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谋江山 作者:依依兰兮(起点vip13.1.31完结)-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嗦着唇半响才“嗳哟!”一声哭了出来,抚着胸口只哭着嚷着“王爷”,丫环嬷嬷媳妇们见主母都这样了,哪有不慌神的?胆子小点的也不由得大哭了起来,一时间府上闹出一团!
  后来,还是府上管家与世子慕臻过来,方才劝住了王妃,镇住了场。
  慕臻是个养尊处优等着别人伺候的,哪里经过这样的大事?除了安慰母亲,就只会愤愤的抱怨不迭,压根拿不出主意。
  大管家不得已,便硬着头皮说道:“王妃、世子爷不必担心,想必这不过是陛下一时气话,过了这阵子,各位大人帮着在陛下面前进言几句,有什么不能回转的!”
  一句话提醒了承恩王妃,抬起泪眼急急道:“是了,赵管家,你快快派人去请廖大人、萧大人、史大人几个来,还有,把冯先生也请来,臻儿,你好好招呼着,跟几位大人商量个法子出来!咱们不能眼睁睁瞧着你父王受冤枉啊!”说毕忍不住又拭了拭泪,心底没着没落。
  “王妃,”赵管家吓了一跳,忙低声道:“这个时候,不宜请这几位大人过府,还是,先缓两天再说吧!”他眼角暗暗睨了王妃一眼,心下暗愁:这个不尴不尬的敏感时机,王妃居然还要把朝中大臣请上门来,她是唯恐宫里的那一位抓住的辫子还不够大吗?唉!
  慕臻却是不屑的“呸”了一声,气鼓鼓道:“母妃放心,咱们不去找他们,等风头过了。他们也自会找机会寻上门来!哼,父王若是倒台,他们一个个统统都得跟着完蛋!”
  “呸呸呸!”承恩王妃瞪着慕臻:“你这孽子,有这么咒自个老子的吗!”倒台两个字令承恩王妃格外心惊肉跳。
  慕臻自悔失言,顿时满脸不自在,于是也不做声。
  赵管家便叹了口气。道:“眼下最要紧的。王妃还是赶紧命人替王爷打点衣物日常用品送到太庙那边去吧!陛下下了旨,王爷得在太庙住上一个月呢,那边,可不比府里!如今王爷已经改封了承恩郡王。这府上该变动的得立刻变动起来,甚至王府正门那块匾额,也不能再挂着了。若是这当口叫人再挑出什么毛病,告一个僭越,就更麻烦了!这些日子。朝中大臣还是疏远些的好,不过,王妃倒可进宫求见陛下说说情,探一探陛下的口风如何。其他的,天大的事,等王爷平安回来再做定夺吧!”
  承恩王妃如梦初醒,不免愈加心乱如麻。连忙道:“赵管家说的是,外头的事。你和臻儿照着规矩办吧!内院传妥当的嬷嬷管事你告诉她们各处该怎样一一检查改过,我,我得赶紧给王爷收拾衣裳用品,王爷哪里受过这等苦处,可不要委屈了才好……”
  赵管家应了声“是”便与慕臻一同出去,承恩王妃这厢也忙忙打点,正院里所有丫环嬷嬷们忙得人仰马翻!
  衣衫鞋袜、枕席锦被、软椅坐垫、毛巾香胰梳头用具、修指甲挖耳朵的一套讲究用具、精致的茶具杯盘碗筷、糕点食盒、香炉熏香、痰盂夜壶、文房四宝、古琴棋盘、解闷的书、平日里喜爱鉴赏把玩的字画古董等等这些还不算太离谱,承恩王妃甚至把承恩郡王平日里最喜欢逗弄的两只卷毛哈巴狗儿和挂在书房里的笼中鹦鹉也命收拾了起来!
  赵管家看着廊上廊下堆着的这些锦绣灿烂讲究物件,目瞪口呆之余又好气又好笑,只得耐着性子婉言劝说承恩王妃。承恩王妃听说这般恐怕会引得宫里那位更加猜忌,这才不得不打消了主意,按照赵管家的吩咐,重新收拾了一些相比之下较为朴素的衣裳和一套简单的洗漱用品,连包袱也换了寻常颜色布料的。
  承恩王妃见赵管家带着小厮很淡定的接过包袱离开了,气得泪水忍不住又往下掉,一跺脚就吩咐更衣,她要立刻进宫。
  女帝陛下实在太薄情了!如果当初不是她们家王爷力排众议,这个皇帝哪里轮得到她来当?没想到,她翅膀还没长硬,就翻脸不认人了!居然降王爷的爵,还关王爷的禁闭!
  承恩王妃委屈极了!
  谁知,人倒霉起来了喝凉水都嫌塞牙。承恩王妃按品大妆,打扮好了之后,才出了院子猛然想起自己已经不是议政王妃了,若是这一身穿出去,那还了得!
  她吓了一身冷汗,恼羞成怒气无可出之下,将身边伺候的丫头嬷嬷狠狠骂了一顿,少不得又转回房中重新换装。
  承恩王妃的朝服装饰她当然没有,思来想去,只好挑了一套水青色缠枝葡萄暗纹的袄裙穿了,对襟排扣,圆领口,搭着银灰色如意边云肩,盘着油光水滑的圆鬓,只簪了两朵淡红宝石片串成花瓣、翡翠片为托叶的芍药花。看起来既正式又中规中矩,既贴合了此时的心情又无失礼之处。
  如果打扮得太素净了,那是故意做给君上看,分明无视君上;若是太花枝招展,那是不合时宜,会让人鄙视、说闲话。
  承恩王妃来到紫宸宫,请旨求见,苏姑姑怜古清华忙碌了一上午,便温言相劝承恩王妃,意欲请她在起事间先坐坐,让古清华休息一会儿再行通报。
  这当口子,承恩王妃一听这话分明就是推脱的意思,她顿时气从心头生,怒从脑中来,便跟苏姑姑闹了起来,惊动了里头的古清华。直到素莺领了旨过来传话,承恩王妃瞄了苏姑姑一眼轻轻一哼,这才理了理衣摆发饰,随素莺进了东侧殿。
  “臣妾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承恩王妃轻撩裙摆跪了下去,恭恭敬敬俯首在地行了大礼。
  天子面前不可怠慢,她纵然再大的怨气和委屈。也不敢当着古清华的面乱来。
  “王妃起来吧!”古清华依旧是那身百蝶云纱裙和简单的家常发饰,倚着搁臂软枕斜斜靠在一侧靠墙而置的金丝楠木绣榻上,语气也是一如既往的轻柔随和,可是,却少了往常都有的另一句话,那就是“来人。给王妃看座、奉茶!”
  “臣妾遵旨。”承恩王妃只得起身。站在当地,抬头见了她的家常打扮,再对照自身,不觉心中一怔。满腔的话倒有些不太说得出来了。
  古清华往常见她,都是朝服皇冠,赫赫生威。如此家常一见,倒像年方二八的邻家小姑娘一样,这样的心理落差使承恩王妃无法把她当成女帝来看。好些话,到了口边都觉得别扭,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古清华见她只是发怔,自己倒好笑起来,突然间也觉得她有几分可怜。
  这个时代的女人,以夫为天,又有几个不可怜?
  古清华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还算知礼,懂得换衣裳了!
  承恩王妃见古清华目不转睛的打量自己的衣裳。顿时又羞又愧又委屈,也记得了来意。顿时眼眶就湿润了,取下手帕拭了拭泪,双目水汪汪的向古清华道:“陛下,我们王爷,他是冤枉的!求陛下,饶了他吧!”
  古清华面上依然是如水的平静,比之方才完全不见波澜,一双凤目仍是那么淡淡的凝着承恩王妃,长长的睫毛眨了眨,突然向承恩王妃轻笑道:“王妃这是什么话?朕倒有些不明白了!”
  “王爷,王爷已经被陛下责罚,在太庙关了禁闭,陛下怎会不明白?陛下这话,臣妾才是不明白了!”承恩王妃听了古清华这话自然是不服的,声音怯怯,话里却有淡淡的怨气。
  古清华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了几分,她缓缓坐直了身子:“原来,王妃是这样认为?”
  “臣妾,臣妾——”承恩王妃为她气势所迫,胸间一滞,下意识的有些局促没底,喃喃开口,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责罚他的不是朕,”古清华淡淡开口,神色却是端凝:“责罚他的是大息的国法!”
  “国,国法?”承恩王妃显然一怔。
  “若是旁人,此刻胆敢来问朕这种事,朕早派人打出去了!可是王妃不一样,朕跟王妃的交情与旁人不同,这次朕可以跟王妃解释。”古清华不紧不慢说着,瞟了承恩王妃一眼,话中意味很明确: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她进宫讨说法是如此,承恩郡王的大胆僭越也是如此!
  “承恩郡王举止不端,殿前失仪,咆哮朝堂,有辱君上,王妃可知这是什么罪?”古清华细细的柳眉挑了挑。
  “臣妾——不知……”承恩王妃的气焰不觉更弱了几分。
  “那么朕就告诉你!”古清华的声音蓦然转冷:“罪同欺君!按大息律法,轻则罢官,重则抄家流放三千里甚至杀头!王妃,你说说,朕如此罚他,是轻了还是重了?”
  “啊!”承恩王妃惊呼一声,脸色惨白,脚下一软踉跄两步差点摔倒,她惊恐的睁大了眼瞪着古清华,吃吃艾艾道:“陛、陛下——”
  “国法不外乎人情,”古清华仿佛没看到她的窘态似的,慢慢说道:“朕若是不顾昔日君臣之情份,王妃此刻还能好好的站在这儿吗?王妃自己想想吧!”
  “是,是,臣妾愚钝,谢陛下恩典!”承恩王妃忍不住拭了拭额上冷汗,颤声道:“臣妾,臣妾代王爷向陛下请罪!谢陛下恩典!”如此说来,承恩郡王可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了!
  “可是陛下,”承恩王妃犹不肯死心,忙恳求道:“陛下,王爷这些日子让刺客闹得心烦意乱,所以才会忍不住失仪,王爷是无心的,求陛下饶恕王爷吧!”
  “怎么?”古清华似笑非笑的瞅着她,道:“王府上闹刺客,承恩郡王就可以跟朕发脾气?”
  “不、不!”承恩王妃慌忙摇手:“臣妾、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这不等于说,承恩郡王受了刺客的气,心里不爽,古清华就活该是他的出气筒吗?这话更加其心可诛了!承恩王妃急得满脸通红,拼命想要解释却更加不知该如何解释。
  “行了,”古清华轻轻挥手打断了她的话,浑不在意向她笑了笑,意味深长道:“俗话说,妻贤夫少祸,平日里王妃得多劝劝王爷!”
  “是,臣妾谨遵陛下教诲!等王爷回去了,一定好好劝劝王爷,劝他,劝他收敛着些脾气……”承恩王妃暗自舒了口气,更加不敢跟古清华再分辨什么,也不敢再求情。
  古清华点点头,道:“王妃明理,朕素来欣赏的!”
  “臣妾惶恐!”承恩王妃屈膝施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那么臣妾不打扰陛下了,臣妾告退!”她又加了一句:“臣妾回去一定日日念佛,为陛下祈福!”
  “王妃有心!”古清华好笑,道:“那么朕也不留王妃了!”
  “臣妾不敢!”承恩王妃又屈膝,施礼退下。
  刚退了三四步,她又停住了脚步,忍不住回身,眼皮轻抬瞧了古清华一眼,有点欲言又止,片刻方试探着问道:“陛下,臣妾尚有一事,恳请陛下解答……”
  古清华向她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陛下,”承恩王妃咬咬唇,终于抬起头问道:“王爷回来之后,陛下,陛下可会还了议政王的爵位吗?”
  古清华徒然睁大了眼吃惊的瞪着承恩王妃,好不容易才忍住了脸上要溢出来的笑!这个王妃,她该说她什么好?
  有才!这种问题也问得出来!
  慕弘如犯了这么大的罪,不罢官就不错了,她居然还天真的问是不是还给他爵位?她当这是儿戏吗!
  “这可不好说,”古清华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高深莫测的道:“那得看他自个的表现了!”
  承恩王妃眼睛一亮,忙道:“是,是,陛下所言甚是!臣妾定会好好劝王爷,陛下放心!”说毕,这才又屈膝行了一礼退了出去,精神比刚才好了不止十倍。
  古清华无语,翻翻白眼:请陛下放心?她有什么不放心的!




☆、第147章 君臣相对论局势

  第二日,理亲王大大方方的求见,古清华立刻就传旨“宣”。
  这是理亲王头一回主动求见陛下,但是,朝堂上下大臣们你眨眨眼,我眨眨眼,眼底均露出点似笑非笑的看戏表情来,没有一个人感到吃惊或者纳罕或往别处想的。
  因为,陛下昨日才在朝堂上恨铁不成钢的训斥过理亲王,理亲王惧怕陛下龙颜大怒,此时不得不大着胆子入宫求见,以此来响应陛下的号召,这是很好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正因为他胆小怕事,所以才会这般主动。
  理亲王不由暗服古清华的心计:将来,他们之间需要进行比以往多得多的联系,倘若毫无缘由的,双方联系突然频繁了起来,难免会引人猜疑,但是,有了古清华先头那番话打底就不一样了!
  古清华在御书房召见理亲王,苏浚作为两人之间的实际牵线人,少不得也在场。
  理亲王一进去,下意识跟苏浚交换了个眼神,便向古清华跪了下去:“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理亲王恭恭敬敬的磕下头去,抬起时,一脸的凝重与严肃,与平日的形象有脱胎换骨之别,倒叫古清华眼前一刹那的恍惚。
  “理亲王快快平身!”古清华温和的笑道:“说起来,理亲王还是朕的皇伯父呢!”
  理亲王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眼睑下意识垂了垂,拱手躬身道:“微臣惭愧!这些年,什么也没帮上陛下!”
  “这不怪你,”古清华混不介意淡淡一笑。道:“古氏在朝宗亲只有皇伯父你一个人,你的身份特殊,自然不宜多有举动。何况,承恩郡王风头何其之大,皇伯父纵是想做点什么,那也难啊!”
  自然而然的。古清华对理亲王的称呼就改变了。多了几分本家血脉的亲切亲近。理亲王心中不能不说被狠狠触动了,心里就有些发热、发酸。
  “臣谢陛下体谅!”理亲王心头顿时送了一松,想了想,仍是叹道:“陛下虽不怪罪。但臣为古氏子孙,这几年眼睁睁看着陛下身处险境却无法为陛下出一份力,终究愧对陛下!陛下如此大度。臣更要无地自容了!”
  这几句话说是面子话也是面子话,说是真心话也是真心话,古清华心里一时也滋味万千起来。其实。她不能不说对理亲王怀有疑惑的,他一直不站队倒也罢了,突然之间表态,他凭什么认为古清华会接纳他?或者说,他有什么值得古清华接纳他?就仅仅凭他救了苏浚一命?
  古清华本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但转念一想,那样的话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倒好像多么迫切需要他似的。他既然来投诚,总该先拿出几分诚意来!
  古清华打定主意。又是温和一笑,跟他打起了太极。
  “正如皇伯父所言,”古清华毫不在意的笑道:“都是古氏一脉,再说那些话就见外了!何况,眼下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理亲王见古清华一句话将话题转了开去,不动声色的引入了正题,他便也不好再打哈哈,于是从怀中掏出一卷册子,躬着身双手奉着高举过头,向古清华道“陛下,这是这些年臣安插在朝中各部与地方的人,虽然官职都不大,但都是靠得住的,或许对陛下有点儿用。”
  古清华示意苏浚接过,挑了挑眉喜道:“哦?皇伯父真是用心良苦,朕正愁培植的人手不够用呢!不想皇伯父早早便布下了这一步棋,可见上天待朕不薄!”
  理亲王心头不由跳了一跳,虽然他知道古清华这些年肯定不会闲着,但听她这么说出来还是忍不住有些吃惊。他背地里一向来都很关注她的动静,此时从脑子里一一想去,除了林芝几个过了明面的,竟一个也想不到谁会是古清华培植的人。
  古清华展开册子快速浏览,心中不由暗暗吃惊,理亲王的人算不上遍布全国,但是,所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的城镇关隘,都有他的人,这些人,或者是文书小吏,或者是师爷幕僚,或者是游击千户,无所不有,诚然如他所言,他们官职都不大,但是能够经手接触的资料可不少,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主人甚少有事能瞒得过他们!
  而且,这些人平日里看似职位低下,但倘若有一日做起内应来,却是非常具备地利天时之便的!
  古清华频频点头,合上册子抬头向理亲王笑道:“这些人,今后仍旧由皇伯父与他们保持联系,凡是承恩郡王一党的,都监视起来,朕要他们贪赃枉法、彼此来往勾搭的证据。”
  “是,陛下!”理亲王自然明白古清华的意思,她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全部发动,将慕弘如一党一网打尽。
  “皇伯父对目前的局势,不知有何看法?”古清华问道。
  这是理亲王来之前就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的,此时听古清华问起便诚恳的说道:“陛下,恕臣直言,撇开旁的不说,就军权上,江北军营、江南鹿山军营两处的总兵官、都督都是承恩郡王的嫡系,翟凤城南郊和北郊的锐健营共两万人马也在他掌控之中。如今,陛下虽然在朝堂上占了主动,可真正论到军权实力,陛下手里只有两万羽林军和北境苏大将军的部队,但苏大将军那边,说实话,只能起到震慑作用,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真动起手来,恐怕——”
  古清华脸色不觉沉寂了些。她和苏浚都很清楚,羽林军号称两万,实际上只有一万五不到,其余的人都被她通过林芝等暗暗派遣到了地方上。羽林军虽然不乏好手,但跟南郊北郊锐健营、再加上承恩郡王极其党羽手下家奴侍卫真打起来,架不住人家人数多,恐怕也就是堪堪持平的结果。
  苏严手中有大军没错,但一来要防守哥舒国,二来北境离翟凤城太远,军队长途跋涉保不了密反而会打草惊蛇逼慕弘如狗急跳墙!所以理亲王说的没错,苏严的军队,起的就是一个震慑作用、让慕弘如有所忌惮而已!一旦撕开脸,反而用不上了!
  实际上现在等于,无论地方上,还是都城中,在军事力量上,她古清华都不占优势。
  “陛下是君,承恩郡王是臣,单从君臣大义上,他便输了。他手下那些人,未必全都跟他一条心,各个击破,未必不能。”苏浚见古清华心情不好,便温言相劝。
  古清华微微抬眼与他相视,心头一暖,眸中闪过无声笑意。
  “那么依皇伯父之见,朕该如何?”古清华身子不觉微微向前倾了倾,向理亲王殷殷问道。
  理亲王沉着应道:“双管齐下。只要陛下控制住翟凤城中大局,地方上再派人出其不意夺了承恩郡王一党军权、政权,此事就可大功告成了!”
  古清华在心底很客观的权衡了一下,微微摇头道:“朕的羽林军虽然骁勇,但慕弘如那边人也不少,朕没有十成胜算!”慕弘如只要有两成机会逃出去,就会跟遍布全国的党羽取得联系结成一团,到时候反攻都城,她古清华未必等得到苏严大军来救!至于她刚刚纳入掌中的南疆,还在复苏阶段,哪有什么军事实力?况且沈流连也绝不是慕弘如的对手!
  理亲王微微有些诧异,羽林军乃天子近卫亲兵,向来俸禄优渥,但挑选要求也十分严格的,两万人马对上三四万还是有胜算的,古清华又不是胆小之人,为何会说出这番话来?
  他心思稍稍一动,心中便明白了。
  一时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忧虑。
  欣慰的是,古清华派出去的这些人跟他的人一联合起来,将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至少,用在“擒贼擒王”上没有问题;忧虑的是,如此看来,古清华身边可调配的力量又减少了。
  理亲王猛然想起一事,眼睛一亮,忙道:“陛下,翟凤城中还有一股力量可以利用,九城兵马司指挥使夏仲舒,他的手里也有近两万人马!”
  “夏仲舒?”古清华恍然:“朕竟把他给忘了!不过,他这人性子古怪,要收服恐怕也不容易!”
  做大事最怕就是碰上这种亦正亦邪之人,因为你永远无法保证在关键时刻他到底是正还是邪,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原本计划周详,看着胜券在握的事,正是因为这种人的临阵倒戈而改写得一塌糊涂。古清华不愿意做这尝试的一个。
  提到此人,理亲王也只有瞪眼的份。这个夏仲舒实在是太特别,按说他的本事并不比苏严差,如果不是这副臭脾气,恐怕也早就是一方大将了,哪用得着委委屈屈的在九城兵马司上一做多年?
  他跟慕弘如不对盘没错,但对女帝同样也没有好感!当年就曾顶撞过先帝古凤倾好几回,古凤倾懒得跟他计较,但也不搭理他,升官也好,逢年过节天子万寿赏赐也好,他得的都是最后一等。
  古凤倾不是没想过贬他的官,但他这人说起来那是一身的毛病,可你真要从他身上找点什么出来治个罪,却又一丁点儿也找不到!哪怕他顶撞古凤倾,也都是站得住脚的!




☆、第148章 君臣相对论局势(二)

  像夏仲舒这样的,如果想把他外调,除非升他的官,但古凤倾并不肯这样便宜了他,而且,慕弘如也舍不得将封疆大吏的名额浪费在他身上!
  因此,他作为翟凤城中一朵奇葩就这么一年一年的住了下来,他自己也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从来也不见什么抱怨,跟手下人打得火热。当然,这么多年处下来,他跟手下人的感情那也是相当深厚和拥护的。
  于是,想冷落他的人反而更加不敢小看他。
  如果说古清华扬威之前这翟凤城中慕弘如还有忌惮的人,那就是夏仲舒了。慕弘如府上豪奴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唯独看到九城兵马司的人夹着尾巴大气也不敢出!
  “虽然不易,但是,朕还是要试一试,”古清华思索半响轻轻道:“无论如何,朕不能让他倒向慕弘如一方,连这种可能性都不能有!”
  “陛下,臣愿为陛下一试。”理亲王躬身请命。
  “不!”古清华却笑着摇了摇头,双目灼灼凝着前方,语气坚定说道:“朕要亲自会一会他!”
  “陛下是要——传召他入宫?”理亲王眉头轻轻蹙了蹙,终于说道:“此人脾气古怪,恐怕会找借口推脱,到时候——”到时候反倒扫了陛下的颜面。
  古清华想了想,嘴角扯出淡淡的笑:“既然如此,朕就亲自出宫一趟好了!”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理亲王心里“咯噔”一下,生生把“危险”两个字咽了下去,因为他知道古清华一定不喜欢听到这两个字,那不表示她怕了慕弘如吗?
  古清华就清清淡淡的瞟了他一眼,混不介意微笑道:“皇伯父放心。朕已不是刚登基时候的朕了,翟凤城也不是那时的翟凤城。朕自有分寸!最重要的是,朕亲自见他方显诚意,他要讨价还价,朕也可以跟他面对面说个清楚明白!”
  有苏浚和夜风,再加派羽林军乔装保护。又是在都城之中。慕弘如又还关在太庙,如果这样还能出事,那她古清华也不要再混了!
  理亲王也许也想到了这些,只得点点头:“陛下所言不无道理。但仍需多带些侍卫方为上策!”
  古清华一笑点头:“皇伯父有心了!”
  她轻轻一叹,道:“翟凤城这边,朕会尽量争取夏仲舒手中的力量。”古清华眼中凌厉的杀气一闪而隐,既然已经知晓了夏仲舒手中有这股目前尚保持中立的力量,她是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弄到自己手中的。如果夏仲舒果然不听话。那么她一定会派人找出他的致命弱点,以此控制他。就算他没有弱点,他总爱惜自己的命吧?苏浚、夜风加上林芝、萧炎,她不信控制不住他。她是君,他是臣,真正想要收拾他,未必没有法子……
  “可是。江北军营和江南鹿山军营,不知皇伯父可有章程?”古清华问道。
  理亲王叹道:“承恩郡王不是蠢人。焉不知军队的重要性?这两处乃他多年处心积虑经营的结果,上上下下十之七八是他的亲信门人或者宗族子弟,而且,这两处的武器装备也是最好,粮仓存粮也是最富余,饷银也比别处要高,所以,这些人对他无不感恩戴德死心塌地!”沉默片刻,理亲王继续道:“这两处军营分处江南江北,成犄角之势,扼山临河,地理位置尽占优势,且处于息国中间部位,极短时间可达四方重镇, 离翟凤城急行军也不过两日的时间便可到达。要控制此处,倒要好好寻个计较!”
  古清华听了有些不太高兴,怏怏道:“听皇伯父这么说来,这两处竟是坚不可摧了!”
  理亲王苦笑,“陛下,臣这几年一直在思量这个问题,臣惭愧!从内部根本没有法子分化他们,实不相瞒,这些年臣想过法子千方百计想在那里边安插几个自己人都没有成功!要控制这两处,除非能够一下子将上下将领全部控制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收他们的势力!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尤其是在古清华和慕弘如之间的矛盾日渐白热化的阶段,这两股力量是慕弘如的老本和定心丸,他岂有不防着的?
  古清华的眼睛就闪了一闪,只是怔怔的望着前方出神,他快速的眨了眨眼,亮如琉璃的眸子中水光涌动,就有些迷离起来。
  “既是硬骨头,当然不那么好啃,”古清华缓缓开口,抬头向理亲王笑了一笑,道:“皇伯父回去再想想吧,朕,也好好想想!”
  “是,陛下。”理亲王恭恭敬敬答应,说着又有些内疚惆怅,黯然叹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皇伯父无需自责,”古清华柔声相劝,温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事若这么好解决,他今日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势了!”
  理亲王默然。
  “户部尚书刘嘉是朕的人,皇伯父有事大可跟他商量一二,若不便来见朕的,也可通过他,或者,通过林芝萧炎等人。”古清华想了想,又道:“堂兄古元贺如今还赋闲在家吧?让他补羽林军,不,还是去工部吧!有他在工部,今后朕与皇伯父之间就更方便联系了,且旁人也难看出什么端倪来!”
  “是,陛下。”理亲王笑道:“臣今日来本也有此意!”此举乃是顺应古清华朝堂上的训斥,就是慕弘如一党,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和不对的。
  古清华点头轻轻嗯了一声,随即又有些揶揄似的含笑问道:“是了,不知承恩王府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侍卫,可都撤了没有?”
  理亲王脸上不觉也露出了笑容:“回陛下话,昨日下朝之后没多久便都撤了!”因为这事议政王都变成承恩郡王了、又罚了太庙一个月的忏悔,慕家的人还不懂得将暗卫撤走,那就真是嫌命长了!
  古清华嘲讽一笑,点头道:“总算还知道几分规矩!”
  “陛下真打算关承恩郡王一个月吗?”理亲王趁机问道。
  古清华意味深长瞥了他一眼,笑道:“你说呢?”
  理亲王想了想,道:“依臣愚见,陛下关他个十天半月便放出来吧!震慑的效果达到了,便不虚此举了!”
  古清华粲然一笑,道:“皇伯父所言正合朕意,朕原本就是这么个意思!那么索性,到时候皇伯父上个折子替他求一求情,朕也好顺水推舟!”她想了想又道。
  “臣遵旨,陛下!陛下思虑周详,臣深感佩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