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穿越八十年代农妇+番外 作者:望江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4正文完结)-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声音很洪亮爽朗,在这个吵杂的火车站也显得很突出。刘芸听到声音了,笑着跑了过去。
    “大哥大嫂等很长时间了吧。”
    秦大周接过了刘芸手上的包,笑道:“还不是你嫂子,总担心错过了,天还没亮就赶着过来了。”
    “咱这不是兴奋吗?”李梅脸上的笑容一直未落,拉着刘芸的胳膊,“哎,小芸,那天你上车后,我和你哥顺便在城里看了看,按着你说的在菜场附近找,还真给看了个好地方。”
    刘芸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利索,这么短的时间就看好地方了。“那咱们先去看看吧,争取今天把地儿定下来,早点开张。”
    李梅说的那地方是城里的中心菜市场,那摊位是在菜市场里面,紧跟着卖猪肉的位置。李梅觉得那地方平时卖猪肉的人多,没准儿买卤肉的也多,客流量大。不过可惜,他们赶过去的时候,那地方已经被租出去了。
    “早知道咱们就早点定下来了。”李梅显得有些沮丧。
    秦大周摇了摇头,“早定下来不是要多给几天的租金吗?”
    “可是这么好的位置……”
    刘芸倒是又仔细的看了看这摊位附近,发现这里卖鱼卖肉的多,还有鸡鸭类的活物。东西杂在一起,一股臭味熏的人难受。自己卖的是熟食,要是真在这里,不止不能保证卫生,连吸引客人的香味都能被盖过去。
    她扯了扯李梅,“嫂子,我觉得这位置并不适合咱们的卤肉生意。”
    李梅睁大了眼睛,“这好位置还不行啊。”
    只见刘芸伸手指了指大门口那个堆着废弃物的地方,“那地方好。”

☆、第十七章

刘芸看中的位置是菜市场大门口的一个摊位。那里面积不大,是因为墙壁凹进去了才多出来的一个地方。为了节省摊位,就把这地方给修了个台子,也是对外承包出去的。只不过这位置小,又是露在外面刮风下雨的,很少有人愿意承包。之前也有人承包了,一到刮风下雨生意不好就不好做,所以后来慢慢的作为堆放杂物的地方了。
    菜市场的管理人员听到刘芸他们愿意承包这个摊位,有些为难,“你们是才到城里的吧,我也不坑你们,这位置平时刮风下雨的,生意也不好。我看你们也不像有钱人,万一赔了家当就不好了。”
    “咱没多少钱,不挑了,这地方要是便宜,咱就祖了。”刘芸觉得这人能说这话,应该还算实诚,和这样的人合作,还能少挨点刀子。
    得,人家图便宜,自己也不好说啥了。“好吧,你们把钱准备好,我去给你们拿承包协议书。”
    几人商量好了,签了个承包协议,承包时间是三年,租金是每个月十块钱,第一次付清一年的租金,第二年开始按月收。
    刘芸和人签了合约,一次性付清了一百二十元钱的租金。她和秦大周夫妻每家承担一百五十元的成本。付了资金后,便剩下了一百八十元钱用来买肉和租房子。为了到时候有地方落脚,就在靠近郊区的地方找了个旧房子,一楼的小院子,里面是两间房,平时是租给两家人的,他们一口气给全租下来了,一个月二十块钱,押一付一的租金。有房子有铺子,接下来就该正式开张了。
    几人上了回家的长途汽车时,李梅还没有缓过来。她抓过秦大周的手臂,满脸惊奇道:“大周,你捏我一下,咱们真的在城里有个房子和铺子了?”
    秦大周捏了她一下,“咱是有房子和铺子了,不过都是租的,可不是咱的。”
    “租的也成啊。”李梅脸上一脸的激动,又见车上的人看着他们,连忙闭了嘴。财不露白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刘芸则没有李梅那么乐观,她现在考虑很多问题,包括他们店子怎么开张,需要做什么宣传活动,开张后如何经营。如果只是做糊口小生意,她倒是可以不操这些豆腐心,可是她想做大,这是她踏出去的第一步,这个年代有这么多的机遇,她想要抓住,然后改变自己乃至身边人的生活。
    回到家后,高翠花心急的走出门来,拉过刘芸的手臂,焦急的问道:“怎么样,战国在队里过的咋样,瘦了没有?”
    秦老实磕了磕烟杆,“孩子刚回来,连口水都没喝呢,你急什么。”
    刘芸将手上的包袱放在堂屋的椅子上,擦了擦脸上的细汗,笑道“爸妈,你们放心,战国挺好的。只是最近部队的事情多了,没时间回来,等过些日子有假了就回来看你们二老。”
    高翠花眼睛红了,“这都大半年没回来了。”
    “哭什么,孩子还在部队上呢!”秦老实喝了一声,“孩子们都累了,赶紧去做饭去。我去把柴火搬过来。”说完就背着手走了出去了。
    都没指望高翠花做饭,刘芸把东西提到房里就跟着李梅一起进厨房做饭了。
    刚走进厨房,就闻到一股卤肉的香味。李梅开始清米,刘芸挽了袖子开始刷锅。
    “大嫂,年后家里生意咋样?”
    李梅皱了皱眉头,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别提了,这生意没咱份。”
    “咋了?”刘芸惊讶的抬起头来,刚她是看到大罐子里还冒着热气呢,以为秦大周和李梅他们还在继续做镇上的生意。
    李梅朝门外看了一眼,才压低声音道:“送你去上车那天,我和你大哥回来后,妈和巧慧就关着厨房的门开始卤肉了。也不知道巧慧是咋和妈说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就说那罐子他们要用了。”想起这个,她就有气,那罐子还是她和大周去买的呢。要是和她好好说,她不会不借给他们用,但是这么不声不响的占了,像什么话啊。
    “爸没管这事?”她公公不该是这么糊涂的人啊。
    李梅叹了口气,把米添了水,倒进了蒸饭的木桶里。盖上了盖子,然后开始在灶台下添柴火。“那天爸去别人家吃酒了,大周让我不要和爸说。后来爸估计也知道了,可能考虑到巧慧他们年前没挣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看来公公也不是全然的公平公正了,也是,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秦大周和李梅都是老实人,见到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只能憋着口气了。难怪今天回来没看到秦春秋夫妻,现在肯定是去镇上送货了。她原本也猜到这镇上的生意肯定是要留给秦春秋的,只是没想到他们夫妻做的这么不尽人意。
    饭菜刚端上桌子,秦春秋夫妻就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
    秦春秋刚放下肩膀上的扁担,就看到刘芸端着饭碗从厨房里出来了,有些不自在起来。刘巧慧倒是挺得意的冲她哼了一声。
    “走,吃饭去了。”拉着秦春秋就进了堂屋。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刘芸和秦老实说了在县城租房子的事情,还说为了不浪费租金,所以这两天就过去。
    听了这话,秦春秋脸上明显松了口气。
    刘巧慧撇了撇嘴,夹了筷子菜,边吃着边说道:“我先放话在这里,你们这次走了,要是以后城里过不下去了,可不能抢了咱这条生意了。”她这几日赚了些钱,见这比种地来的快的钱,心里早已飘了起来,打定主意不还给他们了。
    刘芸不理她,只是看着秦春秋道:“这也是二哥的想法?”
    秦春秋埋着头吃饭不作声。
    这就是默认了。刘芸点了点头。“行,竟然二哥二嫂都这想法,咱就看在爸妈的面上也不能为这事去争了,不过今天我也要说清楚,这次我和大哥大嫂进了城里做生意,以后不管是好歹,家里人也不能再横插一脚进去。”
    高翠花不高兴了,这不是离间自己儿子之间的关系吗,放着筷子板着脸训道:“老三媳妇,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这人家家里都是有钱的拉拔没钱的,兄弟们互相扶持着才能过好日子的。你这是想以后一家独大是吧。”
    “啪——”秦老实把筷子摔倒桌子上。脸上已经有了怒火,“谁家有本事,就自己过好日子,我老秦家的种,别想着靠人拉拔!”
    秦老实这么一发火,大家都不敢说话了,高翠花早已拿着筷子扒拉完了碗里的饭。只是秦春秋和刘巧慧的脸色很不好。
    午饭后,照例是李梅和刘芸收拾碗筷。秦老实夫妻又拿着农具去田间地里转悠了。刘巧慧拉着秦春秋进了房,故意对着开着的窗户大声道:“爸这也太偏心了,啥子都偏着别人家,也不知道人家咋收买的。”
    李梅和刘芸在厨房里听了声音,刘芸把手上的盆子重重的往灶台上摔了一下,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外面的讥讽声停了下来。
    “你别气,左右咱们都要走了。”李梅是没办法,她能在这个家里立足,除了秦大周对她的维护,就是她能忍。
    刘芸冷笑了一下,对着门外大声道:“我倒是忍着她,等咱走了,看她这卤水能用几天,到时候别没脸没皮的求到咱们那去就成了。”这卤水虽然是越煮越香,但是也不能长久用。自己那手功夫,她就不信高翠花全学去了。
    “她也是个可怜的。和二弟结婚几年了,都没有得个孩子。这人没了盼头,就总往别的地方找事了。”这也是她能忍耐刘巧慧的原因,一个女人没有孩子,比什么都惨。
    “没孩子?就没去检查?”刘芸这才想起秦春秋比秦战国大两岁,那刘巧慧也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了,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小了。她一直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标准来看他们,倒是没有觉得那里不对劲。
    李梅看了眼外面,凑了过来小声道:“这也就是咱家知道了,谁还好意思去外面检查啊。之前妈还闹过呢,被爸给压下来了,所以这次妈这么帮着他们,倒是挺奇怪的。”
    “反正也不是咱能管着的事情,管他们奇怪不奇怪的。”
    秦大周夫妻急着做生意,刘芸也不想在家里看着刘巧慧每次卤肉时那个得意洋洋的样子,几人一商议,便决定早些进城里去。
    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事先说好的,和秦老实夫妻打了招呼,连夜卤好了肉。第二天秦大周挑着一担子卤肉,刘芸和李梅搬着东西,连王琳都提着包袱高兴的跟在大人的身后。
    对于能够去城里,王琳显得很好奇,听说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而且还有漂亮的衣裳。隔壁家的妞子就是去城里买了一件蓬蓬裙,让小伙伴们都很羡慕。
    这次和以往进城的心境是不一样的。他们心里都带着忐忑,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望。
    到了出租屋后,两家人一人一间房。李梅和刘芸一放下行李,就撸起袖子开始大扫除了,秦大周腿脚不方便,只能换换水,搬搬家具。几人手脚利索的把原本看起来脏兮兮的破旧的房子收拾的几净窗明。小王琳对于这个新家感到很好奇,在屋子里里外外的蹦来蹦去,才一上午的时间,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们混熟了。连午饭都是要人喊着回来吃的。
    菜市场一天人最多的时候就是大清早和下午。他们没有赶上早市,只能先在晚市上试试。
    这次一共带了八十斤肉过来。天气暖和了,他们也不敢多存着,想着至少也要两天给卖完。秦大周听了刘芸的建议,割了三十斤装在篮子里,刘芸和李梅拿着摆摊子用的大铁托盘和一杆秤,三人领着孩子一起去了菜市场。

☆、第十八章

菜市场的管理人员还挺负责人的,已经早早的把摊子给收拾出来了。直接拿着带来的抹布把水泥台子擦了擦,就摆上托盘和肉了。
    这个时候来买菜的大部分都是刚刚从厂里下了班的工人,穿着各种工作服,手上提着袋子在菜市场里晃悠。刘芸他们摆好了摊子就有人过来看了,可是买的人却没有。这个时候县城也是有卤肉的,不过没有刘芸他们卤的颜色深。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追求还是缺少一种尝试的精神。
    刘芸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小盘子,拿出刀割了一小刁肉下来,将肉切成一小丁,放在盘子里。摆好了盘子,就开始吆喝了。
    “哎,祖传百年秘制卤肉,先尝后买啦,免费尝尝不要钱。”
    不要钱?几个本来就有些好奇的人这下子就大胆的上前去了,
    “这真不要钱,不是诓人的吧?”这个时候东西可都精贵着呢,哪里有这种好事。问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工服。
    刘芸笑道:“这位同志,咱这菜市场都是有人管的,谁敢诓人。你尝尝看,要是喜欢就称点回去给家里人加个菜。”
    男人半信半疑的在盘子里捏起一小刁肉,放在嘴里嚼了嚼。脸上露出微微的惊讶,果然比自己之前吃的卤肉味道好多了,满嘴的肉香味。
    吞了下去,他往那肉上看了一眼,颜色也好看,“你这怎么卖的?”
    “一块六一斤。”她事先也打听过了,城里的新鲜肉是一块一斤,卤肉卖到一块八了。自己这卤肉味道好,颜色正,卖一块六是很好卖的。
    男人显然也对这个价格很满意,点了点头,“来三斤肉。”
    一下子卖出去三斤卤肉,秦大周夫妇都很高兴,忙切了肉,打了称。帮人把卤肉装进了篮子里,高高兴兴的送走了第一个顾客。
    李梅笑道:“小芸,还是你有法子呢。”
    刘芸道:“也怪我准备不充分,咱明天竖个招牌,准比今天好。”广告效应还是很重要的。
    做生意有一就有二,第一个开门红之后,后面的生意也慢慢来了。晚上家里都想添个菜,这卤肉味道好,也方便,价格也合算,一人称一点的,三十斤肉很快就卖完了。三人收拾摊子的时候还有人闻讯过来问,被告知已经卖完了明天一早还来卖后,就有些失落的走了。嘴里还说着,“明天得赶早了。”
    三人离开菜市场的时候,晚市还没有结束。李梅看着空空的篮子,脸上一脸的喜色。“大周,咱这才一会子功夫就卖了这么多出去了,明天那五十斤卤肉不是不够卖吗?”
    “大嫂说的对,早市人比这还多。”事先大家也没有想到这生意这么好,所以也没有准备多少。
    秦大周开口了,“这样,明天我帮着小芸把肉送到这里来,再和你大嫂回去卤肉去。正好还要在菜市场来买生猪肉。”
    “嗯,我一个人能行。”刘芸点头赞成。经过今天这事,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上辈子她做生意是跟着朋友做,生意也是一下子就几百万的大生意,所以模式和这种小摊子生意差别很大。现在来做这生意,她就有些欠缺考虑了,她必须要再好好的计划一下后面的经营模式了。
    晚上回去后,王琳显得很高兴,她第一次来城里,交了新朋友,还去了很热闹的地方玩了,而且睡的房子也比家里亮堂。
    “妈妈,我们可以一直在这里吗?”
    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里面心里有些酸,是她没用,没让女儿过好日子。
    秦大周拿着毛巾帮王琳洗了脸,“琳琳,咱们以后一直待在这里,你喜欢吗?”
    “嗯,喜欢 。”王琳重重的点了头。
    看着孩子满脸的笑容,两个大人也笑了起来。来了这城里之后,他们也真的不想再回去了,要更加努力的赚钱,在这里扎根。
    另外一间房里,刘芸则躺在床上想着事情。她上辈子是过的比较顺的,所以这辈子看到这满是机遇的年代,就有些急于求成了。她知道这个年代里,很多冒险家都发财了,后世的企业大亨都是这个时候的草根出生。她比别人知道的更多,对成功也有了更大的渴望。但是目前看来,她到底是心急了些。货源、成本、产品、销售,这些她都要考虑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梅就起床煮卤水,秦大周就和刘芸一起去了菜市场。帮着刘芸摆好了摊子,秦大周就去买生肉了。他之前收购过猪肉,对于价格还是很了解的。菜市场里面单买是一块钱一斤,他一下子拿一百斤,跟摊主讲了个好价钱,九毛钱一斤。
    挑着肉出菜市场门的时候,刘芸的摊子上已经围了很多人了。
    “小芸,我先回去了。”
    刘芸抬头看了一眼,“行,大哥你回去吧,我这边忙得过来。”然后继续低下头称肉收钱。
    看着这生意这么好,秦大周也着急了,赶紧着挑着肉就走了,看这样子,这五十斤肉可不够今天卖的,要赶早把肉做出来,下午赶晚市。
    秦大周预测的没错,五十斤肉卖的很快,上午的时候,刘芸就拿着托盘回来了。
    新做的卤肉还在坛子里卤着,一阵阵香味从屋子里传出来。
    李梅正在把已经出了坛子的一部分卤肉搬出来晾着。见到刘芸回来,还有些惊讶,“这么快就卖完了?”
    “嗯。”刘芸把托盘放在厨房的案上。然后帮着搅动坛子里的肉。“大哥,这肉是多少钱一斤?”
    “九毛。”秦大周有些肉疼,在村里收的肉可是六毛呢,这一下子就是三十块钱啊。
    “这样不成,大哥,咱一天至少能卖出一百斤肉,一个月下来,这可是多了几百块钱的成本了。”
    “是啊。”李梅也觉得舍不得。
    秦大周有些着急,“那咋办,咱这一时半会的也找不着便宜的地儿啊。”
    刘芸转身对着秦大周夫妻道:“我想明天把这肉卖完后,咱先不急着买肉。先停业半天,咱找好了货源,省下的钱可比这赚的钱多了。”
    夫妻两一想,觉得刘芸这想法是这个理。
    一百斤肉,下午的时候就卖出去了五十多斤了,第二天早上三人一起去支了摊子,早市结束前,肉都卖完了。
    把东西送回了家里,李梅留在家里看孩子,秦大周和刘芸一起去找生猪货源。按照隔壁邻居家指的路,离这里不远就有村子,应该会有农民养猪。
    为了节省时间,两人也不节省那几毛钱了,叫了个人力三轮车就往村里去了。
    村子靠近城里,环境比刘芸老家那边好很多。村里已经有好些人家盖了砖瓦房了,不过环境再好,村民们也会养些家禽家畜。
    两人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终于看中了一家人养的三头肥猪。
    喂猪的是个六十多岁的大妈,人很瘦,听到两人是来收猪的,忙往屋里喊了声,“老头子,有人来收咱家肥猪了。”
    门里走出来一个看起来很健壮的大叔,六十多岁的样子。他的左手的袖子是空的。
    他的眼睛很锐利,让刘芸感觉到很熟悉。
    “你们看起来很眼生。”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看着两人。
    秦大周是男人,自然先开口了,“这位叔,咱是在城里菜市场卖菜的,想买你们家的猪。”
    听到是城里菜市场的,大叔的眼里的锋利才退去了一些。指着猪栏里的大肥猪道:“这三头,你们看上哪一头了?先说话,少于七毛钱我不卖。”
    旁边的大妈忙扯了扯那大叔,小声道“哎,老头子,上次就是这价钱,人家过年前都不买了,现在咱把这猪卖了,才好买小猪仔回来啊。”
    那大叔怒了,“你个女人懂什么,上次那人明显是坑咱们,咱这好的肥猪,干啥要贱卖。
    七毛钱的价格,在这个位置来说确实不贵。而且看着几头猪都很肥,少说也有两百多斤了。“咱们要是三头都要,叔能给咱便宜点不?”刘芸说话了。
    “老头子,三头都要啊。”大妈激动了。扯了扯自己男人,“哎,咱要不……”
    那大叔似乎也心动了,不过明显他更加坚定,“六毛八,再低绝对不能卖了。咱这猪肉吃的可比咱人吃的还好,我也没有坑你们,这一开始开的就是最实在的价格了。
    这价格已经很不错了,秦大周看了眼刘芸,见刘芸点了点头,才开口道:“成,咱今天先拿一头猪的钱,后面的两头分开拿,两天来一次。”
    “那咱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要来?”大妈也精明了一次。
    刘芸笑道:“那咱们先付两头猪定金十块钱,要是不来,这钱就归您了。要是来了,你们把猪卖了,可要多给咱十块钱的。”
    “成,这法子好。你们放心,我杨卫国可是这村里最守信用的人了,不会贪你们这钱的。”
    大妈也跟着道:“就是我家老头子当年可是打过小鬼子的,这条手就贡献给了人民。”
    “你瞎嚷嚷什么,咱这不是贡献,这是自愿的。”
    秦大周和刘芸这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位大叔竟然是位老红、军。难怪刚刚看到他的眼神很熟悉,原来是和秦战国一样,都是军人的眼神。

☆、第十九章

买生猪都能遇到退伍的老红、军,刘芸觉得自己这运气可真好。她以前就很敬佩这些老一代的军人,他们为国家流血牺牲,没有了战斗的能力后,为了不给组织增加负担,自己回了乡下种地。
    而眼前的这位大叔就是靠自己的努力种田种地,在老家过上日子了。
    刘芸付了钱,又想到这杀猪是项技术活,秦大周一个人可搞不定。杨卫国一听,立马给了个建议,“咱村里就有好把式。不过他们得收五块钱的辛苦费。”
    “成,杨叔,那咱借你们家这个地儿用用,您看该咋收费就咋收,成不?”
    “我像是那种见钱眼开的吗?咱该咋算就咋算,我不贪你们的。在咱这买了生猪,这地儿也给你用,到时候你们给扯一两肥肉给咱抵柴火钱。”
    “好叻,那就这么着。”刘芸很爽快的应了。和这么爽快不耍心眼的人打交道,就是让人舒坦。
    有了赚钱的活,那杀猪的也来的挺快的,连工具都带上了。虎背熊腰的,一看就是个好把式。
    杨婶见不得自己养了一年的猪被宰,躲在厨房里去烧水了。
    那人手脚也利索,在秦大周和杨为国的帮助下,几下子就给解决了。把肉和内脏啥子的分清楚后,抹了脸上豆大的汗珠。
    “咋样,两位还满意不?”
    这肉的分的很好,猪脊肉,猪肚肉都分的很清楚。刘芸笑道:“挺好的,过几天可还要麻烦两次呢。”
    然后递过去五块钱。
    那人接了钱,高兴道:“那有啥,咱就是干这行的,有活计是好事。”
    话虽这么说,刘芸还是给他割了一斤肉,回去给他做辛苦费。给人甜头,人家才会更加尽心尽力的把事情办的漂亮,这个道理刘芸还是懂的。
    临走的时候,刘芸和秦大周又给杨卫国他们割两斤肉,杨卫国死活不接受,“组织上教育过我们,不能拿人民百姓一针一线。虽然我现在不能为咱组织效力了,但是这些规矩不能忘。”
    刘芸打心里敬佩他了。这样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老革、命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了这个货源,卤肉生意果然节省了不少钱。开始的时候秦大周对于那些多出来的猪头猪脚和猪内脏很担忧,这些东西占了好大的重量呢。不过刘芸却很高兴,说这些东西卤了之后更好吃,比猪肉还精贵。
    秦大周夫妻开始还不相信,结果客人们尝了之后,都要买。这东西比猪肉少,自然不经卖。有的还提前预定下一次的货。见这东西卖的这么好,价钱也比猪肉还贵两毛,几人商定着去生猪肉摊子上采购回来加工带着卖。
    随着口碑出去了,他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好些地方的人还大老远的跑过来买。
    杨卫国的三头猪很快就卖出去了。刘芸他们觉得要想货源稳定,就必须有个长期供货的人,就找杨卫国商量,让他帮忙收生猪,不管他多少钱收回了的,他们买的时候按照七毛钱的价格收。
    因为手残疾了,本来就干活比别人慢点,现在有了这么个活计,一头猪的差价也能赚个十块钱。杨卫国自然答应了。并且保证收回来的猪够肥。
    货源的问题解决了,刘芸他们这才真正的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意中了。他们卖的东西多了,摊子也不够大,而且刮风下雨的也不好办。提了几斤卤肉给了那菜市场的管理员,说了一番好话,那管理员才点头,允许他们自己搭个棚子做店面,不过以后要是他们不租了,这门面算是菜市场的。
    刘芸他们自然同意了,与这利润比起来,棚子的花销真不算什么。
    花了一百块钱,找了木工做了木头房子起来,刘芸学着后世的装修风格,让人把木头涂成了红褐色的颜色,还挂了个木制招牌,“百年秘制卤肉店”,又在档口两边挂了两个木制的对联。上联“百年传承秘制配方”、下联“ 今日迎来宾客满屋”。
    人家也不会去打听是不是真的百年传承,这样一个牌子竖了出来,客人们还真以为是百年老店,更加觉得这档次上去了,买的人也从单一的工人家变成了各阶层的人士都有。
    生意好起来了,三人忙的手忙脚乱的,小王琳也没人带着,虽然是八岁的孩子了,但是对于收钱卖东西这些事情也帮不了忙。刘芸也不忍心看着这孩子这么荒废着,就建议李梅送孩子去上学。
    李梅听了这话,没吭声。
    晚上回到家后,秦大周也提起了这件事情。李梅眼睛红了,“大周,可是琳琳姓王啊。”她也想送孩子去上学,可是她担心等孩子花的钱多了,大周和秦家就容不下这孩子了,到时候她可怎么办啊。
    秦大周给她擦干了眼泪,看着床上睡着的孩子,笑道:“你说的啥子傻话,琳琳喊我一声爸爸,就是我的女儿。以前是没钱,现在咱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听了秦大周的话,李梅哭着抱住了秦大周,“大周,我李梅能遇到你这样的男人,肯定是上辈子积德行善了,呜呜……”
    王琳不是城里户口,只能在一所私立学校借读。她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在一年级的班上显得很独特。不过好在孩子也不懂这些,只知道自己可以上学了,高兴的不得了,背着李梅给她买的书包,每天都是欢欢乐乐的。
    孩子的问题解决了,生意也稳定了,刘芸这才缓过来一口气,突然想起,自己回来这么久还没有给秦战国写信呢。
    想到那个男人外表硬汉,内心小气的性子,她头皮有些发麻,还不知道现在气成啥样子了。不过想起秦战国那个别扭的样子,她又止不住的好笑。
    晚上在电灯下趴在桌子上写信。这是她写给秦战国的第二封信,内容却比第一封要多很多。
    战国:
    如唔。
    秦战国同志,先接受我的道歉,回家后实在太忙了,所以一直没有给你回信,请相信我是在最诚挚的向你道歉。
    嗯,你肯定会问我在忙什么,好吧,请听我一一道来。我回来的当天就和大哥大嫂在县城的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还在城郊租了一个带院子的房子。回去和爸妈说了你的情况,然后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就到城里来了。一开始还挺乱的,我承认是因为我的考虑不周,不过好在我很快就想明白了,并且做出了改善,现在我们的已经在菜市场门口修起了一个木屋做店面,生意好的不得了。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你的老婆很棒。嗯,别夸我,我会骄傲的。另外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琳琳终于上学了,是在城里的私立学校,因为之前大哥教他写过字和算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