儿跟柳先生很熟悉吗?”长孙皇后拿起桌上的字画,细看了两眼,不经意地向苏晨曦问道。
“回皇后娘娘的话,之前曦儿曾扮过男装,跟柳先生学了有一月的书法,曦儿的‘柳氏书法’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全是拜柳先生真心相授。”微冲长孙皇后礼了一礼,苏晨曦向长孙皇后回禀道。
“哦,原来如此,难怪曦儿的字,竟会与柳先生的书法如此的神似。不过以一月之功,能有如此成就,足见曦儿在书法上的天赋,呵呵,”长孙皇后随意地轻笑着向苏晨曦夸赞道,不过手中的字画却已被她给轻放到回了桌上。
“皇后娘娘廖赞了,”趁长孙皇后回转座位的时候,苏晨曦握着小拳头,偷偷地冲着豫章公主作了一个不客气的动作,不过却直接被豫章给有选择地无视了。
“多谢曦儿妹妹的墨宝,这副字,姐姐非常地喜欢!”冲苏晨曦得意地一笑,豫章便上前把已经干涸了的字给收了起来,交给了一旁边侍候的小僮,让她好生收将起来。
“公主殿下喜欢,是曦儿的荣幸!”见长孙皇后看来,苏晨曦忙收起她的小拳头儿,很恭敬地冲豫章礼了一礼。
“好了,”长孙皇后微笑着冲她们两个挥了挥手,道:“曦儿难得入一趟宫,茹儿便陪她出去转转吧,本宫的身体有些乏了。就不陪你们了。”
“是,母后!”豫章高兴地冲长孙皇后行了一礼,然后便拉着苏晨曦一起,出了立政殿。
“公主殿下真是好兴致,怎么,诳了妹妹一副字画,难道还想再把妹妹整个人都诳去不成?”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