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追求的清穿 作者:子一十四(起点vip2013-3-19完结,种田,家长里短)-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成英应下来,“王爷和四阿哥还有何吩咐?”

    雅朗看了看弘参。“没别的了,你进城去吧,俞大人送了帖子过来。说晚上要给你接风,我们就不去了,你尽兴…”

    成英走后。雅朗沉默了良久,“四爷是招谁惹谁了?”

    弘参苦笑了一下。“今年我出个灯谜,无妄之灾,打一人名…”

    “给李真透个话吧,免得他听说你是四爷,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雅朗跟着苦笑了一下,还不忘提醒弘参,“你小舅哥那…”

    “他那就不管了。明日里怕是乡绅们得找他了,”弘参坏坏的笑了笑。

    雅朗已安排好人手,明日在茶馆嘶声力竭的宣传女戒是狗屎,想必乡绅们是坐不住了的。

    “在军营见吧。”雅朗又将话题转回到了漕帮身上,“安全些。”

    “不能损了四爷的名头啊,”弘参笑道。

    “那也不能以身试险。”雅朗持不同意见。

    “你是旱鸭子,我的水性可很不错呢…”弘参道。

    “我会水的,”雅朗忙澄清,自己可是跟着弘历在小溪边扑腾过两下的。

    “先等漕帮的信吧…”弘参搁置起了争议,“你觉得会是谁在使坏?”

    “旧日东宫之子。”雅朗肯定道,“只有他们才会觉得不甘心,尤其是弘皙,以皇太孙自居可是好多年的…”

    “但是。弘皙去守过陵的…”弘参道,“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应该不会那么拧了吧?”

    人为什么越老越没雄心?那是因为经历多了,见识多了,领悟到平安才是福,追求自然便靠边站了。

    如今的弘皙若还要挣扎,他脑子里闪出的第一幕绝对不是黄袍加身的欢庆场面,而是一辈子圈在皇陵的凄苦,子孙们夹着尾巴做人的委屈,相比起来,爪哇岛的日子怎么也该是和蜜一般甜了…

    八爷够不甘心吧,回京后不也认命了?…

    “那会是谁?”雅朗道,“就算你们兄弟打得头破血流,但太子之位最终还是会落在你们兄弟头上啊,其他叔王没资格的,他们的子孙也没资格的,除了旧日东宫,任何人折腾这事都师出无名啊…”

    “也许幕后之人的目标并不是金銮殿呢?”弘参道。

    “那不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嘛…”雅朗觉得这怎么可能,谁会这么吃饱了撑的。

    “也许是损人利已呢?”弘参反问道。

    “怎么利己?”雅朗道,“搞这么大阵势,竟然不是为了那掉脑袋的事,怎么利己?”

    “我总觉得弘皙不会做这蠢事,”弘参沉吟着。

    “那就是弘皙和四爷同时得罪了一个人,而且还将那人得罪得够狠!”雅朗叽歪着。

    “弘皙得没得罪人,我不知道,”弘参皱眉想了一会儿,道,“但四弟嘛,倒有一个,那就是将喇嘛得罪狠了…”

    “不会吧?”雅朗楞住了,“汉人不信喇嘛的,漕帮怎么会?”

    “不行,我得赶紧写信通知皇阿玛,追追喇嘛这条线…”弘参急忙站起。

    雅朗一脸的不可思议。

    而京城外,唐烨看着李真的舅舅们,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天啊,还真能生啊,粗略一数,儿童起码有20几个,天寒地冻的地方难道除了生孩子就真没其他娱乐活动了?

    “大舅,二舅,三舅,”唐烨按捺住心中的惊讶,笑容满面的试探性的对下了马车走在队伍前面的三个中年男子唤道。

    “外甥媳妇是吧?”大概是大舅开的口。

    “是,三爷在江南办差,无法赶回,还请舅舅们见谅。”唐烨还是知道不能在李真舅舅们面前直呼李真名讳,可叫相公又觉得别扭,索性就俺李真在李家的排行叫起了三爷。

    “差事要紧,”大舅道,然后一一给唐烨介绍了自己的兄弟,老婆,儿子儿媳,小闺女以及孙子孙女们…(未完待续)

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四章 拼凑

    唐烨一直认为自家够大,可等迎接到李真几个舅舅后,却不由感慨,蜗居,蜗居啊…

    李真三个舅舅,竟然都有小妾,当然,这些小妾年龄也都大了,应该是家族没犯事的时候纳的,三舅舅最厉害,有四个妾室,二舅舅最少,但也有一个,大舅舅次之,三个,这些妾室好像都是生了子女的。

    于是乎,李真的表兄表弟和表妹就有些多,反正,唐烨晕头转向的和大家互相见完礼后,没数清楚到底有多少个表兄表弟,表妹倒是记住了,三个,都是未成年的,成年表妹一个也没有,大概是都出嫁了吧…

    好些表兄又生了许多孩子…

    因此,说着是三个舅舅,三家人,唐烨估摸着,人口差不多有小一百了…

    不是说这年头生育率虽高,但存活率低嘛,怎么李真舅舅家这么枝繁叶茂呢?…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流放呢…

    只能说李家人生命力忒顽强了,咳,李真娘除外…

    起初唐烨还觉得自家每年给宁古塔送的礼物够多了,见了这么多人,才后知后觉的想,礼物怎么够分啊?…

    “你不是去了宁古塔的嘛,”唐王氏很诧异,“怎么会不知道他们有这么多人?”

    唐烨舌头打了个结,“他们没在一起,舅舅,舅母们又没说,因此我不知道,对了,娘,你别在他们面前提我去了的事,显得就像是咱们在表功似的…”

    “我不提,他们也该主动提啊,”唐王氏道,“怎么也该表示一下感谢塞,他们那么多儿子儿媳。咋还要你去伺疾?喊你去了,就该会做人塞,咋个也该当着我和你爹的面道声谢塞…”

    “哎呀。”唐烨有些急了,“我给一个舅母伺疾了,其他两个日后生病了。我去不去?这事当初就说好了的,不要声张。所以,你别提,三舅母也不会提,知道吧?”

    “私下…”唐王氏还有些不服气,被唐烨打断了,“私下也不提,这是早就说好的呢。娘,你千万别提,知道嘛?你提了,日后我可难做人了!”

    唐王氏叽咕了两句,只得作罢,“那你记得让他们明天到屋头吃饭…”

    “我知道。”唐烨道。

    好在唐家是开肥肠店的,虎子他们如今都会炒两个菜,所以,唐家的家宴筹备起来并没那么费力,而李家的厨房也不怎么忙乱。李真舅舅家的小妾和儿媳闺女们全上阵了,没将自己当客人,让唐烨省了许多心。

    唐烨还挺抱歉的给三个舅母说,不知道有这么多亲人。准备不足,三个舅母都挺通情达理,“你们能想到我们,我们就很感激了,家里人口多,谁家也照应不完,所以我们才没给你们详细说,这几年,你们每年送来的东西可帮了我们不少大忙…”

    多通情达理的舅母们啊,唐烨心情大好,知礼的亲戚越多越好不是?

    很快,唐烨对李真的舅舅们就有了更深的一层认识,不光知礼,也有头脑。

    因李真舅舅们都得回直隶原籍,所以,在京城并不会多做停留,待个三五天就准备回老家了。

    这三五天里,李真的舅舅们竟然将蔬菜铺,榨汁铺,马车行,肥肠店,租书店都逛了一个遍,在临行前一晚,唐烨给他们送银子的时候,他们便提出,唐烨可不可以帮他们在直隶开个租书店和榨汁铺…

    “榨汁铺和书店开在一起,外甥媳妇,你觉得如何?”大舅征求着意见。

    “当然可行,只是不知道保定那里的书店和榨汁铺有多少…”唐烨沉吟着,“如果已经有许多家了,再开的话,竞争就太过激烈…”

    “所以想看能不能冠上你们的店名?”大舅道。

    这是要弄加盟店?唐烨眼睛一亮,但并没将话说死,“租书店是我娘家的生意,榨汁铺是四福晋名下的,所以,这事我得问问他们…”

    “那就有劳你了。”二舅道。

    “你们回乡后,族里会分田和屋子给你们嘛?”唐烨关心的问道。

    “族里会有安排的,”大舅神色一暗,“总归会让我们有瓦遮身,有食果腹的…”

    “这是50两银票,”唐烨将早准备好的银票递了过去,“一家人要安置好,总得要花费的,这点算是三爷和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舅舅们别推脱。”

    “你都准备了那么多的被褥和布料,”三舅搓手道,“这银票我们不能再收了…”

    “三舅,”唐烨坚持道,“回乡后想来在族里也需要打点,这银票你就收着吧。”

    几番客气后,李真的舅舅们才勉强收下了银票,一个个都显得特不好意思。

    因此,当送别李真的舅舅们时,唐烨是真心的告诉他们,关于铺子加盟的事,她会放在心上,尽快给他们答复的。

    唐烨不知道的是,当她回城后,坐在马车行专车里的大舅母便开始轻声责怪大舅了,“不是要将淼儿她们留下嘛,怎么不提?”

    “在盛京不就给你说了嘛,既然外甥媳妇是个能干的,有些事就急不得…”大舅慢吞吞道,“外甥和咱们有啥感情?你要惹急了他媳妇,咱们会落个啥好?等外甥回来,咱们见了外甥,多接触几回,多走动起来,到那时,你这长辈才能成为真长辈!”

    …

    唐烨并不知晓这些背后的机关,还在给李真写信,说舅舅们全家人都不错,如今已回直隶了云云…

    而蜜儿这边察觉到弘历最近有些不对劲,早出晚归倒没什么,但弘历竟然借口回来的晚,为避免打扰到蜜儿的睡眠,所以特意到书房安歇…

    这让蜜儿不由忧心起来,书房虽然只有当值太监,但是,并没人规定,弘历不准叫宫女去书房啊…

    忧心的蜜儿还不能直白的问。也不好借口送个宵夜什么的去打探,因为蜜儿一直记住唐烨给她的提醒,别在弘历面前耍心眼。耍得再好,再天衣无缝,在皇子面前。简直是分分钟钟就会现行…

    但是,唐烨同样也说过。对于阿哥所的人员安排得用心,别将姿色好的往弘历身边放…

    这不是耍心眼嘛?

    觉得唐烨的交代有些自相矛盾的蜜儿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忍到唐烨下次进宫再咨询一二,如今还是别妄动的好…

    虽然如此,但蜜儿的睡眠便有些不稳当,早上难免会有黑眼圈。

    巧的是,弘历基本上也是顶着个黑眼圈和蜜儿一起吃早饭。

    “四爷。晚上别熬夜了,”蜜儿关心着,“身子要紧,要不,我叫人给你做些宵夜?”蜜儿准备先探探口风。

    “没事,爷身子骨好着呢,”弘历不在意摆摆手,转而关心起了蜜儿,“你怎么瞧着像是没睡足啊?可是孩子淘气了?”

    “没有,就是半夜醒得多了点…”蜜儿小声道。

    “是嘛?”弘历挠了挠脑袋。“那要不找太医看看?”

    蜜儿略微有点失望,“不用了,大概是白天睡多了。”

    “那今晚让嬷嬷在屋子里陪陪你吧,”弘历道。“再过两天,爷也就忙完了。”

    “不用嬷嬷陪,屋子里有人,我更睡不好。”蜜儿听到弘历如此说,心中一喜,再过两天,呵呵…

    弘历这几天都在秘密调查着自己院子里的人,有些事没内鬼是绝对办不到的…为了不影响蜜儿的心情,弘历都是晚上熬夜调查,到目前为止,还没查到谁是背主之人。

    就在弘历陷入僵局时,暗卫给养心殿送上了一条具有轰炸性的消息,敦庆帝当即就咆哮了。

    再接到弘参的提醒后,敦庆帝便给暗卫指派了一条新任务,不想,得来的消息让敦庆帝气得吐血。

    弘参是否猜对目前还没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但是,暗卫的调查却发现,前喇嘛的弟子和沙俄人近期在频繁接触,如果说和沙俄人接触还算正常的话,这些人经常是找沙俄来对抗朝廷的…,那么和英吉利人的接触可就奇怪了,英吉利和蒙古可不接壤呢…

    于是,暗卫继续查,很快发现英吉利人和漕帮有联系…

    而弘参在绍兴假扮弘历,并没见到漕帮的三个祖师爷,连他们身边的师爷都没见到,虽然杭州将军亲自带话了,但漕帮的三个祖师爷们却全找理由给推托了,一个病重,两个出远门了,师爷则是觉得人微言轻,不好来拜见弘参…

    而就在这时,暗卫调查发现,和方六少接触颇多的张公子是信喇嘛教的,而漕帮的翁祖师爷曾在京和沙俄的东正教教堂的神父有联系…

    敦庆帝将这几条线索这么一连,隐约拼凑出了一个局,沙俄和英吉利人参合的局…

    如此一来,一切都好解释了,大清皇子们若忙于内耗,大清哪还能全力以赴的一致对外?

    敦庆帝气得喉咙里差点吐出一口鲜血来,自己怎么就没想着弄乱蛮夷呢?自己已经被蛮夷视为威胁了,自己竟然还没将蛮夷放在工作日程表内,太没远见了,短视,短视啊…

    敦庆帝没骂沙俄人,也没骂英吉利人,更没骂喇嘛,而是将自己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弘参还去了西洋的啊,西洋在没一个皇子来大清,就来两公主的情况下,竟然都在谋划捅大清刀子了,而且还给捅上了啊,自己和西洋人相比,简直是蠢到家了…

    见敦庆帝在那捶胸顿足,九王爷只能好言相劝,“这太匪夷所思了,光凭这些支微末节的消息,得不出这结论来…”

    但从内心来说,九王爷是极其希望敦庆帝的判断属实,谁喜欢内耗啊,和外人干架多过瘾…(未完待续)

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五章 距离

    绍兴

    弘参翘着二郎腿,摇着折扇,戴着瓜皮帽,眯着眼,挑着眉,一脸的不悦,“程舵主是吧?”

    漕帮绍兴分舵议事厅内,程舵主额头微微发汗,略有些拘谨,“是,不知四阿哥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不知道爷要来?”弘参饶有趣味的笑了一下,“不应该吧?爷可是早就派人知会了的啊…怎么,你们总舵没通知下来?”

    “许是办事的人弄丢了,我一定去查,查出来必定重罚。”程舵主赔着笑脸。

    弘参瘪瘪嘴,“给你们祖师爷说,爷在绍兴等着他们,记住,一定要将这句话带到,爷的耐性可没那么好,三天,三天之内如果你们漕帮的祖师爷没来见爷,”说到这,弘参弹了弹衣襟,“可就别怨恨爷不客气了…”

    程舵主干笑了两声,“如果是为了高家的事,实在不必劳烦祖师爷知晓的,在下一定按四阿哥的吩咐办。”

    弘参扑哧笑出了声,“李真是赶个马车将人的大门撞斜了那么一点点都会坐立不安的老实本分人,就他这样的人,跑来给高家说情都不情不愿的了,你怎么会认为爷会管高家的破事呢?爷难道瞧着比李真更老实,更本分?”

    说到这,弘参对身后站着的侍卫道,“爷老实本分嘛?”

    “回爷,您在阿哥们中最老实最本分。”侍卫低头答道。

    弘参笑了,站了起来,随意扇了扇扇子,对侍卫道,“可有人却以为爷是大清最老实,最本分的人呢。程舵主,你说是吧?”

    程舵主忙道:“不敢,不敢。”

    弘参猛的敛了笑容。轻声道,“爷在兄弟们中其实还有一样排在前头呢,嘿嘿。知道是什么不?”

    程舵主摇头,笑道。“我哪能知道啊…”

    “胆大,”弘参扯了扯嘴角,“惹上胆大的老实人,嘿嘿,有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事。”

    说完,弘参不待程舵主回答,便大踏步的走人了。

    程舵主在议事厅也一刻没多做停留。匆匆闪人。

    弘参回到军营的时候,李真正在给雅朗汇报马车行的情况,“掌柜的说,叶子信里交代了,要克制,王爷,你看…”

    自打弘参摇身一变成了弘历,李真便不再应付方六少和张公子,有事找四爷,自己就躲在四爷背后了。你们想怎么的吧?

    弘参和雅朗见李真和程舵主打交道的确也没套出任何有用信息来,便也默许了李真的躲闪,这样的李真总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拼命挣表现好…

    但马车行的掌柜却容不得李真偷闲,总经理的信函虽然字字句句都要求要竭力配合官方行动。要强势,但通篇读下来,掌柜的却领悟到唐烨的主题思想,“克制”,因此,在唐烨的要点提醒上,掌柜的更是越发谨慎,如此一来,雅朗自然不满意,就叫人去给掌柜的传话,掌柜的没了主意,便来寻李真了。

    李真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马车行来当罪人,马车行明明可以低调的嘛,而且低调貌似才是合理的啊,叶子完全没错啊…

    于是,李真便来找雅朗请示了,因自己对生意不在行,因此,便抬出了叶子,叶子可一直将生意都打理的很好呢,是不是应该听听叶子的意见啊…

    哪知雅朗还没来得及指使,弘参就回来了,“方六爷又找你没?”

    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哥,弘参只有摇头的,该机灵的时候怕偏偏要犯蠢,竟然还请暗卫带话,问自己究竟是二爷还是四爷…

    弘参当即没好气道,“不管是二爷还是四爷,都不会希望方家灭门的!”

    雅朗也在一旁闪阴风,“是不是该在最初就核实身份啊?现在会不会晚了点?”

    弘参白了雅朗一眼,“他再蠢也该我气吧,你怎么心气这么不顺呢?”

    雅朗只好怏怏道,“为你抱不平不行啊?”

    “有什么好打抱不平的?”弘参耸耸肩膀,“处得来就处,处不来就客气着,反正道道划出来,大家不越界就行…”

    “你说不越界就不越界啊?”雅朗一脸的不信。

    “这就看你怎么做了;”弘参道,“一开始就得将规矩立好啊,否则半道上来矫正,那才是又累又苦又生气呢…”

    虽然弘参如此说,但对方六少还是很关心的,尤其是他如今还算是半个潜伏者。

    因此,见了李真,弘参的第一句话便是问方六少。

    “没了,”李真道,“就是张公子还来过一次,问俺四爷喜好什么,说想托俺帮他引见四爷,俺给推了。”

    方六少是觉得没脸去见李真,因为在得知弘参成了四爷后,方六少还去找李真拐弯抹角的探了一回,结果啥都没谈出来,让方六少觉得很挫败,但真的找不出办法来对付一个只会说,“不知道,也许吧,不清楚”的人啊,所以,当茶馆的气氛争锋相对起来后,方六少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女子解放问题上,至于自己的义妹,反正四爷都插手了,应该无碍…

    “嗯,如果张公子下次还来找你,你就告诉他,爷最喜欢由喇嘛开光的菩提佛珠…”弘参想了想。

    “俺记下了,”李真点点头,“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来找俺…”

    “你主动去找方六爷,”弘参道,“张公子知道了,会再度来找你的。”

    “是。”李真虽然不知道找方六少该说什么,但还是应下了,见面光喝茶聊聊天气应该也行的嘛…

    “你告诉方六爷,茶馆相争里,屁股可得做端了。”弘参道,据探子传来的消息,方六少这些日子一直周旋于乡绅之间,依旧摆着一副卫道士的嘴脸,这让弘参有些不爽,就算要掩护身份,也可以中立的嘛…

    李真再度点头,心里却有些奇怪,为什么两位爷一副要将绍兴闹个天翻地覆的架势呢?想到这,李真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傻,还来请示什么啊,叫马车行照王爷的意思办吧,嗯,回头还得给叶子去一封信,告诉他,王爷在下一盘大棋,虽然乱糟糟的,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也许乱就是这盘棋的精髓,还是好好配合吧…

    李真走后,雅朗方问弘参,“我这两天还是没想明白,洋人真那么聪明?”

    弘参道,“反正不傻就是了。”

    “这事有几分可能?”雅朗问道。

    “至少有一半的可能是洋人干的,”弘参道。

    “一半?我还以为最多一两分呢,那就是说,洋人如今以为眼下是春秋战国,咱们大清却还认为蛮夷太远,南洋正好?”雅朗也有点郁闷。

    “大海船让蛮夷和咱们距离近了啊…”弘参道。

    “那也该远交近攻啊,”雅朗想不明白,“咱大清离他们那么远,他们争相拉拢咱们啊,沙俄也是和西洋裹得更紧的啊,他也应该先顾着冲西洋使坏啊,咱们是不是该教洋人读读《战国策》啊?”

    “利益啊,”弘参道,“沙俄这边,咱们不想和沙俄挨着,所以以土尔扈特部为据点,没少给沙俄添堵,沙俄边境一带的部落纷纷起来闹事,以前蒙古人闹事背后多多少少总会有沙俄人的影子,如今沙俄那边的人闹事,背后也少不了大清,所以,沙俄要对付咱们太正常不过了,而英吉利人嘛,”说到这,弘参顿了一下,思考了片刻,“目前也就在天竺和他们有交集,但咱们和他貌似没什么大矛盾…”

    “那就是说英吉利人眼光比咱们长远,知道日后咱们会和他产生矛盾,所以先下手为强?”雅朗叽歪着。

    “也许是咱们挣了他们太多银子…”弘参想了想。

    “那是凭本事挣的,又不是抢的,更不是骗的,”雅朗叫道,“有什么好不服气的啊?”

    “金山银山再多,要只出不进,总有用完的一天嘛…”弘参分析着。

    雅朗听后半天无语,“如果真是洋人做的,那也太,太不可思议了,瞧这计划缜密的,你说他们哪知道这么清楚啊,到底筹划了多少年啊?”

    “你当洋人的传教士真的就只专心传教?”弘参笑道,“咱们的佛家道家弟子在南洋可没少给朝廷告知当地的政局呢…”

    “那将佛家和道家弟子也送些去西洋好了,”雅朗道,“对了,不能送儒家弟子去,洋人本来就狡猾,没的让洋人变得更聪明…”

    “洋人信的教可是视其他宗教为异类呢,”弘参道,“这个不好弄…”

    “如果这事真是洋人干的,那他们也太了解我大清了,可咱们对他们的政局能说出个什么来?英吉利有没有皇子要争位?沙俄有没有野心家?咱们全摸不着门啊…”雅朗道,“总得想法子打入洋人内部吧…”

    “这事我想皇阿玛已经在着手考虑了,”弘参道,“事在人为,总会有法子的。”

    雅朗又感叹了一番,“你说除了西洋,还会不会有其他洋人咱们如今还不知道啊?”

    “难说。”弘参道。

    “唉,我突然觉得海船挺讨厌的,瞧这事弄得多复杂。”雅朗摇摇头。

    “行了,别在那感叹了,”弘参笑道,“调集的人马怎么样了?”

    “明儿就能在附近安营扎寨开始演练了,”雅朗道,“如果漕帮的三个老狐狸依旧不露面,真要对漕帮动手?”

    弘参肃穆的点点头…(未完待续)

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的多

    平头百姓唐烨并不知道大清如今已经开始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了,虽然来自21世纪,但惯性使然,在唐烨心里,大清再怎么加强对外联系,因距离的遥远和交通工具的落后,双方的互动并不会太过密切,只能说保持联系罢了,因此,在唐烨眼里,大清基本上还是存在于一个真空环境里,基本上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打扰。

    因此,当听说朝廷在驱逐沙俄东正教教堂的神父时,唐烨还楞了好一阵子,怎么有点像后世的互驱外交官呀?当然因大清在沙俄好像没寺庙,所以没主持可被沙俄人驱逐…

    然后呢,民间小道消息又传出,说神父的爹,也就是上一任神父,和皇后认识,沙俄神父便赖着不走,非要求见皇后娘娘。

    令人瞠目的是皇后娘娘竟然见了,后宫赤裸裸的干政?

    就在皇城根下的臣民们伸长了脖子等御史弹劾时,御史竟然很没品的沉默着,独宠后宫的皇后可以惹,娘家势力大的皇后可以惹,生了五个嫡子一个嫡女的皇后也可以惹,基本不管事的皇后更可以惹,但既独宠后宫、娘家势力又大、又了生了五个嫡子一个嫡女,而且还是全部仅存的皇帝子息的皇后偶然管一下事,让御史怎么惹?…太上皇都没啃声呢…

    好在皇后还不糊涂,虽然接见了沙俄神父,但却没明着开后门,而是给指了条路,那就是叫神父回去给沙皇说,在沙俄开几家汉学堂,如此以来,神父才有机会返回大清,“康熙爷立下了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所以,本宫也不知道皇上为何发这般雷霆之怒。想说情更是没法,你只能试试这个法子了,大清的子民不论离大清多远。皇上都得管的,那么投桃报李。皇上再生气,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让你回来了不是?…”

    民众听了,都纷纷摇头,草原来的皇后很多事就是拎不清啊,教堂对应的不是学堂,是寺庙呢…

    而大臣们却了然了,暗自庆幸没在太和殿和敦庆帝红脸以赚噱头。这摆明就是敦庆帝的意思嘛…

    至于为什么不是寺庙而是学堂,理藩院的人给不同部门的同僚解惑了,洋教是排他性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不兼容,因此,只能让儒教上了…

    沙俄神父是铩羽而归,也不知道会不会认真考虑皇后的建议…

    唐烨不怎么关心政治,所以。此事听过笑过便置之脑后,但没想到敦庆帝竟然下了圣旨,取缔所有洋教…

    唐烨不由又些担心了,这个敦庆帝要干嘛。穿越同仁不会傻乎乎的来个闭关锁国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唐烨便紧张的关注着京郊的那些拥有外国工匠的作坊,希望从外国技师的走向能摸清朝廷的一些动向…

    还好,外国技师好像没受到波及…

    唐烨放心了,放完心后又自嘲的笑了,自己做的生意严格说来并不涉及对外贸易,海运行如今也只在大清沿海运营,至于远航,那基本上属于四爷的探险之旅,政治历史意义远大于赚钱,自己这么关心外贸干嘛?难道每个国人其实潜意识里都与国家忧戚与共着?

    外贸?唐烨想了想,还是暂时压下了这个念头,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这年头不是懂英语就能做外贸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搞餐饮连锁店吧…

    说干就干,唐烨开始抽空收集资料了,老公不在家,想吵架都没辙,不当工作狂更待何时?

    唐烨这边要挽起袖子好好干事业,那边八福晋却想起了还有唐烨这么一号人,派人通知唐烨去见她…

    难道是因为李真舅舅们的事?李真舅舅们到京后并没去八爷府拜见,李真身份不明,李真舅舅们以什么身份上门?唐烨猜测大概是八爷心里不舒坦了,可李真亲爹是谁的确还没解决啊,李真娘可是改嫁了的,李真舅舅们怎么去拜会?八爷和八福晋怎么就不知道理解万岁呢,屁民有屁民的难处的…

    既然要等八爷的门,就不能两手空空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