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牧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那《一千零一夜》的内容他还能不能记得起来,却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了。
第302章 煤
“你可识字?”柳一条看了站在他面前的陈明则一眼,轻声地向他询问道。
“回少爷话,”陈明则拄着拐杖,弯腰拱手向柳一条回道:“家父以前上过私塾,所以小人小时候也跟家父学了几天,虽然比不得那些书生文士,但却也识得一些字词。”
“嗯,那你看一下这个,上面的字都能认识吗?”柳一条把桌案上早就准备好的一个薄册递于陈明则,示意他打开观看。
上面记载的是一些饲养耕牛的方法,柳一条想把这个有些忠心的下人,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饲养员,不止是耕牛,如果可能的话,以后还会有猪,鸡,鸭,羊等一些别的家畜。
就像是培养马房里的那个王安一样,柳府现在很缺这种既忠心,又专业的技术人才。
“回少爷,小人都认得。”陈明则看着薄册上的记载,两只眼睛一下就热了起来,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给大户人家当了近十年家丁的陈明则,自是不会觉得养牛喂牛是什么低贱的事情,耕牛是农家的宝贝,养牛,更是一件了不得的美差,在一般的家户里,只有东家十分信得过的人,才会有机会给安排着去牛篷做活计。
前几天在府门外养伤的时候,陈明则就有些眼红王安的那份马夫的活计,马夫虽比不上牛头儿,但是却也比着一般的家丁要好上许多。尤其地,当他得知了王安竟还得了他们家少爷地教授后,对王安那个呆头鹅更是羡慕得很。
“嗯,认得就好,一会儿把这本册子拿回去,没事儿的时候多看一看,以后或许能用得着。”柳一条端起茶杯。轻喝了一口,嘴角不由得微微地勾了起来。
从陈明则的眼神里。柳一条看到了一种渴望,那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野心,很强烈,他以前在李德臣那老头儿的眼睛里也曾见到过,那是李德臣在听说了柳一条给他的待遇时。
这大概就是他愿意留下来的原因吧,柳一条把茶碗放下。抬头轻看了陈明则一眼,不可否认,眼前地这个三十几岁的汉子,眼光很不错,头脑也够灵活,虽然有些爱耍嘴皮子,但却也是一个吃惯了苦,能吃苦地人。可以大用。
“是,少爷,小人定会认真地研读,决不会负了少爷的一片厚爱。”陈明则小心地把薄册收放到怀里,恭敬地冲柳一条行了一礼,有了这个册子。他总是看到了一线的希望。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柳一条轻点了点头,淡淡地向陈明则说道:“腿脚若是灵便了,不妨多到东边的牛篷里去走动走动,看看册子上的东西能不能用到实处,等过上月余,你的腿脚大好时,我会去考校一下你学习地进度,然后再适当地给你安排一份活计。”
柳一条看了陈明则一眼。说道:“我曾说过。你留下来,柳府定是不会亏待了你。例钱,活计,都会给你最好的待遇,不过,最后你在这府里,到底能有多大的作为,还要靠你自己,我能给你的,也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少爷放心!小人定不会让少爷失望!”陈明则架着拐杖,再一次地向柳一条施礼,脸色激动得有些潮红。
柳一条的话,无疑是给了他一个保证,在这柳府之内,只要你有本事,就不愁会没有出人投地的机会,而陈明则,最需要的,便是机会。
“嗯,好了,你先下去吧,万事都要等你先把腿上的伤患养好了再说。”柳一条冲陈明则摆了摆手,示意马成去将陈明则送回房内。
“少爷,”待陈明刚与马成下去之后,柳无尘在一旁向柳一条禀道:“刚才听李德臣来讲,庄园里地那些佃户,家中都已无多少干柴,平日里用来做饭都有些紧凑,若是再烧开水的话,怕是撑不了两天。”
“哦?”柳一条微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以前倒是没有想到,唐朝时并没有电,没有煤气,引燃点火之物虽然石炭,但是一般的百姓却还没有普及使用,就是像他们这样的大户,煮饭用的东西也多是木草之物。
这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柳一条看了下外面地连天大雨,轻声向柳无尘问道:“府里的干柴有没有短缺?”
“府里边倒是没有,平常储备的就有不少,前几天知道要下大雨,无尘又特地命人去多准备了一些,应付到雨期结束,并没有什么问题。”柳无尘微弯着身,向柳一条回道。
“嗯,”柳一条轻点了下头,道:“若是我记得不错,雨前收割的那些粟杆儿,应该还都在庄园外吧?记得当时我好像是让人去找东西遮了一下,以备不时之需,一会儿你带人去看看,若是没有被淋湿的话,三十三顷田地的粟米杆儿,足够咱们这个庄园度过这次雨期了。”
“是,少爷,”柳无尘弯身轻应了一声。
“还有,”柳一条接着说道:“抽空去一下县里,看看有没有人在卖石炭,若是有的话,就多买一些回来,我有用处。”
石炭,又被这里的人称为石墨,也就是现代人们常用的那种黑煤,虽然不比煤气,天燃气那般地好用,但是在唐朝,却也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燃料了。
不过可惜地是,这种东西并没有多少人用,只有一些少数地铁匠会偶尔地用来炼铁,普通地百姓甚至连见都没见过。
柳一条思量着,要不要到村头的何伯家里,托何伯去打造几个煤炉子,然后再做上几个蜂窝煤,那样,以后就再不必担心什么柴不柴地了,而且,有了煤炭,就是吃起烧烤来,也会方便一些。
“石炭?少爷说得可是那种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听了柳一条的交待,柳无尘轻声地向柳一条问道。
“呃,对,就是那种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县里边有卖的吗?”虽然听着有些别扭,柳一条还是有些兴奋地问了出来。
“无尘曾在一本书上看过关于石炭的记载,说是可以用来燃烧炼铁,不过引燃不易,用起来效果还不如木炭,所以并没有多少人用,县里并没见人卖过。”柳无尘轻点了点头,道:“不过在三原县城西的土宜村,倒是有一处可以挖掘得到,少爷若是需要的话,无尘可带人去为少爷挖上一些回来。”
“什么?你说在三原就有那种石炭,还,还是露天的那种?”柳一条感觉着自己好像是被天上的陷饼儿给砸到了脑袋一般,一下站起身来,有些激动地看着柳无尘。
从柳无尘的话里,柳一条看到了一堆闪闪发光的金子在向他招手。
煤炭,黑色的金子,如果能让他得到一个天然的煤矿,啧啧,柳一条有一种中了大奖的感觉。
“露天?也可以这么说,那个地方是一片高岗,寸草不生的,在地上随便刨上一下,就能见到少爷所说的那种石炭。”对柳一条的激动之态,柳无尘有些不解,不过他还是很尽职地说出了柳一条想要知道的答案。
“土宜村,好像是无尘你原来居住的地方吧?”柳一条看了柳无尘一眼,开口向他问道:“那你可知道,那片高岗可已经有了主人?”
“没有,不长庄稼的土地,哪里会有人要,都荒废了几十年了。”柳无尘轻轻地回答道。
“好,好,那就好,”柳一条兴奋地轻拍了下手,向柳无尘吩咐道:“无尘,你现在就去备辆马车,一会随我去一趟那土宜村,我要亲自去看看那片高岗,嗯,再多带些钱去,若是可能的话,顺便地就把那片高岗买将下来。”
柳一条有些迫不及待,虽然他的手中已经有了很多的银钱,但是在心底里,却仍是还想再多赚一点儿,毕竟这钱,有谁会真的嫌多的?
“是,少爷,”虽不知柳一条的目的,柳无尘还是轻应了一声,道:“那里是一个不毛之地,平常根本不会有人想要,如果少爷对那片土地真的感兴趣的话,由无尘出面,用不了多少钱,便可以将它从村正那里买过来。”
“嗯嗯,那是再好不过,走走走,咱们这便去走一趟!”说着,柳一条便从小喜那里要了一把雨伞,拉着柳无尘一起,出了门去。
第303章 买地
柳一条不得不赞叹自己的人品。
土宜村的那片荒废的高岗,确实是一个露天的煤矿。
没有一丝杂质的,扒开掩盖在外面的那一层黄黑参半的泥土,光是裸露在地表的那一层诱人的黑色,就让柳一条激动得有些汹涌澎湃,比别处高出十米上下,一路延绵,全部占地约有五十顷,说它是一个煤山,一点也不为过。
穿着蓑衣,沐在雨里,柳一条由柳无尘陪着,静静地站在这片煤山之上,目测着这片一望无际的高岗,光是裸露在地表的这些煤炭,就足有数百数千万公斤,若是猜得不错,在地下很深的一层里,应该还埋藏着一些。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里,并没有听说过长安附近有什么大的煤矿,甚至连小一些的都没有听说过,但是,那并不代表它就没有,柳一条踩着脚下的煤山,像这样一处裸露在外面的煤矿,要是能保留到二十一世纪,那才是一个奇迹。
“无尘,你再去别地打听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这种地方,嗯,还是算了,咱们柳府有这一处,就足够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做事,要本分,要懂得知足,太贪心的话,柳一条不禁又想起前几次被朝庭给征用的‘柳氏犁坊’来,占得多了,会有人眼红的。
柳一条不由得便收起了心中刚刚升起的那片,想要垄断了全国煤矿的心思。这种野心,要不得,尤其是在这种没有什么人权地封建社会,不说别人,光是李世民那个小气的明君,就不会放过他。
这个煤矿,虽然不是很大。但也足以让他们柳氏一家春风得意几十几百年了,嗯。这就够了,做人要知足。
“好了,咱们去村里看看,拜访一下土宜村的村正,这片高岗,咱们柳府,势在必得!”柳一条甩了下脚上沾着的泥土。带着柳无尘,便下了高坡,一路向土宜村走去。
柳无尘以前是这里的村民,对这里自是熟悉无比,由他带路,主仆两人很快便淌着雨水,及到了土宜村村正,洪潼的家里。
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头儿。头发胡子都白了大半,佝偻着身子,是一个正经八百地农夫,当然,骨子里也有着一些别的农夫所没有地精明。
“这不是柳家的那个大小子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洪潼打开门儿,看到柳无尘与柳一条站在门外。便热情地将他们请让到屋里,看着柳一条,开口向柳无尘问道:“这位公子面生得紧,不知该怎么称呼?”
“洪村正有礼了,这是我们家少爷,柳一条,”柳无尘脱下蓑衣,并侍候着柳一条也把蓑衣脱下,轻声地向洪潼介绍道:“我们也是刚到村子里,特意来拜访洪村正的。”
“小子有礼了。”柳一条也随着拱手向洪潼行了一个见面礼仪。并上下打量了一下屋里的摆设,半旧的桌椅。有些破裂的茶壶,还有那堆了近半间屋子地谷子,让整个房间都弥散着一特殊的潮味儿。
“柳一条?”洪潼上下看了柳一条一眼,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可是古田村的那一个?”
“呃,正是在下,怎么,洪村正识得柳某?”一下被人给叫出了来历,柳一条不免有些诧异,遂轻声向洪潼询问。
“竟真是柳先生!快快快,柳先生请上坐!”洪潼一下就变得更加地热情了起来,拉着柳一条一起,与他都坐在了正首,看着柳一条说道:“早就听闻,柳先生年不及弱冠,青少有为,今日一见,果是不凡,老头子真是三生有幸啊,呵呵”
“洪村正言重了,”被这老头儿这般地夸赞,柳一条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柳先生看到了吗?”洪潼指着他们家堂屋堆积在一起的或筐或袋的谷子,感激地向柳一条说道:“这些谷子,都是柳先生你的赐予,若不是有柳先生先前制造出的‘柳氏水车’,根本不用这场大雨来祸害,地里的庄稼早就旱死了,颗粒无收,到时就不止是饿肚子那么简单了,所以,可以说,柳先生你就是我们这些庄户地恩人。不止是这次,还有以后,你给了我们这些农户一个可以对抗旱灾的法宝。不止是‘柳氏水车’,还有那个‘柳氏耕犁’,‘柳氏肥坊’,都是绝好的东西,”
老头儿有些激动,说话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的,脸色也变得有些潮红。
原来是为了那些农具,柳一条恍然,遂摆着手向洪潼说道:“一些奇淫小技,能帮得上忙,是柳某的荣幸,洪村正就莫要再提了,今日我与无尘来拜访洪村正,实是有事想请洪村正帮忙,还请洪村正能够援手一二。”
“哦?柳先生请讲,能帮得上忙地,小老儿定是不会推辞。”洪潼看了柳一条一眼,很是坚定地向柳一条说道着。
“呵呵,那就多谢洪村正了,”柳一条轻笑着向洪潼拱了下手,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就是柳某对土宜村辖内的那片荒废的土岗颇感兴趣,想出些银钱将它买将过来,不知洪村正能否行个方便?”
“那片废地?”洪潼一愣,轻声地向柳一条问道:“那片土地寸草不生,黑土下面埋着的也全都是一些又黑又硬的石头,无甚用处,柳先生买它做什么?”
无缘无故地,去买一块废地,是有两糟钱儿没地儿花了吗?败家子儿?看了柳一条一眼,洪潼否定地轻摇了摇头,不过在心里面却升起了一丝的疑惑。
“呵呵,其中的原因,现在柳某还不便告知,请洪村正见谅,”柳一条歉意地冲洪潼轻笑了下,道:“不知村正大人能否作主,将那片废地卖于柳某?”
“这个,”洪潼有些迟疑地向柳一条说道:“柳先生,那片废地虽然没有人要,但是到底还是土宜村的土地,不是本村之人,小老儿也是无权将它们分配出去,怕是帮不上柳先生了。”
“不过柳先生若是真想买下的话,不妨到县里去找一下县丞老爷,县丞老爷应是有权决定那片土地的归属。”虽然自己没有办法,洪潼还是好心地向柳一条提了一个建议。
“这样啊,”听了洪潼地话语,柳一条地目光不由得便瞄向了一旁的柳无尘身上,遂轻声向洪潼询道:“无尘以前不就是这里地村民么?如果由他来买不知是否可行?”
“这个,”洪潼抬头看了柳无尘一眼,欲言又止。
“少爷,”柳无尘插言道:“无尘现在已无户籍在身,已算不得是土宜村的村民,所以,”
呃,柳一条这才记起,柳无尘曾经做过监牢,犯过案子,确实再没了分配田地的权利,遂歉意地看了柳无尘一眼。
反正去找公孙瀚南也不是一件难事,最多也就是多跑一些路途而已,柳一条站起身,拱手向洪潼辞行,之后便又披上了蓑衣,领着柳无尘一起,坐着马车,去了三原县城。
公孙瀚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越积越多,各村的积水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谷子发霉,房子漏水,很多地方的村民,屋子里边都开始积了一些雨水,公孙瀚南这个县丞也是越来越忙起来,很多时候甚至连在家里吃上一顿饭菜都没有功夫。
柳一条他们到达三原县衙的时候,公孙瀚南领着几个差役去了城外东边处的几个村落视察,所以柳一条他们并没有碰着头面。
不过,从接待他们的那个主薄的言语里,柳一条也得知了公孙瀚现在所面临的难题。
无柴可用,无水可喝,现在全县的村民,已经有一部分家户,连做饭都成了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不过对柳一条来说,它却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周边大雨,缺柴的又岂止是三原一地?
“劳烦主薄大人派人速去把公孙县丞找回,小民这里有一良方,可解现下三原百姓之燃眉。”柳一条拱着手,向眼前这个叫做陈岚的主薄轻声说道。
“柳先生此言,当真?!”陈岚看了柳一条一眼,确定了柳一条不是在开玩笑后,猛地一下便从椅上坐了起来,高声冲守在门口的差役吩咐道:“阿忠,速去将县丞大人寻回,就说柳先生有良策,可解县丞大人心中之忧!”
陈岚虽只是一九品小官儿,平常也没有掌管太多的事务,不过对柳一条这个大名人,他却还是知道一些,毕竟,一个可以斗倒兵部尚书的平民,很少见。
第304章 好处
柳一条给了公孙瀚南一个天大的好处。
一个煤炭的实用方法。
而作为交换的条件,他则是很顺利地便取得了土宜村边上的那片高岗土地的拥有权,而且是永业田的那种,所以,他们柳家,除了那四百顷耕田外,又多了一份占地约有五十顷的煤矿产业。
而且,柳一条还向公孙瀚南承诺,在以后的几个雨天里,‘柳氏煤坊’将会免费为三原县周遭几个村落的村民,提供烧水渚饭用的煤料。
在赚取了一个好的名声的同时,也为自家的煤炭作坊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一举两得。
所以,在公孙瀚南那里取得了煤矿的地契后,柳一条便领着庄园内的那些个闲得有些发慌的佃农,来到了土宜村。
冒着大雨,在高岗上搭了一个巨大的草棚,遮上一些油纸帆布,便开始一锹一锹地在里面掘起煤炭来。
掘好之后,每陋一段时间,都会有衙门里派来的马车将之拉走,分配给那些紧缺干柴的用户,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斤的煤炭被白白拉走。
对此,柳一条却是一点也不觉得心疼,有舍,才有得,这就好比是在街边卖小吃的时候,事先让客人先免费地品尝几口一样,舍不得一点小便宜,怎么能吸引到别人来买你的东西?
不止是给衙门的这些,三原里地所有大户。柳一条几乎是都让人给送了一车过去,当然,在送煤过去的同时,也都会附有一份由县里特印的煤炭使用方法,有官方出面证明,说服力不是一般的强大。
才一天的功夫,三原县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家户。都用煤炭渚起了食饭,而‘柳氏煤坊’这个词。也渐渐地走进了他们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之中,一个煤矿品牌,就这么树立了起来。
“等到雨期过后,矿产有了盈利,就再去招一批人来,签上合同。按月给付工钱,这些佃农不能老呆在这里。”柳一条站在草棚地边儿上,看着手下的佃农一筐一筐地往上背上煤矿,轻声地向一旁地柳无尘说道:“可以优先考虑这土宜村的村民,有功夫去跟那洪村正沟通一下。”
“是,少爷!”柳无尘弯身轻应了一声,这两天跟着柳一条,他也算是长了不少的见识。同时也认识到了他们家少爷所买下的这个煤矿的真正价值。
这是一座金山。
简单,方便,易燃,柳无尘几乎都可以想象得到,在不久的以后,大唐所有的家户都用上这种黑色石头地情景。
少爷是一个天才。
之前的农具。营销方法,还有现在的石炭燃料,不是任谁都能想得出来的,柳无尘抬头看了他们家少爷一眼,一直在暗中庆幸他当初的正确决定,能够成为柳府的管家,是他柳无尘的荣幸。
“嗯,好了,咱们回去吧,这里。已经没有咱们的事儿了。”柳一条轻拍了下柳无尘地肩膀。笑着披上雨蓑,率先走了出去。连续两天的雨中奔波,他还真是有些累了。
回到家的时候,得知封小乙已经领着手下赶了回去,连带的,还有李纪和先前留下的那两个侍卫,柳一条轻点了点头,侯君集那边的隐患,短期内并不会发生,他们走了,也无所谓,而且,老是让一队保护皇后娘娘地护卫呆在自己的家里,也不合适。
回到自己的屋里,脱去身上的蓑衣,张楚楚忙着拿出了一套干净的内衣裤给柳一条换上,并着小喜去灶房端了碗热腾腾的姜汤来,祛除寒气。
拿着一条干巴巴的毛巾,张楚楚小心地给柳一条拭着额上,头发上的雨水,有些心疼地轻声说道:“外面雨大天寒,夫君整天在雨水里泡着,定是受了不少罪吧?”
“呵呵,哪有娘子说得那般严重,”柳一条把手中的汤碗放下,轻笑着向媳妇儿说道:“为夫与无尘在雨中的时间并不长,没有什么大碍,娘子莫要担心。”
说着,柳一条抓着张楚楚地小手,轻扶着她在一旁坐下,看着张楚楚又大了一些地肚子,轻声说道:“倒是娘子才应当多注意一些才是,这雨大路滑的,若无必要,就莫要再出了门去,以后再教小惠读书,就让那小丫头过来咱们房里好了。”
“妾身哪有那般地娇贵,夫君你多虑了,”张楚楚看了柳一条一眼,见夫君这般地关心自己,遂甜甜地笑了起来。
“少爷,贺兰少爷来了,”远远地,透过窗前朦胧的大雨,小喜看到公孙贺兰正撑着雨伞向这个院落走来,遂开口向柳一条禀报。
“哦?”柳一条向外瞄了一眼,轻声笑道:“不必管他,一会儿他自己自会进来,小喜去给他备一碗杯来。”
真是应了柳一条的话,小喜还没走开,公孙贺兰便推门跨步,走了进来。
“大哥,嫂嫂,小弟这里有礼了。”大大咧咧地拱手冲柳一条夫妇行了一礼,公孙贺兰便一屁股在柳一条的下首坐了下来。
“叔叔有礼了,”张楚楚微微颔首,还了一礼,看向公孙贺兰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的笑意。
待小喜端送上茶水,柳一条看了公孙贺兰一眼,轻声说道:“贤弟来此,可是要与为兄辞行?”
“呃,大哥神算,呵呵,”公孙贺兰甩了下手中的折扇,轻笑着向柳一条说道:“本来上午封小乙他们要走的时候,小弟就也有了去意,在这里呆了四天,小弟也该回去看看了,不然家里的那个老头子,又该大发脾气了。”
“早就知道你在这里呆不长久,”柳一条轻笑着点了点头,看着公孙贺兰道:“回去后,代我向公孙伯父和公孙伯母问好,咱们两家离得不远,有时间常过来窜门儿就是了。”
“这就是你说的石炭?”太极殿中,李世民轻步走到公孙瀚南的近前,看着公孙瀚南随行带来的煤炭,轻声地向公孙瀚南问道。
“是的,皇上,石炭之物,古来有之,而且在我大唐境内,也遍布得十分丰富,只是一直都没有适当的应用方法,而不被世人所遍用,至今仍埋没于山体之间。”公孙瀚南从怀里掏出了一张薄纸,弯身递于李世民,道:“微臣这里有一方,可十分便利地将这石炭引燃,用于日常所需,请皇上过目。”
将这个方法献之于皇上,这便是柳一条送于公孙瀚南的天大好处,不过明显的,公孙瀚南并没有那种居功的心思,把方法递于李世民的同时,还不忘向李世民说一下它的出处:“这个方法,是柳一条柳先生所想,且在三原也已开始试用,并无不妥。现下雨灾不停,干柴难继,有了这种石炭,可保之前的防疫之方无忧。”
“哦?又是柳一条?”李世民接过纸张,看了公孙瀚南一眼,记得上次的防疫之方,也是由他所递,看他的样子,倒真是有着几分忧国忧民之像。
李世民打眼在纸上扫了一下,并没有看出什么奇异之处,把纸交给一旁的李然,让他依着纸上所述,把公孙瀚南带来的石炭都和水做成了一个矮小的圆柱形样子,再粗略地用木棍儿均匀地在上面插了几个小孔,放于火上。
“着了!皇上,竟真的着了!”看着蜂窝煤在火堆上烤了一会儿的功夫,竟自冒出了火红的红焰,李然尖着声音向李世民回禀,会燃烧的石头,在他看来,端是神奇得厉害。
“是啊,竟真的着了,”相比于李然激动,李世民则表现得平静得多,他早知这种石炭可以点燃,只是没有想到它竟能燃得这般剧烈罢了。
那柳一条,真是一个人才。
可惜,这样的人才却不愿为朝庭出力,李世民轻叹了口气,有了这个方法,确是可解燃眉之急,不止如此,不管是日常的生活,还是行军打仗,有了这种石炭,都会方便很多。
“公孙卿,不知这石炭,你是从何处得来?”李世民看着被烧得火红的炭球儿,轻声向一旁的公孙瀚南问道。
“回皇上,”公孙瀚南小心地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道:“这些全都是从‘柳氏煤坊’所得,那‘柳氏煤坊’,正是由柳先生所开,柳先生称这种石炭为‘煤’。”
“‘柳氏煤坊’?”李世民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难怪柳一条那小子这次会这般的热心,闹了半天,原来他竟是在这儿等着朕那?
第305章 不愿
就像是上次在三原打劫那些大户,敲他们竹杠时的情形一样。
虽明知是竹杠,可是他们还是会争着抢着去让人敲,因为那毕竟是一个希望,被敲了,总还会有一点的收成,挽回一点的损失,不被敲,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粟米,一点点地烂在田地里面。
竹杠,在这种时候,它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尽管它很贵重,但是却是还会有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
李世民现在也是如此,对于柳一条的这个提议他很赞同,可以说是完全地消解了他这几日心中的烦忧,但是听说柳一条竟想借此以发国难之财,他的心中又不免有些气愤。
商人行径!
李世民微瞪着眼,却又说不出什么话来,说到底,比起这些小利,毕竟还是柳一条帮得忙要多一些,如果现在要治柳一条的罪,难免会落一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名头。
况且,人柳一条本来就是商贾,想要赚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不乱抬物价,不拒缴赋税,他就是一国的皇帝,却也挑不出理去。
“皇上请过目,这是就微臣所知,大唐境内储有石炭之地。”看李世民面色有些不善,公孙瀚南不慌不忙地又从怀里掏出了另外一份折子,亲手递于李世民。
这是在公孙瀚南来时,柳一条特别地交待,多爆一些煤矿出来。让李世民知道,他柳一条所有的这个煤矿,只是大唐所有煤矿地九牛之一毛,根本就不值一提,让李世民不要放在心上。
不然,李世民这个明君要是发起怒来,他一个小老百姓。受不起。
说起来,柳一条也只是想在这种大形势下。发上一点小财而已。
二十处?李世民的眉头一下就扬了起来,不由得抬头看了公孙瀚南一眼,轻声问道:“公孙卿,这些,可都为真?”
“回皇上,”公孙瀚南拱手回道:“这二十处是微臣在古籍上据载所查,全是裸露在外。也经过一些外地徙来之人的证实,应是没有虚假,而且,”公孙瀚南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道:“这些炭矿,可能还只是大唐全部炭矿的一小部分,待这次水患过后,皇上可再派人去探查一番。”
“嗯。公孙卿说得有理,以前不知倒也罢了,现在知晓了,断是再无让它们弃之荒野之理,”李世民轻点着头,开口向一旁的李然吩咐道:“李然。你速去一趟尚书府,将左仆射房爱卿给朕请到这太极殿来,朕有要事与他相商!”
“嗯,还有太子,把他也从东宫叫来吧。”顿了一下,李世民又向李然吩咐道。
经过前次太子妃之事的打击,李承乾变得愈发符合李世民的心意,现在地很多朝政之事,李世民也都会派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