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收拾好了之后,一家子的女人围在一起包,也算是其乐融融。

    堂屋里只点了一盏油灯,光纤有些昏暗,但这也是一年到头来,沈氏唯一一次允许晚上点灯这么久。

    麦子也移到了堂屋,坐在灯下铰了彩色的碎布,仔细地做一朵头花。

    谷子和豆子早已学会了包饺子,且包的十分好,栗子和莲子则在杨氏的教导下学着包。其实莲子早就会包饺子了,此时只是装作才刚学会,配合杨氏一下。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十九章 意外

    饺子包好后已是半夜,沈氏和杨氏刷了大锅,添了水,开始准备煮饺子。

    新的一年要守岁,莲子早已困得不行,在这里过年又没啥玩的,只是全家人都在堂屋说话。她觉得无聊,索性去了灶间。

    灶间里没点灯,灶膛里的火光将杨氏的脸映照得通红,炉灶里木柴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娘。”莲子喊了一声,在她旁边的小矮凳上坐了下来。

    杨氏见莲子进来了,笑道:“来这里也好,烧着火,暖和着哩。”说着将莲子带矮凳往炉灶前拉了拉。

    “咱们啥时候种花生?”来了这里之后,莲子知道这边主要的作物就是花生和小麦。

    杨氏用烧火棍在灶膛里搅了搅:“三月里,很快了。希望老天爷发发慈悲,别再旱了。”

    在古代,农民全是靠天吃饭。若遇上风调雨顺的年头,还勉强能吃得饱,一旦遇上灾荒,不饿死人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莲子在心中不得不感叹古代人的艰辛:“别担心,明年一定会风调雨顺的。”前些日子下了好一场大雪,对于这干旱算是有了一定的缓解,若是年后播种前不再下雨的话,种前把种子泡一泡也是可以的。

    “等收了花生,娘给你做糖吃,咱偷偷的,不让你奶瞧见。”自从上次提了分家的事之后,杨氏虽然面上不说,但是一直放在心里。她早已暗下决心,明年过年一定要自家人一起过,所以在这个家里的最后一个年,她多干点活儿也不会多说什么。

    莲子笑着应了一声,听到大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

    杨氏起身掀开锅盖,一团一团的白雾霎时喷涌而出,莲子瞬间感到一阵热气袭来。

    将在盖帘上码放整齐的饺子哗啦哗啦倒进锅里,随后拿勺子搅一搅,盖上锅盖继续煮。

    “马上就能吃了。”杨氏说道,往灶膛里又添了一根木柴。

    晚饭吃得晚,莲子本不是很饿,此时闻到饺子的香气,竟不知不觉有些饿了起来。

    因为馅里加了肉,待再次开锅后,杨氏舀了一勺子冷水加进去,盖上锅盖继续煮,等到第三次开锅的时候,才将饺子全都盛进一个大磁盆里。

    圆鼓鼓、胖乎乎的饺子在翻着白浪的滚水里欢腾跳跃,看得莲子只想马上拿出一个尝尝。

    杨氏从灶间的搁板上取下一只碗,先捞出满满一碗,递给莲子道:“端回咱屋去。”

    莲子明白她的意思,这饺子并没有很多,要想让每个人都吃个够,那是不可能的。她家都是女孩子,又不爱争抢,最后肯定没得吃,所以杨氏先留出一碗来,等回去再吃。于是莲子探出头来瞅了瞅,见没人注意这边,便飞快地端起碗跑回自家屋里,将一碗饺子放下,这才重新折回灶间。

    杨氏用笊篱将饺子捞进盆里,又用勺子舀了一些汤,这才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进堂屋。

    刘老爹带着儿子们在炕上坐了,沈氏则带着女儿、媳妇和孙女在地上摆着的桌子边坐。杨氏先往刘老爹那边的桌上放上一盆,再在沈氏这边的桌上放上另一盆。

    刘老爹和沈氏亲自动手,往每个孩子的碗里盛了五六个圆滚滚的饺子。虽然不多,但毕竟馅里有肉,又是新年的饺子,所以一家子吃的也算是十分香甜。

    就连一直不苟言笑的刘老爹,竟也突然变得豁达了起来,笑了好几次。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夸了莲子几句,夸她点子多,是个聪明的娃。

    只不过,让莲子较为郁闷的是,他啥时候才能不再叫她“坑儿”?

    不出杨氏所料,饺子果然不够吃,还好她留了杀手锏。

    等到吃完饺子各自回屋睡觉的时候,莲子姐姐们见杨氏竟然还先给她们留了,自是十分欢喜,小心地吃完了这才各自睡觉。

    次日是大年初一,杨氏将莲子姐妹逐一从热乎的被窝里喊了起来,和刘景仁一起,带着她们去给刘老爹和沈氏磕头。

    莲子一出门,见地上、屋顶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原来下雪了。前世的时候,每到大年初一,不知是巧合还是因为别的,十有八九会下雪。因此在莲子印象中,过年,是必定要有雪的。雪已经停了,正好可以出去互相走动拜年。

    往年这时候,孩子们去磕头拜年,沈氏都会咬咬牙,每个孩子给一个铜板,然而今年,别说铜板了,连句相关的话都没有。

    给刘老爹和沈氏磕完头,杨氏和刘景仁正要带孩子们走,正好碰上刚刚进来的李氏和刘景民。

    杨氏和刘景仁笑着喊了声大哥,至于李氏,直接被忽视。

    李氏打了个哈欠,眼角还堆着一堆不明浊物,看来应该是还没睡醒。

    反观她身旁的麦子,则干净利索了很多。她今日穿了一件水红色的半旧棉袄,下面配一条葱绿撒花百褶裙,头上颤巍巍戴着一朵大红色头花,正是她前些日子用碎布铰出来的。与白色的雪景相映衬,莲子不得不承认,麦子确实很美。但这个没用,莲子依然不喜欢她。

    刘景仁和杨氏戴着孩子们到本家的长辈家里去磕头拜年,家境好一点的,会给一小把炒花生,差一些的,则直接没给。

    最后去了周通礼家,以往莲子家和周通礼家并不熟,过年的时候也不走动,今年因为莲子和虎子一起玩儿得多了,倒是越走越近。

    今儿大年初一,赵氏放了虎子一天假,让他不用在家读书。虎子自是如蒙大赦一般,跐溜跑了出去不见人影。

    刘景仁早就和周通礼出去了,找个屋山头蹲着晒太阳。

    大年初一不能动针线,杨氏则和赵氏在家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扯着家常。麦子和谷子坐在一边听着,至于栗子,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雪。

    冬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下,照在白白的雪上,明亮得有些晃眼。莲子下意识地眯了眯眼,抬手搭在额前挡了挡。

    “娘,我出去走走吧。”莲子扯了扯杨氏的衣袖。她前世就从不八卦,对于这些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也不感兴趣。

    她心里倒是惦记着山上的那些苍术,不知经过这么一场大雪,还能不能用。毕竟她现在除了卖药材,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增加收入。

    “去吧”,杨氏和赵氏聊得很投入,随意道,之后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叮嘱道,“万万别走远了。”

    莲子早已起身,远远地答应一声,走了出去。

    赵氏家前面就是山,莲子出门就能看到清晰的轮廓。她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往山上走。

    这路上的积雪并无人打扫,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倒是别有一番趣味。莲子向前走着,时不时回头看一看,自己在纯净无暇的雪地上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好在苍术生长的位置只在山坡,不用走上很远,要不莲子还真不一定敢过去。这大雪封山的,路不好走,要是再遇上个把豺狼虎豹啥的,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阳光洒下,映衬的周围世界一片金光,恍若置身梦境,同时也照得睁不开眼。莲子不由加快了脚步,想早点看完早点回去,

    转过一个弯,莲子揉了揉略有些胀的眼睛,那山坡上立着的是谁?

    他身上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在冬季寒风的吹拂下四散地飘开。他就那样站着,未长成的小小身影,在风中立得笔直。风吹得他的墨发随风舞动,一时间让莲子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莲子再次揉了揉眼睛,苏可言?不会吧,大年初一的,他应该在家才是。

    虽这样想着,但莲子还是加快了脚步,向那边走近。

    听到有脚步声,苏可言转过身来,见来人是莲子,唇角微微地勾起。

    “你咋来了?”莲子还是以为苏可言此时应该待在家里,陪着自家人好好过年,而不是一个人来老家,更不可能跑到这山上。

    苏可言没有说话,低头从宽大的袖袋里掏了一把,拿出几个小巧玲珑、整整齐齐用油纸包好的东西递给莲子。

    莲子也不客气,伸手接过来,直接打开,见油纸包着的竟是晶莹剔透的藕粉糕。莲子不知道这藕粉糕是如何做得晶莹剔透的,但是看起来倒是不错,闻起来也很香,吃起来,想必一定更好吧。

    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甜香软糯的感觉让她差点咬到了舌头。

    前世对于吃,她要求并不高啊,因为工作关系,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更是会在地里或是野外凑合一顿。但是好像自从来了这里后,她就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这全都是灾荒给闹的。”莲子心中愤愤。

    “你咋不在家来了这里?”莲子口中吃着香甜的糕,口中道。

    苏可言见她一个人又是吃又是拿的十分不方便,便帮她先把剩下的糕糕收了起来。

    “反正在家也没事,就出来了。”苏可言微微一笑,“正好趁着过年,去看看先生。”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章 想都不要想

    家里虽然有疼爱他的娘和奶奶,还有弟弟妹妹,但是苏可言今年却很奇怪地不想待在家里,倒是这个让他刚开始十分怨念的地方,不停地吸引着他。

    和父亲言明,大节里来看看先生。苏慕安自是知道尊师的重要性,因此二话没说,让妻子给先生准备了些礼物,便催着苏可言走了。

    先生早已看过了,礼物也已送到。苏可言一时间闲着没事,便来了这山上。

    他一个人也无处可去,突然想起了莲子,不知她今天有没有吃饱饭?和她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相见,便是在这山上,因这苍术。如此想着,苏可言便挥退了要跟着他的小厮,一个人来了这山上。

    “怪冷的,赶紧回去吧。”莲子说道。

    苏可言微微一笑,被寒风吹得红通通的小圆脸像是一颗熟透的桃子,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他又从衣袋中拿出一块折得整整齐齐的帕子,在莲子的嘴角擦了擦。

    竟然还要让一个小孩儿擦嘴,莲子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羞赧一笑。

    “看看这个吧。”她说着,往前走了几步。

    这丛苍术她当初并未斩尽杀绝,一来是留着慢慢采,二来是因为采药有时也像割韭菜一样,不能连根也拔了。

    根茎都还是好的,莲子心想或许明天就能来采上一些了。但是转而一想,明天还要到镇上给张掌柜交货,恐怕没时间来采。

    这大节下的,正是卖炒货的旺季,一旦过了这个季儿,销量就会暴跌。所以莲子和张掌柜商议了,一定要趁着这次卖货的高峰,能多卖一些就多卖一些。

    “你很懂这个吗?”苏可言问道,他读的书也算是不少了,但是医药方面的,以前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马马虎虎吧,懂得不多。”此刻莲子并不是谦虚,而是她确实不太懂啊。她一个业余的,哪里能和专业的相比?

    她能懂得这些,苏可言已经很是感觉惊讶了,当下道:“那好,我回家的时候再好好找找,看看有没有这类的书。”

    “顺便看看有没有传记、民俗之类的。”莲子忙道。

    她卖药材只不过是为了吃顿饱饭,其实她对于医药并没啥兴趣。至于读医书,那完全是因为除此之外无书可读啊。再说了,她来这里的时间也并不算太长,多看看当地的民俗,多多了解这个世界,还是十分必要的。

    苏可言点了点头:“有的,下次帮你拿一些来。”

    莲子开心地冲他笑了笑,一阵寒风吹来,冷得她打了个寒战,紧紧地抱住了双臂。

    苏可言会意,将自己身上的大红斗篷解了下来,就要往莲子身上系。

    “不了,马上就走了,走走就暖和了。”笑话,她怎么能让一个孩子让给她衣服呢?

    “穿上吧,山上风大。”苏可言让她微微仰起头,在她颈下系上斗篷的带子。

    他的动作小心翼翼,但是有些笨拙。他热热的呼吸喷在莲子的脖颈里,只让她越发得不好意思起来。倒不是因为啥男女授受不亲,而是,苏可言咋就对她这么好呢?

    披上大毛的斗篷,莲子觉得仿佛自己全身都暖洋洋的,但是心中道:“有钱人就是好,等我有钱了,一定给爹娘和姐姐每人买一件这种斗篷,不,是两件!”

    她心中下着决定,忽听苏可言道:“又起风了,走吧。”

    莲子这才注意到,刚才还不算太大的风,此时竟烈了起来,吹得树梢上的积雪簌簌地落下。

    他二人一起回了村子,各回各家。

    莲子回到家的时候,正看见麦子坐在堂屋门口的空地上晒着太阳,杨氏也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穿着打扮不凡的年轻女子。

    “回来了啊?”杨氏竟破天荒地对她热情了起来。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莲子在心中早已对她的行为定了位。

    “快来看看你翠翠姐,出去了就是不一样。”李氏上下打量这个叫翠翠的女子,一脸艳羡。

    “这是莲子妹妹吧,长高了啊。”叫翠翠的女子起身招呼道,脸上带着疏离冷漠的笑,一看就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条件反射。

    莲子只“嗯”了一声,不再理会她们,转身进了自家屋门。她离开的时候隐约听到麦子压低的急迫的声音“快,接着说,那少爷后来咋样了”。

    杨氏早已回来,正在屋里铰鞋样子。

    “娘,那个翠翠是哪里来的?”莲子并不认识翠翠,但是又怕以前的莲子认识,所以采用了比较含糊的说法。

    杨氏闻言,神色突然变得庄重了起来:“以后不许和她混闹,也离麦子远点。”

    莲子有些不解,杨氏为何对翠翠成见如此之大?

    正如此想着,又听杨氏道:“咱就是一辈子不嫁,也不能去给人家当妾,何况还是个连妾都不如的通房丫头!”

    莲子此时算是明白了,看翠翠衣着光鲜,原来是个通房丫头。

    这年头,通房丫头这职业也不是好干的啊!莲子深受各种电视剧的毒害,深深了解其中的艰难。

    看样子翠翠也是这刘家庄人,后来进了一家大户人家做丫头,然后历经种种艰辛,得到主人的赏识,成功站在了主人通房的位置上,至于接下来她要面对什么,那便是后话了。怪不得她的笑看似热情,实则疏离,都是练出来的啊。

    当然这只是莲子的主观臆想,但是事实恰恰和她想的一样。翠翠今年刚刚成了那家少爷的通房丫头,过年回家的时候,主家特意派了顶二人抬的小轿,指了个三等婆子送她回来,也算是全了她的面子。

    “眼皮子浅没见识的东西,真当那是个好去处,早晚有一天把自己搭进去,死都不知咋死的!”杨氏语气严厉,又转头向身后的谷子豆子和莲子道,“你们想都不要想!”

    谷子只微微一笑,豆子面无表情,至于栗子,早就溜出去不见了人影。

    “谁要是敢有这种想法,就没有我这个娘!”杨氏继续道。

    莲子“嗯”了一声,走到炕头上拿起书,继续看了起来。这几本书要赶紧看完,还给苏可言,之后再去寻一些别的。

    那边院子里,李氏一脸讨好的陪着翠翠坐着。翠翠和麦子二人同年,一直十分要好。后来翠翠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便把她卖到了镇上的一个大户人家做丫头。如今也算是混的有些头脸了,这才得到主家的允许,可以过年回家看看。

    “还给你改了名字啊!”麦子脸上全是艳羡的光。

    翠翠点了点头:“少爷说书上有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我又常穿碧色的衣裳,所以改了名字叫晓寒。”

    这下麦子更是有些恍惚了,她和翠翠都是没念过书的人,大字不识一箩筐,没想到翠翠如今都能出口成诗了,而她呢,还是在原地不动。如此一来,麦子更是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这样的话,她是不是也要改一改自己的名字?麦子,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翠翠,哦不,晓寒,你算是发达了,念着你和麦子从小的情分,可是要拉她一把。”李氏拍着翠翠的手,一脸讨好地说道。

    翠翠不经意地抽回手,用帕子抹了抹道:“那是自然的。”

    说罢抬头看了看偏西的日头,起身向麦子道:“不早了,该走了。回去晚了爷又该问这问那了。”

    她脸上洋溢着一种似乎是幸福的东西,让麦子更是眼红。她长得比翠翠好看多了,凭啥翠翠就能进有钱人家做主子,而自己就要找个庄稼汉嫁了?不行,她不接受,绝不接受!

    “行,不早了,赶紧走吧。”麦子拉着翠翠的手,面上有些依依不舍。

    待将翠翠送到门口的时候,麦子又附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别忘了那事儿啊。”

    翠翠点点头,冲她笑了笑,转身咯吱咯吱地踩着雪走远了。

    大年初二,是莲子年前和张掌柜约好交货的日子。这日一大早,刘景仁和杨氏又带着莲子早早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动身了。

    这次的货比较少,只装了小半车,毕竟刘景林只靠自己一双手,就算一整天不闲下来,也做不出多少东西。好在过了年之后,需求不是很大,但是刘景林仍是闲不下来,一天到晚地忙碌着。

    好在有春子帮忙去山上砍些藤条,编些麻绳啥的,一时间倒也过得快活。总之莲子觉得,这段日子以来,三叔脸上的笑和以往不同了,不再有以前那种牵强的颜色。

    卖小篮子所赚的钱,就算再多,那也是属于三叔的,刘景仁和杨氏都不会多拿一个铜板。至于莲子卖药材的钱,一个年节下来,早已花得七七八八。要真是哪天闹得非分家不可,银子肯定不够用,莲子心中不禁思忖,到底做什么能多赚点钱。

    昨日下了雪,雪并未完全融化,结冰之后,路上硬邦邦的,异常得滑。刘景仁不得不小心赶车,因此到张掌柜铺子的时候,已经时近正午。

    张掌柜还和以前一样,听伙计说他们来了,便在后院门口等候,笑呵呵地和他们寒暄两句。

    莲子每次都忍不住会夸他几句,真是个会做生意的!

    张掌柜吩咐伙计卸货,把莲子一家让进屋:“大冷天的过来,快喝杯热茶。”

    莲子也不客气,在椅子上坐了:“好啊,正好我也有事情想和张掌柜您好好谈谈。”

    张掌柜听莲子说有事要商谈,心道不会是这丫头又想出什么好法子了吧?

    说起法子,莲子倒是还真有一个。

    “张掌柜,你们铺子里的炒货确实很好吃,又香又脆的,还有种特殊的味儿。”莲子猛喝了几口热茶,笑道。

    张掌柜呵呵地应了,他家的铺子能开得如此红火,除了招牌早已打出了之外,更是因为祖传的秘方,那可是打死也不能透露出去的。

    莲子捧着茶盅捂着冰凉的手,正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只听得一个半大的孩子嚷嚷道:“爹,我不要去学堂!”随后便见到一抹粉红色的身影闪了进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

    “果然是他!”莲子在心中喊了一声,将手中的茶碗重重放下,站起了身。

    莲子看到了他,粉红少爷自然也看到了莲子,当下便忘了自己刚才说的事,斗鸡一样瞪圆了双目:“是你!”

    随即他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说道:“好啊,正愁找不到你呢,自己送上门来了!”说着挽了挽袖子,就要向莲子扑去。

    “子贺,不得无礼!”张掌柜喝了一声。

    这粉红少爷正是张掌柜的独子,正妻齐氏一直无所出,后来为了延续香火,陆陆续续给张掌柜纳了三房妾室,谁料一直到了张掌柜而立之年,最先纳的妾室周姨娘才生了这么个儿子,起名张子贺,一家人自然是宝贝得不得了,也就养成了他这么个刁钻任性的性格。

    张子贺虽说被宠上了天,但是一旦父亲严厉起来,也是害怕的,当即撇了嘴,指着莲子,不服气道:“爹,她就是那天把我头打破的那个丫头片子!”

    “张掌柜,那天的事我们家莲子只是心急了”,杨氏忙起身说道,但是她并没有承认是莲子的错,“不小心误伤了你家小少爷。”

    张掌柜面色缓和了起来,呵呵笑道:“是犬子无礼了。”

    他儿子啥德行,张掌柜还是十分清楚的。再说了,眼前这小丫头刚刚为他带来了如此大的利润,要是为了儿子的一时任性放弃了,除非他是傻子。

    张掌柜说着站起身,冲同样满脸怒气的莲子拱拱手:“姑娘,我替他给你陪个不是,别理他。”他明白,这小丫头虽只是个孩子,但她才是真正能决定事儿的。

    张子贺见父亲不但不帮他出气,反而还要讨好这丫头,当即不高兴了:“爹!”,他不满意地喊了一声。

    “还不快出去,收拾收拾赶紧回学堂!”张掌柜一声厉喝。

    张子贺无奈,冲着莲子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呵呵,不管他,咱继续。”张掌柜伸出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这张掌柜的的确确是个会做生意的,莲子忍不住在心中又夸了他一句。至于那个粉红张子贺,让他见鬼去吧!一个半大小子竟然穿粉红色,不是个变态就是个神经病!

    “莲子侄女儿,你刚才说有啥事儿?”张掌柜微微笑道。

    莲子回过神来,这才想起刚才正要和张掌柜谈增加品种的事儿,都怪那个死粉红。

    “是这样的”,莲子道,“我见您铺子里只有栗子、花生、葵花籽儿和核桃这类坚果,您没有考虑过再上其他品种吗?”

    张掌柜闻言皱起了眉头:“这铺子是我父亲做起来的,靠的是祖传的秘方才做到如今的地步。我们卖的是炒货,其他的物品,未必适合,若要贸然上新,这确实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原来他担心的是这个”,莲子心中思量一句,随后道,“张掌柜,您想啊,你们在新品种的同时,原有的品种也还会做啊,就算新品种做的不好,那也对以前的没啥影响不是?顶多赔上点银子,但是话又说回来,咱现在还没做呢,咋就知道一定会赔钱?”

    张掌柜接道:“这个以前我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如果要上新货,势必会对原来的生意产生些冲击,我就怕从此一蹶不振。”他脸上满是担忧,这步路,还是轻易不要尝试得好。

    莲子笑了,说道:“这个您完全不必担心,先听听我的建议吧。”她对于自己的点子还是十分有自信的。

    “首先说品种,除了坚果类,咱们完全可以尝试其他种类,比如红枣、苹果、桂圆、杏子、梅子这些。”

    “等等”,莲子话还没完全说完,便被张掌柜打断,“桂圆和红枣便罢了,这个苹果和杏子不好放啊,没几天就烂掉了。”

    莲子见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笑着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咱们卖的不是鲜果,是果脯。”

    “果脯?”张掌柜不解。

    “就是把鲜果里的水除掉,只剩下果肉”,莲子继续解释。

    张掌柜皱眉寻思:“晒干吗?”

    莲子笑了,忙摆手:“不是不是,要是晒的话就晒烂了,用蒸的。”

    “咋蒸?”张掌柜问道,见莲子只笑不语,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继而道,“价钱咋算?”

    又谈到这个万众瞩目的话题了,莲子一家都打起了万分的精神。

    “张掌柜,您看这样行不行,如果说你采买了果品,我再带回家做的话,会非常得麻烦。反正我们那里离果园也近,不然我就直接做好了给你送来吧。价钱嘛,全按五十文一斤吧。”

    这个价钱算是不低了,但是想想制作成本以及张掌柜的客户群体,也还算说得过去。

    “这么贵?”张掌柜反问一句,一斤鲜果才多少钱?

    莲子不慌不忙道:“把鲜果制成干啊,那得多麻烦,再说了,果脯的口感和鲜果又是不同,且能保存很长时间,再在包装上下一番功夫,不愁没人买。”

    张掌柜捻须思考了片刻,又慢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这才道:“要用多长时间?”

    “采买加上蒸制的话,三天吧。”莲子皱了皱眉眉头,“只是现在寒冬节气里的,没啥水果,要不我先做几斤苹果脯,你先卖卖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到了春天再多做一些吧。”

    冬天里没啥水果,只在秋天的时候,收了苹果,放进地窖里藏起来,冬天的时候才会有水果吃。因此,价钱也是比较贵的。

    张掌柜同意了莲子的提议,价钱上也不再有异议。有了上次的经验,他现在绝不会仅把莲子看成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又谈妥了一桩生意,莲子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但是那也是开了春之后的事了,如今也没啥好法子,还是只能先靠卖药材赚些银钱。

    今日到的晚,又赶上大过年的,因此张掌柜便留下莲子一家吃了顿饭。午饭很丰盛,鸡鱼肉全都有,莲子发誓这绝对是自己来到这里之后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

    张子贺已经去了学堂,没有在莲子眼前晃悠,因此也算是吃得开心。

    吃完饭已是时候不早了,刘景仁解了车,杨氏和莲子上了车,这才和张掌柜告别,往城外走去。

    关于做果脯的事儿,莲子也不太确定。虽然她知道制作方法,但是并没亲自做过。如此一来,必须先试验一番才是。但是他们家如今已经没钱了,要想买昂贵的苹果,那也是非常有难度的。

    “爹”,莲子喊了刘景仁一声,“咱啥时候分家?”

    虽然刘景仁老实木讷,对沈氏惟命是从,但是莲子知道,若想真的分开,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刘景仁手中。

    “是啊,赶紧的分出去单过,要不早晚被拖死!”还没等刘景仁回答,杨氏便说道,“咱俩有手有脚的,做啥不能挣钱,就是再不济,挣个口粮还是行的。再说了,咱闺女如此聪明能干,还愁没好日子过咋的?”

    刘景仁憨厚地一笑,手中的鞭子又往老黄牛身上甩了一下,用低沉的声音道:“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分啥分。”

    “分!必须分!”杨氏生气了,吼了他一声便不再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