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长里短种田忙 作者:悠悠小云(起点vip2014-05-28完结)-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我也不清楚。原本以为她老人家能长命百岁了,我还盘算着到时候去县衙给她老人家报个牌坊下来,唉!罢了罢了,走吧,咱们一起去吧!”
李氏犹豫一下,看看自己的包袱。为难道:“村长,那个…我们今天来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这么去会不会……”
“无妨。先去看看老太太,给她行个礼,表表心意,其他的晚点儿再说吧!”村长挥挥袖子,走到前面。既然村长都这么说了。李氏夫妻没有推辞的道理,只好跟着他一起向水志民家去。
云舒跟在娘亲身旁。才走几步,发现有人在拉自己袖子,她回头去看,见是水云莲。云舒笑笑跟她打声招呼,想抽回袖子,水云莲却拉住她不放,小声道:“云舒,几个月没见你了,咱们一起走啊!”
李氏回头看了看,对云舒微微点点头,没办法,云舒只好跟爹娘错开位置,站在路旁,等大人们都过了,才跟水云莲一起走到最后。
水云莲上上下下审视的打量云舒一番,嬉笑道:“云舒,听说你们家院子被埋了,我还以为你也被埋了呢,居然好好的,呵呵!你真走运!”
云舒抽抽嘴角,感情她巴不得自己被埋了似的,我跟你无冤无仇的,至于这么咒我吗?水云莲见云舒面无表情、不想接话,偷笑两声,又用胳膊撞撞云舒道:
“唉,云舒,听说云香的事了么?上次她在你家时一副多了不起的模样!哧~~以为攀上个富家公子就多了不起了!人家玩腻了还不是不要她了,一脚把她踢回来!现在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我前天还看她在河边洗衣服了!
哼,我看她是活该,小小年纪跟她娘一样,好的不学就会勾引男人,以后长大了肯定不是好货!”
云舒转头瞪着她,淡淡道:“小莲,你要跟我说的就是这些?不好意思,我不感兴趣,我要跟我爹娘去拜老祖宗了!”
云舒刚跑出两步,水云莲又一把拉住她:“哎,云舒,别走啊!你生什么气啊?我又没说你坏话!”
云舒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要不是看在老村长的份儿上,她真想狠骂这女娃一顿。真不知道村长那么个品行都还算不错的人,怎么会养出他爹那种混蛋?还有这么个让人讨厌之极的孙女!真怀疑他爹是不是村长的亲生儿子!
水云莲见云舒有点儿生气,立刻使出浑身解数,硬是黏在云舒身上不撒手。云舒无奈,村长和她爹娘都在场,何况又是在别人家,现在撕破脸谁都不好看,她只能忍着。
她们跟着大人进了作坊院子,来到水志民家院门前,见那门上、院墙上到处挂满白布,院中坐满前来吊唁的客人,而那些全身穿白色孝衣的才是老太太的直系亲属。
有人见村长前来,立刻向屋里传话,没一会儿,水志民亲自出来迎接,客套的将村长引入正屋。李氏夫妻、村长的几个儿子儿媳、还有云舒这辈儿的孩子们走了一串,纷纷跟着进入正屋,对着正上方的棺材磕头行礼!
村长起身后向棺材走去。打算去看看那位老太太的遗容,可快到棺材边时,水志民的媳妇突然跳出来拦住村长,结结巴巴道:“那个…村…村长,奶奶年岁大了,又常年吃药,临去时不…不忍吓到子孙,所以……”
水志民媳妇说话时不停给水志民打眼色,看上去表情很怪,水志民立刻上前道:“村长。请到外面喝茶吧,这边请、这边请!”
村长犹豫一下,志民媳妇趁机拉拉村长娘子。然后快速塞了个什么东西给她!村长娘子惊讶的看她,志民媳妇对她直眨眼。村长娘子看看棺材,又看看村长,眼珠一转,微微一笑。上前拉起村长袖子道:
“老头子,后面还有那么多晚辈等着拜老太了,你就别挡事了!志民、志民媳妇,你们节哀,我们出去了!”
“好好,谢谢村长。谢谢婶子,这边请!”水志民引路,带着二人往旁边厢房去。村长几个儿子儿媳也跟了过去。同来的李氏夫妻自然不会那么没眼色,推辞几句便带着云舒出了正屋。
他们回到院中,四下搜寻想找个位置坐下,突闻有人喊了声‘云舒姐’。云舒转头去看,见院子角落的水云静正跪在凳子上乐呵呵的对着自己挥手。看她嘻嘻哈哈笑得没心没肺的样子,周围客人议论纷纷。
云舒自然不愿在这种场合成为众人的焦点。不自觉的往李氏身后走两步,想把自己隐形起来。而被推到众人面前的娘亲李氏也很尴尬,她干笑着略带抱歉的跟周围熟悉之人打招呼,想化解这份尴尬,可那个没心肝儿的水云静见云舒不理她,干脆直接站到凳子上,对着云舒用力挥手:“云舒姐,这边这边,看这边啊!”
云舒一家正在为难之际,水云静她娘邓氏站起来,把她拉了下去,小声训斥她几句,然后对李氏抱歉的笑笑。李氏看了看,见水志川的新媳妇也跟他们坐在一起,便跟老爹小声嘀咕几句,然后抱着三毛、牵着云舒往邓氏那圈子妇人走去。
邓氏见李氏前来,立刻站了起来,跟她围坐一圈的几个媳妇也都站了起来。云舒环顾一周,原来都是熟悉之人,出了水志飞媳妇邓氏和水志川媳妇外,另外三个正是周伯娘的三个儿媳妇:志明媳妇、志亮媳妇和志昆媳妇。
李氏小声众人寒暄一圈,便在邓氏身旁坐下,水云静立刻跳过去,拉起云舒的手道:“云舒姐,好些日子没见你了,我求爹爹带我去城里找你玩,可我娘就是不答应,真讨厌~~~”水云静嘟起嘴斜眼看看她娘。
邓氏摸摸她的头,轻声解释道:“小静别闹,城里乱得很,不好玩,你云舒姐平时都不出门的,不信你问问,是吧,云舒?”
云舒点头:“是的,小静,城里一点儿不好玩,还有山贼土匪,你要听你爹娘的话,不要到处乱跑知道吗?”
说起贼匪一事,志明媳妇唏嘘道:“是啊,我也听说了,据说那些山贼厉害着了,也不知怎么进的城,把城里好多人家都打劫了,还伤了不少人!志诚媳妇,你们家没事吧?”
李氏摇头道:“还好,没什么事!”
“是吗?那就好!唉,志诚媳妇,听说你大姑子家几乎被抢空了,有没有这事儿啊?”
李氏见大家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看样子大家分明是明知故问,李氏为难的笑笑:“这个我也不清楚!”
“怎么会不清楚了?听说你婆婆就是被那群贼匪吓死的!哦,呵呵,我…我是听别人说的!”志明媳妇说完就不好意思的直道歉,不过那眼神却掩藏不了她八卦的心思。
这事儿越说越远,李氏不管怎么答都不好,云舒凑到邓氏身边,压低声音却故意让这圈子妇人都听到:“婶婶,老祖宗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志民伯伯不让咱们看遗容了?”
邓氏皱眉道:“你们跟村长进去,都没看到遗容?”
另外几个媳妇闻言立刻凑上来,眼中冒着兴奋的八卦之光:“哎,志飞媳妇,莫非你看到了?”
邓氏呵呵干笑两声,摆手道:“我也没有!”
几个媳妇脸上失望的一垮,纷纷叹气退回去。志明媳妇抬头看看正屋方向。嘀咕道:“我前些日子还见老祖宗坐在门口做针线了,看上去身子也不怎么好,但她一年到头儿都那样,怎么突然就去了呢!”
志亮媳妇伸长脖子也往那边看了看,然后神秘兮兮的凑过来道:“哎,志飞媳妇,你这几天晚上有没有那种断断续续的声音,好像还会‘冷’、‘饿’之类的?”
邓氏闻言脸上一白,立刻摇头如拨浪鼓:“没有没有!我们每晚都睡得早,什么声音都没听到!”
“我……”水云静乐呵呵的蹦跳着举起手想说什么。邓氏一把捂住她的嘴,不好意思的对众人笑笑:“不好意思,我们家小静可能是饿了。我带她回去吃点儿东西再来,你们聊、你们聊啊!”
邓氏拉着挣扎的水云静匆匆离开这院子,大家一脸狐疑的望着她们母女的背影,志亮媳妇嘀咕道:“怎么可能?我们家离得那么远,晚上起个夜都能隐约听见。他们家挨着怎么会听不见了?志川媳妇,你也听见了,是不是?”
志亮媳妇推推一直坐在旁边不说话的水志川的新媳妇,那妇人回头疑惑的看看她,似乎没听清她在说什么,志亮媳妇又重复一遍。她依然一头雾水。李氏解围道:“二弟妹,你就别为难她了,她还没习惯咱们这地方的口音。可能还不太懂吧,是不是,志川媳妇?”
志川媳妇对李氏轻轻笑笑点点头,李氏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个做工精细的荷包。拉起志川媳妇的手,将荷包塞她手里道:“志川媳妇。听说你有喜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你收下吧!”
志川媳妇看看那荷包,脸色大喜,片刻她又似想起什么,将荷包推了回来。李氏捏着她的手握紧荷包:“志川媳妇,别客气,志川跟咱们家志诚情如兄弟、多有来往,你收了志川不会说你什么的!”
志川媳妇犹豫的抬起头,李氏微笑着点点头,她总算不再推辞,拿起那荷包欢喜的翻来覆去查看。一旁的志明媳妇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盯着荷包,她眨眨眼道:
“志诚媳妇,你们家现在发达了啊,出手就是几两银子!唉,咱们家志明不争气,我嫁进来时这家里还有七八间大房子,现在分来分去越来越少,也不知啥时候才能住上你们家那样的大房子!”
一旁她两位弟媳听了自然不高兴,特别是志亮媳妇,她撇撇嘴道:“大嫂,你们家分的那几间可比咱们家那两间大多了,还向阳,你要是不满意啊,咱俩换换,我现在就找娘说去!”
“唉,二弟妹,我可没那么说啊,我们家能得那两间房子还不是咱们家志明是老大,干活儿多,他有点儿好东西可从来都是想着两个弟弟,连孩子都不顾了,真是的……”
“大嫂、二嫂,别说了,别人在看了!”一直没说话的周伯娘的小儿媳妇开口劝道。
云舒多看了她两眼,这个妇人就是水志昆的媳妇了,进门才两年,表面看着文文静静、不痛不痒的,但不知为什么,自水志昆跟她成亲后,就很少跟自家来往了!爹爹为此还失意过几天了,看她今天的表现,肯定不是个简单的主儿。
旁边李氏跟志川媳妇说几句话,然后借口送她回去,跟周伯娘那几个媳妇道个别,便扶着志川媳妇往院门口去。娘亲走了,云舒自然没有留下来的道理,也礼貌的跟几位婶婶道别一声,跟着娘亲出了院子。
李氏扶着志川媳妇绕着院子转上一大圈才回到志川媳妇家,安顿好志川媳妇后,李氏带着云舒来到隔壁的水中飞家。
李氏站在门口轻轻敲两下门,喊道:“邓家妹子,在吗?”
片刻后,门被打开,邓氏见是李氏,立刻笑盈盈的将她迎进去,坐在桌边吃东西的水云静一见云舒立刻跳下来道:“云舒姐,你来了啊,我还打算吃完了过去找你了!来,吃烤红薯,我娘早上给我烤的,可好吃了!”
小静热情的把云舒往桌边拉,邓氏见之笑眯眯的叮嘱道:“小静啊,把那个大的给姐姐吃啊!”
然后邓氏和李氏也来到桌边坐下,开始拉起家长。没一会儿。水志民家的和尚又开始念经了,云舒一听,似乎离得很近啊!她转头看看那边那堵墙,问道:“小静,这堵墙后面是谁家啊?”
“恩,以前是老祖宗家,现在是志民伯伯家!”
“啊?志民大伯家离这边不是要转好大个圈儿吗?”
“是啊,我娘说中间老祖宗这间屋子跟其他屋子不一样,夹在两家中间,平时连太阳光都照不到了!所以啊。老祖宗前几天晚上老是在喊饿啊冷啊的,好吓人的!”
云舒惊讶的捂住嘴,旁边的李氏也很吃惊。邓氏拍小静一把道:“小静,吃你的甘薯,别瞎说!”
“我没瞎说!娘,你自己说志民伯伯不想老祖宗浪费粮食,把她一个人关屋里。不给被子盖不给东西吃,老祖宗才会叫冷叫饿!娘,那志民伯伯不是坏蛋吗?你为什么还要去给坏蛋家送礼?”
云舒母女更是惊讶得无话可说,邓氏越凶小静她嗓门越大,邓氏无奈,赶紧捂住她的嘴。小声道:“我的小姑奶奶,你少说两句好不好?这话让别人听去了,你志民大伯肯定跟咱们家翻脸。到时候你让你爹娘怎么办!”
“翻脸就翻脸,他本来就是坏蛋!”小静气哼哼的跑到云舒身边,拉起云舒的手道:“云舒姐,你说他们是不是坏蛋?”
云舒还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她脑子里嗡嗡作响。这是什么概念?原来那位今天已经九十五岁的老寿星,咱们水家辈分最高的老太太是被他亲孙子个活活饿死、活活冻死的。原因就是为了不浪费粮食!我的老天爷,这是什么人啊?外表看着还人模狗样儿的,云舒越想越气,捏紧拳头道:“对,他们就是坏蛋,不,是畜牲,猪狗不如的畜牲!”
邓氏懊恼的一拍脑袋,她跑到门口往外张望一番,然后关好门回来,拉着李氏坐下,把云舒和小静也招呼过来,犹豫半晌,道:“二嫂、云舒,这事儿…其实……”
“邓家妹子,小静说的可是真的?”
邓氏叹口气,虽然不情愿,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又赶紧补充道:“二嫂,这话你可不能告诉别人!我跟志飞都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想得罪谁。这一个院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你知道的!”
李氏已经冷静下来,点头道:“你放心,我们保证不说出去!不过,邓家妹子,你跟我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
邓氏沉默片刻道:“那个,前段日子粮食涨价,志民大伯他们家卖了不少谷子,这几个月粮价一直没降下来,听说他们过年都是吃的甘薯稀饭!刚过完十五,他们又挨着借粮食,连甘薯都借,我想志民大伯家可能确实没粮食了吧!
唉,正好今年轮到老祖宗跟他们家过,兴许他们是为省粮食才把老祖宗……”
“老祖宗九十多岁的人了,吃得了多少东西?就算他们要省粮食,也不用不给她老人家被子盖啊!”
“这个…二嫂,你进城了可能不知道,里长让村长传话:年后各家各户要按人头多征三成的税,过了正月就要来收了!所以…可能……”
李氏呆了半晌,摇头叹气道:“唉,志民家……这世道……,罢了罢了,家家日子都难过,咱们还是先管好自家吧!”
邓氏点头道:“是啊,二嫂,这事儿你可千万别……”
“放心,我说话算数!邓家妹子,你们家小静今年应该七岁了吧?有没有打算教她学点儿针线活儿、或者识识字、收敛收敛心性也好啊!”
“她啊,唉,我说了多少次她都不愿意,我也没办法,二嫂,听说你们家二毛……”
两个妇人东一句西一句拉起家常来,把老祖宗之死放到了一边,云舒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人不是都很尊敬长辈吗?老祖宗一脉虽然只有水志民和水志副两个孙子,可为什么就没人出手帮上一把了?
想起一个九十五岁的老人家躺在冰冷潮湿的地上,痛苦的呻吟哀求,不停的喊冷喊饿,而且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居然没一个人进去看看问问,反而是她故去后纷纷伸头探脑看热闹的!
云舒突然觉得很悲哀、很厌倦,心情很消沉,一直到李氏带着她准备离开作坊院子,她依然一个人低着头、有气无力的落在最后。
第三九九章 成夫子
云舒突然觉得很悲哀、很厌倦,心情很消沉,一直到李氏带着她准备离开作坊院子,她依然一个人低着头、有气无力的落在最后。
刚出作坊院子,老爹就发现云舒兴致不高,他逗了云舒几遍,云舒都恹恹的没精神。老爹奇怪,转身问李氏:“她娘,咱们云舒被谁欺负了?怎么这幅模样?”
李氏回头看看云舒,摇头无声的叹口气,她又四下看看,见周围无人,便凑到老爹耳边将方才邓氏那里听来的消息简单说了一遍。老爹惊得跳起来:“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我这就去……”
李氏一把拉住他:“你去干什么?你是想要志飞夫妻俩难过不是?还是要跟志民大伯家翻脸啊?”
“可是…可是……?”
“唉,都说做事凭良心,他们做了亏心事定会良心不安的,何况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朝廷马上又要加增税负,咱们回家去好好商量商量吧!”
老爹一步三回头的望向作坊院子,脸上比云舒还郁闷。一家人就这么郁闷的做上牛车,郁闷的回城。
进城门时,心情稍稍好些的云舒见城门旁围了一大群人,对着墙上那张黄纸指指点点,看来是官府出告示了!多半跟赋税有关,唉!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日子又要被打破了吗?
云舒恹恹的站在原地盯着那群人发呆,李氏见云舒没有跟上,回头看她,然后顺着她视线看去,也发现了那张告示。李氏拉拉水志诚,“他爹,等等!把三毛给我,你过去看看。那告示上写了什么?”
“哦,好!”老爹找个路边人少的地方把三毛放下,又把云舒拉过来站在李氏身边,这才向那人群位置走去。他在人群外围转来转去,看不清楚告示上的内容,便拉个从里面出来的人问问。片刻后,他一脸喜色的跑回来:“她娘,好事、好事啊!”
李氏见他差点儿撞到行人,紧张的招呼他不要跑,慢慢走。老爹岔来岔去总算来到家人面前。笑呵呵道:
“她娘,好事啊!官府出告示,说为鼓励农耕。凡积极开荒种田者,今年二月开始加征的三层赋税可以减免一半,若用粮食交税,一文不加!若现在用粮食交税,不但不加税。还只需交平时的一半!她娘,要是咱们……”
“加征的三层减免一半?比平时不还是要多交一层半吗?那个用粮食交税又怎么说?除了谷子,麦子、甘薯、豆子之类算不算?”
“这个…呵呵,我也不知道!”
李氏摇头道:“官府的告示一天一个变,那战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咱们若现在把粮食交出去。过几天他又来收怎么办?七八月粮食收成不好怎么办?粮价再涨怎么办?
算了,咱们先回家,看看黄历。选个好点儿的日子回家种地去吧!唉,还有北大街上那铺子,光修整就花了二十两银子,现在咱们要忙着回家种地,哪有时间打理铺子啊?不如干脆租出去算了。能收点儿租子也好啊……”
李氏念念叨叨的牵着二毛往城里去,老爹抱起三毛、牵起云舒跟上。原本满心欢喜的他被冷水泼得透心凉,再加上先前老祖宗的事,他也泄了气,恹恹的跟在李氏身后。
云舒跟着老爹,一路留意街上的状况,北大街上的铺子基本都已经翻修过了。上次被抢被砸损失严重,不少小商家干脆卖了铺子,这条街上的铺子年前基本处于瘫痪。
这倒是鼓励了周边的小摊小贩们集体来这里摆摊,于是北大街两边一路过去,挨着密密麻麻的全是小摊,比庙会还热闹,因此过年那两个月,这北大街就成了云雾城最最热闹繁华的地带。
只是现在,随着两边商铺一家一家开业,这些小摊贩一个一个被清理,北大街渐渐安静下来,虽然齐整却没了以往那人气儿!现在这世道,要重新恢复过来怕是不容易!
想起方才娘亲说干脆把铺子租出去的提议,云舒轻轻叹口气,现在实在没心情开铺子赚钱,要租就租吧,总比干放着强。
一行人到县衙门口时,依然看到那黄纸告示面前围着一大圈人,人们对其内容多有不解,相互议论纷纷!这时几声锣鼓声响,一个官差出来,站在台阶上敲一下喊一句:“朝廷新出政令,鼓励农耕,凡回家耕种者,今年新征赋税可丰收后再交,……”
官差将告示上的内容又念了一遍,然后请出一个八字胡老头儿:“乡亲们,对政令有所疑惑者,可以提问,本县师爷现在亲自为大家解惑!”
下面围观者越来越多,听了官差的话,纷纷窃窃私语,也有人对那告示指指点点,却无一人真正上前提问。
云舒不自觉的跟着人群围上去,因为从方才官差的口述中,她听到一句跟开荒相关的政令,这是她所关心的,一定得找机会问问。不过看上面那八字胡老头子闭着眼摇头晃脑的样子,这家伙怕是个书呆子,能解释清楚吗?
旁边有人小声嘀咕道:“哎,这是新来的师爷吧?听说上次咱们云雾城被山贼抢掠,上面降罪下来,县太爷就把师爷推出去当了替死鬼!”
“是啊,咱们县的县太爷换得快,师爷更是比走马灯还快,谁知道他说的做不做得准儿?要是个心眼小的,咱们问错了得罪了他,日子岂不更难过?”
“可不是,………”
人们议论纷纷,问题虽多却因多番顾忌没人敢出来带头。云舒想了想,看准人群之间的缝隙钻了进去,到了中间喊一嗓子:“师爷,我爹问你粮价何时能降下来?”
云舒问完立刻在人群中窜几步,换到另一个位置,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显然这不是农人关心的问题,云雾城所有百姓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官差有些惊讶,明明讲告示的事儿。怎么突然扯到粮价上了?他回头询问的看向师爷,师爷缓缓睁开他微闭的老爷,手扶胡须笑道:“好问题!”
官差道:“师爷,这个…要不要先问问县太爷?”
师爷摆摆手,站起来在人群面前踱着步子,从这边到那边,再从那边到这边,人们的眼睛紧紧跟随着他转来转去,最后师爷一停,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师爷慢悠悠的手抚胡须道:“一月之内。保证降到十文以内!”
十文?!现在的粮价可是五十文左右,周围一片静寂,半晌后突然像砸开锅一样。有人欢呼,有人惊讶,有人质疑。拿着铜锣的官差挪到师爷身边,小声嘀咕道:“那个…师爷,这个海口可不能随便夸啊!”
师爷瞪他一眼:“小子。何谓‘夸海口’?”
“这…这个……,我…我……”
围观者中有人喊道:“师爷,是不是真的啊,粮价真能降下来吗?”
师爷笑呵呵的抚着胡须道:“老夫从不说谎!”
“师爷,那些粮商扣着粮食不卖,价格降了咱们没地方买也没用啊?”
师爷继续手抚胡须道:“老夫自有办法!”
人们对师爷的回答非常满意。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能从官府之人口中亲耳听到这样的消息,人们至少有了希望。心情也随之振奋,于是那些关于政令的疑问也一一提了出来。
让云舒意外的是这位看似书呆子的老头子居然从不打官腔、从不之乎者也,就像位普通的长辈般,手抚胡须笑眯眯的给大家一一解答。这让百姓们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位老人家,而老人家的声名及他的每一句话很快传遍全城。
云舒一直夹在人群中听着老头子的解答。顺便打听这老者的来历。让云舒意外的是这老头子姓成,居于安乐镇。开有一学堂,大家称他‘安夫子’!因云雾城最近大事频发,县令师爷走马灯一样的换,换来换去百姓一日不得安宁。
因此这位成夫子主动站出来,要了个师爷的差事,至于这差事为何一要就来,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总之对成夫子的能耐夸赞不已。
云舒愣愣的盯着那老头子观察良久,这家伙居然就是自己曾经以为的大骗子?!大姨家的赵强不就是为了进他的学堂被骗得倾家荡产的?没想到居然会在这儿遇上他!
云舒看围观之人实在太多,现在要去找成师爷单独说话显然不可能,她想了想,从人群冲钻出来,找到带着二毛三毛站在远处观望的娘亲李氏。李氏见她往她脑门儿上很恶化呢敲了两下,骂道:“你这死丫头,又到处乱跑,要遇上拐子,把你卖了都不知道?”
云舒呵呵干笑两声,任娘亲念叨,等老爹回来,便兴冲冲的拉着爹娘快快回家。云舒一进家门,丢下一句:“我有正事,别来打扰我!”,然后快速冲进书房,关门上闩。
云舒冲到书桌前,拿出笔墨纸砚摆好,一边磨墨一边在脑子里打草稿。既然成夫子是位智者,有心为百姓做事,这种时刻自己就没必要保留了,就算为了自家,为了亲戚朋友,帮成夫子多出几个点子未尝不可,即便他问起,大可以推说是安夫子教授!
云舒从午时开始,桌上的废纸扔了一堆,点子东列一条西写一句,最后根据现况选取可用者整理后一一列出。她整理完毕,伸个懒腰站起来,发现已经申时末了!
云舒兴冲冲的将整理出来的东西摘录一遍留底,然后取一张折好塞进信封。她打开书房门,微热的夕阳斜射过来,照在她眼上,二毛和小双呼唤一声冲过来:“姐姐,你总算出来了!”
云舒拍拍二毛脑袋道:“二毛,爹和娘了?”
“爹爹出去了,娘在厨房做饭!”
云舒点头,看这天色,还不算晚,不如现在就去找成夫子一趟?
于是云舒对着厨房里喊一嗓子,便一溜烟儿的跑出院子,李氏闻声出来是,只见院门吱嘎吱嘎晃动,根本不见云舒人影儿,她摸摸耳朵嘀咕道:“莫非是我听错了?”
“娘。你没听错,姐姐说她去县衙一趟,晚点儿回来!”
“啊?县衙?!她去那里干什么?”
“不知道!”二毛无奈的摊摊手:“姐姐什么都没跟我说!”
“这死丫头,简直越来越不像话了……”李氏对着门口嘀嘀咕咕念叨一番,最后晃着脑袋进了厨房。
出得院门的云舒一路直奔县衙,她要把自己写的东西交给成夫子,顺便请他给自己开点儿小灶!她到县衙门口时,围观众人已经散去,两个守门的衙役自己都不认识。
云舒想了想,整整衣衫。跑去门房,见那当值的门房正好是自己熟识的曹大头。她立刻笑眯眯的上前嘴甜的称呼一声,顺便请曹大头帮忙叫那守门衙役进去找陈军。
趁着等人之际。云舒跟曹大头扯几句闲话,顺便问起师爷之事。曹大头一提成师爷,立刻来了劲儿:“我跟你说啊,丫头,咱们这师爷来头可不小。别看他老人家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人家可是出名的夫子,手下弟子入朝为官的多着了,别说县太爷,就连知府大人对他都要礼让三分了,听说他在安乐镇开了个学堂。……”
曹大头说得津津有味,云舒呵呵笑着附和,可惜他说的除了拍马屁。其他的自己全都知道。云舒笑眯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