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栗子将白色的厚纱面料拿给虎子,让他染成蓝色渐变色,做成襦裙穿在身上,腰间系一条天蓝色纯色宽腰带,外面再罩上缎子的褙子,不但适合眼下的节气,穿在身上,也是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回衣裳做好后,是采青过来拿的衣裳,栗子说了价钱。
采青来送钱的时候,说这衣裳奶奶十分喜欢,还说其他与她交好的夫人见了,都来问是哪个裁缝做的。
“我家铺子下个月六号就开张,到时候如果有啥需求,直接去铺子里找我便是了。”栗子说道。
杨氏已经找人算过了日子,说最早的好日子,是下个月六号,于是栗子越便没多犹豫,直接定了十月初六。
“哎,行”,采青答应着,这两次的相处,采青倒是十分地喜欢栗子,和她也比较地谈得来。
她将钱交给栗子,又道:“行,你收好了,我还要去给我家奶奶买鱼去,就不多留了。”
栗子答应着,将钱放下,就要送她出门。
“以前府里都是那胡三来送鱼的,但是最近不送了,奶奶吃鱼又挑,只得我天天地出去买了。”采青一边走,一边说道。
胡三栗子是知道的,就是以前当自己家供给“福聚来”的鱼不够时,董掌柜会让他送一些过去补上。只是,他的生意做得小,为何连供给大户人家的鱼也不供了呢?
这么想着,莲子便问道:“胡三咋就不去送了呢?”
采青已经走到了门口,停住脚步,看向栗子道:“说是以后专门供给‘福聚来’了,不再供散户了。两个月前就和我家厨房里的管事说了,真真的气人,这人也忒不靠谱了。”
栗子闻言点点头,自己家供不上鱼了,董掌柜只能选用胡三的。
想到这些,栗子心中不免又是一阵伤感,连采青之后的话,也根本没有听进去。
但是,她很快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
不对,两个月前就说了,那可不就是七月底的时候吗?
“是两个月前和你们说的?”栗子问道。
“是啊”,采青点点头,“我绝对记不错,因为那时候正好是我们奶奶的生辰。”
栗子点头笑道:“嗯,我知道了,你快去买鱼吧。”
“哎,好。”采青答应着,走远了。
采青走后,栗子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劲,她家的鱼塘是八月中旬出事的,如果胡三要取消给散户的供鱼,只供“福聚来”的话,那也应该是在那之后,但是,为何在她家鱼塘出事之前的前半个月,他就知道了?
除非,这件事情,和胡三有关!
想到这一点,栗子忙进里间,把莲子喊了出来。
虽然这事情早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个月,但是莲子心里可是一直没有放下,每当想起来,她都会肉痛。
听栗子这么一说,莲子心中断定,这个胡三如果不是直接投毒人的话,那也应该是最大嫌疑人。
思及此,她没有多耽搁,直接去了县衙,给那当差的衙役塞了点钱,便和他将这事说了。
这衙役就是那次去莲子家绕着鱼塘转了一圈,又是混吃又是混钱的那个。当初那两人答应的好好的,但是自从他们走后,便没了音讯。
这回正好碰上,并且又收了钱,况且人家还给提供了线索,如果再不办事的话,那就是真的有些说不过去。
好在这两人还算是有点良心,和县太爷禀告一番,当天下午就去了那胡三家里,搜查了一通,但是并没有找到啥东西。
搜查的时候,莲子也跟着去了,虽然那胡三一副“你爱怎么搜就怎么搜”的架势,但是莲子却觉得,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
不过,在这个法制不健全的古代,有时候倒也是十分方便。比如现在,对那胡三只是怀疑,但是只要得了县太爷的口令,便可以进去肆意搜查,完全不需要出示一系列搜查证之类的东西。
搜查了一通,但是并无所获,莲子不禁有些失望。
但是想想也是,谁作了案之后,也不可能将作案工具还藏在身边。
“小大姐儿,你看,这确实是没搜出啥东西啊。”差役向莲子说道。
莲子点点头道:“嗯,还是要谢谢两位大哥了。”
虽然没得到她想要的结果,但是起码今天下午,这两位是尽力了的。
莲子原以为线索就此断了,心中十分失望,有一天早上,宁卿过来拿点心的时候,莲子便向他抱怨了抱怨,谁料,几日后,宁卿竟将一张画像放到她面前。
“是不是这个人?”宁卿向莲子问道。
莲子看着面前的画像,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这画上画的,竟然就是那胡三。
“嗯,是。”莲子连连点头。
“那就是了。”宁卿说道。
莲子抬头,不解地看着他:“啊?”
原来自从莲子和宁卿抱怨了之后,宁卿便留了心,不管是谁投的毒,只要是这镇上的人,便一定会去药铺子里买毒药。而药铺对于毒药的去向,是记录的十分明确的。宁卿在自家的几个药铺里,查看了一下最近几个月的纪录,谁料这么一查,果然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药铺里平日卖出去的毒药都不是很多,所以要想查出点什么东西来,一点都不难。
只是这胡三倒是狡猾的很,不但分批在好几家药铺里买了毒药,就连登记上的名字好地址也是不同。
宁卿只是在一家药铺的纪录上,发现有一条纪录很可疑,因为购买的数量大,足足有半斤,但是却写着是用来药耗子。普通的药耗子的话,只需一点就够,根本就用不着这么多。
于是,他便拿着这条纪录,找当日当值的伙计问了问。那伙计对这人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因为他买了这么多的毒药,还和他讲了会儿价。
从那伙计的口中,宁卿得知了那人的相貌特点,便请画师给画了像,又拿到其他铺子里辨认,结果,有好几家药铺的人,都说这人曾经来买过毒药。并且时间不偏不倚,恰恰是莲子家鱼塘出事的前半个月。
这镇上的药铺,除了宁家的五大十一小共十六家,其余的还有十多家小药铺。但是有了这些证据,不用再去其他地方询问,也足以证明这人应该就是投毒的人。他在宁家的药铺,累计总共买了有三斤多的毒药。这些毒药,药死一个鱼塘的鱼,已是完全足够了。
“果然是他!”莲子一拍桌子,倏地站了起来。
让他们家损失惨重,让豆子被迫定亲,让他们家被阴云笼罩了一个多月的人,如今总算是找出来了。莲子恨不得现在就把他揪出来,质问一番,只是寻常的生意罢了,至于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吗?要想多挣钱,凭自己的本事去挣啊,真以为靠害人挣来的钱就持久了吗?
莲子决定,现在就带着这些证据去衙门,一定要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是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和董掌柜商量好了,别再累得他因为又没了鱼,再遭受损失。
“谢谢你啊,又帮了我一个大忙。”莲子坐下,向宁卿笑道,“只是还是要借你那边的证人一用。”
宁卿点点头,说道:“需要的时候,去铺子里找便是了,我已经知会过了。”
莲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细细数数,自从认识了宁卿以来,还真是让他帮了不少忙,且件件都是大事。如果没有他的话,自己现在还有没有命坐在这里还说不定。
“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应该给你准备一份谢礼?”莲子托腮,看着他说道。
宁卿点点头道:“好啊,只是这回可别送一车的点心了。”
莲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还想着这事儿啊。
其实当初,刚开始决定送他一车点心,只是因为她觉得这样,或许能唤起他的注意,那么后面的事儿,应该就会好办一些。宁卿想起那一车的点心,也是情不自禁地笑了。他一个人哪里能吃得了那么多的点心,最后只是自己留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都让丁伯拿走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干
那差役见这回事态重大,也没擅自做决定,直接将这事儿报给了县太爷。县太爷让莲子把证人找来,然后去提了胡三,带到衙门来,直接问审。
起初那胡三还不承认,后来被药铺里的众人指认,还是不肯承认,一口咬定买回去那么多毒药,是用来药耗子的。
但是县太爷才不信他这么一番说辞,药耗子哪里用得着那么多药?就算是有那么多,大可以光明正大的买,为何还要分批到不同的铺子里买?还要用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地址?
这胡三嘴太硬,县太爷最后也是烦了,签条一扔,直接给上了大刑。
胡三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大刑伺候下,这才招认了。
虽然是招认了,大刑可以免,但是该受的惩罚却是不能免。
最后,胡三被判入狱三年,赔偿莲子家的损失一百八十两银子。
这个钱与卖鱼的钱比起来,虽然少了很多,但是莲子在见到胡三的妻儿那般惊讶和愧疚的模样后,心道错误毕竟是胡三自己一个人犯下的,没必要再去难为他的妻儿,此事便就此作罢。
十月初六,伴随着霹雳啪啦一阵鞭炮响,栗子的“锦绣坊”正式开业了。
或许真的是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充足,开业的第一天,便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尤其是那周府的少奶奶,竟然带着自己平日交好的几个富家媳妇,一起来了。
栗子当然是十分热情地招待,将她们直接带到了量身的小间,吩咐店里新招的姑娘给上了茶,拿了点心。
“哟,这是‘香香果子铺’的点心吧?”一个妇人看着盘里的点心问道。
栗子笑着点点头,又听她道:“你可真是大方,连这点心都给吃这么好的。”
“香香果子铺”虽然才开业两个来月,但是早已在这镇上积累出了不小的名气,但凡是富贵人家的厨娘和小姐奶奶的,没有不知道的。
栗子笑道:“奶奶真是说笑了,这是我自家做的点心,当然是拿最好的出来给各位奶奶吃了。”
“啊?你自家做的?”那位奶奶惊讶地问道。
这几位妇人一通消息才知道,原来那“香香果子铺”竟然也是她家的,现在铺子里面真正当家的,竟然是栗子的妹妹。
“哎呦,你家姊妹”,那妇人啧啧说道,“真是个个都是厉害的。”
栗子谦虚地道了声“过奖”。
“行了,别光想着吃了,咱也不能来一趟,将人家的点心给吃光了就走人不是?”一个略微丰满的妇人向那最先说话的妇人道,接着又向栗子道,“大姐儿,我见周家奶奶身上的这件衣裳倒是漂亮,也想要一身,你看着给做做吧。”
由于栗子还没及笄,所以,一般人也只是喊她作大姐儿。
栗子打量了一番她的身形,从旁边的架子上抽出一本装订精美的图册,翻了几下,指着一页上画着的一种款式,问道:“奶奶看看这件可好?”
那妇人顺着栗子的指尖一看,见这只是一件极为简单的襦裙式的设计。
“就这么简单?”那妇人问道,语气里有几分怀疑。
栗子也没有生气,只是吩咐店里的小姑娘去将门口摆着的一个模特给搬过来。
这种模特,还是栗子听从了莲子的建议,请木匠给做的。雕工十分的惊细,虽然价值不菲,但是好在数量不多,也没花多少钱。并且摆在铺子里,相当的吸引眼球。
没等上片刻,便见一个穿着铺子里统一服装的姑娘,将一个木雕模特给搬了过来。
莲子将模特放好,摆在屋子的正中间,指着向刚才那妇人道:“奶奶请看,模特身上穿的就是和我刚才指的差不多的一款。虽然做工极为简单,但是却最能体现华贵的气质,同时这里用细腰带收腰,也能更好的凸显您的身材。”
栗子十分专业地为她讲解一通,最后说道:“要不您先试试吧,看看效果再说。”
那妇人正愁着不知这衣裳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听栗子此言,忙答应着。
马上有小姑娘带着她去了一个小试衣间,协助她换了衣裳。
待她走出来之后,在场的所有夫人全都眼前一亮。
“嗯,不错,确实不错。”周家奶奶率先说道。
那穿着新衣的妇人被铺子里的姑娘引到大铜镜前照了照,也是觉得十分满意。
她的身材偏丰满,平日里又喜欢极为繁琐的衣裳,致使她看起来更为丰满。
这款简单的衣裳,抹胸式襦裙还是采用斜竖的渐变色,在视觉上使她看起来高挑了不少,同时腰部细腰带收束,又使得她的腰部和胸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但完全遮住了肚子上的赘肉,而且还使得她看上去年轻了不少。
外面罩着的,是杏色广袖褙子,如此一来,年轻又不失稳重。
这妇人连连地点头,说道:“果然是不错的,看来听大姐儿的,倒真是一点儿错都没有。行,就是这件了!”她爽快地说道。
栗子点点头,吩咐铺子里的姑娘记录一下。
“待我给您量一下,做出一件合体的,保准比这件穿上还漂亮。”栗子说着,拿着软尺走到那妇人身边,给她量了身段,自然有一姑娘在旁边记下。
这一番对比下来,几人都是相信了栗子的眼光和手艺,纷纷让她给推荐适合自己的款式。
栗子全都笑着给答应了,逐一给她们量了身段,又根据她们的身形,给推荐了款式,几人这才满意,道了谢,结伴而去。
和这边的情形差不多,大堂那边,也是颇有收获。
那边有谷子和春杏在照看着,她便主要负责后面的那些贵妇。
谷子和春杏针线活儿做的好,又是稳重的,所以,栗子的铺子一开张,便将她二来给拉拽了来。
只是如此一来,莲子那边,只有她和杨氏还有豆子在忙着,这一时间少了这么多人手,还真是忙不过来,于是莲子便想雇上几个人过来帮忙。但是这一想法一说出口,便被杨氏否决了。
她说道:“咱们都有手有脚的,又不是忙得实在不行了,哪里需要雇人了?雇个人那得多贵啊?咱们这又不是像栗子那边一样,少了人手就是不行。”
莲子想想也是,栗子那边倒是雇了四五个小姑娘,专门跟随客人服务。而她这边,却是用不到这些的,白天只是给称个称,收个钱,去后面端个点心,也就晚上做点心的时候稍微忙一些。三个人勤快一点,倒是完全能忙得过来。于是,便打消了雇人的念头。
栗子那边,一天下来,光是大堂里的成衣,卖出去的就不下二十套,另外还有接到的订做衣裳的单子,只是开业这一天,便足够她忙上半个月的。
这么下来的话,定然是不行的,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栗子打算,以后除非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衣裳,其余的都交给绣娘去做。
绣娘目前已经招了一批,绣活皆是做的不错,但是还没有培训完,所以并不能马上接活儿。
等到绣娘一批一批地招进来,技艺都熟练了,那时候应该能轻松一些。
栗子的铺子里卖的,都是高档女装,价钱自然是不菲,第一天下来,不管是卖出去的成衣,还是订做衣裳的单子,都是收获不少,这其中的利润,自然是可想而知。
与栗子这边红红火火,忙得人仰马翻的景象不同,莲子那边,倒是清闲的多了。虽然利润不是那么很大,但是细水长流,也是乐的自在。
她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像栗子那样,开始画画册,将一些好的创意画下来,再在纸上下来制作方法,有机会的时候,就可以尝试制作。这样的话,莲子能保证,每十天,铺子里就能推出一种新的品种。
莲子家老家那边的屋子,从九月份就开始动工,到了十月底的时候,总算是盖完了,但是刘景仁依然在那边看着。家里还有不少东西,实在是不放心搁在那里。
同时,曹家湾子那边的水塘边上,也建了两间结实的房子,打算等到明年开了春,那边投上鱼苗之后,就让刘平安夫妇搬过去。
刘平安夫妇因为倏忽,使得鱼塘遭受了损失,心里都是十分的愧疚,但是刘景仁和杨氏非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是好言安慰一番,然后又和他们说了,想让他们到新买的水塘那边去照看着。
那是新地方,其他的人他们又实在是信不过,所以还是想让刘平安夫妇过去。
刘平安夫妇一来感念他们的恩情,二来也感念他们竟然如此信得过他们,于是二话没说,便答应了。
到那边之后,自然是不如在这村里方便,于是,刘景仁决定将他们的工钱每年再给提高十两银子。
如此一来,他二人自然是没有不尽力的道理。秋去冬来,对于很多人来说,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但是对于莲子来说,她倒是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最好是瞬间就到了年下,那时候,苏可言就可以回来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四十二章 归来
已经到了腊月,进入腊月以来,莲子铺子里的生意倒是一天好过一天,但是莲子的心里,还是焦急十分。
前几天,苏可言又来信了,虽说信是十一月的时候写的,但是信上说,过不了几天便会动身,应该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能到家。
莲子自然是心里十分高兴,日日地盼着日子快点过。
“这是怎么了?”宁卿抖掉大毛斗篷上的雪片,迈步走了进来。
但是莲子正出神,并没有听到他的声音,直到宁卿又喊了她一声,这才听到。
“哦,你来了啊,外面冷吧?”莲子说着,将怀里抱着的铜手炉推给他。
宁卿又给推了回去,道:“不冷。”
莲子看着外面仍在飘着的大雪,心里想着,这么大的雪,不知道他路上有没有受阻。
“这是你那天要的东西。”宁卿说着,从袖袋中掏出一个小布袋,放到莲子面前的桌上。
莲子打开一看,这才想起来,前几日,问宁卿要了一盒冻疮膏和一些珍珠粉。
春杏以前积下的毛病,自打入冬以来,手上就开始长冻疮,白天冷的时候倒还好说,一到了夜里,暖和过来,手上便痒的难受。莲子便留了心,向宁卿要了一盒效果好的冻疮膏,让她抹抹试试。
这珍珠粉,是莲子想用来添加到点心里的。众所周知,珍珠有养颜美白的功效,但是这珍珠粉,除了外用,还可以直接内服,这也就是药铺直接将它列为药材的原因。
前几日,莲子新创了一种点心,起名叫做“如玉糕”,就是用葛根粉加牛奶再加珍珠粉做的。
吃起来口感香浓酥软,再配上这珍珠粉,最是有养颜美白的功效。
莲子将东西收好,笑道:“谢谢啊。”
“到时候把你新做的东西拿出来我尝尝吧。”宁卿笑道。
莲子闻言,看着他光洁如大理石,让多少女人羡慕不已的白皙皮肤,郑重说道:“其实你真的不需要。”
宁卿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说话。
“别院里的红梅花倒是开了,你想不想要一些来插瓶?”宁卿忽然说道。
莲子虽然不是那种十分爱美的姑娘,但是却十分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秋天的时候,宁卿每次来铺子里,都能看到柜上摆着一个桂花插瓶,使得桂花的香味混着这点心的香味,让人不禁味蕾打开。
“好啊”,莲子高兴地说道,“你那别院确实是挺漂亮的,等我啥时候得了闲,能再去玩玩吗?”
上回只是简单地看了看,却发现那别院建的依山傍水,别有一番情致。如果住在里面的话,一定是十分得惬意。但是那次,她一心惦记着铺子里的事儿,并没有多住。
宁卿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了,现在没了绿树,白雪和红梅也是十分好看的。”
听他这么一说,莲子更是心动,当即便做了决定,等到明天上午,过去看看。
第二日早上,趁着顾客还不是很多,莲子和杨氏交代了一声,便坐上了宁卿的马车,向城外的别院驶去。
这还是莲子第一次坐宁卿的马车,虽然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是进入里面,才会发现,这绝对是低调的奢华。
这马车里面,连车厢壁上,都钉着可以拆卸的白色狐狸毛皮,座位上,更是铺了厚厚的一层,还有专门用来盖腿的大毛毯子。总之是让人一看,便已经感觉到了温暖。坐在上面,一点儿也不觉颠簸,自然是她家那辆时常用来拉货的马车所不能比的。
到了那边之后,宁卿带着她看了一番梅花雪景,又折了几支梅花带着,到别院里吃了午饭,这才回去。
日子在莲子一天天的盼望中,慢慢的过去,但是都到了腊月十五了,还是不见苏可言回来。
莲子不禁有些担心,这到底是咋回事?不是说了腊月中旬回来的吗?
这几日,她一直都在担心着,也没啥心思做其他的,就连每十天都要推出的一款新品种,也交由杨氏和豆子来做。
这日午后,栗子那边派来人说,说是有事情请她过去一下。
莲子答应了,便披上大红色大毛斗篷,跟着那小丫头去了栗子那边。
这几个月以来,栗子铺子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整日里都忙得走不开,就是想见她一面,有时候都十分困难。
但是用她自己的话说,累,但是很充实,很快乐。
其实莲子也很为她高兴,经历了那多次失败,总算是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
栗子这次将莲子找来,只是有了一些新的创意,想和莲子商讨商讨。每当她陷入思维的困境的时候,莲子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的问题,让她茅塞顿开。
莲子也觉得有段日子没见栗子了,便过来看一看。
两人互通了主意,栗子又做了一些修改,莲子这才离开。
莲子轻门熟路地走回家,她是从铺子的前门进的,但是谁料,进去之后,竟然没看到铺子里有人。
“都是干啥去了?外面咋没留人呢?”莲子心中思忖道。
不管后面有多忙,一般都会留个人在前面看铺子的,这回,咋就没留呢?
“娘。”莲子喊道。
后面的杨氏听到莲子的喊声,笑道:“在后面呢,你也过来吧。”
果然在后面,莲子心道外面不能缺了人,便道:“我在这看着吧。”
杨氏笑道:“这孩子”,又大声向莲子说道,“我这就过去,你到后面来吧。”
莲子心想杨氏过来也可以,便一边解着斗篷,一边向后边走去。
“外面可真是冷啊,越是化雪越是冷。”莲子说着,将大毛的斗篷解下来,就要挂到门后的衣架上。
可是谁料,她突然停住了脚步也停住了动作。
眼前这个儒雅翩翩,正像春日的微风般向他笑着的人,真是,是苏可言吗?
莲子有些不敢相信地快速眨了几下眼睛。
“快进来吧,外面冷。”苏可言笑道,从她手上接过斗篷,给挂到衣架上。
“这孩子,见到可言哥哥回来高兴坏了吧。”杨氏笑道,“前几天可不还天天念叨着嘛。”
莲子这才回过神来,但是听杨氏竟然将这事都说出来了,不由得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这么晚才回来?”莲子问道,在火炉边坐下。
苏可言也挨着她坐下,说道:“原本是能在这个月中旬回来的,但是恰好碰上了大雪,水路陆路都不好走,这才耽搁了行程。”
“哦”,莲子说道。
今儿早上她还觉得有很多话想对苏可言说的,但是不知为何,此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对了”,苏可言说道,从身后拿出一个盒子,“给你带了东西。”
莲子一听说有东西,笑着看了一眼,接过盒子,打开一看,见里面装着一个喜燕报春的模具。打开这个模具,里面竟是一个小一号的莲花揽夏的模具,而再打开这个,里面又是一个小一号的金菊迎秋,再接下来,是红梅暖春。
这一套总共四个,分别带着不同的图案印花,让莲子一看便爱上了。
“这么好的东西,我以前咋就没见过?”她笑着向苏可言说道。
苏可言也笑道:“这些东西在这边倒是不常见,是我在南边带来的。”
莲子想想也是,南边人不管是衣食住行,都比北边人要讲究得多,这些精致的小模具,也大多是出自南边。
“这个真是不错,有了这个,能省下不少功夫呢。”莲子又将这一整套模具看了一遍,说道。
她的点心,很少有压花的,不是她不想压,就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模具。
苏可言这次回来,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带了礼物。
给杨氏和刘景仁的,是一人一件水獭皮的褂子。给谷子和豆子的,是一整套的时新绒花头面。给栗子的,则是一块双面绣的帕子,并一本教导双面绣的书。给莲子的,自然就是这一套模具。
就连春杏,他都没落下,因为莲子在信中,也提到过她,所以苏可言自然是想到了她,也和谷子和豆子一样,给了一套绒花头面。
苏可言是中午的时候到家的,到家之后便吃了午饭,又陪着祖母说了会儿话,便来了莲子这边。
莲子见他穿着一身天青色的衣衫,里面套着同色的夹袄,便问道:“不冷吗?穿的这么少?”
苏可言笑着摇摇头:“在屋里不冷,出去穿上大毛的斗篷,也不冷。”
一个下午,苏可言一直陪着莲子姐妹和杨氏说话。
虽说是开了个铺子,但是莲子家吃晚饭并不是十分晚,天色刚刚擦黑影的时候,杨氏便去准备晚饭,一定留苏可言在家里吃饭。
豆子也去栗子那边通知了,让她晚上回来吃饭。
平日里,豆子那边的铺子有专门的厨娘,吃饭都是在那边吃。今日借着这个机会,总算是聚齐了。
“可算是回来了,你要是再不回来啊,我们家有人就该生病了!”栗子一进门,便爽朗地调侃道。莲子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瞪了她一眼。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过年
莲子将他送到门口,看看夜色,说道:“你还是提着盏风灯吧,路上不好走。”
苏可言摇摇头道:“不用了,不是很远,这时候路上也都上了冻,没事儿的。”
他说着,看了看道路两旁,只有稀稀拉拉的铺子里此时还亮着灯。但是这些光亮,对于走路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