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 作者:栗深林兮(起点vip2012-03-31完结)-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特尔却是眯了下眼:“福晋是怀疑这次……”
小玉儿点点头:“我们之前不是想不通为什么海兰珠要对付多尔衮吗?我现在发现我们走入死胡同了,若是没好处,当然没人会这么处心积虑的要对付我们,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看,这次多尔衮被免职,谁得了好处?”
“济尔哈朗”巴特尔和达哲同时反应了过来。
“济尔哈朗的福晋和淑妃都曾经是林丹汗的福晋,达哲说过,贵妃似乎和林丹汗以前的福晋关系都不怎么好,但是淑妃呢?淑妃为人低调,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但是都说她人缘好,人缘好的淑妃和贵妃关系不好,但是她和郑亲王福晋关系好不好呢?”小玉儿说了一半,巴特尔和达哲都明白过来了。
“我之前就在纳闷,宫门开着的时候,我几乎都陪着海兰珠,莺哥也从不离开,到底谁把消息递出宫去?如果在宫里,海兰珠还有别的人可用,那么完全可以在宫门关闭之后把消息递过去,第二天再由那个人把消息传出去,我想来想去,却是淑妃的嫌疑最大。”今天若不是听到东莪提朝鲜女人,小玉儿还没想起来淑妃和贵妃的背后,除了阿霸亥旗,还有察哈尔的联系。
“福晋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去查这方面的事。”巴特尔眼中寒光一闪,却是站了起来往外走。前线往盛京的情报线断了,但是在盛京和皇宫内部,因为皇太极不在,反倒比往常更加活跃,不消两个时辰,巴特尔就一脸寒霜的进来了。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六十章 今非昔比
第六十章 今非昔比
“皇上。”海兰珠睁开眼却看到外间里依然亮着,想要撑起身子下却发现双手还是完全使不上力。自己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吧?其实并不想打搅皇太极,但是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喊出了口。果然很快听到了脚步声,没一会皇太极就坐到了床沿,搂着海兰珠让她靠着自己坐起来:“醒了?饿不饿?我让奴才们给你弄点吃的?”
海兰珠有些虚弱的笑了笑:“我睡了很久?”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哀伤,随即却是笑道:“太医说你本来就该多休息,能睡的着是好事。”
海兰珠往皇太极怀里钻了钻:“我怕我哪一天,就这么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了。”
皇太极搂着海兰珠的手却是紧了紧,过了半响才低声道:“尽胡说。”
海兰珠也不反驳,却是岔开了话题:“这么晚了,皇上还不睡,是前线很紧张吗?”
皇太极摇头:“没有的事,一切都在计划里,只是如今大军调动太过频繁,所以事情多了些,怎么?吵到你了?那我去别的房间看。”
海兰珠连忙拉住皇太极:“皇上别,就在这吧,皇上在我身边,我才睡的安心。”
只是嘴上说并没有动身的皇太极闻言倒是扯了下嘴角,只是他实在有些笑不出来。如今前线其实并不轻松。因为多铎放进去的粮车,让锦州城内士气一振,反扑更甚。临阵换帅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不同的风格让普通士兵有些不适应,几次小规模接触战绩不怎么理想,伤亡却是在累计。洪承畴为人谨慎,又知兵善用,虽然亲率步骑十三万驰援锦州,但是却并不冒进,如今大军驻扎宁远窥探锦州。八旗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
大清不是大明,如今兵围锦州已经是倾国之力,比消耗大清拼不起。
海兰珠看着皇太极脸色并不好,知道前线的情况并不如他说的那般轻松,只能试探的说道:“不是已经撤了睿王爷吗?皇上不用太担心。就算睿王真的有不轨之心,如今不是还有郑亲王和肃亲王吗?”
皇太极闻言脸色却更沉。
他当然不是一个听闻后宫枕边风就会去疑心重臣的人,但是关键那个人不是别人,是多尔衮。而且不止是海兰珠听闻了睿王福晋不小心说漏嘴的话,关键是和前线豪格传回来的消息相应证了,又听闻多尔衮下令全军后撤30里,让多铎放了粮车进去,登时大怒,完全不听解释直接免职。虽然静下心来听到两个小dd的解释,觉得他们说的未尝不对,但是他现在是皇帝,皇帝不能犯错,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自己亲口布下的战略方针怎能轻易更改?前线的情况不乐观,临阵换帅都能让军心不稳,皇帝战略再出错,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八旗是骑兵,一直是擅长野战掠夺。而兵围锦州,是他的一个险招也是他为将来铺路。八旗不能永远和大明在野外决战。因为一旦进入了长城,进入了中原大地,那里有崇山峻岭,那里有巍巍城墙,八旗以后要打的仗都将是攻坚战。如果不能打下锦州,那么将来八旗面对北京城那更高更厚的城墙将更加素手无策。只能继续当那个来去一阵风的抢掠队伍而不是逐鹿中原的一方豪杰。所以他不断轮换,力求所有的八旗兵都能参与进这次的攻城战来。很多人看到了打锦州的好处,却没有往后深想他的用意。似乎,只有多尔衮明白了。
多尔衮,他的十四弟啊。在这条争霸中原的路上,皇太极一直一个人昂首向前,但是偶尔回头却经常能看到这个比他长子还小了几年的弟弟的身影。虽然他威胁不到自己,赶不到自己前面,但是似乎从来没有掉队过。对多尔衮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心过,如果不是他有意无意的限制,多尔衮绝对不会多年来势力出不了两白旗。他想过扶持岳托,但是岳托却因为他福晋的缘故和自己渐行渐远。他甚至想过拉拢多铎,但是两人闹过一场之后反而感情更好;他决定扶持萨哈廉,但是他却意外遭毒手。他刻意扶持过豪格,但是面临大仗面临严峻考验时他最后却还是不得不选择了多尔衮……如果不是这次海兰珠那席话,皇太极猛然发现,他曾经努力扶持出来用来对抗四大贝勒的力量,居然大半都被多尔衮收归他己用。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居然已经成长如斯?
如果是别人,皇太极恐怕还会犹豫下,但是多尔衮是那个人的儿子,他是不是真的如他表面上表现的那么忠诚和谦逊?皇太极不敢赌,他现在已经不敢再像以前那般任凭子侄们去争去抢,他必须有目的的去培养势力。曾经弱小的好像随时会被吃掉的三个小dd已经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拥有了强大的力量,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胆寒的力量。他已经能感受到岁月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曾经他是小dd,带兵冲锋陷阵的人都是他需要仰望的兄长。而如今呢,二哥代善已经不再出征了,七哥阿巴泰病着,还在外面奔波的,只有一个堂兄济尔哈朗。剩下的,除了多尔衮兄弟,都是他的侄子辈,甚至孙子辈。
原来自己已经这么老了?皇太极有些自嘲的想。
虽然表面上他各种打压两红旗,似乎硕果仅存的代善是他最忌惮的人物,但是实际上他对两红旗现在的状况却是很满意的。他相信岳托没有野心,虽然两人有了嫌隙;他相信萨哈廉没有野心,而且他一定会管好阿达礼。只要这两人没有野心,帮他牢牢的看好了两红旗,那么代善就没牙的老虎。但是多尔衮呢?他怎么能去相信,那个人的儿子会是一个没有野心温顺的家猫?虽然曾经他自信嫩驯服野虎,但是今非昔比。
每次看到多尔衮的时候,皇太极总是会忍不住想起当初那个雷雨之夜,那个他不得不承认风华绝代的女人……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六十一章 我成全你,皇太极
第六十一章 我成全你,皇太极
“我成全你,皇太极。”
四大贝勒绷紧了神经气势汹汹的冲进大妃寝宫时,那个女人就这么一袭白衣风轻云淡的坐在那边。
没有哭喊,没有求救,没有恐惧,没有意外。看到她的一瞬间,皇太极不知怎么的想起以前听来的一句俚语,女要俏一身孝。
朴素的孝衣,未施粉黛的脸孔,却散发着一种让人觉得无法直视的光彩。
她一直知道自己的野心,皇太极有些心虚的想。从她莫名其妙的送来吃食的那次起,他就很清楚这个女人知道自己的野心。不然那时还未显山露水的自己,何以得到她的青睐?除了当时已经是继承人的代善哥哥,她居然会想到给自己一份?为什么她会知道?皇太极不明白。看到大家把褚英哥哥拉下马之后,为什么不能把代善哥哥也拉下来这样的想法就如同春天草原上的青草一般不可抑制的生长起来了。
但是那时汗父身强力壮,那时汗父战无不胜,那时汗父就像高山一样的挡在那里。他不敢表露出来,甚至不敢继续往下想。宫中设宴的时候,皇太极觉得这个女人似乎一直在看着自己,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但是那种被人盯着,被人看穿的感觉,居然没有因为几十年的光阴而让他觉得有一丝陌生?那种浑身冷汗的感觉居然好像还在昨天一样。
他必须反击。皇太极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提前动用了好不容易安排到汗父身边的棋子——德因泽。果然,汗父暴怒了。汗父可以把他最爱的女人和儿子在自己死后交给代善,但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两人眉来眼去。事后皇太极还在想,这个女人怎么能这么蠢?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去讨好代善?虽然汗父用的是她私运财物给娘家的理由把她和她的三个儿子都送回了赫图阿拉老城,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理由实在太牵强了。她哪里来的娘家?乌拉部早就不存在了,只有一个弟弟还就养在辽阳。代善也被废了,在他面前的拦路虎都不在了。阿敏是待罪之身,如果不是自己求情,他早就跟着舒尔哈奇叔叔死了;莽古尔泰只是个莽夫,汗父从来都不喜欢他。阿巴泰的额娘只是个庶福晋,根本不可能和自己相争。德格类还太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皇太极压抑着兴奋,似乎看到了自己通往那个位置的道路,果然,汗父对自己愈发的倚重,并不时的称赞自己。但是还不等他把这样的欢喜表露出来,汗父去把这个女人接回来了。不过半年,仅仅半年,天堂到地狱居然只有短短的半年。
他出手扫清了前方的障碍,结果却看到那个女人噙着笑带着她的三个儿子一步步往前走。他居然为他人做嫁衣。皇太极几乎咬断了牙根,但是他并不放弃。忍,他能继续忍。稍显毛躁的四贝勒似乎一眼之间变了一个人,愈发的稳重,愈发的有乃父之风。努尔哈赤看着这个不过28岁的儿子,眼中倒是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但是皇太极知道,这个满意,是对一个臣子的满意,而不是对继承人的满意,他心中的继承人是那个女人的儿子。
皇太极彻底隐忍了下来,他战功越来越卓著,他声望越来越显赫,但是他依然只是四大贝勒里最小的弟弟,依然是最弱的正白旗旗主。直到有一天,那个最沉不住气的阿敏,被汗父狠狠训了一顿的阿敏怒气冲天的冲进府上:“老八,那个位置应该你来坐”
皇太极知道自己等到了。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汗父走的那么急。当阿敏要逼宫的时候他其实在担心,担心那个总是似有若无的对自己微笑的女人,她在汗父身边二十几年耳濡目染,她是汗父归天时唯一陪在她身边的人,如果汗父交给了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怎么办?如果汗父有了其他的安排怎么办?如果她不肯就范带着两白旗大闹怎么办?皇太极为自己设想过很多场面,唯独没有想到,这个女人会这么轻描淡写的坐在那里,似乎等着他们四个人来逼宫一般。
一双仿佛能看穿所有人心的眸子直直的盯着自己,说出的话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我成全你,皇太极,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
皇太极还记得当时屋子里所有人都愣住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女人跟自己早就有了什么约定,阿敏几乎都要扑过来问自己是不是背着他们做了什么事,但是那个女人依然淡淡的:“三位贝勒这么着急做什么呢?难道你们冲进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四贝勒,难道其实是为了拥立大贝勒?”
代善的老脸顿时一红。他的继承资格早就被努尔哈赤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驳掉了,说的明明白白驳的一干二净,百年之后绝对不会传位于自己。所以他一心把看上去最温顺最听话和自己关系最好的老八捧上汗位。结果被阿巴亥这么一说,他居然还是忍不住有些怦然心动。
皇太极内心冷笑,他很清楚自己这个二哥,他的野心从来没有消失过,但是他更是一个老狐狸,知道情势比人强,他很放心代善不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代善果然轻咳了一声:“我年老德薄,汗父早就说过不会传位于我,我怎会觊觎汗位?八弟为人宽厚,战功卓著,父汗又非常倚重,继承汗位是我们几个一致决定的。”
“一致决定?”阿巴亥冷笑,“汗王说过,十王共治,遇大事当十王共商,这汗位继承,难道不算大事?”
“这八弟继位,就是十王共商的结果”阿敏抢出来怒喝,皇太极瞬间就知道要糟。果然,阿巴亥登时哈哈大笑了几声,猛的却是顿住板上了脸:“九王十王如今还在科尔沁未归,哪里来的十王共商?”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六十二章 锦州之围
第六十二章 锦州之围
“皇上?”海兰珠有些疑惑的看着在出神的皇太极,她不过提了一句多尔衮,皇太极就出神了这么久,难道多尔衮真的有问题?
海兰珠微微皱了下眉。淑妃跟自己说只要暗示皇上睿王有反意的时候,她还担心过皇上会不会怀疑她,结果皇上居然不问缘由直接撤了多尔衮还贬了多铎。她就知道肯定其中有什么猫腻。
小玉儿哪里可能在言语间透露出什么消息来?两人之间谈话根本是自己说为主,她只是淡然浅笑的坐在那边听着。之所以把小玉儿这样整天整天的困在关雎宫,就是为了给皇太极一个假象,一个小玉儿跟自己说了很多话的假象。皇太极不会去跟小玉儿求证,他绝对会更信任自己。加上肃亲王和郑亲王在宫外推波助澜。绝对可以扳倒多尔衮。对于这点,淑妃第一次来开口的时候海兰珠就清楚了。虽然她不清楚肃王为什么对扳倒多尔衮这么上心,但是对海兰珠来说,却是百益而无一害。
虽然她和小玉儿关系看上去不错,但是海兰珠很清楚,如果在自己和哲哲之间做选择,小玉儿绝对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虽然她和大玉儿已经水火不容。
姑姑啊姑姑,为什么你就那么偏心大玉儿呢?因为她是你一手带大的?因为她从小被送到大金?可是那时明明应该被送来的人是我啊,是你一句话才换成了大玉儿。你可以不喜欢我,可是为什么你要害我的孩子?那个孩子也是科尔沁的骨血啊?那个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科尔沁的助力啊为什么你们都要害我的孩子?既然你们不在乎我的孩子,我为什么要在乎你们?科尔沁?科尔沁又怎么样?科尔沁带给我的从来不是荣耀,那么科尔沁的荣耀我也没有义务去维护吧?而且,你看,如果豪格当了皇上,这皇后可不还是咱们科尔沁的,我想姑姑你也不会太在意的。海兰珠想着这些,却是眼皮子又有些沉重了。
皇太极被海兰珠喊回神后却是看到海兰珠眼珠子一瞬不瞬的似乎也在发呆,他却没什么反应。海兰珠的身体之糟糕,他比海兰珠本人还清楚,她不能想太多东西,稍微有些疲惫就会昏睡过去。果然没一会海兰珠又昏睡过去了。皇太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今天为什么会突然想起那个晚上来?想起阿巴亥在临死前的那些话来?
“除非他们谋反,不然你有生之年不许杀我儿子不许圈禁我儿子。”
除非他们谋反……他曾经想要信任多尔衮就是因为阿巴亥的这句话,为什么她会加上这一句?难道她有把握他们不会谋反?每次想到这个皇太极心中都会稍显安定。
阿巴亥的死因,多尔衮兄弟绝对不会知道,阿敏临死前跟多尔衮说的那些话里除了最后下手的阿敏这一点外并没有太多真相,不管怎么想,多尔衮的仇恨都不应该落在自己的身上。冷静下来的皇太极看着眼前的军报,眼中却是跳动着旁人看不懂的火焰。
“咚。”重物落地的声音在军帐中传来,可是摔物泄愤的人却换掉了。
豪格狠狠的摔了一个茶杯,这才气喘吁吁的坐了下来,结果却看到济尔哈朗闭着眼睛老神在在的坐在那边岿然不动。
“叔叔你是不是有办法?”
济尔哈朗听到豪格的声音这才睁开了眼睛:“什么办法?”
“宁远啊松山啊洪承畴啊”豪格又是猛的跳了出来,“好不容易把多尔衮和多铎赶了下去,我们若不干点名堂出来,皇阿玛恐怕下次就不会给我机会了啊”
济尔哈朗盯着豪格半响却又是闭起了眼睛:“急有什么用?洪承畴迟早会出来的。”
“迟早迟早”豪格来回的踱着步,“叔叔您每次都说迟早,可是这个迟早得等到什么时候?皇阿玛已经对我有看法了啊难道你真的要承认你比不上多尔衮?”
济尔哈朗猛的睁开眼,吓的豪格一跳,还以为济尔哈朗要说什么,结果他却是淡淡的道:“睿王爷战功赫赫,可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我自然是比不上的。”
“叔叔”豪格觉得胸口一阵气闷差点一口血吐出来。
“这些年,我们被多尔衮压了这些年难道叔叔你就心甘情愿心服口服?”豪格冲到济尔哈朗面前大声咆哮,“打大明的时候,明明他也丢了滦州,偏偏装死逃过了处罚,没有过反倒变成了有功,叔叔,你的哥哥阿敏贝勒可就是被他这么给害死的?难道你忘了?当初察哈尔,他把我们给撇开,传国玉玺啊这么大的功劳,他居然想独吞后来打朝鲜,本来是我留守汉阳的,结果被他抢了去,才让他抓到了朝鲜王子,本来那个功劳也是我的如果不是皇阿玛偏心,给了他那么多机会,他能变成皇阿玛的左膀右臂?他能变成现在这样战功赫赫?”
济尔哈朗听着豪格咆哮却依然如不动明王一般面不改色:“肃亲王,你太激动了。”
“我……”豪格被济尔哈朗这么一堵,瞬间说不出话来了,好在刚才一通吼到底是发泄过了,豪格恨恨喘着粗气的坐了下来。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稳,要稳。你知道为什么皇上每到最后都舍了你选多尔衮,就是因为你这脾气,不够稳重,虽然多尔衮是你叔叔,但是论年纪,明明你要年长几年,怎么就这么毛躁?”
“哼他那副阴沉的样子,从小就不像个小孩子,哪里看的出来他比我小几年?”豪格不屑道。
“这锦州不好打,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但是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难去动多尔衮?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皇上对大明已经失去耐性了。这锦州之战,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锦州,为了一个洪承畴。”济尔哈朗眯着的眼睛里却是迸射出一种豪格也没看懂的神采来,“只要你把这锦州围劳了,围好了,把这打援的工作做出色了,这次的功劳,绝对不会比传国玉玺小。”
PS想了半天,还是用了“皇阿玛”而不是“汗阿玛”……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六十三章 豪格叔侄
第六十三章 豪格叔侄
“那依叔叔的意思,皇阿玛这是在跟大明决战?”豪格瞪着眼看着济尔哈朗。豪格是一员虎将,但是他的勇猛和眼界往往就局限在一场战斗的胜负,最多也就看到一场战役的胜负。但是这胜负背后的政治诉求他却往往看不清楚。这就是为什么皇太极至今不肯立他为太子的缘故。
一开始是想着他还小,培养培养,但是豪格曾经勇猛的形象却随着岳托、萨哈廉、多尔衮、多铎等年青一代的崛起,愈发的黯淡起来。虽然斩杀莽古尔泰曾经让他声望一时无两,但是却像流星一般的短暂,对于扭转他莽夫的形象毫无用处。以至于有段时间皇太极真的失望了,他才想实在不行就立个自己喜爱的儿子吧。这才有了六阿哥一出世就差点被立为太子。
但是豪格依然是皇太极的到目前为止最满意的儿子。这点毋庸置疑。这也是为什么济尔哈朗毫不犹豫的站在豪格这边的缘故。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在那么多的兄弟中义无反顾的站在了皇太极的身后,才有了他如今诸王第二的地位。想想被圈死的阿玛,被圈死的兄长,济尔哈朗心中没有仇恨反倒是一种庆幸。在一门罪人的情况下皇太极依然对自己如此信任,自己怎么能辜负他的信任?在济尔哈朗看来,站在豪格这边不是背叛皇太极。
看到豪格的样子,济尔哈朗到底还是叹了一口气坐直了身子:“别光盯着锦州。你皇阿玛的眼光之远大,恐怕连你玛父未必能比的上。在大部分人还浑浑噩噩的时候,他就一步步的计算着怎么把大明和吃掉。”
豪格撇撇嘴。济尔哈朗却没去看他:“你看看几年之前,别说大家都讥笑南蛮子,你扪心自问,若是有人跟你说,咱们女真有朝一日有希望做天下之主,你信吗?”
豪格吸吸鼻子不说话,济尔哈朗瞪了他一眼:“这一仗看上去皇上准备了半年,实际上恐怕很早以前他就在准备了。甚至当初放祖大寿回锦州的时候,恐怕皇上就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了。”
“那么早的时候?”豪格瞪大了眼。
济尔哈朗站了起来:“你没看到咱们汉军旗里人越来越多了?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关内不稳了,大明江山不稳了。恐怕你根本就没注意到皇上提过的,那些被洪承畴打的东奔西跑的义军乘着洪承畴在关外,又冒出来了。皇上为什么要围着锦州围而不破?就是在跟大明拼谁耐的住消耗。”
“不是吧?”豪格愣了一下,“大明那么富庶,咱们和他拼消耗?”
济尔哈朗冷笑:“大明富庶也有个底线吧?朱重八那个放牛娃可是说过永不加赋的,大明国库其实穷的很,他虽然人多,虽然地大,但是他现在四处打仗,四川有个张献忠,陕西有个李自成,你再想想他所谓的九边重镇,实实在在的耗掉了他们多少钱多少人?而且你也知道,南蛮子的那些军队,吃空饷有多严重。”
豪格眨巴了下眼睛,济尔哈朗没好气的道:“让你平时多看看这些你偏不听。哎,虽然我对多尔衮没什么好感,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有些本事的。其实若不是多尔衮上次后撤了30里,我琢磨着他这招是什么意思,我还没想到这点呢。”
豪格哼了一声却不答话。
济尔哈朗斯条慢理的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气消了?那就回去等着吧,看看咱们皇上的耐心,和那个洪经略的耐心谁更足一点。好好的等着,只要这次打好了,你就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把多尔衮当做对手。”
豪格算是被济尔哈朗给顺了,终于不再板着个脸,反倒是嬉皮笑脸的凑上去了:“叔叔不要跟这个大老粗计较,你也知道我的。”
济尔哈朗抬了下眼皮子,无奈的摇摇头:“你啊。”
豪格嘿嘿一笑:“叔叔,其实我还是不太懂,咱们干嘛要去讨好宸妃?不是都说宸妃已经不行了吗?”
济尔哈朗顿时没好气:“刚才还说你好呢,转眼就又原形毕露。就是因为宸妃不行了,我们才需要她在皇上面前给你说好话。”
“为什么?”豪格有些不明白。
“你知道当初太祖的大阿哥吗?”
“褚英……”豪格闻言眯起了眼。
“太祖皇帝为什么会对褚英和代善另眼相看青眼有加,除了因为这是嫡长子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元妃的临终嘱托。太祖一生女人无数,或许元妃不是他最爱的女人,但是绝对是最特别的那个,这样的女人的临终遗言他自然会放在信上。”
“可是褚英最后还不是被玛父给圈死了?”
济尔哈朗眼睛一瞪:“你知道什么,那是褚英自己蠢。以为自己有元妃这个护身符就可以肆无忌惮,把五大臣和所有的弟弟都给得罪了。太祖再怎么不想动他,也架不住所有人天天在自己面前说这个人不好。你有那么蠢吗?跑去和你皇阿玛争权?”
豪格缩了下脖子,不说话了。
济尔哈朗却是眯起眼:“你是不知道,那时五大臣,其他小贝勒们,花了多大的力气才把他给拉下马来。可是你看看你现在,两红旗岳托和萨哈廉跟你关系不错也没什么野心,镶蓝旗有我。两黄旗和你又有旧主之谊,若是有了宸妃一句话,你还怕什么?”
“可是皇后……”豪格还想说什么却被济尔哈朗瞪了回去。
“皇后虽然对皇上影响颇深,但是和宸妃比起来,活着的人永远争不过死人。更何况,宸妃活着的现在,你觉得皇后争得过宸妃吗?”
豪格闻言这才长叹一口气:“侄儿实在是要谢谢叔叔,若不是叔叔这般给我谋划……”
济尔哈朗却是轻轻一叹:“我也老了,我在这边争来争去又能争出个什么来?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就好比我自己的儿子一样。只希望你能出息就好。”
嘿嘿,今天还有更新哟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六十四章 出师不利
第六十四章 出师不利
济尔哈朗看着眼前依稀有些皇太极年轻时模样的豪格,暗地里却是叹了一口气。对豪格自己倒不是真的一点感情都没有,但是选豪格更多的却是一场豪赌。就如同他上一次豪赌皇太极一样。赌皇太极的时候他还很弱小,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可是他赢了。如今看看豪格,看上去很强大,尤其他多年揣测皇太极的心思觉得皇太极属意豪格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是很忐忑。
直觉这种东西常人不太愿意相信,但是他这样战火里摸爬滚打起来的人去知道,直觉在战场上往往能救人一条命。可是现在的自己,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豪格自然不知道济尔哈朗心里在想什么,却是想着济尔哈朗刚才的话:“叔叔你别说萨哈廉和岳托跟我关系好了,岳托明着跟我还是那样,私下早翻脸了。不就个女人吗?”豪格的原配嫡福晋和岳托的原配嫡福晋是一母同胞的姐妹,都是哈达公主莽古济的女儿。当初莽古济被指和莽古尔泰叛乱有关狱中自尽。而豪格却是抢在之前杀了自己的嫡福晋向自己的皇阿玛邀功。岳托和自己的嫡福晋感情笃深以退为进拼了自己的前程不要也要保她。事情过去之后,这对连襟之间的友情也就名存实亡了。
“还有萨哈廉,萨哈廉倒是好的,可是阿达礼那个混小子不知道吃错了什么东西,非要跟他阿玛顶着来,和阿济格好的穿一条裤子。以后两红旗怎么样,还不知道呢。”豪格在那边絮絮叨叨,济尔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