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他以前想争的,想要的,已经都有了,但是为什么,他的心里还是感觉如此空虚?如此孤寂?

    她明媚的笑颜就在眼前,宛若三月早开的花朵。只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感觉自己的心里,也迎来了春天。

    “你这么看着我干嘛啊?”莲子不禁问道,用手摸上自己的脸。

    他的眼光虽然平静,但是莲子却感觉,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将她照得通透、烤的火热。

    宁卿微微一笑,道:“那便这么说定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莲子答应了一声,看着他走出了铺子门。

    出了莲子的铺子门,宁卿的脸上却突然紧张了起来。或许莲子没有看出来,但是他最后与其说是走出铺子的,倒不如说是落荒而逃。

    也不知今日是怎么回事,竟然就这么走神了,关键还是看着她走神了。宁卿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自在。

    莲子自他走后,便去了后院,将药瓶交给了杏儿,又告诉了她怎么个吃法,继续到铺子里去看着。

    吃晚饭之前,苏可言过来了,来看了看莲子,和她说了些话儿,便回家去了。

    他走后,正好杨氏做好了饭,于是莲子便关了铺子门,去后边吃饭。

    与此同时,豆子也在家里的饭厅里。

    只是,她还没有吃饭,而是在伺候婆婆吃饭。

    大嫂梁氏如今怀着身孕,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于氏自然是没有让她伺候吃饭的道理。于是,立规矩这么个事儿,便落在了豆子的头上。

    “你也看着点,用过的筷子擦一擦再夹别的菜!”于氏不满地说道,“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是记不住?”

    她说完之后,口中又低声道:“到底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也没讲究的。”

    豆子闻言,脸色越发的苍白了起来。自打进门起,她便一直在婆婆于氏面前立规矩,少不得被她训了不少。

    董掌柜有时看见了,虽然会说上她几句,让豆子好好休息好好吃饭,但是奈何他毕竟不常在家里,并且婆婆管教媳妇,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因此,豆子少不得时常受于氏的委屈。

    她从敬茶的那一天起,便觉察出,婆婆于氏并不喜欢她。于氏常常嫌弃她乡下出身,没少呵斥她。如此一来,让豆子心中更是自卑了起来。

    本来和大嫂梁氏比起来,她就惭愧的很,如今,更是抬不起头来了。

    梁氏出身商家大贾,家中殷实,嫁妆也是十分丰厚。她行事大方得体,又是个稳重的,因此这家中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但是她呢,农家出身,虽然嫁妆在刘家庄里,是很丰厚的,但是一旦和梁氏比起来,那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并且梁氏如今怀着身孕,更没有人敢惹了她不高兴去。

    好在梁氏也是个随和大度的,时常去豆子那边找她坐坐,说说闲话,也告诉她一些如何和于氏相处的话儿。

    因此,豆子对她,倒是十分喜欢的。

    “说过多少回来,先擦擦筷子,你猪脑子啊,怎么就一直记不住?”于氏又呵斥道。

    在一旁吃饭的董修宁实在是烦的不得了,便起身将豆子拉到身边坐下,脸上不愉快地说道:“你快坐下吃饭,吃完饭还有事儿。”

    豆子被他按在椅子上,此时起来也不是,不起也不是。

    正为难间,便听于氏阴阳怪气地说道:“你小子倒是大了啊,翅膀硬了啊,娶了媳妇忘了娘了啊!”

    董修宁一脸的不耐烦,说道:“行了,娘,都好好地吃饭吧。”

    谁料于氏还是叨叨个不停,继续说道:“行啊,你如今倒是能耐了,长本事了啊,也不管你亲娘的死活——”然而,于氏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只听“啪”的一声,董修宁将筷子重重地拍在桌上,大声道:“还有完没完,让不让人吃饭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算

    豆子被吓得倒吸一口气,但是转瞬便低了头,不敢说话。

    于氏只不过愣怔了片刻,但是反应过来后,立马拍桌而起,骂道:“要死了,我当初是做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个孽障!”

    董修宁不欲和她理论,转身走了出去。他走的时候,还带着豆子一起走了。

    豆子被他慌忙从椅子上拽了起来,一个没站稳,差点摔倒,幸好有他在前面拉着,才不至于跌下。但是她出去的时候,却听见于氏的声音仍然在骂着:“读书读不成,做生意也不好好做,天天鬼混。等哪天我眼一闭死了,看你还怎么办。”

    董修宁拉着豆子,一路大步,一直走到了他们的房间,将房门“砰”的一声关上,这才停了下来。

    豆子见他脸上格外的阴沉,像是能挤出水来一样,心中不禁又是一番害怕,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董修宁在桌子边的凳子上坐了,给自己倒了杯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豆子见他喝完一杯又接着倒了一杯,就在她以为他还会接着喝的时候,却忽然听他道:“你也真是的,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是和娘相处不来。”

    “我——”豆子张张嘴,想说点什么的,但是又觉得什么都说不出来。

    在她看来,媳妇伺候婆婆,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别说她出身农户,尤其被婆婆所看不上。所以就算是平日里在于氏那里受了诸多委屈,她就算是心里难受,但是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她此时有心想说她尽力了,但是又怕一旦她说了,董修宁会更不高兴,因此只能将到了嘴边的话强强地咽下去。

    “行了,以后也跟着大嫂好好地学着,别再惹得家里没一天的安宁。”董修宁不悦地说道。

    豆子此时满心地委屈,但是又不能说其他的话,只好忍着泪,点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自打她嫁进门以来,刚开始的时候,董修宁对她确实是不错的,但是慢慢的,婆婆好像对她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是挑刺,弄得董修宁渐渐地也不耐烦了起来,连对她,也不像刚开始那般的温柔呵护。

    与这边不同的是,在苏家大宅里,这一顿饭,吃的看起来是十分不错。

    “娘,您尝尝这个乳鸽,我特意吩咐厨子炖了两个时辰,又酥又烂的,保准您喜欢。”李氏说着,夹起一只金黄色的乳鸽,给放进苏老夫人面前的碗里。

    苏老夫人笑道:“哎,行,难为你有心了,快尝尝吧。”她说着,夹起李氏刚刚放进来的乳鸽,吃了起来。

    前几日李氏听苏老夫人说起想吃乳鸽了,今日特意吩咐了厨子,给好好地做了,然后她亲自给送了来。这个时候正是苏老夫人吃饭的时候,于是便让她也跟着一起吃了。

    这婆媳二人看起来相处的倒是十分的和睦,但是暗地里,各自都在互相较量着。

    苏老夫人自打那日从莲子的铺子里回来之后,对她便是更加满意起来。只是她心想那姑娘如今年纪还小,还没有及笄,不如等她明年及笄了,再去提亲。先将二人的亲事给定下来,这样也好让苏可言心里有个数,能在生意上多用点心。

    但是李氏可不这么认为,眼瞅着要到手的东西了,她可不会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它飞走。说什么,也要给弄到自己手上。

    大房这边有两个儿子,无论如何,家里的产业肯定是要分的,但是如果以后承袭家业的人娶的姑娘是她的人,那么,她便有信心,也有手段,将一分为二的产业再合二为一。

    苏老夫人又去见过莲子的事儿,她也听安插在这里的眼线说了,看来,是要赶快行动了,要是晚了的话,只怕是更加麻烦了。

    她原本是打算从娘家那边找个姑娘送过来,让她来讨好苏老夫人和苏可言,只是谁料,好好的计划,偏偏被那李欣儿给搅坏了。现在她倒是有心想再找一个,但是娘家那边的姑娘,不是还没有及笄的毛丫头,就是已经出了嫁或是定了亲的,根本就没有合适的。

    一时之间,李氏真是十分发愁。

    虽然婆媳二人心里的打算是完全相反的,但是面儿上,还是一派十分祥和的景象。

    苏老夫人从来不会为难她,李氏也是一副孝顺的好媳妇的样子,从里到外,都是做足了功夫。

    “我要去歇个中觉了,你也快回去吧。”苏老夫人说道,起身扶着丫头的手,向里间走去。

    李氏答应了一声,也离开了。

    苏老夫人一边走,一边揉着后腰道:“到底是老了,不中用了,不歇个觉就是没精气神儿。”

    一旁的大丫头如意笑道:“老太太可别说这个话,您还精神着呢,昨儿可不是还绕着咱家花园走了三圈嘛。”

    苏老夫人闻言,笑道:“你这丫头记得倒是清楚。”

    不过她也确实是感觉到了,最近的精气神儿的确是好了一些,看来那丫头的说法,果然是有些道理的。

    李氏出了苏老夫人的院子,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和苏老夫人相处,她始终是感觉累。这死老太婆实在是太精明了,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要不不知道啥时候说错了一句话,露出了丝毫的破绽被她抓住了,那便就要倒霉了。

    一顿饭虽然吃得婆媳两人笑呵呵的,但是这一番折腾,却让李氏感觉疲累十分。不禁也伸手掩着嘴,打了个呵欠,扶着陪房婆子的手,走到床上去歇息。

    那婆子扶她到床上躺了下来,将帐子给合上,又道:“太太,这庙会又要开始了,给您提个醒儿。”

    李氏只是在床上“嗯”了一声,并没有说其他的话。往年的这个时候,李氏总是会赶在庙会之前,去城外的寺里添上香油,祈福上一番。料想今年,应该也会和往年一样。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七十八章 正好

    她刚刚将东西全部放完,便听到门外有声音。

    本以为是铺子里有客人来了,但是谁料回头一看,竟然是苏可言来了。

    他今日穿着一件月白的单衫,广袖宽袍,衣襟飘飘,看起来倒是儒雅得很。

    “你今儿这时候咋有空来了?”莲子问道。

    这个时候,应该是他在学堂的日子才对,怎么今日竟然有空过来了?

    苏可言微微一笑,看来她最近真的很忙,忙的连他休沐的日子都给忘了。

    莲子听他这么说,一拍额头道:“哦,是呢,我都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最近虽说铺子里来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她这几天正在试着做新品种,所以也是没有闲暇。

    “忙吗?”苏可言问道。

    莲子将手里端着的竹筛子放下,笑道:“这要看啥情况的。”

    “啥情况?”苏可言笑问道。

    莲子在柜台后面坐下,说道:“比如说,出去吃点什么好吃的啊,或是看看这大好的春色,便是不忙的,但是如果是其他的事情,那恐怕就会很忙了。”

    苏可言听她这么说,忍不住笑了起来:“照这么说的话,依我的推断,你现在应该是不忙的。”说着,他走到莲子身边,将她从椅子上拉了起来。

    “哎哎,干嘛啊?”莲子急问道。

    “庙会都快开始了,咱们先去看看吧。”他说道。

    莲子想了想,倒还真是呢。数数日子的话,好像就是后日了,但是后日苏可言又要去学里了,自然是不能去看庙会的。这么着的话,今日就陪他先去看看吧。虽然离庙会正式开始还有几天,但是现在应该也是热闹起来了。

    于是,莲子便去了后边,和杨氏说了一声,让她到前边来看着铺子,自己换了衣裳,便出了来。

    苏可言见她此时换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裙,与这春天嫩绿的树叶一相映衬,显得格外清新。

    城郊虽然离得远,但是二人左右无事,索性走着过去了,走了有大半个时辰,便到了。

    还没进得里面,莲子便听到一阵喧闹的声音,她本来以为是玩杂耍的,或是卖各种物品的小贩的叫卖声,谁料,越听,越是觉得不对。待走近了,这才发现,原来这喧闹声的中心,竟然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莲子忍不住拉住苏可言想过去看一看,苏可言没法,便跟着过去了。

    只见喧闹声的中央地上,跪着一个身穿灰布衣裙的年轻姑娘,而在姑娘面前的地上,放着一块白绢,上面写着好些黑色的字。

    莲子看了看,大致看明白了,这姑娘是在卖身为母治病。

    “又是这种桥段!”莲子心中忍不住道。

    前世的电视上,可没少看这种剧情,就连旁边喧闹着调戏姑娘的登徒子,都是如此一样。通常这样的事情,总会牵扯出一个凄美的故事。

    如果莲子此时还有兴趣在这里看下去的话,她也只是在等待一个英俊的年轻公子贡献出自己的银子,将这姑娘解救出水深火热之中。

    只是,年轻英俊的公子还没出现,周围的喧闹倒是越发大了起来。

    “呦,小娘子,你还卖什么身啊,索性跟了大爷我,保你这辈子吃香的喝辣的。”一个身穿紫色锦袍的公子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折扇,在姑娘的脸颊上拂两下。

    那姑娘也不为所动,只是仍然跪在地上。她红艳的双唇紧抿,秀眉微蹙,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是这苍白的颜色,却丝毫没有损伤她的美,反倒是为她增了几分凄美的颜色。

    “倒是个美人呢。”莲子说道,又看向苏可言,“要不你救她回去做贴身丫头吧。”

    苏可言知道莲子只是在开玩笑,于是也笑道:“行啊,只是我没有银子。”

    莲子哼了一声,心中道:“你苏家大公子没有钱,说出去谁信啊。”

    这姑娘跪在这里,虽然看起来楚楚可怜的,但是莲子心里却还有几分理智,谁知道她是不是跪在这里骗人的。

    前世的时候,类似的这种情况,可真是屡见不鲜,因此,每回遇到,她都是十分纠结,十分为难。

    这个姑娘,看样子,还是当做没看见好了,谁知道如果她“看见”了,又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

    只是,她当做没看见,有的人却是看见了,并且也没有像她一样纠结。

    “你去把那个姑娘带过来。”李氏掩上马车上的帘子,向身边的陪房婆子说道。

    那婆子答应了一声,见李氏的马车驶到了一个隐蔽的角落,这才过去,走到那姑娘身边。

    她先是将地上的白绢给拾了起来,然后又将姑娘给扶了起来,说道:“姑娘,我家主子要帮帮你。”

    那姑娘闻言,从地上站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在地上跪的太久了的缘故,双腿一软,竟差点倒了下去。幸好有那婆子眼疾手快地给扶住了,这才没有倒下。

    “真是谢谢了,小女子实在是无以为报。”那姑娘说道,声音低沉,眼眶里也是红了起来。

    “不碍事”,那婆子说道,“我家主子正在等着姑娘呢,还请过去说话儿吧。”

    那姑娘闻言,忙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虽然这婆子只说了她家主人会帮助她,并没有说给多少银钱,但是她本身就是卖身为母治病的,哪里有轮的到她选买家的机会?

    “真是的,到底是谁啊,也不露个面儿,真是没意思。”周围那些刚刚还在调戏这位姑娘的人,见并没有人出面,便纷纷地抱怨起来。

    直到这姑娘跟随那婆子走远了,他们觉得没热闹看了,这才纷纷离去。

    那姑娘跟在婆子后面走着,始终低着头。如果不是家里出了事儿,怎么着她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也不会沦落到如此田地。

    婆子带着那姑娘走了一会儿,径直来到李氏的马车前,说道:“太太,人我已经带来了。”

    李氏在车里“嗯”了一声,也没有掀帘子。

    婆子正想让车夫赶路,让这姑娘跟上,但是又听李氏说道:“让姑娘上车吧,仔细别给累坏了。”

    那姑娘刚开始听说马车里坐着的,竟然是位太太的时候,便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般说来,她卖身的结果,要么是被富人家的男子们买去做个通房丫头,要么,便是被管家统一采买了去府里做丫鬟,但是后一种情况,是十分少见的。这马车里坐着的,竟然是一位太太,也就是说,买她的,是一位太太,这实在是不能说不奇怪。

    心中虽然带着疑惑,但是这姑娘仍然是上了车。她掀开帘子,见里面坐着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身上穿着暗红色绣福寿祥纹的单褂子,下面穿着青色马面裙。

    见她进来了,这位太太也不说话,只是移了移身子,给她腾了个地方,示意她坐下。

    于是,她也只能坐下。

    李氏虽然没有和她说话,但是眼角的余光却看见了,这姑娘的一举一动,果真是不像寻常人家的女孩儿。

    刚刚她跪在地上的时候,李氏便已经看到了。她虽然跪了许久,想必身上早已是酸痛不已,但是腰背,却仍然挺得笔直。这样的孩子,一定不是一般的人家能教养的出来的。

    今日她只是趁着庙会之前,赶着来这寺里添了香油,再祈福上一番便回去的。回去之后还有其他的事情,因此李氏不想耽搁时间,本来想直接走掉的,但是马车经过之后,李氏心中却忽然有了个想法:倒是不如把这个姑娘给带了回去。

    像莲子所想的那样。她其实也想到了,但是仔细一想,这并不会影响到她。

    如果这个姑娘确实是卖身救母,她将她给买了去,自然就是她的人,以后的事情,肯定会听她的。并且这姑娘长相是极好的,如果好好教上一番的话,说不定真的能成事。

    如果这个姑娘是骗人的话,只要她一和她说她将要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想必以她这种聪明劲儿,定然是不需要人教,自己就知道该如何去做的。

    不管怎么想,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对她有利的。因此,李氏便让车夫调了个头,重新回到刚才那处,命婆子将这个姑娘给带了来。

    一路上,二人都没有说一句话,让这姑娘心中都不禁有些着急。这位太太可真是有些奇怪,将她给买了下来了,但是让她坐车,并没有当下人一样的使唤。只是,这一路上,她为何就一个字儿也没有和她说?

    好不容易到了家,李氏直接带着这位姑娘,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在椅子上坐下了,接过婆子刚刚给倒上的茶,喝了一口,这才抬起头,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位姑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回太太,我叫李淑兰。”她答道。

    “淑兰”,李氏重复了一遍,“倒真的是个好名字呢。”

    那叫淑兰的姑娘闻言,又道:“谢谢太太夸奖。”她犹豫了片刻,这才问道:“只是,太太将我买了来,我此时真的是十分放心不下病重的老母。”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因由

    起初李氏并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李淑兰看。过了会儿,才向她的陪房张婆子道:“你去拿上些银子,可着劲儿地给李姑娘的母亲看病。”

    李淑兰闻言,心中大喜,忙道:“真是谢谢太太了。

    但是她心中虽然欢喜十分,面上却并没有流露出很多颜色。李氏见了,心中不免有些为难。

    这个李淑兰,看样子应该是个十分有心计的,这样的人正是目前她所需要的,只是,就怕心计太深,到时候反倒是把她给算计了进去。

    张婆子当即便拿了钱,带着李淑兰走了。

    看了大夫,抓了药,李淑兰又亲自给母亲喂了之后,这才跟着张婆子,又回到了苏府。

    回去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正赶上李氏吃晚饭,便让李淑兰一起坐下吃。

    “不,太太如此,当真是让淑兰惶恐了。”李淑兰忙摆手道。

    她卖身救母,就算再不愿意承认,也只不过是李氏买回来的一个丫头而已,哪里用得着她如此对待了?

    “坐下吧”,李氏又道。

    但是那李淑兰还是不肯坐,只是在一边站着,于是李氏又道:“我让你坐下你就坐下,要是再不听话,我可要把你送回去了。”

    李淑兰一听这话,霎时没了主意,只好告了声罪,在李氏旁边的椅子上坐了。

    李氏见她坐了,端起碗开始吃饭。

    “你也不用害怕,我不是那种爱刁难的人”,李氏说道,“我见你卖身救母,这心里啊,着实是感动。你这姑娘能有这番孝心,想必也是个十分不可多得的好姑娘。如果说真要是被那些登徒子给带了回去,当着是得让人心疼死。”

    她说着,夹起一筷子菜,给放到李淑兰面前的碗里。

    “你放心”,她又继续说道,“既然你来了我这里,我便不会把你当下人使唤,断断不会委屈了你去。”

    李淑兰闻言,忙起身向李氏行了个大礼,道:“太太大恩大德,淑兰没齿难忘,今后结草衔环,必当报答太太的恩情。”

    李氏笑道:“哎呦,啥恩不恩的,咱只是看对了眼”,她停了片刻,又道,“说起来,咱也真是有缘啊,竟然遇上了,你姓李,我娘家也姓李呢,说不定咱五百年前啊,还是一家人。”

    李淑兰听她这么说,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在李氏的劝说下,她又重新坐了下来,此时也不像刚才那样,感觉既陌生,又忐忑。

    “淑兰啊,我看你也像是受过极好的教养的姑娘,如今怎么就到这里来了呢?”李氏问道。她从一开始,便看出来了,这李淑兰,必定不是一般人家教养出来的女儿。

    说起这事儿,李淑兰叹息一声,眼里瞬间也泛起了湿润之色。

    “太太您对我这么好,如果我再不对您说实话的话,那可真是罪该万死了。”李淑兰用帕子抹了抹眼睛说道。

    “我家原本是在汴京城的,只是恰逢遭了变故,怎奈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一病不起,父亲又不在身边,我家中又无兄弟,因此我便只能带着母亲,回外祖家投亲。只是谁料,外祖家的舅舅,竟不顾我母亲的死活,硬是将我母女赶出了家门。母亲病重,我又实在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她受罪,这才会卖身救母的。”李淑兰说着这些话,声音不由得哽咽了起来。

    虽然李淑兰并没有说的十分详细,但是李氏也听明白了,应该就是她家出了事,京中待不下去了,便带着母亲来外祖家投亲,谁料这边又不接收她们,因此母女二人只能流落街头。

    听着听着,李氏不由得也拿起帕子拭泪,这李淑兰的外祖家舅舅,也实在太不是个东西了。怎么说她孤儿寡母的,又是亲姐姐,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流落街头。

    “好了,你别哭,既然到了我这里,以后断断不会让你再受了委屈。”李氏安慰道。

    李淑兰一个劲儿地点头,言语有些哽咽,但是仍在说着感谢李氏的话。

    “只是,淑兰,你父亲呢?难道也不管你们母女的死活的吗?”李氏又问道。

    李淑兰听她这么问,忙摇头道:“家父,家父不在身边,回来实在是不方便。”她说着这话,但是语气明显是有些闪躲。

    “你父亲是在哪里?”李氏又问道。

    李淑兰又道:“怪远的,实在是回不来,要不也不会让我们母女俩遭了这么多的罪。”

    “哦”,李氏道了一声,见李淑兰不愿意说起,也便不再多问。

    但是此时不问,并不代表她可以置之不理。毕竟是她带回来的人,如果不把她的身家调查清楚了,只怕她日日也不得安心。

    “好了好了,快吃饭吧。”李氏道,将筷子重新塞回李淑兰的手中。

    吃完了饭,李氏吩咐房里的丫头将桌子撤了,又上了新茶,和李淑兰在桌边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聊着。

    “我见你年纪也不大,有十六了吗?”李氏问道。

    李淑兰虽然看起来还是个小姑娘的模样,但是或许是最近经历了很多事情,看透人情冷暖的缘故,眼神里竟有了几分和她这个年纪不相符的色彩。

    “没”,李淑兰摇摇头道,“今年才十五。”

    李氏“哦”了一声,又将她打量一番,见她形容尚不是很足。

    “及笄了没?”她又问道。

    见那李淑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可曾定下亲事?”

    李淑兰听李氏问道这个问题,眼神里闪过几丝暗淡,随即摇摇头道:“没,还没呢。”

    如果不是家中突然出事,她堂堂官家千金,又怎么会被退婚?

    如果没有此番变故的话,她仍然是她,那个在京中备受瞩目,羡煞了多少人的李淑兰。

    只是,如今,一切都变了,变得她自己都觉得这好像是一场噩梦一般。

    让她蒙受此番羞辱,远离京城,受尽苦头,这又能怪谁?但是她李淑兰从来不会认命,从来不会屈服。只要她还活着一天,便要精彩地活着,便要为了自己而努力地活着。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八十章 谋划

    两人聊了好大一会儿,李淑兰都觉得有些精神不支了,但是见李氏还是一副十分精神的样子,她如今寄人篱下,又是第一天,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只得陪着李氏坐着。

    李氏又问了李淑兰一些别的情况,伸出手掩着嘴打了个呵欠,这才说道:“时候不早了呢,这一天你只怕是也怪累的,还是赶紧地歇着吧。”

    李淑兰点了点头,刚要起身,便听李氏向身边的张婆子问道:“姑娘的房间都给收拾好了吧?”

    那张婆子笑道:“太太放心就好,知道您心疼淑兰姑娘,一早地就给收拾好了。”

    李氏笑着点点头:“那就好,以后就把淑兰当成咱自家的姑娘,要是被我知道了哪个欺负了她,我可是不会轻饶。”

    张婆子忙赔着笑道:“哎呦,太太您说的这是哪里话,知道您心疼姑娘,哪个不是赶着地上来巴结讨好?没有谁是不长眼的,敢欺负了姑娘去。”

    李氏听她这么说,满意地点点头,又向李淑兰道:“淑兰啊,你且安心地在这里住着,就住在我这跨院里,以后要是缺了什么,或是谁欺负了你去,你只管来和我说便是。”

    “嗯,我知道了,谢谢太太。”李淑兰说着,又是轻轻一弯身,行了个便礼。

    李氏忙将她扶了起来,不悦地说道:“还叫什么太太啊,咱们又是一个姓的,以后要是没外人在的时候,你只管叫我姐姐好了。”

    “那可使不得,淑兰怎么能叫太太姐姐呢?”李淑兰忙道,如果她就这么答应下来的话,倒显得她不自量力,不识礼数了。

    李氏拍着李淑兰的手道:“我让你叫你就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