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牧唐-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竟还有这事儿?”丝毫没有觉得房老2这个妹夫到此寻欢有什么不妥,李承乾的面上来了几分兴趣:“那孤此番须得前去见识一番才是,能够入得长孙老2那个小色鬼眼睛的女子,定是不俗。能够在长孙老2的手下幸免于难的清倌儿,更是有些意思。”
能够在长孙涣这个花花公子的嘴里,留下一份清白的花房女子,李承乾还是第一次见。
“太子爷这几日连番忙碌,身心俱疲,是得找个地方好好放松一下才是,”一直随在李承乾身边的东宫内侍总管李清,在一旁尖声插言,挑眉瞅了杜义一眼之后,又躬身小声地在李承乾的跟前替杜义美言:“说起来,杜大人倒也真是有心了,时刻都挂记着太子殿下,连这种末节上的东西。都让他为太子殿下给考虑了个周详。”
“嗯,李清说得不错,杜卿地心意,孤记下了。”轻点了点头,李承乾扭头看了杜义一眼,很是适当地给这个未来的杜家家主一番赞赏之言。
这么一个没有多少气节,只会听命从事的奴才。正是自己所需,只是。这小子日后真能顺利成为杜家的家主么?
李承乾再次抬眼打瞧了杜义一番,杜淹那老小子数次推诿婉拒自己的招揽,着实让人不忿,若是让杜义这小子取了杜家家主的位置,当是比那顽固不化的杜老头儿要好上许多。
“太子殿下言重了,为储君分忧,是为人臣地本份。这些都是微臣当为,值不得太子殿下挂记。”拱手一番客套虚礼,杜义感激地朝着李清瞧看了一眼,心里想着,昨夜的那尊玉如意,果是没有白费,以前对自己一向都不搭不理地内侍总管,这一会儿不也替着自己说起了好话?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话虽然糙了点,却万分地在理,从昨夜到现在,一直都还在为着那尊玉如意肉疼的杜义,心情忽然地好了许多,像是吃了一粒人参果一般。气顺脉通,再无一丝抑郁。
若是得了太子殿下的支持,再加上他杜府长孙的身份,日后杜家家主的位置,还有谁能与他争夺,正得老祖宗看重的杜之贵,到时也只能站到一边。
想想看,若是能够顺利继了杜家家主的位置,日后想要多少尊玉如意,还不是开开口抬抬手地事情?要知得了杜家家主的位置。所能得到的。可不仅仅是一座老宅,还有数百顷良田而已。杜家数百年来的积淀,可不是说笑而已。
“太子殿下,咱们这就进去吧?”很是YY地幻想了一下自己美好的未来,见李承乾还是站在‘馨芳阁’的门前驻足,只道是太子殿下从未来过这种风月之地,有些抹不开脸皮,杜义便轻身上前请示,很是主动地在前面为李承乾带路。
“嗯,记得莫要泄了孤的身份。”见杜义这般主动,李承乾的面上露出了淡淡地笑意,轻声地交待了杜义两句之后,这才背付着双手,很是惬意地,晃晃悠悠地,带着内侍李清一起,进了‘馨芳阁’内。
“哎哟,这不是杜公子吗?您可是有好些日子没来了,快快快,杜公子还有这两位爷,里面请!”得了伙计地报讯,孙三娘着忙着从里厢迎了出来,自前次杜义随着房家的二少爷在这‘馨芳阁’内败走之后,这位贵客可是第一次过来,孙三娘自是不敢怠慢。
多个朋友多条路,像是杜义这般有身份的主儿,虽不及长孙涣与房遗爱他们身高位显,风光一时,不过却也是很多花房巴都巴不来的贵客,断是不能得罪。
“行了行了,都不是生人,三娘就莫再要客套,”有些不耐地冲着孙三娘摆了摆手,杜义回身至到李承乾的身侧,开声向孙三娘说道:“今日杜某来此,只为这两位贵客,月儿姑娘现在得闲吗?直接把我们带到月儿姑娘的雅阁便是了。”
“这,”听了杜义地话语,孙三娘面露难色,很是歉意地看了杜义还有他带来的这两位贵公子模样的客人,吟声说道:“杜公子当是知道,月儿姑娘一直都是陪在长孙公子的身侧,没有长孙公子的允许,奴家也不好多做安排,杜公子您看,我们‘馨芳阁’别的姑娘也是不错,不若……”
“去去去!”不待孙三娘讲完,杜义抬手便是一阵抠赶,没好气地看了孙三娘一眼,道:“别以为本少爷不知道,长孙二早在一个时辰前就已经回了府里,月儿姑娘现在多有闲余,再说,便是长孙二此刻没走,以着我们公子的身份,借他俩胆儿,也不敢多做阻拦。”
有人在背后撑腰,说起话来就是硬气,杜义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不顾着孙三娘的再三阻挠,直接伸手把这个狗眼看人低的老鸨子给推到了一边,分开人群,很是恭敬地请着李承乾向院内走动。反正这个地界他很熟识,不用老鸨带路他也能摸到地方。
“老板。要不要……”见有人硬闯‘馨芳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从侧旁站出,握拳擦掌,小声地在孙三娘地耳边请示,大有孙三娘一点头,他就带人将人拿下地意思。
“要什么要?你脑袋让驴踢啦?这几个人是咱们‘馨芳阁’能惹得起的吗?还不赶紧给老娘退下!”一扫方才地谄媚之态,孙三娘摇身一变。母夜叉附身,很是彪悍敷地抬手把上来的护卫汉子给打发了下去。同时又暗地里着人快速赶往长孙府,去给长孙涣通报一声。
不管怎么说,面子上的活儿一定要做齐了,不是老娘不愿帮着你,而是来的人实在是老娘招惹不起,有心而无力,省得日后长孙涣再回来与自己算帐。
“来人止步!”还没进院门儿。在杜义地身前就出现一家丁打扮的小厮拦路:“月儿姑娘这里,已由我们家少爷……,呃,原来是您,小子长孙子望,给您施礼了!”
抬眼看到杜义身后地李承乾,长孙子望眼前一亮,刚说到一半儿的话语硬生生地给止了下来。忙着上前与李承乾躬身见礼。
“哦?你认识我?”李承乾的双眼一眯,低头看了长孙子望一眼,这个小子面生得紧,以前在长孙府,像是并未谋过面容。
“回公子的话,”见李承乾并不想在这种场合露了自己的身份。长孙子望也机灵地没有点破,恭恭敬敬地上前回道:“小子是二少爷年前新招的随从,前几日曾有幸见过公子尊颜,故此才识得公子。”
“哦,如此啊,”轻点了点头,李承乾的神色放松了下来,抬眼朝着院内地楼阁瞧看了一眼,淡声说道:“我想进去坐坐,不知可要得到你们家公子的应允?”
“公子爷言重了。小人这就带人离开。公子爷请进!”额头冒出了一滴冷汗,长孙子望忙侧开身形。待李承乾三人跨步进了院子之后,便急带着其他几个同行的下人快速离去。
连长孙府的人都惹不起的人物?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随后跟来的孙三娘越发佩服起了自己方才的决断,那两个随着杜义前来地公子哥,身份定是非比寻常,老鸨子的两只眼睛,不由地便冒起了层层地金光:又是一个大人物……
“月儿见过杜公子,李公子!”心中诧异着这三人是如何通过长孙府下人的把守,方月儿轻身上前,微微一福,缓身与三人见礼。
白嫩无暇,精灵剔透,果然是一个美人胚子,那长孙涣的眼光,不错。
看着近前的小姑娘,李承乾不由得也是眼前一亮,温文淡雅,清纯秀丽,称得上是一绝色佳人。自候宁儿身故之后,少有再接触女子的李承乾,身上地某个部位,轻轻地动了一动。
“公子请用酒!”很快就看出了三人之中的主体所在,方月儿提壶为李承乾斟倒了一杯清酒,对于李承乾眼中的那抹沉迷之色,不以为意,这种神色,在别的男人身上,她已见过太多。
“我很好奇,是什么原因,竟然让长孙涣那小子甘愿撇开月儿姑娘这么娇艳的美人于一旁,这,可不像是他的风格。”李承乾接过酒杯,手指在方月儿的手背划过,很滑,很嫩。
“长孙公子的心思,月儿一介女流怎么能猜想得到。”不着痕迹地将小手抽出,方月儿嗔怪地看了李承乾一眼,娇声说道:“不过听长孙公子身边的那个下人言讲,像是一个叫做权万纪的先生,被人给射死在了路上,长孙公子听了这个消息,才急忙赶回。”
“什么?!权万纪死了?!”李承乾一惊,还未递到嘴边地酒水不受控制地向外洒出了半杯,尽数滴溅到了他雪白地长衫之上。
“李清!快随孤回去!”
来去匆匆,一杯酒水还未曾下肚,李承乾便带着李清还有杜义两人,急急忙忙地出了‘馨芳阁’。
第631章 白叠子
“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
“啪!”
一声细响,却是柳一条手中的书簿掉到了桌上,看书皮封面上的名字,赫然是前年才刚刚编纂完成的《梁书》,柳一条所翻看到的位置,正好是《梁书高昌传》中的一页。
“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不敢确信地,柳一条再次地轻声吟读了一遍,脸上逐渐显出狂喜之色。同时心里面也有一些不敢置信,怎么这种植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么?
嗯,按照此《梁书》所载,这种叫做白叠子的草木,岂不是在隋唐以前就已有高昌国人开始种植?
出人意料,却又给人以无限的惊喜。没想到,在家无聊随意翻看史书的时候,竟也能够让他有这般大的发现。
白叠子,色白如茧,丝如细纑,可不就是某个老掉牙的农学教授曾说过的棉花古称么?
棉花,白叠子,柳一条脑中某些因时光的消磨,已是有些淡忘模糊的回忆再次泛起,一个偏爱古史的李姓老头儿,时不时地都会在课堂上甩着吐沫,很是偏题地大谈各种农物的简史,作物的古称,作物的起源,作物的作用,东西多得数不胜数,因为不甚重要,又不会作为考题,大半都已不太记得,唯一记得清楚的就是。在这老头儿地课上,每每都会让人听得昏昏欲睡。
果实如蚕茧,茧中又有细丝如纑,再加上老头说过的什么白叠子,除了棉花一物,这还会再是它物么?
柳一条心中不禁开始有些懊悔,为什么当初在李老头儿的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错过了很多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很是重要的东西,以至于自己直到现在才得以发现这个‘秘密’。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棉花这种作物的记载,已经有了棉花这种东西。
“夫君,这是怎么了?”见夫君正对着一本书册,时喜时忧地,张楚楚心中不放。遂端送着一杯清茶走了过来,启声轻问。
“呵呵,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伸手将楚楚递来地茶碗接过,递到嘴边轻抿,柳一条温笑着指着桌上的《梁书》,开声向张楚楚说道:“娘子请看。为夫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一桩有趣地事物。”
“哦?是什么东西竟能让夫君这般欢喜?”好奇地顺着夫君所指,张楚楚也轻声地随口将书上所载的话语给诵读了出来:“高昌国,备植九谷,人多啖罝及羊牛肉。出良马、蒲陶酒、石盐。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这些多是高昌特产,许多事物境内也多有流通,并无太多稀奇之处,不知夫君这是?”看到书上所载的东西,张楚楚更是奇怪地扭头向柳一条看来。马不若伊丽,酒不若‘三碗不过岗’,布不若蚕丝绵帛。还有那些盐石之物。更是寻常得紧,不知夫君何故会对它们这般兴趣?
“呃?”这次倒是轮到柳一条开始诧异。将手中的茶碗放定,伸手指着‘白叠子’一句,开声向媳妇儿问道:“这白叠子,既可以丝织布帛,当也是一种不错的营生,为何我大唐国内,竟无一种植?”
棉虽不如丝,可其却胜在产量,多在用途,既然有人能使之成布,为何在大唐的市面上却是少有见闻?来到唐朝将近两载,为什么连听都没有听人提起过?
“这些,妾身倒是知晓一些,”曲身在夫君的身侧坐下,张楚楚细心为夫君作答:“白叠子虽然也能织丝为布,不过成布粗陋,丝织不易,多为人所不喜,远不及麻、蚕来得简易入眼,是以境内农户,少有人愿做此吃力却无好之事。”
“哦,如此啊,”柳一条轻点了点头,顿时便明白了这其中地关键所在。
说白了,还是工艺的问题,唐朝虽然有棉花,但是却苦于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棉花的生产工艺,织不出像样的布匹,卖不出合适的价钱,以致于土法织出的棉布不如绵布,缺少经济利益而无人问津。
“小依,去书房取些笔墨过来!”想通了些节,柳一条嘴角带笑,又端起桌上的茶碗一阵上押,惬意地开声向一旁侍候的小依吩咐了一句,待小依依声退下,遂又扭头轻向媳妇儿说道:“这几日,宫中大假,明日有暇,为夫想要回一趟三原老宅,娘子还有宝儿到时也随为夫一同去吧。”
这几日,权万纪地事情必定会闹得满城风雨,所有人的目光也势必会被其聚陇于一处,皇子弑师,齐王谋反,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事情,造成什么大的轰动,也是再所难免,趁这个时候悄悄回一趟三原老家,当是最适宜的时机。
“真,真的吗,夫君?”声音微颤,张楚楚地小手不由攥住了柳一条的衣袖,神情难以自抑,回了长安这么久,楚楚做梦,都想要回到三原一趟。
“三原县,始于先秦,集孟侯原、丰原、白鹿原三地而得名,怎么也是一人杰地灵之处,来长安,自是没有不去三原的道理,”将碗中的茶水饮尽,柳一条反手轻拍了拍媳妇儿的小手儿,轻声说道:“从年初,到现下,咱们一家来长安,已是半年有余,趁着这几日的闲暇,为夫当带娘子出去游玩一番才是。”
“夫君~!”张楚楚双臂环抱着柳一条的胳膊,声音柔情似水,眼中蜜意无限。
“嗯嗯,老爷,夫人,笔墨到了。”抬脚进门,看到他们家老爷夫人正亲腻在一处,紧抱一团,看着好不羞从,小依红着小脸儿将手中的笔墨纸砚给端放到了柳一条夫妇面前的桌上,之后便悄无声息地低头砚墨,一点也不敢抬起头来。
“宝儿还在小寐,身边少不了人在,小依还是先过去照看一下。”松开抱着夫君的手臂,张楚楚有些不好意思地抬手把小依手中地石砚接过,红着脸,低语开声把小丫头支出门去,娇羞无限地亲自为柳一条砚起了墨汁来。
“呵呵,”看着媳妇儿害羞地样子,柳一条摇头轻笑了笑,提摆起身,抓起桌上的狼毫小笔,醮上一些墨汁,随即便在一张空白地纸上作起了画来。
工程图学,分毫毕现,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个歪弓形状的古怪东西便跃然于纸上,粗木,轻弦,似弓非弓,看它上面穿插着的一些杂七杂八的小扛和锲子,倒是像极了一支只有一支琴弦的乐器。
“夫君,这是……?”停下手中砚墨的动作,张楚楚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柳一条刚作好的画纸之上,面上陌生一片,全然不知画上的东西为何物。
“弹棉弓!”没有回答媳妇儿的问话,柳一条扭头冲着楚楚温声一笑,提笔便在图纸的右下角写下了三个工整的宋体文字。
弹棉弓,公元十三十四世纪,最为流行和常用的一种制棉加工工具,便是在近代的中国,乡下民间之中,也是时常可以见到。在柳一条所就读的那所农学院中,像是弹棉弓这种最为原始的弹棉工具,也有收藏陈列,所以对它,柳一条并不觉陌生。
“弹棉弓?”张楚楚轻声问道:“不知所为何图?”
“天机不可泄露,”把画好的图纸吹干放于一旁,柳一条小卖了一个官子:“日后娘子自会知晓。”
言罢,柳一条提笔又醮了一些墨汁,接二连三地,又画出了三份图纸,张楚楚细心地在一旁看着,分别是为‘纺车’、‘织机’、‘搅车’三物。很陌生,不过看上去这四样事物却又像是有着几分关联,本想询问一下这些东西的作为,不过见得夫君神色似有疲惫,并没有多作解释的打算,只得暂且作罢,小心地将四份图纸叠齐备好,不再多作言语。
“娘子先去收拾一下,”收身停笔,柳一条缓身在桌前坐定,开声向媳妇儿说道:“明儿一早咱们就起程出发,这四份图纸到时也记得带上,为夫还有重用。”
“嗯,还有,”稍顿了一下,一气温茶入口,柳一条又接声言道:“这次出行,无须丫环随同,让小依留在家里守着门户,若是为夫所料不差,这几日里,来往行走的宾客,当是不在少数,府中少不了有人照应。”
“嗯,夫君说得在理,妾身这就前去准备、交待!”轻应了一声,张楚楚面带着些许喜意,把柳一条刚作好的四副图画收拾完毕,拿着便进了里间的卧房之内。
回家,虽然不能明着明地穿街过府,拜会亲友,但是能够这么远远地看上一眼,也是好的。从去岁离家,一直走到现在,前前后后也近有一年,不知家里的爹娘二老,现在可是都还安好康健,在房里收拾着替换穿用的衣物行李,张楚楚的神色一直都显得有些恍惚,近乡情怯,这还没有到家呢,她就已是有些思绪不定了。
第632章 杨叔的心意
除了时间上有一些差异外,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与历史上的记载雷同,几是完全按照着柳一条记忆中的轨迹一步步推动前行。
权万纪被害的消息从齐地传来长安不久,不待李世民派人下查、追究,做贼心虚的齐王李佑,经过一番过显匆忙的准备之后,便在齐地拥军自立,起兵造反,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一举吞并了周围的数个县郡,一路叫嚣着带兵向长安城冲来,大有一举攻破长安,取李世民之位而代之的意思。
所有的一切,让李世民这个当爹的都大为措手和光火,在大骂李佑乱臣逆子的同时,也没忘了立即派兵出往齐地镇压斩首,平息叛乱,顺便地,还任命已经年迈的魏征亲自出马,肃清长安各部与李佑多有关联之余孽同党,并令程咬金父子率城卫军严防长安各门,戒严死守,以防那些隐藏在暗中的乱臣贼子,在此期间与外在的李佑兹谋应和。
一时之间,长安城变成了一只无缝的铁筒,进出不易,整个长安城里,人心惶惶,众说纷纭,很热闹,也很慌乱。
而这些,与之柳一条,已是没有太多的关联,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他就早已经带着他的一家三口儿,远远地遁避到了三原县中。
“这一年来,你这臭小子藏得可真是够深的。饶是为叔派人多方打探,却硬是没有发现你们一家五口丝毫的踪迹。”三原杨府。杨伯方别有感叹号地看着他地这个侄子,有赞赏,有唏嘘,不过更多的,还是那股掩饰不住的欣喜之意。
一年了,终于又得了柳叔家人的讯息,得知柳氏一族皆尽平安无恙。杨伯方的心中,焉能不激不喜?
尤其地。在看到张楚楚怀中所抱着的那个小不点儿,知晓了柳叔的家里又增添了一柱香火,后继无忧,杨伯方更是比自己抱着孙子时不要欢喜痛快,亲热地抱着柳致远这小子,怎么也不肯放开。
“让杨叔还有杨婶操心挂怀了。”柳一条恭敬地拱手低头,向杨伯方夫妇施礼道谢。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柳府地一家人外,也就只有这个杨叔对自己最为关心亲近了,对于他们夫妇两个,柳一条发自内心地尊敬感激。
这也是他为何会冒险带着家人来到杨府拜会的原因所在,一个在自己还是一文不名,碌碌无为时就对自己关爱照护有佳地长者,杨伯方不会出卖自己。柳一条深信自己的判断。
“你们这一走,就是一年的光景,这音讯全无的,还真是让人挂念,”杨李氏一脸慈意地看着柳一条这小三口儿,温声说道:“尤其是楚楚这丫头。当时还挺着一个肚子,哪里能让人放心得下,婶婶这边也就不说了,仅是咱们那亲家那老嫂子,听说为此都病了好长一段时日,年后才逐渐恢复了过来。”
说到这儿,杨李氏对柳一条这个大侄子不免有些报怨:“说起来,你这孩子也真是的,有什么事,你说出来。顶天的麻烦。叔婶儿这边儿也不会看着不管,你是你们这般。吭都不吭一声地就来了个无影无踪,怎么会让人不着急不上火?”
杨李氏的话说讲得不客气,甚至还有一些责备教训地意味,不过这些话语在柳一条张楚楚的耳里,却是如一片和顺的春风,给人以无限的暖意,像是这般长辈似地关心话语,他们已有太久没有听到。
“婶婶说得是,是小侄思虑不周,让家里人挂念了。”没有反驳,也没有心思去反驳,柳一条很是感动地低声将所有的过错都给认了下来,一副好宝宝好孩子的乖顺模样。
“行了行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就莫要再提,孩子们现在不是已经回来了么?”杨伯方温笑着插言解围,一家人在一起说笑了一段时间之后,杨伯方不舍地把小宝儿交递到夫人的怀里,打发杨李氏还有张楚楚这些女眷到了后宅。
“我去吩咐杨斌备些酒菜,你们叔侄两个先在这慢谈。”知道两个男人还有什么事说,杨李氏也不想多作打扰,抱着小宝儿,点头欠身向柳一条示意了一下之后,便带着张楚楚一同出了大厅,走向了后宅。
一时间,整个大厅里面,只有杨伯方与柳一条这叔侄两个在侧。
“你之所以会选择避走的原因,为叔大致可以猜想到一些,”待杨李氏一行出了厅门,杨伯方小押了一口茶水,抬头瞄看了柳一条一眼,轻声说道:“那个想要害你还有柳府之人,确是很出乎意料,不过,想想贤侄地这一身本事,还有一直以来贤侄对于朝中各方势力的诲明态度,他会这么做,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人心,最是难测,尤其是沾染了一些权和利的东西,更是让人心寒,”杨伯方接着说道:“这也是为叔一生不愿踏入官场,角逐那些权、利的原因。”
“杨叔明智,小侄佩服!”柳一条拱手附言。
“你的性子,与为叔相似,不过你的才智却是比为叔要胜上甚多。”深看了柳一条一眼,杨伯方道:“胸有沟壑,却不愿出将入相,所图仅为安乐,说是你胸无大志也好,说是你淡然于物外也罢,从你开了‘柳氏犁坊’,意外救了太子地性命,进入了朝中诸多权贵的眼帘之后,就已经注定了你会麻烦不断,不可能会再安稳地偏安于一角。”
“杨叔…”柳一条开口,话不到一半儿,便被杨伯方抬手给阻了下来。
“为叔想要说的是,”微顿了一下,杨伯方接着说道:“不管以前,还是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杨叔都是你的亲人,家人,有什么为难或是需要的地方,贤侄尽管向杨叔开口,杨叔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你,与你站在同一边。”
“杨叔!”听出杨伯方言语之中的关爱维护之意,柳一条心中一暖,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危难,方显人心,在知晓了自己的处境之后,仍是不遗余力地站在自己这边的,杨伯方,是第一个,没有一点功利地,纯粹地关爱维护。
“杨叔之义,一条铭记于心!”柳一条起身从椅上站起,恭恭敬敬地与杨伯方深施了一礼。
“行了行了,”杨伯方不以为意地轻冲着柳一条摆了摆手,温声说道:“你我叔侄,无须这般客套,咱们坐下说话。”
“贤侄这次回来,心中当是已有了定计,”待柳一条提摆坐定,杨伯方接声向柳一条问道:“有什么需要杨叔去做的,贤侄只管开口便是,莫要跟杨叔客气。”
言诚意切,对于柳叔的这个亲孙子,杨伯方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尤其是最近两年,柳一条地表现更是让人刮目,在半年地时间里创下的若大地家业不说,在朝野民间,也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对于这个出息的后辈,杨伯方虽不会像是护小鸡一样地宠溺,为其遮挡所有的风雨,却也是不会看着他受下太大的委屈。
年前柳氏一族莫名失踪之后,杨伯方心里就是连连地懊悔自责,暗愧自己没有照看好柳叔的后人,让他们置于险地而无法。
所以,这次见得柳一条夫妇回来,在心中欢喜的同时,杨伯方也想多做一些事情来弥补。
“多谢杨叔!”柳一条再次拱手相谢,道:“不过现下,小侄势微,还并未有要报仇出山的打算,所求者,只是望杨叔能在近几年内,对二条还有柳府多些照拂。二条岁小,新宅无尘一人也是难以长撑,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希望杨叔能够施以援手,多多帮趁一些。”
“嗯,这些,贤侄便是不讲,为叔也不会袖手一旁,一条只管放心便是。”杨伯方轻点了点头,给了柳一条一个肯定的答复,而后再次开声向柳一条问道:“除了这些,要不要杨叔出去走动一下,那个人虽然势大,却是还没有到了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步,多动动心思,总是会有些办法。”
“多行不义必自毙!”小饮了一口茶水,柳一条轻摇了摇头,道:“就像是现在风头正盛的齐王,现在虽然风光,攻城掠地的,好不气派,可是数日之后,还不是会免不了一个杀头的罪过。”
“世事无常,风云不定,日后的事情,还很难说,这件事情就先不劳杨叔再费心。”提壶为杨伯方斟倒了一碗热茶,柳一条抬眼看着杨伯方,郑声说道:“日后若是真个遇到什么难解的麻烦,便是杨叔不说,一条也定会到府上向杨叔求教,杨叔放心。”
“嗯,如此的话,为叔就也不再多说什么了。”见柳一条心定意决,杨伯方长叹一声之后,轻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他知道,现在的柳一条,行法有度,心有分寸,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在集市上,受了委屈,只知与人硬拼打架的鲁莽小子了…
第633章 驯马
一个动不动就喜欢用钱来砸人的小姑娘,偏偏就遇到了一个生来就不知缺钱为何物的大家少爷,更加巧合的是,这个小姑娘还偏偏地就是看上了这位大家少爷手中的东西,大有买不到手誓不罢休的势头。
这件事情若是发生在‘晏天牧场’场主李纪和的身上,李纪和指定会在一番故作姿态地提价之后,屁颠儿屁颠儿地双手将手上的物品奉上,而后眯着眼,哼着小曲儿,狠狠地享受着被肥羊痛砸的乐趣。
只是,事与愿违,人家曲姑娘看上的物件,偏偏就是人公孙贺兰这位大少爷的东西,在眼红羡慕的同时,李纪和被双方夹在中间,脸上是一阵地苦色。
买不到东西,曲宝宝就一直赖在牧场不走,每天不是骚扰李纪和,就是去寻公孙贺兰的晦气,一哭二闹三上吊,无所不用其极,短短的三天功夫,金钱,武力,色诱,凡是一个女人能想到的办法,几是上她给用了个透遍。
而公孙贺兰这位爷,在曲宝宝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手段之下,就像是一只那什么样的铜豌豆,软硬不吃,水火不浸,更过份的是,在昨天下午的一场常规式地纠缠比斗中,更是辣手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