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妻名分 作者:为伊憔悴(晋江金推vip2014-06-04正文完结)-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说,身子挡住众人视线,瞅准她腰间狠狠拧了一把,沈绾珠疼得激灵一下,差点叫唤出声,眼睛眯条细缝,远处却看不到。

    沈绾贞看她还挺着,执意要把戏演下去,伏在她耳畔,悄悄地道:“你若是还不醒,我便拿簪子戳你的脸,直到你醒来为止。”

    沈绾贞边说,边用长长的指甲轻轻在她脸上重重一划,沈绾珠惊得瞬间坐起来,捂住脸,瞪大眼睛,看着她,“你要做什么?”

    沈绾贞直起腰,淡然地道:“没事了,沈夫人醒了。”宽厚地也没计较她惊恐中你呀、我呀的叫,失了规矩。

    沈绾贞不是真的想要毁了她的容貌,只是吓她一吓,她若说拿簪子戳她身上,就沈绾珠这愚蠢执拗性子,大概咬牙挺住,唯独容貌她最是爱惜。

    沈绾贞走回,余光瞥见赵世帧脸一沉,冷声道:“都下去,把沈夫人扶回房中歇着。”

    “陈福,今儿王妃累了,明儿叫齐阖府下人拜见王妃。”

    说吧,不等众姬妾退下,他就扯起沈绾贞的手,先行往后面去了。

    众人连累带饿,王爷却连正眼也没看,就都怏怏地走了。

    就是燕夫人站在原地,朝着王爷的背影投去痴缠的目光。

    王爷还有两个贱妾,是襄阳候送来的,都姓徐,是亲姊妹,还未来得及拜见王妃,就出来这档子事,大徐姑娘听王爷一声退下,谁也不看,转身往殿下走,小徐姑娘紧紧跟上,跟着姐姐回去了。

    赵世帧拉着沈绾贞的手往后面懿锦堂去,赵世帧有点纳闷,悄声道:“方才你用了什么法子,让沈夫人自己醒了?”

    沈绾贞一只手被他牵着,另只手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作势在他腰间比划一下。

    “哈哈哈”赵世帧大乐,“任她道高一尺,我的王妃魔高一丈。”

    沈绾贞斜睨他一眼,娇嗔:“王爷还笑,都是王爷小妾多闹的。”

    说吧,甩脱他的手,也不让赵世帧,而是径自打起帘子,进屋去,赵世帧随后,帘子落下,把他隔住,赵世帧笑着自己打起帘子,跟进屋里。

    陈福看王妃在王爷面前撒娇,王爷喜得把身段放低,遂跟在后面偷笑,挥退身后的太监,不让跟着侍候。

    过一会,门里面就传来笑闹声。

    沈绾珠本想博得王爷同情,可王爷连理都没理,拉着她姐姐就走了,沈绾珠面子一时下不来,坐在椅子上,佯作头还晕,众人面子情问一声,心里都嘲嗤,这沈夫人没脑子,没看王爷一门心思在王妃身上,争宠也不能用这蠢法子。

    沈绾珠没脸,直等人都走净了,薛瑾的声儿在耳边响起,“妹妹,都走了,回房去吧。”

    沈绾珠才睁开眼,看看四周,整个殿上就剩下她两个丫鬟、薛瑾和跟着薛瑾两个丫头唤作媚儿和莲儿的。

    沈绾珠站起身,犹自为方才的事觉得丢脸,怏怏地,雁儿和小碟儿一边一个扶着她往外走。

    薛瑾和沈绾珠出到殿外,薛瑾道;“我去妹妹房里。”

    沈绾珠方才其实开始头有点晕,可是后来是成心想让沈绾贞难堪,凌虐王府小妾,大冬天门外站着,以至冻饿晕倒,还有一重心思,就是她在王爷眼前,当殿晕倒,过后,王爷必去探视,到时施展狐媚手段,引王爷怜香惜玉,就此达到目的,可这算计,却被庶姐轻易识破,并当众揭穿,落得灰头土脸,让人当成笑柄,沈绾珠别提有多懊恼。

    走回房中,关起门来,薛瑾道:“妹妹,你和三姑娘是姊妹,从小一处长大,她的事情你还不了解,我就纳闷,王爷因何喜欢她,她有什么好?论容貌,不如我姊妹,论别的,你姐姐有可取之处吗?”

    沈绾珠倚靠着板壁,不屑地哼了声,“琴棋书画,她只懂个皮毛,横针不拈,竖线不动。”

    薛瑾歪头,想了想,“这就怪了,王爷喜欢她什么?”

    “王爷不了解,让她蒙蔽,她善于勾引男人,她姨娘穆氏听我姨娘说,就专会勾引我爹。”

    “这么说王爷不知道她是个绣花枕头?”

    “王爷怎么会知道,见过几面,她心眼多,善使手段,还能装,当着人一套,背人一套。”沈绾珠对这个庶姐是没一点好感,连瞧不起都不屑于掩饰。

    “要是薛姐姐是王妃也就罢了,薛姐姐论出身,才貌,都是一等一的,没几个比得了,可她做王妃我就不服气,在娘家时,样样都不如我,连我爹都高看我一眼,几时轮到她逞脸,瞧她如今的模样,俨然主子,我却成了妾、奴婢。”

    沈绾珠气愤,今儿是丢了大脸,把过错都算在沈绾贞头上。

    薛瑾却不似她这般冲动,手里绞着帕子,低头来来回回寻思,抬眼问:“妹妹是说她琴棋书画都不通?这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我们一块长大,这些底细还能不清楚。”沈绾珠只道她不信。

    “妹妹,既然她是绣花枕头,就好办,想法子让王爷知道,王爷嫌厌她,妹妹不就出了气。”

    薛瑾瞅瞅左右,都是心腹丫鬟,小声又跟了一句,“让王爷从心里看轻她,王爷不喜,她这王妃位置就不保。”

    “姐姐有何主意?”沈绾珠一听能让沈绾贞失宠,就提起精神。

    薛瑾唤几个丫鬟道:“你们都去外面看着人,不招呼,别进来。”

    那几个丫鬟溜边走出屋子,掩好门,薛瑾这才凑到沈绾珠跟前,附耳小声说了两句。

    沈绾珠眨眨眼,想了片刻,道:“姐姐此计甚高。”

    “让她当众没脸,王爷脸上挂不住,对她生厌,看她还持宠生娇。”沈绾珠只想报一箭之仇,可薛瑾的想法,就不仅仅是让沈绾贞没面子这么简单,二人在这点上,想法略有不同。

    “对,就是这个主意。”沈绾珠头也不晕了,二人又相约共进退。

 第112章

    后日;就是年三十,薛瑾命丫鬟关起门,在房中加紧练习舞蹈;琴技;年下家宴,她至少要准备两个拿手的表演,一鸣惊人,把王府里的一群女人比下去;好迷住王爷。

    薛瑾正在练习一只曲子;已经很娴熟,她仍然不满意;一遍遍地反复练习。

    媚儿站在一旁;听这首曲子耳朵都磨出茧子来;叹主子是个抓尖要强的,只怪运道不好,又偏生是庶出,做了王爷的侧室,可惜了的。

    正想着,薛瑾一曲终了,问:“我弹得如何?有进步吗?”

    媚儿跟着主子,耳濡目染也多少懂点,忙道:“奴婢没听过比主子琴弹得更好的,奴婢听多少遍,都不觉得厌。”

    “好比一首曲子不管好听不好听,听习惯了,熟悉了,就觉得好听,其实不一定是弹得好。”

    薛瑾一直对自己的琴技很有信心,但是王府里燕夫人和小韩夫人还有一干舞姬,都是靠着这项技艺混饭吃的,就专业水平而言,当是拔尖的,她因此不敢大意。

    “侧妃,好消息,老爷奉调入京,已到京城。”小莲儿跑进来,兴奋地喊,“刚才门上的人捎信进来,说咱们府上有人来。”

    “真的”薛瑾一阵惊喜,一直为娘家离得太远,借不上力懊恼,这回好了。

    “阖家都来了吗?”薛瑾惦记她姨娘是不是也跟她父亲上京。

    “奴婢不知道,刚听信就急忙来回主子,咱们府上的人在偏厅等着。”

    “走,跟我去看看。”听到这个消息,薛瑾带着小莲儿和媚儿急急忙忙赶奔前面偏厅。

    进门后,薛府的一个小厮,看见她站起来,拱手,“给侧妃请安。”

    “是我爹调入京师?”

    那小厮笑嘻嘻地道:“是,大姑奶奶,老爷特意派奴才来告诉姑奶奶一声,都到京城了,先住在沈府,亲戚家里,皇上赐府邸,正着手收拾,收拾妥了就搬过去。”

    “我姨娘还好吗?”薛瑾急着问。

    “奴才来时,潘姨娘特意嘱咐奴才跟姑奶奶说,让姑奶奶来家一趟,有许多话说。”

    “那你回去告诉我姨娘,就说今儿天晚了,我明早就过去。”薛瑾听说她姨娘也跟着进京,很高兴。

    翌日,一大早,沈绾贞和赵世帧正吃早膳,墨荷进来,“回王妃,薛侧妃要回娘家一趟,请王妃示下。”

    沈绾贞抬起头,“她娘家不是在西北,怎么回京了?”

    “听说薛将军调入京师,举家进京了。”

    沈绾贞瞅瞅对面的赵世帧,赵世帧像没那么回事似的,低头喝粥。

    “准薛侧妃回吧,家人团聚,晚上就住娘家,不用急着回来了。”

    墨荷出去,赵世帧头也没抬,道:“薛将军平调入京,任京指挥使司指挥佥事。”

    “薛家阖家搬来京城,薛妹妹有娘家走动,也不会寂寞。”沈绾贞说着,心里却想,薛瑾又有依仗了,薛瑾那个姨娘她见过,是个不懂事的,薛将军一介武夫,不似文官好脸,家风不甚严谨,宠那个姨娘未免过头,就薛夫人的性子软和,若换了旁人,内宅不会消停,有得闹。

    赵世帧刚吃两口早膳,“王爷,宫里来人,太后昭王爷进宫。”太监进来回。

    赵世帧放下碗,站起身就想走,沈绾贞忙阻止:“王爷吃了饭在进宫,太后知道王爷早膳未用,灌了一肚子冷风,又埋怨妾身不知照顾王爷。”

    沈绾贞故意这么说,是心疼赵世帧别空着肚子走。

    赵世帧复又坐下,把剩下的粥喝完,沈绾贞这时也撂下箸,侍候他穿大衣裳,赵世帧道:“一会阖府下人拜见王妃,王府原来是韩侧妃代为打理,我已吩咐下去,府里内务从今儿起交由王妃管,你也别太操心了,有不知道的问陈福。”

    沈绾贞替他扣好袖扣,“放心吧,王爷”

    赵世帧出门去了。

    沈绾贞着正装,高坐花厅里受王府下人的礼。

    陈福把王府银钱往来账目都摆在沈绾贞身旁的桌案上,沈绾贞朝下一看,足有百十口子人,还不算王府侍卫。

    陈福带着众人给主子叩头,“奴才们参见王妃”

    沈绾贞和气地道:“起来吧!”

    众人起来,垂头恭立,陈福上前一步,把头一排几个管事的一一指给王妃知道,那几个管事的又各自通报名姓,自己分管的差事和人介绍一遍。

    待这一切完事,陈福躬身道:“请王妃娘娘示下?”

    沈绾贞大略看了一遍,一下子也记不住这许多人,只记住几个管事,陈福是王府总管,王府二总管是姜怀德,一个矮短的中年男人,下面就是具体分管事的人。

    沈绾贞琢磨还有一日就过年了,不易动人,等熟悉、了解了,不合适的在调换,于是道:“快到年了,大家回去忙活各自手里的活,凡事按照以往的惯例,只要尽心尽力,我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陈福看着众人道:“听见没有,王妃发话,把自己的差事干好,王妃娘娘宽厚,大家也都别偷懒。”

    众人七嘴八舌,“奴才们不敢不尽心,别说如今府里有女主人,起先没有主子都不敢偷懒,绝不会让主子操心。”

    “这就好,这里大多是王府旧人,规矩我不说,都知道,我是赏罚分明,不拘谁是有后台,谁是没后台,大家一视同仁。”

    沈绾贞最后一句,“赏”

    绣菊和巧珊拿着赏钱分发给众人,众人又叩头谢主子赏赐,乱了一会,就都退下了。

    剩下陈福没走,看了眼沈绾贞身旁桌子上的账目,道:“这是府里账房往来银钱所有账目,请王妃娘娘过目。”

    沈绾贞顺手拿起一本账目翻了翻,“这账本就放在我这里,我得空慢慢看。”

    “陈总管有事先忙去吧。”

    陈福恭敬地弯着腰,道:“王妃若有问题,尽管问奴才。”

    沈绾贞点点头,陈福退下。

    沈绾贞就命绣菊几个道;“把账本抬我房里去。”

    闫婆子和钱婆子看账本太多,也同着绣菊和巧珊一起拿,几个人照着主子吩咐搬去寝殿东间,放在炕桌上。

    沈绾贞脱了绣鞋,盘腿坐上炕。

    先是找出去年的总账翻看,发现王府进项大,开销也大,又翻看进项银钱来源渠道,都是王爷俸禄和皇上、太后赏赐,安阳王有大片的土地和农庄。

    王府每日的主要开销,是采买一项,闫婆子不识字,也看不懂账目,看着一摞子账本啧啧,“这许多主子怎么能看得过来。”

    “检出去年的账本我仔细看看,看一年的,就大概知道来龙去脉。”沈绾贞边说边从一堆账本里面检出一年的账,指了指余下的账本,“把这些先放一边去。

    绣菊和巧珊挪走放在窗下方桌上去,绣菊和巧珊也不大识字,只简单认识几个字,就帮着主子把每一年账本码好,一摞摞的好找,余下的也做不了什么。

    这时,明间门外走来一人,春旺家的站在阶前犹豫,想下台阶走,可巧,墨荷出来洗茶杯,把残水泼了,一眼看见她,叫了声:“春大娘。”

    春旺家的站住,一看是王妃的贴身丫头,王妃的贴身丫鬟比一般管事的媳妇大娘还有体面,忙赔笑道:“是墨荷姑娘,这王府一二百号子人,难为姑娘竟认得我。”

    “大娘认得我,我岂能不知道大娘,大娘管内宅门户上的事,镇日操心,还能记得我的名字,可见大娘的脑子好使。”墨荷几句话奉承得春旺家的心里高兴,其实王妃就三个贴身侍女,府里谁不认识。

    “王妃忙吗?”春旺家的试探着问。

    “王妃正看账本子,大娘有事,我进去回一声。”

    春旺家的一听,来得正好,忙道:“烦劳姑娘通禀一声,我正是要说这事才过来的。”

    沈绾贞正翻看厨房采买这一项的账目,耗银之多,令她咋舌,按说王府几个农庄,产下的鱼肉、菜蔬尽够了,就是短些,稀罕物没有,可也用不了这许多。

    “主子,春旺家的求见主子,说是为了账目的事来的。”

    “那个春旺家的,是管着门户上的事那个春旺家的。”沈绾贞问,春旺家的去过她娘家沈府,给她留下印象。

    “是,主子好记性,正是她。”沈绾贞方才见过阖府下人,把内宅几个管事的婆子,大娘记牢。

    “让她进来吧。”

    春旺家的进来,先给主子叩了头,爬起身,束手恭立。

    “大娘找我有事,就直说不妨。”

    春旺家的既来了,就豁出去,把委屈倒一倒,说她男人起先是大厨房的采买,后来韩侧妃管家,就换上现在的这个采买,听大厨房的人说,买的东西贵,分量还不足,花销比她男人管时多出不少,大厨房的人多有抱怨,春旺家的说了一堆不是,最后看着主子,打住话头。

    沈绾贞听出了,换上的这个采买是走了韩侧妃的门路,就道:“你说的我记下了,你先回去,我会给你一个说法。”

    春旺家的没看出王妃面上有什么起伏变化,猜不透王妃想法,但看着王妃似乎不反感,就叩头下去。

    沈绾贞吩咐闫婆子道;“妈妈你带着她两个去厨房把去年一年的采购账目都搬来,连同单据。”

    沈绾贞有一重想法,单单只查新上来的采买半年的账,好像是针对韩侧妃,就把整个一年的都看了,也捎带看看春旺家的是不是说了实话。

    闫婆子带着绣菊和巧珊去大厨房,大厨房正忙着晌饭,一看她几个来,厨房管事的邹家的,赔笑跑过来,“妈妈来是王妃有什么要吃的吗?”说完,一想不对,要吃的一个丫鬟就够了,还用这许多的人。

    “邹大娘,王妃要看厨房去年一年的采买账,烦劳大娘拿出来。”

    邹家的瞅瞅她,一时心里翻腾开了,王妃一上来就要查厨房的采买账,可见对掌家是通晓的,厨房采买这一块,最有油水,是个肥缺,新近采买换上了冯贵生,她浑家也分在厨房做事,碍着韩侧妃的面子,邹家的对缺斤少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多说。

    就忙着招呼人去唤柳家的,不大工夫,柳家的闻讯跑来,一听王妃要查大厨房的账目,心不落地,柳家的识字,因此分派管大厨房账,点验和核实购入的原材料,负责保管发出。

    她在里面也不清不楚,因此,一听要去年一年的账,很紧张,闫婆子不懂这些,就照着主子吩咐,让把收据出条也都拿去。

    柳家的更为恐慌,也不敢不拿,就都搬出来,让闫婆子拿走,邹家的一看这阵势,心道,王府里天换了,从此就是王妃正经主子当家,日后可得小心着点,王妃若说看账,就不会是好糊弄的人,搁着一般新过门,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闫婆子几个就把这些账本,单据抱着回上房。

    她几个一走,厨房就炸开锅,纷纷议论,才刚拜见了王妃,王妃着手整理王府,真是个性子爽利之人。

    看闫婆子几个把东西都抱回来,沈绾贞吩咐放在炕桌上,待细看。

    沈绾贞拿起单据,购进来的东西都有收条,每张单子上标注采购食材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采购的人有落款有签名,收的人挨着他签字位置也有亲手签名,相应,领用多少,也有出条,收条上就两个人签名,一个是采买冯贵生,收的是柳家的,出条上就领用的就不是一个人,大厨房几个人都有领过。

    沈绾贞还算满意,不管怎么说,这套管理手段,还算清晰。

    命绣菊道:“给我找一个算盘来。”

    绣菊挺奇怪,没见主子使过算盘,也不敢多问,就去前面账房寻了算盘拿回来。

    沈绾贞一看,是那种过去的大珠子算盘,上面通通是两排珠子的,也没有小的,将就使吧。

    赵世帧从宫里回来,一进明间,就听见里面‘噼啪’算盘珠子声儿。

    掀帘子一看,沈绾贞正盘腿坐在炕上,一只手捏着一把单据,二手指捻着,另只手上下翻飞,拨打算盘珠子,聚精会神,赵世帧走近,也没留意。

    赵世帧站在她身后,看她比那账房上管账的人都来得快,王府账房是个年老的管账,做事持重,有条不紊,赵世帧见过他算账打算盘,看着枯燥,可今儿看沈绾贞精精神神的,小腰板坐得笔直,屋子里很静,就听见清脆算盘珠子声儿,沈绾贞左手飞快地捻着单据,右手极快地拨打算盘珠子,赵世帧看她白嫩的小手灵巧异常,煞是好看。

    这时,巧珊端茶进来,看见赵世帧道:“王爷回来了。”

    才惊动沈绾贞停住手,回身一看,王爷就站在身后,笑道:“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赵世帧挨着她坐下,沈绾贞往里挪了挪。

    赵世帧抓过她的小手,仔细看看,道:“没什么两样,这双小手为何打起算盘那么灵活自如。”

    拿起她的小手,放在唇边亲了亲,“王妃还有什么过人的技巧是本王不知道的。”

    沈绾贞笑道:“没了,王爷都看到了。”

    赵世帧把手强行自她衣领伸进去,捏了一把她胸前翘软,暗昧地道:“还有想看的”

    沈绾贞看屋子里,绣菊还在,忙推开他的手,赵世帧凑过去,沈绾贞躲开,“王爷大衣裳还没脱,就上来了。”

    沈绾贞笑着,把桌子上的账本收拾一下,就亲自服侍他脱了外衣,道:“太后找王爷有事?”

    “今儿皇兄也过母后慈宁宫请安,问起上次说的事,我答复他想在国子监做点事,皇兄大感意外,开始母后不高兴,国子监最高品级才是正四品,如此怕委屈了我。”

    “那后来皇上怎么说?”

    “太后看我坚持,就答应了。”

    “皇上也很高兴,大概我的要求很出乎意料,当时就定下来,皇上怕太后不悦,又要把户部的一些事情交给我,太后虽然不太满意,但是勉强答应了。”

    “王爷、王妃,午膳送来了。”

    赵世帧下地,道:“走,本王饿了。”

    沈绾贞和他一起往出走,边问:“王爷没留在宫里陪太后用膳?”

    “本王想看王妃吃饭,本王也会多吃一碗。”

    二人对视了一下,沈绾贞心里热热的,难得找到像他一样的好夫君。

    韩侧妃坐在玫瑰椅里,面无表情,听冯贵生跟她学头晌的事。

    “奴才听说王妃派人去大厨房,把大厨房采买账目都搬回王妃屋里,把去年一年的账本都拿回去了。”

    柳家的等闫婆子几个一走,就飞跑去寻他,这冯贵生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问:“都拿走什么了?只拿走账本吗?”

    “连出入单据都拿走了。”柳家的有点害怕,冯贵生没少给她好处,若冯贵生的贪查出来,捎带她也就吃了瓜落。

    冯贵生急得直搓手,“她连单据都拿去,可见是个懂行的,里面猫腻瞒不过她,你先回去,我在想想折。”

    柳家的担心地走了。

    柳家的一走,冯贵生即刻去韩侧妃处,把这事学了一通,末了道:“表面上看王妃是冲奴才,可阖府谁不知道奴才是侧妃的人,奴才有错,侧妃便有错,这是想拿奴才开刀,杀鸡给猴看。”

    韩侧妃皱了下眉头,这下人话说就是粗鲁,杀鸡给猴看,谁是猴?

    冯贵生也发现自己说错话,忙自己掌嘴,“奴才该死,奴才一着急口不择言。”

    冯贵生是托人走了韩侧妃的门路,当时,韩侧妃暂时代理王府内务,正急于培植自己人,他找上门,又打点些银两,韩侧妃新进王府,对王府也不熟悉,就想换上一些自己人,等正妃进府,她已把这府里通通地都换上自己人,王妃掌家,就不好施展,寸步难行,这些人既受了自己恩惠,必然听自己的,王妃说话,就没什么分量,日后王爷就会知道王妃的能力远不如自己。

    韩侧妃如意算盘打得好,可王妃进府才三日,就抓住要害,看样子来者不善,她眯起眼,心里冷哼一声。

 第113章

    次日;吃早膳时,赵世帧道:“年初三是母后的千秋,我早已定下寿礼;今儿晚些时能送过来。”

    “是妾疏忽;不知母后千秋,没为母后尽心准备。”

    “你刚过门,事情多,就不用操心了;我都准备好了。”

    赵世帧有事先出去了;沈绾贞吃过早膳,就伏在桌上算账;绣菊悄悄把一盅茶水放在桌子上;也不敢打扰主子。

    王府去年一年的账就快理清头绪;沈绾贞坐得有点累了,手脖子发酸,就下炕走出东间屋,明间里,几个做粗使的丫鬟正擦窗框、桌椅、和紫檀描金多宝阁上摆着的古玩玉器,都忙得头不抬眼不睁得,唯有那厢一个丫鬟手里捏着个抹布,有一搭无一搭地抹着桌子,眼睛却不知飘向何处,一副伤春悲秋的表情,沈绾贞眉梢轻蹙,这丫鬟正是嫡母陪送的那个叫疏梅她为其改名为含香的丫鬟。

    她听说这疏梅背地里对她起的名字很不满意,嫌含香二字俗,一听就是做丫鬟的,看来还是放不下小姐身段,做活也不卖力,这样的人留在王府没的让人笑话,笑话沈府的人不懂规矩,沈绾贞对其中一个小丫鬟道:“去把闫妈妈唤上来。”

    那小丫鬟答应声,跑去下处找闫嬷嬷。

    闫婆子上来,明间里的丫鬟说,“王妃在东间等妈妈。”

    闫婆子走进东间,沈绾贞放下手里正看着的账本,往梢间走去,闫婆子知道主子有要紧话,背着人,也不言语,就跟着进东梢间,闫婆子拉上隔扇门,防着明间的人听见。

    沈绾贞小声道:“那个叫含香的丫头这两日怎么样?还服气吗?”

    闫婆子本来是看她可怜,一个大家闺秀沦落到使唤丫头,可这几日看她实在是不明事理,劝她也听不进去,只好照直跟主子回,“奴才看着含香这丫鬟心思大,不甘于做奴婢丫鬟,也是一下子从小姐落魄成了丫鬟,心里一时别不过劲。”

    “王府里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就是摆不正自己位置,还当自己是什么大家小姐,她不能呆在上房,或是把她调到别处,或者找个人嫁了。”沈绾贞本来是有点可怜她的,但看她实在是心里没斤两,卖奴婢的事,她也做不出来,唯一能想到的法子,就把她配下人小厮。

    “老奴看她心气,配府里小厮未必肯,主子跟前活计轻巧,她还不愿意,调去别处,更干不了,她又是太太陪送的,主子处置重了,怕太太多心,让人看着像是主子对太太不满意似的。”

    闫嬷嬷说的也是实情,沈绾贞略想片刻,道:“找个人配了,在王府里给她物色一个人品不错的下人,如今她一个丫鬟身份,又是罪身,认真让她配人只能配家下人,大户人家谁肯娶个丫鬟做主母。”

    “主子说得也是。”

    “这事等过完年,慢慢给她找个人家。”沈绾贞临近年下事多,含香这事,一想还是先放一放。

    闫嬷嬷出了东间,瞥一眼含香还站在原地,手划拉一下桌子,就停下来,半天没动弹,也不管那两个丫头怎么忙,兀自呆呆出神。

    闫嬷嬷唤她一声,含香像是没听见,不知想什么,闫嬷嬷又唤了一声,她才转过身,“妈妈招呼我?”

    闫嬷嬷心里叹气,道:“你跟我出来一趟。”

    沈绾贞上房,闫嬷嬷管分派活计,约束下人,含香看闫嬷嬷叫她,低着头,跟着闫嬷嬷出了明间,闫嬷嬷一径走到西厢房拐弯处停住脚,阴脸问:“含香姑娘,你是有什么打算,说出来老奴听听?”

    含香垂头,吭叽半天,道:“这粗活我做不来,妈妈替我跟主子求求情,还回上房做大丫头。”

    闫嬷嬷没好气地道:“做主子贴身大丫头你想都别想,粗活做不了,以后你就负责烧水,省得在主子跟前晃悠。”

    这时,赵世帧从外面回来,进了院子,往上房走,冬日正午的阳光照在他大红缕金彩云蟒缎鹤敞,溢彩流光,绝美风姿,使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为冬的冷冽和萧条平添绚丽的色彩。

    含香眼睛发直,追随着他,一直到赵世帧的身影消失在门里,明间的门已关上,她还盯着紧闭的门扇发呆,闫婆子瞅着她,她都不知觉。

    闫婆子暗想,这丫头看来是真不能留,于是重重地咳了一声,含香才知觉,收回痴缠的目光,闫婆子沉脸道:“老婆子今儿劝姑娘一句,主子仁厚,也容不得心思大的下人,此一时彼一时,姑娘还是收收心,把那痴念断了,可别找不自在,吃了亏,哭都没处哭去。”

    含香冷落落的小脸,显然没把闫婆子的话听进去,闫婆子心里叹息一声,瞅她这架势,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撞了南墙也未见得能想明白。

    闫婆子也不在理她,往西厢房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含香又望了一眼正房,蹭着步子往灶间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