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就是苏可言的祖母,如果是别人的话,只怕这时候早就被莲子给扫地出门。

    苏老夫人又叨叨了一大会儿,最后弄得莲子实在是受不住了,索性一撒手,看着苏老夫人,道:“老太太,你拿走吧,我求你赶紧将这点心拿走吧,我不要钱了。”

    “那可真是多谢了”,苏老夫人笑道,“只是,这样多不好意思啊,毕竟都是做生意的,都不容易啊。”

    瞧这话说的,是多么的冠冕堂皇,多么的动听,但是在莲子听来,却特别希望她别再说了,赶紧走吧。再不走的话,只怕这一天都不能再做生意了。

    “没事没事,快拿走吧。”莲子说道,说着,走到柜台后面坐了下来。

    苏老夫人也不客气,向随行的丫头招呼道:“孩儿们,快过来啊,将这些点心都搬回去。”

    这可是二十斤的点心,就靠这三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来搬,想必也是要费上一番气力的。

    “谢谢了啊,姑娘,我们下回还来。”苏老夫人临出门的时候,突然转回头向莲子道。

    莲子闻言,一个支撑不住,下巴从手臂上掉了下来,砸到了柜台上。

    老天啊,千万别让她再来了。

    送走了这两人,莲子感觉身上的劲儿似乎是被耗光了一样,让杨氏过来多看着点,自己回了房间,打算先歇上一歇。

    苏老夫人回到家,看着这两大包的点心,一直笑得合不拢嘴。

    “我说娘啊,咱家又不是出不起这一两多银子,您和一个丫头这是闹的啥啊?”李氏说道。苏老夫人笑着瞪了她一眼,骂道:“败家的娘们,一文钱也是钱,不知道一文钱憋死英雄汉吗?以后都省着点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六十二章 嫁姐

    这回这么一看,苏老夫人对莲子,算是了解得更深了一些。这姑娘,倒真不是个矫情的,就算是见不到,单单是想起来,也是有血有肉,鲜明的很,难怪言哥儿会喜欢。

    一想到苏可言,苏老夫人又想起来,他今儿又去了学堂,再过几天,又该休沐了,到时候,可不能再由着他的性子玩了,还是要让他先跟着他二叔到铺子里转转,也要学着打理生意了,毕竟以后苏家的生意,大半还是要靠他的。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起来,厚厚的棉袄早已脱下,换上了更为轻便的夹衣。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谷子的婚期也在不知不觉中到了。

    在成亲的前十几天,莲子就将铺子关了门,和爹娘还有栗子一起,回了老家。

    这时候又是处于季节交替的时候,栗子的铺子又是生意爆满,她本来想多留几天的,但是被杨氏死拉硬拽的,这才给带了回去。

    铺子里的裁缝和绣娘已经有十几个人,并且都是技艺娴熟的,栗子离开个十几天,应该是没啥事的。

    王吉瑞本来就打算在老家成亲,因此章店那边的老宅子,早就翻盖一新。莲子心里还隐隐地有些担忧,趁着去春子家走亲戚的空当,过去看了一看。见虽然不是啥高门大院的,但是却十分宽敞,一个两进的宅院,门口还用青砖砌着十分气派的大门楼。

    “你就放心得了,我还在这里呢,以后谷子过来了之后,我天天去给她做伴儿。”春子笑道。

    莲子也道:“姑姑你也就这样说说吧,瞧你整天忙的,见上一面都不容易。”

    春子那年在莲子的劝说下,买了三百多亩三级地,第一年确实是没怎么打下粮食,卖的钱连买地的钱都赚不回来。但是她一直按照莲子说的,什么时候播种,播什么种,什么时候施肥,怎么施,这几年下来,地力虽然还是贫瘠,但是却一年比一年好,地里的产量自然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没用三年的功夫,便将当初买地借莲子家的钱给还上了。

    只是地多了,家里势必就要招上一些长工,如此一来,春子就忙碌了,整日里地力家里的来回的跑。

    莲子走的时候,春子还特意和她说了,等到谷子出嫁的时候,她一定提前几天过去,给帮帮忙。

    在这边,不但家里娶新妇要来亲戚,就连嫁姑娘,都是要来的。所以,离谷子的好日子还有三两天的时候,便有亲戚陆续地过来了。杨氏少不得做了好吃的,好好地招待。

    这些亲戚,都是来送新娘子的,当然多多少少的,都会给上一些银钱。也幸亏是今年刚刚盖了新屋,家里大的很,就算是来的人多,挤一挤的话,也还是可以住得下的。

    家里的肉和菜早已经买好了,春子提前三天,便带着一儿一女过来了。因为这边有些挤,她便带着孩子,到沈氏那边去住。

    谷子日日待在屋里,每逢有亲戚来了,都会去见上一见。

    忙忙活活的忙了几日,好日子总算是要来了。

    成婚的头一晚,男方那边来人,看了嫁资,杨氏又找了村里的全福婆子给谷子开了脸,到第二日,满天繁星的时候,便将谷子给喊了起来。

    先是沐浴更衣,随后便是有儿女双全、公婆俱在的全福婆子给梳头。她一边梳着头,口中一边唱着吉利的词。

    刚刚梳完头,上了妆,便听到门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应该是接亲的花轿来了。

    莲子到门口瞧了瞧,见那接亲的队伍已经到了巷子头上,正徐徐地向自家门口走来。

    她只一眼,便望见了那王吉瑞。他今日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雄姿英发,不停地笑着和路人点头打着招呼。

    以前虽然是见过他,但是莲子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太大的缘故,先入为主,认为他这个人过于稳重。今日一见,穿上这一身喜服,竟一点也不显得老成。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喜娘三次催妆,杨氏这才给谷子盖上红盖头,将她交到喜娘的手里。

    将她的手交出去,突然之间,杨氏只觉得心里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挖空了一块一样,生疼生疼的,但是,这是好事儿啊,孩子都长大了,是该走自己的路了。

    王吉瑞在门口等着,见喜娘搀着新娘子出来了,脸上不由得笑了起来。

    喜娘又将谷子交到王吉瑞手上,嘱咐他俩去拜别父母。

    谷子跪在红地毯上,由杨氏喂完在娘家吃的最后一顿饭,便和王吉瑞一起,磕头拜别了父母,上了花轿。

    起轿,乐音响,杨氏泼了水,迎亲的队伍便慢慢悠悠地往前走了。

    先是绕着刘家庄转了一圈,然后才从南边出了村,向章店那边而去。

    三十六抬嫁妆,在这刘家庄上,还是头一回见,那些出来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姑娘,无不红了眼,心里都在想着,若是自己以后出嫁,也能有这么多嫁妆就好了。

    而村里的媳妇们,关心最多的,则是那摆在嫁妆的箱子顶上的瓦片。

    在盛放嫁妆的箱子顶上放上瓦片,这表示的意思,就是说娘家给闺女陪嫁了田地。如今这刘家庄,就算是富户,一家顶多也就有个十几亩地,然而谷子这一出嫁,就带了十亩良田的陪嫁,让这些大姑娘小媳妇的,个个羡慕不已。

    其实莲子家的田地并不是很多,除了那二十亩经过改良,如今也能算得上二级地的田地,还有十亩良田,除此之外,便是本来分家的时候,得的二亩三级地。

    十亩良田给了谷子,那二十亩地力稍微差上一些的,是给豆子留的。至于栗子和莲子,慢慢地再做打算,左右还有时间。

    谷子这一出嫁,家里的亲戚,当天中午吃了饭,便有走了的。除了路远的,到了晚上,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明明早上还热热闹闹的,只是这么一瞬间,便空了,杨氏心里,也跟着空落落的难受。再看看身边的豆子,在家的时间,也只有一个月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六十三章 想念

    谷子出嫁之后,刘景仁还是要留在老家,照看这边的鱼塘,而镇上的铺子,都还是要开业,所以第二日,莲子便和杨氏回去了城里。

    栗子不在的这几天,幸好有春杏给帮忙看着,将铺子里的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春杏比谷子还要再大上一岁,如今谷子出嫁了,她一个人在这里,未免显得落寞了一些。

    自从春杏来到他们家,杨氏就一直将她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一想到春杏的婚事,杨氏也是暗地里替她心急。但是春杏又不真正是她家的孩子,并且还有娘和嫂子在,杨氏就算是想管的话,也插不上手。曾经她倒是和春杏说过,谁料她竟说打算一辈子不嫁。当然,杨氏只当她的话是害羞时说的,并未往心里去。

    谷子出嫁之后,三日回门的时候,莲子和杨氏少不得又起了个大早,赶回了老家。

    因为两下里离得并不远,所以王吉瑞带着谷子,一大早地便回到了家。

    杨氏和莲子还没到,好在有刘景仁在家,先招待着。

    莲子回到家的时候,见谷子早已经在灶间里忙碌了,烧了一大锅热水,还将碗盘都给刷了。

    “你屋里坐着去吧,我来就行。”杨氏一进灶间,一边挽着袖子,一边说道。

    谷子笑道:“不碍的,我光坐着也是闲得慌。”

    莲子仔细看了她一眼,见她今日身上穿着大红色绣暗纹牡丹的短襦,下身穿着一条同款的马面裙,头发用一根金灿灿的步摇挽着,在她一走一动之间,映着艳红的脸颊,说不出的好看。

    “看啥呢?”谷子见莲子一直看她,笑道。

    莲子摇摇头,道:“没啥。”

    谷子有些不好意思,忙低头去做手上的活儿。早上要出门的时候,她还是簪着往日里常用的那根素银的簪子,但是王吉瑞却说不好,挑挑拣拣的,最后给选了这支金簪。

    今日回门,一定不能太寒酸才是。虽然在这庄上,素银的头面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既然有更好的,为何不拿出来?

    莲子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谷子,以前在四个姐妹中,她总是最低调最朴素的一个。如今这么一作少妇的打扮,竟然变的更为庄重了,一点也不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太太逊色。

    刘景仁和刘景民在堂屋里,陪着那王吉瑞坐着。

    本来他们和大房一家,是没啥往来的,但是谷子出嫁,怎么说也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必须要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忙活才是,要不然少不得被人看了笑话了去。

    因此,自从谷子出嫁之前,杨氏就去叫了李氏和刘景民,让他们过来,给操持着一些。

    兴许是见着二房的日子如今过好了,李氏自然没有再去招惹他们的道理,此次倒是爽快地答应了,也没闹出啥幺蛾子来。

    今日王吉瑞刚刚到,刘景仁就让人去叫刘景民和刘老爹。毕竟是闺女和女婿的回门礼,若只是他一个人陪着的话,未免是薄待了些。

    刘景民倒是过来了,只是刘老爹,不知咋回事,还没来。

    男人们在堂屋里坐着说话,谷子和莲子还有杨氏,则在灶间里,准备中午要吃的饭菜。

    酒和菜她们从城里回来的时候,早已经带好了,如今只是需要处理一下,再下锅做了就是。

    所以忙活起来,虽然东西多,但是也很快。

    到中午的时候,该做的菜便已经全部做好了,端上了之后,男人们便开始喝酒,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这才开始吃饭。

    因为离得近,所以并不急着走。这几日,王吉瑞一直陪着谷子住在老家。本来他打算给谷子买上两个丫头的,但是谷子觉得自己有手有脚的,哪里用得着丫头,于是此事便罢了。

    王吉瑞的东家,如果要论起来的话,和莲子家还是同行,也是做水产生意的。但是王吉瑞只是他们家内院的管家,与生意上的事,并没啥瓜葛。他只知道,好像最近生意做的不是很好,光是账面上的亏损,就是很大的一个数目。

    但是这些事情,也不是他所能解决的,在外面打拼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是会有些收获的。如果说这家真的是不行了,他倒是想就此出来,自己干点生意,未必就会比现在差。

    一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王吉瑞才扶着谷子上了马车,辞别了岳丈家一家人,和谷子一起,回了章店。

    第二日一早,莲子还是和杨氏起了个大早,赶回了城里。

    接下来要忙的事,就是豆子的事情。好在准备谷子的嫁妆的时候,是连豆子的一起给准备着的,所以此时,便清闲了不少。

    但是尽管如此,杨氏还是不放心,总觉的是落了啥东西,还有别的东西没有准备齐全一样。

    铺子里,好在有莲子和豆子在照看着,要不,只怕真的是要先关门一段时间了。

    这几日,莲子经常往老家跑,经常不在铺子里,也是好几天没见苏可言来过了。一想到他,莲子心里突然怪怪的,特别想快一点地见到他。

    难道,这就是想念的感觉?

    从前世到今生,第一次谈恋爱的莲子,对这种感觉,觉得十分陌生。

    不过,她可是两世年纪加起来快四十的人了,还有什么还看不开?

    正想着这些,莲子突然觉察到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头。

    “谁啊?”莲子正陷入沉思,突然被打断,不耐烦地说道。

    “这是咋了?”

    莲子闻言,忙抬头去看,见来人不是别人,竟然正是她刚刚还在想着的苏可言。

    “你咋来了?”莲子摸摸有些发烫的脸颊,不耐烦地问道。

    苏可言笑道:“下了学堂,便过来看看你。”

    莲子心道:“我好端端的在这儿,哪里用得着你来看?”

    但是此时,她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几日之前,莲子就和苏可言说了,说是回家忙活谷子的婚事,所以会不在这里,因此苏可言并没有过来。等到莲子回来之后,他又因为有些事耽搁了,一直到今天,才得空过来看她一看。其实这几天,在他的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想念。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六十四章 担忧

    两人都没再说话,一时之间,陷入了一段沉默。

    其实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之前都觉得像是满肚子的话要说一样,但是没想到这会儿见了,竟然是这样的情景。

    “哦,对了,那天你祖母来过了。”莲子说道,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天了,她都快忘了。

    苏可言闻言,惊讶道:“我祖母?她怎么来了?”

    莲子托腮,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我也想知道啊,来坑了我二十斤点心。”

    苏可言听她这么说,更是迷惑不解了,什么叫还坑了她二十斤点心?

    莲子见他一脸茫然的样子,便说道:“那日她说要二十斤点心,但是称好了之后,又嫌贵,罗嗦了半天,最后我受不了了,干脆不要钱了还不行吗?”

    苏可言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我祖母她就是这种人,不过对人却是极好的,你别往心里去就是。”

    “当然了”,莲子点点头,如果往心里去的话,说不定她早已经冲进了苏家的大门,找苏老夫人要钱去了。

    莲子只和苏可言说了这些,至于其他的,并没有提到。

    苏可言的婶母李氏头天晚上便来找过莲子,但是她心想,横竖是自己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去说。

    然而,她十分清楚,李氏是不喜欢她的。第二日,她是和苏老夫人一起来的,但是脸上并没有因为头天晚上的事儿,带上些别的色彩。所以,莲子便可以断定,其实苏老夫人还是挺喜欢她的。

    又和莲子说了几句话,苏可言见天色不早了,便回了家。

    一路上,他一直在想,祖母去莲子那里,到底是为了什么?还去和她一个小姑娘讨价还价的,难道真的是闲的太无聊了?

    但是,苏可言自小便在苏老夫人身边长大,对于她的处事风格和脾气特点,还是十分清楚。

    她这看起来十分荒诞的行为,其实只是在说,她挺喜欢莲子。如果不喜欢的话,她根本就不需要在她身上下这么大的功夫。

    想到这些,苏可言心里不禁又明朗起来。

    这段日子,李欣儿也走了,苏可言总算是可以清静清静。但是,他每日却还是单独在自己的书房里用餐,并没有去苏老夫人那里。

    三月过去,四月里,便到了豆子的好日子。因为豆子要嫁的,是这苍山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所以,这婚嫁的排场,自然是要更为隆重得多。

    还是和谷子出嫁的时候一样,杨氏提前十天,便带着三个闺女回了老家,准备各种事情。

    嫁妆什么的这回都万无一失,全都妥当了,三十六抬的嫁妆,就是在这镇上那也绝对是能拿得出手的。

    只是,莲子一想到豆子将要嫁给董修宁,心里便止不住地有点担忧。说实话,她真的是非常担忧,不知道豆子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如何。

    豆子看起来沉默寡言的,性子也不强,但是谁料,那个时候,她竟然毅然决然,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头上。

    一想到这些,莲子心里就忍不住对她感到愧疚。如今,她只是祈求,希望豆子嫁过去之后,能够一切都好。

    虽然是三十六抬的嫁妆,但是董掌柜提前几天就派人过来,又给送了些头面首饰,书籍古董之物,说是给添嫁妆。

    “福聚来”作为这镇上最大最有档次的酒楼,家里办喜事,来的宾客自然是不少,且都是有身份的。既然董掌柜不想失了面子,给送来了嫁资,那么她们便安然地收下。反正左右都不是给自己的。带过去之后,还算是豆子的,也能给她多添几分底气。

    出嫁前一日,杨氏还是找了全福婆子,过来给豆子开了脸。杨氏在一边看着,禁不住眼泪就流了出来。

    “豆子啊,你嫁过去之后,可一定要好好的,多听公婆的,凡事也得留着个心眼儿。”杨氏说道。

    这个闺女,最是个老实的,平日里大话都不敢说一句。谷子将来要面临的事儿,与豆子将来要面临的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那王吉瑞虽然现在是在大户人家家里做活儿,但是他毕竟没有让谷子也过去。而豆子,到了那样的人家,就算是因为有董掌柜护着,没有因为出身和家境的问题而不被待见,那也可能会因为她这软弱的性子,而备受欺凌。

    一想到这些,杨氏心里就火急火燎的,生怕豆子将来会吃亏。其实如果细细数理一番的,最让杨氏放心不下的,便是这豆子了。

    谷子是个极稳重的,从小到大,就没有啥事是让杨氏为难的。栗子就更不用说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谁要是招惹了她去,肯定没有好日子过。莲子也是这样,虽然性子没有栗子泼辣,但是也最是个不能自己吃亏的。

    这几个闺女,都不需要杨氏操心,唯独这个豆子,长得最漂亮,但是却没有一点儿主心骨,如果不依靠着别人的话,她当真是不知道她将会怎样。

    只是,那董修宁真的能依靠的住吗?

    豆子见杨氏竟淌起眼里,心里一阵难受,眼泪也是哗哗地流了下来。

    “哟,这都是咋了,大喜的日子,好端端的,可不兴这样。”那全福婆子道,“新娘子赶紧把眼泪擦干净了,要不明儿上轿的时候,可就不俊了。”

    杨氏闻言,忙将自己脸上的眼泪擦掉,又笑道:“对对,赶紧地擦掉,可不能哭。”

    那全福婆子见豆子果真将脸上的眼泪擦干净了,又向杨氏道:“你只管放心就是了,豆子要嫁的人家,那得是多好的人家啊?不信你去问问,别说是别处了,就是咱这刘家庄,想嫁过去的姑娘,只怕是从村前排到村后都排不开。

    杨氏听她这么说,笑道:“是啊。”

    但是这其中的因由,其中的变故,又有谁能知道?

    人人只道是她的闺女嫁去了镇上的有钱人家,但是谁又能理解她关心的是什么?她担忧的是什么?

    第二日一早,杨氏还是和往常一样,早早地便将豆子喊了起床,给她沐浴,穿喜服,又让全福婆子给梳头、上妆。

    这些都做完了之后,迎亲的队伍竟然还没有来。

    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来,杨氏不禁有些心急了,拜堂的吉时都是定好了的,要是再晚上一会儿的话,只怕是要耽误了。

    正担心着,她忽然听到噼里啪啦好像是鞭炮的声响,因此,忙让莲子出去看看。

    莲子走到巷子口,远远地便看见一对迎亲队伍的鼓乐手,正吹吹打打的,慢慢悠悠地往她家的方向走。

    那热闹的吹打声和鞭炮声由远及近,让莲子想忽视都难。因此,她赶紧跑回来了,说是马上就到,让她们都准备好。

    她刚刚进门的时候,见杨氏正在喂豆子吃些东西。

    成亲从早上天还不亮就要起来准备,一直到半夜还不一定能吃上饭。因此,杨氏便让豆子先吃上一些垫垫饥,也省的到时候饿得难受。

    莲子进门的时候,豆子一抬头,她今日施了脂粉的脸,说不出的艳丽迷人,竟比莲子见过的任何美人还要好看。

    豆子简单地吃了些东西,便听到爆竹炸裂的巨大声响在门口处喧闹不休。

    “快点收拾收拾吧,马上就进来了。”喜娘进门提醒道。

    莲子此时又去了门口,见董修宁今日一身大红的喜服,满面春风地坐在高头大马上,不停地向周围的人拱手打招呼。

    而他后面跟着的人,则将一把一把的钱币,向人群中撒去。

    因此,场面乱糟糟的有些混乱。

    到底是有钱的人家,娶个媳妇都整这么大个排场。

    莲子心中这么想着,虽然排场越大,说明他们家越重视,但是莲子心中,还是有浓浓的担忧,怎么甩都甩不开。真的不知道,豆子嫁到了那边之后,到底会是个啥样的情况?

    不过,唯一值得安慰一点的是,好在她们也都在城里,且都已经稳定,有了些能力,以后豆子就算是受了啥委屈,也不至于没人说。

    随行的人撒完了钱,董修宁便从马上下来,要进新娘子的娘家门。然而,在大门处,毫无疑问,遇到了阻拦。

    但是好在他准备的充足,拦门的人要什么,他就能给出什么,于是如此一来,那些想要刁难的人,也刁难不成,被他钻了个空子,直接进了门。

    喜娘三次催妆,杨氏这才犹豫着,牵起豆子的手,将她交到喜娘手上,喜娘又搀着豆子出去,将她再交给董修宁。

    董修宁面上带着大大的笑容,看着豆子美妙的身影走出来,来到他面前。等了这么久,总算是能娶回家了。

    拜别了父母,吃了娘家的最后一口饭,豆子便在喜娘的搀扶下,上了花轿。

    迎亲的队伍绕着刘家庄整整地转了三圈,这才吹吹打打,热闹十分地往城里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走的极慢,并且一边行进,一边有人撒钱。这可又是让刘家庄的人着实又开了眼,先不说别的,光是撒这铜钱,只怕这一路上,没个十几两银子,也是不行的吧。这老刘家到底是积了啥善,闺女咋就嫁的一个比一个好?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嫁

    董掌柜也笑着还礼:“真实谢谢徐掌柜了,快,快,里面坐着去,可一定要喝好啊!”

    这清风楼,虽然比不得福聚来,但是在这和苍山镇上,也算得上是数得着的酒楼。虽然两家是同行,但是董掌柜向来为人谦和,所以和这些同行的关系,也都是处的不错。今日他家娶儿媳妇,该来道喜的,自然是少不了。

    董掌柜一大早便站在门口,迎接着络绎前来的宾客。这娶个儿媳妇,竟比自己当年娶媳妇的时候还要忙。

    不过自己那小儿子,竟然娶到了豆子,说起来,董掌柜也是意外得很。不过他对于豆子,倒是极喜欢的。那姑娘平日里话不多,但是他能看得出,其实她啥事都在自己心里头明白。如果娶了她之后,儿子能就此改好了,多花些心思在正业上,那她可就真是他一家的大恩人。

    等到太阳升高的时候,喜庆的鼓乐声才由远及近,慢慢地向董府靠近。

    董掌柜面上的笑容瞬间绽放,他整了整衣襟,等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从刘家庄到城里的距离虽然不远,但是这迎亲的队伍故意放慢了脚步,竟然比以前走着进城用的时间还要多。豆子坐在花轿里,随着花轿的颠簸,手心里一直浸着一层汗。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搬去了城里,但是刘家庄才是她的家,才是她的根。她从小在这里长大,自然是有着深深的感情。如今长大了,要嫁人了,该是离开的时候了,但是豆子的心里,竟是说不出的难受。

    一想到此时正在远离的路上,要远离姐妹和爹娘,远离她熟悉的村子,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豆子就觉得心里说不出的恐慌。

    然而,不管豆子此时心里想着什么,轿子虽然走的慢,但是却还是在往前走,赶在中午之前,到了城里。

    她坐在花轿里,头上又盖着红盖头,对于外面的情况,是一无所知。好在身边有喜娘跟着,在一边扶着她,提醒着她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才让她的心里安稳了一些。

    一阵鞭炮喧天,随后,豆子觉得轿子被放在了地上,周围一片乱糟糟的,她也听不出到底是个啥动静。

    豆子心中正担心着,不知到底要做什么,便听轿子外面的喜娘小声提醒道:“姑娘,踢轿门了。”

    喜娘的话音刚落,豆子便看见轿帘底下,伸出一只穿着黑色皂靴的脚。

    踢了轿门,董修宁满面春风的,直接去了喜堂。

    豆子在喜娘的搀扶下,下了轿,又跨了火盆,这才进了喜堂,和董修宁一人牵着大红绸花的一端,一起拜了天地父母,又夫妻对拜,这才被送进了洞房。

    进了洞房之后,董修宁便出去了,新房里只留下喜娘和两个丫头伺候着。

    豆子坐在床上,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襟,心里说不出的紧张。

    刚刚拜堂的时候,她只听见周围人声鼎沸的,应该是有不少人,但是蒙着盖头,她也看不见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不过这董府在这镇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家里办喜事,过来道喜的人,自然是不少。

    在床上坐了一会儿,豆子才知道早上杨氏喂她多吃了几口饭,是多么正确的选择。从早上到现在,她早已是饥肠辘辘,但是又不敢去吃东西,只得自己忍着,还不知道要忍到什么时候。

    一想到这个,豆子面上瞬间有些发烫,不由得心里有些紧张,今天晚上,到底要如何过才好。

    出嫁之前,杨氏也和她说了一些洞房夜的事,但是她当时羞都要羞死了,哪里能听得进去?

    喜娘在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